景德镇陶瓷茶具介绍
论清代景德镇陶瓷茶具的设计

清代景德镇瓷业十分繁荣,是全国瓷业中心,生产的大量陶瓷也包括各类茶具。
目前尚无文献研究,对清代景德镇陶瓷茶具较为全面的研究成果。
有鉴于此,特写作本文。
本文利用的文献,主要有清代的著作、诗歌和小说。
一、景德镇大量生产陶瓷茶具清代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瓷业极为繁荣,各地使用的瓷器多为景德镇烧造。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曾在景德镇督陶的唐英编著了《陶冶图编次》,“祀神酬愿”条曰:“景德一镇,僻处浮梁邑境,周袤十余里,山环水绕,中央一洲。
缘瓷产其地,商贩毕集,民窑二三百区,终岁烟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靡不藉瓷资生。
”[1]清裘曰修为清朱琰《陶说》所作的“序”中说:“自有明以来,惟饶州之景德镇独以窑著。
……我国家则慎简朝官,给缗与市肆等……仰给于窑者,日数千人,窑户率以此致富,以故不靳工,不惜费。
所烧造每变而日上,较前代所艳称,与金玉同珍者,有其过之,无不及也。
”[2]清朱文藻为朱琰《陶说》所作“跋”曰:“客游饶州,饶产之巨,莫如景德镇之瓷,而其器尤为日用不可缺,乃以亲见之事。
” [3]清嘉庆年间任浮梁知县的刘丙为清蓝浦、郑廷桂《景德镇陶录》所作“序”曰:“(景德)镇广袤数十里,业陶数千户,其人五方错杂……镇人日以盛,镇陶日以精。
”[4]清代景德镇生产的大量陶瓷中,有相当一部分即为茶具。
清代朝廷在景德镇设有为宫廷烧造瓷器的官窑,清代官窑最著名的督陶官唐英编撰的《陶成纪事碑记》曰:“每岁秋冬二季,雇觅船只夫役,解送……岁例盘、碗、盅、碟等上色圆器,由二三寸口面以至三四尺口面者,一万六七件。
其选落之次色尚有六七万件不等,一并装桶解京赏用。
” [5]这些官窑生产运送到京城宫廷中的瓷器中是有相当一部分为茶具的,民窑烧造的茶具数量只会更大。
又如清朱琰《陶说》“饶州窑”条曰:“饭匕、茶匙、齐箸之器……盆、盎、瓮、钵、柈、案,可充日用。
……至于斗茶、曹饮、馈食之所需,壶、尊、碗、碟,为类更繁,难以枚举。
”[6]饶州窑是指景德镇窑,因景德镇位于饶州浮梁县故名,所谓斗茶之需,当然指的是包括茶盏在内的大量茶具。
景德镇陶瓷仿古钧瓷小花瓶插花平介绍

景德镇陶瓷仿古钧瓷小花瓶插花平介绍
景德镇陶瓷仿古钧瓷小花瓶是一种传统的陶瓷艺术品,它以其独特的姿态和精致的工艺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
景德镇是中国著名的陶瓷之乡,钧瓷则是其中的一种传统瓷器。
与其他陶瓷制品相比,钧瓷的特点是采用了特殊的釉彩技艺,使瓷器呈现出独特的渐变色彩和颜色层次感。
这使得钧瓷小花瓶成为了一种高度观赏性的艺术品,它既可以作为装饰品摆放在家中,也可以用来插花。
钧瓷小花瓶通常采用小巧精致的设计,常见的形状有圆形、方形等。
瓶身通常以白色或浅蓝色为基调,通过独特的钧窑技术,在釉面上加入不同颜色的釉料,形成渐变的色彩。
这种色彩的渐变使钧瓷小花瓶看起来更加艺术和有层次感。
在插花方面,钧瓷小花瓶的设计非常贴心。
它通常有一个狭窄的瓶口和一个较宽的瓶身,这种设计可以帮助插花保持稳定和均衡。
同时,在花瓶的底部,还有一些小孔,这可以帮助花朵吸收水分和保持鲜花更加持久。
在使用钧瓷小花瓶插花时,可以选择一些小巧而美丽的花朵,如百合、康乃馨等。
把这些花朵插入花瓶中,可以带来一种雅致而唯美的效果。
同时,由于钧瓷小花瓶本身的艺术性和精致程度,它也可以作为一个装饰品放置在桌上或者其他地方,为室内环境增添一份独特的艺术氛围。
总之,景德镇陶瓷仿古钧瓷小花瓶是一种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艺术品。
无论是作为插花工具还是摆放在家中,它都可以给人带来一份美丽和艺术的享受。
景德镇瓷器类型

景德镇瓷器类型
景德镇瓷器品种繁多,制作精美,装饰多样,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景德镇瓷器按其用途可分为日用瓷、陈设瓷和艺术瓷三大类。
日用瓷中有碗、盘、杯、碟、钵、洗、盒等;陈设瓷中有瓶、壶、尊等;艺术瓷中有瓶、炉、罐等。
景德镇陶瓷品种多达4000余种,其中有许多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实用品,如碗、盘、杯、碟等日用瓷器;瓶、壶、尊等陈设瓷器;瓶架;香炉等宗教用品;还有各种色釉瓷器。
白釉瓷器的代表产品是著名的“唐三彩”。
“唐三彩”是以氧化铅为助溶剂,以氧化锌为胎料烧成,颜色呈乳白或黄白色,具有典型的唐代风格。
其特点是胎体轻薄,造型丰满,色彩鲜艳,釉层肥厚光润。
但由于胎质较粗,所以产品常有小气泡,呈色不纯,具有较大的颗粒状。
青花是在高温烧成的白釉上用铁锈斑装饰出花纹的一种釉下彩装饰方法。
—— 1 —1 —。
景德镇的工艺瓷器

景德镇的工艺瓷器
