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简介精编

合集下载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成立于195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唯一一所以土木建筑工程为特色的高校。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以培养高素质土木建筑人才为目标,致力于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

学院下设土木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工程管理系、建筑学院等多个系部,涵盖了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等多个学科专业。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中包括一些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以及多位具有国际学术交流背景的教授。

学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科研与教学工作。

学院实验室设施完备,拥有先进的试验设备,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

学院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保持密切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展科技合作等,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学院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联系。

每年都有一些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拓宽国际视野,提高自身素质。

同时,学院还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讲座,为师生搭建学习与交流平台。

作为土木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学院,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学院将继续坚持办
学理念,致力于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土木建筑人才,为广西地区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完整版)0814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完整版)0814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0814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土木工程(英文)名称: Civil Engineering一、学科概况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

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下、地上、水中等的各类工程设施;也指其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保养、维修等专业技术。

土木工程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学科,但在其伴随着人类社会进步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不断被注入新的内涵,其中材料的变革和力学理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远古时代,人类筑土以居、架木为桥,以满足简单的生活和生产需要;后来,为了适应生产生活、宗教传播以及战争的需要,兴建了城池、宫殿、寺庙、桥梁、运河以及其他各种工程设施。

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土木工程作为一门科学技术进入了以实验为基础的定量分析阶段:在材料方面,已由木材、石料、砖瓦、石灰为主逐渐发展到使用铸铁、水泥、钢筋混凝土、土工织物、钢材;在应用理论方面,材料力学、土力学、结构设计理论等学科逐步形成,为工程结构的安全与经济提供了理论支撑;在施工技术方面,不断出现的新机械和新工艺带来了施工技术的进步、建设规模的扩大、建造质量及速度的提升,并最终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为动力、以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为背景、以现代工程材料为基础、以现代施工技术与测试技术为手段,土木工程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代。

超大跨度桥梁、超长隧道、超高建筑、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等在世界各地相继大量兴建。

在中国,一大批超高、超长、超大的标志性工程设施陆续完工,标志着我国正由土木工程大国向土木工程强国迈进。

目前,面临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频发、自然资源的短缺、人类居住环境恶化以及人类向高空延伸、向地下发展、向海洋拓宽、向沙漠进军、向太空迈进的探索与发展,使得土木工程建设进入低碳节能的可持续发展阶段,在空间域上从单纯单体工程分析发展到对整体系统网络和环境的综合分析与智能控制,在时间域上从单纯使用阶段的安全设计发展到工程全寿命周期的精细化设计与可靠性管理,在深度上从单纯依靠专一学科深化到依靠多学科的交叉。

高等职业教育本科 土木建筑大类2405 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简介(2022年)

高等职业教育本科 土木建筑大类2405 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简介(2022年)

2405 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代码240501专业名称工程造价基本修业年限四年职业面向面向工程造价确定、工程造价管理等技术领域。

培养目标定位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工程造价相关的管理、经济、法规和土木工程技术等知识,具备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价值工程分析、成本管理、工程造价全过程咨询服务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大型或复杂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分析与评价、项目估概算、预算、工程计量计价、项目招投标、合同及成本管理、项目结算编审及后评价等全过程数字造价管理与咨询服务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1. 具有识读大型或复杂工程图纸的能力;2. 具有编制和审核工程项目决策、设计、发承包、施工、竣工等不同阶段造价成果文件的能力;3. 具有编制企业定额、制定企业工程造价文件编审规程的能力;4. 具有工程项目财务评价及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比选的能力;5. 具有编制和审查工程招投标策划方案、组织实施招投标工作,进行合同管理的能力;6. 具有编制和审查资金使用计划和工程成本规划,处理工程变更和索赔,实施工程造价审计的能力;7. 具有运用数字技术、绿色生产、安全防护、质量管理及法律法规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服务的能力;8. 具有建设专业信息数据库,分析和运用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数据、鉴定工程造价纠纷等应用技术研究和创新发展能力;9.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80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制图与CAD、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信息模型建模技术、土木工程施工、装配式建筑施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专业核心课程:数据分析与定额编制、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工程结算与审计、工程造价管理、建设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全过程工程咨询方法与实务、建设工程经济。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建设项目招投标和合同管理、全过程工程咨询、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等实训。

