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第六单元《22.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doc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2语言的魅力》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2y

以孩子们喜欢的话题拉开了课 堂的序幕,同时拉近了孩子与文本
2. 师:你能想象到语言的作用有多大 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记
忆字形。
2. 反馈自学情况: 1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四年级的孩子已有了一定的自 学能力,放手让孩子先自学,再根 据孩子的自学情况进行教学, 省时、 省力。
3.
(我什么也看不见。 ) 师:添加了六个字让行人和盲老人 发
4. 生汇报交流。
生了什么变化? A:街上过往的行人。
1
生读相关语句: “街上过往的行人 淡淡一笑 姗姗而
学生仔细阅读课文, 找出行人和 老人的前后变化, 再引导学生质疑: 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变化,语言的魅 力到底在哪儿呢?有了疑问才会有 下边的探究。
三、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 生读最后一自然段。 ( 展示课件第 四
屏)
2. 师:春天到了,有什么样的美丽景
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把学生带 入美丽的景色中,接着感受盲老人 什么也看不见, 利用这巨大的反差, 强烈对比,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 生共鸣。
色?
3.
生读“是的,春天是美好的„„怎 么不
4. 要求一边读一边想象, 然后谈画面
3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2 语言的魅力
(2)修改之后:笑着 有感情地读第 5 自然段, 读出老人开心 的语气。 过渡:让· 彼浩勒简单地添加了几个 字, 让事情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行人从无 动于衷到解囊相助, 老人也因为这句话从悲 伤叹息到开心地笑了, 此时, 你们心中会有 什么疑问? (生:这句话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师: 让我们从最后一自然段来寻找答案 吧!
叫人陶醉呢?” 。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2语言的魅力》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1k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22 语言的魅力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次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创设情境,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盲老人的可怜。
2.通过前后对比,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 会认“魅、绅、姗、辰”等4个生字,会写“魅、黎、丐、牌、绅、衷、辰、酸”等8个字。
掌握“魅力、乞丐、牌子、绅士、无动于衷、良辰美景、心酸”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让·彼浩勒添加的那几个字为什么那样有魅力。
教学难点:明白恰当地运用语言,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人心。
课前准备:课件、春天图片、音乐。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语文百花园四版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次百花园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综合性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实践。
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设计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采用活泼多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字词句段的意义,掌握应用规律,提高应用能力。
2.在学生搜集、积累语言材料的基础上,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化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积淀。
3.在读中感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发展思维能力。
4.创设情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能说会道”练习。
5.重视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习作后的交流、展示和评改。
教学目标:1.能够分类积累词语,区分形近字。
修改病句。
2.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
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自己独立阅读,理解古诗。
3.引导学生会观察家乡变化、描绘家乡的现在,或设想家乡的未来进行习作,表现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语文S版四年级下《语言的魅力》教案设计及反思

语文S版四年级下《语言的魅力》教案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主旨,感受语言的魅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语言的魅力。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2)板书课题《语言的魅力》,学生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把握课文大意。
(2)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精讲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段,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语言的魅力。
4.深入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二段,理解语言的感染力。
(2)学生分享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并说明原因。
5.实践活动(1)教师设计一个小情景,让学生模拟场景,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实践活动成果,教师点评。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言的魅力。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四、作业设计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语言魅力的短文。
2.课下收集关于语言魅力的名言警句,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讨论环节,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美,感受语言的魅力,并鼓励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1.对部分学生的关注度不够,未能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2.课堂节奏把握不够好,导致部分环节时间紧张。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2语言的魅力》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1f

叫人陶醉呢?” 。
5. 师:春天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
6.
课件播放春天图片,学生欣赏,体 会
“良辰美景”的意思。 ( 展示课件示第五 —十二屏) 7.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到了 什 么?(播放音乐) ( 展示课件第十三屏) 生:一片漆黑。 生: 春天这么美好, 可盲老人什么也看 不见,多可怜呀! 8.(1)师:当我们,还有那些衣着华 丽的绅士、 贵妇人陶醉于春天的美景时, 可 是看到这牌子上的字时, 心里有什么感受?
