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 复习课件-青岛版(六年制)(共22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 复习课件-青岛版(六年制)(共22张PPT)
生物的体色与周围的环境越相似,就越容易隐蔽自己。
2.警戒色 动物用鲜艳的颜色来警告捕食者不要吃它。
3.拟态 枯叶蝶借助与枯叶相似的颜色和外型保护自己免遭其他捕食者侵袭,这 是一种生物对另一种生物形态的模仿。
4.再生
5.释放毒气、毒汁
知识梳理

知识点

22 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 物
向光性、向地性、向肥性、向水性统称植物的向性运动。
知识梳理

知识点

24 珍稀动植物为什么会濒临灭绝?
珍 稀 动
外因和内因都对物种灭绝起了作用。 内因:
植 1.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差。
物 2.繁殖能力低下。
外因:
1.它们的栖居环境发生了严重的自然条件变化。
2.人类的捕杀。
3.人类的开发活动侵犯了它们的栖居地、破坏了它们的正常
生活环境条件(包括造成污染和对植被的破坏)。
发现生物结构性能→根据生物结构特点建立生物模型→检测
模型性能→根据检测结果研制、开发新产品。
课堂练习
• 1.窗台边的花草( ) B A 对称的生长 B 靠窗户那边的长得快 C 背对窗户那边的长得快 D 都不对
课堂练习
• 2.向日葵的“花盘”向着太阳的方向转动,这种特性称为
()
A
A 向光性 B 向水性 C 向地性 D 向肥性
知识梳理

知识点

24 国家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措施
珍 1.实行人工养殖
稀 动 植
2.建立保护区 3.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物 4.就地保护
5.迁地保护
6.建立自然保护区
7.申请自然(文化)遗产
知识梳理

知识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ppt课件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ppt课件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 CONTENTS -
01.复习巩固
02.新知讲解
03.课堂检测
04.课堂小结
第壹部分
复习巩固
新课导入
“鱼儿离不开水”是指鱼必须生活在__水__中。
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环境中。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生物圈。 生物圈是包括我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影响植物的生活和分布:
在高山上,海拔越高温度越低,阔叶林往往 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往往分布在 海拔较高的地方;
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影响植物的生活和分布:
沙漠上到处都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才出现绿洲。 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营群居生活的蜜蜂、蚂 蚁等组成一个“大家 庭”,成员分工合作 杂草和水稻争夺养料、 阳光等
蛔虫寄生在人体内
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
蚂蚁合作搬运食物也是种内互助。
同种生物也会为了领地或者食物等资源展开斗争。
同种生物也会为境影响生物 ②生物适应环境
③生物影响环境
第叁部分
课堂检测
判断题
1.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 2.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水(× ) 3.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 ) 4.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 )
单选题
c 2.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物种关系 捕食 合作 竞争 寄生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复习课件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复习课件
象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 )
A. 枯叶蝶酷似枯叶 B.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 蚯蚓可改良土壤 D. 大树底下好乘凉
21. 为减小实验误差,需要计算平均值。下列
实验不需要计算平均值的是( A )
A. 探究蚂蚁的通讯 B.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C.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D. 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中描写影响鸭生活 的非生物因素是( )C A.光 B.水 C.温度 D.空气
7.艾伦规律揭示,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在寒冷的地方有变
短趋向,这有助于减少热量散失。例如:北极狐的外耳明显短
于温带赤狐,赤狐的外耳又明显短于热带大耳狐,这说明
(C)
A. 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 温度能够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第二单元第二章 生物 与环境 复习课件
本章的知识结构
生物生存的环境
生物生存的各种环境
校园生物的生存环境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探究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
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分析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生物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境的适应
模拟探究活动 ——寻找教室里的纸蝴蝶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每一种生物 都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适者生存),生物对环 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 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如形态上适应的有拟态、 保护色等;结构上适应的有鸟有鸟翅、鱼有鳍等; 生理、行为上适应的有:鸟类迁徙、冬眠等。
6、乔木是主干明显而直立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如 香樟、杨、榆、松、杉等。灌木是无明显主干的 多年生木本植物。如迎春、紫荆、木槿、大叶黄 杨、玫瑰、月季等。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主题2生物与环境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主题2生物与环境

