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第二节 巴西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知识点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注意的问题:西半球包括南美洲和北美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北美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的分界线则是美国和墨西哥的国界线,该国界线以北地区称为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美国界线以南因通用语言都属于拉丁语,被称为拉丁美洲。
第一节美国1、位置与领土:⑴ 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纬度位置――主体位于北温带。
夏威夷位于热带,阿拉斯加大部分位于寒带和亚寒带⑵领土由本土和阿拉斯加,夏威夷(海外州)三部分组成。
⑶、陆上邻国:南临墨西哥,北临加拿大。
2.移民国家⑴、居民主要是欧洲白人移民的后裔,有色人种主要是黑人,是非洲人的后裔。
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里。
美国境内的华人、华侨主要分布在洛杉机和旧金山。
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土著居民。
各国移民移入美国后,经过长时间的融合,在语言、文化和生话方式等方面渐趋一致,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⑵城市:①首都-华盛顿;②最大城市(联合国总部) --- 纽约;③太平洋沿岸最大的城市、美国第二大城市 -- 洛杉机(好莱坞和迪斯尼乐园);④有“硅谷”分布的城市 ----旧金山; ⑤芝加哥--交通中心、美国第三大城市。
⑥底特律--汽车城;⑦休斯敦――航空城;⑧西雅图――波音城⑨匹兹堡--钢铁工业中心。
3.农业地区专业化⑴世界农业大国:是世界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
⑵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生产专门化(农业生产特点)如五大湖附近的乳畜带等,⑶地形分布特点:南北纵列分布,有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山,中部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
注意: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大的山系。
.⑷降水量分布特征:降水由东部向西部递减。
⑸河流:密西西比河是美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四长河。
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苏比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河流和湖泊为农业提供了灌溉水源。
⑹美国农业带的分布是受到气候(气温和降水)、地形、土壤、人口(市场及劳动力)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4.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⑴工业分布地区:①东北部地区(发展最早)——钢铁、机械、汽车、化工等工业。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湘教版初二地理会考复习思维导图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一、美国二、巴西(“金砖四国”之一)(1)世界著名大国(面积、人口均居世界第5位):①拉丁美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②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2)自然环境:古:印第安人(黄种人)→单一→玛雅文明今:白、黑、混血种人(白种人占一半多,其次是黑白混血种人)→复杂→文化融合(拉美文化)(4)特色鲜明的拉美文化①民间娱乐活动:桑巴舞②每年2月下旬举行的狂欢节,里约热内卢“狂欢节之乡”③堪称世界一流的足球队, 5夺世界杯2、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1)过去:单一商品经济,经济落后。
①原因:主要是受到殖民者长期的殖民统治和残酷剥削而产生的②特点:殖民初期一-木材、 16 世纪一-甘蔗、 17世纪一-矿石、 19世纪一-咖啡(2)现在:工农业发展迅速,成为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①工业: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己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②农业:咖啡、甘蔗、柑橘等3种热带经济作物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一,咖啡豆、蔗糖、橘汁成为重要的出口①森林资源丰富,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②矿产以铁、锰最为丰富。
铁矿储量大,大部分是富铁矿,伊塔比拉露天铁矿是巴西最大的铁矿山,被称为“铁山”,含铁率高达60~70%;民族大熔炉的缩影(3)居民(3)资源③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国内供电量中的比重很高,位于巴西和巴拉圭交界的巴拉那河上的伊泰普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中国三峡的第二大水电站。
(4)巴西的能源矿产不多,解决能源矿产短缺的办法。
(5)工、农业分布①特点:东南沿海地区②原因:这里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开发较早、资源丰富。
3、热带雨林的危机(1)巴西拥有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占世界热带雨林面积的60%,不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而且还具有世界意义的环境作用。
(2)环境问题①原因:滥砍乱伐森林一-兴建大型干线公路;为了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牧场;贫苦农民的开荒种地。
《巴西》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六年级地理下册鲁教版】

课堂小结
1
亚马孙流域
亚马孙河发源于 山脉,向东注入 , 是世界上水量 、流域面积 的大河,长度 多千米,仅次于 河,居世界第 。
安第斯
大西洋
最大
最广
6400
尼罗
二