2
通过创设情境,反复朗读,填空 练习,去领悟情感,与文本,作者
师: 把自己当作盲老人, 读一读这段话。 实现视界的融合,心灵的碰撞。
再一次齐声朗读“是的,春天是 美
好的„ „ 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 3 创设情境,反复朗读“是的,春 天是 美好的„„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 心
4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2 语言的魅力
富有诗意的语言,能产生这么大的作
—。 ( 展示课件第十四屏) (学生畅所欲言)
用,
就在于它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 就在 于—
师:一句“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 也看不见! ”深深地打动了人心,触动了人
2
的情感,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四、拓展 1. 展示自己搜集到的精彩的、有魅力 的
语言。 ( 展示课件第十五屏)
课前准备:
课件、春天图片、音乐。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1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2 语言的魅力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题 1.谈话引入。 在你的生活中, 有没有什么话让你最难 忘,能说说为什么吗? 吗?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语言所产生的 巨大作用。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2语言的魅力》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q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22 语言的魅力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次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创设情境,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盲老人的可怜。
2.通过前后对比,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 会认“魅、绅、姗、辰”等4个生字,会写“魅、黎、丐、牌、绅、衷、辰、酸”等8个字。
掌握“魅力、乞丐、牌子、绅士、无动于衷、良辰美景、心酸”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让·彼浩勒添加的那几个字为什么那样有魅力。
教学难点:明白恰当地运用语言,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人心。
课前准备:课件、春天图片、音乐。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16* 大使馆妈妈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故事性强,浅显易懂。
讲的是中国小伙子“陈小龙”在我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馆得到帮助,从而体会到祖国母亲的爱,坚定了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信念。
本课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致力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树立,力求实现依据教材、走出教材、走向开放的大语文教学观。
课前安排预习环节,要求学生自学文中字词,并进行相关的资料搜集。
课堂上采取自主品悟的学习方法,采取多种形式读文,让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从而培养其语言感受能力。
围绕重点问题——“陈小龙为什么称中国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学习。
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从陈小龙的故事中体会祖国对我们的爱,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2.理解陈小龙为什么称中国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
3.会认“驻、逗、厨、鞠、躬、衷”6个字。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2语言的魅力》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1p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22 语言的魅力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次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创设情境,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盲老人的可怜。
2.通过前后对比,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会认“魅、绅、姗、辰”等 4 个生字,会写“魅、黎、丐、牌、绅、衷、辰、酸”等 8 个字。
掌握“魅力、乞丐、牌子、绅士、无动于衷、良辰美景、心酸”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让·彼浩勒添加的那几个字为什么那样有魅力。
教学难点:明白恰当地运用语言,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人心。
课前准备:课件、春天图片、音乐。
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鸟的天堂”简介“鸟的天堂”是广东省的一个闻名中外的旅游风景区。
在距广州市 100 公里外的江门市新会区天马河的河心沙洲上,岛上有一株 500 多年历史的奇特的大榕树。
这棵树的树枝垂到地上,扎入土中,成为新的树干。
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棵大榕树竟独木成林。
林中栖息着成千上万只鸟雀。
白鹤、灰麻鹤朝出晚归,灰鹤则夜作昼息,它们相互更替,井然有序,构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鸟的世界”。
1924 年,著名作家巴金来到这里游览后,有感而发,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散文——《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原名“鸟墩”,婆娑的榕叶笼罩着 20 多亩的河面,树高约15 米,榕树枝干上长着美髯般的气温根,着地后木质化,抽枝发叶,长成新枝干。
新干上又长成新气生根,生生不已,变成一片根枝错综、扑朔迷离的榕树丛。
在这树丛上,栖息着十多种小鸟,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即夜鹭,俗称诊游鸟)。
白鹤朝出晚归,灰鹤暮出晨归,一早一晚,鹤群一出一归,盘旋飞舞,掩映长空,嘎嘎而鸣,蔚为奇观。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2语言的魅力》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1i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22 语言的魅力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次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创设情境,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盲老人的可怜。
2.通过前后对比,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会认“魅、绅、姗、辰”等 4 个生字,会写“魅、黎、丐、牌、绅、衷、辰、酸”等 8 个字。
掌握“魅力、乞丐、牌子、绅士、无动于衷、良辰美景、心酸”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让·彼浩勒添加的那几个字为什么那样有魅力。
教学难点:明白恰当地运用语言,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人心。
课前准备:课件、春天图片、音乐。
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语文百花园七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文本是教学活动的载体,而不是学习活动的最终目的。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者。
