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排舞竞赛规则.pdf
全国排舞比赛评分规则

(草案)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二〇〇九年七月
1
说明
为大力普及推广排舞运动,2009 年 3 月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 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健美操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职工文 体协会及北京市体操运动协会排舞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及有排 舞推广和比赛经验的骨干研讨编写了这套《全国排舞评分规则》 (草案)。
本规则适用于全国排舞比赛及各基层单位的排舞比赛。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二○○九年七月
2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 1 1.1 定义 ····················································································· 1 1.2 目的 ····················································································· 1 1.3 比赛项目和参赛人数·························································· 1 1.4 比赛分组 ············································································· 2 1.5 组队名称规范 ····································································· 2 1.6 出场顺序 ············································································· 2 1.7 比赛方法 ············································································· 2 1.8 入场与退场 ········································································· 2 1.9 成套动作时间 ····································································· 3 1.10 比赛成绩与奖励 ······························································· 3 1.11 服装与装饰 ······································································· 3 1.12 对手持道具的规定···························································· 3 1.13 有关安全规定 ··································································· 3 1.14 场地与设备 ······································································· 4 1.15 广告标贴规定 ··································································· 4
排舞新规则

排舞新规则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全国排舞竞赛规则(2013---2016年)第一章总则说明1.1.1定义:排舞是一项通过丰富的舞步变化和段落循环将舞蹈、音乐、体育、文化等有机结合、用以诠释风格各异的舞蹈形式和音乐元素,从而娱乐身心的健身运动。
1.1.2 排舞非常适合日常健身、工间操、课间操、全民健身展示表演及开展比赛等活动。
在丰富大众文体生活、增强团队精神、促进生产力、创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目的制定本规则的目的是保证全国排舞比赛的客观性、规范性和公正性。
