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调查问卷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大单元教学设计【课标解读】一、教材内容分析1.内容要求:2022 版课标将“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调整到“综合与实践”领域。
课标中提到学生要在真实的情境中,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感悟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升综合能力。
2.学业要求:学生能积极投入模拟购物活动,能清晰表达,交流信息。
认识元、角、分,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会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合理使用人民币,积累使用货币的经验;形成对货币多少的量感和初步的金融素养。
3.教学提示: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涉及认识人民币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等知识的学习,关注了幼小衔接,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具体为:主题活动和欢乐购物街。
核心是:要依托学具,组织有效的实践活动,在有趣的活动体验中了解人民币,积累经验,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二、学情分析通过对问卷星反馈的结果分析得知班级中的5名学生,用现金去商店、文具店等购物的机会不多,接触人民币的机会也少,而且大部分家长为了方便在选择支付方式时都比较倾向使用手机支付,造成学生生活经验的缺失,对人民币也只是浅浅的初步认识。
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学时,应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多为学生设计一些用手摸、用嘴说、用眼看的情境活动激起探究欲望,在有趣的活动体验中了解认识人民币。
三、目标设定学习方式,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多为学生设计一些用手摸、用嘴说、用眼看的情境活动激起探究欲望,在有趣的活动体验中了解认识人民币。
(一)教学目标1.认识小面额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进率。
2.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通过模拟购物活动,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爱护和正确使用人民币,形成初步金融素养。
(二)活动目标1.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爱护人民币意识。
2.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课堂的色彩和温度。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人民币的单位、纸币和硬币的种类及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金融素养。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培养节约、合理的消费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人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
2. 人民币的纸币种类: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
3. 人民币的硬币种类:1元、5角、1角、5分、1分。
4. 人民币的防伪知识。
5. 人民币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学会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
2.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防伪知识和正确使用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观看人民币实物,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正确使用方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金融素养。
4. 采用问答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 讲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纸币和硬币的种类及特点。
3. 分析人民币的防伪知识,教学生如何辨别真伪人民币。
4. 讲解人民币的正确使用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7. 课后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人民币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人民币的单位、纸币和硬币的种类及特点。
2. 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提高他们的金融素养。
3. 评价学生对人民币防伪知识的了解,以及是否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培养节约、合理的消费习惯。
七、教学资源1. 人人民币实物,包括纸币和硬币。
2. 人民币图片,用于演示和讲解。
大学生关于人民币升值的问卷调查

目前人民币升值到最高峰,最新数据显示中美汇率中间价连续六个交易日上涨,中美汇率已经突破6.1元了,港元对人民币更是首次破80.为此我们重庆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经济九班第一课题小组展开了人民币汇率的调查问卷。
1本次调查会以选择题和简答题组成,主要是大学生对人民币升值的了解,2你们的调查会成为我们本次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原始资料,我们郑重表示其中不涉及您的个人信息,并且会对您的观点保守秘密。
3请您根据自己的感受回答下列问题,最后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完成我的问卷!1.你就读的学校*________________你所在的省份___________________2.你的年级____*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3.你的专业*_____A管理类(人力资源,物流,市场营销,工商管理)B语言类C金融类(国际贸易,经济)D文史类E理工科类F教育类G其他类4.你关心人民币汇率变化吗?觉得对你的生活有影响吗?_________*A很关心有影响B关心有一点影响C不关心没有影响5.你认为我国应该怎样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变化?________*A升值B贬值C保持汇率不变D其他办法6.你认为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A中国经济发展导致B来至美国的压力C全球资本市场变化的影响D受2008经济危机的影响7.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国的进出口有何影响?*__________A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B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________C没有什么变化D不清楚8.你认为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的最大好处是什么?*_________A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B有利于缓解国内的通货膨胀C 有利于缓解外债压力D有利于增加就业E其他9.如果人民币持续上升,你认为M国家对我国有哪些影响?*________ A资产泡沫,比如房地产的低迷B导致我国经济发展缓慢C对外贸易额减少D冲击股票,期货等市场E其他10.你认为人民币汇率还会上升吗?*_______A持续半年以上B持续一年以上C很快会结束D不清楚11.你觉得中国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变化,是国际竞争的趋势吗?*________ A是的不是C不清楚12.你认为人民币升值对哪些行业影响最大*________A传统出口优势行业(家电,纺织,鞋鞋类,机械行业等B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C服务行业(餐饮,旅游等)D外汇负债率较高的行业(航空,贸易)E电子元件,IT行业F金融行业13.你认为人民币升值对我们生活带来哪些影响*_________多项选择A有利于出国留学B有利于购房买车C有利于降低生活成本D没有什么影响E其他14.面对人民币的升值变化,你对将来就业抱什么样的态度?*_________A 升值后就业率会提高B升值后就业率会降低C没有什么影响D无所谓E自主创业15.如果你目前打算自主创业,你认为人民币升值会影响你的创业计划吗*__________A会改变计划,比如成本增加,导致风险增加B不会改变计划C没有太大的影响D其他想法)16.你希望人民币升值吗*A希望B不希望C与我无关简答题!17.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变化,你觉得我们政府应该怎么去做,保障人民的利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面对人民币的升值变化,你对于自己的理财有什么看法,或者说提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谢谢您的配合。
《认识人民币》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

