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考研-社会心理学试题 第4章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精选全文完整版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精选全文完整版
➢ 后来,他又以死本能解释侵犯行为,指出生本能 与死本能是人类基本本能,两者是对立的。死本能 是个体一种向内的自我破坏的倾向。死本能受到求 生欲望的妨碍时,因而对内的破坏转向外部,以侵 犯形式表现出。
➢ 侵犯是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的伤害意图和冲 动。若以社会认可的形式表现,则是竞技、冒险等。 社会认可的宣泄可视为替代性的侵犯冲动释放途径, 如体育、探险、登山、航海等没有破坏性的方式, 定期发泄。
第四章--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 社会动机的概述
概念 动机的过程 社会动机的功能 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动机 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 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 力。

由人的自然需要、自然属性引起的动
机称为自然动机;

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
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的自控能力大小, 跟人的一生成功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
2.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麦克利兰研究并测量了三十多个国家的 儿童读物中,发现在高度发展的国家里,儿 童读物中有较多的关于成就和成功的内容。
认为一个社会形成的高成就动机氛围有益 于个体成就动机的提高。(成正比)
三、权力动机
亲合动机 成就动机 权力动机 侵犯行为 利他行为 (三个动机两个行为)
一、亲合动机(又称合群动机)
定义: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 建立协作友好联系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 亲合即合群,是人际吸引最低的层次。
亲合需要引起亲合动机,而亲合动机导致 亲合行为。 亲合需要→亲合动机→亲合行为
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有密切联系,个体抱负水平 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如遇事想做、想 做好、想超过他人的,其抱负水平高。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个体心理过程B. 社会行为模式C. 个体与社会互动D. 社会结构分析答案:C2.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从众B. 群体思维C. 认知失调D. 神经传导答案:D3. 社会影响的类型包括哪些?A. 服从、顺从、认同B. 顺从、认同、内化C. 服从、顺从、内化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C4. 米尔格拉姆实验主要研究了什么现象?A. 服从权威B. 群体压力C. 社会支持D. 认知失调答案:A5.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什么?A. 群体中的个体表现比单独时更好B. 群体中的个体表现比单独时更差C. 群体中的个体表现与单独时相同D. 群体中的个体表现不稳定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归因偏差。

答案:自我归因偏差是指个体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内在特质,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

这种偏差反映了个体在自我评价时的自我服务倾向,有助于维护自尊和自我形象。

7. 描述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和认知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学习得来的。

这种学习过程包括注意、记忆、模仿和动机四个阶段。

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模式,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

8. 解释什么是群体极化现象。

答案:群体极化现象是指在群体讨论中,成员的初始态度或观点往往会变得更加极端。

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群体内部的一致性压力、信息影响以及社会比较等因素所导致。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从众现象的心理机制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答案:从众现象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独立判断,采取与群体一致的行为或观点。

其心理机制包括规范影响、信息影响和认同影响。

从众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表现为减少认知负担、降低决策风险,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个体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可能导致不道德或不理性的群体行为。

社会心理学考研试题库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研试题库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研试题库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研试题库及答案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以下是一些社会心理学考研试题及其答案,供考生复习参考。

### 一、选择题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个体心理- B. 社会行为- C. 社会影响- D. 群体心理答案:C2. 社会促进效应指的是:- A. 他人在场时,个体表现更好- B. 他人在场时,个体表现更差- C.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 D. 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适应性答案:A3.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 弗洛伊德- B. 斯金纳- C. 班杜拉- D. 荣格答案:C### 二、简答题1. 简述社会认同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部分来源于他们所属的社会群体。

个体通过与群体成员的比较来评价自己,这种比较可以提升或降低个体的自尊。

社会认同影响个体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

2. 解释社会影响的三种主要形式。

答案:社会影响包括三种主要形式:顺从、服从和认同。

顺从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而改变行为;服从是指个体因为权威的影响而改变行为;认同是指个体因为认同某个群体或个体而改变行为。

### 三、论述题1. 论述社会心理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社会心理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广泛,包括教育、工作、健康、法律和政治等多个领域。

例如,在教育领域,了解学生的群体行为和同伴影响可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和班级管理。

在工作场所,社会心理学可以帮助管理者理解员工的动机和团队动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

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理解个体在社会环境中行为的科学基础,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和解释社会现象。

