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方文山歌词的语言特色
试论方文山歌词创作的艺术特色

流行乐坛中的清风——试论方文山歌词创作的艺术特色方文山的歌词创作是一种对传统语言艺术化的过程,传统语言是按照词语之间内在的逻辑规律,通过一定的语法规范组织起来的,而艺术语言是对传统语言的“自动化、机械化进行反常化的语言,是加工了的、扭曲的、变形的语言,是为产生艺术感觉有意为之的语言”[1](P46),他的歌词往往不符合甚至是有意违背传统语言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方式,故意打破日常生活中已成习惯的词语搭配关系,将不同组合中的词语进行重组,如把抽象概念与具象名词相联结,或表现人特性的专用词语与表现物特性的专用词语相联结,或把不同感官的感觉词语交错,以这种陌生的语言变形构成全新的独特意味,突显出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
下面我们主要从其歌词语言的超常规表达方式入手,谈谈方文山歌词创作的语言艺术特色。
一名词量词错位搭配什么名词使用什么量词,在普通话或方言里是约定俗成的,同时还“要遵循一个规律,即名量词的形象色彩和与之搭配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的性状特征相符” [2],但在方文山的词作中,一些尚未被人们约定的、不符合传统组合规律的名词和量词的搭配现象屡见不鲜。
例如:(1)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东风破》)(2)她嘴上亮丽的唇膏有一股自信的骄傲/我看得到(《她的睫毛》)(3)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发如雪》)(4)捞月亮张网补星光/给爷爷下酒喝一碗家乡(《牡丹江》)现代汉语中,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通常前面只能加“种、类、点儿、些”等名量词或“次、回、遍、顿、趟”等动量词,一般情况下不能受具体的数量短语的修饰。
以上几例却打破了传统语言的这种语法规范,恰是用具体的数量短语来修饰抽象名词。
如例(1)中多用于修饰灯的量词“盏”,却用来修饰情感“离愁”;而现代汉语中的“股”作量词,多用来修饰成条的东西或者是气体、气味、力气等,有时还可以修饰成批的人,如“一股敌军”,但例(2)却用“股”来修饰抽象名词“骄傲”,将“骄傲”这种抽象的心理情绪拟人化、量化了。
方文山歌词语言之分析

studies of Fang Wenshan,and presents the significance and stud姐ng ways of
this thesis.
In paragraph 2,the writer makes analysis on the intonation style of Fang Wenshan’S words on the terms of ffs musical rhythm.
In paragraph 3,the writer sums up the character of Chinese Style and the beauty of Fang Wenshan’S words.
终于,在1997年7月7日凌晨一点半,方文山接到了吴宗宪邀请他到音乐工作室 上班的电话。周杰伦曾经说过:“没有方文山,我的歌不会这么成功。”的确如此,这么 多年来,方文山为周杰伦创作了大量的歌词作品,共有《兰亭序》、《烟花易冷》等60 多首作品。这些作品让方文山在各大年度颁奖台上的人气始终居高不下,从2001年至 今,方文山因歌词创作出色共获奖37次,其中连续10次入围台湾第十二至第十九届金
Key words:Fang Wenshan language
rhetoric
speech
graIilmar
semantics
Ⅱ
广西大学硕士掌位论文
方文山人,没有人会不知道方文山的。他个子不高,笑容羞涩,喜欢穿牛仔 裤和T恤衫,喜欢在满头的乱发上带帽子,正是这样普通的男子,创作出了许许多多脍 炙人口的作品。方文山低微的出身挡不住他惊世的才华,他的横空出世,令沉闷许久的 华语词坛掀起众多风暴,树立了不可替代的“方式”品牌。
浅谈方文山中国风的歌词艺术

浅谈方文山“中国风”歌词艺术——以《青花瓷》的歌词为例摘要:方文山擅长运用古典意象营造诗情画意的意境,表达中国式的情感,是典型的“中国风”创作,本文将以《青花瓷》为例,从歌词的词汇和修辞手法,押韵等几个方面来浅谈方文山“中国风”歌词艺术。
