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三年级第一课长大的梦想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长大的梦想 全国通用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长大的梦想前言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而三年级是孩子逐渐认识自己与外界的关系,并初次产生对未来憧憬和理想的年龄阶段,因此开展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和启迪性的长大梦想教育对其成长具有先导性作用。
教学目标1.了解“梦想”的定义与特点,并初步认识梦想在人生中的重要性2.反思现阶段自己的长大梦想,并探索实现梦想的具体方法和途径3.培养孩子们理性、健康的心态,增强其自信心和适应能力教学重点1.理解梦想的含义2.发现个人的长大梦想3.分析实现梦想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孩子们理性认识自己的梦想2.如何自我激励,坚持追寻梦想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2.个案教学3.讨论式教学课程安排课前准备望全体学生提前做好以下准备:1.窗外的世界:请学生观察每周三次自己经过的路上身边的人和物,记录下自己的发现。
2.我的梦想:请学生列出自己的梦想,然后写出实现梦想的具体方法。
第一节课•梦想是什么?•梦想与人生的关系•梦想能够带来什么第二节课•完成课前准备任务1的总结与分享•我们的梦想第三节课•完成课前准备任务2的分享与讲解•实现梦想的方法第四节课•梦想变成现实•思考如何坚持实现梦想课堂互动小组讨论请分成小组进行讨论:1.梦想是什么?2.你有梦想吗?你的梦想是什么?3.你有哪些想法可以帮助自己实现梦想?个案分享请选出一名同学,分享自己实现梦想的故事,并讲解自己是如何坚持不懈追求梦想的。
总结与反思以小组为单位,让同学彼此汇报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同时自我评价,梳理出每个同学自己的重点收获和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
结语孩子们的梦想是需要呵护和引导的,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增强勇气、提高自尊的同时,助其建立健康的心态和人生观。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拥有快乐、美满人生的人。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案-1长大的梦想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案-1长大的梦想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成长的意义,了解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哪些心理品质。
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观念和人生目标,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增强自信心和自立自强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未来的美好的憧憬和奋斗目标,使学生在健康快乐的氛围中成长。
二、教学内容:1.成长的意义2.成长的过程和需要具备的心理品质3.树立正确的成长观念和人生目标4.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增强自信心和自立自强的能力5.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奋斗目标三、教学方法:1.引导式教学方法2.小组讨论和展示3.情景模拟和游戏四、教学过程:1.引入:(用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展示成长的过程,让学生感受成长的美好和意义)2.发现成长的过程和需要具备的心理品质教师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分别给学生介绍身材、智力、情感及社交方面的成长,引导学生思考成长的意义、价值和成长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品质。
3.小组讨论和展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分析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成长心理品质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4.情景模拟和游戏教师在课堂中通过情景模拟和游戏来引导学生奋斗和挑战自我,培养勇气、坚毅和执着精神,增强自信心和自立自强的能力。
5.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奋斗目标教师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教育学生对未来抱有美好憧憬,让学生体会到奋斗和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朝着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前进。
6.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次教学,总结所学知识和体验到的感受,让学生逐渐形成具有自信和坚强心理品质的成长思维模式。
五、教学反思:本课程主要围绕着成长展开,以情景模拟和游戏等形式来引导学生探究成长的意义和过程,从而培养出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心态。
本教案的教学效果好,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得到了提高,让学生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充满充实和快乐的学习中,逐渐摆脱消极心态,成长为一个充满自信和努力的人。
因此,这个教案是值得推广的。
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课《长大的梦想》教学设计

《长大的梦想》教学设计活动理念:憧憬与梦想是迈向成功的开始。
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正处在从低年段向中年段的过渡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与低年段的孩子有明显的不同,容易产生两极分化。
此时,通过有效的引导,在他们的心里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激励孩子们向正确的方向努力,给予他们最美好的动力。
本次活动通过游戏、故事、情境创设、体验活动等引导他们感受拥有梦想和实现梦想。
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活动认识到心存梦想,并努力实现梦想才能获得成功与快乐。
