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十六个成矿带介绍

合集下载

中国成矿带最新划分

中国成矿带最新划分

成矿区带详‎细划分成矿省——属成矿域范‎围内的次级‎成矿区(带),它的范围受‎大地构造旋‎回的控制,成矿作用形‎成于一个或‎几个成矿旋‎回;发育有特定‎的矿化类型‎;成矿物质的‎富集主要与‎地球层圈间‎的相互作用‎有关;成矿作用明‎显受区域岩‎浆活动、沉积地层、变质作用的‎控制,如我国华南‎成矿省受花‎岗岩浆的侵‎入和岩浆喷‎发作用的控‎制,形成与燕山‎成矿旋回(或火山岩)有关的有色‎、稀有、稀土及非金‎属“成矿系列组‎”,其中每个系‎列受成矿地‎质环境的控‎制。

成矿省内成‎矿地质环境‎形成某一或‎几个矿床成‎矿系列,出现成矿地‎质环境与矿‎床成矿系列‎大致对应关‎系,应用成矿年‎代学对矿床‎的测年资料‎,地质构造发‎展过程中的‎成矿旋回,各个成矿旋‎回在不同成‎矿区带内出‎现的成矿地‎质环境及对‎应的矿床成‎矿系列,构成了成矿‎省内区域成‎矿作用的演‎化历史,应用“区域矿床成‎矿谱系”剖析每个成‎矿省的区域‎成矿作用的‎演化过程和‎总结区域成‎矿规律。

据此编制了‎每个成矿省‎的区域矿床‎成矿谱系图‎。

区域矿床成‎矿谱系深化‎对矿床成矿‎规律的认识‎,为中国大陆‎成矿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区域成矿作‎用的科学依‎据。

有关“矿床成矿系‎列组”和区域矿床‎成矿谱系的‎内容和含义‎在第四篇中‎将做详细论‎述。

全国划分的‎16个成矿‎省,80个成矿‎区(带)将中国大陆‎各个成矿旋‎回形成的各‎类矿床和相‎应的矿床成‎矿系列在空‎间分布上做‎了定位。

应用矿床成‎矿系列的理‎论,按成矿省及‎其所属成矿‎区(带)阐明了成矿‎省的范围、区域构造概‎要、区域成矿特‎征;成矿省内成‎矿区(带)的划分、矿床成矿系‎列的形成和‎区域矿床成‎矿谱系,用每个成矿‎省的矿床成‎矿系列特征‎表和“区域矿床成‎矿谱系、矿床成矿系‎列图”作了矿床成‎矿系列的空‎间定位。

提出在成矿‎省(或成矿区带‎)限定的空间‎范围内区域‎成矿作用的‎演化规律及‎区域成矿作‎用的高峰期‎,区域构造演‎化的继承性‎和成矿物质‎间的内在联‎系密切、矿床成矿系‎列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和演化‎趋势,构成了“中国大陆成‎矿体系”的区域成矿‎作用框架。

中国16个脉石英成矿区带

中国16个脉石英成矿区带

中国16个脉石英成矿区带脉石英中SiO2含量一般在98%左右,是加工高纯石英砂理想的矿物原料之一。

我国脉石英矿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江西、四川、安徽、新疆、黑龙江、陕西、湖南、浙江、广西9个省份,以中、小型矿床为主。

根据成矿区带划分方法及我国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可划分为东秦岭-大别、安徽旌德-青阳-浙江安吉、武功山-武夷山-赣南隆起、上扬子东部-龙门山-大巴山(陆缘坳陷)、东海-赣榆、鲁西隆起等16个脉石英成矿区带。

1、阿尔泰地块脉石英成矿区带本区属古亚洲成矿域(Ⅰ)阿尔泰成矿省(Ⅱ-1)。

阿尔泰地区的伟晶岩脉十分发育,与美国Spruce Pine地区伟晶岩型高纯石英矿有着相似的成因机制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具有一定的成矿潜力。

已发现2处脉石英矿,查明脉石英资源量197.7万t。

其中新疆哈巴河县齐巴尔铁列克脉石英矿为一受北北西向张扭性断裂构造控制的热液充填石英脉,围岩为中泥盆统阿勒泰组灰绿色变质砂岩,石英脉成矿时代为晚古生代,共圈定2条矿体,组分平均含量SiO298.32%、Fe2O30.23%、Al2O30.57%,查明资源量184.7万t。

2、伊犁微板块南缘脉石英成矿区带本区属古亚洲成矿域(Ⅰ)伊犁成矿省(Ⅱ-3)、伊犁微板块南缘(造山带)成矿带(Ⅲ-11)。

区内地层主要为新太古界—元古界及早古生界,已发现脉石英矿床3处,SiO2含量97.09%~98.58%,其中新疆和静县措尔奥脉石英矿规模较大,查明资源量308.5万t,具有一定的成矿潜力。

