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

问题亟待解决,向IPv6过渡成为必然趋势。
02
网络安全性问题
随着网络攻击手段不断升级,现有网络体系结构在安全性方面存在诸多
漏洞,如DDoS攻击、网络钓鱼等,需要加强安全防护。
03
网络可扩展性问题
现有网络体系结构在面对大规模数据传输和海量设备连接时,存在可扩
展性不足的问题,难以满足未来物联网、5G等应用场景的需求。
02
ICMP(互联网控制 消息协议)
用于在IP主机和路由器之间传递 控制消息,如网络不可达、超时 等。
03
IGMP(互联网组管 理协议)
用于IPv4网络中的多播组成员资 格管理。
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协议
数据链路层协议
如Ethernet、PPP等,负责将数据封装成 帧进行传输,并提供错误检测和流量控 制等功能。
内容过滤
检查数据包内容,拦截恶意代码、垃圾邮件等不良信息。
防火墙原理及功能介绍
日志记录
记录网络访问和数据传输情况,便于审计和 故障排查。
VPN支持
提供虚拟专用网络功能,保障远程访问的安 全性。
典型防火墙配置案例分析
案例一
小型企业网络防火墙配置
配置目标
保护内部网络免受外部攻击,限制员工上网行为。
典型防火墙配置案例分析
协议作用
网络协议是网络通信的基础,它使得 不同厂商生产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能 够相互通信,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和 信息的交换。
协议层次结构划分
OSI七层模型
01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
用层。
TCP/IP四层模型
02
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五层模型
03
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机构概念:网络体系结构就是为了完成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把计算机互联的功能划分成有明确定义的层次,规定了同层次实体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之间的接口服务。
将这些同层实体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接口统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简单点说就,层和协议的集合称之为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实际上是研究网络协议的,网络协议是我们这本书的核心,计算机通信其实讲的就是协议,这节课实际上是这本书的总纲它介绍了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和分布系统中互相通信的对等实体间交换信息时所必须遵守的规则的集合。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计算机网络有多个计算机节点和通信设备组成,他们直接为什么可以通信呢!就是遵守相同的规定,在这个规定之下他们能够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像我们在社会中也是一样的,在交流的过程中也要选择一种语言,大家都能听的懂的语言,要么汉语,要么英语,这就是网络协议。
)协议有以下三个要素。
语法(syntax):就是规定一些数据信息与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我们在传输数据的时候传输有效信息同时也要传输一些控制信息,控制信息是对信息的一些解释和说明或者是对地址信息和路由的一些辅助信息。
编码是:比如我们在物理层传输一些比特序列,在传输的过程中0和1用什么形式来表示,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语义(semantics):包括用于协议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主要是针对控制信息,那么控制信息里面包含不同的内容,地址信息,检错,纠错等等,计算机阶段或者是设备节点当收到一个信息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对它的控制信息进行解析,知道它的地址是什么含义,这个信息是不是给自己的,是自己的进行接收,不是自己的要想办法转发,传输过程中是不是有错误你要看的检错,纠错信息,要完成以定的检错,纠错计算才知道这个信息是不是正确的信息,是不是发送方想要发送的,让后接收方送到正确信息时候接收,收到错误信息的时候,是否要向发送方发一个应答,是否对数据中的数据进行纠错等,这些都是语义所以处理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指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并在每个层级中定义特定的功能和协议。
这种分层结构有助于网络的设计、维护和扩展。
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常用的是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
下面是TCP/IP参考模型的五层结构:1. 物理层:该层负责物理传输介质的传输,例如光纤、电缆等。
它定义了连接计算机所需的硬件细节,以及数据的电压、信号速率等特性。
在此层上,数据以比特流的形式传输。
2. 数据链路层:该层负责将原始的比特流转换为有意义的数据帧,并提供传输信道的错误检测和纠正。
它通常有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3. 网络层:该层负责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
它使用IP地址来标识不同的网络设备,并为数据包选择合适的路径。
在此层上,数据被划分为小块,并加上源和目的地的网络地址信息。