### 四、案例分析题1. 请分析以下案例,并讨论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案例:一个团队在进行一个项目时,成员A表现出色,但当团队领导者在场时,成员A的表现却明显下降。

2020年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卷四)

2020年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卷四)

2020年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卷四)1.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个体经历的()。

A.家庭结构B.人际关系C.社会化进程D.学校教育参考答案:C2.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A.社会认知B.社会行为C.社会规范D.社会意识参考答案:B3.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为了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是侧重于()的定义。

A.本能论B.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C.心理学D.社会学参考答案:C4.行为主义主要的假设是()。

A.环境对人的现时行为有决定作用B.以前的信息加工对现在有影响C.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们现时现场的所思所想D.先前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参考答案:D5.按照勒温的场论,消除心理紧张是()。

A.驱力的减少B.平衡状态被打破C.寻求需要的结果D.正诱发力的增加参考答案:A6.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论中,注意过程指()。

A.言语编码B.选择性观察C.表象转译为行动D.动机获得强化参考答案:B7.文化人类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侧重于()。

A.群体心理B.国民性C.人格D.文化参考答案:B8.社会行为是人对()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A.社会环境B.现实生活C.周围环境D.即时情境参考答案:A9.()是在人为控制的非自然情境中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A.实验法B.观察法C.档案法D.文献法参考答案:A10.()主张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

A.社会学习论B.强化理论C.社会交换论D.社会认知论参考答案:C11.米德把“影响个人生活和人格成长的中心人物”称为()。

A.概化他人B.重要他人。

社会心理学考研真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研真题答案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出现过欺骗被试者、让被试者在试验中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以及实验研究中把被试者置于生理和心理压力之下(如不让被试者吃饭、喝水、遭电击或噪音过强)等情形并因此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论。

请依据所学知识指出,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必须注意哪些方面的伦理问题。

【2015年吉林大学专硕】【答案要点】伦理问题:(1)侵犯被试的隐私;(2)对被试的实验性欺骗,即为了在实验中创造出更加真实的实验条件而对被试掩饰真正的研究目的;(3)给被试造成实验性痛苦,包括精神上的和肉体上的。

应该遵循的原则:(1)自愿参加原则;(2)接近真实生活原则;(3)有利研究设计原则;(4)自由终止原则;(5)充足补救原则。

简述Triplett和麦独孤对社会心理学的贡献。

【2013年北大简答】【答案要点】Triplett的贡献包括:(1)1895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Norman Triplett教授就做了第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实验回答了“当有他人在在场的时候个体的作业绩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这一问题。

他发现,当有他人在场的时候,个体骑自行车的速度要比自己单独时快,并且也不费力。

后来他又让参加实验的孩子做在钓竿上绕线的工作,也发现一起做的时候要比单独做的时候快。

(2)1897年,他发表了他的研究结果,他的工作也因此成了美国实验社会心理学的指向灯,现在为止,美国的社会心理学一直沿着这个方向发展。

麦独孤的贡献包括:(1)社会心理学的真正建立却是以1908年麦独孤(McDougall)的《社会心理学绪论》出版为标志。

(2)麦独孤提出18种本能,用本能论的观点解释人类个体的行为,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由本能决定的,本能决定着个体的动机和行为倾向。

尽管人们对本能论有这样那样的批判,但是它的影响却依然存在。

许多基于进化的理论在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时都用到了它。

另外80年代的社会生物学在解释人类的利他行为时也用到了这一思路。

对“社会心理学”有哪几种主要的界定?【2015年南京师范大学专硕简答】【答案要点】(1)社会学取向的定义: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 第4版 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习题集

社会心理学 第4版 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习题集

附录有《社会心理学(第四版)》习题集第四章社会化一、单项选择题(5个).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塔普(Tapp)提出的法律社会化,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习俗阶段的关键是()o-AJ艮从规则G区维持规则白£打破规则区4制造规则答案:B解析:参见“法律社会化发展的三阶段论社会化的内容”相关内容。

知识点:社会化的内容法律社会化发展的三阶段论难度级别:3. 一般来讲,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基本形式:一种是强制性,一种是()oA.有效性B.非强制性C.简单性D.习得性答案:B解析:参见“再社会化的基本形式社会化的历程”相关内容。

