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做个好孩子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六年级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六年级主题班会教案1日常行为规范教学目标为了使全班同学进一步了解、理解新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能把规范的要求内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做一个文明守纪、诚实守信、勤奋向上的学生。
一、班主任导入班会主题。
二、主持人:班长、副班长主持节目。
活动一】《是对是错》.活动二】小品《鸡毛掸子的风波》活动三】答题竞赛:(全体同学参与,赢取小奖品)三、班主任小结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班同学积极参与,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希望我们全体同学通过这次活动,牢记《中小学生日常性行为规范》的要求,力争在学校做一名好学生,在家做一名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一名好公民。
2尊师重教教学目标:热情讴歌教师工作的崇高和伟大,介绍历史上闻名的尊师重教的例子,说明尊师重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明确怎样做才是尊师,大力表扬同学们尊师的行为,同时也指出一些有违尊师的现象,从而激发同学们对老师的热爱之情,搞好师生关系,使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一、主持人主持节目。
1、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2、由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引出主题。
3、先演讲、朗读、讲故事等4、让学生讲述尊师的例子5、颂扬教师工作的崇高和伟大;2、老师表彰尊师的行为。
三、结束前请任课老师发言。
四、班主任总结,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五、布置功课出一期"尊师重教"的黑板报专刊。
3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感教学目标1、通过一些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爱国热情的人和事,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道德的熏陶,通过活动了解更多的知识,了解在中华的历史上有哪些人事值得我们自豪,值得我们学习,作为我们的楷模。
2、让学生在民族精神的指引下,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一、导入主题。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也是促进中华民族与时俱进、不断走向兴盛繁荣和文明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
为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承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小学二年级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忧考⼩编整理了⼩学⼆年级主题班会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学⽬标:1、选取学⽣⽇常⽣活中的真实事例,让学⽣⾃⼰教育⾃⼰,促进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理习惯、安全习惯等,使学⽣认识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各种⽂明习惯。
2、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成为⽣活⼩主⼈的那份快乐。
活动准备:1、调查学⽣在家的表现、节⽬落实、拍照或录像、⾃制课件等。
2、准备⽐赛⽤的计时器和梳⼦、有鞋带的鞋⼦、书包及⽂具、有扣⼦的⾐服、投影仪。
3、会场布置:⿊板以美术字显⽰班会主题,⿊板下⽅画着和主题相关的图画。
教学时间:1课时活动过程:⼀、导⼊同学们,你们好!从⼀年级开始,我们班就就进⾏了《好习惯,早养成》的主题教育,那你到底做得怎么样了呢?今天我们就通过这节班会来检查⼀下。
今天这节班会由何睿杰和刘凌怡主持,下⾯让我们⽤最热烈的掌声请他们上台!①主持⼈合:同学们,⼤家下午好!我们今天班会的主题是(指⼤屏幕领全班读--好习惯,早养成。
)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必须得做到(指⼤屏幕,领全班答--在家做个好孩⼦;在校做个好学⽣;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活动开始(⼀)第⼀篇章:在家做个好孩⼦。
②主持⼈甲:家庭是我们⽣命的摇篮,⽗母是我们的启蒙⽼师。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
⽗母含⾟茹苦把我们养⼤,我们就应该孝敬⽗母。
1、“孝⼼在⾏动”。
(1)那么你在家⾥是怎样孝敬⽗母的呢?请举⼿回答。
(主持⼈补充:除了这些,我们还要做到:不惹⽗母⽣⽓,不顶撞⽗母,听从⽗母教育;好的东西先给⽗母吃;记得⽗母的⽣⽇等。
)(评语:真孝顺;真懂事;真有孝⼼;真是⽗母的贴⼼⼩棉袄等。
)(2)这个学期⼀开学,我们学校就进⾏了“孝⼼在⾏动”的体验活动,我们的爸爸妈妈⼜是怎样评价我们的呢?请王⽼师给我们讲讲。
(投影⼏份评价表,并请黎蓝雲上台展⽰奖状。
)(2)⾃⼰的事情⾃⼰做。
师导:前段时间到⼀些同学家⾛访,就听你们的家长说,你们长⼤了,懂事了,不仅懂得孝敬⽗母,还学会了⾃⼰的事情⾃⼰做,是真的吗?下⾯就请⼤家来展⽰⼀下。
争做好孩子主题班会活动方案范文

尊敬的主持人、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是“争做好孩子”,这个话题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
所谓好孩子,指的是那些品学兼优、身体健康、积极向上的孩子。
如何成为一个好孩子呢?我们需要从品德、学习、行为等方面进行自我约束与自我鞭策。
关于品德方面。
一个好孩子应该具备诚实守信、爱国爱家、团结友善、自信自爱等美德。
我们应该时刻记住这些美德,以身作则,争做美德的榜样。
比如,我们可以每天坚持做好一件好事,帮助别人,关爱身边的人,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他人,更能提高我们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感。
关于学习方面。
作为学生,学习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一个好孩子应该勤奋学习,多思考,多探索,开拓自己的知识面。
我们可以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有目的地去听课、读书、做作业,找到自己喜欢的学科,逐步提高成绩,让自己更加优秀。
关于行为方面。
行为是展示我们品德和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
