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凝剂新国标变化

合集下载

速凝剂检测参数

速凝剂检测参数

速凝剂检测参数1. 简介速凝剂是一种用于混凝土施工中加快凝结时间的化学添加剂。

它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早期硬化速度,从而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为了确保速凝剂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测。

本文将详细介绍速凝剂检测参数及其意义,包括外观、主要成分、PH值、含固量、比重等参数。

2. 外观检测外观是速凝剂质量的直观表现之一,通过外观检测可以初步了解样品是否存在明显的异常情况。

•外观应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不应有悬浮物、沉淀物或颗粒状物质;•不应有异味或刺激性气味。

如果发现样品外观异常,可能意味着产品质量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析和检测。

3. 主要成分检测主要成分是评价速凝剂性能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主要成分包括硫酸盐、铝酸盐、氯化物等。

3.1 硫酸盐含量检测硫酸盐是速凝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含量直接影响到速凝剂的性能。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草酸二钠法和钡盐法。

•草酸二钠法:将速凝剂样品与草酸二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物,通过称重或滴定来计算硫酸盐含量。

•钡盐法:将速凝剂样品与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物,通过滴定来计算硫酸盐含量。

3.2 铝酸盐含量检测铝酸盐也是速凝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含量对于控制混凝土早期强度和早期硬化速度至关重要。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碳酸氢铵法和滴定法。

•碳酸氢铵法:将速凝剂样品与碳酸氢铵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物,通过称重或滴定来计算铝酸盐含量。

•滴定法:将速凝剂样品与过量的硫酸铵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物,通过滴定来计算铝酸盐含量。

3.3 氯化物含量检测氯化物是速凝剂中常见的杂质之一,其含量过高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造成负面影响。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亚硝酸钠法和银氮盐滴定法。

•亚硝酸钠法:将速凝剂样品与亚硝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物,通过滴定来计算氯化物含量。

•银氮盐滴定法:将速凝剂样品与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物,通过滴定来计算氯化物含量。

4. PH值检测PH值是评估速凝剂是否具有碱性或酸性的重要参数。

速凝剂标准

速凝剂标准

JC477-2005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水泥混凝土采用喷射法施工时掺加的速凝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筛筛析法)GB/T 1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eqv ISO 9597:1989)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GB/T 8077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idt ISO 679:1989)JGJ 63 混凝土拌合用水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速凝剂用于喷射混凝土中,能使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的外加剂。

4 分类按照产品形态分为:粉状速凝剂和液体速凝剂。

按照产品等级分为:一等品与合格品。

5 要求匀质性指标匀质性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表1速凝剂匀质性指标掺速凝剂的净浆和硬化砂浆性能指标掺速凝剂净浆及硬化砂浆的性能应符合表2要求表2掺速凝剂净浆及硬化砂浆的性能要求6 试验方法试验材料6.1.1 水泥:符合GB 8076标准中附录A的规定。

6.1.2 砂:符合GB/T 17671中有关ISO标准砂的规定。

6.1.3 水:符合JGJ 63的规定。

6.1.4 速凝剂:受检速凝剂。

密度、氯离子含量、总碱量、PH值、含固量按照GB 8077进行。

细度按照GB 1345中的手工干筛法进行。

含水率6.4.1 仪器a)分析天平:量程200g,分度值;b)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0℃~200℃;c)带盖称量瓶:¢25㎜×65㎜;d)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

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国家标准制订编制说明

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国家标准制订编制说明

砂结构的条件下,两种搅拌方法的 1 d、28 d 和 90 d 测定值相差很小。经修标小组讨论决定采用机械搅
拌,并确定了搅拌工艺参数。
6. 试验方法
6.1 材料 与行业标准 JC 477 相比: 新增本节。
6.2 仪器 与行业标准 JC 477 相比: 新增本节。
6.3 试验条件 与行业标准 JC 477 相比: 新增本节。规定试验室和养护箱环境温度。
5.1.1 液体速凝剂
和行业标准 JC 477 相比:
增加了 pH 值、含固量、氯离子含量和总碱量的控制值要求。
此次标准制定考虑 pH 和碱含量对人体健康影响,经修标小组讨论,pH 控制值要求≥ 2.0,液体无碱
速凝剂总碱量≤ 1 %;含固量的准确测定对速凝剂凝结时间和强度评价非常关键,市面上用的速凝剂产
匀质性指标应符合表 1 的要求。
表 1 速凝剂匀质性指标
试验项目
液体(FDA-L)
指标
密度,g/cm3
应在生产厂控制值的± 0.02 g/cm3 之内
pH 值
≥ 2.0,且应在生产厂控制值的± 1 之内
含水率,%
----
细度,%
----
含固量,%
S>25 %时,应控制在 0.95 S~1.05 S; S≤ 25 %时,应控制在 0.90 S~1.10 S
《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国家标准制订 编制说明
1. 范围
与行业标准 JC 477 相比: 增加了:(1)标准范围标记和产品出厂两项。
(2)本标准适用范围为喷射法施工水泥砂浆或混凝土时采用的速凝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和行业标准 JC 477 相比: 增加了:JC/T 723 水泥胶砂振动台。

