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公开课
关于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14篇)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关于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14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篇1活动目标1、在操作中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有不同的面值(元、角)。
2、掌握对10元以内人民币的认识。
3、积极参与活动,了解货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10以内“仿真人民币”,各种玩具,画有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盒子。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活动。
提问幼儿:平日吃的东西,穿的衣服,玩的玩具是从哪里来的?幼儿说出是用钱买来的,教师出示“仿真人民币”问幼儿:认识他们吗?他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发给幼儿每人一套“仿真人民币”,让幼儿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让幼儿按要求取出相应的币值,例如,教师说出四元,幼儿取出四张一元的人民币;师说六元,幼儿取出一张一元的,一张五元的人民币,或取出六张一元人民币。
3、游戏活动。
教师变成售货员,卖给幼儿玩具,教师说出玩具的价钱,幼儿按量取钱,谁取得既快又准,就把玩具卖给他。
幼儿买到玩具后,可以和其他幼儿继续进行游戏,持有不同玩具的幼儿之间可以进行买卖,用“仿真人民币”进行交换。
4、交流小结,让“仿真人民币”回家。
每个盒子上都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根据盒子上面值的不同,把人民币送到相应的盒子里。
5、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内放置十元以上的“仿真人民币”供幼儿继续探索认识。
活动反思《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进行合理、灵活地思考;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能正确地解决购物时常见的问题……教师在教学反思的同时要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8篇)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8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人民币篇一活动目标:1、认识一以内的货币,并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学习用分币换五分和一角。
2、复习10以内加减活动准备:教具:开百货店的物品(如:铅笔,本子,球,米等,上面标有价格)学具:幼儿人手一套10一角的硬币和两枚五角硬币活动过程:1、集体活动出示一元以内货币,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这些都是什么?”“你们知道他们各自代表多少吗?”“这些钱都是中国的钱,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人民币。
”学习用角币兑换元币“请小朋友想一想一元可以换成几个一角,教师请幼儿说出自己如何兑换的,然后请幼儿再兑换一次。
(3)“开商店”“今天商店里有许多东西,我们来看看有哪些东西,它们卖多少钱?”“现在我们来玩商店的游戏,老师当售货员阿姨,小朋友当顾客,你来买东西时要说清楚买什么?要给多少钱?如果要找钱还要你算清找多少钱?”2、活动评价“今天我们小朋友又学会了一个新本领,能说出不同数目的钱,还会用他们来兑换。
买东西时不仅知道要付多少钱,还能算出要找多少钱。
”活动内容:智力游戏——《与昆虫有约》1、组织幼儿翻阅昆虫资料,小组讨论:发现哪些昆虫的秘密。
2、组织幼儿讨论:知道哪些昆虫的秘密。
激发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交流。
3、师展示捕捉来的昆虫请幼儿分辨、观察、讨论:它叫什么?长什么样?资料书里有吗?吃什么?怎样照顾它?人民币的认识篇二教学目的1.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不乱花钱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认识元、角、分。
初步会用人民币买东西,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具电脑课件,录像,各种人民币,商品若干。
学具每组准备各种人民币若干,装在一个盒子里。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昨天,老师带大家去商店买了好多东西,同学们可高兴了。
还记得我们是用什么买的吗?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认识人民币。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面值,知道人民币的组成。
2.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3.引导学生学会简单的购物方法,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面值和组成。
难点:学会简单的购物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购物小票、商品图片等。
2.环境准备: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超市,设置货架、收银台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东西是什么吗?生:钱!师:对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人民币的知识。
你们知道人民币长什么样子吗?2.认识人民币(1)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引导学生观察。
师:这是1元,这是5元,这是10元……你们知道它们分别值多少钱吗?生:1元、5元、10元……(2)讲解人民币的组成。
师:人民币有硬币和纸币两种,硬币有1元、5角、1角等,纸币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等。
你们知道这些人民币是如何组成的吗?生:1元硬币=10个1角硬币;5元纸币=5个1元纸币……3.学习购物方法(1)讲解购物流程。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在超市购物需要哪些步骤吗?生:挑选商品、拿购物车、排队结账……(2)模拟购物。
师:现在,我们就来模拟一下购物的过程。
你们每人都有10元钱,去超市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然后到收银台结账。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民币的种类、面值和组成,还学会了简单的购物方法。
你们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吗?生:是的!(2)反思教学过程。
师:在今天的课堂上,你们觉得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生1:我觉得我们购物的时候很认真,没有乱跑乱闹。
生2:我觉得我们可以在购物的时候,更加关注商品的价格,避免超支。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画一画自己喜欢的人民币。
2.和家长一起到超市购物,尝试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
反思:通过这次公开课,我发现孩子们对人民币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在购物环节,很多孩子对价格没有概念,容易超支。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精选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六章《货币与购物》第一节《认识人民币》。
主要内容包括人民币的币值、面额、颜色、图案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够正确识别和区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常识。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识别和区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
2. 理解人民币的币值、面额、颜色和图案等方面的知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人民币面额的识别和区分。
重点: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币值、面额、颜色和图案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民币实物、PPT、购物场景图。
