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热学计算
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作业课件:小专题四 热学综合计算(共18张PPT)

解:太阳能热水器 5 h 吸·h)×4 m2×5 h=5×107 J,
水吸收的热量:Q2=42%Q1=5×107 J×0.42=2.1×107 J,
水升高的温度:Δt=cQm2=4.2×103
2.1×107 J J/(kg·℃)×100
kg=50
℃。
6.(香洲区月考)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8 kg的水加热,同时他 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在4 min内完全燃 烧了1.4 kg的煤。[q煤=3×107 J/kg,c水=4.2×103 J/(kg·℃)]求:
(1)C919空载停在机场的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少? (2)飞行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是多少? (3)若发动机的效率为48%,飞行80 min过程中消耗燃油的质量是多少? (q燃油=4.5×107 J/kg)
解:(1)飞机停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 F 压=G=mg=60×1000 kg×10 N/kg=6×105 N, 对地面的压强:p=FS压=6×0.510m52N=1.2×106 Pa;
减小 1.(镇江中考)用水冷却鸡蛋,鸡蛋的温度降低,内能____, 这是通过____热__传__递_改变了鸡蛋的内能,若水的质量是0.5kg,
水温升高了5 ℃,则水吸收的热量是___1_.0_5_×__1_0_4J。
2.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
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2)由 v=st可得 80 min 飞行的路程:s=vt=90 m/s×80×60 s= 4.32×105 m,飞机水平匀速飞行受到的牵引力:F=f=1.2×105 N, 所做的功:W=Fs=1.2×105 N×4.32×105 m=5.184×1010 J, 功率:P=Wt =5.18448×001s010 J=1.08×107 W; (3)由η=WQ可得燃油燃烧放出热量:Q=Wη =5.1844×8%1010 J=1.08×1011 J, 由 Q=mq 可得燃油的质量:m=Qq=41..50×8×10170J1/1kJg=2400 kg。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热学计算——专项复习(教学设计)

《热学计算—专项复习》——教学设计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十中学尹瑶(一)教材分析“内能”是“能量”专题下属的第三个二级主题。
本节课将在“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机械能”、“电磁能”、“能量守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学习中架起一道知识桥梁,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以及进一步学习其他科学技术,都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这部分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意与本课程其他内容的联系,注意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在分子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内能和热量的的概念,还要熟练运用物理知识,从物理知识走向社会生活,解决热机和热机的的效率的相关问题。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通过对“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机械能”知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部分“能量”有关知识。
能清楚认识能量以及能量之间的转化和转移,对于机械能也有着清晰的认知。
这就为学生理解内能、掌握内能做了很好的知识铺垫。
但是,学生在内能的量化意识与量化操作方法上仍存在明显欠缺。
因此,教学中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借助“微课教学”、“网络教学”等信息化手段加强直观性教学。
从学生的体验、经历和身边的事物来建立和强化内能的概念,让学生逐步认识到内能的存在、内能是怎样变化和利用的。
【注】:我们学校地处偏远的农村,初三在校生共52名,分为两个教学班。
