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斤二两半(傻女婿故事)

合集下载

傻女婿的故事

傻女婿的故事

傻女婿的故事傻女婿的故事“傻女婿”是中国传统民间文学中的基本原型之一。

它的基本结构就是农妇聪明,农夫很傻,由此闹出诸多笑话。

比如,妻子让丈夫到自己娘家去送(取)一件东西,或者去参加一个什么仪式,但由于丈夫的傻而没有办成,或者弄得不可收场。

比如,三个女婿中有一个读书的,一个做官的,一个农民。

农民就是傻女婿,但总能阴差阳错地战胜两个聪明女婿。

下面是一个经常听到的故事,妻子听说自己的母亲病了。

但由于妻子刚刚生完孩子,不能亲自去看望,只好委托傻丈夫去。

家里没有什么带给母亲吃,就让傻丈夫将家养的一只大乌龟带给母亲,并叮嘱他要“龟不离手,人在龟在”。

傻丈夫双手捧着大乌龟,一路疾走。

走到半道上要大解,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想放下乌龟,又怕违背妻子的禁令。

当他见到乌龟的头和脚都收缩起来的时候,就以为它睡着了,于是,他将乌龟丢在路边,跑到草丛里大解去了。

待他完事之后,乌龟不见了。

傻丈夫说,嘿,我都害怕走错路,这只聪明的乌龟竟然自己去丈母娘家了……妻子知道情况之后大骂了他一顿,让他带着一包自己坐月子吃的红枣再去看望母亲。

没多久,傻丈夫就急匆匆地回来了。

他说,你赶紧去看你娘,她病得不轻,脸肿得像屁股似的,分不清眼睛、鼻子和嘴巴;我喂她吃红枣,她吐出来,呼出来的气味很不对劲儿……妻子抱起孩子,一边哭一边往娘家跑,发现母亲在家里好好的。

原来丈母娘没病,是傻女婿提着红枣,一到丈母娘家就直往里闯,当时丈母娘正在房内洗澡。

傻女婿声到人到,她避之不及,急忙转身将屁股对着他……“傻女婿”这一故事原型里面包含着两个基本母题,一个是“心理补偿机制”的母题,也就是通过将农夫塑造成傻子,对农妇在乡土社会备受压抑的一种心理补偿,同时还赞赏了傻女婿经常有的好运气。

另一个就是“破除禁忌”的母题,也就是通过语言释放(讲述傻女婿的无意识行为),破除女婿与丈母娘(甚至族内异性)之间的禁忌。

通过这一“傻瓜”原型的语言伪装,禁忌的“咒语”被破解了。

这些民间故事的原型展示给我们的是,乡土社会并不是铁板一块(或者说农民潜意识里不希望它是铁板一块),其中存在很多缝隙。

傻女婿拜寿(民间故事)_小说

傻女婿拜寿(民间故事)_小说

傻女婿拜寿(民间故事)傻女婿拜寿从前,有个傻女婿,虽读过不少年书,但傻得不能再傻了。

有一天,岳父托人告诉他,某月某日回去吃岳父的六十大寿酒。

他妻子知道后犯了愁:“丈夫这么傻,回娘家肯定要闹笑话,怎么办?不去嘛,这又是父母的意愿,怎能违背?”而傻女婿得知要去岳父家吃生日酒,高兴得跳起来:“又有吃的啦!又有吃的啦!他妻子转念一想:“丈夫什么都不会说,恐怕要在大庭广众面前出洋相,怎么办?”于是俩口子去找父亲商量。

傻女婿问父亲:“到岳父家里见人怎样称呼?说些什么话?”父母告诉他:“你老婆怎么称呼,你就怎么称呼;你老婆说什么,你就说什么。

”傻女婿又问:“对岳父的生日又该怎么说?”父亲说:“拜寿时多说几个‘寿’就行啦!”傻女婿感到很奇怪,问:“拜寿是什么?”父亲很不耐烦地说:“亏你读这么多书,连拜寿也不懂。

