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受伤现场救护方法

合集下载

现场救人的方法

现场救人的方法

现场救人的方法灾害事故发生后,在受伤人员多、伤情重的情况下,会使救人任务繁重,加大救援行动的困难。

因此,消防人员到到现场后,要充分发挥现有装备的作用,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与医疗救护部门协调配合,积极抢救危困人员。

一、现场救人行动的现场救人应贯彻先复后固、先止后包、先重后轻、先救后送、急救与呼救并重、搬运与医护一致的原则。

1、先复后固指遇有心跳呼吸骤停又骨折着,应首先采用口对口呼吸和胸外按压等技术使其心肺复苏,直到心跳呼吸恢复后,再进行固定骨折。

2、先止后包指遇到大出血又有创口着,立即用指压、止血带或药物等方法止血,然后再消毒创口进行包扎。

3、先重后轻指遇到垂危和较轻的伤员时,应先抢救危重者,后抢救较轻的伤员。

4、先救后送指遇到伤员要先进行抢救,后送医院,途中要减少颠簸,注重保暖,观察伤情,保持救治措施不间断。

5、急救与呼救并重指遇到多人受伤或被困,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救援人员可大声呼喊,尽可能地争取更多的人参与救援行动,同时对伤员视情进行现场救治。

6、搬运与医护一致搬运危重伤员,救援人员要与医护人员的要求保持一致,共同完成任务,减少死亡,减少伤员痛苦,安全地完成救人任务。

二、现场急救的优先顺序灾害事故现场对遭难这作出初步检查,坚定其所受伤严重程度并决定救治的缓急非常重要。

现场急救优先顺序分类在遭难着甚多的意外事件中会显示很大作用,以下是一些国外消防队伍在灾害事故现场通用的急救优先顺序确定方法。

1、第一优先急救①呼吸停止或很困难。

②出血严重或未受抑制。

③疑似中毒。

④头部受伤严重。

⑤心跳停止或心脏病发作。

⑥严重休克。

⑦腹部或胸部开创。

2、第二优先急救①烧伤。

②多发性骨折。

③脊伤。

3、较低优先急救①单一性骨折。

②较次要割伤及碰伤。

三、不同阶段的救人行动消防队伍到达灾害现场以后,一般要根据现场受伤人员数量和伤情,本着先易后难、充分利用器材装备的原则,分成几个阶段抢救人员,特别是建筑倒塌事故,阶段性更为明显。

现场救护的流程

现场救护的流程

现场救护的流程现场救护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为受伤或病情突然发生的人员提供紧急的医疗救护行为。

现场救护对于保障受伤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现场救护的流程:一、保护现场安全发生紧急情况时,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现场安全。

如果现场有危险物品或存在危险的因素,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将危险因素隔离开来,避免人员受到二次危害。

二、确认患者状况确认患者状况是进行现场救护的关键步骤。

现场救护人员需要了解受伤者的病情和伤情,包括呼吸、心跳、意识和伤口情况等。

这个过程需要快速、准确,一般采用ABCDE快速判断法。

A:开放气道(Airway),以确保患者呼吸顺畅。

这是指让头部保持正直,抬起下颌使舌头不会向后堵住气道。

B:呼吸(Breathing),以确保患者有足够的氧气。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规律,听听呼吸是否有异常声音。

C:循环(Circulation),以确保患者有足够的血流,并保持血压。

观察患者的脉搏、心跳是否有异常。

D:意识状态(Disability),以确认是否有神经系统方面的问题。

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反应,肢体活动能力等。

E:排泄(Exposure),以确保患者穿着舒适,不易受到寒冷的影响,并保障隐私。

三、拨打急救电话确认患者状况后,立即将状况告知急救中心,拨打急救电话,在通知急救中心时,应尽可能地提供详细的信息,包括事发地点、受伤者的病情和伤情、就诊设施的交通条件等。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现场救护人员需要确保患者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继续观察患者的表现,并开始实施基础救护措施。

