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分析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分析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中国制造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一直以来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然而,在全球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1.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中国的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制造业的运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 人力资源丰富: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为制造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支持。
3. 制造业规模庞大:中国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各类产品的生产规模大。
4. 知识产权问题:中国制造业在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仍存在不足,一些企业存在侵犯知识产权的问题,导致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5. 传统制造业转型困难:传统的加工制造业面临市场竞争激烈和环保压力增加等问题,转型升级相对困难。
二、中国制造业发展对策1. 推进技术创新:加强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高端制造业。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推动制造业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
2. 培养高技能人才: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培养适应新一轮产业升级的高技能人才。
3.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
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意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
5. 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产业合作,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6. 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同发展,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提升附加值。
7. 加强环保治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进绿色制造,减少污染物排放,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
8. 加强国际市场拓展: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中国制造业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提升国际竞争力。
新形势下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的稳定性 , 高政策的可信度 。 提 第二 , 针对制造业企业 的 投 向、 技术进步等供给因素的影 响。 而税收政策是政府可 科技开发制定切实有效的税 收鼓励政策 。 第三 , 着力改革 使 用的诸 多经济政策 中独具特 色和不 可替 代 的工 具之 不利于先进制造业发展状况的现行税收政策 。逐步推广 税收政策能够通过对 需求和供给的多方面的作用最 实行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 ,最后实现制造 终影响到制造业 。 型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 升级 。 四, 第 全力打造公平的税 税 收 的有 无 及 多 少 ,直 接 影 响 着 各 个 产 业 发展 的前 收政 策 , 确立 公 平 合 理 的税 收 政策 。 景 。 鉴 于 此 , 界 各 国特 别 是 经 济 发 达 国 家 , 毫 无 例 有 世 都 ③ 优 化 制 造业 的发 展 环 境 , 展低 碳 制 造 业 。 发 发展 制 外地把税 收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视为推动产 业结构调整 造业不能单纯在经济角度上强调发展 ,更必须强调在发
作者简介 : 龚婷 , 中南财 经政 法大 学经 济 学 院。
算机操作系统在中国市场 的占有率为 9 %; 5 摩托罗拉 、 诺
企 业 技 术 开 发
21年 l月 01 O
基亚在中国占了 7 %的市场。 区域上看 , 0 从 也同样呈现这 用外资的选择并 防范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严防外资的虚 样的特点 , 外资集中的东部地 区经济增长速度较高, 中西 假投资行为并 防止热钱 的借道进入 。 部对外资的吸引力差 , 经济水平略低 。 ②完善税收政策。 第一 , 尽快 明朗化支持先进制造业 ②从税 收政策方面来 看 ,我 国现行的税 收政策不利 于先进制造业 的发展 。制造业 的发展主要受到中间需求 结构 、 消费需求结构 、 消费和投资需求 的 比例 、 投资需求 结构等需求 因素和劳动力的数量 及质量 、资本的数量及
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摘要】中国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包括成本上升、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不足、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严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制造业需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品质管理和品牌建设、推动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对策。
只有积极应对这些问题,中国制造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需要面对这些挑战,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才能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并实现长期发展目标。
【关键词】中国制造业发展,主要问题,对策,成本上升,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品牌建设,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科技创新,品质管理,绿色制造,循环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中国制造业作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当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成本上升、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不足、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严重等。
成本上升主要受到人工成本、土地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企业利润率下降,竞争力下降。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导致产品技术含量低,降低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不足使得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受损,无法抵御外部竞争。
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严重问题亟待解决,制约了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制造业需采取一系列对策。
首先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企业创新意识。
其次是加强品质管理和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推动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加大环保投入,提升企业环保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业发展需面对问题,积极应对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有效的对策措施,中国制造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制造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面临着日益加剧的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探讨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高成本制约产能增长当前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包括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以及能源成本等。
