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简答题重点大全

合集下载

诊断学简答题

诊断学简答题
(七)婚姻史(八)月经史(九)家族史
01 咯血/ 呕血
病因: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炎、肺脓肿、肺癌、心脏病等/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胆道出血等。
出血前症状:喉部痒感、胸闷、咳嗽等/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
出血方式:咯出/呕出
血色:鲜红/棕黑、暗红、有时鲜红
血中混有物:痰、泡沫/食物残渣、胃液
(五)系统回顾(review of systems)系统回顾由很长的一系列直接提问组成,用以作为最后一遍搜集病史资料,避免问诊过程中患者或医生所忽略或遗漏的内容。
1.呼吸系统2.循环系统 3.消化系统4.泌尿系统 5.造血系统6.内分泌系统及代谢7.神经精神系统8.肌肉骨骼系统
(六)个人史
1.社会经历2.职业及工作条件3.习惯与嗜好4.有无冶游史
00 问诊的基本内容
01 试述咯血与呕血的鉴别要点
02 左心衰竭发生
03 三种绞痛鉴别表
04 颈动脉窦综合征
05 血管减压性晕厥
06 意识障碍的病因
07 意识障碍的机制
08 问诊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黄疸引起的皮肤黏膜黄染的特点
2。淋巴结检查的顺序及局部肿大的临床意义
3 全身性淋巴结肿大见于
4 水肿如何分度
5 在平静时,病人颈动脉搏动明显增强应考虑什么病?机理是什么?
6 瞳孔对光反射,集合反射
7 甲状腺功能亢进眼征
8 腮腺肿大
9 气管移位检查方法
10 语音震颤概念及减弱的临床意义
11 语音震颤增强
12 胸部异常叩诊音
13 湿啰音,干啰音的形成机制和特点

诊断学(名解+填空+简答+论述+重点+回顾)

诊断学(名解+填空+简答+论述+重点+回顾)

诊断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发热:致热源作用于抗体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的现象。

2、管型:在一定条件下,肾脏滤出的蛋白质、细胞或碎片在远曲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形成的圆柱形蛋白聚体。

可随尿排出,尿中多量出现是肾脏病变的主要特征。

3、脉搏短绌:当心房颤动时,脉率少于同时测定的心率的脉搏脱落现象。

4、主诉:患者本次就诊感受最明显、最重要的症状或体征,也即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

5、啰音:呼吸音之外出现的病理性附加音。

6、镜下血尿:尿外观变化不明显,离心沉淀后,镜检时平均每高倍视野红细胞大于3个。

7、发绀: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的现象。

8、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

9、紫癜:皮下出血直径为3~5mm。

10、黄疸:因胆红素代谢障碍,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并渗入组织,使巩膜、皮肤和黏膜等发生黄染的现象。

11、人工对比:对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器官,人为地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

12、移动性浊音:因体位不同而产生浊音区变动的现象,当腹腔内游离腹水在1000ml以上时可见,是检查腹腔内有无积液的重要方法。

13、肺野:含有空气的肺组织在胸片上所显示的透明区域。

14、症状:机体在患病状态下生理功能发生异常时病人的主观不适感、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

15、脑膜刺激征:脑膜或其附近病变波及脑膜时可刺激脊神经根使相应的肌群发生痉挛,当牵扯到这些肌肉时被检查者出现防御反应。

16、三凹征:在吸气时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的凹陷。

17、核左移:外周血杆状核或杆状核以上的幼稚粒细胞增多超过5%。

18、病理反射: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

19、蛋白尿:尿蛋白含量大于100mg/L或150mg/24h时,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

20、呼吸困难: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异常。

21、心脏杂音: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出现的具有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夹杂声音。

《诊断学》简答题

《诊断学》简答题

六、简答题1、问诊内容有哪些?答: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九大项。

2、中心性紫绀与周围性紫绀如何鉴别?答:中心性紫绀:为全身性,除四肢和颜面外,还累及粘膜和躯干的皮肤,紫绀部位皮肤温暖,局部虽经加平易按摩,紫绀仍不用退。

周围性紫绀:紫绀常出现于肢体的末梢部位和下垂部分,如肢端,耳垂与口唇,紫绀部位皮肤冰冷,按縻和加温紫绀的耳垂和肢端皮肤使之温暖,紫绀即减退。

3、现病史包括内容有那些?答:1)起病情况 2)生病时间 3)主要症状特点 4)病因与诱因 5)病情发展与演变 6)陪同症状7)诊治经过 8)病程中的一般情况4、如何鉴别血尿和血红蛋白尿?答:血红蛋白尿由溶血引起,呈均匀一致暗红色或酱油色,无积淀,镜检无红细胞或偶有红细胞。

