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基础检测一般规定

合集下载

东莞市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管理规定

东莞市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管理规定

东莞市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公正性,根据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等有关活动的,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地基基础检测(以下简称检测)包括地基基槽检验、地基处理效果检验、桩端持力层检验、桩身质量检验和桩基承载力检验。

第四条从事检测(属工程勘察范围的检验除外)的单位必须取得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资质证书并通过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的计量认证,其从事检测的人员必须持有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上岗证。

属工程勘察范围的基槽检验和挖孔桩超前钻持力层检验,应当由具备乙级以上(含乙级)资质的勘察单位承担检测任务。

第五条检测工作由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以下简称市质监站)实行统一管理。

市质监站负责检测单位管理、检测过程监督、对检测报告进行登记备案以及对检测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进行跟踪处理。

各镇(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组(以下简称镇区质监组)协助市质监站进行检测管理。

第二章基本规定第六条在进行检测前,建设、施工单位应当向检测单位提供施工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基基础设计文件和地基基础的施工记录等资料。

第七条检测点位的布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一般情况下应当在整个施工场地均匀布置检测点;(二)当施工场地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当尽量在地质条件较差的部位布置检测点;(三)当对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有怀疑时,应当在相应部位布置检测点;(四)应当在基础荷载较大及对变形敏感的部位布置检测点;(五)检测点位的选定应当在项目质监员的监督下,由建设、设计、监理和检测单位共同确定。

第八条检测方案应根据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制定。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房地产项目、学校、医院、酒店、体育馆、图书馆等公共建筑的检测方案应按甲级或乙级制定。

第九条检测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工程名称、工程地点、设计指标要求、检测目的和检测日期;(二)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名称;(三)场地工程地质概况;(四)检测点平面布置图;(五)检测方法与采用标准;(六)检测情况及结论;(七)检测单位名称、检测人员、报告审核人和批准人。

地基与基础检验批检查(抽检)数量方案

地基与基础检验批检查(抽检)数量方案
外墙每2 0米抽查一处;每处3~5米,且不应少于3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10%,且不应少于3间
5水平灰缝厚度
每步脚手架施工的砌体,每2 0米抽查一处
6基础顶面和楼面标高
不应少于5处
7表面平整度
有代表性的自然间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
8门窗洞口高、宽
检验批洞口的10%,且不应少于5处
9外墙上下窗口偏移
检验批的10%,且不应少于5处
10水平灰缝平直度
有代表性的自然间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
11清水墙游丁走缝




按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
地下室按层划分
1砂浆饱满度
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3处
2砌筑留槎
每检验批抽20%接槎,且不应少于5处
3轴线位移及垂直度
轴线查全部承重墙柱;外墙垂直度全高查阳角,不应少于4处,每层每2 0米查一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柱不少于5根
8网状配筋及位置
9组合砌体拉结筋
每检验批抽10%,且不应少于5处
10砌体钢筋搭接
每检验批每类构件抽20%(墙、柱、连梁),且不应少于3件
检验批检查(抽检)数量方案
一、地基与基础分部(一)
子分部
分项
检验批划分
检查项目
检查数量
地基及基础处理
强夯地基
注浆地基等
各分项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地基强度
承载力
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m2以上工程,每100m2至少应有1点,3000m2以上工程,每300m2至少应有1点,每一独立柱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模板拆除

DGJ32-TJ142-2012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

DGJ32-TJ142-2012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

DGJ J00000—2012DGJ32/TJ000142—2012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Technical Code for Testing of Foundation Soil and BuildingFoundation2012-00-00发布2012-00-00实施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审定发布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Technical Code for Testing of Foundation Soil and Building FoundationDGJ32/TJ142—2012主编单位: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批准部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12年00月00日2012南京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告第000号关于发布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的公告现批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为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编号为DGJ32/TJ142-2012,自2012年12月1日起实施。

该规程由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组织出版、发行。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一二年月日前言为了进一步规范地基基础检测工作行为,加强对地基基础质量检测工作监管,根据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1年度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和标准设计编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苏建科[2011]231号),编制组以现行国家标准、规范为依据,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经大量试验、对取得实践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内容既包含了对地基基础检测活动、检测工作的信息化,也涵盖了目前常用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基础锚杆抗拔试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岩石地基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钻芯法、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声波透射法等14种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本规程包括18章,主要内容为: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5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6单桩水平静载试验;7基础锚杆抗拔试验;8浅层平板载荷试验;9深层平板载荷试验;10岩石地基载荷试验;1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12静力触探试验;13标准贯入试验;14钻芯法;15低应变法;16声波透射法;17高应变法;18检测信息化管理;附录A-H。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条文说明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条文说明

