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曲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半夏曲制法

半夏曲种中文名:半夏曲【药名】:半夏曲【拼音】:BANXIAQU【来源】:为半夏加面粉、姜汁等制成的曲剂。
【功效】:化痰止咳,消食宽中。
【主治】:治泄泻,咳嗽。
【性味归经】:《饮片新参》:“苦辛,平。
”入肺,脾,大肠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纱布包煎),2~3钱。
【用药忌宜】:《饮片新参》:“内热烦渴者慎服。
”【炮制方法】:①取生半夏、法半夏各半,研成粉末。
每斤用生姜8两洗净捣碎绞汁,同面粉4两,和温开水调成稀糊,倒入半夏粉内揉搓成团,发酵后,以木制模型压成小块,晾干。
②取漂过的半夏,研粉。
每斤用面粉4两、生姜2两洗净打汁拌入面粉内,加些温开水调成糊浆,再与半夏粉充分拌和,压扁约三分厚,切为小块,晒至半干,放入锅内烘至黄色为度。
均宜置干燥处,防霉。
《纲目》:“半夏研末,以姜汁、白矾汤和作饼,楮叶包置篮中,待生黄衣,晒干用,谓之半夏曲。
”【考证】:出自《韩氏医通》。
【生药材鉴定】:本品成长方形块状,长约3.5厘米,宽约2厘米,厚约1厘米。
质硬,色白。
上面印有品名,底面平滑。
阆中御药半夏曲阆中御药半夏曲据1982年第一期《新中医》杂志报道:整理北京故宫博物馆的清代宫廷医药档案时,在《慈相医案》中有段记载: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月初七日,慈格太后染疾,太医张仲元、李德源、戴家瑜等前往诊治。
皇太后脉息左关弦缓,右寸关滑而近缓。
肠胃丰和,脾运仍慢,不走肠间,以致大便泻泄,头问目倦,身肢力较。
太医用四君子汤加“保宁半夏三钱”煎服而愈。
保宁半夏曲被御医用于最高统治者,可见它的功效与信誉了。
清时,间中为保宁府治,因而间中又叫“保宁”。
保宁半夏曲以间中特产半夏(俗名“麻芋子”)为主,配以白叩、上桂、广香等20余种名贵中药材,按古秘方配制而成。
关于保宁半夏曲的创制,有一段颇为神奇的记载:清初,有缪氏从浙江还住保宁,以开客栈为业。
一年冬天,店内住进一位童颜鹤发的云游老道。
老人早出晚归,出没于深山老林中采药,给人看病。
半夏的功能主治用量

半夏的功能主治用量半夏简介半夏,又名半夏生,为禾本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根(茎结节)。
性质温和,味辛、微苦,具有理气化痰、止呕降逆、安胎止咳等功效。
半夏的功能半夏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常被用于中医药方剂中,可以针对多种病症进行治疗。
1.理气化痰:半夏具有理气活血、化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胸膈滞闷、咳嗽痰多等症状。
2.止呕降逆:半夏可以平胃降逆,用于胃寒呕吐、胃气上逆等病症。
3.安胎止咳:半夏有安神止咳的作用,适用于孕妇因气血不足、久咳不愈等病症。
4.化痰止咳:半夏含有挥发油和生物碱等成分,具有化痰润肺、止咳平喘的作用,对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具有一定疗效。
半夏的用量半夏的用量应根据不同的病症调整,下面是半夏常见的使用剂量:1.一般剂量:一般情况下,建议成人每次服用半夏310克,每日3次。
儿童每次服用半3克,每日3次。
夏12.煎服用量:将半夏研磨细末,每次服用0.3~1.5克,每日3次。
也可以入丸、入丹、入胶囊等剂型。
3.配伍用量:根据具体药方剂量配伍使用。
例如,配伍白芍草、甘草煎服,每次用半夏3~10克即可。
注意事项1.孕妇慎用:孕妇应慎用半夏,特别是孕初期和孕妇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儿童用量控制:儿童服用半夏应严格按照医嘱控制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3.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半夏,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调整用量。
4.过敏体质者慎用:对半夏过敏的人群慎用,出现过敏反应应停止使用。
结论半夏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理气化痰、止呕降逆、安胎止咳等功能。
在使用半夏时,应根据不同病症合理调整用量,并遵循医嘱和注意事项。
如果出现不适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半夏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半夏药材名称:半夏拼音名称:BANXIA别名:三步跳、三叶半夏、地茨菇、小天老星、麻芋子、老鹳眼、三叶老、野芋头、独叶一枝花、白鞋子。
科属: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
主产于四川、湖北、江苏、安徽等地。
