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小故事:吃亏是福
范文:《吃亏是福》(经典11篇)

吃亏是福篇1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吃为先”。
“吃”这个字大家是再也熟悉不过的了,我也吃过很多很多东西,比如“吃亏”。
在漫漫人生路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吃亏是福,这一次吃亏,是给下一次一份教训。
有一次,我去楼下商店帮妈妈买酱油。
来到一家商店,随手拿起一瓶酱油问老板:“请问一瓶酱油多少钱?”那老板不知是见我还小,故意加了几元,还是看错了酱油的牌子,说:“十元。
”“哦。
”我答了一声,什么也没有想,也不知道是不是那这些钱。
就把钱给了他。
回到家,我把手中的酱油和剩余的钱递给了妈妈,妈妈一看,“咦,还有两元钱去哪了?是不是买垃圾食品吃了。
”“不是呀,”我说,“那个老板说这个10元钱的。
”妈妈疑惑的问:“我平时买的这个牌子的酱油不就8元钱吗?怎么你买就成了10元呀。
”随后,妈妈又带我去了另一家商店,拿起同一牌子的酱油问老板:“这瓶酱油多少钱啊?”那个老板看了看酱油,说:“一瓶八元。
”我心想:这家的酱油怎么便宜一点呢,那家不是卖十元吗?妈妈又牵着我来到了小区外的一家商店,问老板同一牌子的酱油多少钱。
“八元!”怎么又是8元,难道我真的买亏了吗。
到了家,妈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买东西要货比三家,不能一味的想快点买好快点回家,只有多看几家才能买到既便宜质量又好的东西,记住了吗?”这次吃的亏警告了我买东西不能盲目的买,要挑选物有所值的东西,这样才值得。
篇2古代洛阳曾经流传过一个“瘦羊博士”的故事。
东汉时,京城洛阳的太学里,皇帝派人赶来一群羊,赐给每位博士一只羊,羊只大小不等,肥瘦不一,难以公平分发。
大家正感到左右为难时,一位姓甄的博士站起来说:“还是一人牵一只吧,我先牵一只。
”有人嘀咕说:“要是把大的挑走了,剩下的给谁呀”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甄博士牵走了一只最小最瘦的羊。
于是,博士们你谦我让,各自牵上一只羊,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去了。
这事传了出去,人们纷纷赞扬甄博士,还给他起了个带有敬意的“瘦羊博士”的别名。
吃亏是福的哲理故事

吃亏是福的哲理故事
吃亏是福的哲理故事
我坚信地说,吃亏是福,老实人天不欺。
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吃亏是福的哲理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吃亏是福的哲理故事
二弟老实,乍出门在外打工,人生地不熟的,我总担心他吃亏。
趁着他回家过节期间,我想交代交代他。
不料想,两杯酒下肚,他倒先打开了话匣子。
他说:“哥,老实人没亏吃!包工头看我做事实在,总把些关键的'活路让我干,比如收发料、管电机、验验土方什么的;其实,这些活都轻巧,不但累不着,工钱还一样拿。
”我问:若没有这些轻巧活呢?他笑了笑,想起了得意的一件事。
“一次挖沟,宽一米深一米的大沟,长度每人20米。
别人都老早去抢占地段,拣好挖的地段挖。
我不抢占,谁知道哪里好挖?那些滑头们先后拣了较低凹的地段,最后把一段高岗子剩给了我。
哪想到一锹挖下去才明白:那些低凹的地方却都是汽车轮子长期轧过的,而我挖的那一段,连人脚都没踩踏过,土层松软着呢。
结果,他们两天没干完的活,我不到一天就干完了。
”
我坚信地说,吃亏是福,老实人天不欺。
他连连点头称是是是,并反复念叨这一句话:“吃亏在于不老实,老实人不吃亏……”,他说的可不是醉话。
吃亏是福典故

“吃亏是xx”典故的由来
“吃亏是福”这是清朝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写给他胞弟郑墨的一句话。
据说,郑板桥祖居江苏兴化县,乾隆时考取功名中进士,离家在外作官。
其弟郑墨继承祖业,居住在家乡故里。
有一年,郑墨想把居住多年的祖屋翻修一下。
可是,祖屋与邻居共用一墙。
邻居不同意翻修。
于是,其弟将邻居告上公堂,打起官司。
其时,郑板桥正在山东潍县任知县,其弟写信给他,让他致函兴化县吏,帮助打赢这场官司。
郑板桥接到家弟书信后,便写了一封“吃亏是福”的回帖;并附诗一首。
诗曰:
千里告状只为墙,让他一墙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郑墨看了之后,深受其兄宽厚、大度的感染,撤了官司,很好的处理了邻里间的纷争。
邻居感激涕零,两家和好如初。
后来郑板桥将“吃亏是福”写成条幅,并加了“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
损于己则益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即平且安,福即在是矣。
”的题跋。
读典感悟:
最不愿吃的亏是舍财,。
然而,财是身外之物,有失才有得,何乐而不为。
最难忍受的亏是受气。
然而,气是自身之源,生气即为耗气,为何而为之。
1/ 1。
吃亏是福 吸引更多合作伙伴的典故

吃亏是福吸引更多合作伙伴的典故在商业合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吃亏的情况。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放弃一些利益或者付出一些代价,但是这些看似吃亏的经历,却可能成为吸引更多合作伙伴的机会。
吃亏是福这个典故正是告诉我们,通过吃亏,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和收益。
典故讲述了一个农夫的故事。
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两位农夫分别拥有一头牛。
其中一位农夫觉得自己的牛太小了,不够强壮,所以他决定去找另一位农夫交换一头更大的牛。
于是,他找到了另一位农夫,提出了交换的请求。
另一位农夫答应了他的请求,他们进行了交换。
然而,交换后的结果并不如第一位农夫所愿。
他发现交换来的牛虽然更大,但是却不如原来的牛听话,容易发脾气。
他开始后悔自己的决定,觉得自己吃了亏。
但是,他很快发现了一件意外的事情。
原来,交换来的牛居然喜欢吃杂草,而这正是他的田地里最多的植物。
这样一来,他无需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清理杂草,牛会帮助他完成这项工作。
他顿时明白了,原来吃亏的交换反而带来了意外的好处。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在商业合作中,我们有时候需要放弃一些自己的利益,去满足合作伙伴的需求。
虽然这看似吃亏,但是却能够建立起更加稳固和互信的合作关系。
当我们主动放弃一些利益,展现出对合作伙伴的关心和尊重时,合作伙伴会更加愿意与我们合作,而不仅仅是看中眼前的利益。
吃亏是福这个典故还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更加注重长期的合作关系,而不仅仅是短期的利益。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一时的吃亏而感到不满,但是长远来看,我们可能会得到更多的回报和收益。
通过吃亏,我们能够建立起更加稳固和持久的合作关系,这对于企业的发展和长期的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在商业合作中,吃亏是福的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合作伙伴建立起互信和良好的合作关系。
当我们主动放弃一些利益,满足合作伙伴的需求时,我们会赢得合作伙伴的尊重和信任。
通过吃亏,我们可以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扩大我们的合作网络,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吃亏是福这个典故告诉我们,通过吃亏,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和收益。
哲理小故事吃亏是福

哲理小故事吃亏是福哲理小故事:吃亏是福在这个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常常被教育着要追求成功和利益最大化。
然而,在我们追逐利益的过程中,是否有时候会因为自己的固执而失去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呢?今天,我将给大家讲述一些哲理小故事,告诉大家吃亏不仅仅是一种损失,而更可能是一种福祉。