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T15—60—2019条文说明修订说明《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标准》DBJ 15 - 60 - 2019,经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9年5月20日以粤建公告[2019]21号批准发布。

本规范是在《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 15 - 60 - 2008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上一版的主编单位是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是深圳市勘察研究院、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总站、深圳市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广州地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肇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建设科技委办;主要起草人为徐天平、李广平、陈久照、肖兵、吴裕锦、李彰明、钱春阳、刘南渊、朱远辉、邓浩、曹华先、袁庆华、飞、廖建三。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基本规定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和现行行业标准作了相应的补充和协调;2.平板载荷试验增加了地基系数试验、二次变形模量试验和动态变形模量试验等内容;3.增加了岩石地基载荷试验;4.声波透射法中增加了声波层析成像法;5.钻芯法增加了预埋管钻芯法,并完善了岩石地基、复合地基增强体和水泥土墙钻芯法;6.增加了孔内摄像法;7.修改了水平静载试验要求,以及水平承载力特征值的判定方法;8.补充完善了支护锚杆与土钉验收试验的相关条款;9.增加了荷载分散型锚杆抗拔试验;10.增加了锚杆锁定力测试。

本规范修订过程中,编制组对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了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 15 - 60 - 2008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出现的问题,同时参考了国外的先进检测技术、方法标准,通过调研、征求意见,对增加和修订的内容进行反复讨论、分析、论证,开展专题研究和工程实例验证等工作,为本次标准修订提供了依据。

为便于广大工程检测、设计、施工、监理、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

建筑物地基基础检测规范

建筑物地基基础检测规范

建筑物地基基础检测规范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

为了确保建筑物地基基础的质量和稳定性,制定地基基础检测规范对于建筑行业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地基基础检测的目的、方法、步骤和相关标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论述。

一、地基基础检测的目的地基基础检测的目的在于确保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质量和稳定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地基地质情况:通过地质勘探和试验,确定地质条件,包括土层结构、土性、水文情况等。

2. 保证地基基础承载力:通过承载力试验,评估地基基础的承载力,确保建筑物能够正常承受设计荷载。

3. 预测地基基础沉降量:通过沉降观测,预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沉降量,以保证建筑物的平稳运行。

4. 检测地基基础的变形情况:通过变形观测,了解地基基础变形的程度和方向,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

二、地基基础检测的方法地基基础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地质勘探、试验和观测等。

其中,地质勘探是确定地质条件和土层结构的基础,常用方法包括现场钻探和洞底观测等;试验主要包括承载力试验、沉降试验和变形试验等;观测包括沉降观测和变形观测等。

这些方法可以结合使用,以获取更准确、全面的地基基础信息。

三、地基基础检测的步骤地基基础检测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以确保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制定检测方案:根据建筑物工程特点和规模,制定地基基础检测方案,明确检测的目标和方法。

2. 进行地质勘探:通过现场钻探、洞底观测等方法,获取地质条件和土层结构信息。

3. 进行承载力试验:根据设计荷载,选取代表性的地基基础点位进行承载力试验,评估地基基础的承载能力。

4. 进行沉降试验:通过设置沉降观测点位,进行沉降试验,预测建筑物的沉降量。

5. 进行变形试验:选取代表性的地基基础点位进行变形观测,了解地基基础的变形情况。

6. 分析和评估: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得出地基基础的质量和稳定性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测标准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测标准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测标准(一)查验内容<1>基坑(槽)和室内的回填,应查验下列内容:<1.1>回填土的材料要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规定。

<1.2>填土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回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回填土的最优含水量,砂土:8%~12%;黏土:19%~23%;粉质黏土:12%~15%;粉土:16%~22%)和压实程序。

<1.3>基坑(槽)的填方,在夯实或压实之后,要对每层回项土的质量进行检验,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

<1.4>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是否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

<2>基坑(槽)开挖后,应检验内容<2.1>核对基坑(槽)的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

<2.2>核对基坑土质和地下水情况。

<2.3>用钎探法检查基坑(槽)软弱土下卧层及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地下埋设物等的位置、深度、性状。