2、情感目标:体验到要实现梦想,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客服各种困难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行为目标:通过活动了解实现梦想的具体方法,并运用到自己实现梦想的行动中.活动重难点:重点:感受梦想的力量,并感悟到要想实现梦想,必须坚持不懈的努力。
难点:结合学生们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学会解决在追求梦想道路上的困难。
活动准备:1、PPT课件2、梦想卡片3、课题、板书活动过程:一、暖心时刻,感知梦想的力量。
1、游戏“猜猜他是谁”。
根据老师出示的关键词,学生们猜一猜这是谁?(1)志存高远,梦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国家总理。
他是谁?(——周恩来)(2)穷孩子,梦想:成为一名作家。
童话大王。
他是谁?(——安徒生)(3)梦想:篮球运动员。
中国篮球的标志和骄傲。
他是谁?(——姚明)(4)梦想:钢琴家。
“世界最年轻的钢琴大师”!他是谁?(——郎朗)通过学生同学们的发言,得出这样的结论:“从小心存梦想,并且努力实现梦想就能带来成功的喜悦”。
2、同学们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梦想,并把它写在梦想卡片的左边翅膀上。
3、你们已经把自己的梦想写在了梦想卡片上,那这对梦想翅膀能飞起来吗?(当然不行)为什么?同学们认识到:有了梦想还不够,还应该为之而努力。
二、轻松发现,感受实现梦想的方法。
(一)故事《梦想与努力》1、观看视频《梦想与努力》。
边看边想:这位体操运动员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她是怎样面对的?2、学生们交流。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长大的梦想全国通用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长大的梦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梦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并且可以通过努力实现梦想。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发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3.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成长目标。
教学内容1. 梦想的含义与重要性:解释梦想的概念,讨论梦想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分享与启发: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并通过故事、视频等形式启发学生对未来的思考。
3. 制定实现梦想的计划:引导学生制定实现梦想的步骤和计划,强调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4. 情感态度的培养:通过活动、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乐观情绪。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梦想的含义,明确自己的梦想,并学会制定实现梦想的计划。
难点: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材料、故事书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小活动引起学生对梦想的兴趣。
2. 讲解与讨论:讲解梦想的含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并进行讨论。
3. 案例分析:通过故事、视频等形式展示不同人物的梦想和实现过程,激发学生的思考。
4. 制定计划:引导学生制定实现梦想的步骤和计划,并强调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5. 情感态度的培养:通过活动、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乐观情绪。
板书设计1. 长大的梦想2. 关键词:梦想、成长、努力、计划、心态3. 主要内容的展示:通过图表、关键词等形式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梦想,并制定实现梦想的步骤和计划。
2. 小组作业: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梦想和计划,互相鼓励和支持。
课后反思1. 学生的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学生的理解程度:通过作业和讨论了解学生对梦想的理解程度。
3. 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反思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课长大的梦想鄂科版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课长大的梦想鄂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梦想的含义,明白梦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梦想,激发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动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成长路径,为实现梦想做好充分准备。
教学内容1. 梦想的含义与重要性2. 树立积极向上的梦想3. 合理规划成长路径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梦想的含义,树立积极向上的梦想,合理规划成长路径。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符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的梦想,以及如何规划实现梦想的路径。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梦想的思考。
2. 讲解:详细介绍梦想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如何树立和实现梦想。
3. 案例分享:分享一些成功人士的追梦故事,激发学生的梦想意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梦想,以及如何规划实现梦想的路径。
5. 课堂展示: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和规划,给予肯定和指导。
板书设计1. 长大的梦想2. 主题:理解梦想、树立梦想、规划成长路径3. 副让梦想引领成长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自己梦想的短文,包括梦想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梦想。