四、实施基础救护措施针对患者的不同状况,现场救护人员需要实施不同的救护措施。

1. 呼吸困难或窒息:将受伤者头后仰或抬起下巴,让患者的气道通畅,不断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

2. 心脏骤停:在心脏骤停时,现场救护人员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3. 失血过多:应进行止血,将包扎固定好。

4. 骨折或拉伤:应进行固定处理,保护受伤部位,避免二次损伤。

创伤现场救护基本技术有

创伤现场救护基本技术有

创伤现场救护基本技术有
创伤现场救护是在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前,受伤者或目击者所采取的紧急行动。

以下是创伤现场救护基本技术:
1. 确保安全:在救援行动中,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燃气泄漏、高压电线等,应立即采取措施避免发生二次伤害。

2. 停止出血:对于大量出血的创伤,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止血。

常用的方法包括用紧急止血带、加压止血等。

3. 确保呼吸通畅:对于呼吸困难的受伤者,应采取措施确保其呼吸通畅。

如果受伤者无法自主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4. 保护受伤部位:对于受伤者的外伤,应在不移动受伤部位的前提下,用固定物体进行保护,避免其再次受伤。

5. 保持体温:受伤者在接受救援之前,应保持体温。

可以使用毛毯、衣物等物品覆盖受伤者,避免其受寒。

6. 稳定情绪:在救援行动中,受伤者或目击者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和恐慌。

此时,急救人员应稳定情绪,安抚受伤者和目击者,避免出现二次伤害。

以上是创伤现场救护的基本技术,不同情况下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如果您面临紧急情况,请尽快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进行求助。

伤员救援现场处置方案

伤员救援现场处置方案

伤员救援现场处置方案在灾难或紧急情况下,人员受伤是极为常见的事情。

对于伤员的救援和现场处置,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方案,以确保伤员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救治并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

以下是针对伤员救援现场处置的方案。

第一时间评估伤员情况在现场发生紧急情况时,首先要尽快评估伤员的伤情。

这个评估包括身体部位的严重程度和受伤类型的判断。

根据伤势情况,比较严重的伤员需要先进行救护,并在必要时送往医院。

安全评估在进行现场救援时,需要先进行安全评估,以确保现场的安全。

救援人员应该尽可能避免风险,防止自身受到伤害。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物品或条件,需要先清除,确保现场安全再进行救援。

若危险物品难以清除,则要尽量避开危险地点,然后考虑其他救援方法。

迅速呼救在现场发现伤员时,需要马上呼叫急救车。

在呼叫急救车时,需要提供详细的地址和现场情况,以便急救车尽快赶到现场。

做好现场的简单处理在等待急救车到达现场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现场处理。

比如,如果伤员出现大量出血,需要用衣物、毛巾等物品进行包扎止血。

对于骨折等受伤情况,要采用定位和固定的措施来减少进一步损害。

搬运伤员如果伤员的伤势比较严重,或者救援人员需要将伤员送往医院治疗,需要进行搬运。

在进行搬运时,需要注意伤员的伤势位置,并采用适当的搬运方式。

对于无法移动的伤员,在等待急救车到达之前应该给予心理和物质上的安慰,以减少伤员的痛苦。

交接伤员在伤员被运送至医院时,需要将其交接给医院的救护人员。

这个过程需要诚实地向医院阐明伤员受伤情况和所采取的救援措施,以保证医院能够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现场整理在伤员被救援后,需要对现场进行整理,包括恢复现场的清洁和恢复正常的交通等,以确保现场不再存在任何危险并重新恢复正常。

总结以上是伤员救援现场处置方案的一些基本要点,需要在灾难事件发生时做好准备和应对。

救援人员需要具备过硬的救援技能和对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才能保护受伤人员并减少损失。

同时,普通人也需要相应的应急知识和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反应。

受伤人员现场处置方案

受伤人员现场处置方案

受伤人员现场处置方案
受伤人员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现场初步评估
在事故现场,首先需要进行初步评估,判断相关人员伤势情况和事故类型,以便选择合适的处置方法。