拜寿就是祝贺生日,祝贺寿辰。

”傻女婿听明白后,小俩口就高高兴兴地回外家去了。

到了外家,他妻子看见母亲正在扫地,就亲切地叫了一声“妈!”傻女婿也学着妻子的语调叫了一声“妈!”岳母从来没有听到女婿这样甜美地称呼过自己,直笑得嘴都合不拢。

进到屋里,他妻子看见妹妹在剪寿字,亲昵地叫“妹妹!”并用手摸摸妹妹桃花色的脸蛋说:“几个月不见面,你长得更漂亮了。

”妻子一手拉开他,说:“男人家怎么对妹子家动手动脚地!”岳母说:“自家人没关系,今后可要注意啦!”接着岳母和小俩口拉家常。

岳母问女儿:“看你这么瘦,是不时生病了?”女儿不好意思地说:“我怀孕了。

”岳母有看了看女婿,问道:“你怎么也这么瘦?”杀女婿也答道:“我怀孕了。

”岳母听后又好气有好笑,说:“哪有男人也怀孕的?傻瓜!”他妻子更是哭笑不得。

客人到齐了,拜寿开始。

傻女婿看见一位客人捧上桃`李献给寿星,他就想起在家时父亲说的话,胆怯而轻声地说:“这是寿桃,寿李!”老丈人喜笑颜开,说:“好彩头,好兆头,好女婿!”傻女婿得到赞赏,认为自己讲得好。

他看见另一位客人送上生日蛋糕和面条时,提高了嗓门说:“送的是寿糕,寿面!”客人们都以惊喜的目光看着他,老丈人用手摸摸自己的胡子说:“傻女婿变得聪明了!”傻女婿看到客人们赞赏的目光,听到岳父的的称赞,高兴得不得了,显得更加神气。

传说故事——傻女婿

传说故事——傻女婿

传说故事——傻女婿很早以前,在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妻。

男的因为头脑痴呆,办事死搬硬套,村里人们谁也不叫他的名字,都叫他傻女婿。

妻子却大不一样,她为人正派,聪明能干,在村里人见人夸的好媳妇。

一天,妻子要丈夫去娘家要点胡麻籽儿,傻女婿就去了,也真要回来了。

可在回家的路上,他觉得身上咬的慌。

一摸,抓住了个大跳蚤。

他拿跳蚤跟胡麻籽一比,嘿!一模一样。

傻女婿以为岳母给的是跳蚤,不禁气愤起来,他把胡麻口袋扯巴了扯巴,连同胡麻籽一下子扔到路旁的一条小河沟里。

回到家,妻子问他为啥空手回来了,傻女婿气乎乎的把事情经过对妻子述说了一遍。

末了还说是岳母的不是。

没等傻女婿说完,妻子早已哭笑不得了。

她赶紧让傻女婿拿上笊篱、白布口袋去小河沟,把胡麻籽捞回来。

傻女婿老到小河沟,一边捞一边委屈地说:跳蚤跳蚤上笊篱,俺家老婆还要哩。

他低着头捞呀、捞呀,累的他浑身是汗。

他这时一抬头,突然发现一只白兔子把他的白布口袋叼跑了。

他赶紧去追,可怎么追也追不上,追到个村边,白兔子转弯不见了。

这时刚好走出一支出殡的队伍,傻女婿上前问打灵头幡的人说:喂,你见一个白兔子,顶着二尺白布子没有?没等傻女婿说完,按人就把他打了一顿。

傻女婿哭着跑回家去告那人的不是,可妻子却笑着说:尽怨你,你咋不帮人家哭呢?傻女婿牢记妻子的话,连连点头。

有一天,村里有人娶媳妇,花轿刚一进村,傻女婿就爹一声、娘一声的拦着花轿哭开了。

娶亲的认为这是不吉利的事,又把傻女婿狠揍了一场。

傻女婿哭着跑回家,妻子问他是怎么回事,他就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妻子听完责怪说:你呀你,你咋不道喜呢?傻女婿点点头说:记住了。