《认识人民币》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人民币的各种面值,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增强他们的金融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人民币的各个面值: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2. 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3. 掌握人民币的兑换关系:10角=1元,100分=1元。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幼儿通过观察实物人民币,了解其面值和特征。
2. 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人民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幼儿在模拟购物过程中,运用人民币进行支付,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定数量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实物。
2. 准备人民币图片卡、连线题等教学材料。
3. 准备模拟购物场景,如小商店、超市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引导幼儿观察人民币的特征。
2. 基本知识学习:教师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实物,让幼儿认识并说出其面值。
3. 单位学习:教师讲解人民币的单位,让幼儿掌握元、角、分的概念及兑换关4. 实践环节:组织幼儿进行模拟购物活动,让幼儿运用人民币进行支付,体验购物的乐趣。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完成人民币认识调查问卷,了解家庭成员对人民币的认识程度。
2. 亲子活动:家长带领幼儿去超市购物,让幼儿亲自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
2. 实践环节评价:评价幼儿在模拟购物活动中的表现,包括人民币识别、计算、支付等能力。
八、教学修改:1. 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更符合幼儿的学习需求。
2. 根据教学评价结果,针对幼儿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实物教学法的实践研究(3篇)

第1篇摘要:实物教学法是一种以实物为教学媒介,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理解知识的教学方法。
本文通过对实物教学法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总结了实物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实施策略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实物教学法;实践研究;课堂教学;教学效果一、引言实物教学法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将抽象的知识与具体的实物相结合,使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学习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物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通过对实物教学法的实践研究,探讨其实际应用效果,为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参考。
二、实物教学法的理论探讨1. 实物教学法的定义实物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物、模型、标本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从而理解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方法。
2. 实物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实物教学法基于以下理论基础:(1)认知发展理论:实物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
(2)建构主义理论:实物教学法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自主建构知识。
(3)多元智能理论:实物教学法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实物教学法的实践分析1. 实物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物教学法将抽象的知识与具体的实物相结合,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提高教学效果:实物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实物教学法要求学生观察实物、比较不同实物之间的差异,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4)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物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实物教学法的实施策略(1)选择合适的实物: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实物,确保实物与知识的紧密联系。
幼儿园教案《认识人民币》

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具有不 同的颜色和图案,可以通 过观察颜色和图案来识别 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人民币上的图案包括国徽 、毛泽东头像、人民大会 堂、长城等,具有鲜明的 中国特色。
人民币发展历程简述
第一套人民币于1948年 12月1日发行,共有12种 面额、62种版别。
流程。
实践操作
组织孩子们进行实际的购 物操作,让他们使用人民 币购买商品,并计算找零 。这可以锻炼他们的实际
操作能力。
找零计算能力培养
基本计算
教授孩子们人民币的基本计算,如加 法、减法等。让他们能够理解找零的 概念,并学会计算找零的金额。
找零游戏
设计一些找零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 中锻炼找零计算的能力。例如,给出 一定的金额和商品价格,让孩子们计 算找零的金额。
幼儿园教案《认识人民币》
CONTENTS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人民币基本概念 • 辨识各种面值人民币 • 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交易 • 创意互动环节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教案背景及目的
背景
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对于 幼儿来说,了解人民币不仅有助 于培养他们的财商意识,还能为 日后的生活打下基础。
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 月1日发行,共有11种面 额、16种版别。
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年4 月20日发行,共有7种面 额、13种版别。
第五套人民币于1999年 10月1日发行,共有6种 面额、8种版别。
第四套人民币于1987年4 月27日发行,共有9种面 额、14种版别。
03
辨识各种面值人民币
家长参与,共同辅导孩子学习
县域人民币流通情况调查报告