作为好孩子,我们要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社会公德、家庭规矩和校规学纪。
比如,我们要注意节约用水用电,不乱扔垃圾,爱护校园环境,养成良好的休息和饮食习惯,做到不浪费时间,不塞车堵道,不说脏话、不打架斗殴、不偷、不抢、不欺诈。
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我们个人的身心健康,也可以让我们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公德心的好孩子。
就这样,我们一步一步成长为一个好孩子,以实际行动宣传和践行好孩子的标准,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我想引用一句来自小学课本的话来结尾:“做一个好学生,好少年,好公民,请大家好好读书,好好学习,做一个文明、健康、快乐的人。
”
谢谢大家!。
“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合格小公民”主题班会课件(二)

“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合格小公民”主题班会课件(二)
1. 校园生活中的好学生
- 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 完成作业,按时提交
- 尊重师长,与同学友好相处
- 积极参加社团活动,锻炼综合素质
2. 家庭生活中的好孩子
- 尊重父母,遵守家规
- 爱护家庭环境,保持卫生
- 孝敬父母,关心家人
- 积极参加家庭活动,增强家庭凝聚力
3. 社会生活中的合格小公民
- 遵守法律法规,不违法乱纪
- 爱护环境,保护公共设施
- 热心公益事业,关注社会问题
- 尊重他人,与人为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4. 如何做到三者兼顾
- 分清主次,校园生活为重
- 合理规划时间,充分利用家庭时间
-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拓宽视野
- 坚持做到三者兼顾,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5. 结语
- 做好学生,做好孩子,做合格小公民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校园、家庭、社会生活,做出积极的贡献- 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有爱心的人。
道德班会教案

道德班会教案道德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1篇)道德主题班会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亲情,孝敬父母,养成良好习惯,在家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2、让学生做到同学友爱,关心集体,做有道德的合格小学生。
3、遵守公德,教育学生在社会做一个有同情心和有社会责任感的讲道德的小公民。
【教学重点】自觉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教学难点】如何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落实到现实生活中。
【教学准备】收集相关案例素材,制作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1、观看图片,谈感受。
2、出示名言,引入课题。
(A: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一个只是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思想家老子说:“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的道德。
”)3、小结板题。
二、新课【一、在家里】1、导言:父母赐予我们生命,我们从出生到今天,父母牺牲了无数的时间和心血,花费了多少精神财力。
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深厚而无私,所以孝敬父母是我们做人的起码道德。
那么,在家里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呢?2、观看一段视频―“为妈妈洗脚”,观后谈体会。
3、简单的调查。
谁知道父母的生日?谁为父母洗脚?谁在父母生日的时候为父母送上了生日礼物和祝福?3、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在生活中是如何孝敬自己的父母的。
4、由学生代表讲述自己和父母之间爱的故事。
5、发动全体学生把最想对自己父母说的心里话写在准备好的心愿卡上,并贴到心愿树上。
(播放音乐:音乐烛光里的妈妈)【二、在学校】学校是我们成才的摇篮,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是我们成才的辛勤园丁,为我们付出无私的劳动。
那么,在学校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有道德的小学生呢?2、观看小品:不是我扔的。
(观后谈体会)3、游戏:借物成功。
(评议成功和不能成功借物的原因,并说明应该怎样做。
)4、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人和事都闪现着道德的光芒,让同学们列举校园里的道德行为。
小组讨论:说说我们在学校应该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小学生?播放《道德,世界因你而美丽》(指名小组代表发言)5、总结校园文明礼貌用语。
在家做个好孩子主题班会教案

在家做个好孩子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认识家庭的重要性1.1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港湾,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1.2 学习家庭中各个成员的角色和责任,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
1.3 讨论家庭对我们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回应家庭的爱和期望。
2.1 了解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包括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锻炼身体等。
2.2 学习如何制定个人生活习惯计划,并实际操作践行。
2.3 分享良好生活习惯带来的积极变化,讨论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第三章:学会与家人沟通3.1 理解家庭沟通的重要性,包括倾听和表达的技巧。
3.2 学习有效的家庭沟通方法,如定期家庭会议、表达感激和关心等。
3.3 练习家庭沟通技巧,分享沟通的体验和收获。
第四章:承担家庭责任4.1 认识家庭责任的重要性,包括帮助家务、照顾弟妹、关心家人等。
4.2 学习时间管理和优先级设定的方法,以更好地承担家庭责任。
4.3 分享承担家庭责任的体验,讨论如何在繁忙中保持平衡和积极态度。