而血尿则呈鲜红色或暗红色,浑浊,震荡时呈云雾状,放置后可有少量红色积淀,镜检可发现大量红细胞。

5、肾源性水肿和心源性水肿的鉴别答:肾源性水肿从眼睑颜面开始而延及全身,常迅速,软而搬动性大常陪同肾病病征,如高血压,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

心源性水肿从下垂部位开始而延及全身,较缓慢,比较牢固,搬动性小,常伴存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如心脏增大,心脏杂音,肝大,颈静脉压曾高等。

6、请描述心绞痛的临床特点?答: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心绞痛多在心前区与胸骨后或剑突下,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与小指,亦可放射至左颈部与面颊部,呈绞窄性并有重压窒息感,发生时间短暂,常在劳累、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时引起,休息、含服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酯可缓解。

7、简述肺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分型及特点答:分为: 1)吸气性呼吸困难,特点是吸气费力,吸气时间明显延长,且明显困难,重者出现“三凹征”,为大气道拥塞所致,常伴有干咳及高调气性喉鸣。

2)呼气性呼吸困难的特点是呼气费力、呼气时间明显延长而缓慢,为小气道拥塞所致,常伴有干啰音。

3)混杂性呼吸困难,特点是吸气呼气均费力,呼吸浅快,常伴有呼吸音减弱或病理性呼吸音。

《诊断学》简答题及答案

《诊断学》简答题及答案

1.现病史的内容:起病情况,包括起病时的诱因或原因,具体时间,发病缓急等;患病时间,指起病到就诊或入院时间;主要症状特点,包括出现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病因与诱因;病情发展与演变;伴随症状;诊治经过;病程中的一般情况。

2.发热的病因和分类:感染性发热,各种微生物病原体侵入机体引起相应的疾病,引起机体的感染可导致发热;非感染性发热:吸收热,物理化学和机械性损伤,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肿瘤;抗原抗体反应;代谢与内分泌疾病引起的发热;皮肤散热功能障碍引起发热;中枢性发热;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发热:原发性低热,生理性低热,夏季低热,感染后低热发热分度:低热:温度为37.3~38℃。

中等热:温度为38.1~39℃高热:温度为39.1~4 1℃超高热:温度为41℃以上第一,二心音听诊特点:第一心音①音调较低;②声音较响;③性质较钝;④占时较长(持续约0.1s)⑤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⑥心尖部听诊最清楚第二心音①音调较高;②强度较低;③性质较清脆;④占时较短(持续约0.08s)⑤在心尖搏动后出现⑥心底部听诊最清楚。

3.发热的热型:稽留热,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度以上的高水平,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体温波动不超过1度或略高于1度,多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等;驰张热,体温常高于39度,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度,但每日最低温度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等;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可伴有畏寒或寒战,之后又迅速降回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一日或数日,如此反复交替,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度或以上,数日后又逐渐下降到正常水平,持续数日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达39度或以上,持续数日后又骤然下降到正常水平,可见于回归热,鼠咬热等;不规则热,发热的热度高低,持续时间,日间温度差等均无一定规律性,见于风湿热,结核病,流感等。

诊断学简答题(库)

诊断学简答题(库)

一、症状学令狐采学发热1、试述发热的病因答:根据致热源的性质和来源,常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1)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使机体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引起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①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所致的无菌性炎症②变态反应③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性疾病④心衰及某些皮肤病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2、简述发热的伴随症状。

答:寒颤、结膜充血、单纯疱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出血、关节肿痛、皮疹、昏迷3、临床常见热型特点答:(1)稽留热:体温超过39℃~40℃以上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小于1℃,如大叶性肺炎。

(2)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见于结核、风湿热等。

(3)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波动范围达2℃以上,但都正常水平以上,如败血病。

(4)间歇热:体温骤升持续数小时后又骤降至正常,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如急性肾盂肾炎等。

(5)波状热:体温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有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如布氏杆菌病。