2. 学具:人民币仿真纸币、购物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购物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场景中出现的物品,进而引出人民币。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讲解人民币的币值、面额、颜色和图案等知识,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给幼儿人民币仿真纸币,组织幼儿进行识别和区分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10分钟)a. 人民币有哪些面额?b. 如何区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c. 人民币的颜色和图案有哪些特点?六、板书设计1. 《认识人民币》2. 内容:a. 人民币的币值、面额、颜色和图案b. 不同面额人民币的识别和区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并记录其特点。
b. 填写购物清单,使用人民币进行模拟购物。
2. 答案:a. 不同面额人民币的特点如下:1元:红色,毛泽东头像,国徽5元:黄色,毛泽东头像,长城10元:蓝色,毛泽东头像,天安门20元:绿色,毛泽东头像,桂林山水50元:紫色,毛泽东头像,长江三峡100元:棕色,毛泽东头像,人民大会堂b. 购物清单示例:物品:苹果、牛奶、面包价格:5元、10元、3元付款:20元找零:2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使幼儿对人民币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认识人民币》公开课教案-2024鲜版

要点二
兑换业务办理流程
客户在银行办理兑换业务时,需要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和相关 信息,如兑换金额、币种、收款人信息等。银行将根据市场 汇率和客户需求进行报价,客户确认报价后签订相关协议并 支付费用。银行在收到客户支付的费用后,将按照协议约定 办理兑换业务。
2024/3/27
14
跨境支付结算体系简介
• 跨境支付结算体系构成:跨境支付结算体系主要由国际支付系统、国内支付系统、外汇交易系统和监管系统等 组成。国际支付系统如SWIFT等,为跨境支付提供信息传递服务;国内支付系统如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 (CNAPS)等,为境内支付提供清算和结算服务;外汇交易系统则为跨境支付提供外汇交易服务;监管系统则 对跨境支付业务进行监管和管理。
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26
分组讨论
2024/3/27
讨论主题
零花钱的使用和管理。
讨论目标
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意识到合理使用和管理零花钱的重要性,培养 其理财意识和能力。
讨论流程
分组、选定组长、讨论并记录、汇报与总结。
讨论评价
根据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反馈,鼓励其积极发言、 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引导其将讨论成果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024/3/27
15
04 人民币使用场景与功能拓展
2024/3/27
16
日常生活中使用场景举例
购物
在商场、超市、便利店等实体店铺购物时, 通常需要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
交通
餐饮
在餐厅、咖啡店、快餐店等餐饮场所消费时, 需要使用人民币支付餐费。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地铁)或打车 时,需要使用人民币支付车费。
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人民币的 识别、点数、找零等实 践活动。
2024年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通用

2024年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货币与购物》,详细内容为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能够熟练地进行人民币的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 增强学生对货币的认识,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民币的换算及运用。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人民币样币、PPT、购物场景图片。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购物场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货币在生活中的作用。
2. 新课导入:a. 教师展示人民币样币,引导学生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b. 学生观察并讨论不同面额人民币的特征。
c. 教师讲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
3. 实践情景引入:a. 教师创设一个购物情境,让学生模拟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4. 例题讲解:a. 教师出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解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a.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b.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c. 教师布置拓展任务,让学生课后了解其他国家的货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人民币2. 板书内容:a. 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b. 人民币的换算关系:1元=10角,1角=10分c. 人民币的使用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铅笔:3元,练习本:5元,一共多少钱?(2)糖果:2元5角,饼干:4元,一共多少钱?小明去超市购物,买了一个玩具汽车(25元)和一个篮球(30元),他给了收银员50元,请问收银员应该找给他多少钱?2. 答案:a. (1)8元(2)6元5角b. 收银员应该找给小明45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购物情境的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换算,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班数学《认识人民币》公开课教案附反思

中班数学《认识人民币》公开课教案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人民币的基本特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知道人民币的用途。
2.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识别和计算人民币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人民币的兴趣,培养幼儿节约用钱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人民币的基本特征,学会识别和计算人民币。
2.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人民币的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各种面额的人民币、人民币模型、购物小道具等。
2.环境准备:布置一个简单的小商店,放置各种商品和人民币。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平时买东西需要用到什么吗?(引导幼儿说出人民币)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人民币,你们准备好了吗?2.认识人民币(1)观察人民币师:请你们拿出一张人民币,观察一下,它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图案?(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师:我们平时说人民币的时候,会用到一些单位,比如元、角、分。
你们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师: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现在请你们拿出一张1元的人民币,再找出10张1角的人民币,看看它们是不是一样的?(3)人民币的用途师:我们用人民币可以买很多的东西,比如玩具、衣服、零食等。
现在请你们拿出一张人民币,想想你们想用它买什么?3.识别和计算人民币(1)人民币的识别师:请你们拿出一张人民币,看看它的面额是多少?然后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2)人民币的计算师:现在请你们用你们手中的人民币,算一算你们可以买到哪些商品?4.购物游戏(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购物游戏,你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一些人民币,你们可以用这些钱去商店购买你们喜欢的商品。