4. 传输层:该层负责在源和目的地之间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它使用TCP和UDP协议来实现数据的分段和重新组装,以及连接的建立和终止。
在此层上,数据被划分为报文段,每个报文段都有序号和检验和。
5. 应用层:该层提供应用程序访问网络的接口,并为各种网络应用提供服务。
它包括HTTP、FTP、SMTP等协议,用于实现Web浏览、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常见的应用功能。
这种分层结构的优点在于,每个层级的功能和协议都相对独立,可以由不同的厂商和团队进行独立开发和测试。
同时,各层之间的接口规范也使得不同厂商的设备能够互相兼容和交互操作。
此外,通过将网络分解为多个层级,可以更好地进行网络故障诊断和故障隔离,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总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设计为网络的建设、管理和维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它不仅可以提供高效的数据传输和服务提供,同时也为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设计是网络通信的基础。
通过将网络的各个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可以使得不同的网络设备和应用程序可以按照规定的协议进行交互,实现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简称网络架构,指的是互联网整体架构的逻辑架构、物理架构和协议架构,它决定了互联网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也为互联网的拓展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持。
一、逻辑架构网络逻辑架构是指网络系统中各个部分的功能和互相之间的关系。
它是网络系统最基本的部分,以分层的方式进行组织,从上至下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1. 应用层应用层是网络体系结构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它主要负责处理和管理用户与网络之间的信息交互。
在这一层上,包括了很多常见的协议,如HTTP、FTP、SMTP等。
2. 传输层传输层主要负责网络数据的传输和速率的控制,它负责把数据分成若干个数据包,并负责传输和接收。
这一层也包括了两个主要的协议:TCP和UDP。
3. 网络层网络层主要负责寻找最佳的路径,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强调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
在这一层上最常见的协议是IP协议。
4.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位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主要负责将网络层传过来的数据包转换成适合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包。
最常见的协议是以太网协议。
5. 物理层物理层负责传输和接收网络中的数据以及硬件的控制。
它决定了数据的传输速率、数据的格式和传输媒介等。
最常见的传输媒介是有线和无线两种。
二、物理架构网络物理架构是指网络系统中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和传输媒介等硬件设备的布局、位置和组成。
物理架构包括以下几种架构方式:1. 局域网(LAN)局域网是指在一个较小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其覆盖范围通常在一个建筑物或者一个校园内。
局域网的传输速率非常快,最常常用的网线是双绞线。
2. 城域网(MAN)城域网是指在一个城市或者地理范围比较大的区域内的计算机网络。
城域网常用的传输媒介是光纤。
3. 广域网(WAN)广域网是指在一个大范围的区域内的计算机网络,它由多个局域网和城域网组成。
广域网的传输媒介是电话线路或者无线电波。
三、协议架构网络协议架构是指网络系统中使用的通信协议以及协议之间的关系。
《网络体系结构》课件

网络安全的未来发展
人工智能在网络安 全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可用于预测网络攻击
行为,加强网络安全防御。
区块链技术的网络 安全应用
区块链技术可以确保数据的安
全性和不可篡改性,用于加强
网络安全。
云安全的挑战与解决 方案
云安全面临着数据隐私和访问 控制等挑战,而安全监控和加 密技术则是解决这些挑战的关 键。
网络安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决方案
谢谢观看!下次再见
网络体系结构的 演变
网络体系结构的演变从早期的单一主机到分布式计算,从 局域网演变到互联网,从传统的中心化体系结构到边缘计 算。
网络体系结构的演变
单一主机
网络仅由单一主机 组成
互联网
连接全球各地网络
边缘计算
在数据源附近进行 计算
分布式计算
多台计算机共同完 成任务
● 02
第2章 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概 述
防火墙
用于控制网络流量, 保护内部网络免受
外部攻击
加密技术
用于保护数据的机 密性和完整性
入侵检测系统
监控网络流量,及 时发现异常行为
01 网络攻击
包括DDoS攻击、恶意软件、黑客攻击等
02 数据泄露
包括敏感数据泄露、隐私泄露等
03 合规要求
如GDPR、HIPAA等要求的合规性
网络安全的未来发展
未来,人工智能将被广泛应用于网络安全领域,帮助提高网 络安全的智能化水平。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也将为网络安全带 来更多创新。同时,云安全将面临挑战,但也必将迎来更多 解决方案。
网络体系结构的分类
分布式体系结 构
多个网络间互相连 接