三、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东南沿海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
活动
分析巴西工业与原材料(农、矿产品)的关系
2.在图上找出三座城市,完成下表。
城市名称
工业部门
附近原材料
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
萨尔瓦多
钢铁、纺织
钢铁、汽车、造船
石油、汽车
煤、铁
煤
煤、铁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
巴西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圣保罗、里约等城市是巴西的工业中心,这里有优质的铁矿,丰富的水力资源,交通便利,这重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读图,了解巴西的橙汁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
世界产量第二:大豆、可可、木材
1
巴西的农业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
1
巴西的农业
咖啡:巴西高原东南部天然橡胶:亚马孙平原甘蔗:巴西东北部沿海
读图,说出巴西农产品的分布的特点
作物分布
(1)世界第一:咖啡的产量和出口量;甘蔗和蔗糖产量;柑橘和橙汁产量; 蓖麻籽产量。 (2)世界第二:大豆产量;可可产量;木材。 (3)世界第三:玉米生产。 (4)世界第四:烟草生产;牛肉产量。 (5)其他重要农产品:棉花、橡胶、热带水果、植物纤维、蜂蜡。
2
巴西的工业
石油:东南沿海煤炭:南部沿海铁矿:东南沿海
在图中找出煤、铁、石油的分布地区
工业中心集中在东南沿海
矿产分布
巴西的矿业与工业
巴西铁矿的产量和出口量都位居世界第二位。铁矿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伊塔比拉铁矿为巴西最大的铁矿山。 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接近原料产地,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
六年级地理下册第九单元计划

教学内容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我
对
教
材
的
理
解
本章内容主要从西半球国家中,选择美国、巴西两个国家作为案例。第一节“美国”,主要通过讲述当今美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三部分内容:民族大熔炉、农业地区专业化、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来说明美国的社会现状和经济发展特点。第二节“巴西”,本届内容有一根主线贯穿始终:殖民统治的影响。在巴西这节课中首先介绍了“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其次是“发展中的工农业”、第三介绍了“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对巴西的学习不单了解的是一个国家,实际上也间接了解了拉丁美洲。
教学目标
1、怎样在地图上查找一个国家的领土组成。
2、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3、如何用资料说明一个国家的种族、民族构成。
4、一个国家的自然、社会环境对民俗有什么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美国领土组成美国、巴西的人种构成。
2、美国农业专业化地区的名称、位置及各农业带的成因,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巴西主要的农产品、工业部门及城市。
3、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现状,遭受破环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难点:1、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中各个农业带的成因。
2、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利用及保护。
课时分配
第一节3课时
第二节3课时
【精品教学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第二节 巴西

阅读图文材料,分析巴西文化的多元性及其 影响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欢度狂欢节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喜欢跳桑巴舞 热爱足球运动
1.这些文化现象融合了哪些地域的文化?
巴西狂欢节源于欧洲,节日活动内容融 合了欧洲文化;桑巴舞融合了葡萄牙的民歌、 游戏,非洲的鼓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现代 足球源于英国,但在巴西发扬光大。
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
影响全球气候等
课堂练习
1.巴西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 D ) A.白种人约占40% B.黄种人数量多 C.黑种人数量最多 D.混血种人数量多
2.在亚马孙热带雨林中,毁林开荒,采
矿办厂对巴西本国环境造成直接影响的
是( B )
①影响全球气候 ②水土流失加剧
先后发现黄金和 采伐森林, 金刚石,掀起了 出口木材 “采金热”。
大量种植咖啡, 成为世界上的 “咖啡王国”。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状元成才路
19世纪 20世纪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引进并种植甘蔗, 橡胶树种植兴旺期,曾以“天然
制糖业兴起
橡胶的故乡”著称于世。
巴西盛产木材、甘蔗、咖啡、天然橡胶、 黄金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其中一些农矿产 品的出口,尤其是咖啡的大量出口,给巴西 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外汇,为工业发展提供了 较为丰厚的资金。
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 黑种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繁衍生存,曾建立 过一些文明国家,创造了独特而又极具活力 的文化,对世界文化的状元成多才路 样性作出了重要贡 献。黑种人大都能歌善舞,具有音乐、绘画、
状元成才路
雕刻等方面的天赋。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二节 巴西(第2课时:巴西的经济发展)精品课件

1.关于巴西大豆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热条件优越