速凝剂检测参数

速凝剂检测参数

速凝剂检测参数(原创实用版)目录一、速凝剂概述二、速凝剂检测的重要性三、速凝剂检测参数及其作用四、速凝剂检测方法与流程五、速凝剂检测的注意事项六、结论正文一、速凝剂概述速凝剂是一种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能加速混凝土凝结硬化的外加剂,具有提高工程进度、缩短工期的优点。

在我国,速凝剂广泛应用于水利、电力、铁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二、速凝剂检测的重要性速凝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程质量。

因此,对速凝剂进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检测,可以确保速凝剂的性能符合标准要求,保证混凝土工程的安全、可靠。

三、速凝剂检测参数及其作用速凝剂检测的主要参数有:凝结时间、终凝强度、初凝强度、氯离子含量、总碱量等。

这些参数分别反映了速凝剂的凝结性能、强度性能和有害物质含量等关键性能指标。

1.凝结时间:反映速凝剂加速混凝土凝结硬化的速度。

2.终凝强度:反映速凝剂对混凝土最终强度的影响。

3.初凝强度:反映速凝剂对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影响。

4.氯离子含量:反映速凝剂中氯离子含量,过高的氯离子含量会对混凝土中的钢筋产生腐蚀。

5.总碱量:反映速凝剂中碱性物质的总含量,过高的总碱量会对混凝土产生碱骨料反应,导致混凝土性能下降。

四、速凝剂检测方法与流程速凝剂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标准试块法、加速养护法、氯离子含量测定法、总碱量测定法等。

检测流程如下:1.样品准备:从速凝剂样品中取样,进行预处理。

2.性能测试:根据检测参数,分别进行凝结时间、终凝强度、初凝强度、氯离子含量、总碱量等性能测试。

3.数据处理:对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检测结论。

4.检测报告:编写检测报告,记录检测过程、数据和结论。

五、速凝剂检测的注意事项1.检测仪器设备的精度和灵敏度要符合要求。

2.样品处理要规范,避免样品污染、性能变化。

3.检测过程中要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4.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不能仅凭某一项指标判断速凝剂的整体性能。

【最新精选】速凝剂标准[1]2

【最新精选】速凝剂标准[1]2

JC477-2005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水泥混凝土采用喷射法施工时掺加的速凝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筛筛析法)GB/T 1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eqv ISO 9597:1989)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GB/T 8077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idt ISO 679:1989)JGJ 63 混凝土拌合用水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速凝剂用于喷射混凝土中,能使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的外加剂。

4 分类4.1 按照产品形态分为:粉状速凝剂和液体速凝剂。

4.2 按照产品等级分为:一等品与合格品。

5 要求5.1 匀质性指标匀质性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表1速凝剂匀质性指标掺速凝剂净浆及硬化砂浆的性能应符合表2要求表2掺速凝剂净浆及硬化砂浆的性能要求6 试验方法6.1 试验材料6.1.1 水泥:符合GB 8076标准中附录A的规定。

6.1.2 砂:符合GB/T 17671中有关ISO标准砂的规定。

6.1.3 水:符合JGJ 63的规定。

6.1.4 速凝剂:受检速凝剂。

6.2 密度、氯离子含量、总碱量、PH值、含固量按照GB 8077进行。

6.3 细度按照GB 1345中的手工干筛法进行。

6.4 含水率6.4.1 仪器a)分析天平:量程200g,分度值0.1mg;b)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0℃~200℃;c)带盖称量瓶:¢25㎜×65㎜;d)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

速凝剂标准

速凝剂标准

JC477-2005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的术语与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与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水泥混凝土采用喷射法施工时掺加的速凝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就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就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就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筛筛析法)GB/T1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eqv ISO9597:1989)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GB/T8077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idt ISO679:1989)JGJ 63混凝土拌合用水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速凝剂用于喷射混凝土中,能使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的外加剂。