<2.4>验槽时应重点观察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如有异常部位,要会同勘察、设计等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二)灰土地基质量检验标准<1>主控项目<1.1>地基承载力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设计要求,检测方法为按规定方法。

<1.2>配合比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设计要求,检测方法为按拌和时的体积比。

<1.3>目压实系数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设计要求,检测方法为现场实测。

<2>一般项目<2.1>石灰粒径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5mm,检测方法为筛分法。

<2.2>土料有机质含量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5%,检测方法为试验室焙烧法。

<2.3>土颗粒粒径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15mm,检测方法为筛分法。

<2.4>含水量(与要求的最优含水量比较)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2%,检测方法为烘干法。

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

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关于批准颁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83)城科字第760号我部组织进行了国家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7—66)的重新修订工作。

修订稿业经会审通过,现批准颁发,并报国家计委备案,自一九八四年五月一日起实施,编号为GBJ202—83。

这本规范的具体修订工作,是在上海市建委主持下,由上海市建工局主编,会同铁道部、水电部、河南、广东、陕西省建工局,上海市市政工程局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所属设计、施工、科研单位进行的。

在实施过程中如有问题和意见,希函告上海市建工局,以便解释和修正。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九日修订说明根据原国家建委(79)建发施字第168号文件通知,在上海市建委主持下,由上海市建筑工程局任主编,会同铁道部,水电部,河南、广东、陕西省建工局,上海市市政工程局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所属设计、施工、科研单位,共同对原国家建委颁发的《地基和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7—66(修订本)进行修订。

在修订过程中,经过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全国各地有关单位意见,根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原则,保留了原规范适用的条文,删除、修改了不适用的条文,增加了已通过鉴定并广泛应用的新技术和科研成果。

经两次全国性会议讨论审定后修改定稿。

修订后的内容,除保留原规范的地基、桩基础、沉井和沉箱等章外,增订和调整了井点降低地下水位、地下连续墙、强夯、预压、土和灰土挤密桩、振冲、旋喷以及桩基础中的静力压桩、硫磺胶泥锚接桩、钢管桩和各类灌注桩等章节,取消了工民建中不常用的“土的人工冻结”和“管柱基础”等章节。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的问题,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上海市建筑工程局,以便修订时参考。

上海市建筑工程局一九八三年十一月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dgj32tj142-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

