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材料产品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通用技术_工艺——木工工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通用技术_工艺——木工工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工艺—木工工艺》教案《工艺》学情分析必修内容和必修学分的确立,有效考虑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技术学习经历的不确定性,对普通高中学生毕业时具备与时代相适应的技术素养具有保障作用。

普通高中既是国民教育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基础教育的终端,对学生素养的结构化和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的技术意识、动手能力、体脑协调、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很多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设置了技术类的必修课程,我国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没有设置独立的技术课程,设置的劳动与技术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两方面内容,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实施,且强调学校自主开发,没有规定的学习内容的课程,故很多地区和地方在实施中更多关注研究性学习,以致技术类课程尤其是基本的技术观念,技术规范、技术能力、技术态度等内容的学习严重缺失,一些地区和学校成为技术教有的“沙漠地带”,不少学生成为新时代的“技术文盲”,因此,在普通高中教育阶段,设置必修的技木学习内容和必修的技木课程学分,对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缺乏基本技术教育的学生来说具有某种“修补”意义,对普通高中毕业生具有一定的技术素养、形成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保障功能和固化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通用技术科目的“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作为必修模块,在学生的学习起点上和基础内容上做了充分的考虑,以寻求基础性、开放性和适应性三者的有机统一。

本节课主要体现了学生的物化能力。

物化能力是将意念、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的能力。

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

物化能力是技术的实践性,创造性特征的重要体现。

技术活动通常会产生有形的结果,即模型、产品或系统等。

学生在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技术行为能力,初步学会模型成产品的制作、装配、调试的方法,体验意念具体化和方案物化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发展问题解决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大学文创产品设计教案范文

大学文创产品设计教案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创产品的定义、特点及设计原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创意思维进行文创产品设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知,激发学生关注和传承校园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1. 文创产品的定义、特点及设计原则。

2. 创意思维的运用。

教学难点:1. 如何将校园文化元素融入文创产品设计。

2. 如何运用创意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文创产品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大学文创产品,引导学生了解文创产品的定义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创产品的认识。

二、讲解文创产品设计知识(20分钟)1. 文创产品的定义: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满足人们审美需求和生活需求的产品。

2. 文创产品的特点:具有文化内涵、创意性强、实用性高、美观大方。

3. 文创产品设计原则:创新性、实用性、美观性、文化性。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成功的大学文创产品案例,如校园明信片、校徽钥匙扣等。

2. 分析案例的设计思路、创意来源和设计特点。

四、分组讨论(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校园文化元素,如校园建筑、校训等。

2.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如何将该元素融入文创产品设计,提出设计方案。

3. 各小组展示设计方案,教师点评。

五、实践环节(20分钟)1. 学生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文创产品的制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文创产品设计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文创产品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在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创意思维,设计出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创产品。

3.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喷花类产品制作教案

喷花类产品制作教案

冲、炸、速燃
1. 药物密度不够或喷火口过小、过厚。 2. 引线插得大深或喷火口固定引线的纸
团塞得太紧。
3. 黑火药因配比的原因燃速大快或亮珠 过份集中,亮珠着火后因压力不够不 被喷出,当压力大时,亮珠着火数量 就多,因而一次性地喷出。
高度不够
1. 喷火口过大,内径相对地变小, 药物所生成的气体很快地从喷 火口排出,其高度自然低。
2. 黑火药的燃速慢,内部压力必 然小,高度不够。
喷花燃放时忽高忽低
喷花的高度是以亮珠来体现的
亮珠与黑药混合不均匀
亮珠多时筒内的气体数量少压力小,高 度就低,均匀时就高;
黑药本身混合不均匀
黑药在制造因疏忽造成的混合不均匀, 因而影响燃速不均匀,那么高度也就不一 致。
漏泥、药
1. 泥塞不密实或厚度不够是漏泥 2. 木屑底塞掉出是因胶水大少粘
多次装药,分层压紧
为保证有足够的喷射时间,并防止产生速燃, 压药过程中要注意不可用力过度,否则容易使喷 口受到破坏将彩珠压碎,影响燃放效果。
装喷花药的基本准则
多层效果装药
如果是依次喷射不同颜色的彩珠,则只要 分层装药,分层装上不同效果的药剂,这样, 在燃放时就会按顺序产生不同的花色燃放效 果。
有的喷花产品同时产生色、光、啸声和爆 炸音等多种效果,这种喷花可以将不同效果 的药筒结合在一起,然后套上大外筒。
喷花类产品的制作工艺
1. 花筒类烟花的制作工艺 2. 花筒药的混药方法 3. 简单的检验方法
6课时
[教学内容] 喷花类产品制作工艺 [教学目标] 1.掌握花筒类烟花的制作工艺 2.掌握花筒药的混药方法 3.掌握简单的检验方法 [教学重点] 花筒类烟花的制作技巧 [教学难点] 喷花类产品劣质原因的分析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绎法 [教具准备] 参阅相关文献资料、小型喷花类产品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第二课 百工之艺-湘美版工艺教案