比赛项目1.3.1 单人项目1.3.1.1 单人规定曲目(男女不限)1.3.2 集体项目1.3.2.1 集体规定曲目1.3.2.2 集体自选曲目1.3.2.3 集体串烧曲目(两曲或三曲连跳)1.3.2.5集体原创曲目1.3.3双人自选曲目1.3.4集体广场舞曲目(经过编排的广场舞)比赛分组及参赛人数1.4.1 比赛共分四个大组,具体如下:1.4.1.1 学生组1.4.1.1 .1少儿组(<7岁)1.4.1.1 .2 小学生乙组(1——3年级)1.4.1.1 .3 小学生甲组(4——6年级)1.4.1.1 .4 中学生乙组(7——9年级)1.4.1.1 .5 中学生甲组(普通高中、职高、中师中专等)1.4.1.1 .6 普通院校组(含独立学院、职业学院等)1.4.1.1 .7 体育院校组1.4.1.2 职工组1.4.1.职工青年组(小于35周岁)1.4.1.职工中年组(大于35周岁)1.4.1.3 社会组1.4.1.社会青年组(小于35周岁)1.4.1.社会中年组(大于35周岁)1.4.1.社会常青组(50岁以上)1.4.1.4 国际友人组1.4.2 参赛人数1.4.2.1 每队可报领队、教练、管理、队医等各1 人。
1.4.2.2 集体项目每项参赛人数不得低于12人,男女不限。
排舞比赛规则

1.14 场地与设备................................................................................. 4
----------------------- Page 5-----------------------
3.6 评分方法..................................................................................... 11
----------------------- Page 4-----------------------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1
3.2 仲裁委员会................................................................................... 8
3.3 裁判委员会................................................................................... 8
1.15 裁判座席排............................................................................. 5
1.16 广告标贴规定............................................................................. 5
全国排舞比赛规则

全国排舞比赛规则全国排舞比赛规则第一章总则1.1定义排舞是根据一段完整的歌曲或音乐,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身体练习和多变的步伐为基本手段,编者编排好的一套完整的动作,使练习者达到塑造形体、舒缓压力、改善气质.增强身体协调性、提高健康素质的一项运动。
排舞旨在增强团队精神、促进和谐关系和反映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具有特殊的意义。
1.2目的制定本规则的目的是保证全国排舞比赛评分的客观性、规范性和公正性。
1.3比赛项目和参赛人数1.3.1团体赛每队的参赛人数最低为16人,上不封顶。
1.3.2男女比例至少要达到1:4或4:1.序号比赛项目参赛人数年龄要求组别排舞难度1团体16人以上按组别按组别初级以上2青年混双2 18-34青年组中级以上3中年混双2 35-49中年组中级以上4男、女单人18-34不分组别中级以上1.4比赛分组序号组别年龄要求组队形式备注1儿童组学龄前2小学组6-123中学组13-17 (含中专.中技、职高)4大学组18-30 (含大专、高职)5青年组18-346中年组35-497老年组50以上8国际友人组不分组1.5组队名称规范地区+队名:社会组:XX省XX市(自定义名称)排舞队单位组:XX省XX市(单位、学校简称)排舞队1.6出场顺序比赛的出场顺序在赛前领队会时由各领队抽签确定。
1.7比赛方法1.7.1规定曲目:相同曲目可以一个队或几个队一起上场比赛。
1.7.2自选曲目:每队单独表演。
1.8入场与退场1.8.1可以选择动态入场接开始,也可以选择立定造型开始。
1.8. 2入、退场必须迅速。
1.8.3退场必须包括向裁判员及观众行礼致意。
1.9成套动作时间根据比赛规程而定。
1.10比赛成绩与奖励1.10.1预赛成绩不带入决赛,比赛最后成绩由决赛产生。
1.io. 2奖项设置与奖励办法按比赛规程执行。
1.11服装与装饰1.11.1比赛用服装、服饰、鞋、帽等要求符合舞蹈风格。
参赛鞋要求与服装服饰搭配相适宜,带跟鞋要求安全,鞋跟高度不得超过3公分。
10排舞竞赛规则

排舞定义第七章 2017-2020 全国排舞竞赛评分规则第一节总则1.1.1排舞(Line dance)是一项音乐和固定舞步融合在一起,一人或多人通过风格各异的舞步循环,来愉悦身心的国际性体育运动。
1.1.2排舞非常适合日常健身、工间操、课间操、全民健身展示表演及开展竞赛等活动的内容和手段,在丰富大众文体生活、增强团队建设、促进生产力、创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和意义。
目的制定本规则的目的是保证全国排舞比赛的公平、公正、客观、规范性,以及竞赛评分的客观性。
