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减速器课程设计(带重要体会及建议)

减速器课程设计(带重要体会及建议)

1设计任务适用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分数:3学时数:3周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设计是继《机械设计》课程后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御用先修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践知识进行设计、计算和绘图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训练要求学生达到:掌握通用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规范、图册等)、经验估算和强度校验进行机械设计的技能;为后续的专业设备设计、复杂机械的设计以及毕业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要求(一)本课程要求学生完成以下工作:1.两级减速器(或等效工作量的其他装置)装配图一张;2.零件工作图两张(由设计老师在设计中指定);3.设计说明书一份(约6000字和必要的插图)。

(二)对设计图纸的要求:1.图幅和相关标注等要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2.结构图合理、清晰、明了;3.技术条件完整和标题栏填写完整;4.图面布局合理、整洁、美观;5.折叠规范。

(三)对设计说明书的要求:1.封面和内容格式都要符合课程设计指导书上所提的要求;2.设计、计算、校核内容都要正确、完整、简明;3.插图规范、字迹工整;4.装订规范、牢固。

三、设计提交内容和时间安排:3周1.课程设计题目:二级减速器的设计2.课程设计主要内容(1)传动装置转配图1张(0号或1号图纸);(2)零件图2~3张(3号图);(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3.学生安排四、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对学生评分按五个等级进行: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对课程设计考评按三项内容进行,所占比例为:图样部分及说明书40%答辩40%出勤20%1.已知条件:(1)卷筒受力2.8KN,卷筒转速v 1.4sm/,卷筒直径D=350mm;(2)卷筒效率ηf=0.96;工作情况单向转速,单向转动,有轻微振动,经常满载,空载启动,两班制;(3)使用寿命10年,每年300天,每天8小时;2传动系统方案的拟定2.1方案简图和简要说明1设计要求: 12345编写设计说明书; 2. 已知条件:(1) 卷筒受力2.8KN ,卷筒转速 (2) =v 1.4s m /,卷筒直径D=350mm ; (3) 卷筒效率f n =0.96;工作情况单(4) 向转速,单向转动,有轻微振动, (5) 经常满载,空载启动,两班制;(6) 使用寿命 10年,每年300天,每天8小时;2.2电动机选择一、电动机的选择:1) 输送机主轴效率功率:w P =1000FV=3.92KW 2) 输送机主轴转速:DV n π100060w ⨯⨯==76 r/min3) 传动装置总效率:① 选取 弹性柱销联轴器效率:弹性联轴器1效率9.901=η 弹性联轴器2效率:9.902=η 圆柱斜齿轮效率:7.903=η轴承效率:9.904=η 滚筒效率:6.905=η ② 总效率:=η5342321ηηηηη=6.909.907.909.909.9032⨯⨯⨯⨯=0.864) 电动机输出功率: 5) 计算传动装置总传动比wmn n i =d P =ηwP =4.56KW二、分配传动比:由于第一种方案1.105.1/21<=i i 不符合要求,舍去。

2024年减速器实训心得体会

2024年减速器实训心得体会

2024年减速器实训心得体会在2024年的减速器实训中,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和技能,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在这篇心得体会中,我将总结我在实训中的收获和体会。

首先,通过实践我深刻理解了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在实训过程中,我亲自操作了不同类型的减速器,包括齿轮减速器、行星减速器等等。

通过拆解和组装减速器的过程,我了解了各个零部件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配合关系。

这对于我理解课本上的知识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让我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减速器的工作原理。

其次,实训还让我学会了使用相关的工具和设备。

在实践中,我学会了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如千分尺、游标卡尺等,用来测量减速器的各个参数。

同时,我还学会了使用更高级的设备,如数控机床,用来加工和制造减速器的零部件。

这些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让我在实践中更加得心应手,提高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实训中,我还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了一些项目。

在前期的准备阶段,我们团队成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协商,确定了每个人的任务,并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密切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团队合作,不仅提高了我们的效率,还培养了我们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在实训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有时候,在面对一些复杂的问题时,我会感到迷茫和无助。

但是,我没有放弃,而是积极主动地寻求帮助和解决方案。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我逐渐克服了困难,取得了进步。

通过这次减速器实训,我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更加坚定了。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减速器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同时,我也意识到,减速器行业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

因此,我决心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总之,2024年的减速器实训给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使我在实践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培养了解决问题和合作的能力。

这次实训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选择,并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4年减速器实训心得体会