3、中祁连脉石英成矿区带本区属秦祁—昆仑成矿域(Ⅰ)阿尔金—祁连成矿省(Ⅱ-5)。

脉石英分布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柴北缘)一带印支期花岗岩体中,该区花岗岩体分布面积大,附近有多期次岩浆活动,区域构造活动较强烈,具有较好的石英脉成矿条件。

已发现青海大柴旦行委大头羊西沟脉石英矿1处,该脉石英产于印支期花岗岩中,SiO2含量96.69%~99.28%。

通过提纯试验,SiO2含量可达99.99%,查明资源量927.06万t。

中国50大最知名的矿床,地矿人必看!

中国50大最知名的矿床,地矿人必看!

中国50大最知名的矿床,地矿人必看!1江西省贵溪市冷水坑银铅锌矿床简介开采始于明代。

探明国内少见的大型斑岩型铅锌银矿床。

已探明的银、铅、锌储量均达到特大型规模,冷水坑矿田作为我国已知的最大银矿田。

2蒙古包头市白云鄂博铁-铌-稀土元素矿床简介开发已有70余年历史。

铁矿由丁道衡先生1927年7月首次发现。

于1935年首次发现两种稀土矿物。

已探明铁矿石储量14.7亿吨,稀土工业储量36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铌储量660万吨,居世界第2位。

3江西省德兴市斑岩铜矿床简介唐、宋年间采冶颇盛,由铜厂、富家坞、朱砂红3个似筒状岩株组成。

4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铜金矿床简介矿区在1040年(宋康定)即有采金活动。

5甘肃省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简介金川硫化物铜镍矿床最初发现于1958年。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是目前全球第三大硫化铜镍矿床,除富含镍、铜外,还伴生钴、金、银、铂族(PGE)等17种元素。

6江西省大余县西华山钨矿床简介西华山钨矿是我国第一个发现和最早开采的钨矿山,约在1880年前后。

7湖北省大冶铁山铁(铜)多金属矿床简介该矿区是我国最古老的铁(铜)矿之一,早在1700年以前就已开采,并将采铁之山命名为铁山。

8福建省南平市花岗伟晶岩铌钽矿床简介本矿区是1960~1966年在该区开展1:20万南平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时,发现了含锡石及铌钽铁矿的伟晶岩脉。

9河北省张北县蔡家营铅锌矿简介蔡家营铅锌矿是在1958年群众开采褐铁矿时发现的。

10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驱龙矿区铜多金属矿床简介1986-1988年,发现绿色的“孔雀河”,“孔雀河”的两侧没有铜土壤异常,“孔雀河”的上游存在斑岩铜矿和矽卡岩型铜矿体。

11云南个旧锡铜金多金属矿床简介个旧锡矿从汉代发现以来,迄今已有二千年左右的开发历史。

12湖北省宜昌市樟村坪磷矿矿区简介宜昌磷矿于1956年由中南地质局宜昌普查队首次发现。

13新疆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床简介当地一牧民阿牙阔孜拜于1930年就发现了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矿脉。

中国成矿区带详细划分及矿产情况分析

中国成矿区带详细划分及矿产情况分析

中国成矿区带详细划分及矿产情况分析一划分方法全国的成矿区(带)采用五分法。

即成矿域(与Ⅰ级区带对应)、成矿省(与Ⅱ级区带对应)、成矿区(带)(与Ⅲ级区带对应)、成矿亚区(带,与Ⅵ级对应),矿田(与Ⅴ级对应)。

二成矿区(带)的详细划分01成矿域(Ⅰ级成矿区带)Ⅰ1-古亚洲成矿域Ⅰ2-秦祁-昆成矿域Ⅰ3-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Ⅰ4-滨西太平洋成矿域Ⅰ5-前寒武纪地块成矿域成矿域属洲际性的成矿单元,受全球性地质构造带(区)所控制,受控于特定的构造旋回及相应的成矿旋回。

在每个成矿域内,由于地区性的地质构造环境及演化的差异而有成矿省及成矿区(带)的形成。

后期新形成的成矿域通常叠加在前期已形成的古成矿域之上,存在后期成矿作用整体叠加在前期构造单元或部分构造单元之上,成矿域界线有可能穿过已存在的一些成矿省或成矿区(带),他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某一地区历史时段内发生的成矿作用结果,如滨西太平洋成矿域穿过华北陆块和秦岭-大别等成矿省。

