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机器人灭火》
苏科版六年级信息技术11《机器人灭火》教案

苏科版六年级信息技术11《机器人灭火》教案一. 教材分析《机器人灭火》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机器人编程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了解机器人编程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利用编程实现简单的机器人控制。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
但同时,他们也存在一定的知识储备不足,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编程概念和操作可能需要较多的时间和耐心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掌握机器人编程的基本方法。
3.能够利用编程实现简单的机器人控制。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机器人编程的基本方法。
2.利用编程实现机器人控制。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机器人编程的基本方法。
同时,结合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机器人编程软件、机器人设备等。
2.提前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5分钟)介绍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情况。
然后介绍机器人编程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编程的基本操作。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机器人编程项目进行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编程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通过这种方式,巩固学生对机器人编程的理解和掌握。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机器人编程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第15课机器人灭火》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九年级全册自编模拟

《机器人灭火》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的作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与机器人编程的基础能力,让学生通过《机器人灭火》这一实践项目,掌握机器人的基本编程逻辑和操作技巧,同时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机器人灭火》相关教材内容,了解机器人编程的基本概念、编程环境安装与使用方法。
2. 编程基础:学生需完成简单的机器人编程任务,如让机器人按照预设路径移动、识别障碍物并避障等。
此部分需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确保学生正确理解编程逻辑。
3. 模拟练习:利用模拟软件进行机器人灭火任务的模拟操作,包括设置火源、规划灭火路径等。
此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规划能力。
4. 团队合作:学生需分组进行实际机器人操作练习,每组需完成一个简单的灭火任务,如设置火源、启动灭火程序等。
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 作业报告:每组学生需提交一份简短的作业报告,总结本组在编程、模拟练习和团队合作中的经验与心得。
三、作业要求1. 每位学生需独立完成理论学习和编程基础部分,并认真听讲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2. 模拟练习和团队合作部分需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需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3. 作业报告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内容应包括本组完成任务的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收获与感想等。
4. 作业中应注重安全操作,不得随意拆解或损坏机器人设备,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理论学习的掌握程度、编程逻辑的准确性、模拟练习和团队合作的表现等。
评价方式将综合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给出成绩和建议。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出反馈意见,指出学生在编程逻辑、团队合作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同时,教师还将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和机器人编程能力。
《第十七课机器人灭火》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13九年级全册自编模拟

《机器人灭火》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1. 掌握机器人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学会使用编程软件控制机器人进行灭火任务。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围绕《机器人灭火》课程内容展开,具体包括: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有关机器人灭火的基本知识,理解机器人灭火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2. 编程练习:学生需使用学校提供的编程软件,按照课程要求编写控制机器人进行灭火任务的程序。
编程过程中,学生需注意程序的逻辑性和可读性,确保机器人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3. 实践操作:学生需在机器人实验室,利用已编写好的程序,实际操作机器人完成灭火任务。
在操作过程中,学生需注意安全,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并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4. 作业报告:学生需撰写一份关于本次实践操作的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效果,特提出以下要求:1. 学生需认真阅读作业内容,明确作业要求和目标。
2. 在编程练习中,学生应注重程序的逻辑性和可读性,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3. 在实践操作中,学生需注意安全,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并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4. 作业报告需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进行撰写,字迹工整、内容完整。
5. 作业提交时间请严格按照教师要求,不得迟到或早退。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1. 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程序是否能够顺利控制机器人完成灭火任务。
2. 实践操作的规范性: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是否注意安全,是否按照实验步骤进行。
3. 作业报告的质量:报告内容是否完整、字迹是否工整、分析是否深入。
4. 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在团队中是否能有效沟通、协作完成任务。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评阅,并给出详细的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将包括:1. 程序和操作中的优点和不足。
小学信息技术《机器人灭火比赛》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机器人灭火比赛》教学设计学校信息技术《机器人灭火角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个综合活动,是在前一课的基础上学习,也是对前面所学学问的检测和巩固。
二、教学目标1、学问和技能目标了解有关机器人灭火角逐的学问,了解子程序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动手组装灭火机器人。
(2)学会编写机器人灭火程序。
3、情感性目标培育同学之间的相互相互沟通与合作精神,使他们共同克服困难和共享胜利。
三、教学预备将本课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下发到同学机上,机器人、灭火装置、蜡烛、打火机。
四、教学法重、难点1、教学重点组装机器人和编写灭火机器人的掌握程序。
2、教学难点理解走迷宫程序流程图。
五、课时支配:2课时。
六、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发生火灾时,消防员叔叔都会奋不顾身地跃身火海救人,但是,这样的危急性太大了,同学们能不能设计一种关心消防员叔叔找到火源,并把把火扑灭的方法呢?同学回答。
老师:假如机器人能走入楼房找到火源,并用灭火剂把火扑灭,那该多好啊!其实这些在不久的将来都会实现,今日我们就来设计一个机器人,让它在一个模拟的房间里完成灭火任务。
2、学习新课(1)规划和搭建机器人。
观看老师演示机器人灭火,了解灭火程序流程图和场地。
永久循环灭火检查火源走迷宫老师讲解安装火焰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的方法及步骤,搭建灭火机器人,同学跟着练习。
(2)探测火焰、探寻火焰,编写迷宫(migong)子程序。
A、看图思索机器人如何走迷宫的。
前方或45度方向的传感器检测是否有障碍左侧传感器检测是否有障碍前进有向左传向左转无无有屏幕展现走迷宫流程图,同学观看、思索。
学校信息技术《机器人灭火角逐》教学设计B、编写迷宫(migong)子程序。
老师示范讲解,同学观看。
同学练习、老师指导关心。
老师:子程序是具有肯定功能的一段程序,在主程序中可以调用它们,这样可以使程序的结构清楚、合理,同时也便于阅读和调试。
(3)确定火焰,进行灭火,编写灭火(miehou)子程序。
苏科版九年级信息技术全册 课件 - 3.2机器人灭火(共12张PPT)