性味:[性味、归经]辛,温。
有毒。
归脾、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中成药:共有490种中成药使用半夏:庆余辟瘟丹追风壮骨膏骨增生镇痛膏奇应内消膏胰胆炎合剂藿香正气颗粒参苏丸苓桂咳喘宁胶囊恒制咳喘胶囊胃逆康胶囊等。
应用:1、湿痰,寒痰证。
本品味辛性温而燥,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
尤善治脏腑之湿痰。
治痰湿壅滞之咳嗽声重,痰白质稀者,常配陈皮、茯苓同用,如二陈汤(《和剂局方》);湿痰上犯清阳之头痛、眩晕,甚则呕吐痰涎者,则配天麻、白术以化痰息风,如半夏白术天麻汤(《古今医鉴》)。
痰饮内盛,胃气失和而夜寐不安者,配秫米以化痰和胃安神。
2、呕吐。
半夏味苦降逆和胃,为止呕要药。
各种原因的呕吐,皆可随证配伍用之,对痰饮或胃寒所致的胃气上逆呕吐尤宜,常配生姜同用,如小半夏汤(《金匮要略》);配黄连,则治胃热呕吐;配石斛、麦冬,则治胃阴虚呕吐;配人参、白蜜,则治胃气虚呕吐,如大半夏汤(《金匮要略》)。
近代以本品制成注射液肌注,用治各种呕吐。
3、心下痞,结胸,梅核气。
半夏辛开散结,化痰消痞。
治痰热阻滞致心下痞满者,常配干姜、黄连、黄芩以苦辛通降,开痞散结,如半夏泻心汤(《伤寒论》);若配瓜蒌、黄连,可治痰热结胸,如小陷胸汤(《伤寒论》);治梅核气,气郁痰凝者,配紫苏、厚朴、茯苓等,以行气解郁,化痰散结,如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4、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
本品内服能消痰散结,外用能消肿止痛。
治瘿瘤痰核,常配昆布、海藻、贝母等;治痈疽发背、无名肿毒初起或毒蛇咬伤,可生品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配伍效用:1、半夏配伍海藻、昆布:半夏化痰散结;海藻化痰软坚散结;昆布除热散结。
中药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中药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半夏,又名指南半夏,为天南星科、藕节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中医认为,半夏味甘、性温,具有化痰散结、止咳平喘、安胎止血、止吐、止泻的功效。
它的主要成分为沙门冬酮、半夏碱、半夏酮等。
半夏主要功能及功效:1. 化痰散结:半夏能够入肺,化痰解郁,对于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呕吐,有良好的疗效。
尤其对于痰湿结块阻塞而引起的胸闷、郁滞,可起到化痰散结的作用。
如用半夏与苍术、厚朴、陈皮等配伍使用,效果更好。
2. 止咳平喘:半夏具有镇咳作用,对于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特别是对于咳嗽痰多、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半夏有较好的咳喘平喘作用。
可以与白芍、川贝母、杏仁等药物配伍使用,增强疗效。
3. 安胎止血:半夏具有抑制宫缩、安胎止血的作用。
对于妊娠性呕吐严重、动胎痛、胎漏、妊娠出血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常与柴胡、当归、桃仁等药物配伍使用。
4. 止吐:半夏具有镇吐作用,对于呕吐、反胃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尤其对于妊娠呕吐、头晕恶心等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可与佩兰、木香、陈皮等药物共同应用。
5. 止泻:半夏具有收敛肠道、止泻作用,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便溏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常与茯苓、白术、木香等药物配伍使用。
半夏的禁忌:1. 孕妇禁用:半夏具有抑制子宫收缩的作用,对于正常妊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对于已有流产、早产等妇女,以及已有先兆流产、宫缩不正常的孕妇,应禁用半夏,以免影响胎儿健康。
2. 脾胃虚寒者禁用:半夏具有收敛止泻作用,如果脾胃虚寒者大量服用,容易导致脾胃功能进一步受损,使脾胃寒湿更加重,加重腹泻、腹痛等症状。
3. 湿热痰滞者禁用:半夏虽然有化痰散结的作用,但对于痰湿阻滞、湿热痰滞较重者,容易使痰液更加黏稠,加重病情。
4. 阴虚火旺者禁用:半夏具有一定的温燥作用,对于阴虚火旺、阴液不足的人群,容易出现上火、口干等症状。
总之,半夏作为一味常用的中药,具有较好的化痰散结、止咳平喘、安胎止血、止吐、止泻的功效。
半夏及其炮制品的鉴别及功效

[ 3 】 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 M] . 北京 : 化学 工业出版社 , 1 9 9 5 : 4 6 0 .
