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7教学设计
《识字7》教学设计_1

《识字7》教学设计《识字7》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朗读、背诵。
3、培养学生爱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记书写生字,学会用量词说话。
教学难点:学会用量词说话。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田字格小黑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1、出示课文挂图。
认识事物:牛马鱼鸭……说话:图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学生所有量词。
2、交待学习量词任务。
二、自读儿歌。
1、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检查。
三、学习儿歌中的生字。
1、自读儿歌,自学儿歌中的11个生字。
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四、读背儿歌。
1、同学互相读一读,背一背。
2、老师抽查。
3、指导背诵。
4、小组拉火车背诵比赛。
五、作业。
用“条”和“头”造句。
选字填空。
板书:识字7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头匹条只本枝张幅架个……牛马鱼鸭书笔纸画飞机娃娃…第二课时一、导入。
1、读生字上卡片。
2、交待学习书写8个生字的任务。
3、要求正确书写8个生字。
二、练习写字。
1、自学生字,看一看字的笔画和笔顺,自己书写练一练。
2、同学旧互学,说一说写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3、老师指导写“幅”字。
结构:间架:左窄右宽。
右边“一口田”注意宽窄安排,从上到下依次加宽。
4、学生依照这样的方法分析其它字的写法。
三、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一个牛。
两个马。
三个鱼。
四个人。
五个鸭蛋。
2、巩固儿歌中出现的量词。
3、同学互相考查量词运用。
口头练习。
四、作业。
我会填:一()花一()扇子一()牛一()西瓜一()小河一()云一()树一()船一()衣服《识字7》教学设计2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理解第一则短文的意思,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说:《小蚂蚁搬走大青虫的故事》(大概):一只小蚂蚁发现了一条死去的大青虫,去搬,搬不动。
一年级识字七教案

一年级识字七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26个英文字母。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念出简单的单词。
3. 学生能够运用字母和单词进行简单的读写练习。
教学准备:1. 教师:英文字母卡片、单词卡片、黑板、彩色粉笔。
2. 学生:书写工具、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认识英文字母和简单的单词。
2. 教师展示英文字母卡片,鼓励学生念出每个字母的发音。
二、字母认识(20分钟)1. 教师用黑板上的英文字母进行示范,让学生跟着学习。
2. 教师逐个出示英文字母卡片,让学生念出并模仿写在练习本上。
3.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字母的拼读练习,例如:“a”–“apple”、“b”–“boy”等。
三、单词理解(20分钟)1. 教师出示单词卡片,念出单词,让学生认真听并理解每个单词的意思。
2. 教师将单词卡片混合放在桌面上,要求学生根据发音找出相应的卡片。
3.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单词拼读练习,例如:“cat”、“dog”、“pig”等。
四、读写练习(3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句子,例如:“This is a cat.”、“I like dogs.”等,让学生读出句子并理解意思。
2.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提供的句子,将句子中的单词逐个写在练习本上。
3. 教师与学生一起朗读练习写好的句子。
五、巩固与评价(10分钟)1. 教师复习所学内容,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2. 教师要求学生口头回答、书面回答或上台演讲,以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 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字母认识、单词理解和读写练习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但是,有些学生对部分字母和单词的发音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加强巩固。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反复的练习和巩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文字母和单词的认知能力。
部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7《操场上》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

识字7《操场上》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认识“操、场、拔”等12个生字和火字旁1个偏旁;会写“打、拍、跑”等7个生字,写好足字旁。
2.正确、连贯地读好词语,并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对应插图,联系生活,了解课文中的各项体育活动,培养热爱运动,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归类识字、写字,学习动词。
难点:了解形声字的形旁往往表示这个字的意思这一规律。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下课都会去哪里活动呢?(操场上)你们在操场上都做些什么活动呢?(鼓励学生自由举手发言)2.指导学生看图说话。
(1)说清楚谁在干什么。
(2)按一定顺序把图意说完整。