2. 受伤人员评估
对于受伤人员,首先需要评估他们的伤势情况,包括是否失去意识、是否有呼吸困难、是否出现严重出血等症状。

对于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的患者,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对于出现严重出血的患者,需要进行止血措施。

3. 快速转运受伤人员
受伤人员需要尽可能快速地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传统的转运方式包括救护车和直升机。

4. 细心照顾伤者
在转运过程中,需要对受伤人员进行细心的照顾,包括监测呼吸和心跳,控制疼痛和出血等。

5. 现场处理
对于尚未转运的受伤人员,需要提供现场医疗服务,包括救护车队和医疗专业人员。

在现场损伤较小的情况下,可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例如清洁创口和包扎伤口等。

6. 心理支持
对于受伤人员,特别是那些在事故中失去亲人或朋友的人,需要提供心理支持。

这包括安抚和安慰受伤者,以及提供咨询服务和其他支持。

受伤人员现场处置方案应包括事故现场初步评估、受伤人员评估、快速转运受伤人员、细心照顾伤者、现场处理和心理支持等措施。

对于救援人员,需要在按照处理方案行动前进行相关培训,以确保能够有效应对现场紧急事态。

人员受伤现场救护方法

人员受伤现场救护方法

现场救护方法一、现场救护的应急程序(一)现场救护的目的:1、维持、抢救伤病员的生命;2、改善病情,减轻病员痛苦;3、尽可能防治并发症与后遗症。

伤害或急症发生后,在场人员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并通知驻地医生与施工现场的值班干部。

(二)人员受伤现场救护的应急程序:1、在生产现场一旦发生人员受伤事故,伤者或目击者应立即大声疾呼“受伤了”,同时赶赴报警点发出急救信号,并报告值班干部(如果有值班医生,应立即通知)。

2、用电话、对讲机与120急救中心或医院联系,通报伤者情况、出事地点、时间,要求医院做好急救准备,必要时马上出动救护车。

3、单位应急小组人员(含医生)立即赶到受伤现场,必要时启动车辆做好护送准备。

4、检查受伤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救护与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

5、运送伤员去医院。

运送人员在途中要与急救小组时刻保持联系,随时报告伤者的病情与具体位置。

6、基层干部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三)现场救护的一般原则就是:1、先确定伤员就是否有进一步的危险,立即使伤病者脱离危险区。

2、先救命后救伤,沉着、冷静、迅速地对危重病人给予优先紧急处理。

3、最大限度地争取快速投入救护的时间。

4、搬运伤病员之前,应将骨折及创伤部位予以相应处理,保留离断的肢体或器官,如断肢、断指等。

5、对呼吸、心力衰竭或停止的病人,应清理呼吸道,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

6、控制出血。

7、考虑就是否有中毒的可能性。

8、如必要时,尽快寻找援助或送医疗部门。

同时,加强运送医院途中的监护。

在伤病员较多的情况下,应首先判断病情轻重。

在一般现场急救中,应首先抢救危重病人,然后再处理较轻病人。

二、外伤的现场急救(一)外伤现场急救处理的基本项目1、进行紧急临时止血:利用现场能够达到止血的一些日常用品如手帕、毛巾、衣服撕成的布条等,包扎出血伤口的近心端,直到停止血流。