02成矿省(Ⅱ级成矿区(带))Ⅱ-1 吉黑成矿省;Ⅱ-2 内蒙-大兴安岭成矿省;Ⅱ-3 华北陆块北缘成矿省;Ⅱ-4 华北陆块成矿省;Ⅱ-5 阿尔泰-准噶尔成矿省;Ⅱ-6 天山-北山成矿省;Ⅱ-7 塔里木陆块成矿省;Ⅱ-8 秦岭-大别成矿省;Ⅱ-9 祁连成矿省;Ⅱ-10 昆仑成矿省;Ⅱ-11 下杨子成矿省;Ⅱ-12 华南成矿省(含台湾岛和海南岛);Ⅱ-13 上扬子成矿省;Ⅱ-14 三江成矿省;Ⅱ-15 松潘-甘孜成矿省;Ⅱ-16 雅鲁藏布江成矿省03成矿区(带)(Ⅲ级成矿区(带))(1)吉黑成矿省(Ⅱ-1)Ⅲ-1 完达山中生代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区;Ⅲ-2 太平岭-老雅岭古生代、中生代金铜镍铅锌银铁成矿区;Ⅲ-3 佳木斯-兴凯新太古元古宙、晚古生代、中生代铁多金属非金属成矿区;Ⅲ-4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吉林哈达岭太古宙、晚古生代、中生代铁金铜镍银铅锌成矿带;Ⅲ-5 松辽盆地新生代油气铀成矿区;(2)内蒙-大兴安岭成矿省(Ⅱ-2)Ⅲ-6 额尔古纳中生代铜钼铅锌银金成矿带;Ⅲ-7 大兴安岭北段晚古生代、中生代铅锌银金成矿带;Ⅲ-8 大兴安岭南段晚古生代、中生代金铁锡铜铅锌银铍铌钽矿床成矿带;Ⅲ-9 二连-巴音查干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铜铁铬铅锌银成矿带;Ⅲ-10 锡林浩特-索伦山元古宙、晚古生代、中生代铜铁铬金钨锗萤石天然碱成矿带; (3)华北陆块北缘成矿省(Ⅱ-3)Ⅲ-11 华北陆块北缘东段太古宙、元古宙、中生代金铜银铅锌镍钴硫成矿带;Ⅲ-12 华北陆块北缘中段太古宙、元古宙、中生代金银铅锌铁硫铁矿成矿带;Ⅲ-13 华北陆块北缘西段太古宙、元古宙、中生代铁铌稀土金铜铅锌硫成矿带;(4)华北陆块成矿省(Ⅱ-4)Ⅲ-14 胶辽太古宙、元古宙、中生代金铜铅锌银菱镁矿滑石石墨成矿带;Ⅲ-15 鲁西中生代金铜铁成矿区;Ⅲ-16 华北盆地新太古代、中新生代铁煤油气成矿区;Ⅲ-17 小秦岭-豫西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金钼铝土矿铅锌成矿带;Ⅲ-18 五台-太行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金铁铜钼钴银锰成矿区;Ⅲ-19 晋西-陕东黄河两侧元古宙、晚古生代铝土矿稀土铜铁金煤盐类成矿带;Ⅲ-20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新生代油气煤盐类成矿区;Ⅲ-21 阿拉善元古宙、新生代铜镍铂族萤石成矿区;(5)阿尔泰--准噶尔成矿省(Ⅱ-5)Ⅲ-22 哈龙-诺尔特晚古生代、中生代金铅锌铁稀有宝玉石云母成矿带;Ⅲ-23 克兰晚古生代铁铜锌金银铅成矿带;Ⅲ-24 准噶尔北缘晚古生代、新生代铜镍钼金沸石膨润土成矿带;Ⅲ-25 准噶尔西缘晚古生代金铬成矿区;Ⅲ-26 准噶尔盆地晚古生代、中生代油气铀煤盐类成矿区;(6)天山-北山成矿省(Ⅱ-6)Ⅲ-27 博格达晚古生代铜锌石墨盐类成矿区;Ⅲ-28 阿拉套-赛里木晚古生代锡钨铅锌成矿区;Ⅲ-29 土哈盆地中、新生代油气煤铀沸石膨润土盐类成矿区;Ⅲ-30 西天山前寒武纪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铀煤铜(钼)锰铁镍金银稀有金属云母盐类矿床成矿区;Ⅲ-31 觉洛塔格-星星峡晚古生代铜钼金银镍成矿带;Ⅲ-32 南天山马鬃山晚古生代铁金铅锌银钒铀稀有稀土磷灰石蛭石菱镁矿滑石矿床成矿带;Ⅲ-33 额齐纳旗晚古生代铜铁(萤石)成矿区;Ⅲ-34 北山前寒武纪、晚古生代多金属铁铜镍金铅锌银磷稀有金属矿床成矿带;Ⅲ-35 萨阿尔明晚古生代、中生代、金铁锰铅锌稀有金属盐类成矿带;Ⅲ-36 西南天山晚古生代金铜铅锌银锑铀锡成矿带;(7)塔里木陆块成矿省(Ⅱ-7)Ⅲ-37 塔里木中、新生代油气煤铀盐类矿产成矿区;Ⅲ-37--1 库车新代油气铀成矿带;Ⅲ-37--2 阿瓦提--沙雅中、新生代油气煤成矿带;Ⅲ-37--3 柯坪晚古生代Pb Zn FeV Ti成矿区;Ⅲ-37--4 卡塔克--满加尔新生代油气成矿区;Ⅲ-37--5 塔里木南缘盐类矿产成矿带。