1.3比赛项目和级别1.3.1单人项目:单人曲目、单人全能1.3.2双人项目(单曲):混合双人自选1.3.3集体项目:1.3.3.1集体规定1.3.3.2集体自选民族类非民族类轻机械类1.3.3.3集体串烧级别:初级(两曲连跳)中级(三曲连跳)高级(四曲连跳)1.3.3.4历年采风曲目平滑类律动类1.3.5开放组(新曲目须提供舞谱,曲目不限、表演形式不限)1.3.6国际健身排舞规定自选:民族类、非民族类、轻机械类采风:历年采风曲目1.4比赛分组及参赛人数1.4.1比赛分组1.4.1.1学生部1.4.1.1.1幼儿组(<7 岁)男童星组女童星组混合组1.4.1.1.2小学生组1.4.1.1.2.1小学生乙组(1-3 年级)全女生组全男生组混合组1.4.1.1.2.2小学生甲组(4-6 年级)全女生组全男生组混合组1.4.1.1.3中学生组1.4.1.1.3.1中学生乙组(7-9 年级)全女生组1.4.1.1.3.2中学生甲组(10-12 年级)全女生组全男生组混合组1.4.1.1.4职业中专组全女生组全男生组混合组1.4.1.1.5高职高专组全女生组全男生组混合组1.4.1.1.6普通院校组(含独立学院、职业学院) 全女生组全男生组混合组1.4.1.1.6 专业院校组(含体育学院、艺术院校组) 全女生组全男生组混合组1.4.1.2职工部1.4.1.2.1行业体协青年组(18-40 岁;含 40 岁【最大不超过 40】) 中年组(30-55 岁;含 55 岁【最大不超过 55】)1.4.1.2.2产业工会青年组(18-40 岁;含 40 岁【最大不超过 40】)1.4.1.2.3机关工会青年组(18-40 岁;含 40 岁【最大不超过 40】)中年组(30-55 岁;含 55 岁【最大不超过 55】)1.4.1.2.4文化宫青年组(18-40 岁;含 40 岁【最大不超过 40】)中年组(30-55 岁;含 55 岁【最大不超过 55】)1.4.1.2.5基层工会青年组(18-40 岁;含 40 岁【最大不超过 40】)中年组(30-55 岁;含 55 岁【最大不超过 55】)概念:行业体育协会:主要由政府创立或经政府倡议,在行业内部由工会组织发起并建立,体育总局为其业务指导部门。
排舞比赛规则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 1 1.1 定义............................................................................................... 1 1.2 目的 .............................................................................................. 1 1.3 比赛项目和参赛人数................................................................... 1 1.4 比赛分组....................................................................................... 2 1.5 组队名称规范............................................................................... 2 1.6 出场顺序....................................................................................... 2 1.7 成套动作时间............................................................................... 3 1.8 比赛方法....................................................................................... 3 1.9 上场与退场................................................................................... 3 1.10 比赛成绩与奖励......................................................................... 3 1.11 服装与装饰................................................................................. 4 1.12 对手持道具的规定..................................................................... 4 1.13 有关安全规定............................................................................. 4 1.14 场地与设备................................................................................. 4 1.15 裁判座席安排............................................................................. 5 1.16 广告标贴规定.............................................................................修订版)
全国排舞比赛规则

