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位系统详解_05版
汽轮机505控制系统简介

汽机505控制系统简介1、概述汽轮机是由本体、汽轮机转子、油路、蒸汽路等部分组成。
蒸汽经电动门主气阀、自动门主汽阀、调节汽阀到喷嘴冲动叶轮使叶轮转动。
入口压力与出口压力之间的差压越大、转子的转速就越快。
转子转动带动负载做功。
负载的变化会影响转速,入口和出口蒸汽压力的变化也会影响转速的变化,凝结水温度的变化和真空的变化也会影响转速的变化。
汽轮机控制系统的任务是机组做功的功率与外界负载相适应时,保持发电机运行稳定,当外界负载或机组本身变化时,平衡被打破,这时调节系统改变汽轮机的功率使之建立新的平衡。
并保持转速的偏差在规定范围之内。
现代汽轮机的控制系统主要是采用DEH控制系统,主要控制方法是(EH)和数字控制系统(D),而DEH控制系统主要采用磁力断路油门、错油门、油动机、控制器等,这些控制手段完全依靠油来进行控制信号的传递,因此对油质的要求很高。
而设备内的油长时间使用就会产生油垢、堵塞油孔从而产生安全隐患。
小型汽轮机采用美国的505控制器,也是DEH的控制范畴,只不过它是将主要功能合成在一个紧凑的控制器内。
2、505控制系统2.1 505系统构成(图一)2.1.1 505是美国WOODW AED公司的产品,是基于32位微处理器适合于汽轮机控制用的数字控制器,它集现场组态和操作盘于一体.操作盘包括一个两行显示,一个有30个操作健的控制面板,操作盘用来组态505在线调整参数和操作汽轮机起停及运行,通过操作面板上的两行液晶屏可观察控制参数的实际值和设定值。
2.1.2 阀位控制器是国产配套的一种用于将505输出的信号和来电液转换器的反馈信号进行比较,差值进行PI 调节,并输出50~250mA信号供电液转换器作为驱动电流,利用内部可调的颤振电流叠加到输出可以克服电液驱动器卡涩,零碎位偏置电流调整用于静态零位调整。
其型号为:SFW-A-2-22。
2.1.3 电液转换器电液转换器的作用是将来阀位控制器的阀位调节信号,转化为油压信号,以控制主汽门的开度。
自动复位原理

自动复位原理
自动复位是指当系统或设备发生故障或错误时,通过特定的程序或机制使其返回到初始状态或正常工作状态的过程。
自动复位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检测故障:自动复位系统首先需要能够检测到系统中的故障或错误。
这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控装置或错误检测算法等手段实现。
一旦发现故障,自动复位系统会启动相应的复位程序。
2. 确定复位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故障,自动复位系统需要确定适当的复位方式。
常见的复位方式包括重启系统、恢复默认设置、重新初始化数据等。
具体的复位方式取决于故障的性质以及对系统的影响程度。
3. 执行复位程序:一旦确定了复位方式,自动复位系统会执行相应的复位程序。
这可能涉及到修改内部寄存器的值、重新加载程序代码、断开与外部设备的连接或重新建立连接等操作。
复位程序的目的是将系统状态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
4. 监控复位过程:自动复位系统需要对复位过程进行监控,以确保复位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这可以通过监测系统各个部分的状态变化、检查关键参数的数值范围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等方法来实现。
如果复位过程中再次发现异常,自动复位系统可能会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如切换备用系统、发出警报或通知相关人员等。
总体来说,自动复位的原理是通过系统内部的检测、判断和控
制程序来识别和处理故障,以实现系统的恢复和正常工作。
这一原理在各种自动化系统和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1复位电路工作原理