土木建筑工程系专业介绍

土木建筑工程系专业介绍

毕业后可担任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员、预算员、材料员、质检员等岗位工作,也可在建设系统职能部门、市政工程部门、建筑设备安装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监理公司、消防部门等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房屋建筑构造、电工与电子工艺学、城市与建筑给排水、建筑电气技术与安装施工、空调调试安装与施工、建设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等。
建筑工程技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理工类)
培养在建筑工程技术方面获得专业训练的技能型工程技术人才。要求掌握相应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具备施工图识读、工程测量放样、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和施工现场技术指导与工程管理的综合能力。
毕业后可直接承担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员、质检员、造价员、材料员、安全员等岗位工作,也可在建设系统职能部门、建筑工程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监理公司等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建筑工程技术(闽台合作招生、理工类)

本专业是我校与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福建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联合培养人才校校企项目专业,主要培养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需要,在建筑工程技术方面获得专业训练的技能型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各种专业技能,具备从事建筑工程的项目施工及管理能力。学生培养采用三段式进行其中有一学期到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学习,一学期到企业顶岗实训。
主要课程:建筑工程制图、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工程标准规范与法规、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业内资料管理、工程招投标等。
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计技术)(理工类加试美术)(新)
培养在建筑设计技术方面获得专业训练的技能型工程技术人才。要求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具备建筑设计基础能力、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能力、建筑设计表达技能,熟悉相关建设法律法规,掌握中小型民用建筑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简介

土木工程专业简介

土木工程专业简介及学校分析土木工程是指一切和水、土,有关的基础建设的打算、建造和维修相关的研究领域。

现时一样的土木工程项目包括:道路、税务、渠务、防洪工程及交通等。

过去曾经将一切非军事用途的民用工程项目,归入本类,但随着工程科学日趋广漠,很多原先属于土木工程范围的内容都已经独立成科。

土木工程的范围超级普遍,他包括衡宇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道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机场工程,地下工程,给排水工程,口岸、码头工程。

国际上,运河、水库、大坝、沟渠等水利工程也包括于土木工程当中。

本专业学习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大体理论和大体知识。

要紧培育从事铁路、公路、机场等工程和衡宇、桥梁、隧道、地下工程的计划、勘测、设计、施工、养护等技术工作和研究工作地高层次工程人材。

毕业生可在高校、设计部门和科研单位教学、设计、研究工作,也能够再治理、运营、施工、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工作。

通常情形下,土木包括如下二级分支方向:结构工程():是使劲学的方式来分析建筑物(如:衡宇、桥梁、水坝等)和构筑物(如:挡土墙、烟囱、构架等)在各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通过操纵结构的内力和变形,达到结构在施工和利用进程中保证必然平安靠得住度的目的。

结构工程学传统分析方式是利用坐标轴简化各类张量数值方程(如内力、位移等)以求得结构构件(如:梁、柱等)的内力及位移。

在电脑显现后,有限元素法、非线性分析法等新型分析方式取得普遍的应用以用于求解各类加倍复杂的结构问题(如多种不同性质材料和谐工作等)。

要紧研究方向:结构设计与计算理论、基础工程分析与设计、施工技术与现代治理、材料性能实验与分析建造工程与治理(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确实是对工程或说工程建设进行治理,那个地址的工程指的是指土木建筑工程。

工程治理是对一个工程从概念假想到正式运营的全进程(具体工作包括:投资机遇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最终可行性研究、勘探设计、招标、采购、施工、试运行等)进行治理。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简介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的铁道建筑系和桥梁隧道系。

1960年成立长沙铁道学院以来,土木建筑学院几经更名,1964年铁道建筑系更名为铁道工程系,1970年铁道工程系和桥梁隧道系合并称工程系,1984年更名为土木工程系,1994年建筑工程专业(即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分出,成立建筑工程系,1997年土木工程系与建筑工程系合并成立土木建筑学院。

中南大学成立后,2002年5月,以原长沙铁道学院土木建筑学院为主体、机电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数理力学系基础力学教研室及实验室、原中南工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所及力学中心合并组建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2005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调出,并入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学院领导2010年院长由余志武教授担任,党委书记由黄建陵同志担任。