2. 制定一份个人成长规划,明确自己的短期和长期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梦想的理解和规划能力。
2. 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树立和实现梦想。
3. 教师应鼓励学生勇敢追求梦想,同时教育他们要脚踏实地,努力奋斗。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活动的安排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兴趣的重要步骤。
可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如《小王子》中小王子对玫瑰的执着,或者《海贼王》中路飞追求成为海贼王的梦想,来引入梦想的主题。
三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全册教案

第一课长大的梦想【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到拥有梦想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情感目标:让学生初步体验拥有梦想的快乐,并体会通过自已的努力实现梦想后那种成功的感觉,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努力为自己的梦想奋斗。
技能目标:在活动中初步确定自己的梦想,并知道为自己实现梦想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活动,认识到拥有梦想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难点:初步体验拥有梦想的快乐,并体会通过自已的努力实现梦想后那种成功的感觉。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流程】学校,重新聚集在现在的教室里,已经实现了梦想的你,会怎样出现在同学面前?2.用多媒体呈现场景,让学生尽情想象,自由发言。
3.面对这个实现了梦想的同学,你们又想对他说些什么?4.听着同学们的赞美,想想自己是什么心情?心理学引导:根据“组场效应”,创设20 年后再相会的情景,让学生和周围的同学一起沉浸在情景中,尽情展开想像。
活动三:和未来对话1.教师引导:未来,当梦想已然实现,我们的心情多么快乐,怀惴激动,回头望一望,你又想起了今天的自己,那么,你想对今天的自己说些什么呢?2.让学生尽情想象,自由发言。
3.点评并引导:是什么动力让你梦想成真的?你又为梦想成真做了哪些事情呢?4.写一写。
5.交流。
活动反馈】1.学生对课堂活动是否感兴趣.2.是否激发起学生对拥有梦想的渴望.3.学生是否理解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要付出辛苦和努力。
第二课学习的乐趣【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认知到学习蕴含着许多乐趣,可以帮助自己掌握知识、解决问题,并能2.情感目标:从学习中体验到收获与成功的快乐。
3.行为目标:引导学生乐于学习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难点:引导学生乐于学习。
【课前准备】教学PPT;秒表一只;奖品一份;课堂辩论用的正方与反方的台签;教室做适当调整,留出辩论比赛的场地。
教学设计】活动反馈】1.学生对课堂活动是否感兴趣2.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是否发生了改变【练习题】当我解出一道难题、阅读一篇故事后,我感到A.非常快乐B. 很有成就感C. 很想与他人分享D. 太枯燥乏味了第三课做个受欢迎的人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受欢迎的人格特质,树立起成为受欢迎的人的意识。
长大的梦想(教案)

1.长大的梦想(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梦想”这一概念,明确自己的梦想。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3. 帮助学生了解成功的要素和实现梦想的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教学重点:1. 让学生能够自我认知和表达自己的梦想。
2. 帮助学生了解成功的原因和方法,培养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改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梦想,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 帮助学生掌握实现梦想的实践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教学方法:1. 授课法2. 讨论法3. 观察法4. 实践法教学内容:1. 课程主题:长大的梦想2. 课程内容:梦想的定义,梦想的分类,实现梦想的方法和要素,励志人物的案例分析和讨论。
教学过程:第一节:梦想的定义引入:在学生的眼中,什么是梦想呢?梦想是指什么?请各位同学表述一下。
讲解:梦想,是一个人对未来心中所拥有的期许、理想和愿望。
就像我们小时候会给自己制定未来的目标一样,这些目标就是我们的梦想。
每个人的梦想不同,有的人梦想成为科学家、艺术家、运动员、企业家,有的人希望有一个美好的家庭、幸福的婚姻、快乐的人生。
总之,梦想是一种可能性,是未来生活的憧憬和预期。
而梦想也应该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性,才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成为我们的动力和方向。
教师点拨:在学生认识梦想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他们明确自己的梦想,并且不断去思考和探索它们的可行性。
同时,我们也需要告诉他们,不同的梦想在未来的道路上需要面对不同的困难和挑战,成功的过程也不会一帆风顺,需要付出耐心和执着的努力。
作业:请学生完成一篇不超过300字的文章,描述自己的梦想和为实现梦想做出的努力。
第二节:梦想的分类引入:在各位同学的眼中,梦想是不是就是一个词语,所有的梦想都是一样的呢?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把梦想大致的分成几类,请大家讨论一下,把它们归纳出来。
讲解:在生活中,人们的梦想可以大致分成以下几类:1. 事业梦想:如科学家、演员、音乐家、作家等,主要与个人的事业和成就有关。
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课《长大的梦想》教学设计

《长大的梦想》教学设计活动理念:憧憬与梦想是迈向成功的开始。
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正处在从低年段向中年段的过渡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与低年段的孩子有明显的不同,容易产生两极分化。
此时,通过有效的引导,在他们的心里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激励孩子们向正确的方向努力,给予他们最美好的动力。