4 分类4.1 按照产品形态分为:粉状速凝剂与液体速凝剂。

4、2按照产品等级分为:一等品与合格品。

5 要求5.1 匀质性指标匀质性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5、2掺速凝剂的净浆与硬化砂浆性能指标掺速凝剂净浆及硬化砂浆的性能应符合表2要求表2掺速凝剂净浆及硬化砂浆的性能要求6 试验方法6、1 试验材料6.1.1 水泥:符合GB 8076标准中附录A的规定。

6.1.2砂:符合GB/T 17671中有关ISO标准砂的规定。

6.1.3 水:符合JGJ 63的规定。

6.1.4速凝剂:受检速凝剂。

6、2 密度、氯离子含量、总碱量、PH值、含固量按照GB 8077进行。

6.3 细度按照GB 1345中的手工干筛法进行。

6、4含水率6.4.1仪器a)分析天平:量程200g,分度值0、1mg;b)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0℃~200℃;c)带盖称量瓶:¢25㎜×65㎜;d)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

速凝剂标准

速凝剂标准

JC477-2005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水泥混凝土采用喷射法施工时掺加的速凝剂;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筛筛析法GB/T 1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eqv ISO 9597:1989 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GB/T 8077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idt ISO 679:1989JGJ 63 混凝土拌合用水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速凝剂用于喷射混凝土中,能使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的外加剂;4 分类按照产品形态分为:粉状速凝剂和液体速凝剂;按照产品等级分为:一等品与合格品;5 要求匀质性指标匀质性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表1速凝剂匀质性指标掺速凝剂的净浆和硬化砂浆性能指标掺速凝剂净浆及硬化砂浆的性能应符合表2要求表2掺速凝剂净浆及硬化砂浆的性能要求6 试验方法试验材料6.1.1 水泥:符合GB 8076标准中附录A的规定;6.1.2 砂:符合GB/T 17671中有关ISO标准砂的规定;6.1.3 水:符合JGJ 63的规定;6.1.4 速凝剂:受检速凝剂;密度、氯离子含量、总碱量、PH值、含固量按照GB 8077进行;细度按照GB 1345中的手工干筛法进行;含水率6.4.1 仪器a分析天平:量程200g,分度值;b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0℃~200℃;c带盖称量瓶:25㎜×65㎜;d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6.4.2 试验步骤6.4.2.1 将洁净带盖的称量瓶放入烘箱内,于105℃~110℃烘30min;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后称量,重复上述步骤至恒量两次称量之差≤,称其质量m;6.4.2.2 称取速凝剂试样10g±0.2g,装入已烘至恒量的称量瓶内,盖上盖,称出试样及称量瓶的总质量m1;6.4.2.3 将盛有试样的称量瓶放入烘箱内,开启瓶盖升温至105℃~110℃,恒温2h,取出后盖上盖,立即置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后称量,重复上述步骤至恒量,称其质量m2;6.4.3 结果计算与评定含水率按式1计算:W=m1-m2/m1-m×100 (1)式中:W——含水率,%;m——称量瓶质量,单位为克g;m1——称量瓶加干燥前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m2——称量瓶加干燥后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含水率试验结果以三个试样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三个数据中有一个与平均值相差超过5%,取剩余两个数据的平均值;有两个数据与平均值相差超过5%,该组数据作废,试验必须重做;凝结时间6.5.1 仪器a 量程2000g,分度值2g的天平;b 量程100g,分度值0.1g的天平;c 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d 直径400㎜、高100㎜的拌合锅,直径100㎜的拌合铲;e 秒表;f 温度计;g 200mL量筒;6.5.2 试验步骤凝结时间的测定参照GB/T 1346;试验室温度和材料温度应控制在20℃±2℃范围内;粉状速凝剂:按推荐掺量将速凝剂加入400 g水泥中,在拌合锅内干拌均匀颜色一致后,加入160mL水,迅速搅拌25s~30s,立即装入圆模,人工振动数次,削去多余的水泥浆,并用洁净的刮刀修平表面;从加水时算起操作时间不应超过50s;液体速凝剂:先将400 