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阅读2》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大学日语课程教学大纲(二)2024

大学日语课程教学大纲(二)2024

大学日语课程教学大纲(二)引言概述:本文旨在为大学日语课程的教学制定一个全面的教学大纲(二)。

该大纲将涵盖五个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文化知识。

通过这些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学生将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日语水平,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日语。

正文内容:1. 听力:- 掌握基本听力技巧,如辨认日语语音、识别常用词汇等。

- 学习不同语速和口音的听力材料,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 练习听力对话和短文,提高听力反应速度和准确性。

- 使用多样化的听力资源,如音频材料、电影、日本电视剧等。

2. 口语:- 学习日常用语和常用口语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 进行口语练习,如角色扮演、对话交流等,增强口语表达的流利度。

- 学习日语故事、短文,并进行口语朗读训练,提高语音语调准确性。

- 听取和模仿日语母语者的口音和语速,提高口语的自然程度。

3. 阅读:- 学习日语基础词汇和常见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阅读各类文章,如新闻、短文、小说等,培养阅读兴趣和扩大阅读广度。

- 掌握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精读和推理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 分析日本文化和社会现象,从中获取更深层次的文化知识。

4. 写作:- 学习基础的日语书写规则和常用汉字,提高写作能力。

- 练习日语写作,如写信、日记、文章等,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流畅度。

- 学习日语报道写作和评论写作,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文笔。

- 逐步引入复杂的写作题目,如故事创作、专题研究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 文化知识:- 学习日本的历史、地理、传统艺术等文化知识,加深对日本的了解。

- 了解和尊重日本的礼仪和文化习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 学习日本音乐、电影和文学,培养对日本艺术的欣赏能力。

- 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和实地考察,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日本文化。

总结:通过本教学大纲(二),学生将在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文化知识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同时,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如听力材料、口语练习、阅读文本和文化活动等,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日语阅读教学大纲

日语阅读教学大纲

日语阅读教学大纲一、引言日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外语之一,其阅读能力对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提升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日语阅读能力,本教学大纲旨在设计一套系统化的阅读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和策略。

二、教学目标1.理解基本的日语词汇和语法结构;2.培养学生阅读日语文本的兴趣和能力;3.提高学生理解和解读日语文章的能力;4.训练学生运用阅读技巧解决问题和获取信息的能力;5.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内容1.初级阅读:主要以简单的文章和日常对话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社交场景对话的阅读(例如问候语、自我介绍等)- 日常生活场景的阅读,如购物、用餐等2.中级阅读:难度适中的文章和短文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法和语境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简单新闻报道的阅读- 描述人物和事物的短文阅读3.高级阅读:包括较长篇幅的文章,涉及各种话题和文体,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文化、社会和历史类文章的阅读- 论述性文章的阅读和分析四、教学方法1.词汇和语法学习:在阅读教学中,及时、系统地学习日语词汇和语法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章。

2.阅读技巧训练:引导学生学习各种阅读技巧,如预测推理、上下文理解、词汇猜测等,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多样化的阅读材料: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课本文章、新闻报道、文学作品等,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4.学生互动和讨论: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估通过课堂作业、小组讨论、阅读理解测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评估。

同时,教师定期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

六、教学资源1.教科书和教材: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教科书和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料。

2.互联网资源: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和阅读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文章和材料,提升信息获取的能力。

新编日语第二册教学大纲

新编日语第二册教学大纲

新编日语第二册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新编日语第二册是日本语言学习的第二阶段,在第一册基础上,学习更加深入和复杂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本教学大纲将围绕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说明,帮助教师全面掌握本教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1.进一步掌握日本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2.学习并掌握常用汉字的基本读音、写法和用法,能够用汉字正确地表达日常生活中的信息。

3.学习并掌握各种交际场合下的日本语用语,包括面试、职场、旅游等方面,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4.加强语言应用的能力,以正确地运用日本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理解他人的意思,进一步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5.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以自主学习为主导,扩充日语知识及应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课时教学内容课时教学内容1动词变形和应用2形容词变形和应用3名词、量词、数词和介词的应用4副词和连词的应用5定语从句和疑问词的应用6时态的应用及简单句子连成复合句7数量词、计数名词和货币的应用8表示过去的动词变形和应用9由名词和形容词构成的复合词和副词的应用10简单口头交流中的有效咨询和讨论的应用11教职员工和人事常用的日语对话和应用12日本旅游中常见的日语用语和应用13面试中的日语用语和应用14公司内部通信和商务应用的日语用语和写作技巧15日语语音和发音练习,以及对一些课文的重读和模仿等四、教学方法1.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发表观点和思考,提高语言交际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将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场景与教学内容结合,创造真实常用的语言情境,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际应用场景,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听说读写综合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兼顾听、说、读、写的综合应用,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能力。

4.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中心,围绕实际应用情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语言技能,完成指定任务,提高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人教版高考日语教学大纲(二)2024

人教版高考日语教学大纲(二)2024

人教版高考日语教学大纲(二)引言概述:人教版高考日语教学大纲(二)是为了适应高考日语教学的要求而编写的教学大纲。

该教学大纲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指导,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兼顾对日本文化的了解。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详细介绍该教学大纲的内容。