51复位电路工作原理1.复位信号触发条件: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复位信号才会被触发。
通常情况下,复位条件有两种:一是电源上电时,即系统开始供电时触发复位信号;二是外部复位引脚被拉低时,即外部设备请求复位时触发。
2.复位信号生成:复位电路芯片内部包含一个复位控制模块,用于生成复位信号。
复位控制模块通常由触发器、比较器、逻辑门等组成,通过对输入信号的检测和处理,生成复位信号。
3.复位信号传输:复位信号需要传输到系统中各个模块,以实现系统的复位。
为了确保复位信号能够迅速传播到各个模块,通常在复位信号传输路径中采用低阻抗、低延迟的硬件连接,如电线、引线等。
1.电源上电:当电源供电到系统时,复位电路芯片内部的电源模块会检测电源信号,一旦电源稳定,复位控制模块会生成一个复位信号。
2.外部复位触发:当外部设备请求系统复位时,向复位电路芯片的外部复位引脚施加低电平信号,复位控制模块会检测到该信号并生成复位信号。
3.复位信号生成:复位控制模块在检测到复位触发条件后,根据内部的逻辑和电路设置,生成复位信号。
复位信号通常是一个低电平信号,表示系统复位。
4.复位信号传输:复位信号通过复位电路芯片内部的信号传输通道传输到系统的各个模块。
在传输过程中,复位信号通常会经过一个或多个缓冲器或放大器,以确保信号质量和传输速度。
5.系统复位:一旦复位信号到达系统的各个模块,系统会根据复位信号的作用原理,将各个模块的状态恢复至预定的初始状态。
这个初始状态通常是指系统的一些重要寄存器、标志位和状态等。
总的来说,51复位电路是通过检测输入的电源或外部信号,生成复位信号并传输到系统中各个模块,使系统回到初始状态的一种电子电路。
通过合理设计和配置复位电路,可以确保系统在启动时或出现故障时能够正常运行和恢复。
单片机复位电路工作原理

单片机复位电路工作原理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了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功能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广
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在单片机系统中,复位电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确保单片机在启动时处于一个可靠的状态,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复位电路的作用是在单片机系统上电或者复位时,将单片机的内部状态清零,
使其处于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以便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在单片机复位电路中,通常包括复位按钮、复位电路和复位控制器三个部分。
首先,复位按钮是用户手动按下的按钮,当按下复位按钮时,会引起复位电路
的动作,从而实现对单片机系统的复位。
复位按钮通常连接在单片机系统的外部,用户可以通过按下按钮来实现对系统的复位操作。
其次,复位电路是实现复位功能的关键部分,它通常由复位芯片和相关的电路
组成。
复位芯片是一种专门用于生成复位信号的集成电路,它能够监测单片机系统的电源状态和复位按钮的状态,并在需要时产生复位信号,从而实现对单片机系统的复位操作。
最后,复位控制器是单片机内部的一个模块,它接收来自复位电路的复位信号,并对单片机的内部状态进行清零操作,以确保系统处于一个可靠的初始状态。
复位控制器通常包括复位向量和复位延时两个部分,复位向量用于指示系统复位时的初始状态,而复位延时则用于确保系统在复位后能够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单片机复位电路通过复位按钮、复位电路和复位控制器三个部分共
同工作,能够确保单片机系统在启动时处于一个可靠的状态,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的单片机系统设计中,合理设计和实现复位电路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确保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手动复位原理

手动复位原理
手动复位原理是指通过操作人工手动控制装置,使设备或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或正常工作状态的过程。
手动复位通常用于紧急情况下的设备故障或系统故障恢复,以保证设备或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手动复位的原理基于一种简单的操作方式,即通过人工操作将设备的各种控制开关或按钮置于指定位置或状态。
这些开关或按钮可以是电气、机械或电子设备上的任何控制元件,其作用是改变系统的工作状态或使其重新初始化。
手动复位的过程中需要按照设备或系统的操作手册或说明进行操作,操作者需要清楚了解各种控制元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通常情况下,手动复位需要按照特定的步骤进行,以确保设备或系统的正常运行。
手动复位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需要复位的设备或系统:首先要明确故障发生的具体设备或系统,确定需要进行手动复位的设备或系统。
2. 找到对应的控制元件:根据设备手册或说明书,找到对应的控制元件,例如开关、按钮等。
3. 找到正确的复位位置或状态:按照设备手册或说明书上的要求,将控制元件置于正确的复位位置或状态。
4. 按下复位按钮或开关:在确认控制元件置于正确位置或状态后,按下复位按钮或开关,完成手动复位动作。
需要注意的是,在手动复位过程中,操作者必须确保自身安全和设备或系统的安全。
在进行手动复位操作之前,应先切断电源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防止意外伤害或进一步损坏设备。
同时,在手动复位后,应仔细检查设备或系统的工作状态,确保一切正常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检查。
复位电路原理