第五章:培养家庭情感5.1 理解家庭情感的重要性,包括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激。
5.2 学习家庭情感沟通的技巧,如家庭活动、共享兴趣和爱好等。
5.3 分享家庭情感的体验,讨论如何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
第六章:学习家庭价值观6.1 了解家庭价值观的定义和重要性,包括尊重、诚信、勤劳等。
6.2 学习如何识别和传承家庭价值观,将其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6.3 分享家庭价值观对自己的影响,讨论如何在面对困难时坚持家庭价值观。
第七章:培养家庭团队合作精神7.1 理解家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包括共同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
7.2 学习家庭团队合作的技巧,如分工合作、相互支持和鼓励等。
7.3 实践家庭团队合作,完成一个共同任务或项目,分享合作经验和收获。
第八章:学会感恩和回馈家庭8.1 理解感恩和回馈家庭的重要性,包括表达对家人的感激和关心。
8.2 学习具体的感恩和回馈方法,如写感谢信、为家人做特别的事情等。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在家也做好孩子》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在家也做好孩子》【教学目标】1.学会如何做一个守规矩的好孩子。
2.培养孩子自觉遵守家庭生活规则的意识。
3.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4.让孩子认识到家庭和社会的关系,进一步理解社会规范。
5.培养孩子团结友爱、合作互助的品质。
【教学重点】1.学会遵守家庭生活规则。
2.培养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
【教学难点】1.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2.让孩子理解家庭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准备】1.教材:《在家也做好孩子》动画片。
2.教具:小人书、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小人书,引导孩子回想一下家庭生活中的一些规则和习惯是什么。
2.让孩子谈谈自己在家里做了哪些好事,遵守了哪些规矩。
二、讲解与练习(20分钟)1.通过观看《在家也做好孩子》动画片,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如何做一个好孩子。
2.在动画片结束后,让孩子们讨论一下孩子们都看到了哪些好孩子的行为,与自己平时的行为有何不同。
3.教师请孩子们绘制自己家里的一些规矩和生活习惯,并在小组内交流。
三、展示与分享(15分钟)1.让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绘制作品,并分享他们家里的规矩和习惯。
2.让其他小组的孩子提出自己对这些规矩和习惯的看法和建议。
四、活动与实践(25分钟)1.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分角色的角色扮演活动,模拟生活中的一些情境,让孩子们体验遵守规矩和习惯的重要性。
2.让孩子们分小组进行游戏,如捡垃圾、分拣物品等,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教师提问孩子们:做一个好孩子需要哪些条件?2.让孩子们自主评价自己在这节课上的表现,并让他们说说自己下一步在家里将要做哪些好事。
【板书设计】在家也做好孩子【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孩子们进一步明确了做一个好孩子的重要性,并学会了一些生活中的规则和习惯,特别是在家里如何做一个守规矩的好孩子。
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对遵守规矩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培养好习惯成就我人生》主题班会设计

《培养好习惯成就我人生》主题班会设计一、班会背景通过家长会和家长交谈,对学生的观察,并且与个别学生交流后,发现学生存在着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因此适时开一次有关养成好习惯的班会课是当务之急的事。
二、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加深对养成好习惯的认识,让学生懂得,一个人的习惯虽然是个人的事情,但实际上小小的习惯会有巨大的影响,好的习惯可以使人走向成功,坏的习惯使人失败,习惯决定命运,为了我们的未来命运,必须养成好习惯。
三、班会重点明白习惯对人的影响以及不良习惯和良好习惯的表现。
在实践上知道纠正不良习惯、建立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及方法。
能够自己制定相应的计划并实践。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平台、本课教学课件五、班会过程(一)同学们好!什么是习惯呢?请全班同学们来做一个小小的游戏(两掌相对,十指交叉。
注意观察大拇指的位置),这就是自然而又固执的习惯。
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
词典上讲,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可见,习惯是一种养成,是一种比较确定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初中三年,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阶段,更是我们进入青春期独立的人格逐渐形成的阶段。
最要紧的是养成好习惯。
或者说,养成好习惯,克服坏习惯。
(二)交流空间让学生说自己的习惯,并在黑板上板书。
学生发言后进行简单的分类,分为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并总结良好的和不良的。
师:以自身的经历和体验谈谈下面这些不良习惯的危害。
1、早晨上学迟到的理由:闹钟没响;自行车坏了;看错时间了2、两操迟到,跑操不好,不认真锻炼。
3、自习课玩耍,说小话,学习不专注。
4、不认真看书复习,每天只是应付作业。
5、随地扔垃圾,不将废弃物放入指定位置。
6、值日、清洁劳动不认真,应付了事。
小组讨论,学生发言。
进行及时的引导和点评。
在发言的过程中强调不良的和良好的习惯的影响,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纠正不良的习惯、建立良好的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家做个好孩子”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家庭的温暖,懂得孝顺父母,在家做个好孩子。
2、让学生通过班会学会如何感恩,进而把这种思想化为行动,在家做个好孩子。
活动准备:
1、确定主持人,做好活动前主持人培训。
2、提前让学生画好画。
3、表演节目相关人员培训。
4、教室布置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主持人A:爸爸是树
主持人B:妈妈是巢
主持人A、B:我是一只小小鸟,树托着巢,巢搂着鸟,大风刮来,不动摇!