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1.使生学会从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区分音同形似字,防止用字混淆,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2.懂得成语的字面意思,以及其引申义和比喻义。
3.通过自然段的训练,要求学生学会捕捉中心句,读懂自然段的意思。
4.通过读读背背、采集本,积累语言,丰富课外知识。
5.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加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编、写动物寓言故事。
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动物的成语、寓言故事。
2.教师自制的简单课件。
课时安排:4 课时教学过程:4.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读书卡片。
(展示课件第十四屏)5.评一评读书卡片。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2语言的魅力》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1d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22 语言的魅力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次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创设情境,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盲老人的可怜。
2.通过前后对比,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 会认“魅、绅、姗、辰”等4个生字,会写“魅、黎、丐、牌、绅、衷、辰、酸”等8个字。
掌握“魅力、乞丐、牌子、绅士、无动于衷、良辰美景、心酸”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让·彼浩勒添加的那几个字为什么那样有魅力。
教学难点:明白恰当地运用语言,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人心。
课前准备:课件、春天图片、音乐。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语文(S)教学设计教 材: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课 文:31 西门豹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本课是一个课本剧,在了解时代背景和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西门豹如何将计就计破除迷信,惩治坏人的。
2.剧本以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表情为主,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理解课文内容。
为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剧本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弄清西门豹是怎样将计就计一步一步揭露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把戏的。
2.分角色朗读课文,演一演课本剧。
3.会认“巫、乙、娶、歹、诲”5个生字,理解“巫婆、为非作歹、教诲、法事”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西门豹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揭穿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把戏的。
教学难点: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表情体会人物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第六单元《22.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
语文课应注重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要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经验来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2、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理解文章内容,会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给关心你的人。
3、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六自然段。
学习提出探索性的问题,会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产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
理解第六自然段,学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二、文章当中有魅力的语言事什么呢(课件打出)
三、那这句话到底有什么魅力改变了这位乞讨老人的乞讨结果?
四、创设情景,渲染气氛。
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谁愿意用学过的或积累的好词佳句、古诗、文章来赞美一下春天。
(交流展示)
我也特别喜欢春天,你看,春天向我们走来,《录象片段展示春景》,师配乐诵读。
(或请同学诵读他积累的诗文)
你看,美好的景物通过诗人、作家用语言的描述就更美,更有活力了。
看来,语言的作用还不小呢!
五、讲授新课
1 、初读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需要大家共同探讨的吗?
什么是魅力?
为什么加上几个字给钱的人就多极了?
开始,人们为什么无动于衷呢?
2 、再看看人们的表现有什么变化,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指导学生边读边批画)画后出声地读一读。
3 、小组交流,解决问题(可继续提出组内不懂的问题)
4、全班交流汇报
(1)木牌上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诗人让.彼浩勒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
(2)人们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前: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指名读出,
指导读书:衣衫褴褛(生活很糟糕),头发斑白(年龄很大),双目失明(残疾人),写着木牌(有自尊。
生活所迫)
师:就是这样一位老人,他多么需要人们的同情帮助呀,人们为什么无动于衷呢?(板书)
师生合读第一段,思考问题
人们无动于衷的原因?
人们无动于衷的原因是(老人是盲人,看不见是很正常的。
)因此人们姗姗而去。
后:给钱的人多极了!
(3)前后对比读,探寻原因:
诗人让.彼浩勒经过这里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同桌两人讨论一下,并把理解到的小声读读。
汇报:悄悄、匆匆(不求回报)晚上又来询问
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动脑想一想,诗人为什么在前面加上春
天到了,可是几个字?
5、想象春天到了,那些衣着华丽的人去干什么?打扮入时的人干什么?你又会去干什么?
人们为什么那么喜欢春天呢?请你快速找到句子,大声读出来。
师:太美了,简直是一幅美丽的春景图。
多叫人陶醉呀!
练习把反问句改称陈述句,为什么要用反问句?
当我们陶醉在良辰美景时,盲老人的眼前是什么?(一片漆黑屏幕同时展示)黑屏上出现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什么心情?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同情之心人皆有之,想象一下,巴黎大街上的人看到这几个字会怎么做?)
盲老人不知为什么,你知道为什么吗?说说理由。
体会语言的魅力。
这就是语言产生的作用,什么样的语言才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呢?富有诗意,带有浓厚感情色彩,使人受到震动的语言。
只有这种语言,才有它独特的魅力。
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一下语言的魅力。
6、齐读第六自然段,试背诵。
六、学以致用,学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给关心你的人。
1、师:语文的重要任务就是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2、结合关心日让学生用有魅力的语言给关心自己的人写一句话
七、总结课文
1、你觉得让彼浩勒是个什么样的人?
2、用爱的格言做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