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噪音纠纷的救济规则选择
法律经济学理论下广场舞纠纷解决

法律经济学理论下广场舞纠纷解决针对近期频繁报道的广场舞扰民引发冲突的社会现象,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对广场舞参与者和附近居民的权利配置进行了分析。
结合科斯定理先确定权利归属,然后从财产规则,责任规则、不可让渡性三个方面研究如何处理广场舞背后的权利纠纷,并依据科斯定理,以交易成本为核心要素对上述三规则进行选择,最终认为责任规则更利于实现权利的合理配置。
标签:权利配置;财产规则;责任规则;不可让渡性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9.062针对广场舞的冲突,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决策者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决定冲突中的哪一方享有胜诉的权利,制造噪音的法定权利与其对立的享有保持安静的权利,哪个权利会被认可。
第二是决定哪方的法定权利会受到保护以及会被允许进行交易。
1科斯定理确定权利归属科斯定理指出权利具有可交易性和损害的相互性,即指无论权利配置给哪一方,都是一方获得利益,另一方遭受损失,且权利具有可交易性。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权利的交易实现社会最优。
具体可以用一个案例来说明,某条街上的住户临近一家工厂,工厂的烟囱排放出来的废气会把这些住户晒在阳台上的衣服弄脏,每户(总共5户居民)遭受到的损失是75美元,总共遭受了375美元的损失。
有三种方案可供他们(住户和工厂)选择减少损失:1、每家住户安装一个价值50美元的除尘机,5户住户安装需要250美元。
2、在工厂的烟囱上安装一个价值150美元的过滤网,处理好废气。
3、直接承担75美元的衣服的损失,可能是工厂承担也可能是住户自己承担。
如果住户和工厂的交易不产生任何交易的成本,法律把法定权利给了工厂,让工厂享有排污权的话,住户们就会联合起来去解决这个问题。
在上述方式中,住户肯定会选择最经济的2种方式,因为相对于每户拿出50元钱买除尘机和自己单独承受75美元的损失来说,这是一种最经济实惠的方式。
如果法律把法定权利给了居民,同样的道理,最后工厂肯定也会选择最经济的第2种方式买一个150美元的过滤网。
广场舞噪音引发邻里纠纷怎么办

广场舞噪音引发邻里纠纷怎么办
1、协商。
有话好好说,家庭邻里纠纷大多数是在熟人之间发生的,一般有商量的余地,没有必要闹僵,纠纷双方应好好协商,达成共识,甚至签订协议书,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避免了以后关系出现裂痕。
2、投诉。
有些问题在协商无效的情况下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让他们来依法处理,如擅自搭建违章建筑影响邻里交通时,可以向建设
和国土部门投诉,经常制造噪音不听劝阻的可以向环保部门或公安部
门投诉。
3、调解。
大部分矛盾纠纷都可以在调委会得到圆满调解,调解的解决方式可以避免纠纷的扩大化,又能减少诉讼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而且方便快捷,调解不成或当事人对调解协议反悔,还可向人民法院
提起诉讼。
4、诉讼。
司法途径是所有纠纷处置的最后防线,当事人在上面所说的向种途径均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然
也可以直接提起诉讼。
广场舞太吵了谁管

广场舞太吵了谁管
广场舞太吵了可以寻求12315、12345、110、当地派出所、所在小区物业、所在社区、所在街道办、市长热线等进行行为管理。
广场舞太吵了可以通过法律来规范广场舞,哪里可以跳广场舞,音乐声多大才算噪声等将会有规可依,既可以约束跳舞者的行为,也能达到保护跳舞者的利益,有利于解决和化解广场舞引发的矛盾。
噪声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一种,通过损害人的听觉系统,进而影响大脑中枢神经,从而诱导和导致各种疾病,已与水污染、大气污染被公认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公害。
依据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以居住为主的区域,白天不能超过55分贝,夜间不能超过45分贝,而社会生活噪声的管辖、查处主体是公安机关。
广场舞纠纷背后的法律救济规则选择

