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课件(共33张PPT)

美国的迪士尼乐园卡通形象
“硅谷” “硅谷”位于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市的东南部,这里气候温暖湿润, 环境优美,交通便捷。依托斯坦福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这里已 成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园。“硅谷”的每一项重要发 明,都会影响到世界电子工业的发展。
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是美国微软公司研发的一套操作系统, 它问世于1985年,起初仅仅是Microsoft-DOS模拟环境,后续的系统 版本由于微软不断地更新升级,不但易用,也慢慢地成为人们最喜爱的 操作系统。
新课标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下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 美 国
美国是世界唯一一个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国家。
美国的国旗 美国国旗为“星条旗”,左上角50颗星象征美国现在的50个州;星区外的13 道红白相间的宽条,象征美国最初的13个州。
印度的人口增长靠人口的自然增长;美国的人口增长靠移民。
美国的人种构成(2010年)
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里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贝加尔 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Hale Waihona Puke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的变化
美国的劳动生产率 美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2%,平均每个劳动力可供76人消费,不仅满足 本国需要,还可以有1/3—2/5的农产品用于出口。
美国农业带的分布 南棉北乳西灌溉,中间夹着玉米带; 玉米两侧种小麦,南边还有亚热带。
美国的工业为什么由东北向南部和西部迁移? 由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发展较早,环境污染严重;而南部、西部地区地 价较低、劳动力充足,环境污染小,新兴工业发达,因此美国的工业由东 北向南部和西部迁移。
高新技术产业≠信息技术产业 信息技术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除此以外,还有生物技术产业、新材 料技术产业、新能源技术产业等。
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带答案易混淆知识点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带答案易混淆知识点选择题1、美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上形成了小麦区、玉米带、乳畜带等农业区,这体现了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区域专门化B.高度工业化C.高度商品化D.高度机械化2、某探险者,想去美洲享受“地球之肺”的清新,体验热带雨林的乐趣,下列地区中最合适的是( )A.安第斯山B.落基山脉C.巴西高原D.亚马孙平原3、领土被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的国家是()A.中国B.俄罗斯C.美国D.澳大利亚4、巴西最早的居民是()A.黑人B.欧洲白人C.混血人种D.印第安人5、密西西比河流入的海洋是A.墨西哥湾B.加勒比海C.太平洋D.几内亚湾6、“桑巴舞、狂欢节、足球王国、雨林危机……”这些词语让我们联想到( )A.中国B.印度C.巴西D.法国7、“硅谷”是世界顶级的微电子中心,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硅谷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B.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且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低C.高等院校多,斯坦福大学在“硅谷”的崛起中起了关键作用D.便捷的交通条件,有航空线和高速公路与各地相联系8、巴西使用的语言是()A.英语B.西班牙语C.阿拉伯语D.葡萄牙语填空题9、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是________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增长得益于________ 的蓬勃发展.10、美国农业生产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地区生产的________.美国头号经济支柱产业是________.美国旧金山附近的圣克拉拉谷地集中了90%的________公司,因大量生产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
11、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解答题12、图为美国本土主要农业和重要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艾奥瓦州位于北纬40°36'~43°30',西经89°5'~96°31',素有“美国粮仓”之称,玉米、大豆、小麦、猪肉、鸡蛋产量均居全美前列。
八年级地理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教学设计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一、美国1、地理位置:①经纬度位置:美国本土大部分处在北温带和亚热带,只有阿拉斯加属寒带和亚寒带,夏威夷州在热带,美国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
②海陆位置:美国本土三面临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东南临墨西哥湾,美国北与加拿大相邻,西南与墨西哥相邻,阿拉斯加临北冰洋和太平洋,夏威夷临太平洋。
2、领土组成:本土由48个州和一个特区组成,海外州有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3、地形:分南北三大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山脉是落基山脉;中部为面积广大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地。
4、人口:外来移民大汇集。
美国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人口构成主要白人(占84%)、黄种人、黑人(13%,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黄色人种),数量已不多;华人和华侨在美国将近240万,华人和华侨最多的城市是旧金山和洛杉玑和纽约。
