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与寓言神话的区别(课堂PPT)
成语、神话、寓言故事分类

成语、神话、寓言故事分类一、历史故事成语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二、寓言故事成语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叶公好龙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画蛇添足滥竽充数亡羊补牢杯弓蛇影买椟还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夜郎自大黔驴技穷杞人忧天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画蛇添足井底之蛙庖丁解牛望洋兴叹杞人忧天愚公移山滥竽充数郑人买履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守株待兔守是守候、等候的意思“株”是指露在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守候在树旁,等着捡撞死的兔子。
比喻不主动地努力,存着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邯郸学步:故事出自《庄子·秋水》。
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寓言故事和成语的区别

寓言故事和成语的区别寓言故事和成语的区别古代的寓言故事和成语的有何不同?下文就是有关成语的寓言故事,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寓言故事和成语的区别:纸上谈兵赵奢是赵国名将,为赵国屡建战功。
可是赵奢的儿子赵括却不像父亲。
赵括从小的确读了不少兵书,谈起用兵之道那简直是滔滔不绝,连他父亲都不如他。
于是,赵括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是了不起的军事家,他狂妄地认为自己在军事上已经是天下无敌了。
然而赵奢却不这么认为,他不但从未赞扬过儿子的夸夸其谈,反而却常常担忧地说:“日后赵国不让赵括带兵便罢,如果让他带兵打仗,那么断送赵国前程的将必是赵括无疑。
”过了几年,赵奢死去了。
这一年,秦国对赵国大举进攻,赵国派了年龄很大的将军廉颇率军迎敌。
开始,赵军连连失利。
在这样的情况下,廉颇改变战略方针,他下令让军队坚守城池,以逸待劳,不要主动出击,保存实力把住阵地从而拖垮秦军。
结果真的,秦军由于远道而来,经不住廉颇的拖延,粮草渐渐接不上,快要支撑不下去了,秦军十分恐慌。
于是秦军也施展汁谋,派人悄悄潜入赵国散布流言说:“秦军谁都不怕,就怕赵括担任大将。
”赵王正在为廉颇在军事上毫无进展而闷闷不乐,听到外面流传的那些说法,便撤掉廉颇,要派赵括为大将来统帅军队。
赵括的母亲记住丈夫生前的嘱咐,再三向赵王说明情况,极力劝告赵王收回决定,可是赵王哪里听得进去,他真的任命了赵括担任大将来取代廉颇。
赵括一到前线,便开始胡乱指挥起来。
他完全改变了廉颇的策略,大量撤换将官,一时间弄得人心惶惶军心涣散。
秦军得知赵军这些情况,自然正中下怀。
一天深夜,秦军派一支队伍偷袭赵营,刚一交战,便佯装败走。
同时,秦军又派兵乘机切断了赵军的粮道。
赵括不知实情,还以为秦军真的是败逃。
他得意地想,取胜即在眼前,这正是表现自己的时候。
于是他命令部队紧紧追击。
结果,赵军追了一段后即被秦军伏兵将追兵拦腰截断,使赵军首尾不能相顾。
然后,秦军一齐杀出,将赵军各个击破,团团围住。
赵军被秦军围困40多天,粮食早已吃光又没有接应,一时间军心大乱。
给学生寓言与成语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寓言和成语的区别什么是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
例如: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南辕北辙、亡羊补牢、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刻舟求剑、农夫和蛇、画蛇添足、掩耳盗铃、东施效颦、被同伴驱逐—的蝙蝠、疑病乱投医。
什么是成语?成语的来源?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
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它往往用精练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容。
成语在功能上不一定要有积极的寓意。
比如百步穿杨” 沉鱼落祥这些,只是具备一种描述、形容的作用,并不需要给人启发。
很多成语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寓言故事,但不能因此就说成语故事就是寓言故事。
来源: ①历史故事。
如,草船借箭,程门立雪,滥竽充数、百闻不如一见、不为五斗米折腰等。
②寓言故事。
如刻舟求剑,买犊还珠。
③神话或其他传说。
如开天辟地、点石成金、南柯一梦、海市蜃楼、夸父逐日、八仙过海、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精卫填海、叶公好龙、井底之蛙、天衣无缝、涸辙之鱼、女娲补天等④古典文学作品。
女口,不由分说,【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 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成语大全四字成语(成语分类大全)成语大全中,大部分是四字成语,本页对常用成语进行了分类,女口:、、、等等。
方便大家在线查询。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含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手足轻深、、、、、袖手傍观、、含有昆虫名称的成语、、积蚊成雷、蟾宫折挂、、、含有一组近义词的成语含有一组反义词的成语东逃西散多字格成语久旱逢甘露、宁为鸡首,无为牛后、三人行必有我师、描写情况紧急的成语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愁眉紧锁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一身正气描写春天美好的成语春色满圆想”的成语苦苦地想()静静地想(静思默想)想得周全()想得混乱()想得厉害()想得很多()想得荒唐()想得离奇()想了又想()多”的成语观众多贵宾多()人很多()人才多兵马多()事物多()类别多()困难多()话儿多读书多()见识多()变化多走得多()颜色多()花样多带有“看”的近义词的成语带有“龙”字的成语源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源自于历史故事的成语首尾同字的成语人外有人带有鸟类名称的成语成语接龙(“不”字开头)乘机而入根据书籍名称说出有关词语三国演义》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红楼梦》刘姥姥进大观圆、林黛玉葬花西游记》西天取经猪八戒大闹高老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水浒》林冲棒打洪教头劫取生辰纲武松打虎武大郎卖烧饼三碗不过景阳J-U岗三字俗语类1、(变色龙),的人。
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么不同

