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 下WiFi开发套件的使用说明
STM32_WIFI开发板开发指南及使用说明-V0.32

北京世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STM32 WIFI 开发板开发指南及教程欢迎选用世讯电子的开发板! 注意: 注意:如果你是初学者, 如果你是初学者,务必仔细 务必仔细阅读 仔细阅读每节内容 阅读每节内容! 每节内容! 1. 使用指南1.1 adhoc 模式工作( 模式工作(板子默认 wifi 工作模式) 工作模式)拿到板子后, ,先不要下载程序, 1) 拿到板子后 先不要下载程序,先给板子上电, 先给板子上电,测试运行一下! 测试运行一下! 2) 观看开发板上的指示灯, 观看开发板上的指示灯,等到 WIFI 模块旁边的 LED 不闪烁了。
不闪烁了。
3) 打开电脑的 wifi, 搜索一下, 搜索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 看看能不能找到“ShiXun_ADHOC”这样的网 络,如下图所示4) 如果不能找到“ 如果不能找到“ShiXun_ADHOC”网络, 网络,需先恢复出厂设置, 需先恢复出厂设置,具体查看 1.2恢复出厂设置模式5) 在电脑上选中“ 在电脑上选中“ShiXun_ADHOC”网络, 网络,输入密码“ 输入密码“1234567890123”然后 选择连接。
选择连接。
6) 然后等待, 然后等待,这个过程有点长, 这个过程有点长,几十秒甚至 几十秒甚至 1 分多钟。
分多钟。
7) 等 wifi 模块旁边的 D6(LED)指示常亮 指示常亮了 常亮了,说明网络连接上了。
说明网络连接上了。
说明板子工 作正常。
作正常。
如下所示Rev 0.32Confidential Copyright@2014 by Shixun Electronic Inc-1-北京世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B. 显示分配到 IP A. 显示已经连接上 8) 打开浏览器, 打开浏览器,输入地址 http://192.168.10.10/ 就可以出来下面页面了9) 然后点击测试部分, 然后点击测试部分,继电器开、 继电器开、关,LED 灯开、 灯开、关。
STM32使用说明

STM32使用说明STM32是一系列由STMicroelectronics公司开发的32位微控制器,它们集成了处理器核、存储器和外设,并能够在嵌入式系统中控制硬件设备。
STM32系列芯片为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各种应用提供了高性能和低功耗的解决方案。
下面将介绍STM32的使用说明,包括其主要特性、开发工具和开发流程。
首先,STM32微控制器的主要特性如下:1. 32位核心处理器:STM32系列采用ARM Cortex-M处理器,具有高性能和低功耗的特点。
2.多种型号选择:STM32微控制器有多种不同型号可供选择,包括主频、封装、存储容量等方面的差异,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3.丰富的外设:STM32集成了丰富的外设,包括通用输入输出(GPIO)、通用串行接口(USART)、SPI接口、I2C接口、定时器和PWM 生成器等,可用于连接各种外部传感器和执行器。
4.低功耗模式:STM32支持多种低功耗模式,通过灵活地控制功耗,可以延长电池寿命或减少功耗。
5. 丰富的开发生态系统:STMicroelectronics为STM32提供了完整的开发工具链和开发文档,包括编译器、调试器、开发板和软件库等,方便开发者进行应用开发和调试。
其次,STM32的开发工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STM32Cube软件套件:这是STMicroelectronics提供的一套软件工具,用于开发和配置STM32芯片。
它包括STM32CubeMX配置工具和STM32Cube库,可以帮助开发者生成初始化代码、配置外设和生成项目模板。
2. Keil MDK:Keil是ARM公司提供的一套开发工具,包括C编译器、调试器和集成开发环境(IDE),可以用于编写、编译和调试STM32的应用程序。
3. IAR Embedded Workbench:IAR是一家瑞典公司开发的嵌入式开发工具,包括C编译器、调试器和IDE,在STM32的开发中也有广泛应用。
基于STM32的嵌入式蓝牙与WiFi模块设计

基于STM32的蓝牙、WiFi模块 设计
嵌入式WiFi模块设计
STM32硬件接口、蓝牙和WiFi 通讯实验
STM32 LED灯控制实验 STM32按键中断实验 STM32 A\D转换实验 蓝牙组网配置实验 WiFi组网配置实验
思考题
STM32采用的是哪种CPU内核?实现 了什么样的体系结构? 简述STM32处理器的外设接口的特点? STM32的中断控制器有多少个中断源? S3TM32的A/D转换器的类型是什么? 嵌入式蓝牙模块硬件接口如何设计? 嵌入式WiFi模块硬件接口如何设计?