3.(2021·柳江区二模)如图表示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两条主要食物链。常 常有人大量捕捉青蛙,短期内对该农田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B )
A.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B.农田生态系统的虫害加重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4.(2021·河东区模拟)某标准农田曾经鼠患成灾,影响当地生态环境。为此,某生物研
进阶目标: 1.借助诗词、成语、谚语等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确定食物网中食物链条数及根据生物所含物质的数量写出食物链。 3.判断食物链中生物数量之间的增减变化关系。
知识点 1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 营养 生物能进行 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 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 繁育 生物都有 遗传 和 变异 的特性
4.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吃与被吃
的关系而形成的链
状结构。
①表示方法: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最
高级消费者。如草→鼠→蛇→鹰。
②食物链的特点
a.每条食物链的起点一定是 生产者 ,终点是最高级的消费者。
b.食物链的箭头总是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c.食物链不包括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和 分解者 ,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
(2)生物的其他特征 ①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②生物还具有衰老、死亡、能适应和影响环境等特征。
2.生物与非生物的判断依据:判断某一物体是否属于生物,不能只根 据具有某一种特征来判断,应看其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病毒除外),若 同时具备,则为生物,反之则为非生物。如含羞草、樟树等属于生物,而 化石、机器人、钟乳石等属于非生物。

冀人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生物与环境》复习(课件)

冀人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生物与环境》复习(课件)
而危害人类自身 ●3、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保护自然,珍爱生命,尽可能减少对环
境的破坏,与自然和谐相处。 ●4、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
共同的心声。 ●5、为了和自然和谐相处,人们做出了哪些努力
13、动物与能量
1、动物在进行各种活动时,都需要能量。 2、区分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 3、食物链的定义 4、如果食物链中的某种生物由于外界因素影响而造成数量减少或 增多对其它生物的生存有影响吗?
14、池塘里的世界
●1、什么是栖息地 ●2、生态系统的定义 ●3、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大到整个海洋,整个陆地,
小到一片草地,一个池塘。 ●4、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因素是构成非生物环境的主
要因素,非生物环境为生
●1、生态平衡的定义 ●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区分 ●3、当生态系统中某一类生物突然减少或者消失,会对生态系统
带来怎样的影响?
16、角马的迁移
17、保护生物
●1、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 ●2、生物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但由于人类的破坏,生物资源正在
遭到破坏。 ●3、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4、人类对生物资源破坏的行为有哪些? ●5、保护生物有哪些措施?
18、和谐相处
●1、人类维持生命所需的一切物质都来源于自然 ●2、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过度开发是在损坏人类的生存环境,进
●1、动物迁移是动物群从一个区域或栖息地到另一个区域或栖息 地的移动行为。
●2、冬眠是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冬眠使动物能够 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保护自己。
●3、动物冬眠时的生理变化有哪些? ●4、当气候食物、空气、水源等环境产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
会产生变化,以此适应环境。 ●5、能够区分动物到底以那种方式应对环境的变化。

环境生态学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PPT课件

环境生态学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PPT课件
1昆虫与植物间的协同进化2大型草食动物与植物的协同进化3互惠共生物种间的协同进化4协同适应系统二生物多样性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p35二生物多样性的四个水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当二次电子数最少为一个时可代替初始电子的作用继续不断从阴极发出电子形成不依赖外界因素的初始电子从而产生自持放电
• 海洋植物— 光合作用色素对光谱变化具有明显的 适应性:
–海水表层植物色素吸收蓝、红光; –深水植物光合色素有效地利用绿光。
• 高山植物— 对紫外光作用的适应,发展了特殊的 莲座状叶丛。
• 动物— 不同动物发展不同的色觉。
不同光谱成分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1、红光的生态作用 (1)光合活性大; (2)促进叶绿素的合成; (3)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 (4)促进发芽; (5)增加植物体温度。
假说认为,地球表面的温度和化学组成是受地球 表面的生命总体(生物圈)所主动调节的。
一、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态适应
1. 太阳辐射及其变化规律 2. 光强度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3. 光质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4. 光周期现象
13
2)影响地表太阳辐射的因素
a.大气圈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b.太阳高度角对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 (0°~90°) c. 日照长度的变化 d. 地形因素的影响:朝向、坡度、海拔高度 e. 不同的生境中的太阳辐射:
第一节 地球上的生物
一、生命的产生与进化 (重点) (一)、生命起源的几种学说:
1.神创论 2.从自然发生说到生源论
自然发生说的代表人物:古希腊的哲学家自然 科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前322), 他认为生物的繁殖有三种主要方式: ①自然发生,如通常产生蚤类、蚊虫和各种虱子。 ②无性生殖,像海星、蠕虫、贝类等。 ③有性生殖。

