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战争及其战略战术33页PPT

合集下载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战军事战略与战术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战军事战略与战术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战军事战略与战术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大战争,开展了长达八年的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通过制定合理的战略和战术,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抗战军事战略与战术在抗日战争中的应用与意义。

一、整体战略构想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处于物质、军事和人力等各方面的劣势。

中国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以防御为主要任务的总体战略构想。

该战略的核心是积极防御和持久战,通过巩固防线,拖垮日本军队,并争取更多国际社会的支持,最终实现抗日胜利。

二、人民战争战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提出了人民战争的战术,成为中国军队克敌制胜的重要战略武器。

人民战争战术主要包括游击战、运动战、阻击战等灵活多样的战术方式。

这种战术的核心思想是动态战场,避免正面硬拼,而是以小股兵力袭扰日本军队,不断打击其士气和补给线,迫使其分兵防守。

三、地方武装的重要性在抗日战争中,地方武装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他们起到了防守的重要任务,节约了正规军精力,为中国军队减轻了压力。

地方武装由当地的百姓组成,对于地形熟悉,有较强的地方优势。

他们在游击战中起到了重要的配合作用,有效地制造了对日军的持续打击。

四、孤岛防线的建立孤岛防线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抗战初期中国军队主力较弱,国共两党通过建立孤岛防线以保护边陲地区,以及遏制日本军队的扩张势头。

通过防御封锁线,有效地阻止了日本军队的扩张,以便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发起反攻。

五、军事合作与国际援助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进行了有效的军事合作与国际援助。

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合作,两党共同抵制外敌入侵。

另一方面,中国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援助,通过与盟国合作、外国援助物资等手段,为中国提供了较大的后勤支持,加强了中国军队的实力。

六、中国军队的战略转变随着抗战的深入,中国军队开始实行战略转变,由防御为主向进攻为主转变。

他们通过协同作战和组织积极进攻,逐渐改变战略态势,有效地压缩了日本军队在中国的活动范围。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

一、基本思
(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1、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含义
– 【消灭敌人】 就是解除敌人的 “自己”:是指
武装,剥夺敌人的抵抗能力, 武装力量的整体
并不是要完全消灭其肉体。 。所以,保存自
– 【保存自己】 就是不被敌人解 己,应当首先考
除武装,不被敌人剥夺抵抗力 虑保存自己的整
,并且在肉体上不被敌人消灭 或伤害,以便更有效地消灭敌
-蒋介石
10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2、积极防御与消极防御的本质区别
✓ 两种防御对进攻和防御的关系认识不同 ✓ 两种防御对战略与战役战斗的关系理解不同 ✓ 两种防御对战争的结局要求不同
11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3、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本原理
两者在战争中的作用 战争的基本特性 战争的作战形式
7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2、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关系
– 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是战争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 ,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 从战争的整体和全过程来说,消灭敌人是第一位的 ,是主要矛盾,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
– 在一定条件下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主次关系会发 生变化。
体。整体不存, 局部、个人难存 。
人。
5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思
(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2、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关系 – 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是战争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 ,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战争的基本要求是:消灭敌人,其另一要求 是:保存自己。保存自己的目的,在于消灭敌人 ;而消灭敌人,又是保存自己的有效手段。”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
• 1、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含义 – 【消灭敌人】 就是解除敌人的 “自己”:是 武装,剥夺敌人的抵抗能力, 指武装力量的整 并不是要完全消灭其肉体。 体。所以,保存 – 【保存自己】 就是不被敌人解 自己,应当首先 除武装,不被敌人剥夺抵抗力, 考虑保存自己的 并且在肉体上不被敌人消灭或 整体。整体不存, 伤害,以便更有效地消灭敌人。 局部、个人难存。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三)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贯穿于其他各项军事原则中
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防御时反对保守 主义,退却时反对逃跑主义;战略的内线 持久的防御战,战役战斗的外线速决的进 攻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慎 重初战;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二、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主要内容
• 适时进行军事战略转变 • 适时、独特的战略进攻 • 战略上实行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战役战斗上
外线的速决战 • 力求打歼灭战 • 采取恰当的作战形式 • 慎重初战 • 作战指导的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
人民战争(的一战)略适战时术 进行军事战略二转、变主要内
• 依据战争情况的变化适时进行军事战略转 变 -政治因素、敌我双方力量、作战对象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三)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 是毛泽东在革命战争中看待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Βιβλιοθήκη 虎敌人的基本观点• 是从长远上、本质上认识敌 人,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心
• 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的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敌人既是真老虎,也 是纸老虎;既要敢于斗 争、敢于胜利,又要善 于斗争、善于胜利
(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4、毛泽东积极防御思想的基本精神
✓ 坚持自卫立场,实行后 发制人