关键词:方文山;中国风;青花瓷;歌词艺术方文山歌词创作的“中国元素”之所以能够挤进时尚潮,关键还在于它契入了电子媒介时代的流行话语环境,并且擅长在这个话语环境中“出新”甚至“标新立异”。
一、静态动词与动态动词相结合。
首先是歌词的第一句:“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中的一个“转”字。
这里的“转”,不仅描绘出作画时笔锋突转所带来的颜色改变,同时也暗示“我”正在作画时,突然想起了一南邂逅的“你”,此时“我”平静的心“你”而突然被扰乱。
其次是“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这句被誉为最为经典传神的一句,其中两个“等”字更是整句的关键字。
天青色是很难烧制的颜色,要达到这种颜色不仅要求技术好,还要有很好的天气——出窑时是烟雨天。
所以要想见到天空中的天青色,就得等待烟雨过后天晴而又未晴的那一瞬间。
本人认为《青花瓷》的情感寄托在这个“等”字。
作者用这样的一种“等”彰显出女子于“我”的重要,也强调出爱情里的“等待”是多么无力和无奈。
再次“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这句时尚化口语中的三个“惹”字。
一连三个“惹”字,虽然字义相同,但用法却不同。
作词人方文山说“惹”字是从揭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中得到的体会。
在这里“惹”字是动态的动词,“惹”字有不请自来之意,主动性很强,让原本被动的物体仿佛有了生命,让芭蕉不再被动的等着雨淋,门环也不再被动的等着铜绿染身,接着串联出那句“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这个“惹”字,级细致的刻画出“我”偶然遇到“你”以后,“我”对“你”难以忘怀的情形。
作者通过静态动词与动态动词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朦胧飘忽的氛围,更好地烘托出歌词主人公的心境,达到了动静结合的效果。
浅析方文山歌词的修辞艺术

( )押 韵 一
再 结 合 “ ” “ 城 ” “ 河 ”和 “ 山 ”等 极 具 份 量 的 龙 长 黄 泰
中 国 元 素 作 为 歌 词 的 意象 ,准 确 地 传 达 出一 个 中 国 北 方 汉
押 韵 是汉 语 传 统 诗 歌 中 的 一种 非 常 重 要 的修 辞 手 段 ,
( )而你 的 脸颊 像 田里 熟 透 的 蕃 茄 ( 七 里 香 ) 6 ( 7)那 温 暖 的 阳光 /像 刚 摘 的 鲜 艳 草 莓 /你 说 你 舍 不
听 到 这 首 歌 , 每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个 唱 出 这 首 歌 的 人 都 会 被 那 种 伤 感 深 深 得 吃掉 这 一种 感 觉 ( ( 里香 》 ) ( 七
《 花 台 》 意境 悠 远 、哀 伤 婉 转 ,让 人 听 而 心伤 。 菊
二 、方 文 山 歌 词 的辞 格 运 用
( )比喻 一
1 明喻 .
方 , 于 是 就 尽 力 掩 饰 自己 心 中 的悲 伤 。 这 首 歌 的 歌 词 选 用
( )喜欢 的对 象要 自己挑她粉嫩 清秀的外表 /像是 多 5
浅析方文 山歌词 的修辞 艺术
口田 甜
摘 要 :本文选取 了被誉 为华语流行 乐坛第一词人——方文 山近年来创作的歌词 ,从语音修辞 、辞格运用两
方 面 解析 了方 文 山歌 词 的修 辞 艺术 , 旨在探 讨 其修 辞 艺术在 方丈 山歌 词 创作 中 的重要 作 用 。
关键 词 :方文 山 歌词 修辞
在 当今 的 华 语 乐 坛 , 随着 周 杰 伦 等 歌 手 的走 红 , 方 文 男 性 发 音 特 征 , 能传 达 出如 黄 河 奔 涌 般 的 厚 重 情 感 。在 方 山这 个 名 字 也 越 来 越 为 广 大 歌 迷 所 熟 悉 和 喜 爱 。 作 为 台湾 文 山创 作 的 爱 国题 材 的歌 词 作 品 中 , “ 东 ” 韵 的 使 用 对 中 著 名 词 人 , 近 年 来 方 文 山创 作 的 歌 词 作 品赢 得 了 空 前 的 赞 烘 托 主 题起 到 了十 分 重 要 的作 用 。 我们 以 《 龙拳 》 为例 : 誉 , 他 本 人 在 各 类 评 选 中 屡屡 获 得 最 佳 作 词 人 奖 。 在 他 笔
方文山歌词语言活用艺术研究

方文山歌词语言活用艺术研究我们普遍认为,词类活用是一种特殊用法,是指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词语习惯在句中临时改变了他的基本职能,充当了别的词类的语法现象。