学生多数为留守儿童,学习基础比较差,学习意识薄弱,主动性不高,因此本节课的设计针对学生一轮复习的现状,主要以基础为主,逐步提升学生运用内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灵活运用三类求热量的方法、求热效率的方法。
2、会用热量、热效率公式以及它们的变形公式熟练、准确的完成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感悟热学计算的要领,在练习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内能相关知识,让学生知道内能的利用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培养节约能源、提高效率的精神,同时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
期末专题复习热学综合计算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期末专题复习热学综合计算1.如图,一款可设定温度的电热水杯,能将杯中水加热到需要的温度,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
通电后将杯中0.3kg的水从25℃加热到55℃,求:水吸收的热量。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2.一热水器的容积为50L。
装满水后,从20℃加热到66℃。
求:(1)水的质量;(2)水吸收的热量;(3)如果这些热量被42kg的铁块吸收,铁块的温度能升高多少?[水的密度是1×103kg/m3、水的比热容是、铁的比热容是]3.把100g的金属块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很长时间,取出后立即投入80g、40℃的温水中,混合后的共同温度是30℃。
【已知金属的比热容c金=0.84×103J/ J/(kg·℃);水的比热容c水=4.2×103 J/(kg·℃)】不计热量损失,求:冷冻室的温度。
4.国庆节后,天气转凉,气温逐渐降低,小明喝牛奶前,需要用热水烫一下加温,如图所示。
小明用60℃的热水加热200g的袋装牛奶,使牛奶的温度由15℃升高到45℃。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牛奶的比热容为2.5×103 J/(kg·℃)。
若不计包装袋吸热及其它热损失,求:(1)牛奶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2)加热牛奶至少需要多少千克60℃的热水?5.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器材测量铝的比热容。
他们将质量为4.2kg的铝块先加热到164℃后,投入到质量为2kg,初温为20℃的水中,水和铝块最终的温度都是64℃。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假设铝块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
求:(1)铝块降低的温度;(2)水吸收的热量;(3)铝块的比热容。
6.小红在实验室利用电热器加热,完成了冰的熔化实验,并描绘出冰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时,冰的质量为0.5kg,相同时间冰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热量的计算

代入热量计算公式求得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
答:需要吸收8.4×104 J的热量
第2课时 热量的计算
变式
质量为2kg的沸水(100℃),温度降低了60℃,水放出了多少热量?
解:Q放 =cmΔt
Δt=60℃
=4.2×103J/(kg.℃)×2kg×60°C
=5.04×105J
答:水放出了5.04×105J热量。
第2课时 热量的计算
温馨提示
进行热量计算时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1.注意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2.公式只适用于物质状态不变时的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 3.注意比热容的单位:J/(kg.℃),不可去掉括号而写成“J/kg·℃” 4. 注意认真审题:“升高”“升高了”不同于“升高到”
解:(1)由 Q放=cmΔt 得,该物质的比热容:
c
Q放 mΔt
=
3.76 104 J =3.76×102J/(kg•℃) 5kg (40℃-20℃)
答:该物质的比热容为3.76×102J/(kg•℃)。
第2课时 热量的计算
质量为5 kg的某种物质,当温度从40 ℃下降到20 ℃时,放出的热量为 3.76×104 J。求: (2)若该物质吸收了7.52×104 J的热量,则温度应升高多少摄氏度。
第2课时 热量的计算
汇报人:稻小壳
九全 物理
YOUR LOGO
人教版
目录
CONTENTS
1 新课引入 2 学习目标 3 新知学习 4 课堂小结
第2课时 热量的计算
新课引入
烧水时,水吸收了木材燃烧所释放的热量,那么将一壶水烧开,水要吸 收了多少热量呢?一杯水由热变凉,它又放出了多少热量呢?