生物与环境复习课

生物与环境复习课

第一部分 生物与环境
一、区分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特征。 二、调查身边的生物及分类。 三、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四、生态系统。 五、生物圈。 六、探究实验。
一 、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五、 生物圈
3、认识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地域关系 生物 非生物
六、探究实验
1、探究的一般步骤: 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 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与交流。
2、实验方案的设计: ①分组 ②变量 ③观察
六、探究实验
3、讨论题。 误差问题: 预测结果及结论问题:
观察法、调查法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实例
1、植物生活需要的营养----光合作有; 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2、生物呼吸 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人排泄的三种方式 呼气、排尿、排汗。 植物排出废物 4、遗传 变异
二、调查及分类
1、调查的一般过程: 明确调查的目的和对象 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调查过程中如实记录 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 2、调查时注意的问题: 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记录,注意记 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 以及生活营养物质 、阳光、空气和水,事宜的温度和一定的 生存空间。
三、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3、环境(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实例。 古诗等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实例。 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 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生物的适应性也是相对的。
二、调查及分类

《生物与环境 》课件

《生物与环境 》课件
环境教育
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宣传等方式, 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 识和素养。
05
未来展望
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利用基因工程和 酶工程等生物技术手段,可以更有效地降解污染物,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保护区管理
保护区的管理应包括资源 调查、规划设计、日常监 测、执法监管等方面,确 保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区建设
保护区建设应注重生态恢 复、环境治理、科普教育 等方面,提高保护区的综 合效益。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可持续发展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 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 来世代的需求的发展模式 。
生态平衡的维持
生态平衡的维持需要保持生物种群的稳定、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 少污染和保护自然环境。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和生态系统的 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如提供食物 、药物、工业原料和生态服务等。
详细描述
协同进化表现为许多有趣的现象。例如,植物可能会进化出有毒的化学物质来防御食草动物,而食草动物则可能 进化出更强的解毒能力来应对。再如,一些植物可能会进化出与特定昆虫的传粉机制相匹配的花朵形状和颜色。
03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污染与治理
环境污染
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污染物 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如水体污 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
全球合作与国际政策
全球合作在环境保护中的 作用
环境保护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之间的合 作与协调。未来,全球合作将更加紧密,共 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性 环境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属于同一个种群的是
( D)
A、树上所有的蚂蚁和白蚁
B、所有外出找食物的蚂蚁
C、老鼠窝里的所有小老鼠
D、树上所有的白蚁
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同种生 物个体的总和
森林中一棵树死了,倒在地上,苔藓、 蕨类、蘑菇、白蚁、蚂蚁、蚯蚓、蜘 蛛、鼠和蛇均以这棵朽木为生。
1、若要描述白蚁种群数量可用哪一特征? 种群密度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3月4日星期 四2021/3/42021/3/42021/3/4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3月2021/3/42021/3/42021/3/43/4/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3/42021/3/4Marc h 4, 2021
森林中一棵树死了,倒在地上,苔藓、 蕨类、蘑菇、白蚁、蚂蚁、蚯蚓、蜘 蛛、鼠和蛇均以这棵朽木为生。
下图为生活在这棵朽木上的两个群体M和 N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请辨别是哪两个 种群,它们的关系?
森林中一棵树死了,倒在地上,苔藓、 蕨类、蘑菇、白蚁、蚂蚁、蚯蚓、蜘 蛛、鼠和蛇均以这棵朽木为生。
白蚁的肠道里有鞭毛虫,鞭毛虫能分泌一种 消化纤维素酶,把木质纤维素酵解为可吸收 的葡萄糖,为白蚁提供了充足的养分。鞭毛 虫也在白蚁的肠道中获得所需的养料。白蚁 与鞭毛虫密切合作,各某其利。
生 物
种内关系: 种内斗争、种内互助


