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名精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合集下载

天名精简介

天名精简介

天名精简介目录•1拼音•2《中医大辞典》·天名精o 2.1天名精的别名o 2.2来源及产地o 2.3性味归经o 2.4功能主治o 2.5化学成分o 2.6天名精的药理作用•3《*辞典》·天名精o 3.1出处o 3.2拼音名o 3.3天名精的别名o 3.4来源o 3.5原形态o 3.6生境分布o 3.7性味o 3.8归经o 3.9功能主治o 3.10天名精的用法用量o 3.11注意o 3.12附方o 3.13天名精的临床应用o 3.14摘录•4参考资料•附:o1用到中药天名精的方剂o2用到中药天名精的中成药o3古籍中的天名精1拼音tiān míng jīng2《中医大辞典》·天名精天名精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1]。

2.1天名精的别名野烟、癞格宝草、挖耳草、臭草[1]2.2来源及产地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的全草。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1]2.3性味归经辛,寒,有小毒。

入肺、胃、肝经。

[1]2.4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散瘀止血[1]。

1.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气管炎,急、慢惊风,疟疾,吐血,衄血,砂淋,血淋、血瘕。

煎服:9~15g。

[1]2.治牙痛,鲜品揉烂塞痛牙处;疗疮肿毒,捣烂敷;皮肤痒疹,煎水洗[1]。

2.5化学成分本品含天名精内酯(Carpesia lactone)、天名精内酯酮(Carabrone)、大叶土木香内酯(Granilin)、鹤虱酯(Carpesiolin)、腋生豚草素(Ivaxillin)、豚草素(Ivalin)等[1]。

2.6药理作用天名精内酯对动物的中枢神经先兴奋,后抑制,四肢肌肉松弛呈麻醉样;可对抗可拉明和士的宁的致惊厥作用,与巴比妥类有协同作用。

此外并有解热作用。

[1]3《*辞典》·天名精3.1出处《本经》3.2拼音名Tiān Mínɡ Jīnɡ3.3天名精的别名茢薽、豕首(《尔雅》),麦句姜、虾蟆蓝(《本经》),天芜菁(叫、品方》),天门精、玉门精、彘颅、蟾蜍兰、觐、地菘、天蔓菁(《别录》),葵松、鹿活草(《唐本草》),杜牛膝(《圣济总录》),皱面草(《履巉巖本草》),皱面地菘草(《卫生家宝方》),鹤虱草(《伤寒蕴要》),母猪芥(《孙天仁集效方》),蚵蚾草(《经效济世良方》),土牛膝(《本草崇原》),鸡踝子草(《本草正义》),野烟、山烟、野叶子烟、癞格宝草(《贵州民间方药集》),癞蟖草(《中国植物图鉴》),挖耳草、额头草、癞蛤蟆草、臭草(《上海常用中草3.4来源为菊种植物天名精的根及茎叶。

天精草的功效与作用

天精草的功效与作用

天精草的功效与作用天精草(Herba Et Rhizoma Euphorbiae Humifusae),又称小儿内金、天精。

天精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应用。

它是灰茎大戟科植物小儿内金的地上部分和根茎,呈草本状,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营养成分。

在中医药学中,天精草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痛症、外伤、溃疡等疾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天精草的药理作用:1. 抗炎作用:天精草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

它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缓解炎症症状。

天精草可以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2. 止血作用:天精草具有很好的止血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症状,如鼻衄、咯血等。

它可以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量,加快血液凝固,从而起到止血的作用。

3. 退热作用:天精草含有一种叫做内金素的成分,具有很好的退热作用。

它可以降低体温,缓解发热症状,是治疗感冒、发烧等病症的理想药物。

4. 止痛作用:天精草可以有效缓解各种疼痛,如头痛、肌肉疼痛等。

它能够抑制疼痛传递,减轻疼痛感受,使患者感到舒适和放松。

5. 消肿作用:天精草具有很好的消肿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水肿、肿块等病症。

它可以促进组织液的排出,减少炎症水肿,从而缩小肿块。

6. 抗肿瘤作用:天精草中含有一种叫做内金素的成分,具有很强的抗肿瘤作用。

它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促使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疗效。

7. 抗菌作用:天精草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减少感染的发生。

它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皮肤感染、感冒、感染性腹泻等病症。

8. 保肝作用:天精草中的一些成分可以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增强肝脏的代谢能力,保护肝脏免受损害,是治疗肝病的重要药物。