第二天,傻女婿的邻居家失火了,全村男女老少都去救火。

可傻女婿却站在一旁哈哈大笑,连蹦带跳地喊着:道喜呀,道喜呀,大家都来道喜呀!邻居一看他不帮忙,还幸灾乐祸的大喊大叫,火也不救了,先揍了他一顿。

傻女婿哭着回了家,妻子为他咋回事,他向妻子叙述了刚才的经过。

谁知妻子听说后,笑微微地指着他的脑瓜门子说:你呀,真是聪明到了极点,你咋不帮人家救火呢?这次傻女婿象妻子鞠了一躬,说:是,我一定听你的。

傻女婿拜寿民间故事

傻女婿拜寿民间故事

傻女婿拜寿民间故事从前,有一张园外,是当地的首富,为了攀权附贵,将自家的二女儿嫁给了京城某大官的傻公子。

这天,张家小姐突然想起,母亲的生日快要到了,不管怎样,这新婚后的第一次寿宴,总得领着丈夫回去露露面吧。

为了到时候不至于过分丢人现眼,她给了傻女婿四个银元宝,让他出去学说话。

意思是让那傻家伙用这些钱作盘缠,去外面转一转,听听人家是怎么用语言来相互交流的。

于是乎,傻女婿便独自上路了。

他顺着家门前的一条大道往西走,走不多远,碰到一片小树林,里边有许多麻雀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突然间,一只鹞鹰窜入林中,吓得那些麻雀顿时停止了叫唤。

这时,正好有一位穷书生路过,触景生情,*晃脑地感叹道:“一鸟进林,百鸟齐喑。

”傻女婿一听,觉得这句话不错,便问穷书生刚才说了什么,能不能再说一遍好让他听清楚点。

穷书生正身无分文,肚子还饿得“咕咕”直叫,哪有闲工夫和他扯淡,于是便极不耐烦地让傻女婿一边稍息。

傻人便有傻劲,傻女婿哪肯就此罢休,他麻利地从怀里掏出一大锭银子,慷慨地对穷书生说:“如果你把刚才那句话教给我,这个元宝就归你了。

”看到那块银光闪闪的东西,穷书生两眼放光,心想:真是走时气不用打早起,这倒正应了那句老话,出门时不小心让门槛绊了一跤,爬起来便捡了个大元宝。

这时的穷书生立刻变成了诲人不倦的好好先生,他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教着那个大笨蛋,直到那傻小子将这句好话彻底背会记熟,才乐滋滋地接过银锭走开了。

傻女婿顺着大路继续往前走,走了大约有十几分钟,被一条河流挡住了去路。

这河有一丈多宽,上面没有桥,只架着一根不很粗的树杆,供来往行人使用。

傻女婿看了一眼汹涌澎湃的河水,觉得头晕目眩,根本不敢过。

这时,正巧过来一个行人,他两眼盯着河水,犹豫了好长时间才壮起胆子,摇摇摆摆地踩着那根树杆过了河,过去后,自言自语地感慨道:“独木桥难行。

”傻女婿觉得这句话也满有意思,便高喉咙大嗓门的喊叫着让那人将这句妙语留下。

行人只顾赶路,压根就懒得理他。

关于傻姑爷的中国民间故事

关于傻姑爷的中国民间故事

关于傻姑爷的中国民间故事 有这么个傻姑爷,丈母娘病了,他媳妇⼉让他去看看。

探病总得送点东西吧。

媳妇⼉说:“把咱家那两只鸡拿去吧。

”于是傻姑爷拿上鸡,绑好了装进筐⾥,就上路了。

那么接下来会发⽣什么事情呢?下⾯我们⼀起来看看吧! 傻姑爷探病 有这么个傻姑爷,丈母娘病了,他媳妇⼉让他去看看。

探病总得送点东西吧。

媳妇⼉说:“把咱家那两只鸡拿去吧。

”于是傻姑爷拿上鸡,绑好了装进筐⾥,就上路了。

⾛到半路,对⾯来了⼀个⼈,对他说:“⼤哥,我的马跑了,快帮我找找。

”傻姑爷把筐撂下就去找马。

等找到马回来再拿筐,鸡不知啥时候跑了,只剩下个空筐。

傻姑爷只好回家了。

回到家,媳妇⼉问他:“这么快就回来了?咱妈的病好点了吗?” 傻姑爷答道:“没去成。

半道上我帮⼈找马,回来发现鸡跑了。

” 媳妇⼉就骂道:“你傻啊,你搁块⽯头压着筐不就⾏了吗?” 媳妇⼉⽣⽓也没⽤,⼜给了他⼗⼆个鸡蛋装筐⾥,他⼜去了。

⾛到半路,傻姑爷⼜碰到⼀个赶驴的,驴跑了,让他帮忙找驴。

这回傻姑爷记住了媳妇⼉的话,拿了块⼤⽯头“咣当”压筐上了。

等找完驴回来⼀看,⼀筐鸡蛋全碎了! 回到家,他媳妇⼉⼜把他骂了⼀顿,然后,⼜拿出半袋⼩⽶让他再去,并叮嘱道:“记住了,⾛半道少管闲事!” 傻姑爷背着⽶出了门,路上⼼⾥⼀直想:这回我再也不管闲事了!他⾛啊⾛,⽶⼝袋不知咋的漏了个窟窿,有⼈告诉他:“兄弟,你⽶袋漏了。