止血后,要记住时间,每30分钟可进行松绑1~2分钟,将伤员迅速送医院处理。

2、对伤口进行临时包扎:用急救包内的包扎材料进行包扎。

现场急救知识

现场急救知识

二、主要事故应急处置的原则
⑥及时指挥引导员工按预定的线路和方法 疏散、撤离事故区域。 ⑦发生员工伤亡,要马上进行施救,将伤 员撤离危险区域,同时打“120”电话求救。
谢谢
现场急救知识
安全培训教材 (吕岩)
一、事故现场伤员急救方法
1、现场急救原则和步骤: 急救原则:先救命,后治伤; 急救歩骤:止血、包扎、固定、救运。 当到达事故现场发现伤员时,首先检查是 否有出血、是否有呼吸和心跳;当二者均 存在时,应先紧急进行简单的包扎止血, 接着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复苏法 进行急救。
一、事故现场伤员急救方法
① 四肢骨折急救固定方法:当伤者手、脚 四肢骨折时,可利用两块长度超过上下两 个关节,宽度不小于10~15厘米的木板或 竹片分别放在肢体的外两侧,夹在骨折处, 用绷带或布带缠绕固定扎紧,使骨折不能 移动;如前臂骨折固定后可将前臂用三角 巾吊在胸前;
一、事故现场伤员急救方法
9、扭伤处理方法 ① 手脚扭伤时,应注意减少关节活动,如 腰部扭伤,应选择舒适的位置,安静的躺 在硬板床上休息; ②喷洒云南白药气雾剂和保险液进行消肿 治痛,并充分冷敷扭伤的部位及局部敷帖 伤湿止痛膏药,疼痛难忍时,可服止痛药, 休息几天后可按摩和热敷活血消肿; ③ 如扭伤较严重或怀疑有骨折及其他伤害 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一、事故现场伤员急救方法
7、剌伤处理方法 产生剌伤的物体有木、竹、钉子、铁丝、 玻璃等,如剌伤后,其处理方法如下: 剌伤最基本的处理方法是消毒。被剌后应 压迫伤口周围,使细菌和血一起流出;如 剌进的物体很简单就可以拨出时,可用镊 子拨出或用火烧过的针挑出,垫上消毒纱 布或干净的口罩、布块,用绷带缠好;如 剌入体内的物体较大或剌入较深,不易拨 出时,应先止血然后立即送医院处理。

伤员救护的正确处置操作

伤员救护的正确处置操作

伤员救护的正确处置操作
1. 安全第一,在救护伤员之前,救援人员首先要确保现场的安全。

这包括评估是否有可能的危险,如火灾、毒气、交通事故等。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救援人员必须首先采取措施确保自己的安全,然后再进行救护操作。

2. 评估伤员,一旦确保了安全,救援人员需要迅速而准确地评估伤员的状况。

这包括检查伤员的意识、呼吸和循环情况。

如果伤员有意识,救援人员需要与其沟通并了解伤情。

如果伤员无意识,救援人员需要迅速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检查呼吸和脉搏。

3. 寻找帮助,在评估伤员的同时,救援人员需要尽快寻求医疗帮助。

这可能包括呼叫急救车或通知医疗人员。

及时的医疗干预对于伤员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4. 急救处理,根据伤员的状况,救援人员需要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这可能包括止血、保护受伤部位、固定骨折、进行心肺复苏等。

救援人员需要根据自己的培训和技能进行正确的急救处理,同时不断观察伤员的状况,及时调整急救措施。

5. 安抚伤员,在进行急救处理的同时,救援人员需要给予伤员
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抚。

这对于伤员的恢复和心理健康同样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伤员救护的正确处置操作需要救援人员具备丰富的
急救知识和技能,同时需要冷静、迅速和果断地采取行动。

这样才
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员的痛苦,并提高其生存率和康复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救护方法
一、现场救护的应急程序
(一)现场救护的目的:
1、维持、抢救伤病员的生命;
2、改善病情,减轻病员痛苦;
3、尽可能防治并发症和后遗症。

伤害或急症发生后,在场人员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并通知驻地医生和施工现场的值班干部。

(二)人员受伤现场救护的应急程序:
1、在生产现场一旦发生人员受伤事故,伤者或目击者应立即大声疾呼“受伤了” ,同时赶赴报警点发出急救信号,并报告值班干部(如果有值班医生,应立即通知)。

2、用电话、对讲机与120 急救中心或医院联系,通报伤者情况、出事地点、时间,要求医院做好急救准备,必要时马上出动救护车。

3、单位应急小组人员(含医生)立即赶到受伤现场,必要时启动车辆做好护送准备。

4、检查受伤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救护和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