天精草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天精草可以制成草药酊剂、药丸、药膏等剂型,外用或内服均可。

可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和需要,进行选择和配伍。

在使用天精草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天精草具有较强的毒性,不能过量使用。

小米 本草 详解 名中医 故事

小米 本草 详解 名中医 故事

小米本草详解名中医故事1. 天名精,为菊科天名精属植物天名精的全草。

别名有:玉门精、蟾蜍兰、地菘、葵松、鹿活草、鹤虱草、土牛膝、癞蛤蟆草、臭草等。

《梦溪笔谈》载:地菘,即天名精也。

世人既不识天名精,又妄认地菘为火蔹,《本草》又出鹤虱一条,都成纷乱。

今按,地菘即天名精,盖其叶似菘,又似蔓菁,蔓菁即蔓精也,故有二名,鹤虱即其实也。

世间有单服火蔹法,乃是服地菘耳。

不当用火蔹,火蔹《本草》名莶,即是猪膏苗,后人不识,亦重复出之。

7-8月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

此药采收容易,随手可得,尤宜推广。

天名精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位列上品,应用历史悠久。

关于其名称,还有一个传奇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名叫刘画的人,是青州的一名猎户。

一天他上山狩猎时射到了一只獐,刨开肚子,去掉五脏,准备带回去吃。

为了防止血水一直流,就顺手找了一些草塞到獐的肚子里。

结果,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獐竟然慢慢活过来并一跃而起。

刘猎户感到很奇怪,就赶紧将这些草拔了出来,结果,獐立即倒下,将这些草又塞进獐的肚子里,獐又蹦跳起来,反复三次均是如此。

刘猎户心想:这种草应该是一种神奇的药草吧!如是,有心的刘猎户将这种草记录下来并加以栽种,用它来治好了许多跌打损伤的病人,疗效独特,效果显著。

因獐与鹿,故这种草因而得名“鹿活草”。

实乃“天名精”也。

关于天名精治疗牙痛,《本草纲目》记载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宋代名医朱瑞章在淮西担任行政官员的时候,因工作忙,生活也不规律,常吃辛辣食物导致牙疼突然发作,疼的非常厉害。

常言道: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

痛得实在无法忍受,就去找一位郎中看病。

这位郎中仔细观察了牙齿患病情况,就直接取了一把草药,用开水泡了一会,然后用手指蘸药水搽痛处。

一会儿,疼痛消失了。

这个药太有效了,故求问郎中,得知是“天名精”一味。

后来朱瑞章用这个药物治好了很多人的牙痛,并把这个例子收载进他编写的《集验方》方中。

如果用现代医学解释就是:天名精含有天名精内酯、天名精酮,对中枢神经作用显著,可使短暂兴奋后转入抑制,使肌肉松弛,呈麻醉状态,因而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

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

序号药品名称22126一枝黄花22127七星草22128丁公藤22129丁癸草22130人中白22131人中黄22132人指甲2213322134八角莲22135八楞木22136刀豆壳22137了哥王22138三七叶22139土牛膝22140土蒿本22141万年青子22142大风子22143大豆卷22144大青草22145大青盐22146大金牛草22147大狼把草22148山羊血22149山茶花22150山楂根22151千斤拔22152千日红22153千里光22154广丹22155广天仙子22156小青草22157小金牛草22158马兰根22159马蹄金22160马瓜交儿22161马蔺子22162马蔺花22163天龙22164天竹子22165天胡萎22166天浆壳22167天葵草22168天名精草2216922170开金锁22171五谷虫22172瓦松22173木犀花22174毛冬青22175毛石蚕22176乌韭22177乌蔹莓22178牛角鳃22179牛筋草22180凤仙花22181凤眼草22182凤凰衣22183风茄梗22184六月雪22185六轴子22186水芹22187水银22188水苦荬22189水线草22190水蜈蚣22191水杨梅根22192玉荷花22193功劳子22194龙齿22195龙骨22196龙葵22197龙须草22198石耳22199石上柏22200石见穿22201石仙桃22202石楠藤22203艾绒22204北瓜22205田字草22206田皂角22207四季青22208白平子22209白石英22210白石脂22211白河车22212白苏子22213白茄子22214白茄根22215白胡椒22216白菖蒲22217白扁豆衣22218白螺丝壳222192222022221仙桃草22222鸟不宿22223冬瓜子22224汉桃叶22225半枫荷22226玄精石22227母丁香22228丝瓜子22229丝瓜藤22230老秋蝉22231地龙22232地栗粉22233地骷髅22234芝麻杆22235西小草22236西瓜翠22237百草霜22238百蕊草22239过山龙222402224122242肉果花22243吕宋果22244竹蝗2224522246朱砂根22247农吉利22248羊角22249羊蹄22250羊乳根22251灯心草22252灯笼草22253阴地蕨22254红米22255红木香22256红旱莲22257红孩儿22258红娘子22259芦子22260苍耳草22261花生衣22262花椒目22263花蜘蛛22264芫荽草22265杜仲叶22266杜衡22267玛瑙2226822269两面针22270坎炁22271岗稔根22272皂荚22273皂荚子22274牡蒿22275针砂22276没食子22277灶心土22278陈棕22279陈墨22280灵芝22281灵香草22282灵茵陈22283鸡矢藤22284鸡眼草22285青铅22286青松毛22287青蒿子22288青果核22289青娘虫22290茅针花22291茅莓根22292苦丁茶22293苦甘草22294苦石莲子22295茉莉花22296茄蒂22297苘麻22298松萝22299枣儿槟榔22300刺猬皮2230122302岩柏22303虎杖22304虎次22305虎耳草22306金丝草22307金枪草22308金莲花22309金雀花22310金雀根22311金樱子根22312狗舌草22313狗尾草22314狗脊贯众22315肿节风22316肥皂子22317河白草22318泽漆22319夜明砂22320建栀22321草乌药材标准1994年版196查看全文22322草蒲黄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197查看全文22323茭白子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198查看全文22324荔枝草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199查看全文22325荞麦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200查看全文。