景德镇是中国著名的瓷器产区,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精美的设计而闻名于世。
景德镇的工艺瓷器主要包括青花瓷、彩瓷和粉彩瓷等。
1. 青花瓷:青花瓷是景德镇工艺瓷器的代表作,其特点是白地上用蓝色釉料绘制纹饰。
青花瓷器制作精美,纹饰图案多样,常以花鸟、人物、山水等为主题。
青花瓷器色调清新,线条流畅,工艺精湛。
2. 彩瓷:景德镇的彩瓷以釉里红为主色调,其特点是在釉面上绘画并烧成。
彩瓷器采用了丰富多彩的彩绘技法,如釉里红、釉下彩、釉上彩等,色彩鲜艳明快,绘制精细,寓意吉祥。
3. 粉彩瓷:粉彩瓷是景德镇的传统工艺瓷器之一,其特点是色调柔和、细腻,以缤纷的粉彩绘制器物表面。
景德镇的粉彩瓷器主要采用高温釉料,绘制内容以花鸟、人物、山水等为主题,造型优美,色彩和谐。
景德镇的工艺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设计和优美的艺术风格而备受推崇。
无论是作为艺术品还是实用品,景德镇的工艺瓷器都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
茶文化赋能背景下景德镇陶瓷茶具设计研究

茶文化赋能背景下景德镇陶瓷茶具设计研究*朱啸雨(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景德镇333000)摘要中国是茶文化大国,在饮茶方面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㊂陶瓷茶具伴随着茶文化不断发展演变,包含着丰富的礼仪文化内涵,对人们的活动发展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㊂景德镇是中国的瓷都,自明清以来就是中国的制瓷中心,其制瓷业发展有着很强的研究价值㊂笔者运用历史研究和文献研究两种方法,通过对茶文化与茶具的历史发展演变进行论述,研究景德镇陶瓷茶具的发展以及其中礼仪的体现㊂关键词茶文化陶瓷茶具设计景德镇中图分类号:T Q174.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72(2023)12-0025-03R e s e a r c ho nJ i n g d e z h e nC e r a m i cT e a S e tD e s i g nU n d e r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T e aC u l t u r eZ h uX i a o y u(J i n g d e z h e nC e r a m i cU n i v e r s i t y,J i a n g x i,J i n g d e z h e n,33300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C h i n a i s a b i g c o u n t r y i n t e a c u l t u r e a n d h a s a l o n g h i s t o r y i n t e a d r i n k i n g.W i t h t h e c o n t i n u o u s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e-v o l u t i o no f t e a c u l t u r e,c e r a m i c t e a s e t s c o n t a i n r i c h e t i q u e t t e c u l t u r e c o n n o t a t i o n a n dh a v e a p r o f o u n d i m p a c t o n t h e d e v e l-o p m e n t o f p e o p l e's a c t i v i t i e s.J i n g d e z h e n i s t h e p o r c e l a i n c a p i t a l o f C h i n a a n d t h e c e n t e r o f p o r c e l a i nm a k i n g s i n c eM i n g a n d Q i n g D y n a s t i e s.