2024年减速器实训心得体会

2024年减速器实训心得体会____字导言:作为一名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参加实训对于我来说是提升实践能力、增加实际工程经验的重要途径。

在2024年,我参加了关于减速器的实训,实践了理论知识,加深了对减速器的理解。

在实训中,我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但我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和收获。

在这篇心得体会中,我将详细介绍我在减速器实训中的学习和体会。

一、实训背景及目的减速器,作为机械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转速和增加扭矩的功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实训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和掌握减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和调试方法,培养我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在实训开始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减速器相关知识的学习。

我们学习了减速器的分类、结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等内容。

通过理论学习,我们对减速器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对实际操作有了一定的准备。

2. 实验操作在实验室里,我们组成了小组,每组一台减速器进行实验操作。

我们首先对减速器进行了拆解,了解了其中各个部件的名称和结构。

然后,我们按照实训指导书的要求,对减速器进行了组装和调试。

在组装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阅读图纸,理清各个部件的组装顺序和方式。

调试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一些仪器和工具,如测功机、转速表等,对减速器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评估。

3. 故障排除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减速器的故障,如噪声过大、温升过高等。

针对这些故障,我们首先仔细检查了各个部件的装配情况,确认没有装配错误。

然后,我们使用振动测试仪等工具对减速器进行了检测,找到了故障的具体原因。

最后,我们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修复了故障。

4. 实验报告在实训结束后,我们需要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和归纳我们在实验中的操作和体会。

在实验报告中,我们需要陈述实验的目的、实施步骤、结果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撰写实验报告也是对我们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实际操作的回顾。

三、实际收获通过这次减速器实训,我获得了以下几点收获:1. 对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有了更深的理解。

减速器课程设计总结

减速器课程设计总结

减速器课程设计总结一、课程目标本节“减速器课程设计总结”旨在让八年级学生在已有机械知识基础上,深入理解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课程目标具体如下:1. 知识目标:- 掌握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分类;- 学会分析减速器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了解其设计原则;- 了解减速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理解其重要性。

2. 技能目标:- 能够运用减速器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减速器设计计算;- 能够分析减速器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并提出改进措施;-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动手实践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感,使其关注工程伦理,为我国机械工程技术发展贡献力量。

本课程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为主要教学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后续学习更深入的机械知识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节“减速器课程设计总结”的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第四章“机械传动”相关内容进行组织。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 减速器的基本概念:- 减速器的定义、作用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减速器的分类及各类减速器的工作原理。

2. 减速器的设计原则:- 减速器设计的基本要求;- 减速器设计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方法;- 减速器设计中的力学计算。

3. 减速器的实际应用:- 减速器在机械设备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减速器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解决方法;- 减速器在工程中的优化设计。

4. 减速器课程设计实践:- 分组进行减速器设计,制定设计任务书;- 完成减速器设计计算,绘制图纸;- 制作减速器模型,进行性能测试。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介绍减速器的基本概念;第二课时:讲解减速器的设计原则;第三课时:分析减速器的实际应用;第四课时:进行减速器课程设计实践。

减速器课程设计心得

减速器课程设计心得

减速器课程设计心得篇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减速机设计心得体会通过这次课程设计,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

在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使我找到了信心。

现在想想其实课程设计当中的每一天都是很累的,其实正向老师说得一样,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没付出劳动的成果的彰显,那是自己辛苦过程的体现.这种不断上进,认真一致的心态也必将导致一个人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做的很完美,有位那种追求的锲而不舍的过程是相同有那么简单,你想copy或者你想自己胡乱蒙两个数据上去来骗骗老师都不行,因为你的每一个数据都要从机械设计书上或者机械设计手册上找到出处。