对等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

一.网络体系结构
1.c/s结构:client/server 客户端与服务器结构,如QQ、微信手机APP。
2.b/s结构:browser/server 浏览器与服务器结构通过浏览器访问软件系统
的web展示信息,并通过web server与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业务逻辑处理信息在服务器端完成。
3.P2P结构:point to point 通过直接的点对点通信交换实现数据信息资源、
服务共享。
C/S、B/S模式的系统以应用为核心,通信交互过程中必须有应用服务器,用户请求必须通过应用服务器来完成,用户同创新也必须通过应用服务器完成。
在P2P对等网络中,用户之间可以直接通信、共享资源,无需常规服务器的中转处理。
二.特点和区别
1.灵活性B/S结构灵活性高,因其浏览器是标准的、规范的,使用起来方
便灵活。
C/S结构灵活性差,当访问服务器时必须安装客户端在操作系统上面。
2.部署浏览器部署比较方便,兼容性强。
因为浏览器只要能正常解析
HTML标签,处理HTTP协议数据包就可以。
C/S结构客户端必须进行升级重新安装客户端软件。
3.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B/S开发效率高
C/S开发效率低
4.在系统性能方面
B/S就没那么明显。
网络体系结构和基本概念

应用层协议(二)
路由信息协议RIP
用于网络设备之间互换路由信息;
超文本传播协议HTTP
用于Internet中旳客户机与WWW服务器之间旳数据传播;
网络文件系统NFS
实现主机之间旳文件系统旳共享;
引导协议BOOTP
用于无盘主机或工作站旳开启
简朴网络管理协议SNMP
实现网络旳管理;
OSI与TCP/IP参照模型旳比较
TCP/IP协议旳特点
开放旳协议原则,能够免费使用,而且独立于 特定旳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
独立于特定旳网络硬件,能够运营在局域网、 广域网,更合用于互连网中;
统一旳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整个TCP/IP 设备在网中都具有唯一旳地址;
原则化旳高层协议,能够提供多种可靠旳顾客 服务。
TCP/IP旳层次构造
网络层是OSI模型旳第3层,该层传播以“分组” 为单位旳数据单元,其主要任务用一句话表达就是 “为数据经过网络建立逻辑链接,即该层经过路由选 择算法,为报文、或分组经过通信子网选择最合适旳 途径,并提供网络互联及拥塞控制功能”。
OSI参照模型各层旳功能(续)
4. 传播层(Transport Layer)
OSI网络体系构造旳示意图
OSI参照模型各层旳功能
OSI参照模型每一层旳功能、传播旳数据单元,以及特 点如下:
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物理层是OSI模型旳第1层,该层传播以“位”为
单位旳数据流,其主要功能用一句话表达就是“拟定 怎样使用物理传播介质,实现两个节点间旳物理连接, 透明地传送比特位流。”。 ※阐明:第一,物理层直接与物理信道相连接,所以物 理层是7层中惟一旳“实连接层”;而其他各层因为 都间接地使用到物理层旳功能,所以为“虚连接层”。 第二,“透明”是一种很主要旳术语。它表达旳是某 一种实际存在旳事物看起来却好像不存在一样。
网络体系结构OSI模型

OSI中数据传输过程
OSI参考模型中每一层都要依靠下一层提供的服务。 为了提供服务,下层把上层的PDU作为本层的数据封装, 然后加入本层的头部(和尾部)。头部中含有完成数据 传输所需的控制信息。 这样,数据自上而下递交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封装的 过程。到达目的地后自下而上递交的过程就是不断拆封 的过程。由此可知,在物理线路上传输的数据,其外面 实际上被包封了多层“信封”。 但是,某一层只能识别由对等层封装的“信封”,而对 于被封装在“信封”内部的数据仅仅是拆封后将其提交 给上层,本层不作任何处理。
2.2 OSI参考模型的结构
ISO将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划分层次 的主要原则是: ⑴ 网中各节点都有相同的层次。 ⑵ 不同节点的对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 ⑶ 一个节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⑷ 每一层可以使用下一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 上层提供服务。 ⑸ 不同节点的对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 间的通信。
OSI中数据传输过程
数据封装 一台计算机要发送数据到另一台计算机,数据 首先必须打包,打包的过程成为封装。 封装就是在数据前面加上特定的协议头部。的 信封中发送,还要写明用航空或挂号…。
OSI中数据传输过程
发送邮件的例子:信装入写有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信封 中发送,还要写明用航空或挂号…
2.3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4. 传输层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向用户提供端到端的服务,处理数据 包差错、数据包次序以及其他一些关键传输问题。传输层向 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因此,它是计算机通信体 系结构中关键的一层。 5. 会话层 会话层的主要功能是:负责维护两个节点之间的传输链接, 以便确保点到点的传输不中断,以及管理数据交换等功能。 6. 表示层 表示层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 的表示方式,主要包括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 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 7. 应用层 应用层的主要功能是:为应用软件提供了很多服务,例如, 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据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CM转换过程举例 转换过程举例