目录
CONTENTS
1 活动要求 2 任务分析 3 程序流程图
探究学习
• 学习目标:综合运用各种传感 器制件灭火机器人并进行小组 比赛。
• 学习感悟:没有规矩,不成方 圆。
• 实践创作:制作灭火机器人。
一、活动要求
在“学生机器人”上搭载电扇,并在模拟房间的任意 位置点燃一根蜡烛,蜡烛的周围有一圈白线,机器人开始 在任何位置处搜寻蜡烛,找到蜡烛后,停在白线上用电扇 将火吹灭,如图所示。
(1)竞技比赛中,规则的制 订对比赛的结果起着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的作 用。试着制订机器人灭火比赛规 则,将规则执行情况填写在下表 中。
规则要点
蜡烛摆放位置
规则参数一
机器人起始位置
蜡烛高度
电扇转动(功率)
比赛所用时间
结论
上网查找各类机 器人
灭火比赛的规则
规则参数二
规则参数三
(2)进行机器人灭火比赛,以 所用时间的长短排列名次,用时最 短者获胜。
机器人灭火的模拟环境
二、任务分析
通过红外接收传感器判 断火焰的方向和距离,从而 控制机器人寻找火源。找到 火源后,机器人停在蜡烛前 的白线上,将火焰吹灭。
1.准备好机器人和实验场地。 2.启动“学生机器人平台”,先 执行“文件→打开”命令,打开 “灭火.dat”文件,再打开“学生机
器人”的电源,将程序写入“学生 机器人”。
(3)能否让机器人在找到火源 时,发出报警声呢?
(4)当蜡烛变短时,哪些参数 会发生变化?
(5)如果机器人不能停止在蜡 烛前的白线上,应如何改变程序参 数呢?
(6)除了用电扇吹,还有其他 办法能让机器人完成灭火任务吗?
《第十七课 机器人灭火》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13九年级全册自编模拟

《机器人灭火》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1. 熟练掌握机器人灭火的基本操作;2. 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3. 培养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基础操作练习:学生需完成一系列机器人灭火的基础操作任务,包括但不限于:移动机器人、识别火源、选择灭火器、喷射灭火剂等。
任务难度逐渐增加,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
2. 小组合作:学生将被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需完成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扑灭火源;在指定区域内,引导机器人成功扑灭火源等。
任务完成后,小组需进行讨论和总结,以提高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问题解决:学生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解决一些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如何调整机器人的运动速度以更好地接近火源?如何选择合适的灭火器以提高灭火效率等。
教师将在课后为学生提供解答和支持。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独立完成基础操作练习,并在小组合作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2. 小组合作的任务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参与;3. 学生需记录自己在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和收获,以便课后反思和总结;4. 作业完成后,需提交一份总结报告,包括任务完成情况、问题总结和改进建议等。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参与度、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2. 评价标准包括任务完成质量、团队协作效果、问题解决能力等;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以激励学生不断提高。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主动向教师反馈自己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便教师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2. 教师将在课后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和分析,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3. 学生应积极总结自己在作业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熟练掌握机器人灭火的基本操作,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同时培养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十七课机器人灭火》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13九年级全册自编模拟