虽然种种困难我都已经克服,但是还是难免我有些疏忽和遗漏的地方。

完美总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才是最重要的。

在社会这样一个大群体里面,沟通自然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如何协调彼此的关系值得我们去深思和体会.在实习设计当中依靠与被依靠对我的触及很大,有些人很有责任感,把这样一种事情当成是自己的重要任务,并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断的思考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而有些人则不付出劳动的成果的彰显,那是自己辛苦过程的体现.这种不断上进,认真一致的心态也必将导致一个人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做的很完美,有位那种追求的锲而不舍的过程是相同以为然,总觉得自己的弱势…..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是很多的,当我们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也是不同的,这当然也会影响我们的结果.很多时候问题的出现所期待我们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心态,而不是看我们过去的能力到底有多强,那是一种态度的端正和目的的明确,只有这样把自己身置于具体的问题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在这种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的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和埋怨.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能力,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解,相互理解,增进了解,达到谅解…..课程设计也是一种学习同事优秀品质的过程,比如我组的纪超同学,人家的确有种耐得住寂寞的心态.确实他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绩,但是我所赞赏的还是他追求的过程,当遇到问题的时候,那种斟酌的态度就值得我们每一位学习,人家是在用心造就自己的任务,而且孜孜不倦,追求卓越.我们过去有位老师说得好,有有些事情的产生只是有原因的,别排放管应与大气相通,且不应安装任何阀门。

减速器课程设计(带重要体会及建议)

减速器课程设计(带重要体会及建议)

1设计任务适用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分数:3学时数:3周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设计是继《机械设计》课程后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御用先修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践知识进行设计、计算和绘图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训练要求学生达到:掌握通用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规范、图册等)、经验估算和强度校验进行机械设计的技能;为后续的专业设备设计、复杂机械的设计以及毕业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要求(一)本课程要求学生完成以下工作:1.两级减速器(或等效工作量的其他装置)装配图一张;2.零件工作图两张(由设计老师在设计中指定);3.设计说明书一份(约6000字和必要的插图)。

(二)对设计图纸的要求:1.图幅和相关标注等要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2.结构图合理、清晰、明了;3.技术条件完整和标题栏填写完整;4.图面布局合理、整洁、美观;5.折叠规范。

(三)对设计说明书的要求:1.封面和内容格式都要符合课程设计指导书上所提的要求;2.设计、计算、校核内容都要正确、完整、简明;3.插图规范、字迹工整;4.装订规范、牢固。

三、设计提交内容和时间安排:3周1.课程设计题目:二级减速器的设计2.课程设计主要内容(1)传动装置转配图1张(0号或1号图纸);(2)零件图2~3张(3号图);(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3.学生安排四、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对学生评分按五个等级进行: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对课程设计考评按三项内容进行,所占比例为:图样部分及说明书40%答辩40%出勤20%1.已知条件:(1)卷筒受力2.8KN,卷筒转速v 1.4sm/,卷筒直径D=350mm;(2)卷筒效率ηf=0.96;工作情况单向转速,单向转动,有轻微振动,经常满载,空载启动,两班制;(3)使用寿命10年,每年300天,每天8小时;2传动系统方案的拟定2.1方案简图和简要说明1设计要求: 12345编写设计说明书; 2. 已知条件:(1) 卷筒受力2.8KN ,卷筒转速 (2) =v 1.4s m /,卷筒直径D=350mm ; (3) 卷筒效率f n =0.96;工作情况单(4) 向转速,单向转动,有轻微振动, (5) 经常满载,空载启动,两班制;(6) 使用寿命 10年,每年300天,每天8小时;2.2电动机选择一、电动机的选择:1) 输送机主轴效率功率:w P =1000FV=3.92KW 2) 输送机主轴转速:DV n π100060w ⨯⨯==76 r/min3) 传动装置总效率:① 选取 弹性柱销联轴器效率:弹性联轴器1效率9.901=η 弹性联轴器2效率:9.902=η 圆柱斜齿轮效率:7.903=η轴承效率:9.904=η 滚筒效率:6.905=η ② 总效率:=η5342321ηηηηη=6.909.907.909.909.9032⨯⨯⨯⨯=0.864) 电动机输出功率: 5) 计算传动装置总传动比wmn n i =d P =ηwP =4.56KW二、分配传动比:由于第一种方案1.105.1/21<=i i 不符合要求,舍去。

减速器设计心得体会500字

减速器设计心得体会500字

减速器设计心得体会在进行减速器的设计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有助于提高设计效率和减小出错的概率。

以下是我个人的观点和建议。

1. 充分了解工作条件和需求在设计减速器之前,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工作条件和需求。

这包括输入转速、输出转速、扭矩要求、使用环境等诸多因素。

只有明确了这些要素,才能确定减速器需要满足的具体要求。

2. 选择合适的减速器类型根据工作条件和需求,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减速器类型。