词类活用是从语法角度来说的,而不是从词汇角度来谈的。
一般来说,一个词的基本的语法功能是固定的,活用只是一种临时性的功能,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环境,这种临时性的功能就不存在了。
一、方文山歌词语言活用现象的界定(一)句法成分、组合关系一般来说,处于句子中某个位置上的词的语法功能和组合能力是相对固定的,比如典型及物动词能处在核心谓语上,又能带宾语,假如某类非动词也放在了这样的位置上,也带了宾语,那么我们说这个词就属于活用作动词现象,同样,某类非名词处在主宾语的位置上,而且前加物量短语修饰,这类词也是活用作名词的现象。
我们还可以依此类推活用为形容词的某类词往往前加很修饰,我们发现方文山歌词大致有活用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和活用为形容词三类现象,我们各举一例如下:街景一直在后退,你的崩溃在窗外零碎。
(《一路向北》)我温热着,被呵护的感受。
(《甜甜的》)被雨淋湿的唐装,那股叹息很东方。
(《双刀》)比如例子中“崩溃”就是动词活用作了名词,前面有领属成分性质的定语,而且“崩溃”本身作了句子的主语成分,其他的例子我们在活用分类里再作说明。
(二)意义判定法我们这里所说的意义判定法,说的是处于歌词中关键位置上的某类词含有使宾语怎么样,或者认为觉得宾语怎么样这样的意义时,我们认为属于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范畴。
各举一例如下:一身琉璃白,透明着尘埃,你无瑕的爱。
(《千里之外》)幸福了这个季节。
(《七里香》)形容词“透明”后面分别直接带上了宾语“尘埃”,这表明形容词带上宾语组成了动宾结构,含有致使义,表示“使尘埃透明”之意。
二、方文山歌词活用现象分类(一)名词活用1.活用为动词一般而言,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的主要表现。
在方文山的歌词创作过程中,这种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方法给他的词作增添了另一种韵味,也更加能激起人们对歌词的兴趣。
方文山歌词语言现象探析

语 言 研 究
方文山歌词语言现象探析
樊 小菲
河北大学 2 0 1 0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河北保定 0 7 1 0 0 0
方文 山, 从发轫之作 的《 娘子》 到舒缓 忧伤 的《 半岛铁盒》 , 近年来 , “ 副词+ 名词 ” 的现象屡见不鲜 , 特别是 “ ‘ 很’ + 名 到古意盎然 的《 东风破 》 , 到红极一时的《 菊花 台》 , 再到新鲜出 词 ”的结构 已经为人们所接受并广泛使用 ,在方文 山的歌词 炉的《 青花瓷》 , 他几乎包揽 了周杰伦所有脍炙人 口的精品。 此 中 , 这类现象也时有出现。 外, 他还为吴宗宪、 S H E 、 蔡依林等超人气歌手写歌 , 在极短的 例如 : 被雨淋湿的唐装用B 股叹息很东方 ( 《 双刀》 ) 时间迅速蹿红 ,成为当今歌坛 中无法撼动 的 “ 指标性人物” 。 门上 流苏 线条 在摇 晃 炫耀 , 疯 狂 的城 堡很 欧 洲 的情 调 “ 我 的词会成为一个时代 的共 同记忆 , ”这是方文 山对 自己的 ( 《 同一种调调》 ) 创作的评价 。 他 塑造 的歌词意境新颖脱俗 , 独辟蹊径 的追寻古 能够进入这类 组合 中的名词往往 是抽象性或概括性较大 典韵味 , 将质朴怀旧的元素渗入流行音乐的骨髓 , 一反现代快 的名词 , 如上 面两个例子中 , “ 东方” 和“ 欧洲” 指 的是 与这两个 餐式的爱情孕词风格 , 无疑是对 当下固有模式 的颠覆 。 消失的 地方 的人和物具有紧密联系的区别性特征 , 分别含有“ 东方的 古文明, 远古的战场 , 阴森的传说, 二十世纪的旧上海都成为 特征或气息” 和“ 欧洲特色 ” 的含义 , 然后再用这 两个抽象化 的 他笔下的意象 。 名词分别修饰代表中华 民族特色的“ 唐装” 和具有 欧洲建筑特 1 . 歌词之美 色的“ 城堡” , 名词从而具有了形容词 的某种 内蕴和功能 , 表示 1 . 1所塑造的意境情 韵深厚 与名词相关联的某种性质或状态 ,使得歌词语 言的表达经济 方文山的顶峰之作《 青花瓷》 展现 了烟雨朦胧 的江南水墨 准确、 内涵丰富。 山; 《 东风破》里我们仿佛看到旧地重 游物是人非般淡淡 的哀 2 . 2词 语创 新 愁, 《 发如雪》中让我们感受到了前尘后世轮 回不息般轻轻 的 2 2 . 