5、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①地理位置:美国幅员辽阔,本土大部分处在温带和亚热带,夏威夷州位于热带,热量充足,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美国本土三面临海,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②地形:美国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2以上,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土壤肥沃,对农业发展有利。
③气候:美国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又有多样性的特点。
④美国河湖众多,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美国是世界上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国家,主要是由于美国农业具有两大特点:机械化和专门化。
6、主要农业带: 乳畜带玉米带棉花带小麦带畜牧和灌溉带亚热带作物带7、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工业现代化的强度高,工业部门齐全,产值世界前列,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2、三大工业区东北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西部工业区3、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应对世界资源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负主要责任。
二、巴西1、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东临大西洋,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拥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注意的问题:西半球包括南美洲和北美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北美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的分界线则是美国和墨西哥的国界线,该国界线以北地区称为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和加拿大;该国界线以南因通用语言都属于拉丁语,被称为拉丁美洲第一节、美国1、位置与领土:P82图9.5⑴、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纬度位置――主体位于北温带。
夏威夷位于热带,阿拉斯加大部分位于寒带和亚寒带⑵、领土由本土和阿拉斯加,夏威夷(海外州)三部分组成。
⑶、陆上邻国:南临墨西哥,北临加拿大。
2、移民国家⑴、居民主要是欧洲白人移民的后裔,有色人种主要是黑人,是非洲人的后裔。
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里。
美国境内的华人、华侨主要分布在洛杉机和旧金山。
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土著居民。
各国移民移入美国后,经过长时间的融合,在语言、文化和生话方式等方面渐趋一致,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⑵、城市:①、首都-华盛顿;②、最大城市(联合国总部)—-纽约;③、太平洋沿岸最大的城市、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机(好莱坞和迪斯尼乐园);④、有“硅谷”分布的城市-——旧金山;⑤、芝加哥-交通中心、美国第三大城市。
⑥、底特律-汽车城;⑦休斯敦――航空城;⑧西雅图――波音城⑨、匹兹堡-钢铁工业中心。
3、农业地区专业化P82图9.5⑴、世界农业大国:是世界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
⑵、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生产专门化(农业生产特点)如五大湖附近的乳畜带等,⑶、地形分布特点:南北纵列分布,有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山,中部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
注意: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大的山系。
.⑷、降水量分布特征:降水由东部向西部递减。
⑸、河流:密西西比河是美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四长河。
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苏比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河流和湖泊为农业提供了灌溉水源。
⑹美国农业带的分布是受到气候(气温和降水)、地形、土壤、人口(市场及劳动力)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3、地形
问题一 :美国地形分为那几个部分? 问题二:美国主要以哪种地形为主?
4、气候
美国的主要气候类型? 美国降水较多的地方在哪里?
这里降水较多是受来自于哪里的湿润气流的影响
为何来自于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对美国降水的影响 较小?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 美国
美国人种构成图
移民国家 移民国家:当一个国家的移民数超过本国的土著居 民数 美国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是黄种人,目前只占 人口总数的0.8%
华人对美国的贡献
二、优越的自然条件
1、领土构成 美国本土48个州,两个海外州,分别是阿拉斯加 和夏威夷。
2、位置
纬度位置:美国本土大部分在北温带,但阿拉斯 加的一部分在北寒带夏威夷的一部分在热带。因 此美国是一个地跨寒、温、热三个热量带的国家。 (世界唯一) 海陆位置:美国本土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阿拉斯加北临北冰洋,是一个临三大洋的国家。 相对位置:美国北面是加拿大,南面是墨西哥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全章教学设计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读图使学生了解美国的位置、领土组成、行政区划和居民构成等基本情况,了解美国工农业生产的特点,掌握主要农作物带的分布、工业分布和主要城市。
使之认识美国是世界上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b5E2RGbCAP能力目标1、通过读图分析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的联系、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读图能力。