学科建设学院经过50多年的建设,学院已发展成为师资力量雄厚、专业设置齐全、学科学位建设成绩卓著、科研水平一流、学术成果突出的教学与科研实体。

学院设有桥梁工程系、隧道工程系、道路与铁道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岩土工程系、工程管理系、力学系、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工程制图教研室、工程测量教研室11个系(或教研室);拥有桥梁工程研究所、隧道工程研究所、道路与铁道工程研究所、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所、建筑工程研究所、工程管理研究所、城市设计研究所、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土木工程材料研究所、岩土及地下工程研究中心、结构与市政工程研究中心13个研究所(或研究中心);拥有高速铁路建造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省土木工程与安全重点实验室,设有土木工程中心实验室、力学教学实验中心、工程力学实验室、防灾减灾实验室、计算中心等10多个实验室,其中土木工程中心实验室是湖南省建筑企业一级实验室。

重点学科学院拥有土木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是我国拥有土木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六所院校之一(其余五所分别为: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土木工程一级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全国13所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的土木类院校之一。

土木工程学院简介

土木工程学院简介
个方向 :工程项 目管理 、投资 与造 价管理 。土木 工程实验 中心承担土 木工
获 奖 证 书
‘h I I * . -t ● ■ ‘^ ‘^ 蚌 + ■‘ ‘ ” ^ t
_H t ▲ 。 " _ - _ 噜 ¨ h怖 抽 ^ ^杯 .
程 材料 、力学 、结构 、土工 、工程 测量 、建筑 装饰 、建 筑模型 、工程 造价 、 工程设计等相关内容的实践教学任务 。 学院现有教授 、副教 授 1 5人 ,博士 、硕士研究生 4 5人 ,双师 素质型 教师近 8 %。教师队伍年 龄层次适 中,师资 结构合理 ,多 名教师获得 省 “ 0 六 大人才高峰 ” 培养对象 、省 “3 33工程 ” 培养对象 、省 “青蓝工程 ”中青年 学术带头人 、省 “青蓝工程 ”优秀骨干教师 ,市优秀 专家 、市拔尖 人才、 市师德 先进 个人 以及 江苏省建筑业 科技进步 和技术创新先进 个人等荣誉称 号 。近年来 ,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 10余项 ( 8 包括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2项 、国家社科基金 2项 、国家 “十一五 ”科技支撑计划项 目 1项 、建 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 目 1 4项 、国家资源开发与安 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 目 1项 以及江苏省建筑业科研项 目 1 0余项等 ) ,多篇研究论文被 E 、IT l SP 收录 ,2 多项成果获省 、部 、市政府奖 ( 0 包括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 、 项 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 1项 、国家金桥 奖 1项 、首届淮海科技进步一 等奖 1 、 项 汀苏省建设科学技术奖 2项 、 汀苏省建筑业科技成果二等奖 1 、 项 河南省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 1 、 项 徐州科技进 步一等奖 2 、 项 二等奖 2 项等 ) 。 殷 惠光教授带领的 “新型工程 结构关键技术 的研究与应用 ”科研 团队荣获 省 21 0 0年度高校 “青蓝工程 ”科技创新 团队培养对象。学院被省建设行政 主管部 门评 为江苏省建筑业科技进 步和技术创新先进单位。 学院强 化专业建 设 ,经过长 期努 力,取得 了较好 的成绩 。工程造 价专 业是我校 品牌专业 ,成为江 苏省高等 学校特色 专业建设点 。学院注 重学生 综合素 质 、创新 能力培养 ,每 学期都组 织学生进行 素质拓展 训练 ,对学生 进行心理 素质教育和 职业化培 训 ,培 养学生 的团队意识和职 业素质 。同时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介绍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介绍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介绍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培养掌握建筑工程管理相关理论、技术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工程管理与组织、施工组织与计划、工程造价与工程监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建筑工程基础理论、工程管理原理、施工技术与组织、监理与验收、工程造价与投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等内容。

学生将学习到工程项目的整体策划、组织与实施,工程资金投入、费用控制与管理,工程质量与安全控制,以及工程监理与验收等关键技能。

在学习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期间,学生将通过实践课程和实习等形式,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将参与到真实的项目中,了解并参与各种管理活动,例如项目计划、工程进度控制、材料采购和供应链管理、施工队伍管理等等。

在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毕业后,学生可以选择从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咨询、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工作。

他们将在建筑工程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完成工程项目的策划、组织、管理和实施,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通过学习该专业,学生将获得扎实的建筑工程管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专业所培养的各项技能和能力也将使他们在建筑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建筑专业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管理)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简介广西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原为广西大学土木系)始建于1932年,是我校创建最早的工科类院系。

