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文氏图法解答三段论结论型问题.doc

合集下载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概念间的关系及三段论解析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概念间的关系及三段论解析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概念间的关系及三段论解析1.概念的定义概念——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形成概念。

概念、判断、推理,都是思维的根本形式。

2.概念间的五种关系(1)全同:所有A是B,且所有B是A。

(2)全异:所有A非B,且所有B非A。

(3)穿插:有些A是B,有些B是A,有些A非B,有些B非A。

(4)包含(5)包含于例1.请说明以下概念间的关系。

等边三角形和等角三角形;XX事变和双十二事变;大学和大学;小说和文学作品;植物和玫瑰;资本主义国家和亚洲国家;党员和干部;亚洲和中国、巧克力和玫瑰、学校与中文系。

3.三段论两个前提→结论三个概念三段论的两种题型:(1)结论型三段论:文氏图(2)前提型三段论三段论的四种标准形式:所有A是B+所有B是C→所有A是C所有A是B+所有B非C→所有A非C有些A是B+所有B是C→有些A是C有些A是B+所有B非C→有些A非C例2.请问从以下前提中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1)所有不好的理论都将被抛弃,有些伦理理论是不好的理论,因此,________________。

(2)没有非人类的动物是有道德的动物,所有毛皮动物都是非人类动物,因此,________________。

(3)有些热爱运动的人喜欢足球,所有热爱运动的人都是自觉的人,因此,________________。

(4)所有的突出物都是标杆,没有什么东西是标杆,因此,________________。

(5)没有人是完美的,所有高等动物都是人,因此,________________。

(6)所有自然界的生物都有权利活着,所有体内的胎儿都是自然界的生物,因此,________________。

综合训练1.有些厨师带高帽子。

因此,有些戴高帽子的人穿白衣服。

以下哪项能够佐证上述论断的正确性?A.有些厨师穿白衣服B.所有穿白衣服的都是厨师C.所有厨师都穿白衣服D.有些穿白衣服的是厨师2.某校管理学院二年级的学生中,所有选修了乒乓球课的学生都选修了游泳课,再参加以下哪项陈述,可以推出“有些选修了排球课的学生没有选修乒乓球课〞?A.所有选修了排球课的学生都选修课游泳课B.有些选修了游泳课的学生选修了排球课C.有些没有选修游泳课的学生选修了排球课D.有些没有选修排球课的学生也没有选修游泳课3.有些北方人爱吃面食,因此,有些爱吃面食的人喜欢二人转。

2016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三段论快速解题技巧.doc

2016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三段论快速解题技巧.doc

首先,记住三段论的四种标准形式:所有A是B,所有B是C,则所有A是C;所有A是B,所有B不是C,则所有A不是C;有些A是B,所有B是C,则有些A是C;有些A是B,所有B不是C,则有些A不是C。

其次,注意事项:①其中两个前提中包含三个不同概念,每个概念在推理中出现两次;②中项B在前提中一定有“所有B”的形式,且在结论中不出现;③前提中含有“有些”,结论中也有“有些”,且两个前提不能全是“有些”;④前提中有否定命题,结论中也为否定,且两个前提不能全是否定句。

最后,对于结论型三段论的题目,优先考虑文氏图法解题;前提型三段论的题目,优先考虑利用三段论的基本规则进行快速排除。

1.三段论结论型—文氏图法:出现“所有”画圈,出现“有些”画点,先画“所有”再画“有些”。

例题1.所有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都报考了公务员,有的报考公务员的是党员,所有行政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都没有报考公务员。

据此,可以推出:A.有的党员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B.有的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是党员C.有的党员不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D.有的行政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不是党员【解析】此题为典型的三段论结论型题目,可优先考虑文氏图法来解题。

根据题意,将各个概念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有的报考公务员的是党员”可知至少有一个党员是报考公务员的,由图可知报考公务员与行政管理专业大三学生是全异关系,因此至少有一个党员不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即有的党员不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故答案为C。