知识点:社会化的历程再社会化的基本形式难度级别:13.家庭教养方式包括宠爱型、放任型、专制型和()oA.沟通型B.强迫型C.冷漠型D.民主型答案:D解析:参见“家庭教养方式的基本形式社会化的因素”相关内容。

知识点:家庭教养方式的甚本形式社会化的因素难度级别:24.弗洛伊德关于社会化的理论离不开人格,他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三部分组成的整体。

A.超我B.无我C.后我D.未我答案:A解析:参见“弗洛伊德的观点社会化的理论”相关内容。

知识点:弗洛伊德的观点社会化理论难度级别:15.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中,前操作阶段的年龄是()oA.7~11 岁11~15 岁C.2〜7岁D. 0~2 岁答案:C解析:参见“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社会化的理论”相关内容。

知识点: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社会化理论难度级别:4二、名词解释(4个).社会化答案: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而将自己整合到社会中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解析:参见“社会化的基本概念概述”相关内容。

知识点:社会化的定义难度级别:1.再社会化答案:指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原有的社会化失效的情况下,为了适应新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进行重大的调整甚至忘记,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

【学考集市】黄玉波《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 社会行为

【学考集市】黄玉波《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 社会行为

第4章社会行为1.结合有关的理论,说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在人类行为发展中起着怎样的作用?答∶(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在人类行为的发展中,遗传与环境的作用一直是心理学家及其他行为科学家关心的问题。

行为主义学派过分强调外界环境因素的决定作用。

但在心理学产生的早期,人们却对先天遗传因素的作用更为看重,麦独孤强调了基于遗传的本能因素,弗洛伊德把本能理论推向了极端。

随着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认识到了环境与遗传共同决定着人类的心理与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不是由动机、本能、特质等内在因素决定,也不是由环境力量所决定,而是由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2)遗传因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①生物学理论的观点任何一种行为都有它的遗传基础,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达尔文的进化论从自然选择的角度分析了生物遗传因素在有机体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个体由于遗传构成的不同而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适应生存,不适应的被淘汰。

b.Hamilton用"近亲选择"进一步扩展了进化论的范围,他认为自然选择不仅通过优化个体而存在,而且也通过优化与个体基因类似的其他个体来发挥作用。

Hamilton的观点后来被Wilson等人引入了社会生物学理论,按照这一理论,不论是通过直接或是间接的方式,基于遗传的行为总是以最大限度地产生后代为目的。

②遗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任何一种心理特质与行为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但是在不同的心理特质与行为层面上,遗传影响的大小不一样。

从特质上讲,遗传对身体和智力特征的影响要大于它对社会与人格特质的影响。

(3)环境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在心理学体系中,环境对人类心理与行为发展作用的强调是从行为主义开始的。

早期的行为主义者用一种极端的形式突出了环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环境的作用。

现在,随着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分化,人们从很多方面找到了后天环境因素对人类发展的真实的重要性。

①家庭环境a.家庭是人们接受环境影响的主要场所,个体的人格成长与社会技能的掌握主要是在家庭之中完成的。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与心理过程的学科。

下列哪个不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社会认知B. 人格心理学C. 亲社会行为D. 群体心理学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人们参与群体中的动机?A. 归属和认同B. 个人目标实现C. 自我保护D. 自主探索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影响的类型?A. 遵从B. 预知C. 从众D. 互惠答案:B4. 社会认知理论包括以下哪个概念?A. 信念与态度B. 自我概念与自尊C. 决策与判断D. 同理心与同情心答案:A5. 下列哪个研究方法是社会心理学的常用方法?A. 实验研究B. 问卷调查C. 访谈法D. 自然观察法答案:A二、简答题1. 解释社会认知理论,并对其应用进行举例说明。

社会认知理论是指研究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如何感知、解释和记忆他人及其行为的一种理论框架。

它关注个体对他人行为及其背后意图的推测和理解,以及个体通过认知来影响社会关系的方式。

例如,社会认知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在面对他人的行为时,我们倾向于从内部因素来解释,而对自身的行为则更倾向于从外部因素来解释。

2. 什么是群体决策,并阐述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群体决策是指一群人在共同协商和讨论的过程中做出决策的方式。