二、看图学词,练习说话1.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自由说一说图片中的小朋友都在做哪些活动。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本课所学词语。
3.开火车让学生读一读不带拼音的“体育活动”相关的词语。
(教师指导正音,点拨易读错的字音)4.一起读一读课件上的词语,注意词与词之间的停顿。
5.归类识字。
(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上面两组词语中的动词。
(打、拔、拍 / 跳、跑、踢)(2)让学生说说“打、拔、拍”有什么共同点,复习提手旁,做相应动作,并说说为什么都带提手旁。
(3)说说你还认识哪些带有提手旁的字。
(扔、掷、投)(4)用同样的方法复习带足字旁的三个动词。
(跳、跨、蹦)(5)出示卡片,开小火车读词语,再全班齐读。
6.师:同学们,你们有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吗?谁能练习用“我最喜欢的体育活动是……,因为……”的句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体育活动?(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三、朗读儿歌,学习字词1.出示儿歌,自由朗读,读的时候把有困难的地方画出来,请拼音来帮忙。
2.学生自由朗读儿歌,借助拼音读正确。
(1)小组练读。
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儿歌读音,小组派代表读儿歌,看谁读得最好。
3.再仔细读儿歌,找一找儿歌中写了哪些体育活动。
新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7《大小多少》精品教学设计(名师教案)

识字7 《大小多少》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多、少、黄、牛”等 12个生字,认识“反犬旁”和“鸟字旁”,正确书写“小、少”等5个生字以及“竖折折钩”这个新笔画。
2. 背诵课文。
3.知道“大小”“多少”的关系,积累并学会恰当使用部分量词。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知道“大小”“多少”的关系,积累并学会恰当使用部分量词。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分类识字1.学习生字:“苹、果、杏、桃、黄”。
(1)游戏一:水果超市真热闹。
出示超市图片:找一找“苹、果、杏、桃、黄”这几个生字在哪里,说一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提示: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如木+口=杏;也可以用“减一减”的方法,如棵-木=果,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
(2)你在生活中见过它们吗?提示:可能在菜市场、果园、联欢会、饭店等地方见过。
(3)游戏二:我是小小售货员。
步骤一:教师提前将“苹果、杏子、黄桃”做成卡片,图片旁边配上带拼音的词语。
步骤二:一名学生扮演售货员,手持上述卡片,问:“请问您要买什么?”小组其他同学扮演顾客轮流去买水果,抽取其中一张卡片,然后举起卡片大声回答:“我要买( )。
”2.学习“只、边”。
(1)认读“只”和“边”。
(2)活动设计:我说你猜。
步骤一:教师说谜面——“八张嘴”,学生猜谜底——“只”。
步骤二:学生小组合作,试着给“边”也编个谜语,其他学生猜。
提示:要求不要过高,合理即可。
如果创编谜面有困难,教师仍然可以采用出谜面让学生猜的方式。
如:用力走路。
3.学习“牛”。
(1)出示“牛”字的演变过程:你发现了什么?提示:“牛”和我们学过的“日、月、水、火”一样,都是象形字。
(2)联系生活,拓展学习和“牛”有关的词汇。
黄色的牛叫做(黄牛);黑色的牛叫做(黑牛)。
牛的角叫做(牛角);牛的尾巴叫做(牛尾)。
像牛一样的脾气,叫做(牛脾气)。
4.学习“鸭、猫”。
(1)出示“鸭”“猫”两个字,教师读,学生跟读。
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7》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7》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7》教案1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么?老师带来一个谜语大家来猜一猜:花冠头上戴,锦袍披身上,尾巴像扇子,展开很漂亮。
(谜底:孔雀)2、你还喜欢哪些动物啊?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动物的拍手歌,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来读一读吧!4、老师提出读书要求:(1)注意读书姿势。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解决它。
1、学生猜谜语后说说自己喜欢那些动物!2、认真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通过谜语来调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学习新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学习。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动物的拍手歌好吗?请大家打开书,翻到课本122页。
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请同学们看小黑板(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10个生字)加拼音的是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请同学们自由读生字,哪些字你觉得不容易读就多读几遍。
1、你要提醒小伙伴注意哪些字的读音,为什么?2、谁能把刚才难读的生字教教大家?学生齐读3、你觉得哪些字特别难记,谁有好办法记住?4、现在拿出你手中的生字卡片,我们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长最有能力既能让本组组员会认,又能组织好纪律,过一小会儿小组比赛。
(老师在小组间走动,随时检查学习情况)开始比赛:全读准确并声音洪亮的,老师要奖励一颗星。
(出示生字卡片,小组开火车读)1、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时注意难读的字音。