2.三段论前提型—排除法:可运用三段论的四种标准形式及其注意事项进行快速排除例题2.有些南京人不爱吃辣椒,那么有些爱吃甜食的南京人肯定不爱吃辣椒。

以下哪项能保证上述推理成立?A.所有南京人都不爱吃辣椒B.有些南京人爱吃甜食C.所有爱吃甜食的南京人都爱吃辣椒D.所有的南京人都爱吃甜食【解析】此题为典型的三段论前提型题目,根据注意事项①其中两个前提中包含三个不同概念,每个概念在推理中出现两次,可以发现题干中“不爱吃辣椒”出现两次了,由此判断要补充的前提项应该是“爱吃甜食”,即可排除A、C两个选项;根据注意事项③前提中含有“有些”,结论中也有“有些”,且两个前提不能全是“有些”可以判断所要补充的前提不能还有“有些”,即可排除选项B,故答案为D。

公务员考试行测_“三段论”快速解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_“三段论”快速解题技巧

在历年的公务员考试行测中,“三段论”是常考题型。

“三段论”是指由两个含有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为前提而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作为结论的演绎推理。

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出三段论具有以下四种标准形式:所有A是B,所有B是C,则所有A是C。

所有A是B,所有B不是C,则所有A不是C。

有些A是B,所有B是C,则有些A是C。

有些A是B,所有B不是C,则有些A不是C。

一、结论型三段论和前提性三段论1、结论型三段论的题目,一般可以运用文氏图法解题。

该方法特点是直观、快速。

但是对于前提型的三段论题目,一般就不能用文氏图法推出答案。

此时,就要用到第二种方法。

2、前提型三段论的题目,可以运用上面的四种标准形式来推出答案,但该方法有以下弊端:第一,浪费时间,第二,要求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很熟悉。

所以在这里,为了节约时间,可以运用三段论的一些特性来迅速排出选择答案。

二、对答案的正确选择,可以用到以下特性:1、三段论包含三个不同概念,每个概念在推理中出现两次。

2、在结论中不出现的项为中项,中项一般都有“所有B”的形式。

3、前提中有“有些”,结论中必然也是有“有些”,“有些”+“有些”推不出任何结论,即两个前提不能都是有些。

4两个前提不能都是否定句。

具体应用过程,举例如下:例一:有些艺术家留大胡子,因此,有些留大胡子的人是大嗓门。

为使上述推理成立,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A 有些艺术家是大嗓门B所有大嗓门的都是艺术家C所有艺术家都是大嗓门D有些大嗓门的人不是艺术家解题过程如下:1、因为“有些”+“有些”推不出任何结果,所以要选的句子,必须是“所有”引导的,排除AD。

2、题干中有三个概念:艺术家、大胡子、大嗓门。

因为大胡子出现了两次,所以选项应该是“艺术家”和“大嗓门”。

观察选项,BC都含有这两个选项,只是选项位置不同,那接下来考虑选项位置。

3、因为“艺术家”在结果中没有出现,所以“艺术家”为该题的中项,应跟在“所有”后面,正确答案应为“所有艺术家……”的形式,所以该题选B.例二:某些东方考古学家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中三段论前提型解法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中三段论前提型解法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中三段论前提型解法国考行测逻辑判断部分主要考察的点有三段论、直言命题、复言命题、朴素逻辑和可能性推理。

这次主要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三段论中的解题方法。

在国考当中三段论的题目主要考察的题型是结论型和前提型。

结论型是指题干中给了我们条件,问我们通过题干能推出什么。

前提型的题目是指题干中给了我们一个条件,同时给了我们结论,问我们要让结论成立需要补充什么条件。

结论型题目我们通过画文氏图就能很迅速的解决,它的难点在题干中给出的条件可能特别多,需要我们好好去辨别,把文氏图画清楚,答案也就随之出来了。

而前提型的题目就需要我们对三段论的形式非常熟悉,从而能够灵活多变的找到题干中结论成立所需要的条件,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三段的四种标准形式:所有A是B,所有B是C,那么所有A是C。

所有A是B,所有B不是C,那么所有A不是C。

有些A是B,所有B是C,那么有些A是C。

有些A是B,所有B不是C,那么有些A不是C。

(小前提) (大前提) (结论)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三段论的特点:(1)每个三段论中有且只有三个项ABC,并且这三个项的外延是完全相同的,每个项在完整的一个三段论中都出现2次;(2)每个三段论中小前提都有“是B”,大前提都是“所有B”,同时把“是B”与“所有B”消掉,得到的就是结论;(3)B 项是前提中有而结论中没有的项,是建立A项与C项的中间项。