种间关系:共生、互助、寄生、捕食、竞争
森林中一棵树死了,倒在地上,苔藓、 蕨类、蘑菇、白蚁、蚂蚁、蜘蛛、鼠 和蛇均以这棵朽木为生。
在一段时间内,树上的生产者、消费者、
生 分解者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态 平
具有较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状态
衡 各成分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
森林中一棵树死了,倒在地上,苔藓、 蕨类、蘑菇、白蚁、蚂蚁、蚯蚓、蜘 蛛、鼠和蛇均以这棵朽木为生。
观察发现,朽木边上的土壤中(比较干燥) 没有蘑菇的生长,影响蘑菇分布是哪一因 素?
生态因素:环境中对生物的形态、分布、 生理等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 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温度、阳光、水分、土壤、食物
沿着食物链,有害物质DDT在最高营养级 (蛇)处积累最多
写出该食物链:蕨类


森林中一棵树死了,倒在地上,苔藓、 蕨类、蘑菇、白蚁、蚂蚁、蜘蛛、鼠 和蛇均以这棵朽木为生。
当人为的干预超过了该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将会
要想恢复该生态系统原来的面目,首先要 解决的是
首先要恢复的是
周末在家,小明利用矿泉水瓶制作了 一个生态球。该生态球中必须含有的 成分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3/42021/3/42021/3/42021/3/4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B、树上所有的动整棵树
群落: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 的总和
森林中一棵树死了,倒在地上,苔藓、 蕨类、蘑菇、白蚁、蚂蚁、蚯蚓、蜘 蛛、鼠和蛇均以这棵朽木为生。
生活在朽木上的所有生物和这棵朽木共同构成
了一个 A、生态系统
(A)
B、生物群落
C、种群
D、生物圈
生态系统:由生活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
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共同组成。
生态系统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 系统是生物圈
森林中一棵树死了,倒在地上,苔藓、 蕨类、蘑菇、白蚁、蚂蚁、蚯蚓、蜘 蛛、鼠和蛇均以这棵朽木为生。
请指出朽木上有哪些生态系统成分?各包含哪 些?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太阳能、温度、水、 空气、矿物质等。
(2)生产者:绿色植物,自养型细菌 (3)消费者: (4)分解者:如细菌、真菌、腐食性动物蚯蚓。
要求
种 2、生物与环境
群、
生 1)识别常见的生物种群、生物群落(包 物 括植被)
a
群 2)通过比较几种不同环境的生物,说明
落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b
3、生态系统
生 态 1)结合某一具体生态系统,概述其
系 统 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
B
和生
物圈 2)应用生态系统的概念解释生产、
生活实际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间保持相对的平衡的状态
森林中一棵树死了,倒在地上,苔藓、 蕨类、蘑菇、白蚁、蚂蚁、蜘蛛、鼠 和蛇均以这棵朽木为生。
生态系统的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成分越复杂,种类越繁多,调节能力越强
森林中一棵树死了,倒在地上,苔藓、 蕨类、蘑菇、白蚁、蚂蚁、蜘蛛、鼠 和蛇均以这棵朽木为生。
周围环境受到了DDT的污染,进入该系统后, DDT在那种生物体内积累最多?为什么?
取了一些河水和塘泥,还放入了一 些绿色水藻,小明应该将生态球放 在
若要评价该生态球制作水平,应从 哪一角度?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3/42021/3/4T hursday, March 04,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3/42021/3/42021/3/43/4/2021 3:39:19 P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3/42021/3/42021/3/4M ar-214- Mar-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3/42021/3/42021/3/4T hursday, March 04,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3/42021/3/42021/3/42021/3/43/4/2021
2、要预测白蚁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可以根据哪 一种群特征?
年龄结构 3、直接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是哪一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又是哪一特征?
性别比例
森林中一棵树死了,倒在地上,苔藓、 蕨类、蘑菇、白蚁、蚂蚁、蚯蚓、蜘 蛛、鼠和蛇均以这棵朽木为生。
下列各项中属于群落的是
( C)
A、所有的苔藓、蕨类和蘑菇;
C
4、生态平衡
解释生态平衡的现象和意义
b
5、保护生物多样性
列举我国生物保护与自然保护的意 义和措施
a
6、生物圈
1)知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 统。
a
2)感知生物界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 生命系统的构成具有层次性。
a
森林中一棵树死了,倒在地上,苔藓、 蕨类、蘑菇、白蚁、蚂蚁、蚯蚓、蜘 蛛、鼠和蛇均以这棵朽木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