第2课时 热量的计算
放热降温:Δt =t初-t末,Q放= cm(t初-t末)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热学综合计算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热学综合计算热学综合计算一、计算题1.为了测试某国产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测试员开车在一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了11.5km,消耗汽油1kg。
已知汽油的热值为3.3×10^7 J/kg,汽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牵引力是1000N。
求:1) 完全燃烧这些汽油放出的热量是多少?解:汽油的热值为3.3×10^7 J/kg,消耗汽油1k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3×10^7 J/kg × 1 kg = 3.3×10^7 J。
2) 汽车发动机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解:汽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牵引力为1000N,行驶11.5km,所做的功为1000N × 11.5km = 1.15×10^7 J。
3) 该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多大?解:该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 1.15×10^7 J / 3.3×10^7 J =0.348 = 34.8%。
2.为了减少环境污染,部分农村地区改用液化气烧菜做饭。
某钢瓶装有液化气10kg,已知液化气的热值为 4.2×10^7 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求:1) 这瓶液化气全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解:这瓶液化气全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4.2×10^7 J/kg × 10 kg = 4.2×10^8 J。
2) 若(1)中放出的热量有40%被初温为20℃的水吸收,在标准大气压下可将多少质量的水烧开?解:放出的热量有40%被初温为20℃的水吸收,吸收的热量为 0.4 × 4.2×10^8 J = 1.68×10^8 J。
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水的初温为20℃,水的沸点为100℃,所以水的温度升高为 1.68×10^8 J / (4.2×10^3 J/(kg·℃) × (100℃-20℃)) = 1000 kg。
九上物理全部计算公式热学

九上物理全部计算公式热学热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热量和能量的传递、转化和利用。
在九年级物理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与热学相关的知识,包括热量的传递、热量的计算、热容等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九年级物理中与热学相关的全部计算公式,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1. 热量的计算公式。
热量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通常用Q表示,单位是焦耳(J)。
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 = mcΔθ。
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是千克(kg);c表示物体的比热容,单位是焦耳/千克·摄氏度(J/(kg·℃));Δθ表示温度的变化量,单位是摄氏度(℃)。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物体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2. 热功的计算公式。
热功是指通过热量传递所做的功,通常用W表示,单位是焦耳(J)。
热功的计算公式为:W = F×s。
其中,F表示外力,单位是牛顿(N);s表示位移,单位是米(m)。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通过热量传递所做的功可以通过这个公式进行计算。
3. 热效率的计算公式。
热效率是指热机所做的功与燃料所释放的热量的比值,通常用η表示,没有单位。
热效率的计算公式为:η = W/Qh。
其中,W表示热机所做的功,单位是焦耳(J);Qh表示燃料所释放的热量,单位是焦耳(J)。
热效率是衡量热机性能的重要指标,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进行计算和评估。
4. 热传导的计算公式。
热传导是指热量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通过分子碰撞传递的过程,通常用Q表示,单位是焦耳(J)。
热传导的计算公式为:Q = kAΔθ/d。
其中,k表示热导率,单位是焦耳/(秒·米·摄氏度)(J/(s·m·℃));A表示传热面积,单位是平方米(m^2);Δθ表示温度差,单位是摄氏度(℃);d表示传热距离,单位是米(m)。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热传导的大小。
5. 热容的计算公式。
热容是指物体单位质量在温度变化1摄氏度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通常用C表示,单位是焦耳/千克·摄氏度(J/(k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公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公式(一)热学计算公式1、热量的计算公式:①温度升高时用:Q吸=cm (t -t 0)=cm △t ;c =Q 吸 m (t -t 0) ; m =Q 吸 c (t -t 0); t =Q 吸 c m + t 0 ; t 0=t- Q 吸c m 。
②温度降低时用:Q放=cm (t 0-t )=cm △t ;Q :热量;单位:焦耳(J ); c :比热容;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m :质量;单位:千克(kg );t :末温;单位:摄氏度(℃);t 0:初温;单位:摄氏度(℃) 审题时注意“升高(降低)到”还是“升高(降低)(了)”, 前者是末温,后者是变化的温度。
2、燃料的热值:①Q 放=qm m=Q q q=Qm m 单位:千克(kg )。
②Q 放=qV V=Q q q=QV V :燃料体积;单位:立方米(m 3)。
3、热平衡方程:不计热量损失 Q 吸=Q 放 ;计热量损失:Q 吸=ηQ 放4、 效率:①炉子的效率或燃料利用效率:q m )t -t (cm 0燃水放吸==Q Q η ②燃气热水器效率:Vq )t -t (cm q m )t -t (cm 00水燃放吸===Q Q η ③热机效率: q m tq m s 燃燃总有P F Q W ===η (与热机的功率无关)④电热水器效率:t P )t -t (cm 0电水电吸==W Q η ⑤太阳能热水器效率:时间面积辐射功率水太阳吸t s P )t -t (cm 0==Q Q η ⑥太阳能电池效率:时间面积辐射功率太阳电t s P UIt ==Q W η⑦电动车效率: UIt tUIt s P F W W ===电牵η⑧电动起重机: Pt UIt Gh Gh W W G ===电η(二)电学计算公式1、欧姆定律: 求电流:I= U R 求电压:U =IR ; 求电阻:I UR =△I△U =R电流I,单位是安培 (A);电压U,单位是伏特 (V);电阻R,单位是欧姆(Ω)。
九年级物理全册专题三热学综合计算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

(1)烧开这壶水,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如果小明家天然气炉具的效率是40%,烧开这壶水需要燃烧多少天然气?