根据三段论的特点,我们就能总结出第一种解题的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常用和便捷的方法:(1)找“所有”项;(2)找“B项”。

(1)找“所有”项。

我们通过三段论的特点看出,每个三段论的大前提中都有所有B项。

题干中给出的条件是“有些······是······,得出有些······是······的结论”的形式,那么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就能知道所缺的条件一定是“所有项”,对比答案进行排除即可。

逻辑判断解题技巧之文氏图法

逻辑判断解题技巧之文氏图法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经常会出现考查直言命题的题目,其中涉及多个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要求通过分析推理来判断选项的真假或推断可能存在的情况,可以转化为概念间的关系来解题,这就需要用到文氏图法。

文氏图就是用一条封闭曲线直观地表示集合及其关系的图形,它能直观地表现出集合之间的关系。

文氏图法主要利用文氏图来求解结论的方法,所针对的主要是关于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基本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三段论推理等问题。

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共有五种即全同、全异、真包含、真包含于以及交叉关系,可表示如下: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是逻辑学的最基本的知识点,在做题时可以将命题转化为所涉及概念的关系进行思考,如“所有A是B”即概念A包含于B关系。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个命题所表示的概念间的关系可能不止一种,如“有的A是B”,可能是交叉关系,也可能是包含关系,需要全面考虑。

下面我们来看几道例题:【例题1】在某次交通整治民意代表座谈会的代表中,一个是黑龙江人,两个是北方人,一个是广东人,有两个人只负责客运业务,三个人只从事货物运输。

如果以上的介绍涉及了该次座谈会的所有代表,则参加这次座谈会的代表( )。

A.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8人B.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8人C.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9人D.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9人【答案】B。

解析:考查概念间的关系。

其中2个北方人包含1个黑龙江人,与1个广东人是全异关系,又知2个人只做客运业务,3个人只从事货物运输。

因此最少的人数是2个北方人同时包含黑龙江人和做生意中的两人,共5人,最多的是只有2个北方人中包含1个黑龙江人,其他的均不相互包含,因此为8人。

这类题目可画文氏图帮助理解。

【例题2】搞阴谋诡计的人不被人信任,所以正直的人不搞阴谋诡计。

得出以上结论必需的前提条件是()。

A.正直的人被人信任B.搞阴谋诡计的人不是正直的人C.有的正直的人也搞阴谋诡计D.有的搞阴谋诡计的人也被人信任【答案】A。

解析:题干是一个三段论推理,前提是“搞阴谋诡计的人不被人信任”,结论是“正直的人不搞阴谋诡计”,要使该推理成立,还需要一个小前提,小前提应是由中项“被人信任”和小项“正直的人”组成,排除B、C、D三项,将A 项代入,可以组成一个正确的三段论推理,故答案选A。

2016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文氏图法解答三段论结论型问题.doc

2016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文氏图法解答三段论结论型问题.doc

2016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文氏图法解答三段论结论型问题在判断推理这种题型之中,三段论问题是很多同学比较头疼的问题,其实这部分题目的技巧性还是非常强的,如果能够掌握相应的技巧和方法是可以既准又快地做出来的。

当然关于三段论问题可以分成几类,包括结论型、前提型两种题型,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主要是先来介绍下结论型题目的解法。

那么结论型的三段论题目的问法如何呢,一般在一个题目中,会给出一个或几个三段论的前提,问由此可以得到什么结论,或者可以推出什么。

这样的问法我们基本可以断定为三段论结论型题目。

那么对于结论型题目,最好的解决方法是通过排除法和文氏图法的结合,当然文氏图法是里面最为关键的,也是可以快速准确解题的关键。

我们都知道,在三段论中,有四种标准形式,而通过这四种形式,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包括一个完整的三段论中会出现三个概念,并且每个概念出现两次、两个前提中大前提是所有B的形式,小前提是B的形式,只有是B+所有B的组合才能抵消等等。

当然这个B 指的是在前提中出现两次起一个传递作用,而在结论中没有出现的概念。

我们在做题目的时候,这些结论都可以帮助我们排除一些错误选项,来缩小正确答案的范围,那么剩下的选项则需要文氏图了。

文氏图的用法理论依据是概念间的四种关系:全同,全异,交叉,包含(于),这四种关系我们都可以画成文氏图的形式,所以在题目中所给的前提,我们就可以用文氏图表示出来,再根据文氏图,选出答案。