正文:1. 设计思路- 以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核心,注重听、说、读、写的平衡发展。

- 通过日本文化的介绍,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 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日语基本语法和词汇的掌握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和阅读。

- 培养学生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能够读懂简单的日本文章并进行简单的写作。

3. 教学内容a) 语法- 学习基本的日语语法规则,包括句型结构、时态和语气等。

- 学习常用的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

- 学习日语的助词和助动词的使用方法。

b) 词汇- 学习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如问候语、购物用语、时间和日期等。

- 学习日本文化中的词汇,如食物、传统节日、旅行等。

c) 听力- 听取简单的对话和短文,理解其主要内容。

- 学习听取并正确理解日本口音和语速较快的对话。

d) 阅读- 阅读简单的日本文章,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

- 学习查找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e) 口语表达和写作- 进行基本的日常对话练习,如自我介绍、问路等。

- 练习写简单的日记、便条、邮件等。

4. 教学方法-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通过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运用语言。

- 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录音等,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

5. 教学评估- 采用多样化的评估形式,包括听力测试、口语测试、阅读测试和写作测试等。

-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评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总结:人教版高考日语教学大纲(二)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指导,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通过引入日本文化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日语阅读》课程教学大纲

《日语阅读》课程教学大纲

《日语阅读》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了解日本的历史、文化、习俗、现实生活等国情。

(2)掌握日语的语法规则,并能在交际活动中正确运用。

(3)掌握所要阅读的内容,强化分析理解能力。

(4)养成用日语思维、考虑问题的良好习惯。

(5)具备运用日语进行日常活动的综合能力。

1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2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3
4
5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焦毓芳季林根《日语阅读教程上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7 张建华季林根《日语阅读教程下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7 2.主要参考书
成春有,《日语泛读》,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6。

日语泛读教程2教学设计 (2)

日语泛读教程2教学设计 (2)

日语泛读教程2教学设计
设计背景
在日语学习中,泛读是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非常重要的方法。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泛读技能,我们设计了这个日语泛读教程2。

该教程是基于日语泛读教程1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通过该教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加熟练地识别单词和句子,并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教学目标
在该教程的学习中,学生将能够:
1.更加熟练地识别和理解日语单词和句子。

2.更好地掌握泛读技能,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3.通过对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提高自己的日语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单词和语法
该部分将通过对日语单词和语法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泛读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1.学习50个日语常用词汇。

2.学习基础语法知识,如主谓宾等。

3.学习常用句型和短语,如问候语和表达感谢的句型等。

1。

大家的日语阅读初级2第二版课程设计

大家的日语阅读初级2第二版课程设计

大家的日语阅读初级2第二版课程设计课程简介《大家的日语阅读初级2第二版》是一本针对初学者的日语阅读教材。

本课程旨在通过该教材的配套学习,帮助学生提高日语阅读能力。

本课程为初级2级别,适合已经掌握了基础日语语法和词汇,并且能够进行基础对话的学生。

本课程共有10课,每课学时为2小时。

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初级日语阅读技能。

2.学生能够熟练阅读简单的日语文章,并理解文章大意。

3.学生能够基本掌握一些常用的日语阅读技巧,如上下文推断、词汇推测等。

课程安排第1课学习内容1.教材第1课的阅读练习2.日语动词基本形的回顾和练习3.常用副词的介绍和使用方法4.阅读技巧-推测出文中未出现的单词课后练习1.完成教材第1课课后习题2.阅读一篇短文,并按照老师分析的方法推测出5个文中未出现的单词。

学习内容1.教材第2课的阅读练习2.日语形容词基本形和过去形的回顾及练习3.日语副词的分类和使用方法4.阅读技巧-根据上下文理解含义课后练习1.完成教材第2课课后习题2.阅读一篇短文,并按照老师分析的方法理解该文中含义。

第3课学习内容1.教材第3课的阅读练习2.日语助词的介绍和使用方法3.阅读技巧-根据语法结构推断含义课后练习1.完成教材第3课课后习题2.阅读一篇短文,并按照老师分析的方法推断文中未出现的意思。

(以下省略,共7课)第10课学习内容1.教材第10课的阅读练习2.全部语法和词汇的复习3.阅读技巧-根据文章风格理解含义1.完成教材第10课课后习题2.阅读一篇稍微有难度的日语文章,并按照老师分析的方法理解该文中的含义。

考核方式1.每节课后有小练习2.结课时有一次大型测试,测试内容为对教材随机抽取的文章进行阅读,并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总结本课程为初级阅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高日语阅读技能。

通过配套教材的学习和老师的指导,学生能够掌握初级日语阅读技巧,并理解简单的日语文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的日语阅读能力将得到有效提高,为进一步学习日语打下坚实基础。