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i t s p o r c e l a i nm a k i n g i n d u s t r y h a s s t r o n g r e s e a r c hv a l u e.T h i s p a p e r u s e s t w om e t h o d s o f h i s t o r i c a l r e s e a r c ha n d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s e a r c h,t h r o u g h t h e d i s c u s s i o no f t h e h i s t o r i c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e v o l u t i o no f t e a c u l-t u r e a n d t e a s e t s,s t u d i e s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J i n g d e z h e n c e r a m i c t e a s e t s a n d t h e e m b o d i m e n t o f e t i q u e t t e.K e y w o r d s:T e a c u l t u r e;C e r a m i c t e a s e t;D e s i g n;J i n g d e z h e n中国自唐代以后,饮茶习俗开始流行㊂茶礼仪渗透到待客㊁祭祀㊁婚嫁等各种生活领域㊂陶瓷茶具是茶文化的承载者,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功能性㊁艺术性㊁文化性,至今都有所发展㊂社会发展㊁经济情况㊁文化内涵都可以在茶文化中有所体现㊂景德镇拥有千年的制瓷历史,拥有精湛的制瓷技术以及艺术氛围,笔者主要研究景德镇的陶瓷茶具的发展演变,总结其中礼仪文化内涵,从而提出一定的设计意见㊂1茶文化的发展对陶瓷茶具发展影响1.1基于传统茶文化背景下景德镇陶瓷茶具的发展历程茶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饮品,也是一种精神和生活方式㊂茶具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时候称为茶器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茶具和饮水器是共用的,直到社会发展繁荣的唐朝,茶具才开始独立出来㊂唐代政策开放,文化上的交流为茶文化的普及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㊂当时诸多文人雅士都以茶为主题,写下了很多的诗文著作,尤其是唐代陆羽的‘茶经“,此书涵盖了各种种茶和饮茶的方法,‘茶经“的问世将茶的饮用从物态功能论述上升到文化审美精神层面㊂在诸多文化影响下,使得茶文化成为了陶瓷茶具发展的核心推动力㊂唐代瓷器生产形成了 南青北白的 发展格局,北方以邢窑白瓷为代表,南方以越窑青瓷为代表,前者类银似雪,后者如玉似冰㊂由于唐代盛行煎茶法,茶色贵绿,所以用青瓷作为茶具更能衬托茶色㊂这也是陆羽后来在‘茶经“中抑白扬青的原因㊂而唐代景德镇多生产白瓷,当时浮梁产茶量极大,景德镇的胜梅亭窑就盛产白瓷碗,在当时被用作饮茶工具㊂受此影响,景德镇在唐至五代时期也在发展生产青瓷,主要产品以茶具炊器为主㊂宋代盛行点茶与斗茶,茶具的意义已经超过其本身,它还是宋人斗茶时标榜文雅和财富的工具㊂宋代点茶对茶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促进了宋代茶具的发展,宋代的全套茶具以 茶亚圣 卢仝的名字命名,㊃52㊃(陶瓷研究)2023年12月陶瓷C e r a m i c s *作者简介:朱啸雨(1997 ),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陶瓷装饰设计㊂计有:烘茶炉㊁木茶桶㊁盏茶碾㊁石磨㊁茶葫芦㊁茶罗㊁棕帚㊁茶碗㊁陶杯㊁茶壶㊁竹筅㊁茶巾等十二种㊂与此同时在宋代,景德镇已经成为全国制瓷中心,五大名窑分布全国,陶瓷和铜成为茶具的主要材质㊂景德镇窑当时盛产青白瓷茶具,俗称 影青 或者 映青 ㊂这是一种带有青色色调的白瓷,在斗茶中并不适用,但是被广泛使用于盛行饮用 散茶 的两浙地区㊂茶在元明时期所体现礼节的作用与唐宋时期一致,在婚丧嫁娶㊁文人交流场合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茶俗㊁茶礼㊂由于元代散茶逐渐兴起,茶汤的颜色变为黄白色,所以在茶具颜色上也不再追求宋代的黑色,而是追求似雪一样的白色㊂为迎合饮茶风尚的变化,景德镇的茶具开始采用内白外彩的方式进行制作㊂青花㊁釉彩㊁粉彩㊁斗彩㊁高低温色釉等各种彩瓷花色的瓷器纷纷涌现㊂内里洁白莹润,外在美丽精致,完全符合当时的饮茶风尚㊂明代中期以后紫砂茶具出现,由于紫砂茶具保存茶味的功能性更好,并且有独特的透气功能,所以在清代紫砂茶具市场一再扩大㊂受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清代陶瓷茶具中以 广彩茶具 