当然,在画文氏图时,为了能够更清晰地表达题目之中的关系,以便于选出答案,需要遵循一些画文试图的规则。

我们一般先选出题目中所有的项,并且用圆圈来表示。

比如说:所有A是B,就可以画两个圈,里面是A外面是B,而且我们还有明确虽然我们画成了包含的形式,但是这个环状区间可以是空集,因为所有A是B,既可以表示AB包含,也可以表示AB全同。

画完所有之后,再画有些的项,用点来表示,并想象这个点是可以无限放大的。

这是因为有些这个词在逻辑中很特殊,它包含了某个,一部分,所有三种意思,所以我们不能确定题目中的有些是其中的哪种意思,因此我们用点来表示,一个点可以代表某个,当它放大一点成一个小圈时,我们可以理解为一部分的意思,再放大一点成再大一点的圈时,我们可以理解为全部,所以用点表示有些比较合适。

掌握2020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三段论有妙招

掌握2020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三段论有妙招

掌握2020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三段论有妙招在了解推论之前,我们先了解两个和三段论有点关系的定义:定义一:被“所有非”连接的两个概念可以互换位置。

即:所有A非B等价于所有B非A。

定义二:被“有些是”连接的连个概念可以互换位置。

即:有些A是B等价于有些B是A。

至于对这两个定义得出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通过文氏图来论证,这里就不做过的赘述。

接下来就是基于这两个定义的推论。

推论一:所有A是B等价于所有非B非A。

解释:所有A是B可以转换为所有A非非B,然后再根据定义一互换A和非B的位置就可以得出这个推论。

推论二:有些A非B等价于有些非B是A。

解释:有些A非B可以转化为有些A是非B,然后再根据定义二互换A和非B的位置,就可以得出这个推论。

在了解了这两个推论后,我们就可以去做一些在三段论当中比较难搞的题目了。

例题:在本届运动会上,所有参加自由泳比赛的语和动员都参加了蛙泳比赛,再加入以下哪项陈述,可以推出“有些参加蝶泳比赛的运动员没有参加自由泳的比赛”?A.所有参加蝶泳比赛的运动员也参加了蛙泳比赛B.有些参加蛙泳比赛的运动员参加了蝶泳比赛C.有些内有参加蛙泳比赛的运动员参加了蝶泳比赛D.有些没有参加蝶泳比赛的运动员也没有参加蛙泳比赛【中公解析】C 根据题干可知这是已知部分前提和已知结论的前提型三段论。

我们设A是参加蝶泳,B是参加蛙泳,C是参加自由泳可知,结论的形式为有些A非C,根据三段论的标准形式可知,我们需要有一个所有B非C的前提,但是,题干给的前提形式是所有C是B,这时,我们可以利用推论一将其转化为所有非B非C,这样就满足一般形式了,此时,我们可以知道,另外一个前提的形式就是有些A是非B。

还原内容可以知道所要补充的前提为有些参加蝶泳的是没有参加蛙泳的,再根据定义一,可以转化为有些没有参加蛙泳的运动员是参加了蝶泳的,即C选项正确。

【补充】三段论的四种标准形式:、1.所有A是B+所有B是C—>所有A是C2.所有A是B+所有B非C—>所有A非C3.有些A是B+所有B是C—>有些A是C4.有些A是B+所有B非C—>有些A非C。

2017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考点讲解:三段论

2017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考点讲解:三段论

这种三段论的题型,一般有两种考察方式,一是结论型;二是前提型。

结论型题目是指,题目中有前提,让我们去推导出结论。

一般我们采用文字推理或文氏图的方法来应对。

前提型是指,题目当中有前提,有结论但是只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前提是无法推出结论的,需要我们去补充前提。

这种题型建议大家采用文字推理的方式去应对。

三段论的本四种标准形式:所有A是B+所有B是C →所有A是C所有A是B+所有B不是C →所有A不是C有些A是B+所有B是C →有些A是C有些A是B+所有B不是C →有些A不是C三段论的推理规则:在两个前提中,量词“所有”至少要出现一次;所有+所有→所有;所有+有些→有些;是+是→是;是+不是→不是A、B、C三个概念各出现两次结论中的判断为否定的,则两个前提中的判断中有一否下面我们来看一道例题:【例1】有些福建人不爱吃辣椒。

