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 古代部分 第四章 古希腊的建筑
合集下载
第4章古代希腊建筑

• 克里特(Crete) 建筑: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 宫(1600-1500B.C.),布局受西亚王宫影响, 但有地形变化,犹如迷宫。厅堂柱廊开敞。
• 迈锡尼建筑 :
卫城狮子门(Lion Gate,约公元前1250),叠 涩拱、三角形装饰石板。
泰仑卫城(Tiryns,约公元前1300)
• 美家仑室(Megaron):方形平面,中间为祈 神的炉子,前部为前厅和敞廊,开向主要庭院。 要通过纪念性的通道和入口方可到达。
至希腊本土,并对希腊本土的文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 用
• 古代爱琴海地区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中各岛 屿、小亚细亚西海岸。
• 西方古典建筑的两个ຫໍສະໝຸດ 头:a, 西亚和埃及建筑;b, 古代爱琴海建筑
• 古代爱琴海文明:先为西亚的特洛伊,再是希 腊本土的迈锡尼,后是克里特岛。古代爱琴海 文明以迈西尼、克里特为中心。公元前15世纪 左右,为多立安民族所破坏。
爱 琴 海 地 域 图
爱琴文化的发展过程
• 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文化 • 公元前1500年——迈锡尼文化 • 公元前1200年——多利亚人时期 • 公元前900年 —— 荷马时代 • 公元前800年 —— 雅典及奴隶制城邦国建立 • 公元前600年 —— 雅典霸权建立 • 公元前500年 —— 雅典衰落
克诺索斯宫殿
克诺索斯宫殿室内壁画
迈锡尼文化
• 公元前1700年—1500年: 在希腊的南部逐步形成了一个以迈锡克人为中心的奴隶制
国家。 • 公元前1450年—1400年:
迈锡克人占领了克里特的克诺索斯宫殿,迈锡尼文化从此 取代了克里特文化,进入了迈锡尼文化时期。
泰 仑 卫 城
迈 锡 尼 狮 子 门
外国建筑史
2004. 12.10
• 迈锡尼建筑 :
卫城狮子门(Lion Gate,约公元前1250),叠 涩拱、三角形装饰石板。
泰仑卫城(Tiryns,约公元前1300)
• 美家仑室(Megaron):方形平面,中间为祈 神的炉子,前部为前厅和敞廊,开向主要庭院。 要通过纪念性的通道和入口方可到达。
至希腊本土,并对希腊本土的文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 用
• 古代爱琴海地区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中各岛 屿、小亚细亚西海岸。
• 西方古典建筑的两个ຫໍສະໝຸດ 头:a, 西亚和埃及建筑;b, 古代爱琴海建筑
• 古代爱琴海文明:先为西亚的特洛伊,再是希 腊本土的迈锡尼,后是克里特岛。古代爱琴海 文明以迈西尼、克里特为中心。公元前15世纪 左右,为多立安民族所破坏。
爱 琴 海 地 域 图
爱琴文化的发展过程
• 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文化 • 公元前1500年——迈锡尼文化 • 公元前1200年——多利亚人时期 • 公元前900年 —— 荷马时代 • 公元前800年 —— 雅典及奴隶制城邦国建立 • 公元前600年 —— 雅典霸权建立 • 公元前500年 —— 雅典衰落
克诺索斯宫殿
克诺索斯宫殿室内壁画
迈锡尼文化
• 公元前1700年—1500年: 在希腊的南部逐步形成了一个以迈锡克人为中心的奴隶制
国家。 • 公元前1450年—1400年:
迈锡克人占领了克里特的克诺索斯宫殿,迈锡尼文化从此 取代了克里特文化,进入了迈锡尼文化时期。
泰 仑 卫 城
迈 锡 尼 狮 子 门
外国建筑史
2004. 12.10
外国建筑史---第四讲 古希腊建筑

形制
平面——多为矩形平面,长宽比接近2:1;台基三层
平面演化:端柱式→前后廊列柱式→列柱围廊式;
东立面(主立面)和西立面构图——三段式处理基座pedestal、柱式order(柱子+檐部)、 山花pediment
建筑
2、露天剧场(Amphitheater) 意义
希腊人文化生活的中心,现代观演 类建筑的原型
希腊爱奥尼柱式
