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级湿地公园运行现状、区域分布格局与类型划
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公报剖析

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公报2009年7月-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对中国境内的36处国际重要湿地(截止到2008年12月)的生态状况进行了评估。
评价周期为2005年至2008年。
评价结果将为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管理和履行《湿地公约》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一、国际重要湿地的基本概况依照《湿地公约》第二条,各缔约国应指定其领土内适当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并给予充分、有效的保护。
目前中国已有36处湿地分四批列入了该名录。
第一批6处是中国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时列入的;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米埔内后海湾成为中国第7处国际重要湿地;第二、三、四批分别有14处、9处和6处湿地于2002年、2005年和200 8年获得湿地公约认可。
至2010年12月,全世界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达1910处,面积达186.88万平方公里。
截止到2008年12月,中国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达36处,湿地总面积287.84万公顷,约占全国自然湿地总面积的7.95%。
二、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状况根据国际重要湿地的主要保护对象和湿地类型的不同,本次评估将国际重要湿地划分为三种类型,即濒危物种保护类型、近海与海岸湿地类型和内陆湿地类型。
本次评估针对不同类型的国际重要湿地分别采用不同的评估指标对其生态状况进行评价。
参与生态评估的36处国际重要湿地总体状况较好(详见表1),除3处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状况为“中”外,其余均为“优”。
表1 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评估表注:表中国际重要湿地按类型和批准列入批次及名单顺序排序。
1、濒危物种保护类型的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濒危物种保护类型的国际重要湿地共4处,分别为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连斑海豹自然保护区、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海长江口中华鲟湿地自然保护区。
该类型国际重要湿地以濒危物种种群数量变化率和濒危物种栖息地面积变化率为评价指标,整体生态状况良好,除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状况为“中”外,其余均为“优”。
关于我国湿地的现状与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国湿地的现状与发展的调查报告——以杭州湾湿地公园为例摘要: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我们小组5个成员对杭州湾湿地公园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在后期加以文献调查。
通过调查,我对中国的湿地现状有了个大致了解。
从横向看,我国自1992年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之后,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湿地的措施,建立了许多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从纵向看,我国湿地保护落后欧美国家40年,湿地保护意识也不够深入人心。
因此,我国湿地的发展空间很大,在对其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可创造其经济价值。
关键字:湿地现状发展前言:实践目的及意义:了解我国湿地的现状,对湿地的未来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使更多人关注湿地;实践时间及地点:2013年7月28日~30日,杭州湾湿地公园;实践人员:调查手段:实地调查与文献调查相结合。
正文:湿地的简介湿地是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盐沼、水稻田、水库和池塘等的总称,它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
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
杭州湾湿地公园调查情况杭州湾湿地公园是宁波唯一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是澳大利亚至西伯利亚候鸟迁徙线上重要的“中转站”,每年有上百种、几十万只候鸟在迁徙途中经过此地。
我们一路穿行,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芦苇林,真可谓是“蒹葭苍苍”。
可惜不是候鸟迁徙的季节,未能有幸欣赏到大规模候鸟齐飞的壮观景象。
乘坐乌篷船,在回环曲折的河道和水面中穿梭之时,有种“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感觉——时而见着几只绿头鸭在水面悠游,时而碰着久违的儿时记忆里的红蜻蜓,时而看着白鹭三三两两地从芦苇中飞起,不由想起郭沫若先生之言:“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船行至码头,右侧便是水禽栖息区,此区域西北角生活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麋鹿,传说中的“四不像”,旁边的宣传栏上还重点介绍了去年第一头在此处出生的小麋鹿。
简述我国保护湿地的主要现状

简述我国保护湿地的主要现状一、概念狭义:一般被认为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
广义:则被定义为“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湿地公约》中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米的水域。
同时还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以及退潮时水源不超过6 米的沿岸带水区。
二、我国湿地现状分布中国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在中国境内,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布,一个地区内常常有多种湿地类型,一种湿地类型又常常分布于多个地区。
我国湿地分布可以概括为3个点:1 我国湿地总面积大,种类丰富据统计中国的湿地面积约为6590 多万公顷(不包括江河、池塘),占世界湿地总面积的10%,据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位。
其中天然湿地约为2594万公顷,人工湿地约4000 万公顷。
照湿地公约对湿地类型的划分,31 类天然湿地和9 类人工湿地在中国均有分布。
2 我国湿地分布辽阔我国湿地地理分布主要有八个区域:东北湿地,杭州湾北滨海湿地,杭州湾以南沿海湿地,云贵高原湿地,蒙新干旱、半干旱湿地,青藏高原高寒湿地和长江中下游湿地;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江源地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是世界上江河最多的地区,湿地面积在一万平方公里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湿地区,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3 我国湿地动植物资源丰富据初步统计我国湿地的植被约有101 科,中国湿地的高等植物中属濒危种类的有100 多种;中国海岸带湿地生物种类约有8200 种;其中植物5000 种,动物3200 种。
中国的内陆湿地高等植物约1548 种,高等动物1500 多种。
中国有淡水鱼类770 多种或亚种,其中包括许多洄游鱼类,它们借助湿地系统提供的特殊环境产卵繁殖。
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资源分析