全国排舞比赛规则第一章总则1.1 定义排舞是根据一段完整的歌曲或音乐,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身体练习和多变的步伐为基本手段,编者编排好的一套完整的动作,使练习者达到塑造形体、舒缓压力、改善气质、增强身体协调性、提高健康素质的一项运动。
排舞旨在增强团队精神、促进和谐关系和反映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具有特殊的意义。
1.2 目的制定本规则的目的是保证全国排舞比赛评分的客观性、规性和公正性。
1.3 比赛项目和参赛人数1.3.1 团体赛每队的参赛人数最低为16 人,上不封顶。
1.3.2 男女比例至少要达到1:4 或4:1。
序号比赛项目参赛人数年龄要求组别排舞难度1 团体 16人以上按组别按组别初级以上2 青年混双 2 18-34 青年组中级以上3 中年混双 2 35-49 中年组中级以上4 男、女单人18-34 不分组别中级以上1.4 比赛分组序号组别年龄要求组队形式备注1 儿童组学龄前2 小学组 6-123 中学组 13-17 (含中专、、职高)4 大学组 18-30 (含大专、高职)5 青年组 18-346 中年组 35-497 老年组 50以上8 国际友人组不分组1.5 组队名称规地区+队名:社会组:××省××市(自定义名称)排舞队单位组:××省××市(单位、学校简称)排舞队1.6 出场顺序比赛的出场顺序在赛前领队会时由各领队抽签确定。
1.7 比赛方法1.7.1 规定曲目:相同曲目可以一个队或几个队一起上场比赛。
1.7.2 自选曲目:每队单独表演。
1.8 入场与退场1.8.1 可以选择动态入场接开始,也可以选择立定造型开始。
1.8.2 入、退场必须迅速。
1.8.3 退场必须包括向裁判员及观众行礼致意。
1.9 成套动作时间根据比赛规程而定。
1.10 比赛成绩与奖励1.10.1 预赛成绩不带入决赛,比赛最后成绩由决赛产生。
1.10.2 奖项设置与奖励办法按比赛规程执行。
排舞比赛规则

Hale Waihona Puke 等,从而提高自身的健康素质。1.1.1 排舞非常适合日常健身、工间操、课间操、全民健身展示
表演及开展比赛等活动使用。在丰富大众文体生活、增强团队精神、
促进生产力、创建和谐关系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1.2 目的
制定本规则的目的是保证全国排舞比赛评分的客观性、规范性
和公正性。
1.3 比赛项目和参赛人数
全国排舞比赛评分规则
(2010 年修订版)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二〇一〇年七月
2010 年修订版说明
为了大力普及推广排舞运动,2009 年 3 月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 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健美操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职工文化 体育协会及北京市体操运动协会排舞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有排舞 推广和比赛经验的骨干研讨编写了这套《全国排舞比赛评分规则》。
根据 2009 年全国万人健美操大赛排舞比赛实践以及各地举办 排舞比赛的经验总结,上述机构再次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国排舞比 赛评分规则》进行了补充和修订。相信随着排舞比赛在全国的开展, 本规则将更加完善。
本规则适用于全国排舞比赛及各地区、各行业、各系统及基层 单位的排舞比赛。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二○一○年七月
3.6 评分方法..................................................................................... 11 3.7 成套动作评分(10 分制)........................................................ 11 3.8 评分标准与分值......................................................................... 12 3.9 裁判长减分 ................................................................................ 12 3.10 纪律处罚................................................................................... 13 3.11 特殊情况................................................................................... 13 第四章 教练员、运动员行为准则 ......................... 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排舞竞赛规则(XXXX---XXXX年)第一章总则1.1说明1.1.1定义:排舞是一项通过丰富的舞步变化和段落循环将舞蹈、音乐、体育、文化等有机结合、用以诠释风格各异的舞蹈形式和音乐元素,从而娱乐身心的健身运动。