常见的减速器类型有蜗轮蜗杆减速器、行星齿轮减速器、斜齿轮减速器等。

不同类型的减速器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因此选择合适的减速器类型至关重要。

3. 正确计算传动比和齿轮尺寸在设计减速器时,需要正确计算传动比和齿轮尺寸。

传动比确定了输入转速与输出转速的比值,而齿轮尺寸则决定了减速器的扭矩传递能力和寿命。

因此,准确计算传动比和齿轮尺寸是设计减速器的核心任务。

4. 注重结构强度和刚度在减速器的设计中,结构强度和刚度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减速器承受着巨大的扭矩和载荷,因此必须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和刚度,以确保正常运转和可靠性。

5. 合理选择材料和加工工艺减速器的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对其性能和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到强度、硬度、耐磨性等因素。

在加工工艺上,要注意避免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和应力集中等问题。

6. 进行充分的仿真和实验验证在设计完成后,必须进行充分的仿真和实验验证。

通过使用专业的仿真软件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减速器的工作性能和寿命。

同时,进行实验验证可以进一步验证设计的可靠性和齿轮的磨损情况。

7. 不断学习和改进减速器设计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改进的过程。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推进,设计减速器的方法和工具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以不断提高设计水平。

结论减速器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通过充分了解工作条件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减速器类型、正确计算传动比和齿轮尺寸、注重结构强度和刚度、合理选择材料和加工工艺、进行充分的仿真和实验验证以及不断学习和改进,我们可以设计出性能可靠且寿命较长的减速器。

学生减速器课程设计小结_设计工作小结

学生减速器课程设计小结_设计工作小结

学生减速器课程设计小结_设计工作小结本次学生减速器课程设计小结主要对课程设计工作进行总结。

该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减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并通过实验和模拟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设计的开展过程中,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能够理解减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自主完成减速器的选型和参数计算,通过实验得到了减速器的实际工作性能。

通过实践的过程,学生深刻理解了课堂上所学的减速器原理和设计方法,并加深了对减速器工作性能的认识。

在实践环节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学生掌握了减速器的组装和调试技术,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如传动系统噪音过大、传动效率低等,通过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根据理论知识进行修正和优化,最终解决了这些实际问题。

这些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课程设计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分工合作,互相协调,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学会了相互帮助和理解,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评价和总结环节中,我通过考试、报告和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通过评价,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减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评价也发现了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团队合作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我会进一步完善课程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首先就是借鉴.鲁迅先生曾说过要"拿来",对,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就要"拿来"不少
子程序,比如将ascii码转换成bcd码,将bcd码转换成压缩bcd码,将压缩bcd码转换
成ascii码等,这些子程序的设计是固定的,因此可以直接从指导资料中调用,至于设置
光标的子程序,只需要修改几个参数就可以,这大大方便了我的设计,为我节省了很多的
时间。

还有就是指导老师提供的资料很重要.这次课程设计的大部分程序,都可以在李老
师提供的资料中找到,这对我的程序设计很有帮助,从这些资料中,我可以看出这个时钟
程序的基本流程,修改一些程序就可以实现这个时钟的基本功能,添加一些程序就可以实
现这个时钟的附加功能,可以说,如果没有李老师提供的源程序,我将面临很大的困难。

一、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ⅱ设计的目的:
1、熟悉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2、学习掌握工程初步设计的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独立
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ⅱ、设计的意义:
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
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数字钟从原理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其中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

因此,我们此次设计数字钟就是为了了解数字中的原理,从而学会制作数字钟。

而且
通过数字钟的制作进一步的了解各种在制作中用到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且由于数字钟包括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

通过它可以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各种组合逻辑
电路和时序电路的原理与
二、设计原理
数字电子钟由信号发生器、“时、分、秒”计数器、译码器及显示器、校时电路、整
点报时电路等组成。

秒信号产生器是整个系统的时基信号,它直接决定计时系统的精度,
一般用555构成的振荡器加分频器来实现。

将标准秒脉冲信号送入“秒计数器”,该计数
器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秒发出一个“分脉冲”信号,该信号将作为“分计数器”的时钟脉冲。

“分计数器”也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分,发出一个“时脉冲”信号,该信号将被送到“时计数器”。

“时计数器”采用24进制计数器,可以实现一天24h 的累计。

译码显示电路将“时、分、秒”计数器的输出状态经七段显示译码器译码,通过
六位led显示器显示出来。

整点报时电路是根据计时系统的输出状态产生一个脉冲信号,
然后去触发音频发生器实现报时。

校时电路是来对“时、分、秒”显示数字进行校对调整。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