天名精,临床用途

天名精,临床用途

天名精,临床用途天名精资料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来自于菊科,天名精属。

别名地菘,鹤蝨,天蔓青,天明精,野烟,拔子盖子,绵苍娘子,烟管头草,北鹤虱。

Carpesium,karpesion一种药用芳香植物名;abrotanoides:像青蒿的。

多年生粗壮草本,下部木质,近于无毛,上部密被短柔毛,有明显的纵条纹,多分枝。

基叶于开花前凋萎,茎下部叶广椭圆形或长椭圆形。

产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各省区及河北、陕西等地。

生于村旁、路边荒地、溪边及林缘,垂直分布可达海拔2000米。

朝鲜、日本、越南、缅甸、锡金、伊朗和苏联高加索地区均有分布。

模式标本采自我国广东。

据赵燏黄等考证,本种的果实即我国北方药店出售的“南鹤蝨”,为中药杀虫方中的重要药物,主治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虫积腹痛。

全草也供药用,功能清热解毒、祛痰止血。

主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外用治创伤出血、疔疮肿毒、蛇虫咬伤。

果实含挥发油约0.25-0.65%,油中含天名精酮、天名精内酯、正己酸等成分。

民族药【白药】莪卖仓:全草治小儿肺炎,疟疾,腹泻,疮疡肿痛,蛇犬咬伤,小儿疝气。

【傈僳药】阿金莫:全草治疗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虫积腹痛,乳蛾喉痹,疟疾,急性惊风,血淋,疔肿疮毒。

【苗药】火野杆:根用于急性胃肠炎,喉痛。

与野叶烟同等入药。

野烟:全草用于咽喉疼痛,肠炎,痢疾,尿路感染:外治疖肿。

【彝药】俄迈苍:全株治疗痢疾,腹泻,小儿肺炎,支气管炎,疟疾,疮痈肿毒,皮肤瘙痒。

【资源志】果实(鹤虱):苦、辛,平。

有小毒。

消肿杀虫。

用于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虫积腹痛。

全草(天明精):辛,凉。

祛痰,清热,破血,止血,解毒,杀虫。

用于乳蛾,喉痹,疟疾,急性肝炎,急、慢惊风,虫积,血瘕,衄血,血淋,疔肿疮毒,皮肤痒疹。

开头文中的天名精是在贵州毕节遇见的,是个很常见的杂草,同时也是个用途广泛的药物,我们来看他的用途吧。

古文记载天名精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天麻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天麻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天麻药材名称:天麻拼音名称:TIANMA别名:赤箭、离母、鬼督邮、神草、赤箭脂、定风草、合离草、独摇、自动草、水洋芋、明天麻、赤箭根、山土豆、冬彭。

科属:本品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产地:主产于四川、云南、湖北、陕西、贵州;东北及华北各地亦产。