B.全年高温多雨
C.大部分位于亚马孙河流域 D.大部分位于回归线以北
2.2020年一季度巴西大豆出口量多于美国的原因可能是( )
A.人口多,农产品需求量大
B.恰逢收获季节,错峰出口
C.科技发达,机械化程度高
D.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
亚马孙平原终年高温多雨,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2019年8月发生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大火,烧毁了大面积的雨林,引起全球关注。据此完成3~4题。
2013年,巴西的全国汽车生产总量达 到374万辆,位居全球第7位
三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热带雨林的环境效 益和经济效益
调节全球气候 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
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
三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说一说
20世纪70年代,巴西政府在统一管制下扶持 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一直以来强制性在石油汽 油中混配22%的酒精,1998年后将其配比提高到 22%~25%之间,视当年全球糖价高低而定。当糖 市旺盛时,多生产食糖,少生产乙醇,降低汽油 混配比,反之提高混配比。
巴西咖啡园
巴西咖啡园晒豆
二 发展中的工农业
3.此次森林大火会导致( )
A.氧气释放增加 B.二氧化碳吸收减少 C.雨林植物种类增加 D.大气对地面增温作用减弱
4.有利于巴西热带雨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
A.大规模兴建牧场, 发展乳畜业 B.将大面积森林开发为农田,增加粮食产量
C.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D.通过严格立法,禁止开发雨林
七年级地理下册 9.2巴西

19.读巴西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赤道穿过(chuān ɡuò)巴西北的______部,南回归线穿过_南_____部,巴西的国土大 部分位于______带热(温度带)。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页。
(2)巴西境内的两大主要地形区是:图中③__________亚_平马原孙是世界最大平原;② ____________高原(巴gāo西yu(ábnā)是xī)世界最大高原(gāoyuán)。
B.湿热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苹果、梨子等温带水果种植
C.气候主要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沙漠面积最广阔
D.拥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南美洲经济最发达国家
第二十页,共三十页。
16.巴西在亚马孙平原上不断地扩大甘蔗的种植,以满足酒精生产的需要,而生
产的酒精又极大地支持了另一个行业的发展(fāzhǎn),这个行业是(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5.气候(qìhòu)特点:以____________气候(qìhòu)和 ______________气候(qìhòu)为主。D。A.热带季风气候(qìhòu)、热带草原气候(qìhòu)。D.热带 草原气候(qìhòu)、热带沙漠气候(qìhòu)。A.设立“生态保护区”“森林公园”等。D.人口复杂,城 市人口比重低。②____________高原是世界最大高原。20.(2017·通辽)读巴西简图,判断下列 因果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C.覆盖在A区域的热带雨林——“地球之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十六页,共三十页。
13.破坏亚马孙热带雨林产生的问题有(
)A
①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珍贵(zhēnguì)的野生动物遭劫 ③沙尘暴急
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
④削弱全球温室效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巴西

在欧洲和拉丁美洲, 足球是参加活动和观看比 赛人数最多的一项运动。 英国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 而巴西的足球运动水平堪 称世界一流。无论在巴西 的街头还是海滩,到处都 可以看到各种肤色的青年 和孩子们在踢球。
在花车上
欢跳桑巴舞
跳桑巴舞是巴西人热衷的 民间娱乐活动。葡萄牙的民 歌、游戏,非洲的鼓乐、舞 蹈,在桑巴舞中得到完美的 结合。巴西各大城市都有不 少桑巴舞学校,民间还有桑 巴舞协会。
巴西的 狂欢节
狂欢节原是欧洲天 主教的节日,后传 到巴西。每年的2 月下旬,巴西各地 都要举行盛大的狂 欢活动,人们载歌 载舞,通宵达旦。
狂欢节
桑巴舞
拉 丁 文 化
足
球
民 族 大 熔 炉 的 缩 影
浓厚的 殖民色彩 种族复 杂大量混 血种人
本节完
3、这两种气候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候。
气候 地形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亚马孙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平原 巴西 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降 水分干湿两季 高原
足 球
桑巴舞
狂欢节
巴西有世界一流的足球队
“河流之王”
起源于安第斯山脉,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
亚马孙河是世界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次于尼罗河,位居世界第二。
(二) 气候
下图为南美洲的气候分布图,思考下列问题。
1、巴西的气候类型有哪几种?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2、这两种气候分布在巴西 的什么位置?
热带雨林气候: 亚马孙平原 热带草原气候: 巴西高原
共10个
走进巴西
吃
喝
玩 乐
吃——烤牛肉 喝——咖啡、橙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西经济
2.农业:产量居世界第一的农作物: 、 、 3.经济变化:由落后的 民经济体系的发展中的 大国。
。
,发展成为拥有完整国
巴 西之旅
合作探究
时间 : 6分钟 内容: 探究一 、探究二 、 探究三. 要求: 1、学科助理组织好小组讨论,保证全员参与,
—发扬你的团队精神!