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资源分析第一节湿地类型、分布与面积一、湿地类型和分布湖南城步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资源比较丰富,类型相对多样。
根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的分类系统,参照湖南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湿地公园内湿地分为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三大湿地类和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森林沼泽和库塘四大湿地型。
河流湿地:河流湿地包括永久性河流湿地和洪泛平原湿地两个湿地型。
永久性河流湿地主要是指湿地公园范围内的巫水河,洪泛平原湿地主要分布在白云湖库尾的滩涂上。
沼泽湿地:沼泽湿地为森林沼泽湿地,森林沼泽湿地主要是指“十万古田”。
人工湿地:人工湿地包括库塘。
主要是指白云湖。
湖南城步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其以库塘、永久性河流、原生态高山森林沼泽湿地、洪泛平原湿地等湿地类型组成的生态系统,在我国中部中亚热带低山丘陵地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而又具有独特性。
二、湿地面积据实地调查和内业制图,湖南城步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土地总面积为1198.6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为856.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1.47%。
其中:(1)河流湿地面积为155.4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18.14%,占土地总面积的12.97%;(2)沼泽湿地面积为41.2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 4.81%,占土地总面积的3.44%;(3)人工湿地面积为660.0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77.05%,占土地总面积的55.06%。
详见表3-1表3-1 湖南城步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类型一览表备注:湿地分类系统采用《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
第二节白云湖湿地现状、利用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白云湖湿地水资源现状湖南城步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主要以位于沅水一级支流巫水上游的白云湖为主。
巫水为城步县境内最大的河流,属长江水系,县境干流长106公里,流域面积1576.4平方公里,巫水是城步人生活的灵魂,城步也因巫水而充满灵性。
白云湖水库,坝高121米,系亚洲最高垒石坝,湖区总面积9.6平方公里,控制流域面积55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3米,多年平均经流量 5.33亿立方米,水库正常蓄水位540.0米,总体容量3.6亿立方米,湖内有无数的孤岛和半岛,水路绵延18.6公里。
中国国家湿地公园空间分布特征与可接近性_潘竟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61017 和 41361040) 和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 SKQNYB12021) 资助。 **通讯作者 E鄄mail: panjh_nwnu@ nwnu. edu. cn 收稿日期: 2013鄄09鄄28摇 摇 接受日期: 2014鄄01鄄07
采用getisord来识别数据将不同道路层的时间成本值栅格图叠置运算不同空间位置上的高值簇与低值簇为了便于解释获得全域时间成本栅格图县级单元整体可接近性评价为了从整体上刻画区域居民日常到达国家湿地公园的便利程度反映湿地公园可接近性在行政单元面域层面上的空间结构情况本文引入县级单元整体可接近性通过计算行政单元内栅格可接近性的平均值来反映整个行政单元的可接近性
1摇 材料与方法
1郾 1摇 数据来源 自 2005 年 2 月第 1 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获批,截至 2013 年 12 月,中 国已分 7 批建立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298 处。 文中的 国家湿地公园信息来源于中国林业网( http: / / www. forestry. gov. cn / ) ,其空间位置借助 Google 地图,在 各省市区地图的辅助下详细标定,面积较大的公园 取其质点坐标作为公园坐标。 以 2012 年中国县域 与合并后的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为研究单元( 不含台 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区) ,共 2856 个。 空间行政边界 矢量数据来自 1 颐 4000000 中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库。 为便于分析,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和大兴安岭 林业集团所属湿地公园按其属地列入黑龙江省或内 蒙古自治区。 交通网络是实现空间可接近性的基础, 道路 数 据 来 源 于 2012 年 国 家 地 图 出 版 社 全 国 1 颐 4500000交通全图的矢量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 计算出的可接近性均为理论值,未考虑极端条件( 如 交通堵塞影响与不同交通方式组合等) 的理想状态下 的可接近性。 借助 ArcGIS 10 软件平台,将所有图形
我国湿地的现状与展望(全文)