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么不同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么不同成语故事与寓言故事有哪些区别?有什么不同?下面是相关的成语寓言故事,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么不同:高山流水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于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于听音辨意。
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滞留在岩石之下,心里寂寞忧伤,便拿出随身带的古琴弹了起来。
刚开始,他弹奏了反映连绵大雨的琴曲;接着,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乐音。
恰在此时,樵夫钟子期忍不住在临近的一丛野菊后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来,在山上砍柴的钟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听到伯牙弹琴,不觉心旷神怡,在一旁早已聆听多时了,听到高潮时便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由衷的赞赏。
俞伯牙听到赞语,赶紧起身和钟子期打过招呼,便又继续弹了起来。
伯牙凝神于高山,赋意在曲调之中,钟子期在一旁听后频频点头:“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无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于流水,隐情在旋律之外,钟子期听后,又在一旁击掌称绝:“妙啊,浩浩荡荡,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样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钟子期就能完全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
他放下了琴,叹息着说:“好呵!好呵!您的听音、辨向、明义的功夫实在是太高明了,您所说的跟我心里想的真是完全一样,我的琴声怎能逃过您的耳朵呢?”二人于是结为知音,并约好第二年再相会论琴。
可是第二年伯牙来会钟子期时,得知钟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
俞伯牙痛惜伤感,难以用语言表达,于是就摔破了自己从不离身的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么不同:见利反目有一个读书人出外游历。
这天,他来到一个地方,看到一群儿童在拾柴禾。
于是读书人把那些小孩子叫到跟前来,对他们说:“你们在拾柴的时候,谁先看到柴禾就先喊一声,这柴禾就归谁,后见到的人就不要去争夺了。
你们能做得到吗?”几个儿童都回答说:“我们做得到!”说着就都走开了,互相之间说说笑笑,非常友好,大家都显得很轻松、高兴。
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的区别