第十四页,共二十页。
解:(1)这壶水的质量 m=ρV=1.0 g/cm3×2000 cm3=2000 g=2 kg, 烧 开 这 壶 水 需 要 吸 收 的 热 量 Q 吸 = c 水 m 水 (t - t0) = 4.2×103 J/(kg·℃)×2 kg×(100-20) ℃=6.72×105 J (2)Q 放=Qη吸=6.7420×%105 J =1.68×106 J,V=Qq放=81×.6180×71J0/m6 J3=2.1×10-2 m3
第五页,共二十页。
类型一 一般吸、放热计算
1.将质量为100 g的铜块从沸腾(fèiténg)的水中取出(在标准大气压下),迅 速放入质量为100 g、温度为10 ℃的某液体中,混合后的共同温度是25 ℃ 。 若 不 计 热 量 损 失 , 求 这 种 液 体 的 比 热 容 是 多 少 ? [ c 铜 = 0 . 4 ×1 0 3 J/(kg·℃)] 解:铜块放出的热量Q放=c铜mΔt=0.4×103 J/(kg·℃)×0.1 kg×(100 ℃-25 ℃)= 3000 J,若不计热量损失,这些热量被液体吸收,即Q吸=Q放=c液mΔt,c液 ×0.1 kg×(25 ℃-10 ℃)=3000 J,解得c液=2×103 J/(kg·℃)
第十页,共二十页。
解:(1)飞机的航程 s=vt=600 km/h×1 h=600 km=6×105 m (2) 发动机所做的功 W=Fs=1.6×105 N×6×105 m=9.6×1010 J (3)航空 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 放=mq=4000 kg×4×107 J/kg=1.6×1011 J (4)发动机的效率 η=QW放=91..66××11001110 JJ=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导引:
热学计算题是年年中考的“常客”,公式中涉及的物 理量较多,是整个初中阶段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热学计算 题主要考查同学们运用基本热学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命 题的出发点主要是运用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公式、物体吸 热或放热的公式(不涉及物态变化),以及热平衡方程、 能的转化效率等公式进行的计算。比热容的单位比较复杂, 计算时应特别细心。在中考命题中往往把几个公式综合在 一起考查,更增大了计算的难度。有关与电热、力热、能 源问题相结合的计算题是命题的热点。
80℃
由上可知水的末温为t=25℃+80℃=105℃,在1标准大气压下,
这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因为水吸热温度升高到沸点(100℃)后,
再继续吸热只能使水沸腾,而水温度保持不变,则水的温度实际升
高为: △ t=100℃-25℃=75℃。
方法点拨:
热量公式反映的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 与物质的比热容、物体的质量以及温度的变化量之间的关系。每个 物理量的计算都有一个对应的公式,因此,同学们应熟记各种公式。
中考专题复习
热学计算
五峰实验初中 李高扬
复习目标:
1、理解并熟记热量的计算公式; 2、通过训练使学生能够准确应用热量公式进行各物理 量的计算; 3、理解能的转化和转移,能准确利用能的转化效率计 算所要求的物理量。
【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热量公式进行各物理量的计算和能的转化效 率的计算; 难点:电热、力热、能源问题相结合,能的转化效率 的有关计算;
(1)计算可燃冰的热值是多少J/kg?
(2)小明外出野炊,假想他携带可燃冰作为燃料, 在1标准大气压下,以50%的加热效率从20℃烧开一 壶2kg的水需要使用多少质量的可燃冰? (3)小明外出野炊由爸爸驾驶重为9.6×103N的家用轿车,当车以 72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了0.5h到达目的地,消耗天然气2.4m3 ,期间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 (4)小明的爸爸驾驶的家用轿车使用容积80L的气瓶,在加压的方式 下能容纳16m3的天然气,可行驶距离是240km,请问,若气瓶内 容纳的是80L的可燃冰,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行驶多少km?