浮空输入_IN_FLOATING 带上拉输入_IPU 带下拉输入_IPD 模拟输入_AIN 开漏输出_OUT_OD 推挽输出_OUT_PP 复用功能的推挽输出_AF_PP 复用功能的开漏输出_AF_OD
I/O口
I/O口编程实例
函数GPIO_DeInit 功能描述:将外设GPIOx寄存器重设为缺省值 函数GPIO_AFIODeInit 功能描述:将复用功能(重映射事件控制和EXTI设置)重设为缺省值 函数GPIO_Init 功能描述:根据GPIO_InitStruct中指定的参数初始化外设GPIOx寄存器 函数GPIO_StructInit 功能描述:把GPIO_InitStruct中的每一个参数按缺省值填入 函数GPIO_ReadInputDataBit 功能描述:读取指定端口管脚的输入 函数GPIO_ReadInputData 功能描述:读取指定的GPIO端口输入 函数GPIO_ReadOutputDataBit 功能描述:读取指定端口管脚的输出
中断
stm32 iap 例子

stm32 iap 例子STM32是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推出的一款微控制器系列产品,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丰富的外设资源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开发中。
其中,IAP(In-Application Programming)是一种在应用程序运行时对存储器进行编程的技术,可以实现对STM32芯片的固件升级。
下面将列举一些关于STM32 IAP例子的应用场景和实现方法。
1.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固件升级:无线传感器网络通常由大量分布在不同位置的传感器节点组成,这些节点通常采用STM32微控制器。
通过IAP技术,可以在不中断传感器节点的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对节点的固件进行升级,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2. 工业自动化设备的在线升级:工业自动化设备通常长时间运行,为了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定期对设备的固件进行升级。
使用STM32的IAP技术,可以通过网络或串口等方式远程升级设备的固件,减少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和设备停机时间。
3. 智能家居设备的固件更新:智能家居设备通常包括智能插座、智能灯泡等,这些设备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控制。
使用STM32的IAP技术,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升级设备的固件,增加新的功能或修复已知bug,提升用户体验。
4. 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在线升级:现代汽车中,ECU起着控制发动机、变速器、车身电子等重要功能的作用。
使用STM32的IAP技术,可以通过车载诊断接口(例如OBD-II接口)进行ECU的在线升级,提升汽车性能和安全性。
5. 医疗设备的固件升级:医疗设备通常具有严格的要求,需要定期进行固件升级以修复漏洞或提供新的功能。
使用STM32的IAP技术,可以通过网络或者专有的医疗设备管理软件进行固件的升级,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6. 智能电网中的智能电表固件升级: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智能电表作为电能计量和数据采集的终端设备,也需要进行固件的升级。
STM32_OTA_Demo_ESP8266

STM32 FOTA 例程之ESP8266使用前言这一节,我们来聊聊STM32的FOTA 例程中用到的wifi 模块:ESP-01。
ESP-01是安信可公司基于ESP8266 wifi 芯片的WIFI 模块。
在STM32 FOTAdemo 里,用来实现无线通信。
下面我们将来认识一下这个模块,并介绍demo 里相关底层驱动的实现。
ESP-01模块ESP-01模块集成esp8266EX WIFI 芯片,支持802.11b/g/n 协议,支持UART/GPIO 等接口,内嵌LwIP 协议栈,支持STA/AP/STA+AP 工作模式,是一款低成本的无线模块。