一种是流行于小亚细亚先进共和城邦里的 柱式。比较秀美华丽,比例轻快,开间宽 阔,反映着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平民们的 艺术趣味。 • 柱础线脚细密 • 柱高为柱径的9~10倍 • 柱身有24个平齿凹槽 • 柱头为一对涡卷 • 额枋做划分,檐壁有连续浮雕 • 柱式造型优美典雅
希腊科林斯柱式
古希腊建筑
( Greek Architecture,12th c~ 146B.C. 希腊被罗马所灭)
概述
古希腊建筑是古代建筑的辉煌时期,上古时代(奴隶制时期)最精美的 建筑体系,是建筑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典范。
地理概念
古希腊是一个区域概念,指希腊民族沿爱琴海周围所聚居地区的总称,地理范围以今 天的希腊半岛为中心,还包括爱琴海上诸岛屿、小亚细亚、西西里岛及意大利南部等 处当时存在的许多城邦制国家。
构成
观众席、乐池、舞台
特点
注重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建筑
3、集中式纪念性建筑 奖杯亭
构图手法: A.遵循多层建筑组合的普遍原则, 基本单元的完整性 B.方与圆形的自然衔接与交切 C.处理成下重上轻
建筑
4、卫城(Acropolis) 意义
古希腊特有的圣地建筑群,城 市守护神的居所和重要的公共 活动中心
位置
城市高处
布局特色
松散、自由的拓扑结构—总体 的不规则与单体的规则并存
平面——多为矩形平面,长宽比接近2:1;台基三层
平面演化:端柱式→前后廊列柱式→列柱围廊式;
东立面(主立面)和西立面构图——三段式处理基座pedestal、柱式order(柱子+檐部)、 山花pediment
建筑
2、露天剧场(Amphitheater) 意义
希腊人文化生活的中心,现代观演 类建筑的原型
希腊爱奥尼柱式
一种是流行于小亚细亚先进共和城邦里的 柱式。比较秀美华丽,比例轻快,开间宽 阔,反映着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平民们的 艺术趣味。 • 柱础线脚细密 • 柱高为柱径的9~10倍 • 柱身有24个平齿凹槽 • 柱头为一对涡卷 • 额枋做划分,檐壁有连续浮雕 • 柱式造型优美典雅
希腊科林斯柱式
古希腊建筑
( Greek Architecture,12th c~ 146B.C. 希腊被罗马所灭)
概述
古希腊建筑是古代建筑的辉煌时期,上古时代(奴隶制时期)最精美的 建筑体系,是建筑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典范。
地理概念
古希腊是一个区域概念,指希腊民族沿爱琴海周围所聚居地区的总称,地理范围以今 天的希腊半岛为中心,还包括爱琴海上诸岛屿、小亚细亚、西西里岛及意大利南部等 处当时存在的许多城邦制国家。
构成
观众席、乐池、舞台
特点
注重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建筑
3、集中式纪念性建筑 奖杯亭
构图手法: A.遵循多层建筑组合的普遍原则, 基本单元的完整性 B.方与圆形的自然衔接与交切 C.处理成下重上轻
建筑
4、卫城(Acropolis) 意义
古希腊特有的圣地建筑群,城 市守护神的居所和重要的公共 活动中心
位置
城市高处
布局特色
松散、自由的拓扑结构—总体 的不规则与单体的规则并存
最新外国建筑史-古希腊建筑

每个时期的社会状况与建筑特征
(4)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2世纪。
社会状况:希波战争→公元前431-前404年,爆发伯罗奔尼 撒战争(雅典与斯巴达)→公元前338年,马其
顿王统一了全希腊。 随后亚历山大大帝建立了横跨欧、亚、非
三大洲的大帝国,并且大力倡导希腊文化,促 进了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建筑方面:公共生活空前发达,世俗的公共建筑类型增加 ,功能转化,艺术手段丰富多了。
• 苏格拉底:“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 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
• 亚里斯多德: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 人的地位不断提高,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希腊三哲