1.1.2 排舞非常适合日常健身、工间操、课间操、全民健身展示表演及开展比赛等活动。
在丰富大众文体生活、增强团队精神、促进生产力、创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1.2 目的制定本规则的目的是保证全国排舞比赛的客观性、规范性和公正性。
1.3比赛项目1.3.1 单人项目1.3.1.1 单人规定曲目(男女不限)1.3.2 集体项目1.3.2.1 集体规定曲目1.3.2.2 集体自选曲目1.3.2.3 集体串烧曲目(两曲或三曲连跳)1.3.2.5集体原创曲目1.3.3双人自选曲目1.3.4集体广场舞曲目(经过编排的广场舞)1.4 比赛分组及参赛人数1.4.1 比赛共分四个大组,具体如下:1.4.1.1 学生组1.4.1.1 .1少儿组(<7岁)1.4.1.1 .2 小学生乙组(1——3年级)1.4.1.1 .3 小学生甲组(4——6年级)1.4.1.1 .4 中学生乙组(7——9年级)1.4.1.1 .5 中学生甲组(普通高中、职高、中师中专等)1.4.1.1 .6 普通院校组(含独立学院、职业学院等)1.4.1.1 .7 体育院校组1.4.1.2 职工组1.4.1.2.1职工青年组(小于35周岁)1.4.1.2.2职工中年组(大于35周岁)1.4.1.3 社会组1.4.1.3.1社会青年组(小于35周岁)1.4.1.3.2社会中年组(大于35周岁)1.4.1.3.3社会常青组(50岁以上)1.4.1.4 国际友人组1.4.2 参赛人数1.4.2.1 每队可报领队、教练、管理、队医等各1 人。
1.4.2.2 集体项目每项参赛人数不得低于12人,男女不限。
1.4.2.3 双人项目每队限报2队选手。
1.4.2.4 单人项目每队限报2名选手。
1.5 出场顺序1.5.1 出场顺序由比赛组委会抽签确定。
1.6 入场和退场1.6.1 参赛队可以选择动态入场或造型开始动作。
1.6.2 参赛队根据音乐可选择造型结束动作或在音乐伴奏下退场。
1.6.3退场必须向裁判员及观众行礼致意。
1.7 音乐时间1.7.1串烧曲目时间(自音乐起至音乐结束止)。
1.7.1.1串烧曲目A(三曲连跳)的音乐时间为5′00″—6'00″。
1.7.1.2串烧曲目B(两曲连跳)的音乐时间为4′00″—5'00″。
1.7.2规定曲目、自选曲目、原创曲目和广场曲目时间为原曲时间,不得剪接与拼接。
1.8比赛成绩和名次及奖励1.8.1 单项成绩和名次1.8.1.1 各项目比赛成绩得分高者,名次列前;如成绩相等,则名次并列。
1.8.2 团体总分1.8.2.1三个集体项目(串烧曲目、规定曲目、自选曲目)成绩之和为团体总分;总分高者,团体名次列前;如总分相等,集体规定曲目得分高者名次列前;如再相等,串烧曲目得分高者名次列前;如再相等,则名次并列。
1.8.2.2 各单位必须在报到时提交计入团体总分的三个单项的参赛选手名单。
1.8.3 奖项设置与奖励办法按比赛规程执行。
1.9 服装与装饰1.9.1 比赛服装、服饰、鞋、帽等要符合曲目风格。
服装服饰搭配协调。
带跟鞋要求安全,长裙下摆不得超过踝关节。
1.9.2 比赛时选手可化妆、使用花纹贴纸。
1.9.3 可以佩戴与表演相关的饰物。
1.9.4 获奖队代表必须着比赛服参加颁奖仪式。
1.9.5 自选曲目比赛过程中,服装服饰允许变化但不得离开身体。
1.10 道具的规定比赛中可以使用道具,但不鼓励使用道具,道具使用应与曲目风格或主题有关联,道具不得离开身体,因使用道具出现的错误将被减分。
1.11 有关安全规定1.11.1 成套动作中不得出现对身体造成伤害的动作(不安全动作)。
1.11.2 成套动作中不得出现抛接、翻腾、叠罗汉(托举)、倒立等危险动作。
1.12场地与设备1.12.1 比赛场地最小应为16×16平方米适于运动的平整场地。
1.12.2 裁判席设在场地的正前方(单人项目采用裁判移动评分)。
1.13广告标贴规定1.13.1组委会有赞助商统一广告标贴规定的,按照统一规定执行。
1.13.2参赛选手赞助厂商的广告标贴,允许缝制在选手的服装上,约4平方厘米。
1.13.3臂贴可以是方形或环绕手臂,但宽度不得超过4厘米。
1.13.4印制在选手后背上的广告,面积不超过21×5平方厘米,成一线排列。
第二章舞步、音乐及编排2.1 排舞舞步和音乐的统一2.1.1全国排舞比赛的曲目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公布。
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舞步和音乐必须使用中心公布的统一版本。
2.1.2 比赛时使用非统一版本的舞步或音乐都将被视为错误而扣分。
2.1.3串烧曲目中要求音乐与舞步完整对应,串烧曲目的音乐只能整段剪接不允许拆分拼接。
2.1.4串烧曲目的音乐连接部分可以有不超过两个八拍的音效处理。
2.2 编排要求2.2.1 所有比赛项目都不得改变和拆分舞步。
2.2.2 在不改变曲目风格和音乐节奏的前提下,可对曲目的前奏、间奏、队伍入场、退场和上肢动作、方向、队形等进行编排。
结尾部分可以有不超过2个8拍不同于原舞步的编排,3/4拍节的曲目可以有8个3拍不同于原舞步的编排。
2.2.3规定、自选、原创曲目的队形变化不得少于三次,串烧曲目中的每个单曲队形变化不得少于三次。
2.2.4成套动作中依次或交替完成动作时,不跳舞步的选手停止时间不得超过1个8拍,成套动作中(串烧曲目中的每首曲目)允许有一次不超过1个8拍舞步小节的重复。