中国金矿

中国金矿

我国主要金矿可分为16个金矿省,这些金矿省遍布于5个大地构造单元,即中亚造山带包含中国东北部和天山-阿尔泰成矿省;华北克拉通包含华北北缘、胶东、小秦岭;秦岭-祁连-昆仑造山带包含西秦岭、北祁连和东昆仑成矿省;西藏和三江造山带包含拉萨、甘孜-理塘、哀牢山和大渡河-金坪山成矿省;华南板块包含右江盆地、江南造山带、长江中下游以及东南沿海成矿省。

这些金矿床可以归结为造山型、胶东型、斑岩-矽卡岩型,类卡林型和浅成低温型,前三种类型为我国金矿主要类型。

在秦岭-祁连-昆仑、天山-阿尔泰、华北北缘、小秦岭,与大洋俯冲及随后的地壳伸展相关的各种大地构造背景以及在西藏和三江造山带始新世-中新世陆陆碰撞都可形成造山型金矿。

包括从板块俯冲到地块汇聚,从大陆软碰撞到硬碰撞,从板内挤压到剪切走滑在内的构造体制转换对造山型金矿的形成均有贡献。

造山型金矿与大洋板块俯冲、陆陆碰撞期间区域变质作用释放流体有关,也与大洋闭合后岩石圈伸展相关的岩浆侵入和热液系统有关。

集中分布在胶东、小秦岭和华北北缘的胶东型金矿的特征是幔源流体贡献、与太平洋板块远程俯冲伴随华北克拉通东部去克拉通作业具有成因联系。

类卡林型金成矿作用在右江盆地和西秦岭不同矿床中涉及原生流体、变质流体及大气降水的活动。

右江盆地成矿省与特提斯板片远程俯冲相关,而西秦岭为同碰撞背景下产生的。

在板块俯冲和大陆碰撞背景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分布在天山-阿尔泰、长江中下游、西藏和三江造山带。

斑岩-矽卡岩矿床的岩浆起源通常与加厚新生地壳有关。

浅成低温金矿以低硫型为主,具有少量高硫型,这种金矿形成背景为天山-阿尔泰造山带石炭纪板块俯冲、华南东南沿海早白垩纪和第四纪板块俯冲,以及西藏上新世陆陆碰撞。

不同同位素系统,尤其是流体氢-氧、碳-氧同位素表明不同成因类型同位素组成不同,不同成矿带中相同成因的矿床也具有较大的差异。

由于同位素组成在复杂的流体演化过程中容易变化,所以在矿床成因分类中,同位素不能作为单独的指示。

我国26个主要铁矿成矿区带成矿特征与找矿潜力

我国26个主要铁矿成矿区带成矿特征与找矿潜力

1.阿尔泰成矿带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西南和东南少部分处在塔城地区和昌吉州境内。

北部、东北部和西部分别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接壤。

面积8.08万平方公里。

阿尔泰成矿带已知铁矿床(点)在成因、时间、空间和物质来源上均与泥盆系火山岩密切相关,铁矿层受地层层位、岩性和北西向断裂构造所控制。

矿床类型以海相火山岩型为主,矽卡岩型次之。

已知各类矿床、矿点数百处。

已发现的蒙库、阿巴宫、巴利尔斯、加尔巴斯岛、乔夏哈拉、老山口等铁矿床多属平炉富矿和一般富矿,多属易选磁铁矿石,开采条件较好。

预测铁矿石资源量7亿吨,其中富矿2.8亿吨,铁矿找矿潜力主要位于蒙库-阿巴宫和乔夏哈拉铁矿找矿远景区。

2.西天山铁矿成矿带西天山铁矿成矿带位于新疆天山西部,东起巴仑台、西止伊宁,北自博罗霍洛山南坡,南至哈里克塔乌山北坡。

面积6.33万平方公里。

西天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铁矿区带之一,铁矿产出于天山中间隆起带及其南北两侧,北侧处于隆起带与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过渡的断隆带上,有石炭系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南侧断陷盆地中有石炭系海相沉积型铁矿;在隆起带轴部,元古界星星峡组及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的志留系中有一些沉积变质型铁矿点存在。