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目录1.学科基础及专业课《综合日语》(1-4)教学大纲 (1)《日语听力》(1-3)教学大纲 (5)《日语口语》(1-4)教学大纲 (7)《日语阅读》(1-2)教学大纲 (9)《日语语法》教学大纲 (11)《日本国家概况》教学大纲 (14)《高级日语》(1-2)教学大纲 (16)《日语写作》(1-4)教学大纲 (18)2. 专业模块课《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大纲 (20)《商务日语》教学大纲 (30)《日语视听说实践》(1-3)教学大纲 (32)3. 专业方向选修课《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教学大纲 (34)《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38)《日语报刊选读》教学大纲 (41)《综合技能实践》教学大纲 (43)《日本文化》教学大纲 (543)《科技日语阅读与翻译》教学大纲434.集中实践课《专业实习技能训练》教学大纲 (438)《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1-4)教学大纲 (61)《综合日语》(1-4)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日语(本科)预修要求:零起点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本课程是为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生基础阶段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是日语专业技能的学科基础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技能以及良好的学习作风,正确的学习方法,日本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丰富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中日文化差异的对比性的课程。

其目的和任务是从发音开始入门,全面、系统、分阶段地向学生传授日语语言知识,在两年内完成专业日语教学大纲基础阶段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

通过传授日语基础知识,使学生牢固掌握日语的基础语言知识和基本语言技能,具有大纲规定的词汇量,能够独立阅读和分析文章,能够运用日语进行日常交际和思维,具有一定的翻译和写作能力,为学生学习高年级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以《综合日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1. 语音和文字包括假名的读法和写法、日语的音节、罗马字拼音、声调、语调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语阅读2》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31135
课程名称:日语阅读2
总学时数:32
实验或上机学时:16
先修课:日语阅读1
后续课:日语阅读3、4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基础课。

授课对象为大二学生。

2.教学目标及意义:
本课程通过对学生进行大量阅读训练,从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知识面,了解适应各种不同的文体和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思维分析能力以及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教学内容和要求:
该课使学员对其已学的基础语言知识得以进一步巩固提高并扩大知识面、词汇量,增强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尝试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本阅读课程选用的阅读文内容新颖、具有时代感和前沿性,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将来社会的适应度。

教学要求方面,首先要求学生课前积极预习;其次,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时积极进行思考,做到活学活用。

在进行本课程教学时,教师应做到粗中有细,在从语篇结构进行分析讲解的同时,也要对容易引起误解的词汇和句型等进行讲解。

4.教学重点难点:
随着学习的深入,对词汇量的要求也逐渐加大;文体的多样性。

5.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课程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阅读文和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这两方面为主要内
容。

针对某问题,通过先让学生思考、讨论,之后再讲解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阅读
思考能力。

另外在进行教材教学的同时,通过随堂限时阅读测试的方式训练学生的
实战能力。

6.教材:
陈俊森.《日语泛读教程2》.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
《日语泛读教程教学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标准日语读解教程》.大连出版社
7. 其他
考核方式:命题考试40%、过程考核40%、课堂笔记10%
二、正文部分
1.教学要求
以《日语泛读第二册》为主,讲读十篇课文。

另穿插《新标准日语读解教程》中六次二级阅读模拟题,当堂完成并讲解易错题(12课时)。

2.教学内容
第一课電子メディアは道具である
知识要点:背景知识:桦岛忠夫及其作品;词汇和语法:电子互联网相关词汇
本章课时数:2课时
第二課分相応と分不相応
知识要点:背景知识:作者川本三郎;练习题:关于人生价值以及年轻人的价值观等让同学写读后感。

本章课时数:2课时
第三課ことわざの誤解
知识要点:背景知识:作者柴田武及其作品;文章的理解:了解谚语知识,理解日本语言的发展动态。

本章课时数:2课时
第四課コンビに考
知识要点:背景知识:作者速水健次郎
本章课时数:2课时
第五課人形
知识要点:背景知识:作者小林秀雄及其作品;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鉴赏力和对语言的感受性。

本章课时数:2课时
第六課世界を歩く
知识要点:背景知识:作者黑岩撤及至著作;文章的理解:组织学生讨论关于“手机的利害以及社会学相关”的内容
本章课时数:2课时
第七課水と緑と土
知识要点:背景知识:作者富山和子,了解其主要思想和作品;文章的理解:学习本篇课文,并组织学生开展关于经济发展和环境文体的讨论;练习题:关于本节课让学生写感想文。

本章课时数:2课时
第八課晩秋の中国で
知识要点:背景知识:作者矢满田智康;文章的理解:让学生了解日本人心目中的中国的形象以及中日两国的渊源;练习题:关于中日两国的关系让学生展开讨论,并书写感想文。

本章课时数:2课时
第九課21世紀への新しい道
知识要点:背景知识:作者中村桂子及其作品;文章的理解;词汇和语法;练习题本章课时数:2课时
第十課日本的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と人間関係
知识要点:背景知识:作者南博及其作品;文章的理解:了解日本人的人际关系,内和外的区别;词汇和语法:なんとなく、役割を演じる、~に欠けている、~とは反対に;练习题:组织同学讨论日本的国民性
本章课时数:2课时
教研室:日语教研室执笔人:赵江系主任审核并签名:夏蓓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