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的区别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是两种常见的文学形式,它们在表达方式、目的和传达的意义上都有着一定的区别。
首先,寓言故事是一种以动物、植物或其他物品为主角,通过它们的行为和互动来表达道德观念或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
而成语故事则是以某个成语为主题,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来阐释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下面我们来详细比较一下这两种故事形式的区别。
首先,寓言故事的特点是通过虚构的动物或其他物品来传达道德观念,例如《狐假虎威》、《乌鸦喝水》等。
这些故事往往通过动物之间的互动来表达人类社会中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很强的寓意性和启发性。
而成语故事则是以成语为核心,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来生动形象地阐释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例如《井底之蛙》、《杞人忧天》等。
这些故事在传达成语的同时,也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成语的意义。
其次,寓言故事更注重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塑造来传达道德观念,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可读性。
这些故事往往通过动物或其他物品的形象来吸引读者,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乐趣的同时,也能接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
而成语故事更注重对成语的解释和阐释,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情节来帮助读者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教育性。
最后,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在传达的意义上也有所不同。
寓言故事往往通过角色的形象和故事情节来表达道德观念,具有很强的譬喻和象征意义,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而成语故事则更注重对成语的解释和阐释,通过一个具体的故事情节来帮助读者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教育性。
综上所述,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在表达方式、目的和传达的意义上都有着一定的区别。
寓言故事更注重通过虚构的角色和故事情节来传达道德观念,具有很强的寓意性和故事性;而成语故事更注重对成语的解释和阐释,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情节来帮助读者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教育性。
希望读者在阅读这篇文档后能对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有更清晰的认识。
成语与寓言故事的区别

成语与寓言故事的区别成语与寓言故事的区别有关中国的成语与寓言故事,大家知道哪些?它们有何区别?下面就是小编收集的相关的成语寓言故事,欢迎大家阅读下文学习。
成语与寓言故事的区别:愚公移山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达几万尺,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
山北有位老人,叫做愚公,年纪快九十了。
他家的住处正对着这两座大山。
他苦于大山阻隔,出入的道路十分迂曲艰难,就召集全家人商议说:“我想和你们一起,用尽一切力量去搬掉这险阻,开出一条大路,直通冀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面,你们说行吗?”全家人纷纷表示赞同。
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一个疑问,说:“就凭你这点力气,就是像魁父这样的小山包,恐怕都搬不掉,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再说,挖出来的那些石头和泥土又往哪里扔呢?”家人七嘴八舌地说:“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去。
”于是,愚公就率领着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凿石头,挖土块,再用簸箕和筐子把石土运到渤海的后面去。
就这样从冬到夏,他们才能往返一次。
愚公家搬山的事,惊动了邻居。
邻居家的一位寡妇,有个遗腹子,才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跑去帮忙。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头,人称智叟。
他以嘲笑的语气劝阻愚公说:“你怎么傻到这种地步呀!就凭你这把年纪,这点儿力气,要拔掉山上的一根树都不容易办到,又怎么能搬掉这么多的山石土块呢?”愚公长叹了一口气,说:“我看你太顽固了,简直不明事理,连那寡妇的小孩都不如!虽然我会死的,可是我还有儿子呢!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生儿子,儿子又生孙子,这样子子孙孙都不会断绝的呀!而这两座山再也不会增高了,还怕挖不平吗?”智叟听了,无言以对。
山神听到了愚公的这些话,担心他挖山不止,就去禀告了天帝。
天帝为愚公移山的诚意所感动,就派了夸娥氏的两个儿子去背走了那两座大山,一座山放在朔东,一座山放到雍南。
从此以后,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面,再也没有大山挡路了。
愚公移山比喻依靠大家、坚持不懈一定能取得成功。
成语寓言故事对比PPT课件

感谢您的聆听
成语寓言故事对比
好水罐
坏水罐
印度有个挑水工,每天都要到 远远的小溪边去挑水。他有两只水 罐,一只水罐有条裂缝,另一只水 罐完好无损。 ----外形对比
▪ 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满满地运 到主人的家,而那只破损的水罐到 达目的地时,里面只剩下半罐水了。
----作用对比
▪ 那只完好的水罐不禁为自己的 成就感到骄傲,而那只有裂缝的水 罐却感到十一会 儿把壮实的小麦吃力地运回洞里,一会儿 把咬死的虫子抬到洞中,一会儿又把洞中 陈年的小米拿出来晾晒,忙得不亦乐乎, 给自己贮存冬季吃的食物。
屎壳郎呢?他可不一样了。只见他时 而踱着方步,对着蚂蚁指指点点;时而俯 下身子,就着牛粪啃了几口;时而又背着 手臂,漫无目的地看着远方。
----动作的对比
每天夜晚,她都会来到林中的草地上,一边 无忧无虑地嬉戏,一边心旷神怡地欣赏皎洁的明 月。她不愧是赏月的能手,在她的眼里,月的阴 晴圆缺都有各自的风韵。
此后,白兔仍然每夜到林中草地上赏月。 可是说来奇怪,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她的 脑海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她 牢牢地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宝藏一样。 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唯恐宝藏丢失;满月 缺损,她便心如刀割,仿佛招了抢劫一般。在她 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而是一次 又一次的得失,这让她心生畏惧。
寓言故事与成语故事的区别