西天山铁矿成矿带已发现铁矿床(点)共88处,预测铁矿石总资源量8亿吨。

根据本区航磁反映的岩性构造特征和对区域磁场、局部异常的解释,结合本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划分出式可布台一查岗诺尔和莫萨沙拉(铁锰)2个找矿远景区。

3.东天山-北山铁矿成矿带位于新疆哈密南部天山、甘肃及内蒙古北山地区,面积13.05万平方公里。

东天山-北山成矿带是我国西部著名的铁矿成矿带,主要分布在东天山阿齐山-雅满苏-红石山晚古生代裂陷海盆褶皱带和中天山卡瓦布拉克前寒武纪隆起区。

铁矿成因类型主要包括:海相火山岩型(如雅满苏铁矿床等)、海相沉积型(如库姆塔格菱铁矿矿床)、沉积变质型(如天湖铁矿床、帕尔岗铁矿床、梧桐沟矿床等)、陆相火山岩型(如磁海铁矿床等)及与辉长岩类有关的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如尾亚矿床等)。

我国26个主要铁矿成矿区带成矿特征与找矿潜力

我国26个主要铁矿成矿区带成矿特征与找矿潜力

我国26个主要铁矿成矿区带成矿特征与找矿潜力1.阿尔泰成矿带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西南和东南少部分处在塔城地区和昌吉州境内。

北部、东北部和西部分别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接壤。

面积 8.08 万平方公里。

阿尔泰成矿带已知铁矿床(点)在成因、时间、空间和物质来源上均与泥盆系火山岩密切相关,铁矿层受地层层位、岩性和北西向断裂构造所控制。

矿床类型以海相火山岩型为主,矽卡岩型次之。

已知各类矿床、矿点数百处。

已发现的蒙库、阿巴宫、巴利尔斯、加尔巴斯岛、乔夏哈拉、老山口等铁矿床多属平炉富矿和一般富矿,多属易选磁铁矿石,开采条件较好。

预测铁矿石资源量 7 亿吨,其中富矿2.8 亿吨,铁矿找矿潜力主要位于蒙库-阿巴宫和乔夏哈拉铁矿找矿远景区。

2.西天山铁矿成矿带西天山铁矿成矿带位于新疆天山西部,东起巴仑台、西止伊宁,北自博罗霍洛山南坡,南至哈里克塔乌山北坡。

面积 6.33 万平方公里。

西天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铁矿区带之一,铁矿产出于天山中间隆起带及其南北两侧,北侧处于隆起带与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过渡的断隆带上,有石炭系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南侧断陷盆地中有石炭系海相沉积型铁矿;在隆起带轴部,元古界星星峡组及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的志留系中有一些沉积变质型铁矿点存在。

西天山铁矿成矿带已发现铁矿床(点)共 88 处,预测铁矿石总资源量 8 亿吨。

根据本区航磁反映的岩性构造特征和对区域磁场、局部异常的解释,结合本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划分出式可布台一查岗诺尔和莫萨沙拉(铁锰)2 个找矿远景区。

3.东天山-北山铁矿成矿带位于新疆哈密南部天山、甘肃及内蒙古北山地区,面积 13.05 万平方公里。

东天山-北山成矿带是我国西部著名的铁矿成矿带,主要分布在东天山阿齐山雅满苏-红石山晚古生代裂陷海盆褶皱带和中天山卡瓦布拉克前寒武纪隆起区。

铁矿成因类型主要包括:海相火山岩型(如雅满苏铁矿床等)、海相沉积型(如库姆塔格菱铁矿矿床)、沉积变质型(如天湖铁矿床、帕尔岗铁矿床、梧桐沟矿床等)、陆相火山岩型(如磁海铁矿床等)及与辉长岩类有关的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如尾亚矿床等)。