”傻姑爷瞪⼈⼀眼,说:“少管闲事!”继续闷头⾛。

⼀连好⼏个⼈告诉他⽶⼝袋漏了,他都说“少管闲事!” 到了丈母娘家,傻姑爷嚷道:“妈,我给你拿了点⼉⼩⽶,熬点⼩⽶粥吧!”说着张开⼝袋往锅⾥⼀倒,⼀共只倒出来七粒⽶。

丈母娘见状⽓得要死,刚要张嘴骂呢,这时⼀只苍蝇⼜飞进屋,正巧落在丈母娘脑袋上。

傻姑爷想起以前⽼婆说的话了:“碰到苍蝇就要拍!”于是他操起锅,上去就是⼀顿拍,苍蝇没打着,却把丈母娘给拍晕了。

傻⼥婿寿头 早先有个傻⼥婿,这天,他⽼丈⼈做寿,傻⼥婿⽼婆准备了酒、⾯、⾁等礼物,和他⼀起去拜寿。

【民间传说(一)】肚量大不大关键看屁学扯皮女婿

【民间传说(一)】肚量大不大关键看屁学扯皮女婿

肚量大不大,关键看屁从前,有个人名叫朱洪,总在人前夸口自己是个宽宏大量的人,他说:“不管怎么样,我也不生气,真正的是男子汉大丈夫”。

最后,他在自己的门前挂了一副对联:“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以显示自己的风度。

一个过路人看了,有心试试他,就在对联旁边写了两个字,这人写完就走。

人们把朱洪叫过来一看,对联的旁边写了两个大字:“放屁。

”朱洪一看就生气,骑马追上过路人,揪住他就问:“你跟我有什么仇怨吗,为什么在我的对联上写放屁两个字?”过路人反问道:“你说你是‘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我只写了一个‘放屁’,就这屁大的风就把你吹起来啦,难道这就是你的气量吗?”问得朱洪哑口无言。

围观的人听了都哄堂大笑。

相关整本阅读/ebook/703befdb81c758f5f71f6725.html学扯皮有一个后生看见别人因“扯皮”而发财,心里直痒痒。

他听到本村有个老汉很会“扯皮”,就亲自找上门,见到老头儿一连叩了三个响头,恭恭敬敬地说:“学生想拜你老为师,不知先生收不收?”老汉说:“不收不收,我的功夫也不到家,这也不是啥活计,不用学了。

”后生见老汉很客气,便左缠右缠,嚷着非学不可,老汉见他很诚心,便问:“想学?”后生说:“想学!”老汉满意地点点头。

“收学费不?”“不收”。

“那您就先教哇!”后生高兴地往前凑了凑身子。

“先甭急。

”老汉说:“你先拿剃头刀把我眉毛剃了!”后生一听,犯疑惑了:“先生,我见过剃头发,可没有听说有剃眉毛的!”老汉脸色一沉:“你刚来就这么不听话,叫你剃啥就剃啥!”后生无奈,拿起刀把师父的眉毛剃光了。

老汉问:“剃光了?”“剃光了”。

“一根也没了?”“没了。

”老汉用手摸了摸,果然光溜溜的,反过身来一把揪住后生,脸色气得铁青:“我长生生的眉毛叫你一下剃光,几年能再长上来?不行,赔!”后生一见,急了:“您这眉毛是您让我剃的,我咋能赔?”老汉仍然不依不饶:“你听说过有剃眉毛的?不行,咋说也得赔!”“我眉毛赔不起,赔点钱吧!”后生可怜兮兮地回了家,按老头提的数额,取来交给老头。

傻人有傻福

傻人有傻福

傻人有傻福篇目1傻女婿学唱戏2傻姑爷探病3傻女婿当状元4寿头5傻小伙学话1傻女婿学唱戏过年了,有个老丈人想热闹一番,不但要请戏班子唱戏,还要让他的女婿们也来一段。