《机器人灭火》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作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们的编程思维、机器人操作技能以及安全意识。
通过完成本课时作业,学生应能理解机器人灭火的基本原理,掌握简单的编程逻辑,并能够初步操作机器人进行灭火模拟。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机器人灭火》课程教材,了解机器人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编程实践:学生需使用信息技术课程所学的编程知识,编写一段简单的程序,该程序应能使机器人识别火源、规划路径并成功灭火。
3. 模拟操作: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需在模拟环境中操作机器人,进行灭火模拟。
学生需注意机器人的移动速度、方向以及灭火动作的准确性。
4. 小组讨论:学生需与小组内同学交流编程思路和操作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 记录与报告:学生需将本次作业的操作过程、程序代码及遇到的问题记录在作业报告中,为后续的课程学习提供参考。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要求: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理解机器人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并在作业报告中注明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2. 编程实践要求:学生需使用所学编程知识,编写出能够成功识别火源、规划路径并灭火的程序。
程序代码需清晰、简洁,并附有必要的注释。
3. 模拟操作要求:学生需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模拟操作,注意操作规范,保证机器人的安全与准确。
4. 小组讨论要求:学生需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编程思路和操作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 记录与报告要求:学生需认真填写作业报告,记录操作过程、程序代码及遇到的问题,为后续的课程学习提供参考。
报告需字迹工整、内容完整。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理论学习、编程实践、模拟操作、小组讨论及记录与报告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包括:理论理解程度、编程逻辑与代码质量、操作准确性与规范性、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及记录报告的完整性等。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同时,教师还将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与表扬,激励学生们积极参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
苏科版六年级信息技术11《机器人灭火》教学设计