第二课 百工之艺-湘美版工艺教案

第二课百工之艺-湘美版工艺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2.熟悉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3.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4.促进学生对手工艺品的喜爱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工艺品的分类和特点;2.工艺品的制作过程;3.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4.示范制作工艺品;5.学生自主制作工艺品。

三、教学过程1. 工艺品的分类和特点教师介绍工艺品的分类和特点,并且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更好地了解。

2. 工艺品的制作过程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和视频演示来讲解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并且让学生跟着操作,熟悉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3. 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教师向学生介绍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让学生了解它们的作用和用途。

4. 示范制作工艺品教师现场示范制作工艺品,让学生观摩,并且讲解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5. 学生自主制作工艺品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想象,自主制作工艺品,老师巡视指导,并且在制作过程中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四、教学方式1.教师讲解;2.视频演示;3.实物展示;4.示范制作;5.学生自主制作。

五、教学评估1.老师观察学生的制作过程,并且对学生的操作及时进行指导和评估;2.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制作经验以及成果。

六、教学用具1.工艺品实物和图片;2.视频演示器材;3.手工制作工具和材料。

七、教学注意事项1.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注意遵守安全规定,不得随意乱动工具;2.学生之间要保持良好的合作与互助精神;3.老师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4.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性教学,让学生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学会认识产品设计教学教案

学会认识产品设计教学教案

学会认识产品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了解产品设计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产品设计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了解产品设计的重要性和意义。

教学内容:1. 产品设计的定义:产品设计是一种创造出满足人们需求和期望的产品的过程。

2. 产品设计的重要性:产品设计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提升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体验,推动经济发展。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产品设计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产品设计的作用。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产品设计的理解和看法。

作业:1. 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产品,思考其设计和使用体验。

第二章:了解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

2. 让学生能够运用这些原则进行产品设计。

教学内容:1. 用户中心设计原则:产品设计应该以用户的需求和体验为中心。

2. 功能性原则:产品设计应该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

3. 美观性原则:产品设计应该具有美学价值。

4. 可持续性原则:产品设计应该考虑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用户中心设计原则、功能性原则、美观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

2.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这些原则的应用。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产品设计原则的理解和看法。

作业:1. 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产品,分析其设计原则的应用。

第三章:熟悉产品设计的过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产品设计的过程。

2. 让学生能够运用这个过程进行产品设计。

教学内容:1. 需求分析:了解用户需求和市场情况。

2. 概念设计:提出设计概念和方案。

3. 设计细化:对概念设计进行详细设计。

4. 原型制作:制作产品原型。

5. 用户测试:测试产品原型,获取用户反馈。

6. 设计修正:根据用户反馈进行设计修正。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产品设计的过程。

2.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这个过程的应用。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产品设计过程的理解和看法。

作业:1. 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产品,了解其设计过程。

大学文创产品设计教案

大学文创产品设计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创产品设计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文化元素进行创意设计的思维和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教学重点:1. 文创产品设计的概念和特点。

2. 文化元素的运用和创意设计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将文化元素与产品设计相结合。

2. 创意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文创产品设计案例图片3. 设计草图纸、画笔、剪刀、胶水等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文创产品设计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创产品的了解和看法。

二、知识讲解1. 文创产品设计的定义:以文化为内涵,通过创意设计转化为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产品。

2. 文创产品设计的特征:文化性、创新性、实用性、美观性。

3. 文化元素的分类:传统文化元素、地域文化元素、校园文化元素等。

三、案例分析1. 展示优秀文创产品设计案例,分析其设计理念和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案例中的文化元素运用和创意设计方法。

四、实践操作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种文化元素,进行文创产品设计草图绘制。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文创产品设计概念和特点的理解。

2. 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草图,分享设计思路。

二、深化讲解1. 介绍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培养方法。

2. 分析如何将文化元素与产品设计相结合,提高产品的文化内涵。

三、实践操作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善自己的设计草图,制作成实物模型。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评价,评选出优秀作品。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文创产品设计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设计过程中的不足。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文创产品设计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展现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产品工艺设计教案

产品工艺设计教案

产品工艺设计教案教案标题:产品工艺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产品工艺设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产品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能够运用产品工艺设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产品工艺设计的定义和概念;2. 产品工艺设计的重要性和作用;3. 产品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 产品工艺设计的实际应用案例。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介绍产品工艺设计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产品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5分钟)1. 介绍产品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功能性、可制造性、经济性等;2. 解释产品工艺设计的基本方法,如流程分析、工艺规划、工艺改进等。