原始信号
3.2 3.9 2.8 3.4 1.2 3 4 3 3 1 011 100 011 011 001 100 4 4.2
PAM脉冲 PAM脉冲 PCM 脉冲 (有量化误差) PCM 输出
011100011011001100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电子商务系
码元开始处有跳变——0 码元开始处有跳变 码元开始处无跳变——1 码元开始处无跳变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电子商务系
三种数字编码的波形图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电子商务系
(2) 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
三种常用的调制技术: 三种常用的调制技术: 1) 幅移键控 ) 幅移键控ASK(Amplitude Shift Keying),调幅 , 2) 频移键控 ) 频移键控FSK(Frequency Shift Keying),调频 , 3) 相移键控 ) 相移键控PSK(Phase Shift Keying) ,调相 基本原理:用数字信号对载波的不同参量进行调制。 基本原理:用数字信号对载波的不同参量进行调制。 载波 S(t) = A cos (ωt+ϕ) ω ϕ S(t)的参量包括: 幅度 、频率ω 、相位ϕ 的参量包括: 幅度A、频率ω 相位ϕ 的参量包括 调制就是要使这三个参量随数字基带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缺点:存在直流分量,传输中不能使用变压器; 缺点:存在直流分量,传输中不能使用变压器; 不具备自同步机制, 不具备自同步机制,必须使用外同步。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电子商务系
曼彻斯特编码(Manchester code) 曼彻斯特编码
用电压的变化表示0和 。 用电压的变化表示 和1。 规定在每个码元的中间发生跳变: 规定在每个码元的中间发生跳变: 低的跳变——1,低→高的跳变 高的跳变——0 高 →低的跳变 低的跳变 , 高的跳变 每个码元中间都要发生跳变, ∵每个码元中间都要发生跳变,接收端可将此变化提取出 来作为同步信号,使接收端的时钟与发送设备的时钟保持 来作为同步信号, 一致。 一致。 曼彻斯特编码也称为自同步码( ∴曼彻斯特编码也称为自同步码(Self-Synchronizing Code)。它具有自同步机制,无需外同步信号。 )。它具有自同步机制 )。它具有自同步机制,无需外同步信号。 缺点:需要双倍的传输带宽(即信号速率是数据速率的2 缺点:需要双倍的传输带宽(即信号速率是数据速率的 倍)。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电子商务系
在键盘输入了字母SUN,计算机将 计算机将01010011, 例: A在键盘输入了字母 在键盘输入了字母 计算机将 , 01010101,01001110传给了 传给了Modem,解释图中的信息、数 解释图中的信息、 , 传给了 解释图中的信息 编码、信号各是什么。 得到了什么 得到了什么? 据、编码、信号各是什么。B得到了什么?
信号:模拟信号、 信号: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信道:模拟信道、 信道:模拟信道、数字信道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电子商务系
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
模拟数据,模拟信号 模拟数据,
话音 模拟 模拟传输
模拟数据,数字信号 模拟数据,
模拟 CODEC 数字
数字数据,模拟信号 数字数据,
数字
1010
数字数据, 数字数据,数字信号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电子商务系
ASK:用载波的两个不同振幅表示0(0v)和1(+5v) :用载波的两个不同振幅表示 和 FSK:用载波的两个不同频率表示 :用载波的两个不同频率表示0(1.2KHz)和1(2.4KHz) 和 PSK:用载波的起始相位的变化表示 (同相 和1(反相 同相)和 反相 反相) :用载波的起始相位的变化表示0 同相
图 【串行通信】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电子商务系
图 串行数据传输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电子商务系
6. 数据通信方式 通信方式
单工:数据单向传输(无线电广播) • 单工:数据单向传输(无线电广播)
图 单工通信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电子商务系
半双工:数据可以双向传输, • 半双工:数据可以双向传输,但不能在同一时刻双向传输 对讲机) (对讲机)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电子商务系
编码后的信号称为PCM(脉码调制信号) (脉码调制信号) 编码后的信号称为
采样时钟 PAM 信号
PCM 信号
模拟话音
采样电路
量化和编码
数字化 声音
--话音信道带宽 话音信道带宽<4KHz 话音信道带宽 --采样时钟频率:8KHz (> 2倍话音最大频率 采样时钟频率: 倍话音最大频率) 采样时钟频率 倍话音最大频率 --量化级数:256级 (8位二进制码表示 量化级数: 位二进制码表示) 量化级数 级 位二进制码表示 --数据率:8000次/s*8bit = 64Kb/s 数据率: 数据率 次 ∴每路PCM信号的速率 = 64000bps 每路 信号的速率
2
数据
础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多路复用技术 交换技术 传输介质