最为热销,其风格华丽富有装饰性,广受外国商客欢迎㊂从古至今茶文化的演变与发展,使得人们对于品茗㊁泡茶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催生了各种各样的茶具㊂在这些茶具中,景德镇瓷器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精美的外观成为了代表㊂茶文化与景德镇瓷器相互促进㊁共同发展,随着人们对于品茗㊁泡茶等方面要求的提高,对于茶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㊂在这种需求下,景德镇陶艺家们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推出了许多精美绝伦㊁造型别致㊁功能齐全的茶具,而这些茶具成为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㊂1.2近现代茶文化背景下景德镇陶瓷茶具发展现状2021年由澳门科技大学陆娟在美术大观出版的‘当代景德镇陶瓷茶具设计研究文献述评“中,将景德镇的陶瓷茶具制作分为3个阶段㊂第一阶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文革结束的初始时期㊂文革时期流行由景德镇研究生产的7501瓷,这是特供给毛主席专用的生活用瓷,是一批美观和实用性并存的瓷器㊂7501瓷烧制温度很高,达到1 400ħ左右,因此瓷质硬度高且表面洁白㊂其所用材质为福州㊁江西等地的稀有优质高岭土,温润如玉㊁厚度均匀㊂瓷器表面图案由名家绘制,手工落款,整体风格优雅大方㊂第二阶段是从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肇始期至20世纪末的奠基时期㊂景德镇制瓷规模逐渐变大,陶瓷工业机械化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㊂景德镇陶瓷艺术登峰造极,以建国瓷器和日用瓷为主,陶瓷茶具的设计以民族形式及大众方向作为艺术标准,表达新中国的蓬勃气象㊂第三阶段为21世纪至今的发展时期㊂如今茶具依然是茶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体现茶礼的重要媒介㊂生产㊁教育㊁科研支持和瓷器生产技术的现代化,造就了瓷器工业的现代化基地㊂设计师们会在茶具中通过比喻㊁拟人㊁象征等手法来表达吉祥寓意㊂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推陈出新,应当拓宽受众群体,年轻人为主要的消费者㊂我们应该制作富有创意的陶瓷茶具,把握茶具的造型与功能性,对材料进行探索与创新,在设计时不脱离实际,既要符合人体工学的要求,也要符合批量生产的要求㊂适当地结合景德镇传统文化元素,以达到宣传和发展景德镇陶瓷茶具的目的㊂2景德镇陶瓷茶具发展现状概述2.1艺术归于生活随着现代化发展,人们对于饮茶用具的设计出现了不同的需求,对于品质和享受的追求也越来越高㊂现代茶具设计则更加注重人性化,即 以人为本 ㊂在这种背景下,陶瓷茶具作为一种重要的饮品配套器皿,其设计既需要符合人们对于品味和享受的需求,还需要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精神㊂景德镇以手工制瓷为优良传统,追求的是一种质朴与自然,手工茶具的价值得到普遍认可㊂目前,景德镇陶瓷茶器制作因流程复杂,大多以作坊形式进行生产创作,并在生产创作过程中形成了合理的分工:每一道流程形成不同的工种,如拉坯㊁修坯㊁画坯㊁施釉㊁烧窑等不同环节都有着专业的分工㊂景德镇手工陶瓷茶器的手工制作痕迹和天然的泥性及其所包含的人类文化内涵设计,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内心的精神需求,使得人们在喝茶的过程中感受到茶文化的独特体验㊂手工茶具的质朴与自然,也彰显出了人们生活中的自由与悠闲,为当今人们的快节奏生活提供了一份慰藉㊂2.2审美突破传统在审美方面,当代陶瓷茶具设计注重形式美㊁色彩㊃62㊃陶瓷C e r a m i c s(陶瓷研究)2023年12月美和纹饰美等方面㊂艺术家通过精心雕琢和创新,使得陶瓷茶具不仅具有实用性,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㊂景德镇陶瓷茶具工艺类型丰富,有青花㊁高温色釉㊁釉上彩绘㊁釉下彩绘等,造型上也突破了传统的对称式,出现了许多异形茶具设计㊂在设计造型上追求简约㊁流畅㊁优雅;在色彩上追求协调㊁柔和㊁自然;在纹饰上追求精细㊁富有变化和寓意,符合现代审美特征㊂例如雕塑附件在茶具造型中的应用,形状的多变性既突破了造型的单一性,又保留了人们崇尚简约造型的审美需求,也使得茶具更加具有人文性㊂茶文化是饮茶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特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陶瓷茶具的设计影响深远㊂而今茶文化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茶具不仅要具