主持人A、B:五年级三班主题班会“在家做个好孩子”现在开始。
出班徽。
主持人A:圆圆的窗户,象征我美满幸福的家。
主持人B:翻开的书,象征我们在学校愉快地学习。
主持人A、B:青青的树苗,象征我们在学校、家庭的呵护下,勤学上进,将来回报社会。
二、图画展示、并谈感受
主持人A:我们这次的主题是“在家做个好孩子”。
在进入主题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两首歌,看一看在歌中是怎样形容我们的父母的。
主持人B:是呀,我们是父母眼中的保,但是同学们知道吗?为了你们的成长父母付出了很多。
主持人A:这些又有多少同学知道呢?还记得星期天老师叫同学们画的那些画吗?
主持人B:那有谁愿意为我们介绍一下自己的画呢?说的时候要说一说画中的人是谁?他在干什么?为什么那么辛苦?(请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
主持人A:刚刚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是啊在家里父母都很辛苦,那下面我要问一问你们,看看你们对自己自己的父母了解多少。
问题1: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
问题2:你知道父母的健康状况吗?
问题3:你知道父母分别喜欢的颜色吗?
问题4:你知道父母的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
问题5:你知道你的父母最喜欢的东西吗?
主持人B:从刚才的调查结果中可看出,班上很多同学对自己的父母并不是很了解,今天过后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多了解一下自己的父母。
三、小品表演
主持人A:刚才同学们通过画画知道了父母很辛苦,但是平时我们在家里的表现又怎样的呢?下面我们欣赏小品《放学后》,看看小品中的孩子身上的坏毛病有吗?
小品表演《放学后》
主要内容:小明放学回家,不但不做家务,而且看父母也不顺眼,吆喝父母做这做那。
而且,每天都要吃好的如果没有好的,他就不吃饭。
还经常和父母乱发脾气。
主持人A:同学们,看了这个小品后你有什么感受?找找看,他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好。
(请同学回答)其实,小品中的这个小朋友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是,我们总是认为爸爸妈妈为我们做事是理所当然的,却从未想过我们应该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呢?让我们看看这两个孩子在家里是怎么做的?请欣赏小品《父母好帮手》
小品表演《父母好帮手》
主要内容:小芳回到家后,帮父母洗菜,洗完后又做作业,做完作业吃完饭后又帮父母扫地,父母在看电视时又是帮父母倒水又帮父母捶背。
晚上要睡时又自己收拾自己好自己的东西才睡。
主持人A:同学们,看了这个小品相信你们一定被小芳的行为所打动吧?是啊,我们做什么都要趁现在做,不要等失去了才后悔。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视频,请同学们认真看,看完后我要请同学说一说感受。
(放视频学生认真看)
四、畅所欲言
主持人B:看完小品、视频以后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
那么,我们在家怎样才能做一个好孩子呢?(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在畅所欲言,谈出自己的想法)
主持人A:谁来说一说在家应该怎样做一个好孩子呢?
主持人B:刚刚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希望以后同学们能在家里做到以下几点:
主持人A:1、清晨起,问早安,上学去,说再见;
2、回到家,问声好,要外出,须留言;
3、父母钱,莫乱花,知劳苦,懂节俭;
4、父母呼,要回应,大小事,行勿懒;
5、父母归,笑脸迎,倒茶水,尽孝心;
6、父母烦,莫添乱,解忧愁,逗开心;
7、父母忙,己莫闲,伸出手,帮一帮;
8、父母累,捶捶背,劝早息,别打扰;
9、父母病,勤侍奉,病床前,多问候;
10、父母训,须静听,有过错,需改正;
11、父母愿,力当行,己成才,方报恩。
五、总结本次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