• 人文主义
人文精神: ➢ 以人为本、尊重人、赞美人、发挥人的体能和智能
对人的审美感受的强调和张扬 ➢ 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
1
自然情况
2
人文情况
3
精神生活-宗教
☆古希腊的自然情况
• 号称第五大古代文明,山多、地少、海阔,山丘纵横、 岛屿密布、河流交错,也被世人称为海洋文明。
☆奥林匹斯山
• 坐落在希腊北部,高2917米,希腊最高峰。 • 奥运圣火的精神源头。
☆古希腊的自然情况
• 地少、海阔:可耕的良田少,只有通过手工业+航海业对外商业贸易 来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
• 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夏季干爽。既无欧陆冬季之严寒,更无非 洲夏日之酷热,这又为希腊人进行户外活动尤其是扬帆远航创造了 条件。 因此,不管是为了寻找土地还是为了追求商机,海外航行促进与 外界的频繁交往,利于他们吸收不同地区的先进文化,从而影响建 筑结构。
• 山多:对建造的影响,卫城,剧场等
材料:境内蕴藏着丰 富的大理石、陶土和 金属资源,为发展建 筑、雕刻提供了优越 的条件。
外国建筑史-古希腊建筑

• 在这片区域内,存在着数百个大小不一的袖珍型主权国家——城邦( Polis或city-state)。
• “城邦”在古希腊语中为“πσλιζ”,“polis”是其拉丁化的拼写,它的 英语意译是“city-state”,中文的“城邦”(或“城市国家”)一词便 是来源于此,而“波里斯”或“波里”等术语则是对“polis”的音译。
A、四个立面连续统一,符合庙宇作为建筑群中心需要 B、造成了丰富的光影和虚实的变化,消除了封闭的墙面的沉闷
之感; C、使庙宇同自然互相渗透交流,结合密切。
单进围廊式
(2)发展成两进围廊式或假两进围廊式。
两进:内外两圈柱子 假两进:只有一圈,但廊子深度相当于两圈
古希腊柱式的发展演变及艺术特色
(一)柱式(order)的定义 石建筑物的各个构成部分
☆两种柱式
柱式的构成:
1、柱子Column:柱础Base、 柱身Shaft、 柱头Capital(托板Abacus、柱冠)
2、檐部Entablature:额枋Epistyle/Architrave、 檐壁Frieze、 檐口Cornice
3、底座:阶座/基座
1、多立克(Doric)柱式
风格:刚劲雄健
• 山多:对建造的影响,卫城,剧场等
材料:境内蕴藏着丰 富的大理石、陶土和 金属资源,为发展建 筑、雕刻提供了优越 的条件。
古希腊自然环境
☆古希腊的人文情况
• 爱琴文化建筑的影响:希腊文明的早期形态,克 里特-迈锡尼文明
• 文化:力图以理性的知识把握世界,强调人文, 雕塑、诗歌、音乐、戏剧的成熟。
特点:沉重、粗笨,仿男子体形, 反映了寡头贵族的艺术趣味。
外形:多立克的柱头是简单而刚挺 的倒立圆锥台,柱身凹槽相 交成锋利的棱角,没有柱础, 柱子的收分和卷杀十分明显, 力透着男性体态的刚劲雄健 之美。
• “城邦”在古希腊语中为“πσλιζ”,“polis”是其拉丁化的拼写,它的 英语意译是“city-state”,中文的“城邦”(或“城市国家”)一词便 是来源于此,而“波里斯”或“波里”等术语则是对“polis”的音译。
A、四个立面连续统一,符合庙宇作为建筑群中心需要 B、造成了丰富的光影和虚实的变化,消除了封闭的墙面的沉闷
之感; C、使庙宇同自然互相渗透交流,结合密切。
单进围廊式
(2)发展成两进围廊式或假两进围廊式。
两进:内外两圈柱子 假两进:只有一圈,但廊子深度相当于两圈
古希腊柱式的发展演变及艺术特色
(一)柱式(order)的定义 石建筑物的各个构成部分
☆两种柱式
柱式的构成:
1、柱子Column:柱础Base、 柱身Shaft、 柱头Capital(托板Abacus、柱冠)
2、檐部Entablature:额枋Epistyle/Architrave、 檐壁Frieze、 檐口Cornice
3、底座:阶座/基座
1、多立克(Doric)柱式
风格:刚劲雄健
• 山多:对建造的影响,卫城,剧场等
材料:境内蕴藏着丰 富的大理石、陶土和 金属资源,为发展建 筑、雕刻提供了优越 的条件。
古希腊自然环境
☆古希腊的人文情况
• 爱琴文化建筑的影响:希腊文明的早期形态,克 里特-迈锡尼文明
• 文化:力图以理性的知识把握世界,强调人文, 雕塑、诗歌、音乐、戏剧的成熟。
特点:沉重、粗笨,仿男子体形, 反映了寡头贵族的艺术趣味。