广场舞纠纷背后的法律救济规则选择针对频发的广场舞扰民纠纷问题,尝试用“卡-梅框架”及法经济学的理论对背后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广场舞扰民问题的救济渠道并提出了相应的法律救济规则的选择途径。
标签:广场舞;卡-梅框架;法经济学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2.065广场舞扰民是当代社会治理的难题,在大妈们、周边居民等利益关联方在场地争夺、权利界限上的纠纷越演越烈时没有调节矛盾的机制,共享资源和公共集体行动缺乏规则也导致了该问题解决扬汤止沸,缺乏从根源出发解决的方案。
本文针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法律救济规则。
1 广场舞中权利冲突的缘由本文将广场舞的权利冲突的缘由具体归类如下。
1.1 “共享资源的悲剧”公共资源中可供广场舞使用的较少,而大家需求重叠竞合,超出场地的承载力。
大妈们试图彰显体育权利的重要性,而周边居民则以生活环境权为对抗,造成双方权利冲突。
1.2 制度缺乏在中国的法律框架下缺乏对体育权利边界的具体界定及其内涵的规定,只是强调了公民享有体育权利的纲领性制度造成了权利的边界的模糊化,易与其他权利产生纠纷。
1.3“大妈们”对权利及其义务的认识不清当前广场舞的主要人群以中年人为主,法制教育较少,普遍缺乏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理念及对他人所拥有不受噪声污染、安居权等权利的认识。
2 广场舞冲突中的权利保护与救济的规则根据“卡-梅框架”(C&M Framework,下称“C&M”)三种规则具体分析及讨论广场舞问题,这三种规则分别为:财产规则、责任规制、不可让渡规则。
如表1,上述规则按照三个标准分类:可否转让、定价及是否需要同意。
共同点在于对法益归属做了明确分配,差别则在于法益转移和法益定价的不同。
下面进行具体分析,因为财产及责任规则密切关联并且适用取决于彼此短处,因而一起讨论。
2.1 财产规则和责任规则财产规则是指希望从权利持有人处取得权利的人只能通过自愿交易支付权利人同意的价格而取得该权利。
浅谈广场舞扰民现状及对策

浅谈广场舞扰民现状及对策一、广场舞扰民现状广场舞的扰民现状主要有以下俩个方面:第一,组织管理不规范。
由于缺乏对广场舞的组织和管理,广场舞活动的随意性十分明显,因此在选择健身场地、组织居民练习和维护整体秩序等方面都不够规范。
第二,缺乏良好的沟通机制。
广场舞音乐的声音极大,给附近居民正常的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甚至引起大量的居民纠纷事件,使社会的秩序受到威胁,造成纠纷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沟通方式的错误,也没有较好的沟通渠道,从而经常会由于沟通失败引起过激行为。
二、应对广场舞扰民的策略(一)提高公民公德意识正确选择场地时间每一位公民都应该具有极高的公共道德意识,只要每一位居民都能够提高公民公德意识,就能够有效协调广场舞便民和扰民的关系,真正发挥广场舞健身价值。
首先,要多为他人着想,用公民道德来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尤其是在确定广场舞健身场所时要选择居民小区外的公共场所。
因为居民小区是人们休息和正常生活的地方,必须要保证拥有一个和谐安静的环境。
参加广场舞的每一位居民都要清楚的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为和谐小区环境的建设做出贡献,而不应该为了自己的方便而忽略他们的感受。
因此,广场舞健身场所可以定在和居民小区有一定距离的公共地点,例如广场、开阔的公园平地等。
其次,广场舞活动时间一定要避开居民的正常休息时间,并且要将音乐声音尽可能的调低。
广场舞的时间和音乐声响是造成其扰民的最主要原因,因此为了避免音乐声音过大干扰居民休息的情况,需要根据活动场所距离居民区的距离等实际情况规范音乐的音量。
另外,广场舞的时间可以遵循:早上晚一些,晚上早一些的准则,并将活动的时间尽可能缩短,最大程度的降低广场舞到其他居民的影响和干扰。
最后,要注意采用合理变得沟通方式和方法,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将心比心,增强理解和交流,避免采用以暴制暴的错误方式解决问题,在沟通中协调一个使大家都接受的方法,避免纠纷和冲突。
(二)健全社会管理规范健全社会管理规范,集合社会力量解决广场舞扰民问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广场舞问题的解决方案