5、运送伤员去医院。

运送人员在途中要与急救小组时刻保持联系,随时报告伤者的病情和具体位置。

6、基层干部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三)现场救护的一般原则是:
1、先确定伤员是否有进一步的危险,立即使伤病者脱离危险区。

2、先救命后救伤,沉着、冷静、迅速地对危重病人给予优先紧急处理。

3、最大限度地争取快速投入救护的时间。

4、搬运伤病员之前,应将骨折及创伤部位予以相应处理,保留离断的肢体或器官,如断肢、断指等。

5、对呼吸、心力衰竭或停止的病人,应清理呼吸道,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

6、控制出血。

7、考虑是否有中毒的可能性。

8、如必要时,尽快寻找援助或送医疗部门。

同时,加强运送医院途中的监护。

在伤病员较多
的情况下,应首先判断病情轻重。

在一般现场急救中,应首先抢救危重病人,然后再处理较轻病人。

二、外伤的现场急救
(一)外伤现场急救处理的基本项目
1、进行紧急临时止血:利用现场能够达到止血的一些日常用品如手帕、毛巾、衣服撕成的布条等,包扎出血伤口的近心端,直到停止血流。

止血后,要记住时间,每30 分钟可进行松绑
1~2分钟,将伤员迅速送医院处理。

2、对伤口进行临时包扎:用急救包内的包扎材料进行包扎。

在无包扎材料时,可就地取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进行现场包扎。

3、对骨折处做临时固定:就地取材,用木板、桌椅腿、竹片、树枝等对伤员进行临时固定。

如果没有合适的材料时,也可以利用躯干固定上肢,用一侧健肢固定另一侧伤肢。

只有进行适当的固定之后,才能把伤员转送医院。

4、抗休克处理:发生休克的人多会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冷、额部出冷汗、脉搏细弱、呼吸浅快或失去知觉等症状。

急救时,应迅速将伤员平卧、保暖,查看伤情,及时进行止血、包扎、固定伤肢、减少疼痛等处理。

也可以针刺人中、十宣、百会、内关、中腕、足三里、合谷等2〜3个穴位。

5、解救窒息:引起窒息和呼吸困难的原因很多,在现场抢救伤员时,应根据各种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要尽快清除堵塞于呼吸道中的异物。

用手将泥土、血凝块等异物取出,紧急情况下可进行口对口吸痰。

发生呼吸停止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对胸部创伤伤员,禁止采用压胸人工呼吸法,急救时应用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对呼吸困难或有可能窒息的伤员,一般不宜采取平仰卧位。

应根据伤情,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以防加重呼吸困难。

对开放性气胸者,应立即用大纱布铺于伤口上,加压包扎,勿使漏气。

6、人工呼吸急救方法
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施行人工呼吸前,应迅速将伤者身上妨碍呼吸的衣领、上衣、腰带等解开,并迅速取出伤者身上妨碍呼吸的食物、血块、黏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

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应使伤者仰卧,并使其头部充分后仰,用一只手托在伤者颈后,使鼻孔朝上,以利呼吸畅通。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操作步骤如下:
(1)使伤者鼻或口紧闭,救护人员深吸一口气后,紧贴伤者的口鼻向内吹气。

(2)吹气完毕,立即离开伤者的口鼻,并松开伤者的鼻孔或嘴唇,让他自己呼气,
为时3秒。

如发现伤者胃部充气鼓胀,可一面用手轻轻加压于腹部,一面继续吹气换
气;如果无法使伤者张开嘴,可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2)胸外心脏挤压法胸外心脏挤压法是伤者心脏停止跳动后的急救方法。

做胸外心脏挤压时,应使伤者仰
卧在较结实的地方,姿势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相同,操作方法如下:
(1)救护人员跪在伤者一侧或骑在其腰部两侧,两手相叠,手掌根部放在心窝上方
(胸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

(2)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朝脊背方向挤压,压挤心脏里面的血液,对成年人应压陷3
〜4 cm,以每分钟挤压6 0次为宜。