ESP-01模块采用DIP-8封装。
尺寸和引脚定义见下图。
提供一个UART 接口和两个GPIO 口。
STM32F769探索板的CN2接口支持对ESP-01模块的扩展,可以直接将ESP-01模块插在CN2接口上。
STM32F769和ESP-01之间通过串口通信,串口配置为:115200波特率,8位数据位,无奇偶校验,1位停止位。
连接如下:AT 指令格式ESP-01的AT 指令集就是ESP8266的AT 指令集。
可以细分为四种类型:ESP-01要注意的是,不是每条AT 指令都具备上面4种类型,具体要去看该条AT 指令的说明。
使用双引号表示字符串数据。
比如“123”,就是一个字符串,而123就是数字。
开头的AT 指令两个字符必须大写,每条命令以回车换行符结尾“\r\n ”ESP8266的AT 指令集又分为:基础AT 命令(对模块的配置,串口设置等),WIFI 功能AT 命令(设置wifi 模式,连接AP 等),TCP/IP 功能AT 命令(建立TCP 连接,收发数据等)。
作为TCP 客户端工作模块初始化程序上电运行后,在开始使用WIFI 模块前,必须先对其进行初始化。
除了GPIO 口以及串口的初始化外,还需要对WIFI 模块进行配置,使其工作在我们希望的模式下。
STM32+RT3070网卡WIFI开发板用户手册

STM32-WIFI开发板用户手册(V1.0)版本说明:V1.0初始版本1 简述 (2)3 硬件说明 (4)3.1 开发板介绍 (4)3.2 开发板的使用 (5)4 软件说明 (6)3.1 代码目录结构 (6)3.2 keil工程介绍 (6)3.2 源代码介绍 (7)3.2.1 bsp库 (7)3.2.2 kernel (7)3.2.3 drivers (7)3.2.4 net (8)3.2.5 config (8)3.2.6 app (8)3.2.7 wifi操作 (9)3.2.8 TCP操作 (10)3.2.9 开发板的启动过程 (10)5 程序的烧写 (11)6 应用实例 (11)5.1 LED灯控制 (12)5.2 音频对讲 (13)1 简述STM32-WIFI开发板是一款基于STM32通用单片机驱动普通WIFI网卡芯片的廉价WIFI方案开发板。
随着智能家居领域的迅速兴起,WIFI通信以其独特的优势已经成为智能家居无线控制的主流,而目前市面上的WIFI模块5、6十元甚至上百元的价格对于敏感的消费电子产品是无法承受的。
所以我们推出这款开发板以帮助你迅速将WIFI功能集成到你的电子产品当中,基于这套方案你只需要增加十多元甚至几元钱成本即可让你的产品具备WIFI通信功能。
开发板方案特点:●采用通用ARM-Cortex M3单片机STM32F205RGT6,该单片机提供1Mbyte的FLASH和128Kbyte的RAM空间。
●采用普通的WIFI网卡芯片Ralink-RT3070L(方案兼容Ralink多款主流网卡芯片)●提供全套开发板软件及android测试软件源码,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支持WIFI标准IEEE802.11 b+g●无线通讯速率超过6Mbps(双向)●支持WEP、WPA/WPA2安全认证和TKIP、AES等加密模式●支持ADHOC、STATION 工作模式,可以建立ADHOC网络,也可以连接到WIFI路由器●集成LWIP-TCP/IP协议栈,提供简单易懂的范例操作●开发板提供6路LED显示,提供一个麦克风音频采集,一个耳机插孔,提供两个基于WIFI通信的有趣的实例-与手机进行语音对讲以及通过手机控制led灯的开关●开发板提供1片1Mbyte的SPI-Flash基于我们提供的方案你可以将WIFI协议栈快速的移植到其他单片机上面,如STM单片机的不同系列或者LPC单片机的不同系列,只要该单片机支持USB-HOST并且硬件资源能达到一定的要求即可,下面列出WIFI协议栈需要占用的资源情况:USB资源具有USB高速或全速主机ROM空间资源约200Kbyte(o3级优化)RAM空间资源约25Kbyte我们提供的源代码还包括ucos系统、lwip协议栈、802.11协议栈等源文件,其编译出来代码量也仅有300Kbyte,静态内存31Kbyte,所以我们建议的最低MCU配置为512KFLASH+64KRAM。
wifi模块用法

WiFi模块是一种用于实现无线网络连接的硬件设备,常用于物联网、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网络等领域。
以下是一般的WiFi模块的使用步骤:
1.连接电源:将WiFi模块与电源连接,通常是通过连接电源适配器或其他电源供应器。