g水泥与计算加水量160mL水减去速凝剂中的水量搅拌至均匀后,再按推荐掺量加入液体速凝剂,迅速搅拌25s~30s,立即装入圆模,人工振动数次,削去多余的水泥浆,并用洁净的刮刀修平表面;从加入液体速凝剂算起操作时间不应超过50s;将装满水泥浆的试模放在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下,使针尖与水泥浆表面接触,迅速放松测定仪杆上的固定螺丝,针即自由插入水泥净浆中,观察指针读数,每隔10s测定一次,直到终凝为止;粉状速凝剂由加水时起,液体速凝剂从加入速凝剂起至试针沉入净浆中距底板4㎜±1㎜时达到初凝;当试针沉入浆体中小于㎜时,为浆体达到终凝;6.5.3 结果评定每一试样,应进行两次试验;试验结果以两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如两次试验结果的差值大于30s时,本次试验无效,应重新进行试验;强度6.6.1 仪器设备a 200KN压力试验机;b 胶砂振实台;c 40㎜×40㎜×160㎜试模;d 量程5kg,分度值5g的台称;e 量程500g,分度值0.5g的天平;f 搅拌锅,搅拌铲;6.6.2 配合比水泥与砂的质量比为1:,水灰比为,6.6.3 试验步骤在室温20℃±2℃的条件下,称取基准水泥900g,标准砂1350 g;粉状速凝剂:将速凝剂按生产厂推荐掺量加入胶砂中,干拌均匀后,加入450mL水,人工迅速搅拌40s~50s;液体速凝剂:先计算推荐掺量速凝剂中的水量,从总水量中扣除,加入水后将胶砂搅拌至均匀,再加入液体速凝剂人工迅速搅拌40s~50s;然后装入40㎜×40㎜×160㎜的试模中,立即在胶砂振动台上振动30s,刮去多余部分,抹平;同时成型掺速凝剂的试块二组,不掺者一组,每组三块;在温度为20℃±2℃的室内放置,脱模后立即测试掺速凝剂试块的1d强度从加水时计算时间;测定1d强度的时间误差应为24h±;检测时应先做抗折,再做抗压强度;其余试块在温度20℃±2℃,湿度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养护,测其28d强度,并求出强度比;6.6.4 结果计算与评定6.6.4.1 抗压强度按式2计算:f= F/ S (2)式中:f——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F——试体受压破坏荷载,单位为牛顿N;S——试体受压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2;6.6.4.2 抗压强度比按式3计算:R= f1 / f×100 (3)式中:R——抗压强度比,%;f1——掺速凝剂砂浆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f——不掺速凝剂砂浆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6.6.4.3 结果处理每个龄期的三个试件可得出六个抗压强度值,其中与平均值相差超过10%的数值应予剔除,将剩下的数值取算术平均值,剩余的数值少于三个时,必须重做试验;7 检验规则检验分类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凝结时间、细度、含水率、密度和1d的抗压强度;型式检验7.3.1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表1和表2中的所有项目;7.3.2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正式生产后,如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正常生产时,一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d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f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批量和抽样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批量和抽样方法相同;7.4.1 批量每20t为一批,不足20t也按一批计;7.4.2抽样一批应于16个不同点取样,每个点取样不少于250g,总量不少于4000g;将试样充分混合均匀,分为两等份,其中一份用作试验;另一份密封保存五个月,以备有疑问时,交国家规定的检验机构进行复验或仲裁;判定规则所有项目都符合本标准规定的相应等级要求,则判定为相应等级的产品;不符合相应等级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品;对于不合格品,可重新抽样,按照本标准型式检验项目复验一次;8 产品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产品说明书产品出厂时应提供产品说明书、产品说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生产厂家、产品名称及型号、适用范围、推荐掺量、产品的匀质性指标、有无毒性、易燃状况、储存条件及有效期、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包装粉状速凝剂应采用有塑料袋衬里的编织袋包装,每袋重25 kg±0.5kg;液体速凝剂可用塑料桶或其它可用的包装容器包装;也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包装;所有包装容器上均应在明显位置注明产品执行标准、商标、产品名称和质量等级、型号、净重、生产厂家、包装日期和出厂编号;运输搬运时应轻拿轻放,防止破损,运输时避免受潮;贮存速凝剂在包装无破损的条件下,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库房中,距地面100mm以上;在正常运输与贮存条件下,贮存期从产品包装之日起为五个月;。