外形:多立克的柱头是简单而刚挺 的倒立圆锥台,柱身凹槽相 交成锋利的棱角,没有柱础, 柱子的收分和卷杀十分明显, 力透着男性体态的刚劲雄健 之美。
第四章 古代希腊建筑

二、两种柱式: 石造的大型庙宇典型形制是围廊式。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 术处理基本决定了庙宇的面貌。
到公元前6世纪,有了成套做法,就叫“柱式”。
神 殿 各 部 分 名 称
两种柱式同时在演进。一种是流行于小亚细亚先进共和城邦 里的爱奥尼式(Ionic),一种是意大利、西西里一带寡头制 城邦里的多立克式(Doric)。
圣地建筑群
在氏族制时代,部落的政治、军事和宗教中心是卫城。 部落首领的宫殿里,正厅中央设着祭祀祖先的火塘,它是维系 全氏族宗教的象征。在小亚细亚、爱琴和阿提加地区,许多平 民从事手工业、商业和航海业,他们同氏族的关系薄弱了,地 域部落代替了氏族部落,民间的保护神崇拜就代替了祖先崇拜, 守护神的祭坛代替了正室里的火塘。同时,民间的自然神圣地, 也发达起来,有一些圣地的重要性超过了旧的卫城。
第一节 圣地和庙宇的演进
一、圣地建筑群的演进
1、圣地建筑的形成:a、平民取得了胜利----建立了共和制城。 b、氏族部落被地域部落取代。 c、民间的守护神崇拜代替了祖先崇拜。
2、建筑特点:追求同自然环境想协调,它不求平整对称,乐于顺应和
利用各种复杂的地形,构成活泼多变的建筑景色,而由庙宇统率全局, 往往在圣地的道路上,第一眼就能看到庙宇的最佳角度,并同时呈现
二.建筑装饰:
•
建筑内外充满大量的雕刻,本身几乎就
是一件雕刻品。建筑的比例和谐得体,构图
生动,柱头、花饰线脚雕刻精细。雕刻也因
柱式分为多立克式和爱奥尼奥式,前者为高
浮雕或圆浮雕,注重体量,后者为浅浮雕,
重视线条。
• 三.神庙: 古希腊建筑中最重要的类型,早 期形制受爱琴时期的美加仑室影响后,发展 为围廊式,多作为城市的中心。内部空间没 有特别的追求,反映古希腊简洁、单纯的审 美标准,并以此形成典型的纪念性形式。
外国建筑史(爱琴文化建筑、古希腊建筑)

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夏、商、西周王朝和春秋 战国时期 夏 王 朝(大禹)公元前21世纪——前 16世纪 商 王 朝(成汤)公元前16世纪——前 11世纪 西周王朝(后稷)公元前12世纪——前 771年 春秋战国(东周)公元前770年 ——前 221年
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
三、建筑实例
1、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的王宫——纤细华丽,空间复杂,风格平易。
雕 塑 - 掷 铁 饼 者
雕 塑 - 爱 神 维 纳 斯
雕 塑 - 摩 西
雕 塑 - 仕 女
雕 塑 - 斗 士
高浮雕-人与人头马搏斗
高 浮 雕 - 仕 女
浮 雕-仕 女
浮雕-战斗
壁 画 - 仕 女
壁 画 - 青 年
油 漆 画
漆 盘
器 皿
器 皿
器 皿
古代西腊对世界建筑的深刻影响
第四章—古代希腊建筑
5比较(图49-54P41书P43)详细见讲稿 ⑥柱式的结构逻辑 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1、 承重部分:柱饿坊——①垂直构体,柱作竖直划分(凹 槽) ②水平构件饿坊作水平划分(水平线脚) 2、非承重结构檐(檐口檐壁)——装饰多用此处 ⑦柱式的适应性——强调强大的生命力不受教条约束随环境规 模而变化(室内室外角柱中柱)可用于多中性质的建筑灵活 可调整:如开间细部尤其是爱奥尼适应性更强用于庙宇宫殿 Doric柱:早期的柱头象一只浅浅的碗侧面围廊弯而柔软到了古 典盛期成为一中倒置的圆锥围廊2边有提刚劲挺拔西长比柱身 粗,早期的有点沉重到怕提农包括柱头的高度比为底面直径 的5.47倍很匀称,但不具雄健的气质,槽于槽之间的相交成 很锋利的线造成光线的变化使柱显得更加峻峭有加(图说 P41P52)
精典的建筑型制 完美的艺术形象 严谨的设计原则 成功的技术经验
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
三、建筑实例
1、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的王宫——纤细华丽,空间复杂,风格平易。
雕 塑 - 掷 铁 饼 者
雕 塑 - 爱 神 维 纳 斯
雕 塑 - 摩 西
雕 塑 - 仕 女
雕 塑 - 斗 士
高浮雕-人与人头马搏斗
高 浮 雕 - 仕 女
浮 雕-仕 女