2.连接到主控设备:将WiFi模块与主控设备(如单片机、微控制器)连接,通常使用UART、SPI或I2C等串行通信接口进行连接。
3.配置网络参数:使用主控设备通过串口或其他通信方式,向WiFi模块发送指令以配置网络参数。
参数包括WiFi热点名称(SSID)、密码、加密方式等。
4.网络连接:使用WiFi模块提供的接口函数,在主控设备上编写代码,使用配置好的网络参数连接到指定的WiFi网络。
通常需要使用认证信息(如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网络连接。
模块会向指定的WiFi路由器发送连接请求,并获取IP地址。
5.数据传输:一旦在WiFi网络中成功建立连接,就可以使用网络传输数据。
可以通过打开Socket连接,使用TCP或UD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具体的数据传输方式和协议根据应用需求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WiFi模块具体使用步骤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使用特定的WiFi模块时,应仔细阅读相关的技术文档和指南,了解具体的使用方法和函数接口。
另外,为了确保网络安全,建议采取一些安全措施,如使用加密网络、启用密码保护等,以保护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安全。
stm32串口无线传输设计 课件

stm32串口无线传输设计课件
针对STM32串口无线传输设计的课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面展开讨论:
1. 介绍STM32单片机及其串口通信功能,课件可以首先介绍STM32单片机的基本特性和硬件结构,以及其强大的串口通信功能。
可以讲解STM32的串口通信模块,如USART、UART等,以及它们在
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2. 介绍无线传输技术,课件可以对无线传输技术进行介绍,包
括常见的无线通信标准和协议,如Wi-Fi、蓝牙(Bluetooth)、Zigbee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应用场景和优缺点。
3. STM32与无线模块的接口设计,课件可以详细介绍如何在STM32单片机和无线模块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包括硬件接口设计和
软件通信协议的制定。
可以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无线模块,以及如
何进行串口通信的配置和数据传输。
4.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课件可以通过实际的应用案例来展示STM32串口无线传输设计的具体实现,例如基于STM32的无线传感
器网络、远程控制系统等,以及相关的设计思路、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
5. 实验操作指导,课件可以提供相应的实验操作指导,包括硬件连接示意图、软件编程实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STM32串口无线传输设计的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以上多个方面的内容,可以使课件内容更加全面和丰富,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STM32串口无线传输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M32下WIFI开发套件说明(88W8686核心)
Zidong404
一、USI WM-G-MR-09 WIFI开发板(88W8686核心)介绍
该评估板以常用的WIFI SOC 88W8686为核心,支持SD卡接口和TF卡接口,如果你的板子上有SD卡座,可以直接插在上面调试(注意一般SPI接口的SD卡槽没有使用SD_D2这个脚,而WIFI板子上这个脚是中断引脚,请确保SD卡槽这个引脚是悬空的,并且使用查询模式),另外还将用到的接口通过2.54mm间距排针引出,进一步方便扩展连接。
下面为实物图,这是WIFI开发板店铺地址:
/item.htm?id=9703059117
以下是板子的接口图:
下图是2.54mm排针的详细定义:
注意红色方框指示的是该接口与STM32主板的10*2插座连接时排线的凸起朝向,如果没有使用STM32主板可以按引脚定义通过跳线连接,注意供电为3.3V,电源不能插反。
因为手上可能带有静电,尽量不要用手接触到WIFI芯片。
如果你的笔记本电脑支持SDIO接口(注意有些笔记本的SD卡插槽并不是标准的SDIO接口)的话,可以安装windows下的驱动(XP 和win7)并插上评估板(取下两个短路子,才能作为SDIO接口)做为无线网卡使用。
支持通常的IEEE 802.11b/g 最大带宽54Mbps。
如果在笔记本下安装了驱动后可以在设备管理器的网络适配器下发现一张新的网卡,并在网络邻居下可以通过该本地连接的网卡连接无线路由器。
二、WIFI开板板与STM32主板的连接
2.1 连线
上面已经介绍了STM32主板与WIFI开发板接口的连接,通过一根10P的跳线可以直接将STM32主板下的P6接口月WIFI板子连接,注意排线的接口朝向,不要插反,插好以后仔细检查主板和WIFI开发板的GND与3.3V是否对应,如果不对应,请检查排线接口是否插好,检查无误后便可以上电调试了。
下图是正确的排线凸起连接图。
2.2 跳线选择
使用WIFI的SPI模式时要将WIFI开发板上的SDIO与SPI选择端子短接,另外STM32主板的P3排针处(圆柱体晶振右上方)将左边两排排针分别短接,STM32使用SWD仿真,而禁用JTAG仿真功能,因为WIFI的片选和JTAG的JTDO 复用了。
(STM32有两种仿真模式,SWD和JTAG,JTAG使用的引脚较多,SWD只需要三个引脚就能仿真,速度上SWD比JTAG要快,Jlink V8支持两种模式的仿真,要使用JTAG复用的GPIO还需要在程序上电时关掉JTAG功能,具体看STM32+WIFI的固件下载演示代码)。
三、演示代码介绍
3.1 工程代码介绍
使用MDK4.x以上打开,使用了3.3的固件库(目前较新较稳定的一个片级固件支持库),存放于Libraries下;工程文件存存放在MDK_Project文件夹下,名称为MyProject.uvproj
跟板级有关的代码都放在MyBsp文件夹下如Wif,LED_Key等,跟芯片级有关的代码都放在OnChip_Drivers中,如SPI等。
User文件夹下放的是上层应用函数如main函数等。
Doc文件夹下存放了工程每次更新的过程、内容记录已经新建一个基于3.3固件库的工程步骤。
注意查看相关文件夹下的readme.txt了解相关内容。
根据不同的芯片容量和型号选择相应的目标芯片。
工程的默认芯片为RC,下载器为Jlink V8 ,使用SWD仿真模式。
3.2 演示代码
目前版本的驱动代码能够读取WIFI的ID和进行固件下载,相关的代码在if_gspi.c里面。
SPI使用的是SPI1,16位模式,具体参看SPI的初始化代码,片选为PB3,暂时还没有使用中断,如果使用STM32配套主板,应该是PA15,这
两个引脚都和JTAG复用,所以程序要关闭JTAG仿真功能,使用SWD仿真。
固件包括helperimage和fmimag两部分,它们是两个数组,分别对应两个头文件,并被编译到了工程里面。
这两个固件数组编译后有120多KB,所以STM32选用了RC256K flash系列的芯片(如果应用到产品时可以外扩一个EEPROM或者dataflash来存放固件,以节约成本),固件下载一次后在不掉电情况下就可以不用再下载。
以下是固件下载截图,这是通过串口打印的输出调试信息(使用串口1),WIFI的ID是0x0b两个固件大小分别是2132字节和1226092字节,最后显示的是读取WIFI固件下载标志寄存器,显示下载固件成功。
固件如果下载成功后再次下载,WIFI模块将不接受数据,直接显示固件已经下载成功。
四、后续开发展望
目前的代码已经能连接WIFI模块并且下载固件,下一步的工作就是WLAN驱动的移植开发,然后是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LWIP+WIFI,由于开源实时操作系统RT_Thread已经移植了LWIP协议栈,所以准备先在该系统下实现WIFI连接。
而且该开源操作系统的团队也正在开发WIFI组建,后续的技术资料应该会相对丰富。
应该认识到的是WIFI开发是主流热点也是个技术难点,目前成功的应用都是基于ARM9以上的,硬件成本较高,不便于大面积铺设节点,而这也让性价比较高的以CM3为内核的32位单片机实现WIFI连接看到了生存前景。
技术的道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我也相信走的人多了,路就会宽,不论是开拓者还是追随者,今天我们都已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