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形

合集下载

中国省市地图模板

中国省市地图模板
中国省市地图模板
目 录
• 中国地理概述 • 中国行政区划 • 中国各省市地图 • 中国地理之最 • 中国地理文化
01
中国地理概述
中国地理位置
东亚大陆国家,位于亚洲东部 ,太平洋西岸。
北起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 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岛的曾母
暗沙。
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 、乌苏里江汇流处。
地跨纬度约49度,南北距离约 为5500公里。
上海市地图展示了上海市的行政区划、主要道路、河流、湖泊、公园等地理信息。
上海市地图还标注了上海市的主要建筑物、旅游景点、交通枢纽等重要地标。
通过上海市地图,可以了解上海市的整体布局和地理特征,方便市民和游客的出行 和生活。
广东省地图
广东省地图展示了广东省的行 政区划、主要道路、河流、湖 泊、公园等地理信息。
中国地理与旅游资源
总结词
中国地理环境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中国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从热带雨林到寒带苔原,从海洋生态 系统到高山草甸,这些生态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探险。生态旅游的发展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自然文化 遗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广东省地图还标注了广东省的 主要城市、经济开发区、旅游 景点等重要地标。
通过广东省地图,可以了解广 东省的整体布局和地理特征, 方便市民和游客的出行和生活。
四川省地图
四川省地图展示了四川省的行政区划、 主要道路、河流、湖泊、公园等地理 信息。
通过四川省地图,可以了解四川省的 整体布局和地理特征,方便市民和游 客的出行和生活。
• 详细描述:中国地域辽阔,方言众多,不同地区的方言在语 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方言的形成与地理环 境密切相关,如南方地区多丘陵、湖泊,人口分布分散,形 成了诸多方言分支;而北方地区地形平坦、人口稠密,方言 差异相对较小。此外,汉字的形成也与地理环境有关,如象 形文字源于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绘。

中国的地理分区和主要地形

中国的地理分区和主要地形
添加文档副标题
中国的地理分 区和主要地形
汇报人:XX
目 录

中国的地理分 区

主要地形

地形地貌对经 济的影响
第一章
中国的地理分区
东部季风区
范围:中国东部地区,主要包 括平原、低山丘陵和盆地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 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
地形地貌:以平原、低山丘陵 和盆地为主,地势平坦,河流 密布
地理分区特点
东中西三大地带: 经济、文化、生 态差异显著
自然地理分区: 按照自然地理特 征划分的区域
人文地理分区: 按照人文特征划 分的区域
行政地理分区: 按照行政区划划 分的区域
第二章
主要地形
山地
定义:高度大于2000米,相对高差 在1000米以上的高地

主要分布地区:青藏高原、黄土高 原、四川盆地等
南方温带湿润区:包括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等地,以丘陵、平原为 主,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
西南亚热带湿润区:包括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地,以山地、丘陵为 主,气候湿热,降水丰富。
青藏高寒区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青海、西藏两省区 气候特点:高寒缺氧,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 主要地形:高原、山脉、冰川、湖泊等 人口分布:人口稀疏,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
特点:丘陵地区 地势起伏和缓, 坡度平缓,相对 高度较小
分布:丘陵主要 分布在中国的东 部地区,如江南 丘陵、两广丘陵 等
形成原因:丘陵 的形成主要是由 于地壳运动和外 力作用,如风化、 侵蚀等
第三章
地形地貌对经济 的影响
农业发展
地形地貌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地形地貌对农业产量的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国地理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

中国地理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

中国地理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中国是一个位于东亚的国家,东经73°40’到135°05’,北纬18°03’到53°45’之间,南北跨度大约为3,900公里,东西跨度大约为5,500公里。

它地跨东经170度,西接阿尔泰山,东至黄海和东海,南至南海,北毗邻蒙古、俄罗斯和朝鲜。

中国的疆域很大,是亚洲甚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总面积为9,596,961平方千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

行政区划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四个层次:省级、市级、县级和乡级。

截至目前,中国共有23个省(包括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及1个省级行政单位)和4个直辖市,这些地区又被分为333个地级行政单位(市、地区或州)和2,851个县级行政单位(县、市辖区、区、旗)。