以四川、贵州、云南的产量较大,品质较好。

销全国,并出口。

性味:[性味、归经]甘,平。

归肝经。

功效:平肝息风、祛风止痛。

中成药:共有225种中成药使用天麻:天麻素注射液复方天麻蜜环菌片注射用天麻素合成天麻素片合成天麻素胶囊天麻素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天麻素片等。

应用:1、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天麻入肝,功能息风止痉,且甘润不烈,作用平和。

故可用治各种病因之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

如用治小儿急惊风,可将本品与羚羊角、钩藤、全蝎等药配伍,即钩藤饮子;用治小儿脾虚慢惊,则与人参、白术、白僵蚕等药配伍,如醒脾丸;用治破伤风痉挛抽搐、角弓反张,又与天南星、白附子、防风等药配伍,如玉真散。

近年用天麻提取有效成分制得香荚兰醛片,治疗疯痛大、小发作有效。

2、用于眩晕,头痛。

天麻既息肝风,又平肝阳,故为止眩晕之良药。

用治肝阳上克之眩晕、头痛,常与钩藤、石决明、牛膝等同用,如天麻钩藤汤;用治风痰上扰之眩晕、头痛,常与半夏、白术、茯苓等同用,如半夏白术天麻汤。

近年应用密环菌片治疗高脂血症,可使血清胆固醇、血清甘油三脂等明显下降,同时收缩田域舒张压亦有不同程度下降,头昏、头痛、胸闷等症状也有好转。

3、用于肢麻痉挛抽搐,风湿痹痛。

天麻还有祛外风,通经络的作用。

用治风中经络手足不遂、胶体麻术、痉挛抽搐等症,常与川芎同用,如天麻丸;用治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者,多与秦艽、羌活、桑枝等祛风湿药同用,如秦艽天麻汤。

现临床用20%天麻针剂,肌肉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及眶上神经痛等症,止痛颇效。

配伍效用:1、天麻配伍半夏、白术:天麻息肝风、平肝阳而止头眩;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天麻《全国中草药汇编》

天麻《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 Ti a n Ma【英文名】RHIZOMA GASTRODIAE【别名】赤箭、木浦、明天麻、定风草根、白龙皮【来源】本品为兰科植物 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的干燥块茎。

春季4〜5月间采挖 为“春麻”;立冬前 9〜10月间采挖的为“冬麻”,质量较好。

挖起后趁鲜洗去泥土,用 清水或白矶水略泡,刮去外皮,水煮或蒸透心,切片,摊开晾干。

【性状】本品呈椭圆形或长条形, 略扁,皱缩而稍弯曲,长3〜15cm,宽1.5〜6cm,厚0.5 2cm=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有时可见棕 褐色菌索。

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嘴状的芽或残留茎基;另端有圆脐形疤痕。

质坚硬, 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

气微,味甘。

【鉴别】(1)本品横切面:表皮有残留,下皮由2〜3列切向延长的栓化细胞组成。

皮层为10数列多角形细胞,有的含草酸钙针晶束。

较老块茎皮层与下皮相接处有2〜3列椭圆形厚壁细胞,木化,纹孔明显。

中柱大,散列小型周韧维管束;薄壁细胞亦含草酸钙针晶束。

髓部细胞类圆形,具纹孔。

粉末黄白色至黄棕色。

厚壁细胞椭圆形或类多角形,直径 70〜180卩m,壁厚3〜8卩m,木化,纹孔明显。

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25〜75 (93)卩m 。

用醋酸甘油水装片观察含糊化多糖类物的薄壁细胞无色,有的细胞可见长卵形、长椭圆形或类圆形颗粒,遇碘液 显棕色或淡棕紫色。

螺纹、网纹及环纹导管直径8〜30卩(2)取本品粉末1g,加水10ml ,浸渍4小时,随时振摇,滤过。

滤液加碘试液 滴,显紫红色至酒红色。

(3)取〔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另取天麻对照药材0.5g,同法 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W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卩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水(9:1:0.2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 喷以10%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05C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农村一野草,人称“天门精”,叶子能治疗牙痛,如需要,不妨一试

农村一野草,人称“天门精”,叶子能治疗牙痛,如需要,不妨一试

农村一野草,人称“天门精”,叶子能治疗牙痛,如需要,不妨一试跑到农村地区,我们总能遇到很多奇特的野生植物,这些野生植物的存在,也使得农村到处都遍布着生机盎然的景象。