广场舞问题的解决方案导言:广场舞作为一种群众性的健身活动,在我国已经流行多年。
人们通过跳广场舞来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
然而,广场舞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噪音扰民、场地不足、争执等。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一、噪音扰民问题噪音扰民是广场舞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小区或居民区附近,广场舞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安排时间:广场舞活动可以在早上和下午较早的时间进行,避免晚上或夜间活动,以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噪音干扰。
2.选择合适的场地:选择远离居民区的公园或空旷的场地进行广场舞活动,减少对居民的噪音干扰。
3.采用音量控制措施:组织广场舞活动时,可以设置音量限制,避免音乐过大声,减小噪音污染。
二、场地不足问题随着广场舞的普及,场地不足成为了一个制约广场舞发展的瓶颈。
为了解决场地不足问题,可以考虑以下解决方案:1.政府投资建设:政府可以投资建设更多的公共广场,专门用于广场舞活动,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2.社区共享场地:鼓励社区共享场地,在适当的时间段内,将广场舞活动纳入社区活动计划中,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资源。
3.开设公共场所:政府和社区可以租用商业空间或闲置楼宇,将其改建成专门的广场舞场所,供广场舞爱好者使用。
三、争执问题由于广场舞活动通常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容易引发与其他活动或群体之间的争执。
为了解决争执问题,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优化场地规划:在广场舞活动场地规划时,尽量与其他群体活动区域分隔开,减少争执的发生。
2.加强沟通与协调:与其他使用同一场地的群体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制定合理的使用时间和规则,充分考虑各方利益。
3.引入专业监管:政府或社区可以引入专业监管人员,对广场舞活动进行管理和调解,及时解决争执问题。
结语:广场舞问题的解决方案需要政府、社区和广场舞爱好者共同努力。
通过合理安排时间、选择合适场地、控制噪音、加强沟通与协调等措施,我们可以解决广场舞噪音扰民、场地不足和争执等问题,让广场舞真正成为人们健身、娱乐的健康活动,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广场舞冲突解决方案

广场舞冲突解决方案广场舞是一种流行的民间舞蹈形式,在中国各地的广场上,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都能看到广场舞的身影。
然而,由于场地有限和音量过大的音乐,广场舞也引发了一些冲突和争议。
本文将探讨如何解决广场舞冲突,并提出几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建立合理的广场舞舞蹈时间安排广场舞的练习通常需要使用公共场合,如公园或社区广场。
然而,由于广场资源的有限性,广场舞爱好者经常为了争夺场地而发生冲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建立一个合理的广场舞舞蹈时间安排系统,将广场分时段开放给不同的舞蹈团队。
通过提前预约和管理,可以确保每个舞蹈团队都有足够的时间来练习,并减少不必要的争执。
二、规范广场舞音乐音量广场舞的音乐通常比较大声,这给周围居民带来了噪音污染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设立音乐音量的规范标准。
广场舞团队需要控制音乐的音量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确保不会对周围的居民造成干扰。
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加强对广场舞团队的监督和管理,对违反音量规范的舞者进行警告和处罚,以维护周边居民的权益。
三、设立专属的广场舞练习场地为了更好地解决广场舞冲突问题,可以考虑为广场舞爱好者建立专属的练习场地。
这些场地可以通过政府或社区投资来建设,提供充足的空间和适宜的音响设备供舞者练习。
通过设立专属场地,可以减少广场舞和其他活动之间的冲突,并提供更好的练习环境。
四、加强对广场舞队伍的管理与引导广场舞冲突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个别舞者的素质问题。
有些舞者在广场舞练习中,不顾他人的感受,过度占用场地或者行为不当,给周围居民带来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强对广场舞队伍的管理与引导。
建立相关的管理规定,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约束,并对违规者进行处罚。
同时,可以举办培训班或推广活动,提升广场舞舞蹈者的文明素养和舞蹈水平,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意识。
五、加强社区居民间的沟通与协商广场舞冲突的解决离不开社区居民和广场舞舞蹈者之间的互相理解与沟通。
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双方代表开展座谈会或讨论会,就广场舞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协商。
投诉广场舞噪音扰民的正确流程