备本身的使用功能,还要适应室内环境的变化而设计㊂茶具顺应时代的要求也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风貌㊂3景德镇陶瓷茶具设计发展未来趋势3.1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现代人民审美多样化,陶瓷茶具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茶具设计㊂创作的同时保证文化性和时代性相平衡,当代陶瓷茶具应当以符合现代人民审美为主,而不是单一的照搬传统元素运用到茶具设计上㊂在传承技艺的同时,也要突破自我,打开视野,融合多方文化㊂但是也不意味着可以抛弃传统,忽略传统元素的应用㊂现代茶具品种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而出现东西方多样化和国际化,在由李海霖编写的期刊‘知器㊃识趣 陶瓷茶具创作的几点思考“中,就提及当代茶具创作中有模仿日韩之风,表现在制作上就是对不完美㊁未完成㊁不规则形式的追求,倡导我们面对日韩茶器时,应当站在其文化的维度去理解,而不是简单的嫁接与转化其形式,浮于表面,要立足于自身文化和个体心性去表达㊂3.2市场与设计相平衡在市场需求中,往往更加倾向于设计符合大众喜好与审美的产品㊂虽然手工茶具固然精致且具有景德镇制瓷特色,但是其成本和价格往往不能为部分群众所接受,所以市场中充斥着能够批量生产的贴花茶具㊂虽然这具有一定的市场稳定性,但是对设计者也有一定的限制,也造成了审美的单一性㊂设计师应避免陷入功利主义之中,好的产品也可以具有艺术性㊂3.3人文与设计相促进陶瓷茶具作为一种日用产品瓷,不仅要满足消费者使用上的需求,还必须满足使用者精神上的需求,以人文思想设计陶瓷茶具,赋予其精神力量㊂设计讲究以人为本,而今市场中依然充斥着大量反人体工程学的设计产品,这是部分设计师对人们的饮茶习惯和茶具使用不了解所造成的,也是一味的求创新和引人眼球所导致的问题㊂需要设计师在设计茶具的同时,更应当多了解茶文化与各种茶水的特性,去进行对应的设计与思考,立足现实,不依靠天马行空的想象进行设计㊂这就需要我们从艺术性和文化性两方面入手,掌握 器 与 道 的关系,以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精神促进陶瓷茶具设计㊂4结语中国茶具的发展从无到有㊁由简到精,茶具是传承茶文化的重要媒介㊂景德镇的陶瓷茶具拥有悠久的历史,我们应对陶瓷茶具的制作技艺进行传承,加强陶瓷茶具与当代文化的结合,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㊂从而展现东方文化,宣扬民族自信,达到宣扬陶瓷茶具与茶礼的目的㊂参考文献[1]刘心竹.唐朝茶文化的兴盛与社会功能探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51(2):102-109.[2]陈俏巧.从宋代茶具看当时的社会风尚[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6):132-135.[3]陈珲. 茶 与景德镇名瓷[J].景德镇陶瓷,1992(1): 37-40.[4]吴诺箫.新世纪景德镇陶瓷茶具创新品牌的设计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6.[5]詹伟.景德镇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研究[J].佛山陶瓷, 2015,25(1):62-64.[6]刘芝华,刘佳佳.明初宫廷茶具探析[J].农业考古, 2023(5):85-94.[7]陈果,唐人豪.试探宋代漆器茶具生活美学 以黄涣墓出土宋代漆茶具为例[J].艺术研究,2023(5):16-21.[8]牟晓颖.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对陶瓷茶具仿生设计的影响研究[J].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 陶瓷,2023(9):59-61.㊃72㊃(陶瓷研究)2023年12月陶瓷C e r a m i c s。
茶具分类:从材质上分类分析各类茶具

茶具分类:从材质上分类分析各类茶具茶具从材质分为六大类:瓷质茶具、紫砂(陶)茶具、木质茶具、竹子茶具、玻璃茶具、金属及其它茶具一、瓷器茶具⑴ 青瓷茶具:宋代浙江龙泉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达到鼎盛时期。
⑵白瓷茶具:江西景德镇白瓷茶具适合冲泡各类茶叶。
加之白瓷茶具造型精巧,装饰典雅,其外壁多绘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飞禽走兽,人物故事,或缀以名人书法,又颇具艺术欣赏价值,所以,使用最为普遍。