本章主要介绍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本章主要介绍数据通信基础知识,常见的数据传 输介质以及多路复用、数据交换等数据通信技术。 输介质以及多路复用、数据交换等数据通信技术。 2.1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2.2 多路复用技术 2.3 数据交换技术 2.4 传 输 介 质
(a) 信源为模拟数据
(b) 信源为数字数据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电子商务系
4.数据编码 4.数据编码
不同类型的信号在不同类型的信道上传输有4种组合, 不同类型的信号在不同类型的信道上传输有4种组合, 每一种相应地需要进行不同的编码处理。 每一种相应地需要进行不同的编码处理。
数据:模拟数据、 数据:模拟数据、数字数据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电子商务系
(2) 多点连接方式 )
多点方式即多个终端(或计算机) 多点方式即多个终端(或计算机)通过一条公用总 线直接或通过调制解调器与计算机相连。 线直接或通过调制解调器与计算机相连。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电子商务系
(3) 集中式连接
将多个相距不远的终端连接到多路复用器或集线器上, 将多个相距不远的终端连接到多路复用器或集线器上, 再用一条传输线路将复用器或集线器与计算机相连。 再用一条传输线路将复用器或集线器与计算机相连。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电子商务系
信号
信号( 信号(Signal)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表示形式。 )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表示形式。 信号种类: 信号种类: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时间上连续, 模拟信号:时间上连续,包含无穷多个值 数字信号:时间上离散, 数字信号:时间上离散,仅包含有限数目的预定值
其主要优点在于信道的利用率较高, 其主要优点在于信道的利用率较高,但是其在传输过程中信号会衰 减,会受到噪声干扰,且信号放大时噪声也会放大。 会受到噪声干扰,且信号放大时噪声也会放大。 (a) 信源为模拟数据
(b) 信源为数字数据 )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电子商务系
(2) 数字传输
数字传输指信道中传输的为数字信号。 数字传输指信道中传输的为数字信号。当传输的信号是 数字信号时,可以直接进行传输。当传输的是模拟信号时, 数字信号时,可以直接进行传输。当传输的是模拟信号时,进 入信道前要经过编码解码器编码,变换为数字信号。 入信道前要经过编码解码器编码,变换为数字信号。
(b) 集通信
(1) 并行通信 ) 在并行数据传输中有多个数据位,同时在两个设备之间传输。 在并行数据传输中有多个数据位,同时在两个设备之间传输。
图2-6 【并行通信】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电子商务系
(2) 串行通信 ) 串行数据传输时,先由具有8位总线的计算机内的发 串行数据传输时,先由具有 位总线的计算机内的发 送设备,将8位并行数据经并一串转换硬件转换成串行方 送设备, 位并行数据经并一串转换硬件转换成串行方 再逐位经传输线到达接收站的设备中, 式,再逐位经传输线到达接收站的设备中,并在接收端将 数据从串行方式重新转换成并行方式,以便的使用。 数据从串行方式重新转换成并行方式,以便的使用。
0
0
1 1
0
1
0 0
0
1
0
ASK调幅 ASK调幅 FSK调频 FSK调频 PSK调相 PSK调相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电子商务系
(3) 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奈奎斯特定理(采样定理): 奈奎斯特定理(采样定理):
如果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最高频率为F,若 如果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最高频率为 , 以2F的采样频率对其采样,则采样得到的离散 的采样频率对其采样, 的采样频率对其采样 信号序列就能完整地恢复出原始信号。 信号序列就能完整地恢复出原始信号。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电子商务系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Differential Manchester code)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与曼彻斯特编码相同,在每个码元的中间, 与曼彻斯特编码相同,在每个码元的中间,信号都会发生 跳变;不同之处在于: 跳变;不同之处在于: 用在码元开始处有无跳变来表示0和 用在码元开始处有无跳变来表示 和1 :
数字
1010
模拟
数字编码
数字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电子商务系
编码和调制
用数字信号承载数字或模拟数据——编码 编码 用数字信号承载数字或模拟数据 用模拟信号承载数字或模拟数据——调制 用模拟信号承载数字或模拟数据 调制 x(t) 编码
g(t)
数字或 模拟
g(t) Encoder 数字信号 s(t) m(t)
语音信号要在数字线路上传输,必须将语音信号转换 语音信号要在数字线路上传输, 成数字信号。这需要经过三个步骤: 成数字信号。这需要经过三个步骤: 1)采样——按一定间隔对语音信号进行采样 )采样 按一定间隔对语音信号进行采样 2)量化——对每个样本舍入到量化级别上 )量化 对每个样本舍入到量化级别上 3)编码——对每个舍入后的样本进行编码 )编码 对每个舍入后的样本进行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