(6)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如回归热、霍奇金病。

水肿,胸痛,心悸,呼吸困难1、简述产生水肿的几项因素。

答:①水钠潴留②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③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④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⑤淋巴回流受阻。

2、简述保持毛细血管内和组织间隙液体平衡的主要因素。

答:①毛细血管内静水压②血浆胶体渗透压③组织间隙机械压力④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

3、简述心源性水肿和肾源性水肿的区别。

4、问诊胸痛临床表现的要素有哪些。

年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影响因素5、简述心悸的主要病因。

答:①心脏搏动增强可为生理性或病理性,生理性的如饮酒、浓茶或咖啡后;病理性的如甲亢、贫血、发热②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③心脏神经官能症。

惊厥、意识障碍1、抽搐与惊厥问诊的要点。

答:(1)、应询问发生年龄、病程、发作的诱因,是否孕妇。

诊断学简答题

诊断学简答题

诊断学简答题诊断学第七版简答题(不包括实验诊断)1. 发热的常见热型及分类答1.稽留热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2.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

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卜.常呵J 于败向痒、风湿热、萤痒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常见于疟疾、急性。

肾盂肾炎等。

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氏杆菌病(图1—4—4)。

5.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DC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

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6.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2. 咯血和呕血的鉴别(1)病史:呕血患者多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肿瘤或肝硬变等病史;而咯血患者一般有结核,支气管扩张或心肺疾病等。

(2)出血方式:呕血多随呕吐引起,咯血一般是咳嗽后吐出。

(3)血液颜色:呕血的颜色呈紫红或咖啡色,无泡沫,咯血的则为鲜红,有泡沫。

(4)内容物:呕血的食物残渣及胃液,咯血的混有痰液。

(5)出血前症状:呕血前常先发生上腹疼痛,饱胀不适;咯血前常有喉痒、咳嗽、胸闷。

(6)血液反应:呕血的血液呈酸性;咯血的血液呈弱碱性。

(7)大便检查:呕血患者常拉柏油(黑色)样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咯血患者大便隐血试验常阴性,除非吞下血液外,一般粪便正常3. 简述浅表淋巴结的组群分布及其功能耳前,耳后及乳突区,枕骨下区淋巴结群,收集头皮范围内的淋巴液;颌下淋巴结群,收集口底,颊粘膜,齿龈等处淋巴液;颏下淋巴结群,收集颏下三角区内组织,唇和舌部淋巴液;颈部淋巴结群,收集鼻咽部,喉,气管,甲状腺等处淋巴液;锁骨上淋巴结群,左侧收集食管,胃等气管淋巴液,右侧收集气管,胸膜,肺等处淋巴液;腋窝淋巴结群,收集躯干上部,乳腺,胸壁等处淋巴液;腹股沟淋巴结群,收集下肢及会阴等处淋巴液4. 简述蜘蛛痣的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蜘蛛痣出现的部位大多在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内,如面、颈、手背、上臂、前胸等处,大小不等,直径可由帽针头大到数厘米以上。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

《诊断学》重点1.症状: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2.体征:患者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3.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与生育史、家族史4.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持续时间5.现病史的内容:①起病的情况与发病时间②主要症状的特点③病因与诱因④病情发展与演变⑤伴随症状⑥治疗经过⑦病后一般情况6.发热:机体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分度: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布氏杆菌病)、回归热(霍奇金病)、不规则热(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7.稽留热:体温恒定的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温水平,达数日或数周,24h 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8.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9.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与无热反复交替,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10.发热的原因:①感染性发热:病原体代谢产物或毒素作为发热激活物通过激活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释放内生致热源而导致发热(细菌最常见)②非感染性发热,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吸收热: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所致的无菌性炎症引起的发热),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枢性发热的特点是高热无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③原因不明发热11.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12. 全身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14.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表现。

诊断学简答题重点

诊断学简答题重点

答:通过问诊可了解疾病发生、发展情况,诊疗经过,既往健康状况及曾经患病情况,对现病的诊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简述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答:(1)以礼节性的交谈开始;(2)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逐步深入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3)避免暗示性提问及逼问;(4)避免重复提问;(5)避免使用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6)注意及时核实患者陈述中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

现病史包括哪些内容?答:(1)起病情况与患病的时间;(2)主要症状的特点;(3)病因与诱因;(4)病情的发展与演变;(5)伴随症状;(6)诊治经过;(7)病程中一般情况。