第三步:案例分析(20分钟)选取一个实际的产品案例,与学生一起分析该产品的工艺设计过程和方法,并讨论其优缺点。

第四步:小组讨论与实践(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产品进行工艺设计实践。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原则和方法,设计出一个具有创新性和可制造性的产品工艺方案。

第五步:展示与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产品工艺设计方案,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实际产品案例;3. 小组讨论和实践材料。

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设计方案的评估;2. 学生对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的参与度和质量。

拓展活动:1. 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分享产品工艺设计的实际应用经验;2. 组织学生参观工厂或实验室,亲身了解产品工艺设计的实践情况。

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2. 引导学生关注产品工艺设计的实际问题和挑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3. 利用多媒体和实际案例,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产品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教案

产品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教案
材料在产品造型设计中,是用以构成产品造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所以材料是工业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
工艺:材料的成型工艺、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材料并实现产品造型的技术手段。
材料与工艺是设计的物质技术条件,与产品的功能、形态构成了产品设计的三大要素。而产品的功能和造型的实现都建立在材料和工艺上。
材料的派生特性包括材料的加工特性、材料的感觉特性、环境特性和材料的经济性。
1讲述法
2启发法
3讨论法
4示范法
辅助手段:多媒体
实物展示
产品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周周第节
课次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作业指导课□其他□
课时
安排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材料的工艺特性
1.4设计材料的分类
1.按材料的来源分类:①天然材料②技工材料③合成材料④复合材料⑤智能材料或应变材料
按材料的物质结构分类:①金属材料②无机材料③有机材料④复合材料
按材料的形态分类:①线状材料②板状材料③块状材料
1.5材料特性的基本特性
从材料特性包括:①材料的固有特性,即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②材料的派生特性,即材料的加工特性材料的感觉特性和经济特性。
上机学时
学分
类别
必修课(√)选修课()理论课(√)实验课()
任课
教师
段骏平
职称
授课
对象
专业班级:
基本
教材
和主
要参
考资