第19课战略决战用.pptx

第19课战略决战用.pptx

辽沈战役
锦州
各个击破 肢解敌人
清: 一、辽沈战役 时间(起止):1948年9月—11月 指挥者: 林彪、罗荣桓 参战部队: 东北人民解放军 意义:东 为华北北全的境获解得放解创放造,了同 条时 件
探----设疑解疑
战略决战首选东北的原因
提示:课本100页
一是东北战场上我军在数量上超过敌军。 二是东北一旦取得胜利我人民解放军进可攻,退
争取和平民主、 反对国民党的 内战政策
辽沈、淮海、平津 三大战役,国民党 主力部队被消灭, 渡江战役扫除国民 党残余势力,结束 国民党在大陆的统 治
重庆谈判与 内战的爆发
战略决战
人民
解放 战争
19 战略决战
本课知识点为中招常考知识点, 常结合材料,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解读课题
《战略决战》
老师提示: 1、字面意思 2、你对本课已有哪些了解?

老师提示: 1、预习课本101页淮海战役内容。 2、抓住历史事件的几个要素进行圈划,并
记忆,或能用自己的语言概述。

淮海战役
碾庄 陈官庄
杜聿明 部
双堆集
黄维 兵团
黄伯韬 兵团
清: 二、淮海战役
时间(起止):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
指挥者: 谭震林 参战部队: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
放军
意义: 为解放长江以南 各省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农民担架队准备上前线
阅读材料
陈毅司令员说: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
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陈毅司令员的话说明了什么?

老师提示: 1、预习课本102页平津战役内容。 2、抓住历史事件的几个要素进行圈划,并

八年级上册(2017)历史第21课:战略决战 课件 (共36张PPT)

八年级上册(2017)历史第21课:战略决战 课件 (共36张PPT)
辽沈战役
(1948.9.12--1948.11.2) 长 春
沈阳
黑山、大 虎山
锦 州
塔山
辽沈战役
(1948.9.12--1948.11.2)
长 春
沈阳
黑山、 大虎山
锦 州
塔山
战略决战为什 么选择东北为突破 口,有利条件有哪 些?
二、渡江战役 1、背景(109页第2段): 三大战役中,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中国革 命在全国的胜利即将到来。 2、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至21日(109四) 3、战线: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长达 500多千米。 4、战果: 国民党长江防线全线崩溃。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垮台。(1927.4.12— —1949.4.23)(109页第5段) 1949.5.27,解放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 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110页《参与园地》2:1951年2月陈毅在会 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介绍淮海战役情况。 他列举了解放军胜利的五大原因,特别强调: “五百万支前民工,遍地都是运粮食、运弹药、 抬伤员的群众,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优势。淮海 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想 一想,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与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全 力支持分不开的。 首先,人民群众踊跃参军,使人民解放军获 得雄厚的兵源。 其次,人民群众组织民兵,保卫后方。 再次,人民群众大力支援前线。
在东北战场,解放军在数量上占据优势。 东北解放区完成了土地改革,后方巩固。 解放军一旦取胜,即可挥师入关,有利于其他战 场的作战。 国民党被分割在锦州、长春、沈阳等孤立地区, 补给十分困难。是守是撤,蒋介石举棋不定。
一、战略决战 5、淮海战役: ①时间: 1948年11月(108页第1段) ②指挥: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 林 ③参战部队: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 ④战场: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 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