简述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答: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发热的分度有哪几种?1.①低热37.3—38℃②中等度热38.1—39℃③高热39.1—41℃④趋高热41℃以上2.临床上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有那些?2.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见的有: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3.临床上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哪几类原因?3.①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②抗原—抗体反应③内分泌代谢障碍④皮肤散热减少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4.对发热为主诉的患者问诊要点包括哪些?4.①起病时间、季节、起病缓急、病程、热度高低、频度、诱因;②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③多系统症状询问④患病以来一般情况⑤诊治经过⑥传染病接触史、疫水接触史、手术史、治疗或分娩史、服药史、职业特点等。

19、肝源性水肿表现特点: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重症肝炎.其水肿的主要表现为腹水,常伴有肝功能受损及门静脉高压等临床表现.(一)咳嗽与咳痰的病因分类是怎样的?答:1.呼吸道疾病、 2.胸膜疾病、 3.心血管疾病、4.中枢神经因素(二)以咳嗽与咳痰为主诉的患者,您在病史询问时应包括哪内容(要点)?(二)答:1.发病年龄、咳嗽病程、起病方式、与昼夜或季节气候关系2.咳嗽程度、音色、连续性、发作性、单声咳嗽3.是否伴有发热、胸痛、气喘4.痰的性状、量、有何特殊气味,是否伴有血痰或咯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答: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2.发热的分度有哪几种?①低热37.3—38℃②中等度热38.1—39℃③高热39.1—41℃④趋高热41℃以上3.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见的有: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4.临床上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哪几类原因?①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②抗原—抗体反应③分泌代障碍④皮肤散热减少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6、简述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答:(1)以礼节性的交谈开始;(2)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逐步深入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3)避免暗示性提问及逼问;(4)避免重复提问;(5)避免使用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6)注意及时核实患者述中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

7、现病史包括哪些容?答:(1)起病情况与患病的时间;(2)主要症状的特点;(3)病因与诱因;(4)病情的发展与演变;(5)伴随症状;(6)诊治经过;(7)病程中一般情况。

8.咳嗽与咳痰的病因分类是怎样的?答:1.呼吸道疾病、 2.胸膜疾病、 3.心血管疾病、4.中枢神经因素9.呼吸困难的病因有哪些?其中主要是哪些系统疾病?答:引起呼吸困难的病因有:①呼吸系统疾病(气管阻塞;肺疾病;胸廓疾病;神经肌肉疾病;膈肌运动障碍等)②心血管系统疾病③中毒性疾病(理化因素或代障碍)④血液系统疾病⑤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其中①②为主要疾病。

10.吸气性与呼气性呼吸困难各有何特点?答:吸气性呼吸困难特点是吸气费力,且显著困难,重者出现“三凹征”,常伴有干咳及高调气性喉鸣。

呼气性呼吸困难的特点是呼气费力、呼气时间明显延长而缓慢,常伴有干啰音。

11.左心和右心衰竭发生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何区别?答:左心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肺瘀血和肺泡弹性降低。

右心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体循环瘀血所致。

12.对呼吸困难的患者在问诊时的要点包括哪些?答:①发生诱因、表现、类型;②起病缓急;③与活动、体位关系、昼夜关系;④伴随症状:发热、咳嗽与咳痰、胸疼,痰的性状与量,有无咯血及其量;⑤有无排尿、饮食异常,高血压、肾病、代性疾病等;⑥药物或毒物摄入史、头痛、意识障碍、颅脑疾病等。

13.中心性发绀与周围性发绀有何区别?中心性发绀是由于心、肺疾病导致SaO2降低引起。

发绀的特点是全身性的、除四肢与面颊外,亦见于粘膜(包括舌及口腔粘膜)与躯干的皮肤,但皮肤温暖。

周围性发绀是由于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

发绀的特点是常见于肢体末稍与下垂部位(如肢体、耳垂、鼻尖)这些部位皮肤温度低、发凉,若按摩或加温耳垂与肢端使其温暖,发绀可消失。

14.发绀的病因可分哪两大类?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

15请描述心绞痛的临床特点?答: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心绞痛多在心前区与胸骨后或剑突下,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侧、达无名指与小指,亦可放射至左颈部与面颊部,呈绞窄性并有重压窒息感,发作时间短暂,常在劳累、体力活动、精神紧时诱发,休息、含服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酯可缓解。