成矿带划分

成矿带划分

Ⅲ-69 杨子地台西缘元古宙、晚古生代、中生代铁钛钒铜铅锌铂银金稀土成矿带;
(14)松潘-甘孜成矿省(Ⅱ-14)
Ⅲ-70 松潘-玛多晚古生代金银铅锌稀有金属成矿区;
Ⅲ-71 可可西里-盐源中生代、新生代金铜锌稀有稀土成矿带;
Ⅲ-72 藏东-拉竹龙新生代铜钼金铁盐类成矿带;
Ⅲ-30 西天山前寒武纪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铀煤铜(钼)锰铁镍金银稀有金属云母盐类矿床成矿区;
Ⅲ-31 觉洛塔格-星星峡晚古生代铜钼金银镍成矿带;
Ⅲ-32 南天山马鬃山晚古生代铁金铅锌银钒铀稀有稀土磷灰石蛭石菱镁矿滑石矿床成矿带;
Ⅲ-33 额齐纳旗晚古生代铜铁(萤石)成矿区;
Ⅲ-17 小秦岭-豫西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金钼铝土矿铅锌成矿带;
Ⅲ-18 五台-太行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金铁铜钼钴银锰成矿区;
Ⅲ-19 晋西-陕东黄河两侧元古宙、晚古生代铝土矿稀土铜铁金煤盐类成矿带;
Ⅲ-20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新生代油气煤盐类成矿区;
一、成矿区(带)的划分
1.成矿域(Ⅰ级成矿区带)
Ⅰ1-古亚洲成矿域
Ⅰ2-秦祁-昆成矿域
Ⅰ3-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
Ⅰ4-滨西太平洋成矿域
Ⅰ5-前寒武纪地块成矿域
成矿域属洲际性的成矿单元,受全球性地质构造带(区)所控制,受控于特定的构造旋回及相应的成矿旋回。在每个成矿域内,由于地区性的地质构造环境及演化的差异而有成矿省及成矿区(带)的形成。后期新形成的成矿域通常叠加在前期已形成的古成矿域之上,存在后期成矿作用整体叠加在前期构造单元或部分构造单元之上,成矿域界线有可能穿过已存在的一些成矿省或成矿区(带),他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某一地区历史时段内发生的成矿作用结果,如滨西太平洋成矿域穿过华北陆块和秦岭-大别等成矿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十六个成矿带介绍中国的十六个成矿带介绍1.西南三江成矿带西南三江南段:本区东接滇西地区,北至藏滇、川滇省界,西、南分别与缅甸、老挝、越南毗邻,面积约18.6万平方公里。

区内交通便利,矿产资源和水电资源丰富。

本区地质构造属于特提斯构造带的一部分。

已有工作发现德钦羊拉铜矿、维西白秧坪银铅锌矿、思茅大平掌铜矿、中甸普朗铜矿、金平长安金矿等大型、超大型矿床。

发现铜、铅、锌、银等矿床(点)数百处,其中部分探明了储量,奠定了该区作为中国有色金属重要成矿带之一的地位。

本区主攻铜、铅锌,兼顾银、金等大型矿床的综合评价,以斑岩(玢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沉积改造型铅锌矿、热液(火山热液)型银铅锌矿为主攻矿床类型。

滇西北地区,重点加强普朗斑岩铜矿及其外围、德钦羊拉铜矿外围、红山—雪鸡坪地区外围的铜多金属矿勘查,进一步扩大找矿成果,率先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铜业基地。

目前滇西北地区已控制铜资源量500万吨,远景有望突破1000万吨。

澜沧江南段地区,重点加强腾冲—梁河地区铜多金属矿、大平掌外围以及大红山地区铜多金属矿、核桃坪铅锌矿等勘查。

西南三江中段:工作区包括川西和藏东两部分,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

水利、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已发现一大批银、铅、锌、铜、锡、金、汞、钨等矿产地。

本区位于东西向特提斯构造域东段向南转折的板块结合碰撞造山带东侧。

主攻铜、铅锌、银,以斑岩型、海底喷流型以及热液型为主攻矿床类型。

加强川西地区义敦岛弧带斑岩铜矿和海底喷流型铜铅锌多金属矿的找矿工作,优先加强新发现的竹鸡顶铜矿的勘查,带动区域斑岩铜矿勘查。

加快推进对玉龙铜矿带已有的和新发现的矿产地勘查,争取找矿突破。

西南三江北段:位于青海南部,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

本区工作程度较低。

发现各类矿产地或矿(化)点百余处,涉及矿种有金、汞、铁、铜、铅、锌、锑等。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青藏北特提斯华力西—印支造山系,主体为唐古拉陆块。

本区主攻铜、铅锌多金属矿,以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为目标,加快推进区域矿产远景调查,评价区域矿产资源潜力,重点对然者涌、东莫扎抓、众根涌、宗陇巴、赵卡龙等一批具有较大找矿远景的矿产地择优勘查。

西南三江成矿带预期新增资源储量铜1000万吨、银5000吨,铅锌1000万吨、富锰矿石1000万吨;新发现矿产地30~40处;可提供详查的大、中型矿产基地15处。

2.雅鲁藏布江成矿带工作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的“一江两河”及青藏铁路沿线地区,西起昂仁县、东至工布江达县,北达青海省的雁石坪、南至康马—措美—隆子一线,是西藏自治区重点经济开发区。

本区铜金矿、富银铅锌矿、铬铁矿、锑矿、富铁矿等具有突出的优势。

总体而言,基础地质研究程度仍较低。

西藏雅鲁藏布江成矿区在大地构造上分属3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其间被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分隔,由南向北分别为特提斯喜马拉雅带、拉萨地块、羌塘地块,各个地块具有不同的构造—地层—岩浆—成矿系统。