⑶ 黑瓷茶具:黑瓷茶具,始于晚唐,鼎盛于宋,延续于元,衰微于明、清,这是因为自宋代开始,饮茶方法由唐时煎茶法逐渐改变为点茶法,而宋代流行的斗茶,又为黑瓷茶具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⑷ 彩瓷茶具: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
对“青花”色泽中“青”的理解,古今亦有所不同。
古人将黑、蓝、青、绿等诸色统称为“青”,故“青花”的含义比今人要广。
二、竹子、木质茶具竹、木材质的茶盘自然雅致,加工水平逐年进步,以竹之清寂、谦恭、直而有节,历来为中国文人所推崇,所以竹制茶盘天生就是茶道组合的最佳搭档。
三、玻璃茶具在现代,玻璃器皿有较大的发展。
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
外形可塑性大,形态各异,用途广泛,玻璃杯泡茶,茶汤的鲜艳色泽,茶叶的细嫩柔软、逐渐舒展等可以一览无余。
玻璃器具的缺点是容易破碎,比陶瓷烫手。
四、紫砂(陶)茶具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兴紫砂茶具。
陶火温较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使用,还能汲附茶汁,蕴蓄茶味;传热不快,不致烫手;若热天盛茶,不易酸馊;即使冷热剧变,也不会破裂;“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五、金属及其它茶具金属用具是指由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器具。
它是我国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
石雕茶盘的制作,是根据石头的天然特性,设计加工精雕细琢而成。
因为石头具有硬度大,密度强,颜色天然,遇冷遇热不变形,不开裂、不褪色,磨光后不会吸茶色等优点。
所以用石头雕刻制作而成的石雕茶盘,美观大方,经济实用。
景德镇的瓷器类型

景德镇的瓷器类型丰富多样,其中一些主要的类型包括:
1.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是用含氧化钴钴矿为原料,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2. 粉彩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
粉彩是一种釉上彩绘装饰,创烧于清代康熙年间,雍正、乾隆时期技艺更加精湛,并成为清代彩绘瓷的主流。
3. 颜色釉瓷:又称“窑变”瓷,是以各种颜色釉为装饰的瓷器品种。
颜色釉瓷以其丰富多彩的颜色和独特的光泽而闻名,常见的颜色包括红、黄、蓝、绿、紫等。
4. 雕塑瓷:是以各种雕塑技法制作的瓷器品种。
景德镇的雕塑瓷以形象生动、刻画细腻、装饰性强等特点而著名。
5. 斗彩瓷:又称斗彩、豆彩,是明清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烧的彩瓷品种之一。
其制作方法是在胎坯上先用青花绘制图案的一部分,烧成后用五彩色料在釉上按青花所绘图案和花纹进行补充绘制,再经低温烧制而成。
6. 新彩瓷:新彩是一种釉上彩绘装饰,采用热烧工艺,以其色彩鲜艳、装饰手法多样而著称。
新彩瓷的色彩丰富,包括红、黄、蓝、绿、紫等多种颜色。
7. 古彩瓷:古彩是一种釉上彩绘装饰,采用低温烧制工艺。
古彩
瓷以其色彩艳丽、图案精美、装饰性强而著名。
此外,景德镇的瓷器还有许多其他类型,如珐琅彩瓷、变色釉瓷等。
这些类型各具特色,展示了景德镇瓷器的丰富多样和独特魅力。
景德镇的瓷器短文

景德镇的瓷器短文【最新版】目录一、景德镇瓷器的概述二、景德镇瓷器的著名品种三、景德镇瓷器的特点四、景德镇瓷器的底款正文一、景德镇瓷器的概述景德镇瓷器,源自中国江西省景德镇市,是我国瓷器的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景德镇瓷器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优美的造型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瓷国之瑰宝”。
二、景德镇瓷器的著名品种景德镇瓷器种类繁多,其中最著名的有青花瓷、五彩瓷、颜色釉瓷、古彩瓷、新彩瓷、窑彩瓷等。
这些珍贵的名瓷,被人们誉为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
1.青花瓷:景德镇青花瓷以其典雅素净、明净剔透而著称,是景德镇瓷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之一。
2.五彩瓷:五彩瓷是景德镇瓷器中色彩最为丰富的一种,其色彩缤纷、鲜艳夺目,深受人们喜爱。
3.颜色釉瓷:颜色釉瓷是景德镇瓷器的一种特色,其釉色丰富多样,如翠绿、深蓝、鲜红等,观赏性强。