1 善用典故 、 巧用辞格 , 增加意蕴美 喟叹 。 “ 你的影子剪不断 ,徒留我孤单在湖面 成双 ” 《 菊花 台》 我们以《 千里之外》 为例 , “ 无声黑 白” 的“ 无声 ” , 将“ 无声 ” 中的这句歌词化用了李 白的《 月下独酌》 第 一首 “ 举杯邀明月 , 这个状态形容词转变为动词 。 黑白的基调 已经让听者感 叹, 而 对影成三人 ” , 这是运用反衬手法收到 的效果 。 “ 繁华如三千东 “ 无声 ” 在无限沉默 中更显 悲凉 , 与“ 执手相看 泪眼 , 竞无语凝 流水, 我只取一瓢爱 了解, 只恋你化身的蝶” , 《 发如雪》中的这 噎” 有着相 似的意境 。另一个是“ 诗化了悲哀” 的“ 诗化” , 无形 句歌词化用 了两个典故 , 先是化用 “ 任凭 弱水 去三千 我 中勾勒 出“ 雨 中来” 的虚幻 , 让“ 淋湿现在” 更显得凄决动人 。 全 只取一瓢饮 ” ; 而后“ 只恋你化 身的蝶 ” , 令 人想到 了梁 山伯 和 诗流露 出的是人事变迁 生死殊途 的感慨。 祝英台化蝶 的爱情传说。 1 I 2音韵和谐造就的音律 美 2 . 2 . 2注重选 用颜色词 , 用颜色词构建诗 画美 方文 山推崇素颜韵脚诗 , 宣布不添加标点符号阿拉伯数 拿《 发如雪》 和《 七里香》 中的颜色词来说 , 《 发 如雪》 歌词 就此营造 出伊人 瞧悴 、 相爱男女分离的淡淡忧 字, 坚持素着一 张纯汉字的脸来创作 , 并且试图恢复传统诗词 开头写狼牙月 , 的韵脚 。 他说过 : “ 我认为诗与词是不分家 的, 所 以我觉得写词 伤 的氛 围。 同样是写爱情 , 《 七里香》 写道 , “ 那饱满的稻穗幸福 就是写诗 。 ”这 里所说的词就是歌词 , 方文山是这样说也是这 了整个季节, 而你的脸颊像 田里熟透的番茄” 。熟透的番茄 , 色 含 蓄委婉的描写了恋爱 中的女孩幸福羞 涩的神情 , 表 样做 的。他在歌词 中大量使用押韵手法 ,豪放 的选 a n g 、 o n g 、 泽红色 , e n g 、 a ; 婉约的选 a i 、 e i 、 i 、 U, 随情选韵 , 各得 其宜 。《 黄金 甲》 就 现 的是甜蜜幸福的初恋画面 。 是突出代表 : 歌词的第一段几 乎全 部压 “ o n g ” 韵, 采用短句 、 整 3 . 结语 方文 山以“ 作诗” 的方式写歌词 , 他 的歌词恰 到好处 的押 旬, 又兼用排 比和反 复的修辞格 , 语义鲜明 , 气 势夺人 , 此段 以 接近诗句的表达方式 , 使得 歌词古朴 、 典雅 , 委婉含 说代唱 , 节奏紧密 , 铿锵有力 ; 中间 的桥段压 “ O ” 和“ U ” 韵, 同时 韵 和转韵 , 运用顶真修辞格 , 前后句 子首位蝉 连 , 表 意流畅 , 感慨 之情跃 蓄 , 意境深远 。从他 的歌词创作可看 出, 方文山以其新颖 的词 超常规 的另类言语体式 , 别 出心裁 的语法和词汇 然纸上 ; 副歌则 压“ a ” 韵, 唱腔高亢舒 展 , 豪放之 中带有骨 肉相 语表达形式 , 残 的 血 泪 之情 。 的组合方式 , 形成 了他极具个性 的歌词创作风格 , 背叛 了传统 2 . 歌词之创新 的“ 陈词 ” , 冲破 了传统的语法束缚 , 造成强烈的听觉 、 视觉 冲 击力 , 形成 了新奇 、 独 特的表达效果 , 这也 正是 他的歌词会成 2 . 1修 辞创 新 2 . 1 . 1名词数词特别组合 为“ 一个时代共 同的记忆” 的魅力之所在。 一 在方文山的词作 中, 一些 尚未被人们约定的 、 不符合传统 参 考文献 : 组合规律的名词 和量词 的搭配现象屡见不鲜 。 例如 : 一盏离愁 【 l 】 姚晨雄. 流行音乐的古典情怀 【 I 】 . 音 乐论坛. 2 0 0 8 . 5 『 2 1 鲁谷川. 没有方文 山 , 周杰伦会 更寂 寞 [ N ] . 南方都市报. 孤单伫立在窗 口 , 我在 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 ( 《 东风破》 ) 。 现代 0 0 4 . 0 8 汉语 中 ,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 , 通常前面只能加 “ 种、 类、 点儿 、 2 『 3 1 应忆航. 面对 一种被动 的写作 f J ] . 词刊. 2 0 0 7 . 6 些” 等名量词或 “ 次、 回、 遍、 顿、 趟” 等动量词 , 一般情况下不能 『 4 ] 方文 山吴克群 陶茹张信 哲全面解析“ 中国风” 【 N ] . 华商 受具体 的数量短语的修饰。以上两例却打破 了传统语言 的这 2 0 0 8 . 9 、 种语法规范 , 恰 是用具体 的数量短语来修饰抽象名词 。 如例句 晨报. 『 5 1 应忆航. 