工作区共划分IV级成矿带6个,自南而北分别为:特提斯喜马拉雅锑金多金属成矿带、雅鲁藏布江结合带铬铜金铂钯成矿带、冈底斯火山一岩浆岩弧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念青唐古拉中生代岛链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班公湖—怒江铜铬铂钯成矿带、唐古拉富铁锑多金属成矿带。

主攻铜、铅锌、富铁矿、铬铁矿。

重点加强冈底斯岩浆弧带、班公湖—怒江带、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念青唐古拉火山岛链以及重点铁矿富集区等远景区矿产勘查工作。

冈底斯岩浆岩带与班公湖—怒江带,主攻斑岩型、矽卡岩型以及热液型铜矿。

加强区域矿产远景调查,新发现一批矿产地。

加快驱龙、厅宫、朱诺、多不杂等大型铜矿勘查,提交一批新的铜矿接替基地。

念青唐古拉火山岛链主攻铅锌银矿,重点选择拉屋—同德地区及蒙亚阿—金达地区,开展区域矿产远景调查,新发现矿产地。

择优对尤卡郎、蒙亚阿等铅锌银矿进行勘查,尽快形成大型铅锌后备基地。

铁矿富集区包括青藏铁路沿线藏北铁矿区、措勤—昂仁地区、西部日土地区。

择优选择航磁异常进行地面磁法测量并查证,发现新的矿床,强化对碾廷—当曲、尼雄、日土等铁矿的勘查,构筑西部新的铁矿基地。

同时,开展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主要超基性岩体铬铁矿的含矿性调查评价,开展西藏盐湖资源调查评价。

预期新增资源储量铜1000万吨,铅锌500万吨,富铁矿2亿吨,铬50万吨,金150吨;新发现矿产地50处;提交具有大中型远景的普查和详查基地15处。

3.天山成矿带工作区位于新疆中部,西起中国新疆西部国界,东至新疆—甘肃省界;北起准噶尔盆地南缘,南止塔里木盆地北缘。

总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

区内交通较方便。

天山成矿带地处中亚腹地,是古亚洲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横跨哈萨克斯坦—准噶尔、塔里木两个重要的成矿区,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产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天山地区已发现各类矿产136种。

现已探明的保有储量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的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铜、镍、金等。

天山地区共划分出18个成矿远景区,其中东天山5处,西天山10处,西南天山3处。

主攻铜、铅、锌、镍、金、铁等矿产。

以东天山哈尔里克铜镍金成矿带、觉罗塔格金铜铁成矿带和西天山博罗霍洛山铜金成矿带和那拉提铜镍金成矿带为工作重点,全面开展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加强与中亚地区重要成矿区(带)成矿条件和找矿潜力的对比研究,新发现一批具有大中型资源远景的矿产地,形成一批铜多金属后备勘查基地。

重点加强卡拉塔格铜金矿、北达巴特铜多金属矿、莱历斯高尔铜钼矿、玉希莫洛盖铜矿、双龙铜矿、土墩铜镍矿、乌拉根铅锌矿等具有大型远景规模的矿产地的勘查工作。

预期新增储量铜500万吨、铅锌300万吨、镍30万吨、金50吨;新发现矿产地50~60处;提供普查—详查基地10~20处。

4.南岭成矿带南岭成矿带跨越湖南、广东、广西、江西四省(区),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

区内交通发达,钨、锡、铋、铅锌、稀土等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是国内重要的有色金属资源基地和生产、加工基地。

南岭地区横跨扬子、华夏两个板块,位于中生代欧亚大陆板块构造岩浆活动带的华南陆块中部,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中国有色、稀有、稀土、放射性矿产的重要成矿远景区带。

已探明大中矿床260余处,其中大型锡矿床12处,大型铅锌矿床8处,特别是柿竹园、凡口等特大型矿床享誉海内外。

据粗略统计,到2000年止,南岭地区主要矿种锡、铅、锌、银占全国保有储量比例分别为63%、30%、22%、24%。

本区主攻锡、钨、铅锌。

重点部署在花山—姑婆山、万洋山—诸广山、九峰—崇余犹、九嶷山—铜山岭、都庞岭、司前—三南、赣县—于都等重要远景区。

择优开展王仙岭钨锡多金属矿、五里山钨锡铅锌多金属矿、姑婆山钨锡多金属矿、锡田锡多金属矿、水口—沙田钨锡多金属矿、仙鹅塘—牛角窝钨矿、九嶷山钨锡矿、羊角塘铅锌多金属矿、福田—连麦铅锌锡多金属矿等矿产普查工作。

预期新增资源储量锡200万吨、钨150万吨、铅锌500万吨;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5处。