在20世纪50年代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土木系且入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现湖南大学)等院校。

1958年9月土木系随同广西大学壹道在南宁恢复重建,且从此走上稳定发展之路。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2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4名,教授30名,副教授36名。

在校本科生近15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近350人。

设置有土木工程系、建筑及规划系、水利工程系、基础教育部及实验中心。

有计算力学和结构仿真分析研究所、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岩土研究所以及包括工程结构防灾减灾和安全性研究、结构构件和材料破坏机理试验、岩土工程灾害和防治研究、水利水电工程防灾减灾研究等研究分室的“工程防灾和结构安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拥有建筑设计研究所、土木工程检测中心。

学院已建立了完善的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土木工程(含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俩个专业方向)、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四个本科专业,拥有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结构工程博士点、土木工程壹级硕士点以及固体力学、水工结构俩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

目前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结构工程和红水河流域水利资源开发”以及“工程防灾和结构安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学院拥有壹幢80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实验室总面积达9157平方米,仪器设备先进。

构建有包括工程结构抗震研究、土木工程环境模拟研究、建筑结构耐腐蚀研究等大型、高水平科研平台。

水利水电实验研究基地则是全国最大的水利水电实验基地之壹。

近5年承担有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攻关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达十多项。

在水利水电、桥梁、建筑工程领域,承担了包括长江三峡在内的国家和地方重大、重点工程科研项目,取得了壹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壹些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年来获得了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项以及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多项。

2007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

建院以来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近俩万名,从这里走出了包括国家和省级领导干部在内的壹批行政管理人才,锻造了壹大批土木建筑、水利水电、道路桥梁等专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

导师情况简介:男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工程教授、校领导研究方向:水工结构、计算力学、结构工程、结构和地基基础相互作用分析方法及应用燕柳斌,河北昌黎人,1955年11月生,教授,工学博士。

现任广西大学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

广西水利学会、广西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骨干教师,广西大学科协副主席。

曾获教育部优秀教师、广西有突出贡献专家、广西“百名青年科技标兵”、广西高校“三育人”先进个人、广西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俩次获广西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

1985-1986年在英国威尔士大学斯旺西学院进修访问,1996-1997年在丹麦奥尔堡大学土木系合作访问,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其他科研生产课题21项。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43篇。

出版专著俩部,主编教材壹部。

主要成果有:1、主持项目“映射无限元方法应用”获2000年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

2、主要负责自治区重点建设课程“结构力学”获2002年广西第四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二)。

3、致力于结构和地基共同作用的无限域的模拟问题,提出了平面,空间映射节理、夹层无限元,用于模拟基岩中(无限域)的节理、软弱夹层或者断层,提出了用于模拟无限域地基岩体中的断层、节理和软弱夹层的非线性映射节理无限元及非线性映射夹层无限元。

4、利用波动理论建立了壹维及二维无限介质波传动问题的波动方程,以及无限元中波传播函数的位移模式。

提出了平面问题的俩种超参映射动力无限元。

张仲卿,男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土木结构张仲卿1940年出生。

教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7年获广西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第1)。

主持设计大中型水利工程4项(已建2项),主持三峡、龙滩等大型水电站科研项目15项(其中三峡电站科研项目5项),国家‘八五’、‘九五’攻关子课题3项。

在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技术和仿真结构模型试验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成就和贡献有:1、提出碾压混凝土拱坝理论,率先研究碾压砼拱坝筑坝技术,在国内外已获广泛推广应用;2、在国内外首先将仿真结构模型试验用于高碾压混凝土拱坝及重力坝。

研究方向:水工结构在研项目:三峡项目2项、国家及广西重点项目2项。

主要成就:80年代中期结合坝高111m的岩滩碾展混凝土重力坝和54m高的碾展混凝土拱形围堰,研究碾展混凝土筑坝技术,设计和计算理论,1986年在红水河杂志发表论文《碾展混凝土拱形围堰设计和试验研究》,1992年在水利学报上发表论文《碾展混凝土拱坝设计和应力分析研究》,论文被俄罗斯《动力杂志》所摘录,这些论文早于南非,是具有开创性的。

负责完成的‘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子题《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承载能力研究》,揭示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沿层面呈台阶式破坏俩种模式,对设计有启迪和指导作用。