浮雕-战斗
壁 画 - 仕 女
壁 画 - 青 年
油 漆 画
漆 盘
器 皿
器 皿
器 皿
古代西腊对世界建筑的深刻影响
第四章—古代希腊建筑
5比较(图49-54P41书P43)详细见讲稿 ⑥柱式的结构逻辑 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1、 承重部分:柱饿坊——①垂直构体,柱作竖直划分(凹 槽) ②水平构件饿坊作水平划分(水平线脚) 2、非承重结构檐(檐口檐壁)——装饰多用此处 ⑦柱式的适应性——强调强大的生命力不受教条约束随环境规 模而变化(室内室外角柱中柱)可用于多中性质的建筑灵活 可调整:如开间细部尤其是爱奥尼适应性更强用于庙宇宫殿 Doric柱:早期的柱头象一只浅浅的碗侧面围廊弯而柔软到了古 典盛期成为一中倒置的圆锥围廊2边有提刚劲挺拔西长比柱身 粗,早期的有点沉重到怕提农包括柱头的高度比为底面直径 的5.47倍很匀称,但不具雄健的气质,槽于槽之间的相交成 很锋利的线造成光线的变化使柱显得更加峻峭有加(图说 P41P52)
精典的建筑型制 完美的艺术形象 严谨的设计原则 成功的技术经验
外国建筑史-古希腊建筑

墙体砌筑与精细处理
墙体砌筑
古希腊建筑的墙体采用石砌块垒成, 砌块之间砌缝严密,不使用胶结材料 。这种砌筑方式使得墙体具有良好的 承重能力和隔热性能。
精细处理
在墙体的砌筑过程中,古希腊建筑师 注重细节处理,如砌块的平整度和砌 缝的均匀度等。这些细节处理使得建 筑物在外观上更加美观和精致。
形式变化与内部空间特点
腊建筑。
雅典娜胜利神庙是为了纪念 雅典在战争中的胜利而建造 的,其建筑风格简约而典雅
。
神庙内原本供奉着雅典娜的神 像和胜利女神的雕像,是古希 腊人祈求战争胜利和和平的重
要场所之一。
03
CATALOGUE
古希腊建筑元素与风格
梁柱体系与石料运用
梁柱体系
古希腊建筑的结构属于梁柱体系 ,其中石梁和石柱是主要的承重 构件。这种体系使得建筑物在视 觉效果上显得轻盈而优雅。
建筑应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关注人们的使用需求和 情感体验,创造出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建筑空间
。
THANKS
感谢观看
卫城是综合性的公共建筑,为 宗教政治的中心地,其中包括 了多座神庙和露天剧场等建筑 。
雅典卫城的建筑风格典雅端庄 ,展现了古希腊人对美学和艺 术的追求。
宙斯神庙
位于希腊雅典卫城东南面,是古 希腊最大的神庙之一。
宙斯神庙是为了祭祀宙斯而建的 ,其建筑风格雄伟壮观,彰显了 古希腊人对众神之王宙斯的崇敬
外国建筑史-古希腊建筑
汇报人:
2024-03-16
目录
• 古希腊建筑概述 • 著名古希腊风格建筑 • 古希腊建筑元素与风格 • 古希腊建筑对后世影响 • 总结与展望
01
CATALOGUE
古希腊建筑概述
欧洲建筑先河
外国建筑史(爱琴文化建筑、古希腊建筑)

第四章—古代希腊建筑
5比较(图49-54P41书P43)详细见讲稿 ⑥柱式的结构逻辑 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1、 承重部分:柱饿坊——①垂直构体,柱作竖直划分(凹 槽) ②水平构件饿坊作水平划分(水平线脚) 2、非承重结构檐(檐口檐壁)——装饰多用此处 ⑦柱式的适应性——强调强大的生命力不受教条约束随环境规 模而变化(室内室外角柱中柱)可用于多中性质的建筑灵活 可调整:如开间细部尤其是爱奥尼适应性更强用于庙宇宫殿 Doric柱:早期的柱头象一只浅浅的碗侧面围廊弯而柔软到了古 典盛期成为一中倒置的圆锥围廊2边有提刚劲挺拔西长比柱身 粗,早期的有点沉重到怕提农包括柱头的高度比为底面直径 的5.47倍很匀称,但不具雄健的气质,槽于槽之间的相交成 很锋利的线造成光线的变化使柱显得更加峻峭有加(图说 P41P52)
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
2、迈锡尼城的狮子门——BC2000下半叶,迈锡尼城巨石砌筑,防御性强,
结构合理。
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
3、泰伦卫城——粗犷 雄健,防御性强。
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
四、爱琴文化建筑的特点及成就: 1、以正室为核心的宫殿建筑群布局 2、工字形的平面的门 3、柱子的型制:上粗下细 五、作业和思考题: 爱琴文化的建筑特点有哪些?