复位电路原理
复位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它在数字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复位电路的主要功能是在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时将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复位电路的原理、工作方式和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复位电路的原理。
复位电路通常由触发器、门电路和延时电路组成。
触发器是复位电路的核心部件,它能够接收外部的复位信号,并将系统的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
门电路用于控制复位信号的传输和延时,确保系统在复位过程中能够稳定地恢复。
延时电路则用于延迟复位信号的传输,以避免系统在短时间内多次复位,从而保护系统的稳定性。
复位电路的工作方式是通过接收外部的复位信号来触发触发器,从而将系统的各个部件恢复到初始状态。
当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时,外部的复位信号会触发复位电路,使系统停止运行并恢复到初始状态。
在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后,复位电路会自动关闭,系统可以重新开始正常运行。
复位电路在数字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和FPGA等数字系统中,复位电路被用于确保系统在启动时能够稳定地进入工作状态。
此外,复位电路还可以用于处理系统中的异常情况,如死锁、数据错误等,保证系统能够在出现问题时及时恢复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复位电路是数字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确保系统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恢复到初始状态,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复位电路的原理、工作方式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复位电路工作原理(电路维修必知)

复位电路工作原理(电路维修必知)
这是一款超好用的万用表
除了常见的交直流电压,电流,电阻功能之外
还有温度,电容,频率检测,非接触式电压探测
详情点击这里(今日购买赠送空调维修视频教程一套)
购买万用表赠送变频空调维修手册(仅限今日)
数据保持,自动关机等等
是家电维修小哥得力的好帮手
购买咨询请联系上图微信二维码
带微控制器,CPU,单片离不开复位电路.
复位电路是单片机正常工作3个条件之一,它关系到系统能否正常稳定工作.
1)最简单RC复位.
左边电路低电平复位,上电瞬间利用电容C上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原理,给电容充电,随着充电时间增加RESEST上电压升高,完成延迟复位.
右边电路高电平复位,上电瞬间利用电容C上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原理,给电容充电,随着充电时间增加RESEST上电压降低一直到零,完成延迟复位.
这种电路成本便宜,复位时间不够精确.可靠性较低.电压瞬间跌落到复位电压临界点,可能会出现CPU工作异常.
有些刚入门的朋友也许会说:怎么有的单片外围看不到复位电路.有些单片机把复位电路集成,有的复位只需外接一个电容就行了.
2)稳压二极管和三极管复位.
这种复位线路利用ZD压降,让三极管延时饱和导通,给系统复位.这个三极管工作在三种状态:截止,放大,饱和.参考波形分析.
这重复位线路比RC电路可靠,成本也相应高一些,复位时间不够精确.
3)专用复位IC,也有人称CPU电压检测IC.3.3V低于CPU正常工作电压时,IC发出复位脉冲,强制CPU复位,当电压正常时,CPU重新开始正常工作。
这种电路有比稳压二极管和三极管复位,RC复位精确的高低电平,当然成本也就最搞.高低电平复位时间具体多少,复位开始电压,依据系统选择.。
功能复位的标准