故事一:牧羊人的遭遇从前有一个牧羊人,他每天都带着一群羊在山脚下放牧。
有一天,一只大灰狼突然出现,并想要捕食羊群。
牧羊人用尽了力气,成功地把这只大灰狼赶跑了。
然而,他的右胳膊却因此受伤了。
在他的朋友们的劝说下,他决定不在山下放牧,而转到了更高的山上。
在那里,他发现了更美丽、更肥美的草地,羊的数量也呈倍增的趋势。
他意识到,自己在遭遇痛苦和困难的时候,才找到了更好的出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吃一点小亏,可能会换来更大的收获。
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要轻易放弃,而是要换个角度去思考、寻找新的机会。
故事二:智者的选择从前,有一个年轻人想要成为一位智者。
他听说有一位智者待在一个遥远的山洞里,于是他开始漫长的旅程。
当他终于抵达山洞时,他发现洞里的智者并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只猴子。
年轻人非常困惑,他认为自己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前来。
然而,智者猴子却说:“人类是很聪明的,但有时候他们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却忽略了身边的美好和幸福。
他们常常无视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却常常带给他们真正的快乐。
”年轻人猛然间领悟到了智者的话语的深刻含义。
他意识到,他追逐的智慧并不是件坏事,但是他不应该只看重智慧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价值。
他随即回到了家乡,并开始关注他之前忽略的家人、朋友和自然景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在追求一些东西的时候,却因为盯着目标而忽略了许多其他重要的幸福和快乐。
吃一点亏,放下自己的固执,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好。
故事三:陶器匠的智慧从前有一个陶器匠,他经营着一间小小的陶器作坊。
有一天,他制作了一只精美的花瓶,想要卖给一个富有的收藏家。
吃亏是福的励志故事

吃亏是福的励志故事前段时间,一位朋友义愤填膺地讲了自己的遭遇。
大概在五六年前,他们夫妻认识了一位农村来的小伙子,三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经常邀请对方到家里来吃饭,小伙子很勤快,烧得一手好菜,能把最普通的豆腐做出超五星的水平来。
那时候小伙子很穷,刚刚丢了工作,落魄潦倒。
夫妻俩生了恻隐之心,又真心觉得小伙子的厨艺不错,两人一合计,想出了一个主意:三人合伙开一间餐厅,资金由他们夫妻出,对方负责经营,利润五五分成。
这对于农村小伙子而言,无疑是天上掉馅饼,这种分配方式明显是照顾自己。
夫妻俩都是厚道人,出了钱之后就不再管了,由着对方去经营打理。
餐厅开张之后,生意一直不错,到了年底,可以分红了,小伙子把账本拿过来说今年经过大半年的经营,餐厅没有任何亏损,正在逐步盈利,不过由于前期投入太多,所以盈利部分实际上并不多。
夫妻俩不太懂财务,见小伙子说得很真诚坦白,也没多想,很愉快地收下了分红,夫妻俩甚至相互说:“我觉得挺好了,反正我们也没花什么精力,这钱比存在银行的投资回报率高多了。
”第二年的分红的时候,小伙子又把账本拿了过来,这次的分红明显要比第一年多,小伙子跟他们商量:“现在餐厅生意很不错,但是当初为了省钱,装修的档次风格和档次都不太行,如果能再添置一些东西,效果会更好。
”提议把双方的分红拿出来一部分,继续投入。
夫妻俩觉得有道理,小伙子一年多时间就把餐厅经营得这么好,确实挺有能力的,相信他的决定不会有错。
于是,他们只拿了少部分分红,继续让小伙子干。
第三年,第四年,小伙子都以不同的理由说服他们把大部分分红投入到这个餐厅里。
到了第五年,小伙子说这个餐厅生意这么好,不如在新的文化娱乐中心再开一家,形成连锁。
夫妻俩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想也没想就答应了,把之前几年的红利都拿了出来交给小伙子,让他再去开分店。
但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小伙子拿着钱人间蒸发了,连之前的店都已经偷偷盘给了别人。