群体决策的优点在于能够集思广益,从不同的角度和经验中获得更多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产生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然而,群体决策也存在缺点,例如决策过程可能较为缓慢,因为需要协商和达成一致;还可能出现群体思维,导致部分成员不敢提出与主流意见相悖的观点,从而影响决策的质量。

3. 解释社会规范,并结合具体例子说明社会规范的作用。

社会规范是指社会中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或规定,它规范了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应该如何行动。

社会规范可以分为描述性规范和规范性规范。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过马路时遵守红绿灯信号就是规范性规范的体现,而排队等候也是一种描述性规范的行为。

社会规范的作用体现在对个体行为的引导和协调,维护社会秩序和减少冲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课堂小测验
1.保罗和弗里斯来到中国云贵高原研究多种表情的意义,他们最后可能得出哪几个结论?(2013级1套)
a.面部表情不具有全球性,因为它们在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含义;
b.六种主要的面部表情有全球性;
c.六种主要的面部表情没有全球性;
d.当地人和西方人采用不同的表情表达情绪;
2. 对于凯利的共变模式,以下哪个是其主要假设?(2013级2套)
a.我们在观察别人的行为之后立刻做出归因;
b.人们运用文化图式做出因果归因;
c.人们通过内省来对他人做出因果归因;
d.人们收集信息后做出理性的、符合逻辑的因果归因;
3. 以下哪个心理学现象最不受文化的影响?
a.自利归因;
b.内隐人格理论;
c.愤怒和恐惧的面部表情;
d.一致性偏见
4. 假设米斯卡在讨论课上坐在了教室第一排,她获得了更好的课堂成绩,而不管她实际参与了多少课堂讨论。

她坐在在第一排对老师认为米斯卡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讨论的影响主要是由于:
a. 老师运用的图式;
b.知觉显著性
c.老师的内隐人格理论;
d.归因的两阶段。

5.罗先生和罗曼女士进行了一次约会。

一切都很顺利,直到他们等上了罗先生的车去看电影。

罗曼女士开始沉默并持续整晚。

其实是因为她的哥哥最近经历了很严重的交通事故,而事故中的车型与罗先生的车一样,激起了她不好的回忆。

罗先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认为罗曼女士是个冷酷的人。

这说明了:
a. 公平世界的信念;
b. 一致性偏见
c. 知觉显著性;
d. 不充分的辩护理由。

6.假设杰克在每节心理学课中都睡觉。

他是心理学课上唯一睡觉的学生,而且在其他课上也会入睡。

根据凯利的共变理论,人们会如何解释杰克的行为(睡觉)呢?
a. 杰克身上有什么不对劲,因为他的共识性低,特殊性和一致性高;
b. 心理学课是一门无聊的课,因为他的行为共识性、特殊性和一致性都高;
c. 杰克身上有什么不对劲,因为他的行为共识性、特殊性低,一致性高;
d. 环境有什么不对劲,因为他的行为共识性高;
7.想象你在中国读者晨报,并且注意到有关一夜间突然发生的两起凶杀案的大字标题,嫌疑犯已被逮捕。

以下哪个标题最有可能出现在报纸上?
a. 为躲避赌债不惜杀人;
b. 疯狂杀人犯连杀两人;
c. 疯狂杀人犯寻找猎物;
d. 嗜血歹徒的复仇。

8.中国人张明和美国人詹姆斯都参与了某个实验,并被给予优秀被试的反馈。

然后实验者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优秀表现进行归因。

基于自利归因的跨文化研究,你认为:
a. 詹姆斯说是因为自己的能力高,而张明不会;
b. 詹姆斯和张明都不会说因为他们的能力高;
c. 詹姆斯和张明都会说因为他们的能力高;
d. 张明会说是因为他们的能力高;詹姆斯不会。

9. 下列哪一个选项最能恰当地描述一致性偏见上的文化差异?
a. 集体主义文化的人很少做个人归因;
b. 西方文化的人很少做个人归因;
c. 集体主义文化的人更喜欢做个人归因,同时也考虑环境因素;
d. 西方文化的人更喜欢超越个人归因,同时考虑环境因素。

10.根据当事人与旁观者差异,我们最有可能:
a. 对自身行为做个人归因,对他人行为做环境归因;
b. 对自身行为做环境归因,对他人行为做个人归因;
c. 对自身行为和他人行为都做个人归因;
d. 对自身行为和他人行为都做环境归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