满满的绿色风情,非常的好看。

在农村的角落,我们还能发现许多不同品种的野味,这些野味也都是大自然给予的产物,非常的不错。

其中许多都是我们从未见过的东西,但也有一部分大家很是熟悉。

比如今天的这种野草就是如此,它的名字叫做天门精,可以治疗牙痛,你认不认识?野外生活的植物品种数量繁多,有很多野生植物都具备非常珍贵的价值,但也有一些植物让许多农民朋友都很厌倦。

这类被人厌倦的野生植物,命运往往是直接被人们给清除掉,大多人都不清楚这些植物真正的价值。

就比如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种野生植物就是如此,很多人应该都没有见过它们。

在以前的农村,这些植物总是被农民朋友们拿来去喂养家禽,当作一种饲养食材去使用,如此做法真的实在可惜。

今天的主角野生植物名字叫做天名精,也有着天门精以及蛤蟆蓝等奇特的名称。

在不同地区中,人们对于这种野生植物的叫法也不同。

这种天名精是一种分布范围非常广泛的野生植物,遍布全国多个省份,可见度非常广泛。

基本上我们在农村生活的人应该都见过这种野生植物。

天名精最常见的还是要数各地的农村地区,它也经常出现在农村的山坡以及道路旁边。

不知道大家平时有没有见过?这种野生植物的外观长相比较普通,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从它的外观来看,我们能发现它的叶片上有褶皱,仿佛和癞蛤蟆草一样,除此以外,花朵样貌更是奇特,整体来说具备的观赏价值还很高。

天名精这种野生植物的味道非常臭,被许多农民朋友称作臭草,因此经常被人们给忽略。

有些农民朋友还会将这种野草拿回家去养护,当作室内盆栽对待。

不过农民对于天名精最常见的用途还是被拿着喂养家禽,虽然这个做法很可惜,但不得不说它确实是一种很不错的饲养食物,对于家禽的生长有非常大的帮助,能够起到很不错的作用。

其实天名精价值珍贵,它拥有着很高的价值,比如药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名精
药材名称:
天名精
拼音名称:
TIANMINGJING
别名:
茢甄、豕首、麦句姜、虾蟆蓝、天芜菁、天门精、玉门精、彘颅、蟾蜍兰、觐、地菘、天蔓菁、葵松、鹿活草、杜牛膝、皱面草、皱面地菘草、鹤虱草、母猪芥、蚵蚾草、土牛膝、鸡踝子草、野烟、山烟、野叶子烟、癞格宝草、癞蟖草、挖耳草、癞头草、癞蛤蟆草、臭草
科属:
为菊科植物天名精的全草。

产地:
广布于我国各地。

性味: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寒。

归肚;肺经
功能主治:
清热;化痰;解毒;杀虫;破瘀;止血。

主乳蛾、喉痹、急慢惊风、牙痛、疔疮肿毒、痔瘘、皮肤痒疹;毒蛇咬伤;虫积;血瘕;吐血;衄血;血淋;创伤出血。

中成药:
共有1种中成药使用天名精:喉咽清口服液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3-6G;或捣汁;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及含漱。

注意:
1.《本草经集注》:垣衣为之使。

2.《本草经疏》:脾胃寒薄,性不喜食冷,易泄无渴者勿服。

采收储藏:
7-8月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化学成份:
全草含倍半匝萜内酯:天名精内酯酮(CARAB-RONE),鹤虱内酯(CARPESIOLIN),大叶土木香内酯(GRANILIN),依瓦菊素(IVALIN),天名精内酯醇(CARABROL),依生依瓦菊素(IVAX-ILLIN),11(13)-去氢腋生依瓦菊素[11(13)-DEHYDROIVAXILLIN],特勒内酯(TELEKIN),异腋生依瓦菊素(ISOIVAXILLIN)及11(13)-二氢特勒内酯[11(13)-DIHYDROTELEKIN]。

药理作用:
天名精内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显着的作用,给予小鼠,在短暂兴奋后即转入抑制,四肢肌肉松弛,并呈麻醉状态。

大量则引起阵发性痉挛而致死。

对小鼠腹腔注射之半数致死量约为0.1MG/G。

能对抗可拉明(A分钟O-CORDIN)和士的宁(但不如MYANESIN)的致痉作用。

与巴比妥类有显着的协同作用。

对神经末梢无箭毒样作用,对猫的脊髓中间神经原亦无作用。

主要作用部位可能在延脑及脑干部分。

此外,尚有降温、退热作用(正常及菌液引起发热之兔)。

静脉注射20-30MG/KG于兔、猫可引起血压降低,阿托品不能阻断此作用,对犬、鼠脑组织的呼吸有抑制作用。

原形态:
天名精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

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密生短柔毛,下部近无毛。

叶互生;下部叶片宽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0-15CM,宽5-8CM,先端尖或钝,基部狭成具翅的叶柄,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或全缘,上面有贴生短毛,下面有短柔毛和腺点,上部叶片渐小,长圆形,无柄。