一打听之下,才知道对方这几年来一直都有赌博的恶习,时不时和一些老乡聚在一起赌,之前丢工作也是因为聚众赌博的缘故。
吃亏是福的历史故事

吃亏是福的历史典故话说清朝那会儿,有个大名鼎鼎的书画家、文学家,名叫郑板桥。
他啊,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为人宽厚大度。
郑板桥有个胞弟,名叫郑墨,在家乡务农,守着祖上传下来的老屋。
有一年,郑墨想把老屋翻修一下,可问题来了,这老屋和邻居家共用一堵墙。
邻居呢,死活不同意翻修,说那墙是他们家的。
其实呢,契约上写得明明白白,那墙就是郑家的。
这事儿闹得不可开交,郑墨一气之下,把邻居告上了公堂。
郑板桥那时候在山东潍县当知县,郑墨觉得,有契约在,再加上哥哥出面说情,这官司肯定能赢。
于是,他就给郑板桥写了封信,请哥哥帮忙。
郑板桥接到信后,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他觉得,为了一堵墙,和邻居闹得这么僵,实在不值得。
于是,他提笔给弟弟写了一封回信,劝他息事宁人。
信里,他不仅写了“吃亏是福”这四个大字,还附了一首打油诗:“千里告状只为墙,让他一墙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郑墨看了信,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他想了想,觉得哥哥说得有道理,于是就撤了官司,和邻居握手言和。
邻居呢,也被郑家兄弟的一片至诚所感动,两家又重归于好,仍然共用一堵墙。
这事儿在当地传为佳话,人们都说郑板桥是个有智慧、懂人情味的人。
其实啊,吃亏是福,这话真不假。
你看郑板桥,他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用一堵墙换来了邻里和睦,以后关系肯定会越来越好。
而那些只想着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最后往往吃大亏。
就像那个虞国公,为了点小便宜,结果国破家亡,多不值得啊!所以说啊,咱们平时和人相处,也得学会吃点亏。
吃点小亏,不仅能换来人心,还能让自己心里舒坦。
毕竟啊,人心都是肉长的,你的所作所为,别人心里都有数。
懂得吃亏是福的人,以后的路才会越走越宽,人生才会越来越精彩!。
吃亏是福的故事

吃亏是福的故事儿去了?为什么这么迟还不回来?”山羊一妈一一妈一暗自责怪道。
忽然,“peng!peng!peng!”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山羊一妈一一妈一放下手中的镬铲,跑上前去,把门打开。
“啊!”她吓了一跳,叫道:“小山羊,看你这副狼狈相!你的衣服哪儿去了?”“呜呜呜!……一妈一一妈一,”小山羊赤身露体,站在门外,哭得像个泪人儿:“小猴害我!小猴害我!”“哦!怎么个害法,说给一妈一一妈一听听。
”山羊一妈一一妈一用围巾揩抹着小山羊身上的水珠,慈祥地问道。
“今天下午,我在森林里闲逛的时候,碰见了小猴,他邀我一起去池塘里游水。
游水过后,他要我把风,给他先换衣服;因为他说游泳之后不晒干身一体,马上换衣服会患风湿病和皮肤病;他宁愿自己得病,不想让我受苦。
我信以为真,答应了。
那里知道他换好衣服,拿了我的衣裤溜得无影无踪。
我到处找他,找不到‘所以……所以……呜呜呜!一妈一一咪,你不会骂我吧!”“孩子,”山羊一妈一一妈一安慰道:“我不会骂你的;小猴子诡计多端我是知道的,别哭了,来!你去穿件衣服,晚餐就做好了。
”那天晚上,小山羊吃了一顿可口的晚餐。
又有一个傍晚,山羊一妈一一妈一准备了晚餐,在打扫客厅。
小山羊又哭哭啼啼,跑了回来,这一次,他遍体鳞伤,周身鞭痕。
“孩子,你这是怎么搞的?”山羊一妈一一妈一一爱一怜地问道。
“呜呜呜……一妈一一妈一,小猴害我!小猴害我!”小山羊一面哭诉,一面揩着眼泪。
“又是小猴害你?”山羊一妈一一妈一有些不悦,说:“怎样个害法,你说来听听。
”“今天下午,我在山坡上嚼草的时候,遇见了小猴。
他告诉我森林外那座果园的红一毛一丹熟了。
果园的围墙上垂挂着颗颗红彤彤的果子。
他邀我一块去偷采。
到了那里,他爬上围墙,叫我在墙下接应,把他丢下来的果子拾成一堆。
采了红一毛一丹,他爬下围墙,捡起红一毛一丹,要我暂时在那里等他,让他把红一毛一丹捧进森林里,收藏在一个安全的地方,才来带我去;因为他说如果不是这样,果园的主人发现了,追了上来,不但红一毛一丹保不住,而且大家都要挨揍,还是让他冒这个险得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理小故事:吃亏是福