1、学生读完之后领读课文。
2、学生充分掌握字音,纠正难读字音。
3、学生想办法记住生字。
小组比赛合作交流认识生字。
都知道了什么。
在学习儿歌前通过多种形式的识记生字,使学生能够掌握字音和字形,为学习儿歌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
1、生字会认了,就能像老师一样准确朗读了。
那就快来读读课文吧!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文中介绍了哪些动物,请你默读课文,画出写有动物的句子。
苏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识字7 礻 衤 宀 穴》教案_1

《识字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比较“礻、衤”易于混淆的偏旁。
3.会认读、书写本课五个生字“福、裙、裤、衬、衫”,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4.知道衣字旁与示字旁的来历,了解祖国文化,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教学重点:1.准确、流利地朗读词语,理解文中词语。
2.准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能准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一、了解“示”字的来源,学习带有“礻”旁的字词。
(一)、了解“示”的来源,学习偏旁“礻”1中国的汉字很神奇,有时候,一个字就是一幅画。
(出示图片),图画上的人在干嘛?2这样的事你做过吗?什么时候?你拜的是谁?为什么拜?3古人拜的是谁呢?他们非常相信神灵,拜天神、地神、祖先,求他们显灵,保佑自己心想事成。
4看这个图形,猜猜,它代表的可能是什么?人们根据这个图形造出了一个字,能猜出来是什么字吗?(出示“示”的演变过程)5. “示”还是一个偏旁,不过,作为偏旁,它的样子发生了变化。
(师边写边说)那么你猜猜,由“礻”旁组成的字可能与什么相关?(与神仙、与祖先相关)(二)学习“神话”1.出示“神话”,指名读,注意读准“神”的翘舌音和前鼻音。
看,这个“神”字本身就是“礻”旁。
2.中国流传着很多动人的神话故事。
(课件出示“嫦娥奔月”图)你知道这个神话故事的名字吗?嫦娥是谁?这是关于哪个节日的神话故事?嫦娥原本是人间的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
他的丈夫叫后羿,是个力大无穷的大英雄,她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为老百姓除了害。
昆仑山的西王母送给后羿一颗仙药,人吃了这种药,能长生不老,还能升天成仙。
不过,后羿不愿意离开嫦娥,就让嫦娥把仙药藏在了百宝匣子里。
有个坏蛋叫逢蒙,非常想得到这颗仙药。
八月十五这个天,逢蒙趁后羿不在家,闯进后羿家中,逼嫦娥交出仙药。
嫦娥想:让这个坏蛋得到了仙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就在逢蒙快要找到百宝匣子时,嫦娥快步上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了仙药,飘飘悠悠飞了起来,越飞越高,一直飞到了月亮上面。
2024秋统编版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小书包 》 公开课精华版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包、尺”等11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
会写“尺、本”等5个字。
(重点)2.正确朗读课文。
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
(难点)3.爱护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
课前准备课件、字卡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包、尺”等11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
会写“尺、本”2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
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
一、谜语导入,引出题目1.(出示课件3)猜谜语:两条耳朵长又长,胃口大得不得了,书本文具全吃下,上学天天背上它。
(打一学习用品)谜底:书包。
教师提醒学生“书”是翘舌音。
2.揭题:我们的学习离不开书包,“书包”两个字也成为我们的好朋友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小书包》。
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7小书包)二、关注词语,认读识字1.(出示课件4)借助拼音读课文,看看此课分为几部分。
预设:(出示课件5)这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词语,第二部分是儿歌。
(板书:词语儿歌)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词语。
(出示课件6)(1)教师指名让学生认读,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提醒:“尺”是翘舌音,“作”是平舌音。
“子”字单独出现时读三声,在词语“尺子、本子”中读轻声。
(2)学生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3)全班齐读。
3.借助图片正确认读词语。
(出示课件7)(1)教师指名让学生认读。
(2)全班齐读。
4.随文识字。
(1)学习“作”字。
(出示课件8)①课件中出示“作业本”3个字,请每位学生拿出作业本,把“作业本”这个词语指给同桌看一看,一起读一读。
②学生观察“作”字结构和偏旁,发现“作”字是左右结构,偏旁是单人旁。
③教师点拨:单人旁表示人,带有单人旁的字大都表示人在做某一件事情。
④看图组词:做作业。
(2)学习“笔”字。
①(出示课件9)学生观察“笔”字的偏旁,教师引导学生认读偏旁竹字头。
②教师借助毛笔图片,讲解“笔”的偏旁为什么是竹字头,下面是“毛”:古人用竹子()制作笔杆,毛笔的“毛”塞在笔杆里。
《识字7》教案

《识字7》教案《识字7》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冷、淡”两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有积累对子的愿望。