本次活动通过游戏、故事、情境创设、体验活动等引导他们感受拥有梦想和实现梦想。
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活动认识到心存梦想,并努力实现梦想才能获得成功与快乐。
2、情感目标:体验到要实现梦想,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客服各种困难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行为目标:通过活动了解实现梦想的具体方法,并运用到自己实现梦想的行动中.活动重难点:重点:感受梦想的力量,并感悟到要想实现梦想,必须坚持不懈的努力。
难点:结合学生们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学会解决在追求梦想道路上的困难。
活动准备:1、PPT课件2、梦想卡片3、课题、板书活动过程:一、暖心时刻,感知梦想的力量。
1、游戏“猜猜他是谁”。
根据老师出示的关键词,学生们猜一猜这是谁?(1)志存高远,梦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国家总理。
他是谁?(——周恩来)(2)穷孩子,梦想:成为一名作家。
童话大王。
他是谁?(——安徒生)(3)梦想:篮球运动员。
中国篮球的标志和骄傲。
他是谁?(——姚明)(4)梦想:钢琴家。
“世界最年轻的钢琴大师”!他是谁?(——郎朗)通过学生同学们的发言,得出这样的结论:“从小心存梦想,并且努力实现梦想就能带来成功的喜悦”。
2、同学们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梦想,并把它写在梦想卡片的左边翅膀上。
3、你们已经把自己的梦想写在了梦想卡片上,那这对梦想翅膀能飞起来吗?(当然不行)为什么?同学们认识到:有了梦想还不够,还应该为之而努力。
二、轻松发现,感受实现梦想的方法。
(一)故事《梦想与努力》1、观看视频《梦想与努力》。
边看边想:这位体操运动员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她是怎样面对的?2、学生们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第一课长大的梦想
【主题说明】
憧憬与设想是迈向成功的开始。
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处在从低年段向中年段的过渡期,此时,在学生的心里种下一顆梦想的种子,通过有效的引导,可以激励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努力,给予他们前进的动力。
本课通过观察、想象、情景体验、互动交流、分享,轻轻拨动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的遐想,帮助学生建构初步的梦想蓝图,引领学生去追寻拥有梦想的快乐。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帮助学生初步建构理想的蓝图。
2.情意目标:引导学生初步体验拥有梦想的快乐。
3.行为目标:初步设想自己的梦想,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初步设想自己的梦想,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难点:引导学生初步体验拥有梦想的快乐。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PPT 、轻松舒缓的音乐。
学生准备画笔和白纸。
教学设计】
【活动反馈】
1.学生对课堂活动是否感兴趣。
2.是否激发起学生对拥有梦想的渴望。
3.学生是否理解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要付出辛苦和努力。
【练习题】
明明梦想长大后做一名航天飞行员,他特别喜欢体育锻炼,身体壮实,但他对学习却敷衍、马虎,如果长此以往,你认为明明的梦想能够实现吗?
【教学参考素材】
莱特兄弟的故事
许多年以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靠为别人放羊来维持生活。
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
这时,他们看见了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从自己的视野中消失了。
“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的小儿子问他的父亲。
牧羊人回答说:“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安家。
”“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那我就要比大雁飞得还要高,去天堂看妈妈。
”他的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
“做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那样就不用放羊了。
”小儿子也对父亲说。
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后对儿子们说:“如果你们想,你们也会飞起来。
”两个儿子试了试,并没有飞起来。
他们用疑惑的眼神看着父亲。
牧羊人说,看看我是怎么飞的吧。
于是他飞了两下,也没飞起来。
牧羊人肯
定地说:“可能是因为我的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飞起来,去你们想去的地方。
”
儿子们牢记着父亲的教导,并一直不断地努力。
等他们长大以后终于飞起来
了,他们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他们发明了飞机。
人类可贵的特性之一就是对未来充满幻想,对明天充满激情——尽管这些幻想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尽管有些孩子的梦想永远都不能实现,但是,每一个人都在憧憬着未来,并为着或远或近的“未来”投入他们全部的努力。
孩子天生都有梦想,童年是多梦的季节,童年是梦想的故乡。
梦想是鸟儿飞翔的翅膀,不展开翅膀,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究竟能飞多远。
一个人心中拥有了梦想,就会在希望中生活,并不断地创造生命的奇迹。
【心理学背景知识】
梦想不等于空想
梦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梦想不立即体现在人们的实际活动中,而带有向往的性质。
当人们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时,这种梦想称为理想,理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当人们的想象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时,这种梦想就成为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3]
参考文献
[1] 李瑞克. 一本书看懂心理学. 新世界出版社,2010.
[2] 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