5.大兴安岭成矿带工作区范围即大兴安岭地区,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

共发现矿床(点)700余处,其中大型矿床10余处、中型矿床20余处、小型矿床50余处。

近年来又发现和评价了拜仁达坝、花敖包特、黄花沟银铅锌矿等一批具一定找矿前景的矿产地。

本区横跨北部的西伯利亚板块和南部的华北板块,经历了太古宙—中(新)生代漫长的演化历史,形成了特定的区域成矿地质构造背景。

根据大地构造背景和已知矿床(点)的分布及其形成的地质构造条件,将大兴安岭地区划分为3个Ⅲ级成矿带:东乌旗—梨子山—鄂伦春铜、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乌兰浩特—巴林右旗银、铅锌、铜多金属成矿带,多伦—赤峰铅锌、铀钼、金铜多金属成矿带。

本区主攻铜、铅锌、金、银等。

主攻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铜多金属矿、块状硫化物型铜多金属矿。

重点铜多金属找矿远景区包括呼伦湖以西—山登脑、鄂伦春、乌奴尔—阿尔山、扎赉特旗—阿荣旗、奥尤特—朝不楞、巴音宝力格—沙不楞山等。

工作部署重视航空物探、遥感信息提取技术的应用,加强区域化探方法的有效性研究以及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远景调查,特别是中蒙边境铜多金属矿调查评价,提高整体地质矿产工作程度。

发现并查明一批大型—特大型矿床,为把大兴安岭建成我国新的有色金属基地提供资源保障。

预期新增资源储量铜200万吨、铅锌500万吨、银1万吨;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5~20处;提交大型后备资源基地5处。

6.阿尔泰成矿带本区包括阿尔泰山区和准噶尔北缘及西北缘一带,行政区划属新疆阿勒泰地区和塔城地区管辖。

区内交通比较方便。

本区属于西伯利亚板块阿尔泰陆缘活动带(Ⅰ1)和哈萨克斯坦板块准噶尔微板块(Ⅱ1)。

已发现矿种84种,探明有资源量的矿种49种。

其中,位居国内前10位的有白云母、铍、长石、镍等12种。

已发现矿床200余个,其中大—中型矿床近100个。

本区划分了8个重点开展工作的成矿远景区:哈腊苏铜、金、铁成矿远景区,达拉布特铜、金、铬(锡)成矿远景区,库卫铜、镍(钨)成矿远景区,可可塔勒铅、锌、铁、金成矿远景区,禾木金、铜成矿远景区,巴尔鲁克铜、铁成矿远景区,诺尔特金、铅、锌成矿远景区,科克森套铜、镍、金成矿远景区。

主攻铜、铁、镍,兼顾铅锌、金。

加强北部中高山区,深化南部山前地带,开拓西准噶尔区域矿产远景调查,重点加强哈腊苏斑岩铜矿、包古图斑岩铜矿、库卫铜镍矿、蒙库—阿巴宫铁矿、石屋斑岩铜矿、麦兹铅锌矿等勘查,力争成为我国重要的铜镍铅锌有色金属和黄金基地。

预期新增资源储量铜200万吨、镍20万吨、铁矿2亿吨(其中富铁矿1亿吨)、铅锌100万吨;新发现矿产地20处;提供大—中型详查基地10处,形成2~3个大型—特大型矿产勘查开发基地。

7.西昆仑—阿尔金成矿带本区位于新疆南部山区,东、南与甘肃、青海、西藏接壤,西、西南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控克什米尔、印控克什米尔接壤。

面积38万平方公里。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较低。

本区位于古亚洲构造域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重叠处,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优越。

截至2004年,本区已发现的矿产有铜、铅、锌、金等近50种。

其中,具有较大的找矿和资源开发潜力的矿产主要为有色金属(铜、铅、锌、钨、锡、镍、锑、汞等)、贵金属(金、银、铂、钯)、铁、稀有金属(锂、铍、铌、钽)、玉石、石棉、石膏等。

近年来,喀腊大湾铜多金属矿、维宝铅锌矿、白干湖钨锡矿和黄羊岭锑矿等一系列找矿发现已展示该区找矿潜力巨大。

本区初步划分为11个Ⅲ级成矿远景区(带),主要为:铁克里克铅锌、铜、铁(金刚石)成矿远景区,北昆仑铜镍金成矿远景区,阿尔金北缘金、铜、铅锌、铁成矿远景区,阿尔金南缘铜、镍、金、钨、锡成矿远景区,祁曼塔格钨锡、铅锌、铁、金铜成矿远景区,大红柳滩—木孜塔格汞锑、铅锌、铜、金、稀有金属矿成矿远景区,木吉-阿克赛钦铁、铅锌、铜金、稀有金属成矿远景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