最高层次是省级行政单位,它们是由各自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组成。

每个省都由省主席领导,也被称为省长。

当地的自治区和直辖市由自治区主席或市长领导。

有些省份,如山东省、湖南省等是由多个地级行政单位组成的。

而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则相当于省级行政单位,下分辖若干的县级行政单位。

地理位置和疆域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占据了亚洲的东部和中部,这也是中华民族广袤的疆土所在。

中国南部的湿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在纬度上相当于北部的沙漠地区,因此中国拥有的气候类型也十分复杂。

由于中国的地理疆域十分广阔,各个地区的自然地形和天气条件各不相同。

这种多样性的地域分布导致了中国的自然环境的复杂性。

中国的地形和地貌大致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台地、盆地和海岸等七种。

高原和山地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40%以上,其余三种地形类型包括基本农田面积和人口的居住比重最高,其中平原地区的粮食产量最高。

由于中国的自然环境复杂并且人口众多,一直存在着自然和人为灾害,例如洪水、地震、滑坡和污染等。

为了适应中国独特的地理特点,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就已经了许多抵御灾害的经验和方法。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地理知识点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地理知识点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地理知识点一、海陆位置1、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背陆面海)。

2、我国西北部深入亚欧大陆的中心,便于从陆路与欧亚各国联系;东南部面临海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从海上与世界各国往来。

二、经纬度位置1、我国领土的最东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约1355'E),最西端位于新疆帕米尔高原(约7340'E),东西相距5200千米。

根据世界时区的划分,分属于东五区至东九区五个时区,时差达4个多小时。

2、为了使用上的方便,目前我国各地都采用北京所采用的东8区的区时,这就是“北京时间”。

3、标准的“北京时间”发自陕西省的一个普通县——蒲城(约10933'E,3457'N)。

这里是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中国科学院授时中心就在这里,它是中国唯一的标准时间授时中心。

4、我国领土的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约5331'N),最南端位于南海南沙群岛南端的曾母暗沙(约415'N),南、北相距5500千米,北回归线横贯我国南部,全国约有90%的地区处于四季分明的温带和亚热带,还有部分深入到热带地区。

5、这样的经纬度位置,使的我国的自然景观复杂多样,并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面积我国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5,亚洲面积的1/4,与欧洲的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相当。

四、临海和岛屿1、我国近海海域的总面积约480万平方千米。

2、根据海区地形和水文特征,可将我国近海划分为四大海区,自南向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辽东半岛的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的蓬莱角的连线为渤海和黄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侧的启东角与朝鲜半岛南侧的济州岛之间的连线为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汕头东部的南澳岛经台湾浅滩至台湾南端的鹅銮鼻的连线为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

3、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千米,近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岛屿。

一、中国地理政区、地形

一、中国地理政区、地形

陆 东面 上 邻 北面 国 西面
西南面
南面
隔海相望的国家
朝鲜 蒙古、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 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 缅甸、老挝、越南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 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我国的行政区划
请说出 图中34 个省级 行政单 位的全 称、简 称、分 布位置 及行政 中心
浙闽丘陵:浙江省杭州以南、福建全省和广东省东部低山、 丘陵的总称。海拔在200-1000米之间。地形破碎,流 水切割强,形成峡谷急流。
两广丘陵:广东、广西两省区大部分低山、丘陵的总称。 丘陵海拔多在200-400米之间。
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地理位置的确定
1、相对位置——我国主要地形区的边界、范围和相邻区域 如黄土高原相对位置的掌握:
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主要特征
5、主要丘陵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江南丘陵 东南沿海丘陵
江南丘陵
两广丘陵
我国主要的丘陵
辽东丘陵:分布辽河平原的东侧,海拔500米左右,有千 山等名山。
山东丘陵:在山东的中部和东部。由古老地块久经侵蚀而 成。海拔200-500米,
江南丘陵:长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云贵高原 以东的低山、丘陵地总称。海拔多在200-600米之间, 低山、丘陵间多河谷盆地,适宜发展农业和亚热带经济林 木。
青藏高原
内蒙古 高原
四大高原的特点及分布
名称
分布
特点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 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位于我国西南部
①海拔高气候寒冷,雪山连绵 ②面积大,我国最大高原 ③多高大山脉高原面起伏和缓
主体位于内蒙境内, 含内蒙古的大部分