功能复位的标准功能复位是指将设备、系统或程序恢复到其初始状态或正常工作状态的过程。
功能复位是一种常见的技术操作,可用于解决设备故障、程序错误或系统崩溃等问题。
在很多情况下,通过执行功能复位,可以快速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功能复位通常是通过执行一系列特定操作来完成的。
以下是功能复位的标准流程:1. 确定复位的原因:在执行功能复位之前,需要先确定复位的原因。
可能是由于设备故障、程序错误、系统崩溃或其他原因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通过确定原因,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并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2. 关闭设备或系统:在执行功能复位之前,需要先将设备或系统关闭。
这可以通过按下电源按钮或执行特定的关闭命令来完成。
关闭设备或系统是为了确保在复位过程中没有数据丢失或进一步损坏的风险。
3. 断电:一旦设备或系统关闭,需要断开其供电源。
这可以通过拔掉电源插头、关闭电源开关或切断电源线来实现。
断电是为了清除设备或系统中的临时存储数据,以确保在复位后可以启动时重新加载新的数据。
4. 等待一段时间:在断电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以确保设备或系统完全失去能量,并清空其所有存储器中的电荷。
通常情况下,等待时间为数秒钟到几分钟之间,具体取决于设备的特性和规格。
5. 恢复供电:在等待一段时间后,可以重新连接设备或系统的供电源。
这可以通过重新插入电源插头、打开电源开关或插上电源线来实现。
重新供电将使设备或系统重新启动,并开始加载其初始配置和设置。
6. 检查问题是否已解决:一旦设备或系统重新启动,需要进行必要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问题已经解决。
这可以包括运行系统诊断工具、执行功能测试或检查设备或系统的日志文件。
如果问题已经解决,设备或系统应该能够正常工作。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则可能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来解决问题。
7. 对复位进行记录:进行功能复位后,应将其记录下来,以备日后参考。
记录应包括复位的日期和时间、原因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缺陷严重性以及补偿
第三节:
• 复位约束
• 复位优化
异步复位的时序检查
Recovery Slacksetup slack计算。 Removal Slackhold slack计算。
复位约束设定
• 约束
set_false_path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ports {reset}] –to -from [get_ports {reset}] –to
[all_registers] *
QuartusII综合优化
QuartusII handbook 第二卷第16章
Q的优化努力方向以及缺陷
复位信号全局化
• SettingFitter Setting more fitting
多时钟域的异步复位同步释放
具有优先级的异步复位同步释放
第一节:小结
1,同步复位异步复位优缺点
2,异步复位同步释放为何最优 3,异步复位无需同步释放的需满足什么条件 4,需要异步复位同步释放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5,异步复位同步释放会出现亚稳态吗
第二节
• 带pll的异步复位同步释放如何设计?
• 异步复位同步释放的缺陷有哪些,严重程 度以及如何消除
同步复位or异步复位
• 异步复位的优点: 1,节省了器件。 2,减小了数据路径的传播延时。提高了系统 响应频率。 3,即刻生效,不依赖于时钟是否到来。 • 异步复位的缺点: 由于reset信号时序是不定的,reset释放的 时候会让异步复位系统出现亚稳态。
异步复位的同步释放 --- 电路图
异步复位的同步释放 ----code
T H A N K S
网名:清霜一梦 邮箱 :cobbpeng@ QQ群 :162664354 FPGA广东交流群 原创博客 :博客园 微信公众号: FPGA攻城狮之家
版本说明
• Version05:18页增加失锁情况说明 19页增加gate lock 功能选项
TB建议
IEEE Standard for Verilog
复位信号为下降沿有效,建议做一个下降沿
Verilog standard 2005
复位的面积优化
--- code
• 寄存器复位,不是所有的都需要复位
复位的面积优化 --- 电路图
第三节总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复位优化在什么样的情况中才可以使用
• 2, set_false_path 什么时候设定,有什 么功效
第一节
同步复位or异步复位
同步复位or异步复位
同步LUT图示
• Fitting LUT 图示
Rst_n
Data_in
异步LUT
• Fitting LUT 图示
Rst_n
Data_in
同步复位or异步复位
• 同步复位的优点: 1,过滤了部分毛刺。 2,降低了亚稳态的出现。 3,有利于时序分析。 • 同步复位的缺点: 1,多使用了器件。 2,增加了数据路劲传输时间
带pll的异步复位的同步释放 --- 电路图
带pll的异步复位的同步释放 --- code
• 带pll的异步复位的同步释放 代码
ALTPLL IP Core User Guide
ALTPLL IP Core User Guide
缺陷
复位树。 抖动敏感,但是几乎不出错
缺陷弥补
第二节 小结
高精度复位系统 ——设计与详解
version:05
作 网
者 名
: 彭 晓 恩 : 清霜一梦
专题目录
• 第一节:同步复位or异步复位
• 第二节:带pll的复位,复位的局限性 • 第三节:复位优化与约束
课前基础
1,熟悉基本数字电路知识
2,熟悉verilogHDL 语言基本知识 3,熟悉QuartusII等综合软件的基本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