这一来,把个傻女婿的老婆急得心头像猫爪一样,怕到时候丢脸啊!想了半天,决定教他一段戏。

天黑了,两口子睡在床上,老婆对傻女婿说:“过年时候,爸爸要女婿们每人唱一段戏,我先教你一段念白,别到时候抓瞎。

来,我念一句,你学一句。

”说完,老婆开始念了“今日念娇娘——”傻女婿大声跟着念:“今日念娇娘——”老婆听他三更半夜那么大声,被人家听到多难为情,连忙招呼道:“你小声点儿!”傻女婿以为老婆在教他唱戏,也跟着大声说:“你小声点儿!”老婆气死了,蹬了他一脚,说:“滚你妈的蛋!”傻女婿依样画葫芦:“滚你妈的蛋!”老婆气得坐不住了,起身说:“老子不跟你睡了!”傻女婿在她身后跟着说:“老子不跟你睡了!”很快过年了,傻女婿的老丈人请了不少客人,傻女婿自然也去了。

轮到他唱戏,他放开喉咙念道:“今日见娇娘——”这句还真有点味道,引得在场的客人拍手叫好,只听傻女婿接着说:“你小声点儿!”老丈人怕他把客人得罪了,就过去小声对他说:“这话可不能说啊!”傻女婿马上说:“滚你妈的蛋!”这一来,把老丈人气得话也说不出来,小女婿见状,忙过去劝:“那是你爹,你怎么乱说话哟?”只听傻女婿吼道:“老子不跟你睡了!”2傻姑爷探病有这么个傻姑爷,丈母娘病了,他媳妇让他去看看,探病总得送点儿东西吧。

媳妇说:“把咱家那两只鸡拿去”于是傻姑爷拿上鸡,绑好了装进筐里,就上路了。

走到半路,对面来了一个人,对他说:“大哥,我的马跑了,快帮我找找。

”傻姑爷把筐撂下就去找马,等找到马回来再拿筐,鸡不知道啥时候跑了,只剩下个空筐。

傻姑爷只好回家了。

回到家,媳妇儿问他:“这么快就回来了?咱妈的病好点了吗?”傻姑爷答道:“没去成,半道上帮人找马,回来发现鸡跑了。

”媳妇儿就骂道:“你傻呀,你搁块石头压着筐不就行了吗?”媳妇儿生气也没有用,又给了他十二个鸡蛋装筐里,他又去了。

难不倒的傻女婿_历史故事

难不倒的傻女婿_历史故事

难不倒的傻女婿从前,有张王两家富人,亲如兄弟,张家媳妇生了一个少爷,王家媳妇生了一个千斤,两家订了娃娃亲,算是门当户对,平时经常往来走动。

时间过得真快,一愰就十多年,两家的孩子都长大成人,张家不仅家业衰败,那少爷也长得傻模傻样,王家便传出了悔亲的言语。

一天,张家的父亲,把傻儿叫到面前说,这些年家里运气不好,连遭天灾人祸,钱财都快用光了,你已经长大成人,不要老守在家里,应该到外面去见些世面,长些见识,不然,你老丈人要悔亲,你这辈子就会打光棍。

说完就给儿子拿了行李、路费,傻儿就乖乖地出了门。

傻儿出门,一心想长见识,一路上见到自己没有见的、没有看到的、没有听到的就问。

最初走到小山边,听到山林里百鸟歌唱,只见猎人一声枪响,山林鸦雀无声。

傻儿问猎人什么原因?猎人说,“一人进林,压住百鸟之音。

”他听了想,这两句话说得好,应该学到。

就对猎人说,你把刚才说的话教我学会,我拿钱给你。

猎人看他是真心想学,就把他教会了。

傻儿又继续上路,朝前走呵走,走到一座独木桥边,看到一男一女在过桥,男人过去了,女人不敢过,只听男人高声唱说,“独木桥一根,隔断我夫妻二人。

”傻儿觉得这两句话很有意思,就对那男人说,我拿钱请你,教我说刚才那两句话,男人教了两遍,就把他教会了。

傻儿又再向前走,走到一个鱼塘边,有一个老人站在塘坎上,眼睛盯着池塘里,看往来穿梭的鱼儿,自言自语说,“可惜有鱼没网打。

”他听到后,又拿钱把这句话学会了。

他在这一天之内,学到了三句好听的话,心里非常高兴,当晚投宿旅店,美美地睡了一觉。

第二天,在旅店吃了早饭出门,走到一条宽阔的路上,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可没过多久,雨过天晴,大太阳出来了,他开始大步前进,见迎面一个壮汉推着鸡公车,车里装满了书,累得满头大汗,车轮上沾了一块块泥巴,推车的壮汉感叹道:“天干路卷书”,他觉得这句话也不错,又拿钱请壮汉教会了他。