明矾制半夏。据文献记载和不完全统计 , 半夏有多达 6 0 余种 炮制方法 , 但其 中许多方法都不科学 , 如有 的长期浸泡 、煮 炒、焙烤 ,有效成分丧 失殆尽 ,自然也达不到治疗疾病 的 目 的。近年来 ,笔者 发现基层药房及临床医务工作者将半夏及 其炮制品} 昆 用现象非常普遍。生半夏有毒 , 医者弃而不用 , 药 房炮制品单一 ,法半夏与姜半夏不分 , 这与 “ 辨证施治 , 审证 用药 ”的原则相违 背。笔者根据 多年工 作经验 ,对半夏及其
1 . 2 清半 夏 口尝微有 麻舌感 , 切面淡灰 色至淡白色 ,质
脆 ,易 折 断 。
痰功 能 ,I 临床上用 于化痰止 咳、消食积 半 夏各炮 制 品工艺 和辅料 不 同,其 功用也 各有 侧重 , 作 用有 明 显 区别 ,临 床医 生辨 证用 药 可根 据 患者 的具 体 情 况选 择 相应 的 炮制 品种 ,经过辨 证论 治 精斟 细 酌而 确 定 ,达到药证 紧扣 ,治病愈疾之 目的。药 房配方 人 员应 熟 练 掌握 各 炮制 品 的性 状及 鉴 别要 点 ,严格 根据 医 生处 方 调 配 ,不 可代 用 、滥用 ,以确保 用 药 的安 全 、有效 。
逆 ,咯 吐 不 出 , 如治 寒痰咳嗽 的二陈汤 。 2 . 3 姜半夏 生 姜 、半 夏 是 中药 处 方 配 伍 的精 华 所在 。孙
真人云 : “ 姜 为呕 家圣 药,盖 辛以散之 ,呕乃气逆不散 ,此 药行乃且而散气也” 。两者合 用可以治疗 因胃寒 而引起 的呃
药材半夏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药材半夏的功能主治与用量功能与主治半夏,又名天名精半夏、天南星半夏等,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
它的药用部分是鲜或干燥的块根茎。
半夏有着丰富的药用价值,主要功效与主治如下:1.止吐祛痰:半夏有镇吐的作用,特别适用于呕吐、咳嗽以及咯痰等症状。
2.安神止心悸:半夏能够安定神经系统,镇静心神,对于失眠、健忘以及心悸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化痰止咳:半夏具有祛痰止咳的功效,对于痰多、咳嗽、气喘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镇静止痛:半夏能够镇静中枢神经系统,对于癫痫、癫风、中风偏瘫、急腹症状等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5.利湿止泻:半夏还具有利湿止泻的作用,可用于脾胃湿滞、腹泻等症状的治疗。
用量半夏的用量在不同情况下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病症来使用。
常见的用量如下:1.鲜半夏:每次15-30克,可煎服或入药。
2.干燥的半夏:每次5-10克,可煎服或入药。
3.炮制的半夏:每次5-10克,可煎服或入药。
4.早熟半夏:每次5-10克,可煎服或入药。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半夏时应根据具体病情,遵医嘱合理使用,并严格控制用量。
同时,在使用半夏前应详细了解自己的体质和用药禁忌,避免不适。
附加信息半夏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除了上述功能与主治,还有其他的一些药用价值。
例如:•半夏具有保肝作用,可用于肝炎、肝硬化等肝功能异常的治疗。
•半夏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可用于辅助癌症治疗。
•半夏还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半夏具有一定的降压效果,可用于高血压的治疗。
总之,半夏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功效与应用范围。
在使用半夏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使用,并注意用药方法与用量的控制。
在使用过程中如有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
半夏的用法用量功能主治

半夏的用法用量功能主治介绍半夏,中药名,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半夏在中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被称为“百草之王”。
它具有多种药用价值,既可以外用,又可以内服,是中医药中常用的药物之一。
本文将主要介绍半夏的用法用量、功能主治等方面的内容。
用法用量半夏既可以外用,也可以内服。
根据具体的症状和疾病,用法用量会有所差异。
内服用法用量1.半夏泻心汤:半夏10~12克,生姜3片,大枣2枚。
将半夏、生姜和大枣一起加入适量的水中煎煮,取汁服用。
适用于心胸闷、咳嗽、痰多等症状。
2.半夏白前散:半夏510克,白前1530克,生姜3片。
将半夏、白前和生姜一起煎煮,取汁后分3次服用。
适用于胸膈痞闷、呕吐、纳差等症状。
外用用法用量1.半夏敷贴:将适量的半夏用细布包裹好,敷贴在患处。
适用于皮肤瘙痒、湿疹等症状。
2.半夏熏洗:将适量的半夏放入热水中,用水蒸气进行熏洗。
适用于鼻炎、头痛等症状。
功能主治半夏具有以下的功能主治:1.消食导滞:半夏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可以帮助消化,缓解食欲不佳、腹胀、呕吐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2.软坚散结:半夏具有软化和溶解痰饮、瘀块等作用,可以治疗胸腹坚痛、咳嗽痰多、痰涎不化等症状。
3.止呕安胎:半夏具有止呕的作用,可用于妊娠呕吐的治疗。
同时,半夏还能安胎,对妊娠晚期胎气动乱等症状有疗效。
4.安神止惊:半夏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治疗惊悸、失眠、健忘等症状。
