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生活,引领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于生活引领成长

回民小学胡赛金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命题组成的辨证统一的整体。在今天看来,尽管各命题内涵的许多提法,带着当时环境和斗争任务的印记,但它的基本原理和观点仍然充满着时代的气息,可以有效地用于证明和指导当前的教育改革。用生活教育理论去指导教育改革,可以改善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充满情趣的生活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并努力去创造积极向上的新生活;用生活教育理论去指导教育改革,让学校参与学习型社区建设并真正做到以社会为学校,全方位的整合教育资源,拓展教育教学的新时空,做到教育教学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师生共学,长幼互动,教育相长;用生活教育理论去指导教育改革,就是只有让学生对自己未知的领域通过动手动脑的探索发现,在“教学做合一”中感悟体验积累,把所学的知识生成构建为自己的真知,老师通过与教学结合在一起的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把真知转化为能力,从而带来教育方式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

一、回归生活思德育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忽视结合社会生活,忽视学生实际与心理需要,缺乏教学的针对性,往往单向灌输,结果把思品课上成了语文课、说教课,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缺乏真正参与教育过程的机会,缺少主动思考、实践体验和自主选择的空间。思想品德课程被严重“学科化”。说和做严重脱离,课堂和生活实践“分道扬镳”。孩子们懂得太多的大道理,却不懂得怎样实实在在去做一件小事.

如今,《品德与社会》新教材中的内容与以往大不相同了:没有了现成的故事,没有可以信手拈来的内容,现成的辨析题也较少。所以,要把品德与社会课教好,教师不但要钻研教材,更要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课前作好准备。为此,新课程就特别强调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要注重生活性与活动体验。(一)回归生活,在生活中立德

课堂是儿童生命成长和教师价值展现的重要场所,教学是师生共同生活的经历。教师要通过各种课堂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提升真实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在享受生活中养成德性,不断成长。

1、在情境中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活场景,营造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更重要的是提供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需求、兴趣等参与课堂活动,在活动中感受、体验、交流,从而提升生活智慧。如《成长的脚印》是一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一课。通过教学能使学生了解自己从小到大成长的过程,体会“长大”的含义,并从中能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力求体现走进学生生活空间,培养学生公民人格的这一理念,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让学生课前收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资料,如:照片、出生证明、病历卡、小衣裤等,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让学生交流自己成长经历这一情境,通过学生曾经穿过的小衣服、小鞋子,以及一些身体特征数据的变化,让他切实地体会到自己长大了。在听小朋友介绍自己的“成长树”的过程中,利用拍摄的照片、录像短片、病历卡等资料,交流自己的点滴事例来感受父母的爱,体会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凝聚了父母的多少关爱!本课的教学通过大量的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因子”的展示与介绍,充盈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无痕地作用、影响着学生,课的最后还设计了让学生通过贺卡对家长说一句真心话的环节,让学生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激发出强烈的感激之情。

2、在整合中发展

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知识经验,有兴趣需要,也有对生活的思考。所以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应在尊重的基础上超越教材,在教材和学生的生活之间建立起内在的有机的联系,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到真实的生活中去观察、感受、分析、反思,使课堂不再是认识、掌握、复制的空间,而是学生实践、创造、获得发展的场所。

3、在反思中提升

课堂教学是生活世界的剪影、生活精华的浓缩,是人类生活实践和经验总结和提炼,其价值就在于对生活的回归反思和修正。所以我一直认为:课堂教学要在尊重多元价值的同时,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理性反思,在反思中认识生活,学会生活,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己的有价值的生活的过程。如在教学三年级的思品课《一张倡议书》时,由于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爱护庄稼教育,和城市里学生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学生感悟有一定的难度,为此老师在教学时利用电脑出示多幅图片帮助学生分清哪些是庄稼,接着为了让学生体会庄稼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老师还在讲解时出示对比图,在课上还看了一段“学生中午倒饭”的片

子,让学生对自己平时的一些错误做法进行反思讨论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二)走进儿童,在教育中育德

品德与社会课强调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要回归生活就要走进儿童,不了解儿童就走不进儿童。因此在教学时必须走进儿童,用儿童的思维教育学生,用儿童的方式引导学生,处处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关注,使课堂凸现鲜明的儿童文化。

1、从问答走向对话

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观强调:德育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是师生心灵碰撞的过程,是心与心对话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对话的场景和氛围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我们可以组织三种形式的对话:一是与生活对话,整理和反思自身的经验;二是与文本对话,实现自身观点与教材内容的融合;三是与课程支持对话,重构对生活、对社会的理解。所谓的课程支持是教师在依据课程目标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围绕教材的“空白点”、儿童的“关注点”、课程的“生长点”自主开发课程资源,是教学走进儿童的有力支撑。如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老师发现学生不懂得分享别人的快乐,对别人获得的成绩有所嫉妒,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两个课程支撑,一是在教学活动中随机捕捉到的学生为成功的同学喝彩的照片,二是在奥运会上飞人刘翔夺冠后全场沸腾和世界各大媒体竟相报道的照片以及录象,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学笑得那么开心?为什么世界各国的人都为刘翔夺冠而欢腾?由此使学生感悟到当我们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别人的时候,自己也拥有了一份快乐。象这样的对话情景便为学生创造了面对生活问题进行自我反思的机会,使学生间、师生间真心相交,真情相诉。

2、从有意思走向有意义

在设计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时,教师不光要重视教学过程中所蕴涵的意义和价值,还要关注教学形式是否恰当是否有意思,学生是否喜欢,因为教育的价值只有在儿童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因此教学的设计始终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反应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有意思的基础上逐步达成有意义,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实现促进儿童发展的有效教学。如在教学《生活中的电视》时,教师组织了有关看电视的利与弊的辩论赛,学生情绪高涨开展了激烈的辩论,而且观点不同——

学生1:电视中有很多我们学生不该看的画面,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