初中地理中国概况知识点汇总(可免费下载)

初中地理中国概况知识点汇总(可免费下载)

初中地理中国概况知识点汇总(可免费下载)中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域一、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

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

6.中国内海:渤海。

二、中国的国土构成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省、县、乡三级。

省级23个省,5个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中国人口和民族一、我国人口概况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

2、人口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3、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早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1、大杂居、小聚居。

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中国地形一、中国地势的特征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1、主要山脉:东西走向: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

内蒙古高原:地面起伏和缓,开阔坦荡。

黄土高原:黄土分布,植被少,水土流失,沟壑纵横。

云贵高原: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多小型坝子,喀斯特地貌典型。

3、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南疆、天山-昆仑山之间面积大,沙漠广,西高东低,边缘有绿洲;准噶尔盆地:北疆,天山-阿尔泰山之间沙漠小,多风蚀地貌,西侧有缺口;柴达木盆地:地势较高,多戈壁沙漠,东有沼泽盐湖;四川盆地:北高南低,内有丘陵平原,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一、中国的疆域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领土四至: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最南端曾母暗沙,最西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

领土面积和海域: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海域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

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陆上邻国14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省级行政区划: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三、中国的人口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人口分布: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人口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四、中国的民族民族构成: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

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五、中国的地形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第一阶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第二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相对高度在500米以上,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第三阶梯: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东部沿海地区分布有面积广大的平原。

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形

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形

广东省
一、地形概况
特点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三级)
1000米—2000米
>4000米 500米以下
中国三级阶梯分布图
阶梯 界线
主要地形
海拔

二 三
昆、祁、横
↓ 大、太、巫、雪
高原、盆地
三大高原、三大盆地 三大平原、三大丘陵
4000米以上
1000-2000米 500米以下
第一阶梯
高原为主: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3.南北走向的山脉: 横断山脉等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祁连山等 5.孤形走向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等
天山山脉
大 兴 安 岭
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 太 行 山 脉
长 白 山 脉
秦岭
喜马拉雅山脉 横 断 山 脉
巫 山 雪 峰 南岭 山
武 夷 山 脉
台 湾 山 脉
天山山脉
大 兴 安 岭
(二)四大高原
四 大 高 原
内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
黄土 高原
云贵高原
确定四大高原的位置
1.四大高原 地形 区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世界海拔最高 的高原;平均 海拔4 000米以 上;边缘和内 部分布着高大 山脉;雪山连 绵,冰川广布; 内部山脉相对 高度不大 人文地理 特征 以畜牧业 为主;种 植业分布 于雅鲁藏 布江和湟 水谷地; 人口稀少
绿洲农业,种 植棉花和葡萄 等,人口和城 市沿盆地边缘 呈环状分布。 油气资源开发
地 形 区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 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准 噶 尔 盆 地
绿洲农业,种植 内部平 春小麦、甜菜。 坦,多 人口和城市沿盆 沙漠和 地边缘呈环状分 戈壁 布。油气资源开 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位置、面积
中国的地理位置
1
半球
、 位置 位 纬度 置 位置
海陆 位置
纬度 影 位置 响
海陆 位置
北半球和东半球
南北跨纬度近50°, 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
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气候复杂多样,生物资源丰富, 有利于农业发展多种经营。大部 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热 量充足,利于喜温作物生长
秦 以北: 最冷月低于0°C 暖温带 降水小于800mm 岭 以南: 最冷月高于0°C 亚热带 降水大于800mm
4、许多山区降水少,干旱面积广,不利于从事生产、 生活活动
主要地貌类型
(一)纵横交错的山脉
1.东西走向的山脉 北列: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中列:昆仑山脉----秦岭 南列: 南岭
高度不大
地形 区
内蒙 古高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 人文地理
理特征
特征
海拔1 000米 左右;地面 坦荡;自东 向西由草原, 荒漠草原到
荒漠
草原畜牧 业;河套 平原、宁 夏平原, 河西走廊 的灌溉农

地形 区
黄土 高原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 理特征
人文地 理特征
世界最广的 黄土分布区; 水土流失严 重、干沟万 壑、支离破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阴山山脉 秦岭
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中列: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东列:台湾山脉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阴山山脉