苏科版六年级信息技术11《机器人灭火》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机器人灭火》是苏科版六年级信息技术第11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机器人编程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将能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和编程原理,掌握使用编程语言控制机器人进行灭火的基本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机器人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
但他们在编程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他们足够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差异较大,因此在教学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和编程原理。
2.掌握使用编程语言控制机器人进行灭火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和机器人的兴趣,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和编程原理,掌握使用编程语言控制机器人进行灭火的方法。
2.难点:编程语言的使用和机器人操作技巧。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机器人设备和编程软件。
2.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和素材。
3.划分学习小组,分配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趣味动画或者故事引入机器人灭火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机器人进行灭火。
2.呈现(10分钟)展示机器人灭火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机器人在灭火领域的应用。
同时,简要介绍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和编程原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机器人操作,尝试使用编程语言控制机器人进行灭火。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完成一系列有关机器人灭火的编程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机控制线
转接板
电机电池 一拖三线
电机控制状态 指示灯
电机控制接口
风扇电机接口
火焰传感器
电机电池接口
.
声音传感器
策略与机器人
灭火机器人火焰声音传感器
MIC声音:AI8
信号接口: (模拟输入)
A火焰左:AI9 B火焰中:AI10 C火焰右:AI11
或
双头灭火机器人的前
MIC声音:AI12 A火焰左:AI13 B火焰中:AI14 C火焰右:AI15 双头灭火机器人的后
.
相关名词解释
机器人运行 自主
熄灭蜡烛 安全方式、完全熄灭、进入该房及30cm白线
时间 限制 (m) 小学: 3 初中: 3、4 高中: 3、3、4
停表 超过规定最大时间/队员请求终止
搜房系数 (1)搜索1个房间,房间系数为1.0 (2)搜索2个房间,房间系数为0.75 (3)搜索3个房间,房间系数为0.50 (4)搜索4个房间,房间系数为0.30
机器人灭火比赛
(详细规则见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指南比赛规则)
上海广茂达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
.
比赛场地
规则解读
.
规则解读
场地:长250cm,宽250cm, 高33cm
图中四个房间。每个房间内红色为火焰,蓝色为家具,黄色为搜救对象所在 位置。抽中房间后蜡烛、家具和搜救对象位置如图中所示。小学组和初中组 的场地没有搜救标识。每个房间都将保留标识火源的白线。
传感器板上的插口:
J1:信号接口 J2:PWR(接电机电池:用一拖三电池线) J3:FAN(接灭火风扇电机) J4:DO(灭火风扇电机控制接口)
转接板上的插口:
J1: 信号接口MIC声音:AI8 A火焰左:AI9 B火焰中:AI10 C火焰右:AI11
J2: 信号接口MIC声音:AI12 A火焰左:AI13 B火焰中:AI14 C火焰右:AI15
.
策略与机器人
数字输入传感器应用
(模拟输入口的使用:MF控制器上模拟输入接口兼容数字传感器)
int ma_1=0; void main() {
while(1) {
ma_1 = AI(0); /*此时以传感器接AI0口为例*/ printf( "\tma_1 =%d" ,ma_1); } }
.
策略与机器人
.
策略与机器人
红外测距传感器PSD(可替换红外光电传感器)
.
策略与机器人
红外测距传感器PSD应用(模拟输入口的使用)
使用时注意接口插入的方向:红+,黑-,黄S
int ma_1=0; void main() {
while(1) {
ma_1 = AI(0); /*此时传感器接AI0口*/ printf( "\tma_1 =%d" ,ma_1); } }
.
策略与机器人
模拟输入传感器应用(火焰、声音传感器的测试)
int ma_10=0; void main() {
while(1) {
ma_1 = AI(9); /*此时以传感器接AI9口为例*/ printf( "\tma_10 =%d" ,ma_10); } }
.
策略与机器人
DO口的控制(MF灭火机器人灭火风扇电机控制接口:前风扇用DO0,后风扇用DO1)
最终以得分最低的机器人为胜出,该机器人制作者为优胜者。
.
机
候场
器
检录
人
资料提交
灭
准备
火
试跑
比
抽签/选择启动方式
赛
摆放机器人
流
比赛
程
签字确认
清场
.
规则解读
策略与机器人
灭火机器人功能分析
一、传感器部分
1、检测声音 >>> 声音火焰传感器组 1、识别火焰 >>> 声音火焰传感器组 2、判断在场地地面颜色 >>> 地面灰度传感器 3、检测障碍物 >>> 红外光电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 *4、判断机器人的方向(高中可选用) >>> *数字指南针
void main() {
while(1) {
/*此时以控制线接DO0口用为例*/ DO( 0x1, 1 ); /*DO0口接通*/ wait( 0.500000 ); DO( 0x1, 0 ); /*DO0口接通*/
wait( 0.500000 ); } }
.
红外光电传感器(测障用)
策略与机器人
.
红外光电传感器(测障用)
策略与机器人
该传感器上有两个LED指示灯,一个距离调节旋钮: 绿色的是工作指示灯; 红色的是有无障碍指示灯; 距离调节旋钮:顺时针增大测障距离,逆时针减小测障距离
该传感器自身具有红外发射接收调制功能, 使用时只需接MF控制器模拟输入接口,AI0~AI23任意一个均可。 在双头灭火机器人中使用了6个,分别接到AI0~AI5
二、控制器(AS-MF控制器) 三、执行器部分
1、电机+轮子(底盘):灭火机器人的轮胎非常讲究 2、灭火装置(风扇电机、叶片) 3、滑轮 4、LCD *5、高中用的搜救板
.
灭火双头器人组装清单
策略与机器人
.
灭火机器人硬件分析
红外光电传感器 电机驱动电池 主控驱动电池 轮胎
.
策略与机器人 火焰声音传感器 MF控制器
可靠性系数 0.9系数
.
规则解读
规则解读
得分 (1)每轮得分
=实际时间×启动模式系数(1/0.9) ×房间系数(1/0.75/0.5/0.3) ×搜救系数(高中组1/0.6) ×回家系数(初中、高中组)(1/0.8)。
(2)在本次竞赛中,每个参赛选手有三轮比赛机会。 最终成绩取三次得分中两次好的得分相加后乘以可靠性系数(1/0.9)。
竞赛方式 (1)在小学组竞赛中,蜡烛将随机放在四个房间中,不采用回家模式。 (2)在初中组竞赛中,蜡烛将随机放在四个房间中,必须采用回家模式。 (3)在高中组竞赛中,蜡烛将随机放在四个房间中,完成灭火任务之后,须 完成搜救模式和回家模式
机器人 对机器人的尺寸30*30*30cm。 对机器人的重量、制作材料、产品型号等不作限制。 所有参赛机器人输入电压不限。 模拟家具是一个不大于12cm直径的涂了半光泽黄色的圆柱,柱高30cm、 重大于3公斤。
地面灰度传感器(MF中使用模拟输入AI)
底盘
灭火机器人硬件分析
灭火风扇叶片 灭火风扇电机
红外光电传感器
电机驱动电池 高中搜救
弹板
地面灰度支架
地面灰度传感.器
提手
策略与机器人
火焰声音传感器
MF控制器 底盘
主控驱动电池
轮胎
减速电机
策略与机器人
灭火机器人传感器示意图
.
策略与机器人用PSD替Βιβλιοθήκη 红外光电传感器的灭火机器人.
策略与机器人
灭火机器人火焰声音传感器板(包含灭火风扇电机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