面对一种被 动的写作 [ J ] . 词刊. 2 0 0 7 . 6 ’ 中多用于修饰灯 的量词“ 盏” , 却用来修饰情感“ 离愁 ” ; 而现代 f 6 1 赵 飞. 歌 词的雅俗之辩 与毛 翰的雅歌 夙求[ J ] . 名作欣 赏. 汉语中的“ 股” 作量词 , 多用来修饰成条的东西或者是气体 、 气 0 0 2 . 2 味、 力气等 , 有时还可 以修饰成批的人 , 如“ 一股 敌军 ” , 但 例旬 2 『 7 ] 方文 山. 关于方 文山的素颜韵脚诗 [ M] . 北京作 家出版 却用 “ 股” 来 修饰抽象名词 “ 骄傲 ” , 将“ 骄傲 ” 这种抽象 的心理 社. 2 0 0 7 . 情绪拟人化 、 量化 了。 2 . 1 - 2 副词和名词的超 常搭配
浅析方文山歌词的创作特点

浅析方文山歌词的创作特点作者:孟诗凡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4期摘要:方文山在其歌词创作中,一方面熟练地运用古典化技巧以追求文辞的意象美、诗化美和音律美,另一方面又在此基础上注入现代流行元素,着重构建超强的画面感和奇特的想象空间,并借助新颖的修辞艺术来增强歌词的表现力。
这种古典和现代的完美融合,使得其歌词创作风格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古典现代创作特点周杰伦的歌曲深受广大青年的喜爱,随着他的走红,他的“御用词人”方文山也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在与周杰伦合作的近十年来,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歌词,成为华语乐坛的顶尖词人。
他的歌词亦诗亦词,给人以全新的审美感受。
方文山歌词的创作特点突出地体现于其既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又彰显出了现代的潮流。
一.古典的清音幽韵1.古典的音律美歌词的音乐性要强,其韵律和谐的重要性是不必说的。
相比较而言,一首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歌词,会更容易让人记忆和传诵,而押韵的完美体现最早是出现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
方文山的歌词就结合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押韵特色,读起来抑扬顿挫、悦耳动听。
方文山在诗集《关于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签售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诗与词是不分家的,所以我觉得写词就是写诗。
”这里所指的“词”就是歌词。
方文山的歌词的确反映了其独特的音律美,有古典诗词的韵味。
例如在《东风破》中,整首词的韵脚有:“愁、口、后、游,寞、火、我、泊,喉、瘦、偷、过、奏、落、幼、幽、透”,主要押“o”和“ou”韵,读起来古意缭绕、意境深远。
又如《断了的弦》中押“ao”韵,《夜曲》中押“ing”“in”韵等等。
任何一种语言都应当具有节奏性,歌词更应该如此。
方文山将这些古诗词元素注入流行歌词文字中,更有利于抒发民族情感,营造“中国风”氛围,获得其独特的开拓价值。
2.古典的意象美葛金平在《流行歌曲歌词创作源泉——古典诗词》认为古诗词是中国艺术的瑰宝,是现代歌词创作的来源,它提升了现代歌词的质量和层次。
试论方文山歌词创作的艺术特色.doc

试论方文山歌词创作的艺术特色.doc方文山是华语音乐界知名的词作者,他从2000年开始活跃于音乐创作界,作品涉及各种曲风,包括流行、摇滚、R&B等等,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他的歌词不仅有深度和思考,而且写作风格极具诗意,表现出了独特的艺术特色。
一、情感真挚且充满理性思考方文山的歌词常常填写着他真实的情感和经历。
他的创作充满了情感的余味和独特的感受。
例如,他的《单车爱情》中写道:“走在人来人往的街,突然间发现自己好累,没有你的世界好寂寞,像单车失去了依靠。
”歌词简单,却表达了失去爱情的空虚和寂寞。
方文山笔下的情感充满了细腻和感性的表达,他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为素材,让歌词具有情感共鸣和触动人心的力量。
同时,方文山的歌词也充满了理性的思考和深入的分析。