16心悸发生的原因有哪些?1心脏搏动增强2心律失常3心脏神经官能症答:蛋白质代功能检测、脂类代功能检测、胆红素代检测、胆汁酸代检测、摄取、排泄功能检测、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测。

19.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测定有何临床意义?常用于检测慢性肝损伤,并可反映肝实质细胞储备功能。

20.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及非结合胆红素增高有何临床意义?答:若STB增高伴非结合胆红素明显增高提示为溶血性黄疸,总胆红素增高伴结合胆红素明显增高为胆汁淤积性黄疸,三者都增高为肝细胞性黄疸。

21.腹痛的基本发生机制?腹痛的基本发生机制有三种,即:脏性腹痛;躯体性腹痛;牵涉痛。

22、什么叫腹泻?急、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有哪些?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

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因有:肠道疾病,急性中毒;全身性感染;其他如变态反应,药物副作用等。

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因有;消化系统疾病,如胃部疾病、肠道疾病、胰腺疾病和肝胆疾病;分泌及代障碍疾病;神经功能紊乱;其他系统疾病,如尿毒症,放射性肠炎等。

23便秘发生机制中常见因素包括:①摄入食物过少或纤维素及水分不足;致肠的食糜和粪团的量不足以刺激肠道的正常蠕动。

②肠道肌肉力减低和蠕动减弱③肠蠕动受阻碍致容物潴留而不能下排④排便过程的神经及肌肉活动障碍:24、从实验室检查方面鉴别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胆汁瘀积性黄疸25.简述引起头痛的常见颅病变?答:引起头痛的常见颅脑病变有:①感染: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脑脓肿等。

②血管病变: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等。

③占位性病变:脑肿瘤、颅转移瘤、颅白血病浸润、颅寄生虫病等。

④颅脑外伤:脑震荡、脑挫伤、硬膜下血肿、颅血肿、脑外伤后遗症等。

⑤其他: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头痛型癫痫等。

26.说出水肿的类型及临床意义(1)全身性水肿见于:①心力衰竭;②肾脏疾病;③重症营养不良;④肝硬化。

其它:①粘液性水肿(指压凹陷不明显);②经前期紧综合征水肿;③药物性水肿;④特发性水肿(每项2分)。

(2)局部性水肿见于:①局部炎症;②局部静脉回流受阻,③局部淋巴回流受阻④血管神经性水肿。

27.产生水肿的几项主要因素为;⑴①钠与水的潞留如继发性醛固朗增多症等⑵;②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如有心衰竭等(3)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如急性肾炎等;(4)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通常继发于血清白蛋白减少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5)淋巴液或静脉回流受阻如丝虫病或血栓性静脉炎等。

28.水肿合并肝肿大者为心源性、、肝源性同时有颈静脉怒者则为心源性;水肿伴重度蛋白尿则常为肾原性而轻度蛋白尿也可见于心源性;水肿伴呼吸困难与发绀常提示由于心脏病、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所致;水肿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者可见于特发性水肿。

29、深部触诊法分为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检查?答:深部触诊法分为以下四种:1、深部滑行触诊法,常用于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的检查。

2、双手触诊法,常用于肝、脾、肾和腹腔肿物的检查。

3、深压触诊法,常用来探测腹腔深在病变的部位或确定腹腔压痛点,如阑尾压痛点及胆囊压痛点。

4、冲击触诊法,仅用于大量腹水患者的肝、脾的触诊。

30.水肿如何分度?水肿分为三度:1)轻度水肿:仅见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骨前、踝部皮下组织,指压后可出现组织轻度下陷,平复较快;2)中度水肿:全身组织均可见明显水肿,指压后可出现明显的较深的或的组织下陷,平复较慢;3)重度水肿:全身组织严重水肿,身体低位皮肤紧发亮,甚至有液体渗出。

此外,胸腔、腹腔等浆膜腔可见积液,外阴部亦可见严重水肿。

31.局限性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2)淋巴结结核;3)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32.在平静时,病人颈动脉搏动明显增强应考虑什么病?机理是什么?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病等主要是由于脉压增大所致33.试述胸骨角的临床意义。