秦岭
山 脉
巫 山



夷 山 脉
台 湾 山

3.南北走向的山脉: 横断山脉等
海陆兼备,交通便利,降水 丰沛,有利于农业发展
陆地面积
96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 6.4%。
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1707.5万平 方千米)和加拿大(995万平方千米),居 世界第三位。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纬度最高的省(区) 黑龙江省
跨经度最广的省(区) 内蒙古
(2)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 约占2/3。 思考:我国地形对气 候、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思考:我国地形对气 候、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1、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2、山地的迎风坡,有利于地形雨的形成并富水力但滑坡、 泥石流、水土流失严重
3、我国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东西向的 山脉对寒冷的偏北风有削弱作用,成为重要的地理 分界线
面积最大的省(区)
新疆
人口最多的省(区) 河南省
人口密度最大的省 (区) 少数民族最多的省 (区) 邻国最多的省(区)
岛屿最多的省(区)
江苏省 云南省 新疆 浙江省
纬度最低的省区 跨纬度最广的省(区)
海南省 海南省
面积最小的省(区) 人口最少的省(区)
海南省 西藏
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 西藏
华侨最多的省(区)
海拔 4000米以上 1000-2000米 500米以下
第一阶梯 高原为主: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昆仑山-- 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我国 主要 第二阶梯
高原、盆地为主: 塔里木盆地
地形
四川盆地 准噶尔盆地
分布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第三阶梯
平原、丘陵为主: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福建、广东
邻省区最多的省(区)

内蒙古、重庆
大陆海岸线最长的省 (区)
广东省
一、地形概况
特点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三级)
1000米—2000米
>4000米
500米以下
中国三级阶梯分布图
阶梯 界线 一 昆、祁、横
主要地形 高原、盆地
二↓
三大高原、三大盆地
三 大、太、巫、雪 三大平原、三大丘陵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思考: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分布状况对气 候、河 流和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1)有利于夏季风将海洋上湿润的空气送入内地, 形成降水。
(2)决定了我国许多大河东流入海,既有利于沟通 我国的海陆交通,又便于我国东西地区之间的经济联 系。
(3)由于地势起伏大,河流的落差大,特别是第一、 二级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中国地理部分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哈萨克斯坦
4
5 吉尔吉斯斯坦
6塔吉克斯坦
9巴基7 斯阿坦富汗
2 俄罗斯
3 蒙古

1鲜
10 8
印度
不丹
11
缅甸
12
14 13
根据经纬网等条件定位
80°E
100°E
120°E 130°E
50°N
40°N
30°N
北回归线
20°N

我国临海
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太平洋

以谷子 为主的 旱作农 业;以 煤炭为 主的能 源开发
地形 区
云贵 高原
(二)四大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

青藏高原 高原
云贵高原
确定四大高原的位置
1.四大高原
地形 区
青藏 高原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 特征
世界海拔最高 的高原;平均 以畜牧业 海拔4 000米以 为主;种 上;边缘和内 植业分布 部分布着高大 于雅鲁藏 山脉;雪山连 布江和湟 绵,冰川广布; 水谷地; 内部山脉相对 人口稀少
山 脉

夷 山 脉
台 湾 山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阴山山脉

祁连山脉

秦岭
山 脉
巫 山

横 断
峰 山
南岭


大 兴 安长 岭白
山 脉

夷 山 脉
台 湾 山

行政区划中的地理界线
• 南疆与北疆的界线:天山。 • 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 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 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 • 西藏与新疆的界线:昆仑山脉。 • 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 • 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5.孤形走向的山脉: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阴山山脉


秦岭
山 脉
巫 山

横 断
峰 山
南岭


大 兴 安长 岭白
山 脉

夷 山 脉
台 湾 山

3.南北走向的山脉: 横断山脉等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祁连山等
5.孤形走向的山脉: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阴山山脉

祁连山脉

秦岭
山 脉
巫 山

横 断
峰 山
南岭


大 兴 安长 岭白
山 脉

夷 山 脉
台 湾 山

3.南北走向的山脉: 横断山脉等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祁连山等
5.孤形走向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等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阴山山脉

祁连山脉

秦岭
山 脉
巫 山

横 断
峰 山
南岭


大 兴 安长 岭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