傻子接着往前走路,走了好长好长时间,没有碰到人,一直走到日落西山,在十字路口遇到两个差人,打算分手时说,“请了,请了!事情解决得好就算了,解决不好,明天衙门见!”,傻儿听了这几句话很长,就把身上的钱,除了当晚食宿的钱,全部给两个差人,把说的话,多教几遍,让他牢牢地记住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斤二两半(傻女婿故事)
除夕之夜叫“年三十夜”,全家聚在一起吃“年夜饭”也叫“团圆饭”。

必有几只象征意义的菜肴:鱼象征吉庆有余,肉圆象征团圆,粉丝象征长寿,菠菜象征甜蜜。

蛋饺称作“金元宝”,发芽豆指“升官发财”。

一天,老丈人八十寿诞,女儿女婿一同前往祝寿。

大女婿是个斩肉师傅,拎了一只蹄膀;二女婿在菜场上“称踏子”,挑了两条鲤鱼;小女婿傻乎乎,啥事不会做,带了“十只红萝卜”空手前去。

老丈人家十分寒碜,两间茅草房,没有一件值钱的家什,中饭时,炖了一壶米酒,就着大女婿、二女婿带来的鱼肉、蔬菜,心满意足地和女儿女婿喝了起来。

酒过三巡,老丈人醉意上头了,乐乎乎拎着炖酒的锡壶说:“老翁八十大寿了,没有什么像样的家什传给你们,这把锡酒壶倒还值几个铜钿,不过,只有一把,今朝倒要考考你们三个,猜猜这把锡壶有多少分量,谁猜中,这把锡壶就归谁。

”大女婿一听,喜上眉头,心想,我是斩肉的,一刀下去,轻轻一掂,分量八九不离十。

二女婿是“秤踏子”的,箩篮一拎,分量也不会七差八错的。

于是,大女婿抢先拎起酒壶,在手里掂了一掂,脱口说:“这把酒壶三斤三两。

”二女婿随后拎起酒壶,在手里掂了一掂,满有把握地说:“三斤二两。


老丈人看了一眼小女婿,小女婿傻乎乎地直眨眼。

老丈人指着锡壶说:“来吧,你掂量掂量。

”小女婿不屑一顾地说:“不用掂量啦,我猜,三斤二两半。


老丈人起身从隔壁邻居家借来了一根小提秤,一称,不多不少,恰巧三斤二两半。

大女婿一看秤星,傻了眼,一脸不服气;二女婿接过秤,复称了一下,扭头不吭声。

小女婿抢过酒壶,高喊:“酒壶归我啦,酒壶归我啦。


老丈人没话可说,反正就这把酒壶,迟早传给子女的。

大女婿、二女婿不甘心这把锡酒壶落到傻乎乎的小连襟手里,于是,两人提出重新估猜一样东西,如果再次猜中,这把酒壶就肯定归谁。

小女婿傻乎乎地又点头答应了。

大女婿环视四周,老丈人家徒四壁,确实找不出一样东西估估分量。

二女婿见丈母娘在灶前洗碗,一拍脑门直喊:“有啦,有啦,猜猜丈母娘有多少分量。


大女婿在丈母娘前后转悠了一圈,一拍大腿,脱口说:“一百三十斤。

”二女婿在丈母娘前后转悠了二圈,一拍脑瓜,脱口说:“一百二十斤。

”轮到小女婿了,小女婿一圈都不转悠,指着丈母娘的背影,脱口说:“三斤二两半。


大女婿连忙从隔壁邻居家借来了一根大秤,二女婿从灶后找来了一只淘箩,两人七手八脚把丈母娘抱进了淘箩。

提筐过秤,秤还没有打平,“啪”一声,淘箩绳断裂,丈母
娘重重地摔落在地上。

毕竟这么大年岁了,一惊吓,丈母娘尿裤了,而且尿了一身。

小女婿凑过来一看,乐了,傻乎乎地拍着手:“掺水的,掺水的。

不掺水的话,肯定是三斤二两半。


注:
(1)“称踏子”:启东方言,意是在鱼货摊上专门称分量的人。

(2)“十只红萝卜”:启东方言,意是十只手指,像十只红萝卜,空手无物。

◇单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