例如,《借口》中写道:“原来你要走一条无尽头的路,而我是你赖以依靠的借口,我试着让自己解脱,可有些事总放不下。
”歌词深刻剖析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恋爱中的艰难抉择。
方文山的歌词不仅仅是简单的情感表达,还能引起听众对爱情和人生的反思和思考。
二、意象丰富,诗意浓郁方文山的歌词不仅有深度和思考,还具有浓郁的诗意。
他的歌词中经常出现各种意象和比喻,令人感觉到视觉和情感的交织。
例如,《晴天》中写道:“我想我不会太阴天,晴天多美好,如果所有人都可以勇敢爱,那么这世界多么美好。
”歌词中的晴天形象给人以清新、明亮的感受,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此外,方文山的歌词还具有诗歌的韵律和格律。
例如,《七里香》中写道:“直到那时,我带你去看天荒地老,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歌词中的“直到那时”和“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搭配,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韵味,让歌词音韵和谐。
方文山在创作时思索和琢磨每一个字句的和谐和韵律,让歌词既具有诗意,也具有可流传性。
三、抒情与社会关怀并存方文山的歌词既有抒情,也有社会关怀。
他对现实问题的敏锐度和对社会矛盾的深刻理解体现在他的歌词中。
例如,《稻香》中写道:“我终于放下了架子,也释怀了,假装很酷的曾经依然难以忘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方文山歌词的语言特色论方文山歌词的语言特色方文山歌词的语言特色摘要文山的歌词以其独树一帜的文字,独特的类色中革,汲取命构有。
筑用他他的的善创音于作乐用素世通材界古,。
贯今并他的的能视运词角作用,对语言流从行自中色的中生,了重汲要取很构大有贡筑用的献他的。
影的创响音本。
作乐文素世分百材界别余,。
从首方的并他文歌的能山词运词歌作作用词品语对的是言流语他行自关键词:方文山歌词; 语言; 特色The rhetorical art of Fang W enshan 's lyricsAbstractFang Wenshan uses his unique words, distinctive artistic creation and a variety ofartistic techniques to promote the alternative music revolution. He is good at using the classical and new view. He can learn the creative material from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s and he can use the language s'features to build his music world. His words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pop music. Hundreds of works are his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pop music. This article comprehensively analyses the features of Fang Wenshan 's lyrics in three areas. They are the voice,the vocabulary and the grammar.Keywords: Fang Wenshan 's lyrics Rhetoric Characteristics随着2000 年周杰伦的走红,他的“御用词人”方文山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方文山,台湾著名词人,是歌坛小天王周杰伦的最佳拍档,到目前为止,方文山已经为周杰伦创作了五十多首优秀的歌曲,首首经典,首首风行。
他的歌词能够引起欣赏着的情感共鸣和心灵的震撼,其中更是有许多生动贴切新奇的语言手法运用,构筑了方文山多彩的歌词世界。
一、语音方文山歌词善于利用汉语语音的特色以体现歌曲的音乐性和文学性。
他的歌曲中非常重视押韵、叠音等语音手法的运用。
对方文山创作的大量歌词进行分析,他的作品几乎都是押韵的,通篇一韵到底的也不足为奇。
像《胡同里有只猫》,这是方文山比较满意的一首作品。