投诉广场舞噪音扰民的正确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针对广场舞噪音扰民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流程进行投诉:1.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在投诉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我国关于噪音污染的相关法律法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场舞噪音纠纷的救济规则选择
一、广场舞的概况及主要问题
随着广场舞热潮的推动,浮现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是噪音扰民问题。
由于每个人的作息规律不同,喜好不同,而广场舞又一般都在居民区附近进行,所以,在进行广场舞活动的同时,就会有一部分人觉得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导致一些早睡的孩子无法入眠:一些上夜班的人因长期受扰而产生神经衰弱等。
广场舞具有随意性,舞者在播放嗨歌音乐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考虑,音量的大小,时间的长短,都随心随性而来。
寻求“你跳的欢乐,我睡得安稳”的平衡点,成了一个大难题。
从法理角度来看,广场舞问题起源于两大权利主体对各自享有权利的碰撞。
广场舞者享有法律赋予的在公共场合跳舞的权利,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他们不应该忽視最简单的常识,忽略居民拥有安宁的权利。
不管是谁,在行使自有权利时,必须清楚权利的边界,不能超越楚河汉界,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
二、以不可让渡规则为中心分析广场舞问题
吉多·卡拉布雷西和道格拉斯·梅拉米德在其经典文章《财产规则、责任规则和不可让渡性规则——“大教堂”的一幅景观》中提出了三种权利保护规则,即财产规则、责任规
则与不可让渡性规则。
财产规则体现的是最小数量的国家干预:一旦原始的法授权利得到决定,国家就不再试图决定其价值。
这一形式让每一方当事联盟人来说这一法授权利对他而言价值几何,并且在买方出价不足时给予卖方否决权。
责任规则涉及的是额外的国家干预,表现为通过司法定价来进行强制交易。
不可让渡性体现了国家的最大干预,当某些权利受到不可让渡规则保护时,就等于规定了这些权利在某些或所有情况下禁止转让、销售,也确定了这些权利不受任何形式的侵犯。
有学者形象的将其比方为“公路”,路权属于公众,私人只能使用,不能处分,既受国家权力的干预,也受其保护。
当居民的安宁权受到侵害时,法律支持广场舞舞者以支付经济补偿的形式来承担法律责任,将自己的侵权行为合法化。
经济效率因为这些限制反而更容易达到。
比如,假设国家可以对制造噪音的广场舞者收取一种特许税,价额应等于居民们为捍卫安宁权所被强加的外部成本。
相对于广场舞者的数量来说,居民的数量往往更可观,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用税收来控制小部分人,相对来说更为合理。
在此基础上,当居民的数量多到让噪音制造者都觉得适用责任规则所要求的价款可能太高昂,他们势必会提高自觉性,减低音量,消除噪音。
所以说,在居民安宁权的保护中适用不可让渡规则,不仅仅可以克服财产规则和责任规则的弊端,而且对于
提高社会经济效率也有着重要作用。
还有另一种支持不可让渡性规则的论据可能是广泛存在的反对噪音污染的“道德”。
普遍人的思维认识里,对噪音都很反感。
从父爱主义角度出发也可以正当化不可让渡规则。
笔者认为,父爱主义的措施在一定程度能达到公共利益的效果。
由于广场舞的迅速发展,舞蹈组织和参加者已遍及中国各地。
所以,噪音扰民问题早已上升为公共问题。
现今我国的国民素质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既要考虑如此大范围的实际情况,又想要最大效率的解决噪音问题,光靠舞者和居民的力量必然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干预,发挥父爱主义的光辉,为他们做出最佳选择。
三、不可让渡规则在保护与救济权利中的路径
提高权利法定化程度,具体初始法授权利规定。
我国当前的法律尚有许多需完善之处。
法定化程度不高,对于一些琐碎的生活上的法律则更为低下。
所以深化和细化立法将会成为一大趋势。
笔者认为,在这一过程中,至少应该先行规定哪些类型的权利应当受到不可让渡规则的保护。
要进一步考察哪些内容是公民个人应该获得的最低限度的环境福利,如果这些特定利益是公民生存不可或缺的并且无关个人欲求的,法律就应当使该项权利成为公民不可让与的权利2。
居民的安宁权是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安静的空间不被打扰,并且这样的欲求并不妨害他人,所以,
法律有理由是该项权利成为公民不可让与的权利。
在细化立法方面,笔者认为一些地方政策做的较为突出。
例如,“三亚”:规定晚间广场舞活动时间不超过22时,音量控制在60分贝以下。
文体局与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全面整顿广场文艺队、健身队,如发现违反规定,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没收音响设备。
“乌鲁木齐”:规定广场舞时间为20时至22时30分,节假日、周末可延长半小时,其他时间一律不得开跳。
所有广场活动必须有专人管理音响设备,音量应控制在60分贝之内。
“浏阳”:规定广场舞时间限定在上午7时以后、晚上8时30分前,音量应控制在60分贝之内。
一旦违反规定,执法部门可没收工具、罚款200元以上。
这些政策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它们清楚的标明分贝,时间,违法处罚细则等,有更高的可实行性。
这就使得国家或政府有具体的法可依,在进行干预时能以法律作为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