这对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利润率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降低制造业成本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政府可以采取减税降费、提供人才培训等措施,降低制造业的经营成本,提升其竞争力。
二、技术水平滞后制约创新能力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核心技术依赖进口,制约了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三、绿色环保压力增大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制造业面临着更加严格的环保要求和压力。
改善环境污染,加强节能减排,推动绿色制造,已经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政府可以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制定更为严格的环保标准和法规,引导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绿色制造的发展。
四、人工智能挑战传统产业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对传统制造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和挑战。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正在重塑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
制造业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以应对竞争压力。
五、创新能力不足制约品牌建设我国制造业普遍面临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品牌建设水平相对较低。
要提升制造业的品牌竞争力,必须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推动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注重品牌价值的塑造和传播,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六、劳动力短缺影响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制造业面临劳动力供给短缺的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培养更多的技能型劳动力。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和激励,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中国制造”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
、
“ 国制 造 ” 中 国 及 世 界 经 济 的 贡 献 中 对
国际经济合 作 中通过吸 收和消 化 国外 的先进技 术 和 管理 经验 , 进 了 中国企 业 的 技术 进 步 和经 营 管理 促
改革开 放 以后 , 以广 东 、 在 浙江为代表 的沿 海开 放 地区 , 中国企业 开始 为 欧美 及 港 台企 业 进行 接 单 生 产及原件 组装 , 有“ d hn ” 识 的产 品 贴 Ma ei C ia 标 n 在 国际市场上 的价 格 竞争 力 明 显 , 快 便走 向 了世 很 界各 地 , 中国制造” “ 的概念 也 因此产 生 。 “ 中国制造” 中国的制造业 企业 实施 “ 出去” 是 走 战 略 , 国际市场上经过多 年的打拼所创造 出来 的 中国 在
动力 量 。2 0 0 9年 , 国 的 出 口总 额 为 8 2 . 我 2 0 9 7亿
元, 超越德 国成 为世界 第 一大 出 口国。1 0 9年 , [20 ] 我
国的进 口总额 为 6 1 . 86 8 4亿元 , 图 1 见 。因此 , 由于 进 出 口的联 动效应 , 国产 品 的大 量 出 口也 带 动 了 中 进 口的高 速增长 , 而拉 动 了贸易 伙 伴 国经 济 的发 从 展 , 而 间接地促 进 了世 界经 济的发展 。第 三 , 进 中国 的 出 口额 中包含许 多外 商投资 企业 的出 口份额 。根 据资 料显示 , 外商 投资 企 业 进 出 口额 占中 国对外 贸 易 进 出 口总额 的 6 左 右 。 这 就是说 , O ② 在产 业链 的
着 前 所 未有 的 危 机 和挑 战 , 多 的 困 惑和 隐忧 严 重 地 威 胁 和 阻碍 着“ 国制 造 ” 拓 国 际 市 场 的 步 伐 。 要 想 诸 中 开 真 正做 强“ 中国制 造 ” 就 必 须 转 变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 力推 进 科 技 进 步 , 强 自主 创 新 能 力 , 极 培 育 自主 品 , 大 增 积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瓶颈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瓶颈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崛起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现象。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中国制造商必须面对着诸多的瓶颈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应对这些问题,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品质和竞争力,成为了当前中国制造业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议题。
瓶颈问题一:成本问题制造业中最大的瓶颈问题便是成本问题。
中国制造业现在依然以廉价为主要优势,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海外产业的投资,但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缺乏创新等等。
同时,制造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制造商必须面对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高等一系列困难。
如何降低成本是一个重要问题。
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减少浪费等方式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的供应商体系,降低原材料价格,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也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降低工人的流失率和培训费用,优化劳动力使用,也是降低成本的一种方式。
瓶颈问题二:创新能力不足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依然缺乏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业主要生产一些廉价的中低端产品,很难在产业链上寻找到自己的地位。
这是因为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多数以低成本为优势,流程标准化、大规模生产、价格竞争是主要特点,缺少研发、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为了提高创新能力,中国制造业需要顺应市场变化,加强技术研发、产品革新和创新管理,研发出具有专利权、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
同时,在企业内部建立科技团队,加强研究机构和产业的协作配合,把研发团队与产业链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重塑中国制造的形象。
瓶颈问题三:人才短缺在制造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才短缺成为了阻碍中国制造业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当前,中国制造业人才的整体水平较低,从事高端制造业的专业人才极为稀缺,加之劳动力稳定性不高和管理人才不足,导致制造业面临着人才瓶颈的突出问题。
解决人才短缺问题,需要从多维度出发。
浅谈新形势下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新形势下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新形势下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及问题二、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机遇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四、加强制造业创新和技术升级推进智能化制造五、加快推进制造业国际化战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动,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需要深入探讨如何应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推动制造业的发展。