整首歌词从头到尾只押同一韵,韵脚分别是“猫”,“高”,“遭”,“好”,“堡”,“猫”,“跑”,“淘”,“找”,“包”,“瞧”,“著”,“晓”,“聊”,“到”,“好”,“淘”,“了”,“傲”,“掉”,“傲”,“好”,“巢”。
撇开歌词所呈现的意义不说,押韵很整齐,音乐感、节奏感极强。
《千里之外》、《我的地盘》、《子弹列车》等都是押韵的。
押韵在方文山的歌词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他遣词调句的能力,玩转文字的自如,让人惊叹。
通过押韵手法的运用,让方文山的歌词显得铿锵有力,节奏感强。
琅琅上口的语音和节奏,更利于歌曲的传播。
流行歌曲中的叠音现象非常常见,都是一些常用词,能使歌曲带上口语化的特点。
方文山也很擅长这种手法,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双截棍》了,整首歌听下来,恐怕只有“哼哼哈兮”这四个字最清楚了,反倒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突出表现了习武之人的形象。
还有《飘移》中独创的拟声词“得飘”一词。
这首歌是为电影《头文字D〉而作,讲述的是一群酷爱赛车的年轻人的故事,“得飘得飘”表现出了飙车时的速度极快,车在飘移,把飙车的技能的高超也突出表现了出来。
还有像《对不起》、《菊花台》、《霍元甲》等歌曲都运用了叠音手法。
二、词汇方文山总是让民族气息不离他的左右。
他擅长将一些文言词、历史词植入歌词中,以体现本民族文化,这是对现代流行歌曲中泛滥的情情爱爱的超越,也是以独辟蹊径的思路冲破俗套的体现。
“中国风”一直是方文山喜欢的风格,方文山所创作的具有传统含蓄蕴藉韵味的“中国风”歌词也渐渐成为当时的主流,成为众多华语歌手争相模仿的歌词风格。
在方文山的歌词作品中,总是善于使用中国古典诗句常用的意象,充满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典雅清丽,柔婉精致。
古典气息用现代白话写成的四言诗谱曲演唱出来。
柔婉的意境需要有一些特定的意象才能变现出来,以《青花瓷》这首中国风的歌曲为例,就运用了“牡丹”、“檀香”、“宣纸”、“仕女图”、“绣花针”、“江南小镇”、“泼墨山水画”这类具有典型中国意象的词语。
另外,用“初妆”、“了然”、“走笔”这样的文言词加以贯穿,就形成了整首歌曲的古朴典雅的氛围。
其它中国风歌曲如《娘子》、《东风破》、《千里之外》等都运用了这种方法。
以古典诗词的韵味营造柔婉典雅的风格,也是方文山的惯用手法。
比如《念奴娇》这首歌,基本上是按照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白居易的《长恨歌》组合而成的。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大江东去浪淘尽…… 檣橹灰飞烟灭”都是直接引用。
“回眸一笑百媚生情,六宫粉黛颜色失去……从此君王不早朝起”都是对《长恨歌》的稍加改动。
这样化用诗句的例子还有很多,《东风破》整首诗以苏轼《东风破》为参照而改写的。
具体词句的引用比如化用了《红楼梦》中的:“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唐代郑谷的“骤雨闹芭蕉”,李煜的词“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等等。
爱情无疑是更古不变的话题,占据了全部歌曲中的大部分。
然而每个作词家的风格不同,他们对爱情的表达也都不一样。
方文山像个年轻人一样,追求甜美的爱情,即使是失恋了,也要痛快地将愁苦表现出来。
《七里香》、《园游会》、《她的睫毛》、《浪漫手机》、《麦芽糖》则是以略带欣喜的心情表达了恋爱的美妙感受。
词语都是温柔的,甜美的,如用“草莓”、“稻穗”、“蕃茄”、“果酱”、“水蜜桃”、“糖果”等词语去渲染。
《完美主义》、《对不起》、《黑色幽默》、《反方向的钟》等歌曲则是表现失恋的痛苦,“寂默”、“悲剧”、“泪滴”、“叹息”、“苦笑”、“抽痛”是常用的词。
而除了“中国风”和爱情题材的歌曲之外,方文山还创作了一些当代年轻人比较喜爱的歌曲,这类歌曲的语言也是清新直白的,正与年轻人的心理相符合。
如《三年二班》、《我的地盘》、《斗牛》、《飘移》、《直来直往》等,以“街舞”、“独特”、“速食”、“拽”、“飙”、“辣妹”等流行词语体现青少年的活力与追求。
三、语法追求语言的独特性是方文山歌词的最大特色,语言的独特性从语法角度更直接地体现出来。
方文山是一个追求新奇的人。
他的歌词,总是喜欢改造正常的语法。
这样,歌词的创新性和独创性都得到很大的提高,使人获得听觉上的新的刺激。