第四章—古代希腊建筑
一、 自然状况: 1、由上百个位于爱琴 海周围得城邦组成的 地区较希腊 2、气候温和,空气透 明,适合户外活动, 雨量充足 3、生产大理石,石灰 石。 古代西腊是欧洲文化 的摇篮,古代的西腊 建筑开拓了欧洲建筑 的先河。 大致相当于中国 (东周王朝)春秋战 国时期(公元前770 年 ——前221年)。
第四章—古代希腊建筑
檐口挑出的部分的底面有一种叫顶板的装饰构件。在长方 型的石板上雕出几排圆疙瘩。每快3拢板上方有一块,其 间隔嵌板上也有一块。从间隔上,从下往上形成1;2;4 (柱距.嵌板.钉板)的节奏,构件及其间距越往上越小, 就象树木由根到梢的变化一样,有生产的活力。 Doric方棱方角,没有曲线线脚没有经过雕饰的线脚,保持 他风格的纯粹。 柱身凹槽比Doric多几个,槽与槽之间不相交,保留着一小 段圆形柱身外廊的弧面,粹而且处处与Doric对比Ionic柱: 也是风格纯 它形成很早但定型比Doric晚,在古希腊时代还有些做法有 明显的变化。 柱基是两或三层的凸圆盘和凸圆槽组成的像压缩的弹簧, 很有弹性。 所以柱身上垂直线条密而且柔和,显得轻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希腊
剧场和会堂:
古希腊
帕迦玛的宙斯祭坛
据维特鲁威记载,观众席里每隔一定距离安一个 铜瓮,起共鸣作用,以改善音质。 在麦迦洛波里斯剧场舞台后化装室小屋的后面 ,造了一个大会堂(约公元前370~360年),平面 是矩形的,66mX52m,大约能容纳1万人。座位 沿三面排列,逐排升起。最巧妙的是室内的柱子 都按以讲台为中心的放射线排列,不致遮挡讲台 的视线。
古希腊
第四节
开拓新领域
雅典风塔--------(约公元前48年)
平面
透视
剖面
古希腊
雅典风塔----(约公元前48年)
该风塔是安德罗尼库在雅 典建造的计时的建筑物。它 是一座八角形的大理石建筑 ,高12.8米,直径7.9米,对 应于罗盘上主方位的8个面都 在其雕带部分饰以代表风的 浮雕像。在它下面,面对太 阳的各面是日规的刻度线。 顶部风标做成半人半鱼海神 像,内装一水钟(漏壶),以便 在没有阳光时用以计时。 雅典风塔立面
古希腊
爱奥尼式柱头复原图
科林斯式柱头复原图
古希腊
古希腊
二、风格的成熟
一个成熟的风格要具备三点: 1、独特性 2、一贯性 3、稳定性
第三节
雅典卫城
雅典作为全希腊的盟主,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建筑种类有: 元老院、议事厅、剧场、俱乐部、画廊、旅馆、商场、作坊、 船埠、体育场等公共建筑。
古希腊
建设的目的:
第一节 圣地和庙宇的演进
一、圣地建筑群的演进
1、圣地建筑的形成:a、平民取得了胜利----建立了 共和制城。 b、氏族部落被地域部落取代。 c、民间的守护神崇拜代替了祖先崇拜。
古希腊
2、建筑特点:追求同自然环境想协调,它不求平整对称,乐 于顺应和利用各种复杂的地形,构成活泼多变的建筑景色, 而由庙宇统率全局,往往在圣地的道路上,第一眼就能看到 庙宇的最佳角度,并同时呈现它的长度、高度和宽度。
帕台农横剖面图
古希腊
帕提农立面
帕提农剖面
古希腊
古希腊
帕 提 农
古希腊
帕 提 农 神 庙 近 景
古希腊
帕 提 农 神 庙 1
古希腊
雅典帕台农东立面
要使立面看起来觉得平整的话,那么要 像G图的作法。
假如作得真正平整的话,则看来有此现 象。
希腊帕台农神庙之立面视觉修正的情况 。 古希腊
透视矫正法:
古希腊
综述:
帕提农代表着古希腊多立克柱式的最高成就。它的比例匀称,风格 刚劲雄健而全然没有丝毫的重拙之感。它可能存在着一个重复使用的比 数:4:9台基的宽比长,柱子的底径比柱中线距,正面水平檐口的高比 正面的宽,大体都是4:9,从而使它的构图有条不紊。檐部比较薄(高3. 29m,与柱高之比为1:3.17),柱间净空比较宽(正面的2.40m,约1. 26个柱径),柱子比较修长(1:5.48),不象它以前的多立克柱式那么沉重 ,都易于同爱奥尼柱式协调。柱头外廓近于45度斜线,坚挺有力。它的 处理十分精巧细致:为了使建筑物显得更庄重,除了加粗角柱(底径1. 944m),缩小角开间(净空1.78m)外,所有柱子都略向后倾大约7cm,
古希腊
五、伊瑞克提翁
伊瑞克提翁是古典盛期爱奥尼柱式的代表。它东面的柱廊的柱子高 6.583m,底径0.692m,细长比为1:9.5。开间净空2.05个底径。柱头 高度缩小为0.613个底径,涡卷坚实有力。角柱柱头在正面和侧面各有 一对涡卷,转角上的涡卷斜向45度伸出,使正、侧面连续。
古希腊
伊瑞克仙神庙
明暗修正——背景亮的(右)看起 来较小,反之看起来较大(左)故角 柱(背景是亮的)比中间柱为大 .
字体之修正——愈上面字体愈大
古希腊
两平行线中央有 帕台农神庙之柱 子的收分 两平行线中央有两凸曲线, 则中央有较大的感觉。 两凹曲线,则中 央有缩小的感觉
古希腊
柱子收分的方法,ab
与cd为底与顶之直径,由 柱高分成三等分得三条水 平线,由c点作垂线交于 弧线与“3”,a3分成三等 分得1、2、3点,各作垂线 与水平线相交,连接其外 轮廓而得此凸肚状。
古希腊
同时它们又向各个立面的中央微有倾侧,愈靠外的倾侧愈多,角柱向对 角线方向后倾大约10cm。(据推算,所有的柱子的延长线大约在三英里 的上空汇交)柱子有卷杀而不很显著,柱高2/5处,外廓凸出于上下直 径两端所连直线最多,也不过1.7cm左右,柱子因此既有弹性而又硬 朗;整个台基是一个极细微的弧面;额枋和台基上沿都呈中央隆起的曲 线,在短边隆起7cm,在长边llcm。墙垣都有收分,内壁垂直而外壁微 向后倾。这些精致细微的处理使庙宇更加稳定,更加丰满有生气。
公元前6世纪末,庙宇的惯例是圣堂内部设两排柱子,形成 中央空间,设置神像,庙宇宽度逐渐增加,到公元前5世纪,最常 见的围廊式庙宇是6*13柱,圣堂的长宽之比为2:1
古希腊
古希腊
第二节
一、木建筑向石建筑的过渡
柱子的演进
用陶瓷来保护木构架,从而将线脚引进了 建筑,同时也将彩绘引进了建筑。 石材先做柱子-----额枋-----石材建筑
(公元前四年公元前四O五年)
古希腊
剖面图
南边女像柱廊立面图
古希腊
平面图 建筑外观
古希腊
女像柱
胜利神庙
古希腊
依 瑞 克 先
古希腊
依 瑞 克 先 神 庙
古希腊
六、伊瑞克提翁和帕提农神庙的关系:
伊瑞克提翁同帕提农在各方面都鲜明地对比着。它用爱奥 尼拄式同帕提农的多立克柱式在风格上对比,它用不对称的、 复合的形体同帕提农的对称的、单纯的长方体对比;它的活泼 轻巧对比着帕提农的凝重端庄;它的装饰虽然繁富,但色彩淡 雅,正好对—比出帕提农的金碧辉煌;它以朝南的白大理石墙 对比帕提农朝北的拄廊。南墙上的石块甚至经过磨光,也许有 意用它反射阳光给帕提农的北廊。 这个对比的处理,不仅避免了重复的体形和样式,使建筑 群丰富生动,而且,体积不大的伊瑞克提翁(圣堂基底11. 63mX23.5m)离高大的帕提农只有40m,如果不采取强烈的对比 ,它就会被压倒,显得象个侏儒。而在对比之下,它却起了十 分重要的活跃的作用。
二两种柱式: 石造的大型庙宇典型形制是围廊式。 到公元前6世纪,有了成套做法,就叫“柱式”。
古希腊
“柱式”是指: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 两种柱式是指爱奥尼柱式和多立克柱式。