一、直接导入,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识字7,伸出小手指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齐读课题。
结合你以前的学习,识字7这样的课主要让我们学什么?这一课要我们认识哪些字呢?打开书第114页,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你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大家听得很认真,我相信你一定能像老师一样读准字音,请你也来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多读几遍。
2.师:在你们读书的时候,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到老师的黑板上了,想要和大家交朋友,大家借助拼音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一起来读,xu,虚虚虚开始3.你能从课文中把它们找出来吗?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把你找的生字宝宝给同桌读一读。
(这对同桌厉害,把生字全找出来了。
会学习的同桌,抱臂坐好给老师发出信号,他们读完生字了)4.孩子们,我们一起看着大屏幕,再来读一读这些生字吧。
请女同学读一遍拼音,男同学读三遍生字。
来合作读,好吗?(大家配合的很默契)5.你觉得哪些生字的读音不好读,提个醒。
(发奖品)指名回答强调:诚实赞招赢学生说,师问为什么容易错,并让其他学生读三遍。
(谢谢你的提醒、我们不会读错了)字宝宝,真淘气,摘掉帽子考考你。
没有拼音的帮助,你还会读吗?自己练一练读一读。
6.谁来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
A、指名领读你是合格的小老师哟(发奖品)B、谁还想读,这样吧,我们开火车来领读一下吧。
如果他读对了我们就跟读一遍,好吗?小小火车开起来7.小火车开得稳,我们这些小乘客也很有礼貌,老师奖励大家一个小游戏吧。
看大屏幕,这个字读什么(傲)?这个字读什么(赢)?当我们读到这两个字时就站起来的,看谁生字认得准,动作反应快。
(正读、倒读一遍最后一字坐下)8.小朋友们的读音与动作告诉老师,你已经会读这些字了,我想你一定有记生字的好方法,你想教大家记哪个字,把你记字的方法在交流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字7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观察图画体会字义,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画体会字义,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学会本课生字“亭、停、闻、鸣”。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1、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7 (板书)。
2、口述目标:这节课我们的任务是看图学习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二、看图领会字义识字
1、投影出示第一幅图。
(把字盖上)
(1)师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出示“亭”,这字谁会读?它跟我们以前学的哪个字有点相似?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2、出示“鸟”字。
(1)“鸟”字的样子像不像图上小小鸟?写“鸟”要注意什么?
(2)小结:“亭”就像亭子,“鸟”就像小鸟,我们把这类字叫做象形字。
(3)以前我们学过这样的字吗?指名说说。
(石、川、燕……)
3、投影出示第三幅图。
(1)师问:谁能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师边讲述边板书:停。
(2)告诉学生:“停”是由“人”和“亭”组成的,表示人到亭子里休息。
(3)“停”这个字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4、投影出示第四幅图。
(1)师问:图上这个人在干什么?这个字谁会读?它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2)“闻”表示什么意思?
5、投影出示第五幅图。
(1)师问:这只鸟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谁知道“鸣”表示什么意思?
(3)小结:“鸣”这个字是把“口”和“鸟”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思,前面我门学过这样的字吗?这些字叫做会意字。
三、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描红。
2、反馈检查:说说“鸣、闻、停”的笔顺。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上完成《习字册》(部分)。
2、课后看图熟记这些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并能背诵。
2、学会生字“耳、但”,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指名看图认读生字。
2、指名看图上黑板书写生字。
二、指导诵读,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读音。
(1)带拼音认读。
(2)去掉拼音认读。
3、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
4、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看图,想想这首诗写了什么意思?
5、反馈讨论:
(1)这个人来到小亭边做什么?
(2)为什么他只听到鸟叫声,而看不见鸟儿?
6、再次朗读,读出树木茂密,环境清幽的意境来。
7、背诵诗歌。
自己背诵,同座位互相背诵,指名背诵,齐背诵。
三、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卡片认读“耳、但”,并指名书空笔顺。
再集体书空。
2、学生看笔顺图后描红这2个生字:耳、但。
3、指名口头一字开花。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上完成《习字册》(其余部分)。
2、课后完成《同步测试》。
听写本课的词语。
板书设计:
识字6
亭——停
象形字耳——闻会意字
鸟——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