运用热量公式进行计算时,同时还要考虑实际情况,如晶体的 熔化、晶体溶液的凝固、水的沸腾等。也就是说物态发生变化时, 公式 Q吸=cm(t-t0)、Q放=cm(t0-t)或Q=cmΔt就不能用(比热容 变了)。本题求解时,若不注意分析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吸热温 度升高到沸点(100℃)保持不变,就会造成错解。
解析:由 Q放 cm(t0 t) ,可得这种金属的比热容为:
c Q放 m(t0 t)
=—1.—68—×—10—5J
5kg×80 ℃
=0.42×103J/(kg.℃)
水吸收的热量: Q吸=Q放=1.68×106J
根据公式,Q吸 cm(t t 0 ) 可得水温升高的值为:
t
t0
Q吸 cm
1.68105 J 4.2103 J /(kg ℃) 0.5kg
归类解析
类型2 热量的利用率问题的计算
热学与电学、太阳能、力学知识的综合计算
力、热综合题是以汽车、汽艇、飞机、推土机等机 械为载体,构建了力、热之间的联系。v=s/t、P=W/t、 W=Fs、P=Fv、Q=qm是解题常用的公式,热机效率仍 是试题考查的重点。
电、热综合题一般以电热器为载体,利用电流的热 效应给水等物质加热,焦耳定律、电功率是试题考查的 重要知识点,能量转化方向是试题的热点。热能发电则 是试题的另一个侧面。
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公式_Q__吸_=_W__=_P_t_____,
热量的利用率计算公式________QQ__放 吸____,
热机的效率计算公式__________WQ__放有____。
归类解析 类型1、应用热量公式的一般计算
有关热量、比热容、温度的计算和物态变化综合题
例1、质量为5kg的某金属的温度从200℃下降80℃,若放 出的热量是1.68×105J,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若放出的 热量完全被质量为500g、初温为25℃的水吸收,则水的温度升 高了多少?(水的比热容为4.2 ×103J/(kg.℃) )
解答计算题的关键是熟悉相关的基本公式,能对问题 进行正确分析,寻找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公式关系、等 量关系) 。
学习活动一:完成下列公式:
Q_=__c_m_Δ__t._, 放热公式__Q_放_=_c_m__(_t0_-_t)_或__Q_=__c_m_Δ__t.__, 燃烧放热公式___Q_放_=__q_m__或_Q__放_=__q_V_, 热平衡方程___Q_吸__=_Q_放___(不计热量的损失)
要特别注意的是温度的变化量△t的判断,本题分析时容易误把 “下降”的含义当成“下降到”。其实,温度“降低”表示物体在 初温的基础上温度降了多少,它等于初温与末温之差;而温度“下 降到”表示物体放热后的末温,二者的含义是不同的。同理类似此 类问题的还有“升高”和“升高到”、“变化”和“变化到”的区 别,解题时应注意识别。
1m3的“可燃冰”约含160m3的天然气,天然气的热 值约为3.6×107J/m3,可燃冰的密度约为0.9×103kg/m3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1)计算可燃冰的热值是多少J/kg?
解析: (1)1m3“可燃冰”的质量为:
m=ρV1=0.9×103kg/m3×1m3=900kg
例2、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宣布,
我国成功在南海完成一种超级能源的试验开采工作,在全球首次从
南海海底开采出“可燃冰”。我国也由此成为世界第一个实现稳定
开采海洋超级能源的国家,为我国的能源供应提供了可靠保障。这
意味着中国在开采“可燃冰”上占据了领先位置,将推动整个世界 能源利用格局的改变。小明查阅资料知道:1m3的“可燃冰”约含 160m3的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约为3.6×107J/m3,可燃冰的密度约 为0.9×103kg/m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