确保真正在讨论中思考问题。
和
巴西的地形积均居世 界第一。
巴西的气候
巴西气候类型为 其中亚马孙平原属 巴西高原为
和 气候,
。
晒晒我们的全家福
从人种和肤色介绍两张全家福的照片有何不同?
巴西人种
种族构成:
(1)
人占一半多,
人约占40%,
人占6%.
(2)巴西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那么黑人和白人是
怎么来到巴西的?
巴西文化
A
三个图又共同说明什么?
B
C
读课本的图文资料A、B、C三个图分别说明了什么?
A.巴西的桑巴舞融合了 B.狂欢节原是 C.足球是
的民歌、游戏与 天主教的节日
的鼓乐
洲和拉丁美洲爱好人数最多的运动
巴西经济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经济特征: 单一生产 产品, 现代工业 。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经济特征: 1.巴西 矿储量丰富、质地 优良。 工业部门: 、 、 、 。 巴西最大水电站: 。 由 和 两国合资修建
2、先一对一交流,再组内共同讨论,纠正好问题答案 3、讨论完的同学进行整理总结,做好展示、补充、 点评的准备。
探 究 题
探究一:巴西重工业集中于东南 沿海地区,为什么? 探究二:巴西的能源矿产不多。假 如你是巴西的政府官员,该怎样解 决能源矿产短缺的问题? 我们从中能够得到什么启示? 探究三:读图9.22巴西的农作物集中分布 在哪一带?并结合9.18图,这里有哪些 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记住字母代表的巴西地理事物名称: A(河流)______ B(大洋)______ C(纬线)______ D(水电站)____ E(纬线)______ F(平原)______ G(高原)______
2012年3月29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
金砖国家的标志是BRICS, 这五个字母的含义是什么?
为什么叫“金砖”国家?
第二节
巴 西
学 习 目 标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
巴西的种族构成和文化及巴西的经济. 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图文结合,学会 分析运用地图资料分析问题. 激情投入,阳光展示,做学习的主人.
巴 西之旅
—谈谈你的收获!
畅所欲言:
通过巴西之行你有哪些收获?
请你以导游的方式来向大家介绍一
下巴西概况。
(友情提示:注意举止大方,声音洪亮)
当堂检测
(细心高效的你,赶紧行动起来盘点收获之旅的果实吧)
1. 拉丁美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 2.巴西东部濒临的大洋是_____. 3.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 是 ____ 河,注入____ 洋。 4.巴西境内1/3为______平原,该平原以______气 候为主。2/3为______高原,该高原以____气候 为主。 5 . 巴西的地形主要为( ) A.平原和丘陵 B.高原和山地 C.平原和高原 D.高原和盆地
巴 西之旅
—整装待发!
1、我们的目的地在哪儿?(自主案1:巴西的地理位置)
2、我们穿什么季节的衣服?(自主案2:巴西的气候)
3、从飞机上俯视,我们可能看到哪些自然景观?
(自主案3:巴西的地形)
4 巴西的种族文化及语言?(自主案4:巴西的种族文化) 5、我们准备买回哪些特产?(自主案5:巴西经济)
巴 西之旅
—动动你的脑筋!
高效自主学习
内容:看图熟记自主案中的基础知识 时间及要求: 1、时间6分钟
2、学案课本上勾画标记 3、全身心投入,不浪费每一分钟,学 科助理发挥带头作用,帮助解答疑难问题
巴西的面积
世界上比巴西面积大的国家:
、
、
、
。
巴西的位置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
之间。在 地球的五带中, 巴西主要属于 带。 海陆位置:东临 洋,陆上邻国众多。 半球位置:主要位于南北半球的 半球, 东西半球的 半球
巴 西之旅
—展示你的风采!
高 效 展 示
展示问题 方式 小组 点评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板书
口头 口头
各组待优生
5组VS6组待优生 8组VS9组待优生
3组 4组
7组 10组
迅速整理学案,完善问题答案,3分钟疯狂记忆三个探究题
探究一:因为这里接近原料产地,海上交通便利, 人口和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探究二:(1)以甘蔗为原料制造酒精,大力发展 以酒精动力的汽车 (2)巴西水能资源丰富,大力发展水能发电 (3)加强对海底石油的开采 (4)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 启示:节约保护现有能源矿产,大力开发新能源 探究三: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因为这里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热量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