答:(1)为计数前肋骨和肋间隙顺序的主要标志。

(2)标志支气管分叉、心房上缘和上下纵隔交界。

(3)相当于第5胸椎的水平。

34、简述语音震颤增强或减弱的临床意义。

1、答:(1)语音震颤增强,主要见于:A,肺泡有炎症浸润,如大叶性肺炎实变期和肺梗塞等;B,接近胸膜的肺巨大空腔,如空洞型肺结核和肺脓肿等。

(2)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主要见于:A,肺泡含气量过多,如肺气肿;B,支气管阻塞,如阻塞性肺不;C,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D,胸膜高度增厚捻连;E,胸壁皮下气肿/35.影响心尖搏动位置改变的病理因素有哪些?①横膈位置的影响②纵膈位置的影响③心脏增大④先天性右位心36.心左界与心右界分别由哪些解剖结构组成?心左界由肺动脉段、左心耳、左心室组成;心右界由升主动脉、上腔静脉和右心房组成。

37.什么叫心包摩擦感?其与心动周期、体位、呼吸的关系怎样?心包摩擦感是在心前区的胸骨左缘第4肋间为主,于心动周期的收缩期和舒期均可触及到的双相的粗糙摩擦感,以收缩期、前倾体位或呼气末更为明显。

38.器质性与功能性收缩期杂音的鉴别要点是什么?答:鉴别要点如下鉴别点功能性器质性年龄儿童、青少年多见不定部位肺动脉瓣和(或)心尖区不定性质柔和,吹风样粗糙,吹风样,常呈高调持续时间短促较长,常为全收缩期强度一般为3/6级以下常在3/6级以上震颤无3/6级常伴有传导局限,传导不远沿血流方向传导较远而广39.怎样诊断高血压、高血压分级标准是什么?采用标准测量方法,至少3次非同日血压值达到或超过140/90mmHg,或仅舒压达到标准,即可认为有高血压。

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舒压90-99mmHg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舒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压≥110mmHg如收缩压与舒压水平不在一个级别中,按其中较高的级别分类。

40.简述脉压改变的临床意义?当脉压>40mmHg,为脉压增大。

见于甲亢、气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当脉压<30mmHg,则为脉压减少,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心包积液及严重衰竭病人。

41.周围血管征包括哪些体征,其临床意义是什么?周围血管征包括水冲脉、枪击音、Duroziez双重导音、毛细血管博动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严重贫血、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

42简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脏体格检查特点①视诊:颜面苍白,点动运动,musset 氏征,颈动脉搏动增强,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毛细血管搏动②触诊: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有水冲脉③叩诊: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腰凹陷,呈靴型④听诊:心尖区S1减弱,主动脉瓣区A2减弱,主动脉瓣听可听到舒期叹气样杂音,有相对二尖瓣狭窄时,心尖部出现Austin-Flint杂音,可有枪击音和杜氏二重音43. 简述正常腹部可触到的包块腹直肌肌腹及腱划;腰椎椎体及骶骨岬;乙状结肠粪块;横结肠;盲肠;右肾下极;腹主动脉44. 如何鉴别腹水与巨大卵巢囊肿视诊:卵巢囊肿腹部膨隆多呈圆形;腹水膨隆多呈蛙腹。

触诊:卵巢囊肿可能扪及异常游走的包块,尺压试验阳性。

叩诊:卵巢囊肿浊音区于仰卧时常在中腹部,鼓音区在两侧;而腹水患者浊音区于仰卧时常在两侧,鼓音区在中腹部。

卵巢囊肿的浊音不呈移动性,腹水>1000ml时,移动性浊音阳性。

45. 简述急性腹膜炎的体征视诊:急性危重病容,表情痛苦,被迫采取仰卧位,两下肢屈曲,呼吸频速表浅,腹式呼吸明显减弱或消失,腹壁运动受限,有积液时,腹部膨隆。

触诊:皮肤弹性减退,脉搏频速而无力,腹肌紧,腹壁压痛和反跳痛。

叩诊:有胃肠穿孔时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有积液时可叩出移动性浊音。

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46. 简述肝硬化的体征视诊:面色灰暗,缺少光泽,皮肤、巩膜多有黄疸,面、颈、上胸部可见毛细血管扩或蜘蛛痣及肝掌,男性患者可见乳房发育,腹部膨隆,呈蛙腹,可见腹壁静脉曲,脐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