1# 成语故事很大部分是历史典故,是发生过的事情,然后人们用一个成语将这些事情总结、浓缩为一个简短的句子或短语,以方便地表达整个故事和故事要讲述的内容,在功能上不一定要有积极的寓意。
比如“百步穿杨”、“沉鱼落雁”这些,只是具备一种描述、形容的作用,并不需要给人启发。
寓言故事是根据事实或者编造的故事向人们讲述一个道理,给人以启发。
并且大部分寓言,是为了讲述一个道理而编造的,并没有真实的根据。
在收编成语故事的时候,有时候人们也会把寓言收编进去,并且历史本身就带有很多值得人们思考的道理,因此,很多成语都能带给人一些道理。
说白了,成语固有合适寓言故事的分类主要是在讲述故事的目的上有不同,成语故事的目的是补充成语没有完全表达的内容,使成语更容易理解,寓言故事的目的就是讲述道理,两者不矛盾,只是分类不同。
很多成语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寓言故事,但不能因此就说成语故事就是寓言故事。
2# 所谓寓言即有所寄托的话;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
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
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它往往用精练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容。
特点:①结构的相对定型性。
②意义的整体性。
③时间和空间的习用性。
④形成的历史性。
⑤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性。
来源:①历史故事。
②寓言故事。
③神话或其他传说。
④古典文学作品。
——由此可见,二者是交叉关系。
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
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
--摘自1997年版《现代汉语词典》可见,成语故事的范畴大,成语中的一部分是寓言故事的浓缩,如:狐假虎威、刻舟求剑……3# 寓言,即是区别。
严格讲,成语故事,是后人认为有价值而将曾经发生的的事情凝练而成的(成语)。
寓言故事,是指为启发讲理而编造的故事(有的还是具备一定根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成语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 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 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 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 来应用的。
2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 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 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成语又是一 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 也略有区别。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 是人类 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神话产生的基础 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 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
27
你还能明白什么?
成语故事包含寓言故事和神话故 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寓言和神话都 是成语,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也有相 同之处。
11
12
13
14
15
16
寓言
寓言式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 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 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寓”有“寄 托”的意思,最早见于《庄子·寓言》篇。
17
寓言的特点
1.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 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2.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 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 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 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人公不仅可以是 人,也可以是动植物。 4.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 手法。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3
成语有很多种类,例如 咱们学过的带有动物的成语、 带有数字的成语、带有历史 人物的成语。故事类成语包 括寓言成语、历史成语、神 话成语、三国成语。
4
成语故事
5
6
7
8
9
10
神话
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神话以故事 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 现象的认识和愿望,神话通常以神为 主人公,它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话 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 为变化、神力和法术。
20
3、神话:《夸夫追日》《女娲补 天》《后羿射日》《炎帝神农》 《黄帝的崛起》《战神蚩尤和指 南针》《九天玄女《嫦娥偷灵丹》 《三打白骨精》
21
22
23
24
25
26
如何区分成语、神话和寓言?
成语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讲述一些道理。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 训意义的故事。
28
希望同学们能在这一学期的学习 中有所收获,对你的学习有一定的帮 助,希望你们能越来越喜欢成语,喜 欢中国的文化!
29
18
寓言的种类
寓言可以分为三类来源: 1、寓言:《龟兔赛跑》《自相矛盾》 《农夫和蛇》《会飞的乌龟》《北风 和太阳》《农夫和金鱼》《东郭先生 和狼》《混水摸鱼》《狼与逃进神庙 的小羊》《狐狸和樵夫》
19
2、历史:《铁棒磨成针》《狡兔 三窟》《三顾茅庐》《老马识途》 《吕后执政》《毛遂自荐》《破 釜沉舟》《取经求佛》《盲人摸 象》《孙庞斗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