plEanqFDPw2、通过学习美国国内种族不平等和贫富悬殊的事实,对学生进行反对种族歧视的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DXDiTa9E3d[教学重点]农业和工业的生产与分布同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主要农作物带的分布、工业和主要城市的分布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美国工业区和主要城市分布图、美国主要农作物分布图、有关景观图片。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加拿大和美国都是北美地区经济发达的国家。
它们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条件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差异也是明显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美国的知识。
RTCrpUDGiT【提问】展示美国国旗的图案,大家数一数美国国旗上有多少道条纹、多少颗星?其含义是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美国的国旗由13条红白相间的横条和50颗五角星组成,通常称为星条旗。
它象征美国由最早独立的13州发展到今天的50个州。
美国的国旗反映了美国的建国历史和领土组成。
它反映了美国领土扩张的过程,它反映了美国把领土从大西洋逐步扩张到太平洋沿岸以及海外的过程。
它还反映了印地安人受苦受难的过程,其领土的扩张史也是印地安人的血泪史。
5PCzVD7HxA【引导读图】读美国政区图,找出太平洋、大西洋、墨西哥湾、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群岛,说明美国领土的范围和海陆位置。
说出美国本土和阿拉斯加、夏威夷群岛的经纬度位置。
【学生回答】(略)【板书】第二节美国一、美国的领土组成,50个州和1个特区【引导阅读】阅读下文:美国居民的种族和民族构成相当复杂,其中欧洲白人移民的后裔占绝大多数,还有占全国人口11%的黑人,他们是被贩运来的非洲黑奴的后裔。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但因人口少,开荒规模小,对热带雨林的 影响
4、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巴西大规模开发亚马孙
地区,在热带雨林中修建公路,开辟大型的农场和 牧场,采矿 ,办工厂,建城镇(图9.26)------
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不仅对巴西本土的环境造成影响,如水土流加失剧、
约占40﹪,黑种人约占6﹪,印第安人 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 华人等黄种人。
2、从15世纪末开始,西班牙和葡萄牙的 殖民者进入巴西。随着巴西种植园的发展,
大批非洲的黑人奴隶被贩卖到这里。 那时,西班牙人、葡萄牙 人与 黑种 人,
以及原住民印第安人通婚的现象比较普遍, 他们的后代便成为 混血种 人(图9.16)。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第二节巴西
巴西
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位置 人种
发展中的工农业
工业 农业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雨林的作用 开发与保护
1、拉丁美洲有一个面积辽阔的热带 大国 ----巴西(图9.15)。巴西人口众多, 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种 人数量多。 巴西人口中,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
引进木并材种植甘蔗, 业兴制起糖,17世纪后先
后发现
和黄金 ,金掀刚起石了“采金热”,
19世纪后大量种植咖啡,成为世界上的 “咖啡王国 ”,天然橡胶种植兴旺期,曾以
“天然橡胶的故乡”著称于世。
6、巴西盛产木材、 甘蔗 、 咖啡 、天然橡胶、 黄金 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其中一些农矿产品 的出口,尤其是咖啡的大量出口,给巴西 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外汇,为 工业 的发展提供了 较为丰厚的资金。 7、19世纪末,巴西开始了 工业 化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巴西工业化的步伐加快。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巴西逐渐发展成为一个 工农业 大国。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跻身于 世界重要的生产国行列。咖啡 、甘蔗 、 柑橘 等 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豆、蔗糖 、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巴西人民的 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和第十章极地地区

(气候温暖适宜、沿海交 通便利、矿产丰富)
美国 巴西
第二节 巴 西
殖民 统治
民
族
大 华盛顿:祖先是英国人 熔
炉
爱因斯坦:德国出生 的犹太人
人种的融合
狂欢节
文化的 融合
丁肇中:出生在中国
奥巴马:祖先来 自非洲
桑巴舞
美国 巴西
农业
密
西
西
比
这里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而且,
河
这里是美国的制造业带,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
热带雨林遭受到 破坏,引起生态环
水土流失加剧 生物多样性锐减
境问题
影响全球气候
对策
巴西政府采取 措施(设立雨林
保护区)
美国 巴西
人口
第一大城市:圣保罗 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
国家
美国
以白种人为主,印第安人是原住民,移民国家
人口 太平洋、大西洋岸、五大湖、南部
巴西
以白种人为主,大量的混血种人
东南沿海
A.38°N,77°W A
A
B.38°N,77°E
C.38°S,77°W
D.38°S,77°E
考察美国的半球位置
(2017年济南学考题)第10题 选择题 2分 B
12.下列关于极地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地区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 B.南极地区有“ 白色荒漠”“风库”之称 C.4-9月是赴南极地区考察的最佳时期 D.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
地理位置
南极大陆
北极地区 北美洲
北冰洋 欧洲 亚洲
纬度位置:南极圈以南
海陆位置:中间是 南极大陆,周围 被 太平 洋、大西 洋、 太平 洋包围
纬度位置:北极圈以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日本人和华人等。 文化:不同地域文化融合,形成拉美特色文化
经济特点:二战后:加快了工业化 的步伐。 煤、铁、石油 主要矿产资源有 ;主要工业部门有 钢铁、汽车、飞机 。 重工业主要分布在 东南沿海 ,原因是
矿产资源丰富;城市和人口集中 (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等。
。
农业:产量居世界第一的热带经济作物有
热带雨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咖啡、甘蔗、柑橘
。
热带雨林的 开发与保护 热带雨林需要合理的开发和保护
The End!