本论文将从以上五个方面来详细分析。
一、新形势下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及问题我国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但是,面对全球制造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我国制造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重复建设、低端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远远超过高端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工业结构问题等。
因此,我国制造业发展仍需要面临诸多的挑战。
二、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机遇1、全球制造业竞争的加剧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带来了制造业产值减少、生产成本上升等问题同以及会计相关的问题。
2、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生产过程中环境和安全成本增加,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
3、社会公众对于环保、节能等问题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制约了传统制造业的发展。
然而,新形势下我国制造业仍然面临着许多发展机遇,如产业升级、产业转型、“互联网+”等途径的开拓和融合。
我国制造业企业拥有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和市场优势等竞争优势,同时也具备对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等方面的需求,因此在未来制造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改革和调整供给方面的质量,提高全社会的供给效率。
在此背景下,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政策,来促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其中包括加大对于优质制造业发展的扶持、构建创新驱动型制造业体系、改善制造业发展环境、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加强人才培养等。
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当前中国制造业整体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中国制造业在人均劳动生产力、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组织等方面所处的明显劣势,以及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制造业;技术创新;建议对策。
一、当前中国制造业整体发展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相对于国内其他产业发展较快,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但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挑战,发展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1.制造业人均增加值低。
虽然中国制造业目前发展迅速,但其增加值的总量及人均占有量仍旧与制造业强国有很大距离。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指出,按2000年美元的固定价格计算,2009年中国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MVA)的15.6%,而日本占15.4%,美国仍保持19%的份额名列第一。
这三个国家的总产值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一半。
但在人均制造增加值方面,中日的差距仍然悬殊,2008年,日本人均制造增加值接近9000美元为世界最高,而中国仅约为700美元,是中国人均制造增加值的13倍,说明中国制造业的获利能力不强,制造业技术水平较低。
2.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缺乏核心技术。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一直是阻碍我国制造业提高发展水平,国际竞争力和比较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中国多数行业的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国外,大部分产品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基本停留在仿制的低层次阶段;绝大部分制造业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技术创新的机制和优秀人才,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原创性技术和产品甚少,自主开发能力薄弱。
3.竞争优势的层次低下。
目前中国制造业大多集中在低水平层次上,增值能力有限,附加值较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高技术产业严重不足。
在我同外贸领域取得领先竞争优势的行业80%以上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高技术领域中,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的竞争力指数均非常低,“世界制造工厂”实际上是世界低端产品及零部件的廉价供应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李士梅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长春,130021
刊名: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年,卷(期):2004(12)
被引用次数:15次
参考文献(4条)
1.王晓晔;陶正华WTO竞争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社会科学 2003(05)
2.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影响"中国制造"的八个问题 2003
3.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 1969
4.中国工程院《新世纪如何提高和发展我国制造业》课题组新世纪的中国制造业 2003
引证文献(15条)
1.林玉伦中国制造业现状与国际比较研究[期刊论文]-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
2.庞文英浅谈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期刊论文]-物流工程与管理 2009(11)
3.解晶.何桢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制造"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农机化 2009(3)
4.余晓娟中国制造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期刊论文]-现代商业 2009(17)
5.董达善.俞浩中国制造业现状及发展研究[期刊论文]-上海经济研究 2008(9)
6.何哲.孙林岩.李刚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研究评述和展望[期刊论文]-科学学研究 2008(z1)
7.赵忠华新兴装备制造业科技投入机制研究[期刊论文]-科技管理研究 2008(4)
8.宫俊涛.孙林岩.杨洪焦.李刚区域制造业发展策略的选择研究——以关中制造带为例[期刊论文]-中国机械工程2007(23)
9.陈勇.倪卫红基于物流系统优化的制造企业流重组研究[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 2006(34)
10.蒋勇.冷德穆我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对策研究[期刊论文]-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5)
11.李燕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武汉制造业[期刊论文]-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2)
12.张彩玲走出"中国制造"的困惑[期刊论文]-经济与管理 2005(7)
13.唐莹莹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实证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14.曾驭然企业家社会关系对制造业企业创新和绩效的影响——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学位论文]博士 2005
15.吴祥友制造业全球化发展的模式与机制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ycjdxxb20041201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