县域人民币流通情况调查报告报告题目:县域人民币流通情况调查报告报告摘要:本报告基于对县域内人民币流通情况的调查分析,旨在了解和评估县域内人民币的使用频率、流通渠道、支付行为及对电子支付的接受程度。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及相关数据分析,为县域相关部门提供了一份详实的报告。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县域人民币的流通状况,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式获取数据。
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5份,并对相关机构的人员进行访谈。
二、调查结果分析:1.人民币使用频率:通过对调查对象的问卷数据,发现县城居民95%以上每天都使用人民币进行消费,农村地区则稍低,约为85%。
人民币的流通量较大,基本可以满足日常交易需求。
2.人民币流通渠道:人民币主要通过银行、ATM、商场及一些小商店流通。
银行是最主要的流通渠道,占比达到80%以上。
ATM的使用率也较高,方便大家随时取款。
3.支付行为:在支付行为中,现金支付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约占80%。
电子支付方式如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已逐渐普及,但在县域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只有10%左右的人使用电子支付。
4.对电子支付的接受程度:电子支付在县域内的接受程度较低,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和部分农村居民对电子支付持怀疑态度,缺乏相应的使用经验。
同时,电子支付设备(POS机、刷卡机等)在农村地区普及率较低,也影响了电子支付的推广。
三、调查结论和建议:1.人民币在县域的流通量大,能够满足大部分居民的交易需求。
2.银行和ATM是人民币的主要流通渠道,应加强相关机构的服务质量,提高ATM的覆盖率。
3.电子支付在县域内推广仍然面临一定困难。
相关机构应加强对老年人和农村居民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电子支付的认识和使用能力。
4.电子支付设备的普及度需提高,相关机构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供更多的POS机和刷卡机。
5.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推动电子支付在县域的普及和应用。
六、致谢:感谢各位参与问卷调查的居民和相关机构的支持和合作,为本次调查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信息。
假人民币非法流通状况调查及分析

假人民币非法流通状况调查及分析为了掌握假人民币在泗县地区市场上的流通状况,有效防止假人民币继续蔓延,近期,泗县支行通过发放问卷,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在辖区开展了假人民币非法流通状况问卷调查活动。
一、泗县地区假人民币非法流通基本状况此次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现金流通中发现假人民币后退回原持有人的情况、误收假人民币情况、误收假人民币以及处理方式等。
调查范围覆盖了泗县辖内的8个乡镇以及城区大型超市、商场、农贸市场、汽车站等现金流通量大和人员比较集中的场所,并将重点放在黄圩镇、大庄镇、山头镇、草沟镇、墩集镇、长沟镇、黑塔镇、大路口乡等农村地区,此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调查问卷300份,有效率100%,问卷发放做到了城市与农村兼顾、中青年与老年兼顾。
调查显示:1、发现和误收假币情况。
被访人群中60岁以下的258人,涉及金额3200元;60岁以上的42人,涉及金额940元。
2、假币处理方式。
误收假人民币后存款时被银行发现没收的占33.8%,选择放在家里的占31.2%,选择撕掉的占10%,选择重新使用的占23%,选择交给警察的占2%。
二、泗县地区假人民币非法流通中的特点(一)在券别结构方面:50元和100元面额的居多,20元以下面额的假币较少,重号的多,在冠字号码上连号的少。
在版别上,第五套100元券和50元券2005版的较多,第四套人民币较少。
(二)在假币使用和流通范围方面:用于县城集市交易的少,用于在偏远农村地区、小卖铺、小摊点交易的多;用于城区、超市、汽车站、高速路收费站的少。
(三)在发现和误收假币方面:现金交易过程中,从未误收假币的人少,发现过假币的人多,发现后以“你把这张钱换一下”、“找不开零钱”或碍于熟人情面不收假币的人多,多次误收,深受其害的人多。
(四)在受害人群方面:以老年人、妇女为多,中青年人较少。
调查中部分老年人表示,由于难以分辨真假人民币,一般不带大额钞票,消费范围也仅限于社区附近的商场、超市和菜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