There is but one secret to sucess--never give up!
成功只有一个秘诀---永不放弃!
地理位置
积最大 大西洋 海陆位置:东临 洋,西有陆上邻国。
热带雨林 亚马孙河 地形:北部1/3是 平原,地表覆盖着茂密的 ,该植被遭
到正在遭到破坏;南部2/3是 巴西 高原, 该高原上丰富的 资源有 水能 等。 人种构成:白种 人占一半多,其次是混血 人,黑种人,印第安人和少
巴 西
发展中的工 农业大国
河流
亚马孙河(世界第二长河)
巴西 Brazil 首都:巴西利亚
矿产丰富, 其中铁矿上产出口量最大 咖啡、甘蔗、柑橘等农产品产量 居世界首位 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 口创汇产品 工业分布在巴西东南沿海
巴西
混血人种 大量聚集 的社会
南回归线 热带 纬度位置:穿过的特殊纬线是 赤道、 ,占有 带面
西部--山地 有多条平行的 山脉组成的迪 勒拉山系
中部---平原
东部---山地
大平原 密西西比河平原
阿巴拉契 亚山脉
美国 American 首都:华盛顿
说说美国的湖泊和河流
苏 必 利 尔 湖
圣劳伦斯河 休伦湖
安大略湖
密 歇 根 湖
伊利湖
美国 American 首都:华盛顿
这里位置偏北,气候冷湿, 适宜牧草生长。而且,这里 是美国的制造业带,城市和 人口分布密集,因此畜牧业 非常发达。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美国、巴西
第九章 知识框架
西半球的国家
美 国
民族熔炉 专业化的农业 高新技术产业
巴
西
混血人种社会 发展中的工农业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美国 American 首都:华盛顿
北 冰 洋
美国本土
赤道
美国 American 首都:华盛顿
美国都有几种主 要地形,怎么分 布?
三种地形,西 部是较高的科 迪勒拉山系, 中部是平原, 东部是较低的 阿巴拉契亚山 脉
美国农业 的特点: 专业化、 机械化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地形、气候、土壤、城市人口、市场等
美国 American 首都:华盛顿
土著居民是 印第安人 。 是一个由多民族 移民国家 人种构成有 白种人、 黄种 人和 黑种 人等 构成的移民国家 ;但是种族间存在 种族歧视 问题。
美 国
阿拉斯加 夏威夷 除本土的 48个州外,还包括北美西北角的 州和太平洋中的 州 。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对照地图描述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影响农业 地形:对照地图说明三大地形区的特点 带的分布 气候:对照地图说明降水分布特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这里是温带,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 ,适合玉米生长。
这里地形以高原山地为 主,土壤贫瘠,气温低 且垂直变化大,降水少 ,适合发展畜牧业和灌 溉农业,
这里是温带地区,处在 大平原,地势平坦,土 壤肥沃,降水较少,有 河流灌溉,适合小麦生 长。
这里是亚热带,地势平 坦,土壤肥沃,气候温 暖湿润,并且有河流灌 溉,适合种植亚热带作 物。
工业特点: 高新技术 产业基地
工业部门体系完整,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
领土构成
。
主要工业区及工业城市:
三大工业区
。
高新技术产业特点及作用:促进经济增长 农业分布区专业化机械化
专业化的农业
农业带分布的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巴西 Brazil 首都:巴西利亚
地形:
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 (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