dgj32tj142-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

DGJ32/TJ142-2012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Technical Code for Testing of Foundation Soil and Building Foundation(征求意见稿)目次1总则…………………………………………………………………………2术语、符号………………………………………………………………………2.1术语………………………………………………………………………2.2符号………………………………………………………………………3基本规定…………………………………………………………………………3.1一般规定………………………………………………………………………3.2检测机构………………………………………………………………………3.3检测工作………………………………………………………………………3.4抽检原则………………………………………………………………………3.5基桩检测……………………………………………………………………3.6地基检测……………………………………………………………………3.7支护工程和基础锚杆的检测……………………………………………………3.8扩大检测与验证检测……………………………………………………………3.9检测记录与报告……………………………………………………………4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4.1适用范围………………………………………………………………………4.2仪器设备………………………………………………………………………4.3现场检测………………………………………………………………………4.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4.5检测报告……………………………………………………………………5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5.1适用范围……………………………………………………………………5.2仪器设备……………………………………………………………………5.3现场检测……………………………………………………………………5.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5.5检测报告……………………………………………………………………6单桩水平静载试验………………………………………………………………6.1适用范围…………………………………………………………6.2仪器设备……………………………………………………………6.3现场检测…………………………………………………………6.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6.5检测报告……………………………………………………………7支护锚杆和土钉试验………………………………………………………………7.1一般规定………………………………………………………………………7.2仪器设备………………………………………………………………7.3锚杆基本试验…………………………………………………………7.4锚杆验收试验…………………………………………………………7.5土钉验收试验…………………………………………………………7.6锚杆蠕变试验…………………………………………………………7.7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7.8检测报告………………………………………………………………8基础锚杆抗拔试验……………………………………………………………………8.1适用范围………………………………………………………………8.2仪器设备…………………………………………………………………………8.3现场检测…………………………………………………………………………8.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8.5检测报告…………………………………………………………………………9浅层平板载荷试验……………………………………………………………………9.1适用范围……………………………………………………………………9.2仪器设备……………………………………………………………………9.3现场检测……………………………………………………………………9.4检测数据与判定…………………………………………………………9.5检测报告……………………………………………………………………10深层平板载荷试验……………………………………………………………………10.1适用范围……………………………………………………………………10.2仪器设备……………………………………………………………………10.3现场检测……………………………………………………………………10.4检测数据与判定…………………………………………………………10.5检测报告……………………………………………………………………11基岩载荷试验…………………………………………………………………………11.1适用范围……………………………………………………………………11.2仪器设备………………………………………………………………………11.3现场检测……………………………………………………………………11.4检测数据与判定…………………………………………………………11.5检测报告……………………………………………………………………12圆锥动力触探试验……………………………………………………………………12.1适用范围……………………………………………………………………12.2仪器设备……………………………………………………………………12.3现场检测……………………………………………………………………12.4检测数据分析与评价…………………………………………………………12.5检测报告……………………………………………………………………13静力触探试验…………………………………………………………………………13.1适用范围……………………………………………………………………13.2仪器设备……………………………………………………………………13.3现场检测……………………………………………………………………13.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13.5检测报告……………………………………………………………………14标准贯入试验…………………………………………………………………………14.1适用范围…………………………………………………………………………14.2仪器设备…………………………………………………………………………14.3现场检测…………………………………………………………………………14.4检测数据分析与评价………………………………………………………………14.5检测报告…………………………………………………………………………15钻芯法………………………………………………………………………………15.1适用范围……………………………………………………………………15.2仪器设备……………………………………………………………………15.3现场检测……………………………………………………………………15.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15.5检测报告……………………………………………………………………16低应变法………………………………………………………………………………16.1适用范围……………………………………………………………………16.2仪器设备……………………………………………………………………16.3现场检测…………………………………………………………………16.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16.5检测报告……………………………………………………………………17声波透射法…………………………………………………………………………17.1适用范围……………………………………………………………………………17.2仪器设备………………………………………………………………………17.3声测管埋设…………………………………………………………………17.4现场检测………………………………………………………………………17.5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18高应变法…………………………………………………………………………18.1适用范围…………………………………………………………………18.2仪器设备…………………………………………………………………18.3现场检测…………………………………………………………………18.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18.5检测报告…………………………………………………………………17检测信息管理…………………………………………………………………19.1基本信息………………………………………………………………………19.2静载荷检测信息…………………………………………………………附录A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记录表格…………………………………………………附录B 竖向承载力检测试件的技术要求……………………………………………附录C 低应变检测试件处理技术要求………………………………………………附录D 孔内摄像………………………………………………………………………附录E 混凝土桩桩头处理……………………………………………………………附录F 高应变传感器安装……………………………………………………………附录G试打桩与打桩监控…………………………………………………………………………………本规范说明……………………………………………………………………………条文说明…………………………………………………………………………………1总则1.1为规范江苏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工作,提高检测技术水平,统一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方法,保证检测工作科学、公正、准确,为建筑地基基础的设计和施工验收提供可靠依据,特制定本规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一般规定
3.1.1建设单位应将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委托给具有相应
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并与检测机构签订专项检测合同。


一工程(或标段)的地基基础检测宜由同一检测机构承担完
成,相同的检测方法不得分解给不同的检测机构。

3.1.1【条文说明】:签订地基基础专项检测合同可以保
证委托方、检测方双方的权益。

3.1.2建设单位应提供地基基础的设计要求和符合规定
数量的试样(检测样品)。

试样必须源自被检地基基础工程,
可采取建设(监理)单位见证的形式确定试样,试样应符合
相关检测方法的技术要求。

3.1.2【条文说明】:建设部141号令中明确,委托检测
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试样的真实性负责。

由于地基基础工
程的特殊性,地基基础的工程质量除和试样个体的质量有关
外,还与工程地质条件和承载性状、类型、基础和上部结构
的型式等设计参数,以及施工工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的均质性、施工方法的可靠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以有必要明确建设(监理)、施工等各方在试样的选取、确
认等过程中的责任。

试样在形成过程中的记录应全面、真实、有效。

3.1.3建设单位不得减少地基基础的检测内容和数量。

3.1.3【条文说明】:《建筑地基基础地基基础设计规
范》
和《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已对地基基础的承载
力(包含各种地基和桩的承载力)、桩体质量(桩身完整性)等多种主控项目的检测内容和数量做了明确规定,为了确保
工程质量,建设单位不得减少地基基础的检测内容和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