因此,有些爱吃甜食的人不爱吃辣椒。

以下哪项能保证上述推论成立:A、有些福建人爱吃辣椒B、有些爱吃甜食的福建人爱吃辣椒C、所有的福建人都爱吃甜食D、所有爱吃甜食的人都是福建人【中公解析】:C项。

本题考查的是推理规则。

题干中给出两个量项都是有些,根据推理规则可知,我们需要补充的量项应当是“所有”,据此能够排除A和B选项。

题干当中结论里缺少的应该是概念B,因此可以判断概念B应当是“福建人”,观察上面三段论的四中标准形式可知,一直都是由“所有”来修饰概念B,因此,福建人应该与所有紧相连,据此判断,本题应该选择C项。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各位考生对以上知识进行认真学习与应用,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祝各位考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文氏图法解答
三段论结论型问题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文氏图法解答三段论结论型问题
那么结论型的三段论题目的问法如何呢,一般在一个题目中,会给出一个或几个三段论的前提,问由此可以得到什么结论,或者可以推出什么。

这样的问法我们基本可以断定为三段论结论型题目。

那么对于结论型题目,最好的解决方法是通过排除法和文氏图法的结合,当然文氏图法是里面最为关键的,也是可以快速准确解题的关键。

我们都知道,在三段论中,有四种标准形式,而通过这四种形式,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包括一个完整的三段论中会出现三个概念,并且每个概念出现两次、两个前提中大前提是所有B 的形式,小前提是B 的形式,只有是B + 所有B 的组合才能抵消等等。

当然这个B指的是在前提中出现两次起一个传递作用,而在结论中没有出现的概念。

我们在做题目的时候,这些结论都可以帮助我们排除一些错误选项,来缩小正确答案的范围,那么剩下的选项则需要文氏图了。

文氏图的用法理论依据是概念间的四种关系:全同,全异,交叉,包含(于),这四种关系我们都可以画成文氏图的形式,所以在题目中所给的前提,我们就可以用文氏图表示出来,再根据文氏图,选出答案。

当然,在画文氏图时,为了能够更清晰地表达题目之中的关系,以便于选出答案,需要遵循一些画文试图的规则。

我们一
般先选出题目中所有的项,并且用圆圈来表示。

比如说:所有A是B,就可以画两个圈,里面是A外面是B,而且我们还有明确虽然我们画成了包含的形式,但是这个环状区间可以是空集,因为所有A是B,既可以表示AB包含,也可以表示AB全同。

画完所有之后,再画有些的项,用点来表示,并想象这个点是可以无限放大的。

这是因为有些这个词在逻辑中很特殊,它包含了某个,一部分,所有三种意思,所以我们不能确定题目中的有些是其中的哪种意思,因此我们用点来表示,一个点可以代表某个,当它放大一点成一个小圈时,我们可以理解为一部分的意思,再放大一点成再大一点的圈时,我们可以理解为全部,所以用点表示有些比较合适。

我们来看一道例题。

例:所有农村题材的电影都贴近现实生活,所有贴近现实生活的电影都受到农村群众的欢迎,有些农村题材的电影是高成本制作的。

如果上面的陈述是正确的,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农村群众所喜欢的电影大多数是低成本制作的
B.高成本制作的电影不能吸引农村群众观看
C.只要是农村题材的电影,农村群众都欢迎
D.高成本制作的电影很难贴近现实生活
这个问法我们可以看做是结论型题目,那么先来排除,题目中出现了这样的几个概念,农村题材电影、贴近现实生活、受到群众欢迎、高成本制作,这里面贴近现实生活出现两次了,故结论中不会再出现,可排除D。

也并没有低成本制作这个概念,故可以排除A。

那么剩下BC,我们先来画所有前两
句话通过文氏图我们可以得到结论所有农村题材的电影都受到农村群众的欢迎,后面的有些用点表示,把高成本制作化成点,BC中一定是C选项正确,C的意思等价于所有农村题材的电影都受到农村群众的欢迎。

这个题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三段论结论型题目,只要掌握了技巧,这部分题目就得心应手了。

三段论的题目其实说难并不难,但是说简单也不简单,需要我们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并且辅之以大量题目的练习,才能够做好。

在离考试越来越近的情况之下,希望考生能够通过题目去掌握技巧,以便于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