(3)挤压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让伤者胸部自动复原,放松时掌根不必完全离开
胸部。

当伤者一旦呼吸和心脏跳动都停止了,应及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
挤压法,每次吹气2〜3次,再挤压10〜15次,吹气和挤压的速度都应慢慢提高。

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常用灭火器按外形分为手持式和车推式两种。

手持式灭火器的分类按使用灭火器的种类分为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其中以干粉灭火器最为常用。

使用时,将灭火器提到起火地点,拔去保险销,将喷嘴对准火源压下压嘴阀,即可将干粉喷出。

1、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该灭火器筒内充装的是磷酸铵盐(A、B、C)干粉,以及作为驱动力的氮气。

可扑灭固体易燃物(A类)、易燃液体及可溶化固体(B类)、易燃气体(C类)、和带电器具的初起火灾。

2)拔出黑色环状保险销。

3)将灭火器喷口对准火焰根部,按下压把,灭火器喷嘴就会喷出粉雾状灭火剂,
迅速将火扑灭。

4) 使用时喷嘴与火的距离要近些,最好不要超过 2米,否则,药粉不能完全发
挥作用
5)
灭火器要放在醒目易取的地方,以免发生火险时,手忙脚乱,延误扑救时机。

6)
要避免潮湿、雨淋、烘烤或者腐蚀性的环境。

7)
要经常检查压力表显示的压力是否正常,有问题要及时检修。

8) 灭火器一经喷射使用后,必须重新充装药剂,方能再次有备无患。

2、
车推式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车推式灭火器,它由车体、桶身、阀门、喷枪等构成。

通常车推式灭火器由两人共同操作,一人推车,一人灭火。

使用时,将灭火器推到起火地 点,一人将灭火器阀门打开,一人将胶管喷枪展开对准火源根部喷射。

3、
灭火常识 1) 怎样拨打火警电话
发生火灾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镇静,火警电话号码119要记清。

手机请拨63845119。

报警时需要讲清的内容
(1)
火警电话打通后,应讲清楚着火单位,所在街道,门牌或乡村的详细 地址。

(2) 讲清起火部位,燃烧物质和燃烧情况。

有没有爆炸物品和毒气泄露? 有没有
被困或受伤人员?
(3)
报警人要讲清自己姓名,电话号码。

(4) 报警后要派专人到路口等候消防车到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以便 迅速,
准确到达起火地点。

2) 电器线路着火
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 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

四、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缓慢打开气瓶阀,随着系统压
便携式正压空气呼吸器的结构
便携式正压空气呼吸器分为5部分:储存
气的气瓶、支承气瓶和减压阀背托架、 架上的减压阀、面罩和安装于面罩上的供气
安装 压缩空 在背托
力上升,报警器会发出短暂哨音,如果报警器没有发出声响表明报警器失灵,在使用时应特别关注气瓶压力的变化。

气瓶阀完全打开后,检查压力表上的读数值,其值应在28――30MPa之间,关闭气瓶阀门,观察压力表的读数。

在5分钟内压力下降值不大于0.583MPQ表明其中压力系统气密性良好。

使用时气瓶背在身后,拉紧肩带、系牢胸带。

带面罩将面罩上的长脖带套在脖子上,面罩跨在胸前。

一手握住面罩的进气口,另一只手抓住面罩系带。

由下向上戴或由上向下戴,不要让头发或其他物体压在面罩的密合框上,然后收紧系带。

用手掌堵住进气口,检查面罩的气密性,深吸一口气,面罩内就会产生负压,这时面罩体就会向人体面部移动,人就会感到呼吸困难。

证明面罩的气密性好,可以使用,系带不必收得过紧,以于面部贴合良好,且面部感觉舒适为合适。

然后马上打开气瓶阀门,连结供气阀和面罩进气口就可以正常呼吸了。

在使用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压力表的指示数值,当压力下降到5-6MPa时,应及时撤离
现场。

同时报警器也会发出报警声响,提醒使用者及时撤离现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