4.古彩瓷:古彩瓷是景德镇瓷器中的一种传统工艺品,其线条流畅、色彩古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5.新彩瓷:新彩瓷是景德镇瓷器中的一种创新品种,其色彩鲜艳、造型新颖,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6.窑彩瓷:窑彩瓷是景德镇瓷器中的一种特殊品种,其采用独特的窑变技术,使瓷器色彩自然、独具特色。
三、景德镇瓷器的特点景德镇瓷器具有以下特点:1.胎质轻薄:景德镇瓷器的胎质轻薄,滋润透影,宛若蛋壳,薄如蝉翼,轻若绸纱。
2.釉面光滑:景德镇瓷器的釉面光滑,晶莹剔透,宛若明镜,光彩照人。
3.色泽鲜艳:景德镇瓷器的色泽鲜艳,五彩缤纷,观赏性强。
4.声音清脆:景德镇瓷器的声音清脆悦耳,如磬般悠扬。
四、景德镇瓷器的底款景德镇瓷器的底款是其身份的标识,一般位于瓷器底部。
底款内容多样,有的为制作者的名字,有的为瓷器的生产厂家,有的为瓷器的创作年代等。
通过底款,可以了解瓷器的相关信息,为收藏和鉴赏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景德镇瓷器是我国瓷器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品种、独特的特点和悠久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砂壶-茶具套装--天下茶具,尽在茶具之家
景德镇陶瓷茶具介绍
景德镇陶瓷茶具的品种很多,按材质化分可分为两种:瓷质茶具,陶质茶具。
其中瓷质茶具主要的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具。
这些茶具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都曾有过辉煌的一页。
1.陶质茶具
在陶质茶具中,紫砂茶具最为著名。
它兴起于北宋之初(然而有明确文字记载的紫砂茶具则见于明代正德年间),后来逐渐成为别具一格的名优茶具,并盛行于明、清两个朝代。
提梁紫砂壶茶具的由来有个动听的故事,相传,北宋著名诗人苏轼喜好饮茶,在江苏宜兴独山讲学的时候,为了方便在外出时煮茶、饮茶,专门请人烧制了由他自己设计的提梁式紫砂壶,后人便把这种壶命名为“提梁壶”或“东坡壶”。
这种“提梁壶”外观精美又古朴是陶瓷礼品中的佳品。
提梁壶一直在中国茶文化、茶具家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摆放在普通百姓家八仙桌上基本是提梁壶,因其造型美观大方、经济实用,走进许多普通家庭。
紫砂壶-茶具套装--天下茶具,尽在茶具之家苏轼曾在诗中写道,“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足以看出他对紫砂茶具是十分赞赏的。
与普通的陶器不一样,紫砂茶具的内部和外部皆不敷釉,而是使用独特的陶土,也就是紫泥、红泥和团山泥经过抟制和焙烧制作而成的。
紫砂茶具的成品,紫似熟透的葡萄、赤似红色的枫时、黄似成熟的柑橙、赭似怒放的墨菊,华丽多姿,千变万化,它有成百上千种不同的造型,正所谓“方非”一式,圆无一相”,而且制作工艺精深,色泽质补无华。
能工巧匠或名人大家在壶体上经常用钢刀代替笔,雕刻山水花鸟的图案,镌刻金石书法,令紫砂壶成了一钟将文学、绘画、书法、雕刻、金石及造型集中于一体的艺术珍品,使人们在品茶的同时还能欣赏艺术,获得知识的启发与美的享受。
如今,我国的紫砂茶具主要产自江苏宜兴,在浙江长兴也有出产。
2.瓷质茶具
⑴青瓷茶具
青瓷茶具以浙江生产的质量最好。
早在东汉年间,已开始生产色泽纯正、透明发光的青瓷。
晋代浙江的越窑、婺窑、瓯窑已具相当规模。
宋代,作为当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已达到鼎盛时期,远销各地。
明代,青瓷茶具更以其质地细腻,造型端庄,釉色青莹,纹样雅丽而蜚声中外。
16世纪末,龙泉青瓷出口法国,轰动整个法兰西,人们用当时风靡欧洲的名剧《牧羊女》中的女主角雪拉同的美丽青袍与之相比,称龙泉青瓷为“雪拉同”,视为稀世珍品。
当代,浙江龙泉青瓷茶具又有新的发展,不断有新产品问世。
这种茶具除具有瓷器茶具的众多优点外,因色泽青翠,用来冲泡绿茶,更有益汤色之美。
不过,用它来冲泡红茶、白茶、黄茶、黑茶,则易使茶汤失去本来面目,似有不足之处。
紫砂壶-茶具套装--天下茶具,尽在茶具之家
⑵白瓷茶具
白瓷茶具有坯质致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等特点。
因色泽洁白,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能适中,加之色彩缤纷,造型各异,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