经电力工业部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94年开始承担的三峡水电站坝后背管俩个科研项目--《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研究》、《三峡水电站压力引水管道结构模型试验研究》,重点研究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的裂缝开展、承载能力及温度应力,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在温度英里方面有所突破。

在进行这俩个课题研究的同时,获得了第三个三峡科研项目《碾展混凝土拱形围堰研究》,1999年7月和三峡工程开发总X公司签定了第四个科研合同--〈三峡水电站压力引水管道大比尺仿真结构模型试验研究〉,2002年和三峡工程开发总X公司签定了第五个科研合同《三峡厂房振动分析研究〉。

截至2002年,关于三夏水电站的科研合同壹共签有五个。

近几年来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电力工业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二十年来指导硕士研究生20余名,培养博士研究生6名。

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获广西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4年4月获得全国“五壹”劳动奖章。

张克实,男博士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工程、固体力学教授研究方向:材料及构件的变形、损伤和破坏;材料的力学行为及工程结构破坏过程的数值仿真张克实,男,1954年出生于广西桂林市。

1982年在西北工业大学获航空发动机专业学士学位,1982年曾在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所工作半年,1985年在西北工业大学获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专业硕士学位,1988年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1990年底完成博士后研究被聘为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力学系副教授,1992年初被破格聘为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1995年初被聘为西北工业大学固体力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004年底受聘于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力学教研室),2005年参和广西大学“工程防灾和结构安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筹建工作,2007年聘为实验室副主任。

先后4次应邀赴德国、法国和美国进行合作研究(细观力学、粘塑性力学、微观塑性计算、材料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等领域)。

负责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航空基础科学基金课题、1项清华大学教育部开放实验室基金课题及若干项横向科研课题。

已培养博士8人,其中俩人后来获聘教授且被聘为博士生导师(1人曾获德国洪堡研究基金)。

合作或单独发表论文计100余篇,他引120余次,其中SCI他引60次(单篇他引最高14次)、SCI索引27次、EI索引55次、ISTP 索引3篇,和郑长卿教授、周利教授等合写学术著作3部。

任固体力学学报编委、兵工学会应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塑性力学学组成员。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壹等奖1次(第2完成人)、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第1、第3完成人)。

1996年被评为中国航空工业总X公司做出突出成绩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1993年起获政府特殊津贴。

邓志恒,男博士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工程教授研究方向:结构体系和抗震分析、混凝土结构、结构施工控制研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邓志恒,1984.7广西大学工业和民用建筑专业本科毕业,1989.4东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2.6广西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任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世界地震工程杂志编委,广西高层建筑超限审查专家委员,壹级注册结构工程师,长期从事结构控制及抗震研究;结构施工力学及控制研究。

2001年-2003年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跨度钢管拱桥施工过程变形及应力混凝土巨型框架施工力学研究。

2001-2004负责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预应力巨型框架施工力学研究(桂科自0135049),目前已完成横向研究项目十余项,目前正在承担1、螺丝岭柳江特大桥施工仿真分析及施工控制;2、南宁市仙葫特大桥施工仿真分析及施工控制;3、南宁市葫芦顶特大桥施工监控大型项目、4、2005.8-2008.12负责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桂科基0575011)组合连梁控制结构体系动力性能研,研究经费4万,5、2005.8-2008.8,参加广西科技攻关项目(桂科攻0574007)钢骨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应用研究,研究经费10万。

6、负责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壹五”研究项目:地方综合性大学土木工程精品专业建设研究和实践。

2001年获建设部优秀设计三等奖,2000获广西优秀设计二等奖壹项,完成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EI收录4篇,ISTP收录3篇。

秦荣,男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工程力学、结构工程秦荣1936年出生。

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计算力学和结构仿真分析研究所所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曾任国家级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学科带头人。

曾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国家五壹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省级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

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持过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

公开发表论文178篇,出版专著7部,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第1),1996获广西自然科学优秀论文成果壹等奖1项,2001年获全国优秀学术成果壹等奖1项。

主要成就和贡献有:1、创立了结构力学新方法;2、创立了样条边界元法;3、创立了样条加权残数法;4、创立了结构非线性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5、创立了高层建筑结构分析的新方法,6、创立了智能结构力学的新方法,开拓了结构力学新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