不过,你们要注意,购买商品的钱不能超过你们手中的钱哦!(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师:好,现在请你们开始购物吧!记得要算好钱哦!师:好了,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你们觉得自己学到了什么?师:我们认识了人民币,学会了识别和计算人民币,还进行了一个购物游戏。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能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不随意损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能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1.教具:人民币(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购物小票、购物袋、计算器等。
2.学具:人民币模型、画笔、纸张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买东西的时候要用什么吗?(引导幼儿说出人民币)2.认识人民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人民币,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1)展示人民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讲解人民币的单位,如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看谁的眼睛最亮,能找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放在桌上,让幼儿找出相同面值的人民币。
(2)让幼儿尝试用语言描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如“这是一张5元的人民币”。
4.学习购物师:我们认识了人民币,那么我们来学习一下怎么用人民币购物吧。
(1)讲解购物流程,如查看商品价格、选择商品、付款等。
(2)示范购物过程,让幼儿观看并模仿。
5.实践操作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游戏,看看谁最能干。
(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定数量的人民币。
(2)设置一个“小商店”,让幼儿用人民币购买商品。
(3)在购买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人民币的减少和商品的增多。
师: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认识了人民币,学会了购物。
那么,你们觉得人民币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应该怎么爱护人民币呢?(1)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引导他们说出人民币的作用。
(2)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不随意损坏。
五、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玩购物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人民币(公开课)
————————————————————————————————作者:————————————————————————————————日期:
ﻩ
认识人民币
——角
宝应县特殊教育学校邹永芳
一、教学内容
《实用数学》第九册第35~36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在合作探知的教学活动中初步认识1角、2角、5角的人民币,并能区分硬币、纸币。
2、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体验购物过程,感受购物乐趣,学会简单购物。
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初步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4、适时对学生进行节约用钱和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教育,从而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分层教学:A、B类学生能共同完成以上1、4点,A类学生还能完成以上2、3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难点:辨认、使用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四、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商品、奖品、布袋、盘子。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出示小朋友购物的图片。
师:钱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用的钱也叫人民币。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认识人民币。
2、师:小朋友这些人民币你们见过吗?哦,有的见过,有的没有。
(点课件)
师:这些人民币里有的是多少元的,有的是多少角的。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几角的人民币
教学角字齐读,指名读
板书课题:——角(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
(二)、游戏激趣,合作探知
1、摸一摸
⑴出示实物(2个盘子出示)
师:小朋友,谁想来摸摸这两个盘子里的人民币?
(引导学生触摸2个盘中的人民币)
师:(举起一个盘子)这个盘子里的人民币摸在手里怎么样?(硬硬的)这个盘子里的呢?(软软的)
师:小朋友摸在手里硬硬的人民币是硬币,摸在手里软软的是纸币。
板书:纸币,硬币齐读
2、听一听
听一听纸币和硬币发出的不同声音。
3、分一分
师:哪个小朋友想帮老师把这个盘里的硬币和纸币分开吗?
教师随机出示在黑板上
4、说一说
小组交流:小朋友把你看到的人民币的样子和小组里其他小朋友说说。
5、认一认
师:我们来看看这张人民币,(课件出示1角纸币)
颜色是土黄色,长方形,边上还有数字1
这就是1角。
(板书:1角) 齐读
(课件出示1角硬币)
问: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中间有什么
生:是银色的,圆形的,正面也有“1角”两个字
师:这也是1角
师:(指着黑板)上面的1角和下面的1角有什么不一样?
生:上面是纸币下面是硬币。
2角、5角教学类似
6、读一读
认读:1角、2角、5角(齐读,指名读)
7、玩一玩
游戏:
①快乐大抽奖
师:请一个小朋友从袋子里里摸出人民币,再认读出来;
(适时鼓励评价,集体核对)
②“我说,你找”
师:老师说出面值,请小朋友找出相应的人民币。
(适时鼓励评价,集体核对)
7、练一练
a、完成作业纸:填一填
师:下面老师有几道题要考考大家,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限时完成,当场批改,课件核对)
b、课件出示连线题(互动白板)
学生观察后,指名两名学生上台合作完成指认连线。
(1)课件出示
(2)让B类学生数一数,让A类学生找出相对应面值的人民币并和B类学生站在一起交朋友。
(三)、知识应用,体验生活
1、让学生说出已有的购物经验。
2、创设模拟超市(教师组织,适时指导):
学生找出单价是1角、2角、5角的商品,并付钱购物;
(四)、课后延伸
1、同学们的零花钱平时是怎么用的?
师:零花钱除了可以买自己想要的物品,还可以干什么?
教学反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十一条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那么在培智学校,针对智障学生注意力短暂、记忆力差、认知能力低下,只能接受直观的、有趣的、刺激强烈的事物等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化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在培智学校的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的制作,将简单的、图片式的课程内容变为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动态课程,使学生的多种感官接受刺激,大大提高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从被动刺激转化为主动的学习,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特殊学校的老师,要上好一节课,谈何容易,在这四十分钟内要想让自己的教学内容时时扣住学生心弦,吸引着学生,必须做到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创设不同教学情景,同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环环紧扣,使他们不产生厌学情绪。
才能促进智障学生更
有效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