2.2.5规定曲目的编排2.2.5.1全体选手在音乐前奏结束后必须面向裁判完成一个舞步循环。
舞步循环:依次完成舞步中规定的每个方向的段落,称为舞步循环。
2.2.5.2完成一个舞步循环之后,方可开始队形或方向的变化。
2.2.5.3 规定曲目音乐光盘由比赛组委会提供。
2.2.5.4 其余编排要求遵照规则进行。
2.2.6 自选曲目的编排2.2.6.1 全体选手必须面向裁判完成每首曲目的一个方向的舞步段落。
2.2.6.2 其余编排要求遵照规则进行。
2.2.7串烧曲目的编排2.2.7.1参赛队可对原有音乐进行剪辑、组合、拼接,但不得改变音乐的速度和节奏,可对音乐之间的过渡部分做音效处理,音效时间长度不得超过10秒。
2.2.7.2每首曲目之间的舞步衔接要流畅、动作过渡要自然。
2.2.7.3全体选手在每首曲目衔接音乐后必须面向裁判完成每首曲目的一个方向的舞步段落。
2.2.7.4如遇参赛曲目有ABC等多组动作,选手可只向裁判完成任一组动作一个方向的舞步段落。
2.2.7.5串烧的每首曲目结尾处可以有不超过2个8拍脱离原舞步的编排。
2.2.7.6 其余编排要求遵照规则进行。
2.2.8双人曲目的编排2.2.8.1音乐前奏结束后选手首先须面向裁判完成一个方向的舞步段落。
2.2.8.2双人曲目允许有脱离原舞步不超过4个8拍的炫技展示,但不得改变舞曲风格。
2.2.8.3 其余编排要求遵照规则进行。
2.2.9单人规定曲目的编排2.2.9.1音乐前奏结束后选手首先须面向裁判完成一个方向的舞步段落.2.2.9.2其余编排要求遵照规则进行。
2.2.10原创曲目的编排:原创曲目的舞步创编必须符合排舞运动的项目特色和基本要求;原创曲目的成套编排要求遵照规定曲目的编排要求执行。
2.2.11广场曲目编排要求:广场曲目编排中不得出现危险动作,其它编排要求和形式不限。
第三章排舞裁判法3.1大会组委会3.1.1 大会组委会由主办与承办单位的相关领导、行政人员及各参赛队领队组成。
3.1.2 大会组委会负责大会的组织、宣传、竞赛及后勤保障工作。
3.2 仲裁委员会3.2.1 仲裁委员会由本项目的专家和官员担任,一般为3—5人,负责按规则和规程等有关规定对比赛中发生的争议作出仲裁决定。
3.2.2 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为最终裁决。
3.3 裁判委员会裁判委员会由总裁判长1 名、副总裁判长1—2 名、裁判员5—7 名、记录长1名、记录员2—3 名、检录长1名,检录员3—4名、放音员1—2 名、计时员1 名、宣告员1—2 名组成,也可根据比赛规模的大小适当增减裁判人员。
3.4 裁判员资格3.4.1 担任排舞比赛的裁判员必须参加过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举办的排舞裁判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证书。
3.4.2 裁判必须熟悉比赛范围内所有曲目的舞步和音乐。
3.4.3 裁判员需精通评分规则,熟悉竞赛规程,遵守裁判纪律,在评判过程中秉承“严肃、认真、公正、准确”的方针,做到独立评分。
3.5 裁判工作职责3.5.1 总裁判长工作职责3.5.1.1 全面负责竞赛裁判工作。
检查赛前各项准备工作,参与处理比赛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3.5.1.2 管理裁判员队伍。
组织裁判员学习,确定裁判员分工,指导裁判员观看赛前训练。
3.5.1.3 主持技术会议。
安排竞赛事宜,与参赛队沟通,按规则和规程解释相关问题。
3.5.1.4 调控比赛进程。
发出运动员入场信号(举绿旗)。
3.5.1.5 监督、检查裁判员整场评分情况,当评分出现严重偏差时,有权做出适当调整。
3.5.1.6 对教练员、运动员干扰比赛进程的不正当行为,有批评、教育、警告和建议取消比赛资格的权利。
3.5.1.7 审核并宣布最终比赛成绩。
3.5.1.8 做好竞赛工作总结。
3.5.2 副总裁判长职责3.5.2.1 协助总裁判长做好竞赛工作。
3.5.2.2 协助总裁判长负责检查场地、宣告、组织编排和抽签等工作。
3.5.2.3 检查记录的成绩登记,审核最后得分。
3.5.3 裁判员职责3.5.3.1 参加赛前裁判员学习。
听从管理机构的指示,服从总裁判长领导。
3.5.3.2 按时出席赛前的全体裁判员会议。
3.5.3.3 观看赛前训练,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3.5.3.4 严格按规则准确、快速、客观、公正、合乎道德的评判。
3.5.4 记录长和记录员职责3.5.4.1 协助总裁判长做好赛前准备工作,备好出场顺序表、比赛成绩记录表等竞赛用表,准备好裁判组评分用具。
3.5.4.2 比赛中及时统计裁判员评分,排出名次和奖项等。
3.5.4.3 根据大会要求设计、制作成绩册。
3.5.5 计时员职责对自选曲目参赛队比赛的起止时间准确计时,时间不足或超出须立即报总裁判长。
3.5.6 检录长和检录员职责3.5.6.1召集参赛队伍,做好入场前期准备,确保开幕式、各场各项比赛按时顺利进行。
3.5.6.2 组织领奖队伍,确保领奖工作有序进行。
3.5.7 宣告员职责3.5.7.1 在总裁判长指导下进行赛前准备。
3.5.7.2 临场介绍仲裁委员会人员、裁判委员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