方文山的歌词就喜欢运用这种语法上的超常搭配。
(一)定中短语的创新根据语言运用规则,名词通常与某一类量词搭配。
在方文山歌词中,这种规则不受到限制,他常用一些表示具体事物的数量词来修饰表示抽象意义的名词。
例如:《以父之名》中“荣耀的背后刻着一道孤独” ,正常的想法是一道伤疤,所以,听众很容易将伤疤与孤独联系起来,还有《东风破》中“一盏离愁孤独伫立在窗口”,“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两句,《发如雪》中“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 ,方文山的创新在于他将这些具体名词直接省略了,以抽象名词代之,让这些“离愁别绪”具象化,更能让人深层次地体会出所要表现的情感。
(二)主谓搭配的创新方文山将表示抽象意义的名词与具体意义的动词、形容词搭配,创造出一种新的造句方式,使语句的新鲜感增强。
例如《东风破》中“岁月在墙上剥落” ,“剥落”与“岁月”是一种新的搭配方式。
还有歌词中出现的“韵味”与“私藏”,“未来”与“拆”,“眼神”与“拍照”的搭配,都是经过作者精心的思考而创造的。
(三)动宾短语的创新例如《菊花台》中“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 ,“勾住”与“过往”,是一种搭配的创新。
还有如“飘落”与“灿烂” ,“拉开”与“重”,“戒”与“微笑”,都是一种新造的动宾短语。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的地盘》中的“灌溉原则”,“培养独特”,“把音乐收割”,创造一种听觉新体验。
(四)“很”修饰名词我们都知道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这一基本规律。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用法也在发展。
在方文山歌词中就能见到“很+名”的形式。
比如《双刀》中的“很东方”,《不能说的秘密》中的“很后面”等。
方文山歌词中对名词的限制更少,随性而作,像“东方” 、“后面”都是一般性的名词。
对传统语言规则的创新,让歌词更时尚、灵活,这种用法也逐渐得到大众的接受和认可。
(五)变式句1主谓倒置《菊花台》中“随风飘散,你的模样” 一句,正常语序应该是“你的模样,随风飘散”,主谓倒置,押江阳韵,使整段具有音乐美。
这样的例子还有《千里之外》中“透明着尘埃,你无瑕的爱” ,《双刀》中“将恩怨全看穿,丹凤眼的目光”,《龙拳》中“渴望着血脉相通,无限个千万兄弟”等。
2 新型动宾结构句像《发如雪》中的“纷飞了眼泪” ,“凄美了离别”,《千里之外》中的“诗化了悲哀”这几句,形成一种“动词+助词‘了'+宾语”的新型组合方式,起到了强调宾语的作用。
(六)词类活用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方文山创作歌词时以语法规则为依据,但又不拘泥于语法,他总是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之处。
在一些词语的使用上,他总是改变词汇原来惯用的词性,也即是词类活用。
比如《娘子》中“家乡的爹娘早已苍老了轮廓”中的“苍老” ,《发如雪》中“我等待苍老了谁”中的“苍老” ,《七里香》中“那饱满的稻穗幸福了这个季节”中的“幸福”都是形容词,在这里活用作动词。
还有《青花瓷》中“在瓶底书刻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伏笔”是名词,在这里活用作动词。
“你的美一缕飘散”中“一缕” 数量词活用作副词。
这样的“陌生化”效果,在方文山歌词中有多处体现,而且恰到好处,新颖奇特,避免落入俗套,不容易被遗忘。
方文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他对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对祖国的自豪感已深深融入了他的歌词中。
“中国风”是他创作的第一大特色。
他总能将各种具有古典气息的意象意境融于歌词中,再加之整齐漂亮的押韵,都带着我们回到了唐诗宋词般的诗意境界。
同时,他又关注青年一代的成长,许多曲风淳朴清新的歌曲都是他为当代青年精心打造。
这些特色都成就了方文山的歌词。
动听的歌曲,优美的语言,柔美的意境,是一个个美丽的故事,是一首首动听的歌曲,也是一首首韵味悠远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