早在唐时,河北邢窑生产的白瓷器具已“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唐朝白居易还作诗盛赞四川大邑生产的白瓷茶碗。
元代,江西景德镇白瓷茶具已远销国外。
如今,白瓷茶具更是面目一新。
这种白釉茶具,适合冲泡各类茶叶。
加之白瓷茶具造型精巧,装饰典雅,其外壁多绘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飞禽走兽,人物故事,或缀以名人书法,又颇具艺术欣赏价值,所以,使用最为普遍。
紫砂壶-茶具套装--天下茶具,尽在茶具之家
⑶黑瓷茶具
黑瓷茶具,始于晚唐,鼎盛于宋,延续于元,衰微于明、清,这是因为自宋代开始,饮茶方法已由唐时煎茶法逐渐改变为点茶法,而宋代流行的斗茶,又为黑瓷茶具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宋人衡量斗茶的效果,一看茶面汤花色泽和均匀度,以“鲜白”为先;二看汤花与茶盏相接处水痕的有无和出现的迟早,以“盏无水痕”为上。
时任三司使给事中的蔡襄,在他的《茶录》中就说得很明白:“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而黑瓷茶具,正如宋代祝穆在《方舆胜览》中说的“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
所以,宋代的黑瓷茶盏,成了瓷器茶具中的最大品种。
福建建窑、江西吉州窑、山西榆次窑等,都大量生产黑瓷茶具,成为黑瓷茶具的主要产地。
黑瓷茶具的窑场中,建窑生产的“建盏”最为人称道。
蔡襄《茶录》中这样说:“建安所造者……最为要用。
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建盏配方独特,在烧制过程中使釉面呈现兔毫条
紫砂壶-茶具套装--天下茶具,尽在茶具之家纹、鹧鸪斑点、日曜斑点,一旦茶汤入盏,能放射出五彩纷呈的点点光辉,增加了斗茶的情趣。
明代开始,由于“烹点”之法与宋代不同,黑瓷建盏“似不宜用”,仅作为“以备一种”而已。
⑷彩瓷茶具
彩瓷亦称“彩绘瓷”(painted china)。
器物表面中加以彩绘的瓷器。
主要有釉下彩瓷和釉上彩瓷两大类,釉下始于唐唐青花}。
明清时期开始出现是釉上彩{粉彩},同时也是彩瓷发展的盛期,以景德镇窑成就最为突出。
彩瓷茶具顾名思义是运用彩绘瓷器制作而成的茶具,彩瓷技法多样,因而彩瓷茶具的品种花色很多,釉下彩、釉上彩及釉中彩、青花、新彩、粉彩、珐琅彩等茶具丰富多样,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
青花瓷茶具,其实是指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瓷胎上直接描绘图案纹饰,再涂上一层透明釉,尔后在窑内经1300℃左右高温还原烧制而成的器具。
然而,对“青花”色泽中“青”的理解,古今亦有所不同。
古人将黑、蓝、青、绿等诸色统称为“青”,故“青花”的含义比今人要广。
它的特点是:花纹蓝白相映成趣,有赏心悦目之感;色彩淡雅幽菁可人,有华而不艳之力。
加之彩料之上涂釉,显得滋润明亮,更平添了青花茶具的魅力。
紫砂壶-茶具套装--天下茶具,尽在茶具之家
(5)玲珑瓷茶具
玲珑瓷是在瓷器坯体上通过镂雕工艺,盛行于明代,器物成型后在坯上镂雕透空花纹,再用釉将透雕花纹填平,雕镂出许多有规则的“玲珑眼”,然后以釉烧成,烧后镂花处得以墁平花纹清晰可见,具有玲珑剔透、精巧细腻的特色,十分美观,被喻为“卡玻璃的瓷器”。
玲珑瓷茶具即为运用玲珑瓷制作而成的茶具。
玲珑瓷往往与青花相匹配,而有青花玲珑瓷,而在创新技法上,将玲珑眼与青花图案进行有效结合,与一般的规则对称的玲珑眼相比,更灵活而有趣味。
景梅文化瓷青花玲珑瓷的创作就是这样,将玲珑镂雕与青花山水、花鸟、图案相融合,达到一种赏心悦目的效果。
紫砂壶-茶具套装--天下茶具,尽在茶具之家
(6)青白瓷茶具
宋代以景德镇为代表创烧的一种瓷器。
青白瓷也叫“影青”、“隐青”、“映青”。
指的是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泛白、白中透青的一种瓷器。
青白瓷是宋元时期景德镇及受其影响的窑场烧成的、具有独特风格和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品种。
由宋迄元,青白瓷盛烧不衰,青白瓷系窑场多分布在南方几省,主要有江西浮梁景德镇窑、南丰白舍窑、吉安永和窑,湖北江夏的湖泗窑,广东潮安窑,福建德化窑、泉州碗窑乡窑、同安窑、南安窑等。
紫砂壶-茶具套装--天下茶具,尽在茶具之家现代釉中彩与玲珑瓷的结合运用,而创作出了釉中彩玲珑瓷。
釉中彩玲珑为景梅文化瓷创新之举,采用传统釉中彩与镂雕玲珑的综合技法,并完美融合,创作的釉中彩玲珑瓷追求绿色与环保的生活理念,整体上具有秀美、俊雅、持重、朴实而又富丽堂皇之特点。
文章源自《茶具之家》,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