5.利尿除湿:半夏具有利尿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尿少、淋浊等症状。
注意事项1.内服半夏时,应按照医生的指导用量,不可随意增减。
2.半夏有一定的毒性,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中毒。
3.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半夏。
4.内服半夏时,应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5.外用半夏时,应注意药物过敏反应,如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
以上是关于半夏的用法用量、功能主治的介绍。
半夏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用量和注意事项。
对于具体疾病的治疗,应咨询医生进行个体化诊疗。
半夏曲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半夏曲的功能主治与用量功能主治半夏曲,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多种功能与主治,下面将一一介绍:1.止咳平喘:半夏曲具有镇咳平喘的作用,对于咳嗽、喘息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2.祛风解痉:半夏曲可以帮助舒缓肌肉,缓解痉挛,对于风痛、痉挛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3.消炎镇痛:半夏曲具有一定的消炎和镇痛作用,可以缓解疼痛、炎症等症状。
4.对抗肿瘤:研究发现,半夏曲中的一些化学成分对肿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肿瘤的药物。
5.化痰止呕:半夏曲能够促进痰液排出,缓解呕吐等症状,对于感冒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用量使用药物时,合理的用量非常重要,下面介绍半夏曲的用量:1.煎服:一般情况下,半夏曲一次用量为3-9克,可根据病情的不同调整用量。
2.炮制品:半夏曲的炮制品,如炙半夏、半夏制导丸等,使用量一般减少到原用量的一半或更少。
3.外用:半夏曲可以外用,用作药膏、贴膏等。
外用的用量一般较小,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调整。
4.用药方式:半夏曲可以煎服、炖服、炮制成丸剂等方式使用,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用药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半夏曲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以确定用量和用药方式,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不良反应。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半夏曲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遵医嘱使用:根据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和处方使用,不得擅自调整用量或使用方式。
2.禁忌症:对于过敏体质、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应避免使用半夏曲。
3.不良反应:少数人可能出现便溏、腹胀等不适反应,如遇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或中医师。
4.药物相互作用:使用半夏曲时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引起不良反应或影响疗效。
5.保存:半夏曲需保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总之,半夏曲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在合理用量和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下,可以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同时也需注意使用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夏曲
药材名称:
半夏曲
拼音名称:
BANXIAQU
别名:
半夏曲
科属:
为半夏加面粉、姜汁等制成的曲剂。
产地:
全国各地。
性味:
[性味归经]《饮片新参》:“苦辛,平。
”
功能主治:
《饮片新参》:“化痰止咳,消食积,治泄泻。
”
中成药:
共有13种中成药使用半夏曲:香砂和胃丸养胃片柏子养心丸气管炎丸柏子仁丸柏子养心片小儿葫芦散宁嗽化痰丸玉液金丸京制咳嗽痰喘丸(气管炎咳嗽痰喘丸)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纱布包煎),2~3钱。
注意:
《饮片新参》:"内热烦渴者慎服。
"
制法:
①取生半夏、法半夏各半,研成粉末。
每斤用生姜8两洗净捣碎绞汁,同面
粉4两,和温开水调成稀糊,倒入半夏粉内揉搓成团,发酵后,以木制模型压
成小块,晾干。
②取漂过的半夏,研粉。
每斤用面粉4两、生姜2两洗净打汁拌入面粉内,
加些温开水调成糊浆,再与半夏粉充分拌和,压扁约三分厚,切为小块,晒至
半干,放入锅内烘至黄色为度。
均宜置干燥处,防霉。
《纲目》:"半夏研末,以姜汁、白矾汤和作饼,楮叶包置篮中,待生黄衣,
晒干用,谓之半夏曲。
"
性状:
本品成长方形块状,长约3.5厘米,宽约2厘米,厚约1厘米。
质硬,色白。
上面印有品名,底面平滑。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