俗话说,人生有三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吃亏是福。
前两者
大家都好理解,第三个,吃亏是福,这个有很多人不明白,吃了亏,
怎么还能是福呢?有的甚至认为经常能占便宜才是福。
比如上下班每天
有公车接送,工作单位经常能发各种款物,各种消费都能开发票报销,日常总是有人送礼……
我先说两个故事。
十多年前,我的一个朋友遇到难事,向我借6万元急用,说一个
月还我。
但是,一个月后,他没有还,也没有解释。
那时,6万元对我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
我没有催他,我想他肯定是有困难,一时还不起。
但是,接下来一个多月,他一直不联系我,而以前他是经常跟我
电话或短信联系的。
我非常清楚他的为人,他绝对不是故意不还,他
没有联系我,肯定是因为当时确实遇到了困难,才不好意思联系我。
我想我不能丢掉这个朋友,必须尽快解决此事。
几天后,恰逢他的女儿马上出生百天,我主动打电话告诉他,那
个六万元就当是送给他女儿的红包,不用还了。
他试图拒绝,但我语
气坚决,他最终接受了。
有亲友觉得我这个事吃了大亏,哪有给小孩
子红包一下子给6万的?给1万红包就很不错了,留5万让对方日后还,一点也不过度嘛!如果他总不还,就起诉他,砸锅卖铁也得让他还!我
只能笑笑。
让我没想到的是,此后数年,我这位朋友一有点什么好事就想着我,尤其是铁定赚钱的项目合作(不需要我投资),一有机会他就找我,为此,我赚到的钱远远超出几万元的概念。
而且,他总跟我说:你是
我一辈子的朋友。
试想,如果为了那区区几万元,天天催他,甚至起诉,不但朋友没得做了,还会带来无穷的烦恼,即便是(比如诱迫对方
去别处借钱还我)很快要回了钱,快乐也必定会远离我们的生活。
我另外有一个朋友,一九八几年的时候,从空军院校毕业分配到某单位。
有次,他从邮电储蓄所将积攒数年所得6000多元的国库券兑换成现金,恰巧被他顶头上司的太太(在邮电所工作)看到。
6000多元在那时是一笔非常大的数目,因为万元户就属于富人家庭。
这位太太前些日子进了《西厢记》小型张邮票数千套,还剩3000套卖不出去,看到他有6000多元现金,就狠劲儿劝他收购她的邮票(每套2.1元),说如果这些邮票没处理出去,她会受领导责罚。
我这位朋友出于同情,又考虑到她老公是他顶头上司,经不住她劝,最终全部收购了这3000套邮票。
没过几天,他给老家一个集邮公司领导打电话,得知这种邮票小型张价格已经低于2元,这下顿时感觉有点吃亏上当的味道。
但是,他想,既然买了,后悔也没用,就留着吧,也没去埋怨那位上司的太太,心想吃个亏就吃个亏吧,他后来就把这事给忘记了。
时间一晃到了1997年,他偶然一次去月坛那边办事,顺便看了下月坛邮票市场,赫然发现他的《西厢记》小型张已经飙升到800多元,翻了400多倍,他大喜,尽数卖掉了全部3000套邮票,原来的6000多元变成了现在的200多万元。
1997年的200多万,相当于现在的几千万!之后,他又在业余用这200多万元做邮票,赚得数亿元……
如果他当初因为觉得吃了亏而执着邮票的事,不但可能怨恨领导一家而给工作事业带来重大防碍,而且很可能在一两年后邮票稍微涨了点价格就赶紧全部处理掉,怎么样都不可能就这样忍着过了十几年没卖,如此,也必定不会有后来的大赚特赚。
其实,吃亏是福,有深刻的哲理在其中。
大家知道,一切事皆有因果。
无论你占人便宜还是吃亏,都必定有前因后果。
在某件事上你暂时吃了亏,也许恰好消掉了你过去或过去世占人便宜的业,了了一个债,如果不了此债,未来迟早会遭受果报,晚报不如早报,省得你总是忧心忡忡。
如果这次吃亏不是过去造业的果报,那么恭喜你,未来,这个业因一定会在某时某地成熟为你的福报。
就如上面说的那位朋友,3000套邮票这个亏吃大了,因为当时不
但邮票价格低于购买价,而且即便想卖都无法一下子卖出去,因为
3000套太多了,所以他抱定了吃亏的决心,吃亏就吃亏吧,干脆就不
管这事了。
正是他吃的这个亏,成熟为高额回报,并直接带来以后人
生路上一系列的正面连锁反应。
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享福消福,吃亏积福。
而且,试想,喜欢
吃亏的人,和喜欢占便宜的人,谁的朋友多呢?谁的机会多呢?同样,
占了别人的便宜,消耗自己福报的同时,基本上未来也是迟早要还的,也就是说,占便宜会在未来成熟为“麻烦事”,有的甚至是特别特别
麻烦的事,连命都搭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