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

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
–消极防御——单纯防御 或专守防御。是专门防 守、单纯阻挡敌人进攻 的防御。
积极防御在作战指导上是防 御和进攻的相互应用,通过 防御,保存军力,待机破敌, 它是辅助进攻或准备转入进 攻的一种手段。
“我们死亡一个到两个,日本 定死一个人,但是我们有四万 万同胞,他们最多只有六千万 人口,我们还拼不过他吗?
(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3、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战争的军事目的
–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 “在战争所追求的目的中,消灭敌人军队永远是最高的 目的”
–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个战争的目的,就是战争的本 质”,“战争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
(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2、积极防御与消极防御的本质区别
✓ 两种防御对进攻和防御的关系认识不同 ✓ 两种防御对战略与战役战斗的关系理解不同 ✓ 两种防御对战争的结局要求不同
(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3、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本原理
✓ 当敌大规模进攻时,战略上采取内线持久的防御战; ✓ 在战役战斗上积极发动外线速决的进攻战; ✓ 依靠军民的整体力量,运用各种斗争形式,逐步改
变敌我力量的强弱对比、夺取战略主动权; ✓ 不失时机地将战略防御导向战略反攻或进攻,并在
适当时机同敌主力展开战略决战,夺取最后胜利。
(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4、毛泽东积极防御思想的基本精神
✓ 坚持自卫立场,实行后 发制人
✓ 充分准备,严防敌人突袭 ✓ 寓攻于防,攻防结合
是由我党的性质,我国的社 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
适时进行军事战略转变 适时、独特的战略进攻 战略上实行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战役战斗上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论述PPT(共43页)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论述PPT(共43页)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二、主要内
高技术条件下歼灭战思想的新发展
1、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歼灭战目标主体形态的变化
– 战场力量对抗手段的发展,使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不 再成为唯一目标
– 战场力量对抗形态的变化,必须把歼灭有生力量转 向摧毁战场作战体系中的关节点和要素
– 战场力量对抗方式的变革,必须把歼灭有生力量转 向打击敌人的指挥控制系统
– 正确把握战略决战的时机、选定战略决战的方向 – 针对不同的决战对象,确定不同的战役指导方针 – 关照决战全局,协调各战区行动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二、主要内
2、解放战争我军战略进攻的特点
战略反攻的同时或稍后直接发起战略进攻 采取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插敌人的战略纵深 实行战略决战,歼灭敌人重兵集团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二、主要内
(四)力求打歼灭战
1、坚所持谓打歼歼灭灭战战,,就是是每积战极均防要御解战除敌略人方的针武的装基,本要求
剥夺其抵抗力,俘虏或毙伤其全部或部分人员,
2、歼摧毁灭或战缴能获最其有全效部或地部实分现武保器存装自备。己,消灭敌人的
战争目的
3、歼灭战是改变敌我优劣形势,夺取战争最后胜利 的关键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是人民军队 在人民群众支持和配合下进行革命战 争的指导艺术和作战方法。
本讲内容
一、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基本思想 二、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主要内容 三、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显著特点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基本思想
(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三)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正义的革命战争拥有巨大的 潜力,进行持久作战是任何 敌人都畏惧的

毛泽东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

毛泽东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

2、解放战争我军战略进攻的特点
战略反攻的同时或稍后直接发起战略进攻 采取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插敌人的战略纵深 实行战略决战,歼灭敌人重兵集团
– 正确把握战略决战的时机、选定战略决战的方向 – 针对不同的决战对象,确定不同的战役指导方针 – 关照决战全局,协调各战区行动
2、解放战争我军战略进攻的特点
计划性
没有计划和准备就没有胜利,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作战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随战争的运动而变化 战争的相对确实性是计划性的基础 战争计划的制订和改变,以夺取战争主动权为目的
三、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特点
以人民战争为基础 – 情报、通信、交通、后勤、作战……
以灵活机动为灵魂 – 根据时间、地点、武器、敌人……
(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2、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关系 – 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是战争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 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战争的基本要求是:消灭敌人,其另一要求 是:保存自己。保存自己的目的,在于消灭敌人; 而消灭敌人,又是保存自己的有效手段。” ▪ 消灭敌人是保存自己的有效手段 ▪ 保存自己是消灭敌人的必要条件
4、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战争指导的基本原则
– “一切军事行动的指导原则,都根据于一个基本的原 则,就是:尽可能地保存自己的力量,消灭敌人的力 量。”
(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1、积极防御与消极防御的含义
–积极防御——攻势防御 或决战防御。是为了辅 助进攻,或为了转入反 攻和进攻创造条件而进 行的防御。
–消极防御——单纯防御 或专守防御。是专门防 守、单纯阻挡敌人进攻 的防御。
积极防御在作战指导上是防 御和进攻的相互应用,通过 防御,保存军力,待机破敌, 它是辅助进攻或准备转入进 攻的一种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