市场混凝土外加剂新标准修订情况内.ppt

市场混凝土外加剂新标准修订情况内.ppt

泵送 剂
PA
早强剂 Ac
缓凝 剂
Re
12


70
100
100
≤5.5


–90

~
>+90
+90




135

—-
130

115
110
100
110
100
100
135
135
135



<80





引气剂 AE
6 70 ≥3.0
–90 ~
+120
— 95 95 90 135 80 — -1.5 ~+1.5
试验原材料
基准水泥
•由符合下列品质指标的硅酸盐水泥熟料与二水石膏共同粉磨而成的42.5 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
•熟料中硅酸三钙(C3S)含量55%~60% •熟料中铝酸三钙(C3A)含量6%~8% •熟料中游离氧化钙(f-CaO)含量不得超过1.2% •水泥中碱(Na2O+0.658K2O)含量不得超过1.0% •水泥比表面积(350±10)m2/kg
市场混凝土外加剂新标准修订情况内
1. GB8076混凝土外加剂标准修订
发布和实施日期
GB8076-2008
原版本:GB8076-1997
发布日期:2008-12-31
发布单位: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实施日期:2009-12-30
GB8076-1987
初凝 终凝
-90
-90 >+9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酸三钙(C3S)含量55%~60% 游离氧化钙(f CaO)含量≤1.2% 水泥比表面积(350±10)m2/kg
基准水泥粉磨时,还必须严格控制好粉磨温度,因为粉磨温度不同, 会造成二水石膏的脱水产物及数量的不同,从而影响基准水泥性能的 稳定性。
基准水泥的包装也是保证其性能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包装密封和 防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3 初凝时间/min ≤5
≤8 终凝时间/min ≤12
新标取消了速凝剂合格品与一等品的区分,净浆的初凝时间与终凝时间参数同 样只有一条合格指标。
04胶砂强度
旧建材行业 标准 JC/T4772005
合格品
1d抗压强度 /Mpa ≥6.0
28d抗压强度比/%
≥70
一等品 ≥7.0 ≥75
90d抗压强度 保留率/% 无 无 ≥100
外加剂的检验与工程应用是不一样的,在工程应用中,只要该外加剂与所用 水泥相适应,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就能在该工程什么? 基准水泥生产企业是如何控制质量的?
影响基准水泥质量稳定的主要因素有水泥的矿物组成和比表面积、调 凝胶石膏、掺合料等。 水泥生产厂家严格按照GB 8076附录A规定的技术条件进行基准水泥的 生产,技术条件包括满足42.5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技术要求, 熟料中的 铝酸三钙(C3A)含量6%~8%
基准水泥是综合考虑了我国水泥生产现状,包括水泥的组成、掺合料、调凝 石膏等方面的情况,经过大量试验研究而确定的一种专用于检测外加剂的水 泥,其技术性能要求见GB 8076附录A。基准水泥使同一类的各种外加剂的检 验结果有了可比性,可以说基准水泥是检测外加剂的一个标尺,用这一标尺 来比较各种外加剂的性能,所以外加剂性能检测一定要用基准水泥。
GB/T35159-2017与JC/T477-2005不同
①定义
稳定性
净浆凝结时间 变化指标 ④胶砂强度 ⑤掺量 ⑥搅拌方式
01定义
旧建材行业标准 JC/T477-2005 用于喷射混凝土中, 能使混凝土迅速凝结 硬化的外加剂,统称 速凝剂
新国家标准 GB/T35159-2017 新增无碱、有碱速凝剂定义:明确 规定 无碱速凝剂碱含量≤1.0%,且 PH值≥2.0 在速凝剂分类不清晰的情况下,新 国标明确了“无碱速凝剂”的定义,
02稳定性
旧建材行业标准 JC/T477-2005 无
新国家标准 GB/T35159-2017
具体的稳定性状态: 上清液或底部沉淀物体积≤5ml
03净浆凝结时间
旧建材行业标准 JC/T477-2005 合格品 初凝时间/min ≤5 终凝时间/min ≤12
一等品 新国家标准 GB/T35159-2017 无合格品与 一等品分类
06搅拌方式
旧建材行业标准 JC/T477-2005 新国家标准 GB/T35159-2017
人工搅拌
机器搅拌
(一)在本标准附录F.3条中和我国其他混凝土外加剂产品标准中,为什么规定基准水泥来进行 检测?为什么不可以像TB标准(铁路行业标准)一样,建议用工程水泥进行检测呢?
外加剂与水泥之间有适应性问题。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因其熟料矿物组成 和化学组分不同、掺合料不同、调凝石膏品种和组成不同、粉磨细度不同等 因素的影响,会得到各种不同的试验结果,无法统一评价外加剂的性能。
新国家标准 GB/T351592017
无碱 速凝剂
1d抗压强度/Mpa 28d抗压强度比/% ≥7.0 ≥90
有碱 速凝剂
≥7.0
≥70
≥70
05掺量
旧建材行业标准 JC/T477-2005

新国家标准 GB/T35159-2017
粉状速凝剂:4%-6% 无碱液体速凝剂:6%-9% 有碱液体速凝剂: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