我国湿地的现状与展望湿地是指由陆地上常年或季节性积水(水深2m以内,时间长达4个月)或过湿的土地和与其生长、栖息的生物种群,构成地球上具有多功能的独特生态系统。
它是界于陆地和水体之间过渡的客体,是半陆半水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的GJ之一,而且具有独特的青藏高原湿地。
我国湿地面积及其生物资源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湿地面积仅次于加拿大和俄罗斯,居第三位。
自然湿地主要指沼泽地、泥炭地、浅水湖泊、河滩、河口、海岸滩涂和盐沼等。
从寒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人工湿地以稻田、池塘为主。
具初步估算,我国约有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6300×104h。
根据气候区域差异,生物区系的相似性,生物多样性富集程度,将全国自然湿地分为六个重要区域:东北湿地,青藏高原湿地,长江中下游湿地,杭州湾以北沿海湿地,杭州湾以南沿海湿地,西北内陆湿地。
我国湿地资源十分丰富,但随着经济的进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掠夺性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淤积、污染、过度排水等导致湿地面积和资源日益减少,功能和效益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
湿地的减少和功能退化,不仅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严峻破坏,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进展,而且江河湖泊水质恶化和可利用淡水资源的减少也直接威胁到我国水资源供给安全,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和社会可持续进展,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
近年来我国洪涝、干旱、赤潮、沙尘暴、荒漠化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与许多湿地消逝和退化紧密相关。
例如,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共溃决堤垸2000多个,淹没耕地283万亩,受灾人口253万,给RM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洪水灾害的发生与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湿地面积的锐减有很大的关联性。
事实上大自然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湿地保护已经刻不容缓!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论证,盲目地无克制地开垦和围垦湿地、湿地排水和城市扩张,使湿地岌岌可危,天然湿地正面临消逝的危机。
我国湿地状况及保护措施

我国湿地状况及保护措施我国湿地的现状及保护措施摘要: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条件多样,湿地的类型丰富,是世界上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中国总面积达六千多万公顷的湿地正在呈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趋势。
尽管中国在湿地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湿地丧失和退化的速度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各种湿地资源还处于被严重威胁之中。
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湿地。
关键字:湿地现状保护引言: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它不但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更具有极高的生态效益,对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的湿地面临的着巨大的威胁,本文首先从描述湿地的生态功能,然后提出我国湿地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就湿地存在的问题发表自己的一些解决措施。
一、湿地的含义狭义:一般被认为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
广义:则被定义为“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湿地公约》中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米的水域。
同时还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以及退潮时水源不超过6 米的沿岸带水区。
二、湿地的生态功能1.对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地是地球上淡水的主要储存库,人类生产和生活用水除少数来自地下水源外,绝大多数来源于湿地,同时湿地还是补充地下水的主要来源,但更重要的是湿地具有调节径流、控制洪水的生态功能,对区域防洪,抗旱和减灾,维持区域水平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加湿地中的沼泽,由于土壤结构的特殊性,具有很强的蓄水性和透水性,被称为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
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和年度分配不均匀,但通过天然和人工湿地的调节,在丰水期将降雨、河流过多的水量储存起来,不仅可以避免发生洪水灾害,同时又能保证在缺水期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有稳定的水源供给。
我国湿地资源保护现状及管理对策探讨

我国湿地资源保护现状及管理对策探讨作者:任玉华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13期任玉华湿地资源为自然生态系统内的一项重要构成,其有着维护生物的多样性、气候调节、水源保持以及防寒蓄洪等多类生态功能。
对湿地资源进行保护,不但有助于改善人们生存的生态环境,还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从当前状况来分析,我国湿地资源保护现状还不够乐观,其对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针对当前的湿地资源的保护现状,针对性的提出有效管理的应对策略,进而不断提高我国湿地资源保护的管理水平,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1、湿地功能和分类分析湿地资源主要含有两类,分别为天然湿地资源和人工湿地资源。
按照湿地的不同资源形态,能够将湿地资源分成五种,分别是浅水湖、沼泽、浅水河、滩涂以及河滩。
湿地资源存在比较多的功能,其含有生物生产的功能、气候调节的功能等等。
生物生产功能为湿地资源的重要功能之一。
陆地沉降物以及空气内的沉降物,湿地资源都可以对这些沉淀物进行吸收,让土壤变得更加肥沃。
因为湿地资源可以对空气内有害的气体进行吸收,并且对有益气体进行释放,降低昼夜之间的温差,让大气更加的湿润。
除此之外,湿地还可以给生物带来比较好的繁殖地和栖息地。
一些珍稀的物种和濒危物种都繁殖在湿地栖息地。
因此,只有科学的开发利用湿地资源,才可以更好的对珍稀以及濒危物种栖息地进行保护,进而对生物多样性进行维护。
湿地资源存在比较多的经济开发价值,其不但有着丰富生物种类,还有着景色秀丽的自然环境,其给开发湿地景区带来了比较好的条件。
科学发挥湿地旅游休闲功能,能够给当地带来比较大的经济效益。
一些经济收益能够注入到湿地保护内,进而形成湿地保护以及开发的较好循环。
2、我国湿地资源的保护现状目前,我国湿地资源保护现状还不够乐观,其主要表现在了下面几点,分别为:首先,有关法律系统建设不健全。
其次,湿地资源分级管理加大了开发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