头关花序多数,沿茎枝腋生,有短梗或近无梗,直径6-8MM,平立或梢下垂;总苞钟状球形,总苞片3层,外层极短,卵形,先端尖,有短柔毛,中层和内层长圆形,先端圆
钝,无毛;花黄色,外围的雌花花冠丝状,3-5齿先端有短喙,有腺点,无冠毛。

药期6-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或草坪上。

广布于我国各地。

栽培:
性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和阴湿环境、山区、平原等地均可栽培。

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

9-10月采集成熟种子,春季3-4月播种,条播,覆土
仅盖没种子为度,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约经15-20D出苗。

田间管理苗具4-6片真叶时间苗,按株距15CM定苗,苗高30CM进行松土
除草,并延施人粪尿1次,适当增施过磷酸钙。

性状:
性状鉴别根茎不明显,有多数细长的棕色须根。

茎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有
纵条纹,上部多分枝;质较硬,易折断,断面类白色,髓白色、疏松。

叶多皱
缩或脱落,完整叶片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0-15CM,宽5-8CM,先端尖或钝,基部狭成具翅的短柄,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全缘,上面有贴生短毛,下
面有短柔毛或腺点;质脆易碎。

头状花序多数,腋生,花序梗极短;花黄色。

气特异,味淡微辛。

各家论述:
1.《纲目》:天名精,并根苗而言也,地菘言其苗叶也,鹤虱言其子也。


功大抵只是吐痰,止血,杀虫,解毒,故擂汁服之,能止痰疟,漱之止牙疼,
挼之敷蛇咬,亦治猪瘟病也。

2.《本草经疏》:天名精,辛能散结,寒能除热,故主瘀血,血瘕欲死,下
血止血。

小便不利,由于内热,除热则小便自利也。

辛寒能散湿祛热,则小虫
自除也。

除痹者,去湿之功也。

除胸中结热,止烦渴,祛热散结,益阴之功也。

逐水者,湿热散,则水自消矣。

其主破血,生肌,利小便,杀三虫,除诸毒肿,疔疮痿痔,金疮内射,身痒瘾疹不止者,揩之立已,凉血除热散结之力也。

3.《本草述》:天名精,似以能除胸中结热为主。

盖痰乃热之所聚,毒乃痰
热之所壅,风乃痰聚热壅之所化,病此数者,皆病平血,且凝或溢之不一,投
此味得其能行能止而胥益也。

4.《本草正义》:天名精,其性寒凉,能滑利下行,据古籍则破血利水之力
极大,《本经》、《别录》所载主治是也。

后人则惟用以解毒降火,《唐本草》
以下诸书,所载主治是也。

今则以治喉风肿塞,甚至腐烂危险之候,取茎叶捣
汁灌之。

冬令草枯,无从取汁,则于夏秋之间预收茎叶捣汁,澄定,俟其将干
凝结之时,作为丸子,阴干密贮,临用以清水化开,灌之亦效,甚者屡进之,
探吐稠痰,大可转危为安,微贱药中之极有灵验者。

盖消痰解毒,清热降火,
开结利窍,合数者之功用,兼而有之,宜其投之辄效。

其余诸证之应用此物者,大旨亦不外此十二字之作用矣。

5.《本经》:主瘀血、血瘕。

下血、止血,利小便。

6.《别录》:除小虫,去痹,除胸中结热,止烦渴,逐水,大吐下。

7.《药性论》:治疮,止血及鼻衄不止。

8.《唐本草》:主破血,生肌,止渴,利小便,杀三虫。

除诸毒肿疔疮,瘘痔,金疮内射。

身痒瘾疹不止者,揩之立己。

9.《开宝本草》:主金疮,止血,解恶虫蛇螫毒,挼以敷之。

10.《纲目》:吐痰止疟。

治牙痛口紧,喉痹。

11.《本草备要》:治乳蛾喉痹,砂淋血淋。

12.《野生植物图说》:嫩叶捣烂治脚癣。

13.《杭州药植志》:强力杀虫药,可以杀蛔虫及绦虫,并治失力黄疸。

摘录:
《中华本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