《产品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江湘云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产品造型设计材料及工艺》作 者:王玉林等著‘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年10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思想
二、教学目标
1.?了解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增强塑料,泡沫塑料等塑料基本类型。?
2.?掌握塑料的组成、分类、固有特性、工艺特性、成型加工性。?
3.?掌握塑料在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
常用塑料材料的品种、性能特点、用途、加工工艺?。
四、教学难点:
高分子聚合物的基本知识,成型工艺。
五、教学媒体: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内容顺序
设计思想
教学模式
教学行为
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
导入
介绍设计性质,内容及发展
讲述
常用金属材料及其特性
课间休息
引领阅读及提问
讲述
金属材料成型与工艺特性?
课间休息
引领阅读及提问
讲述
金属表面处理与装饰技术
课间休息
引领阅读及提问
金属材料在设计中的应用
下课
第5次课4学时
一、教学内容塑料及加工工艺
课间休息
引领阅读及提问
讲述
新材料的开发方向
下课
第4次4学时
一、教学内容金属材料及加工工艺
设计思想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类型及其特性。?
2.?了解金属材料的固有特性、工艺特性、成型加工性、热处理。
三、教学重点:
钢材、铸铁的主要性能、品种、加工工艺。
四、教学难点:
Fe-C平衡相图,加工工艺。
2. 让学生选用自己熟悉的生活用产品,通过拆卸、绘图、分析,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产品应用相结合,促进知识的掌握理解,提高学生的选材、用材能力。
三、教学重点:
调研、分析所学五大造型设计材料的品种、价格、产地、品牌。
四、教学难点:
用材分析。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内容顺序
设计思想
教学模式
教学行为
设计思想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设计材料感觉特性的概念。
2. 掌握质感设计的形式美法则、运用原则、主要作用。
3.理解材料的色彩美、肌理美、光泽美、质地美、形态美。
三、教学重点:
材料感觉特性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
材料的美感。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内容顺序
设计思想
教学模式
教学行为
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
1.?掌握木材的基本性能、分类、固有特性、、工艺特性、成型加工性。?
2.?掌握木材在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
木材的主要性能、人造板材品种、特点。
四、教学难点:
木材的在设计中的应用。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内容顺序
设计思想
教学模式
教学行为
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
导入
PPT
讲述
木材的基本知识
内容顺序
设计思想
教学模式
教学行为
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
导入
讲述
涂料的基本知识
引领阅读
讲述
产品造型中常用的涂料
课间休息
引领阅读及提问
讲述
产品造型中常用的涂料。
引领阅读及提问
讲述
涂装技术
课后完成
熟悉手机相关涂装各种性能指标
下课
第10次课2学时
一、教学内容市场调研及典型产品材料分析
设计思想
二、教学目标
1. 观察产品的结构、造型、色彩与材料和谐关系,积累相关知识和素材。
三、教学重点:
玻璃的主要性能、品种、性能特点。
四、教学难点:
加工工艺。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内容顺序
设计思想
教学模式
教学行为
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
导入
讲述
玻璃的基本知识
课间休息
引领阅读及提问
讲述
常用的玻璃材料
课间休息
引领阅读及提问
讲述
玻璃材料的成型技术
课间休息
引领阅读及提问
讲述
玻璃材料在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导入
介绍课程性质,内容及发展
讲述
设计材料感觉特性的概念
引领阅读
讲述
质感设计
引领阅读及提问
讲述
材料美感
课间休息
引领阅读及提问
讲述
材料的抽象表达和抽象表达基础及意义
引领阅读及提问
讲述
材料的美感在设计中的应用
下课
第3次课4学时
一、教学内容产品设计中材料的选择与开发
设计思想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材料的选用原则,把握材料工程的发展方向。
3.?掌握陶瓷制品的金属化、施釉等表面装饰技术。?
三、教学重点
陶瓷的主要性能。
四、教学难点:
工业陶瓷的在设计中的应用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内容顺序
设计思想
教学模式
教学行为
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
导入
讲述
常用陶瓷材料及其性能
课间休息
引领阅读及提问
讲述
工业陶瓷材料成型技术
课间休息
引领阅读及提问
讲述
《设计材料与工艺1》教案
第1次课2学时
一、教学内容
绪论
绪论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材料与产品造型设计的关系。
2. 掌握材料的类型与基本性能。
三、教学重点:
材料的类型与基本性能。
四、教学难点:
理解材料与产品造型设计的关系。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内容顺序
设计思想
教学模式
教学行为
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
课后完成
课后资料的阅读。
下课
第9次课 2学时
一、教学内容涂料及涂装工艺
设计思想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涂料的组成与分类。
2. 了解环氧树脂涂料、沥青涂料、硝基漆类、粉末涂料等产品设计中常用的涂料类型。
3、了解涂装技术。
三、教学重点:
产品造型中常用的涂料
四、教学难点:
涂装技术。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课间休息
引领阅读及提问
讲述
常用木材?
课间休息
引领阅读及提问
讲述
木材制品的成型技术?
课间休息
课后完成
讲述
木材制品的成型技术
讲述
木材制品的表面装饰工艺
下课
第7次课4学时
一、教学内容陶瓷及加工工艺
设计思想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陶瓷材料的特点、分类及其性能。?
2.?掌握工业陶瓷材料的可塑法、注浆法等成型技术。?
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
导入
讲述
市场调研
引领阅读
讲述
典型产品材料分析
课间休息
引领阅读及提问
讲述
典型产品材料分析
引领阅读及提问
讲述
材料分析报告。
课后作业
调查手机相关用材和工艺特性。
下课
2. 把握新材料的发展方向和开发动向。
三、教学重点:
设计材料的选用原则。
四、教学难点:
如何选材。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内容顺序
设计思想
教学模式
教学行为
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
导入
介绍课程性质,内容及发展
讲述
设计材料的选用原则
课间休息
引领阅读及提问
讲述
设计材料的开发
课间休息
引领阅读及提问
讲述
新材料的发展
导入
介绍课程性质,内容及发展
讲述
前言
讲述
课程的重要性,介绍本课的学习方法
引领阅读及提问
讲述
材料与产品造型设计的关系
引领阅读及提问
课间休息
引领阅读及提问
讲述
材料的发展史
引领阅读及提问
讲述
设计材料的分类与基本性能
引领阅读及提问
讲述
造型材料应该具备的特性
下课
第2次课 2学时
一、教学内容设计材料感觉特性的运用
陶瓷制品表面装饰技术?
课间休息
引领阅读及提问
讲述
工业陶瓷的在设计中的应用
课后完成
阅读课后有关产品的介绍。
下课
第8次课4学时
一、教学内容玻璃及加工工艺
设计思想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玻璃组成、分类、基本性能、工艺性能。
2. 了解平板玻璃、器皿玻璃、泡沫玻璃、微晶玻璃等常用玻璃类型。
3. 了解常见的玻璃制品缺陷及掌握其处理对策。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内容顺序
设计思想
教学模式
教学行为
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
导入
引领阅读及提问
讲述
塑料的基本知识
课间休息
引领阅读及提问
讲述
塑料的成型技术与工艺
课间休息
引领阅读及提问
讲述
塑料的表面处理与装饰技术
课间休息
引领阅读及提问
讲述
塑料在设计中的应用
下课
第6次课4学时
一、教学内容木材及加工工艺
设计思想
二、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