爱奥尼柱式:比较秀美华丽,比例轻快,开间宽阔,反映从事手 工业和商业的平民之间的艺术趣味。 多立克柱式:沉重、粗笨,反映着寡头贵族的艺术趣味多立克刚 毅雄伟而爱奥尼柔和端丽。
其 中
雅 典 卫 城 平 面 图
: 12 11 10 . . . 底 雅 波 奥 典 斯 聂 娜 人 苏 普 人 斯 洛 侵 剧 马 前 场 可 的 。 斯 雅 巨 典 型 娜 铜 像 位 置 · 9 . 伊 瑞 克 仙 神 庙 。 8 . 罗 马 神 庙 遗 迹 。 7 . 帕 台 农 神 庙 2 . 山 门 。 1 . 胜 利 神 神 庙 。
二、庙宇形制的演进
一间圣堂,木构架和土坯建筑,为了保护墙面,常沿 边搭一圈棚子遮雨,形成柱廊。
柱廊的作用:它使庙宇四个立面连续统一,符合庙
古希腊
庙宇在建筑群中的位置的要求,它造成了丰富的光影和虚实的变化 ,消除了封闭的墙面的沉闷之感,它使庙宇同自然相互渗透,关系 和谐,它的形象适合于民间自然神的宗教观念,适合圣地上的世俗 的节庆活动。
古希腊
神 殿 各 部 分 名 称
古希腊
爱奥尼柱式 多立克柱式
古希腊
以三陇板的宽度为1 ,则陇间板的宽度 为1.5,柱底径为2.5 ,柱高为10柱中线 距为5(角开间为4.5) ,檐部的总高(不计 ( 天沟边缘)为4,台基 面长为61,宽为26 ,等等,都是简单 的倍数。
奥林比亚的宙斯庙
古希腊
多立克式、爱奥尼式、科林斯式三种形式比较图
第一,基座和亭子各有完整的台基和檐部,构图独立,然后再谋求二 者的协调统一。这是多层的建筑组合普遍遵守的法则;
第二,圆亭和方基座相切,这是圆形和方形体积间常用的交接法;
第三,下部简洁厚重,越往上越轻快华丽,分划越细。
古希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希腊戏曲艺术中心:雅典狄奥尼索斯剧场
它是最早的希腊剧场,坐落于雅典卫城南侧。所有现存的希腊戏剧均在此首演。
一、赞美雅典,纪念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和炫耀 它的霸主地位。 二、把卫城建成全希腊的宗教和文化中心,吸引各 地的人前来,以繁荣雅典。 三、给各行业的工匠以就业的机会,建设中限定使 用奴隶的数量不得超过工人总数的25%。 四、感谢守护神雅典娜
古希腊
一、卫城的布局 卫城位置:卫城在雅典称中央一个不大的孤立的山 冈上,山顶上石灰裸露,大致平坦, 高于平地70--80米,东西长约280米, 南北最宽出约130米。
( )
雅 典 卫 城 鸟 瞰
古希腊
古希腊
三、山门
建于公元前449--421年为爱奥尼柱式, 比较粗(1:7.68) 卡里克特设计
雅典卫城山门平面及剖面
古希腊
四、帕提农神庙
典娜的庙,
帕提农原意为“处女宫”,是守护神雅
卫城的主题建筑物。
帕台农神庙公元前四四七年公元前四年
古希腊
帕台农平面图
帕台农内的雅典娜的巨像
古希腊
列雪格拉得音乐纪念亭(公元前334年)
该亭又称“狄奥根尼斯之灯”,建于雅典,以褒奖 在酒神节上获得胜利的乐队,是现存最早使用科林斯 柱式的例子。下为4米高的方形基座,上为6.5米高的 圆形建筑。檐壁雕刻描写神话中泰仓尼安海海盗被狄 奥尼索斯(酒神)变成海豚的场面。
古希腊
古希腊
它的构图手法是:
4.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后期一公元前1世纪),为古希腊历史后 期,希腊文化远播西亚和北非,与地方风格结合,形成不同的地方特 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