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园林名胜楹联(网络搜集)
扬州瘦西湖对联

扬州瘦西湖对联
借得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惜乎微。
--瘦西湖,原名保障湖,亦名长春湖。
位于扬州市北郊,游
览区面积100公顷左右,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和扬州园林特色的国家重点名胜区”。
主要有西园、冶春园、虹桥、叶园、徐园、长春岭、木樨书屋、月观、
湖上草堂、绿荫馆、吹台、水云胜概、莲性寺、二十四桥等
景点。
金山:湖内有小金山
天地本无私,春花秋月尽我留连,得闲便是主人,且莫问平
泉草木;湖山信多丽,杰阁幽亭凭谁点缀,到处别开生面,
真不减清閟画图。
--李圣和
风月无边,到此胸怀何似;亭台依旧,羡他烟水全收。
--王柏龄题长春岭风亭。
长春岭,俗称小金山,在瘦西湖中,四
面环水,岭下题其景曰:梅岭春深,旧为北郊二十四景之一,巳成为瘦西湖公园的主体部分
一水回环杨柳外;画船来往藕花天。
--丁祖汾题琴室
今月古月,浩魄一轮,把酒问青天,好悟沧桑小劫;长桥短
桥,画栏六曲,移舟泊烟渚,可堪风柳多情。
--陈重庆题月观,邻长春岭,面东临湖,水面宽阔,以栏木相围
好句属吾曹,几度闲吟,正绿翦烟芜,红吹云树;凭栏刚落
日,千年此地,有泉名第五,花种无双。
--刘淮年题月观。
名胜联集(11)扬州(一)

名胜联集(11)扬州(一)廒庾千箱在;芳华二月初。
•集薛存诚、赵冬曦诗题邗上农桑仓房,在漕河北岸,清人王勖营构息飨执嘉瑞;膏泽多丰年。
•集颜延年、曹植诗题报丰祠川原通霁色;萧鼓赛田神。
•集皇甫冉、王维诗题戏台击鼓吹豳岩竭白云宿;屋上春鸠鸣。
•集何逊、王维诗题砻房夕阳杨柳岸;微雨杏花村。
•集李父、李浑诗题春及堂,在漕河河西,王勖构竹篱茅舍于竹林深处明堂灵響期昭应;桑叶扶疏问日华。
•集王昌龄、曹唐诗题嫘祖祠树影悠悠花悄悄;罗衫曳曳绣重重。
•集曹唐、王建诗题分箔房染就江南春水色;结成罗帐连心花。
•集白居易、青童诗题染色房金屋瑶筐开宝胜;小桥清水接平沙。
•集崔日用、刘兼诗题浴蚕房露气暗联青桂色;天孙为织锦云裳。
•集李商隐、苏轼诗题东织房软縠疏罗共萧屑;霏红香翠晚氤氲。
•温庭筠、孟浩然诗题经丝房碧树红花相掩映;天香瑞彩合絪缊。
•集慈恩寺仙、温庭筠诗题大起楼。
絪缊:同“氤氲”青筐叶盖蚕应老;剪采花时燕始飞。
•集温庭筠、刘宪诗题献功楼绣户夜攒红烛市;缫丝声隔竹篱间。
•集韦庄、项斯诗题听机楼旧丝沉水如云影;笼竹和烟滴露梢。
•集李质、杜牧诗题练丝房花须柳眼如无赖;蕊乱云浓相间深。
•集李商隐、温庭筠诗题西织房越罗蜀锦金粟尺;宝殿香娥翡翠裙。
•集杜牧、戎昱诗题成衣房苔染浑成碧;春生即有花。
•集皮日休、马戴诗题艳雪亭,在漕河东岸,为北郊二十四景之一,今已无迹可寻杨柳风来潮未落;梧桐叶下雁初飞。
•集赵嘏、杜牧诗题水心亭水深鱼极乐;云在意俱迟。
•集杜牧诗题渔舟小屋四野绿云笼稼穑;九春风景足林泉。
•集杜荀鹤、薛稷诗题飞霞楼,在迎恩河东岸,即桃花庵,植桃树数百株,倏隐倏现于丹楼翠阁之间,旧为北郊二十四景之一凉意生竹树;疏雨滴梧桐。
•集张说、孟浩然诗题桐轩花药绕方丈;清流涌坐隅。
•集常建、元结诗题见悟堂新水乳侵青草路;疏帘半卷野亭风。
•集雍陶、李群玉诗题见悟堂鸟宿池边树;花香洞里天。
•集贾岛、许浑诗题枕流亭小筑虚亭添野景;闲将遗事说先朝。
江苏扬州瘦西湖公园长堤对联

江苏扬州瘦西湖公园长堤对联
长堤春柳:瘦西湖入口处至小金山的一条长堤,遍栽夭桃绿柳,每当春色撩人的季节,依依柳色映衬一片姹紫嫣红,灿若云锦,使人留连。
古有扬州宜杨之说,传说是因隋炀帝开运河,河堤植柳,而炀帝赐垂柳姓杨,故杨柳之称始于扬州。
长堤柳丝拂水,柔情万种,所谓“多情最是扬州柳”。
堤中临水建有一亭,隐于柳荫中。
柳丛中点缀红白桃花。
桃红柳绿,倒影水中,宛若天境。
佳气溢芳甸;
宿云澹野川。
——佚名题扬州瘦西湖长堤晓烟亭
长堤春柳,由南大门入园,即是长堤春柳景区,滨湖长堤,东侧迎水,西侧倚坡,坡上谷木森森,名为叶林(叶园)。
长堤春柳全长千米,半道有亭凸出湖中,即晓烟亭。
绿竹夹清水;
游鱼动圆波。
——佚名题扬州瘦西湖长堤丁头屋
问津窥彼岸;
把钓待秋风。
——佚名题扬州瘦西湖长堤曙光楼
茂竹临幽溆;
晴云出翠微。
——佚名题扬州瘦西湖韩园
韩园:在长堤上,为清初韩醉白之别墅,后归韩奕,改为“名园”,现已不存。
飞絮一溪烟,凤艒南巡他日梦;
新亭千古意,蝉嫣西蜀子云居。
——陈重庆题扬州瘦西湖长堤过街亭
过街亭:民国四年(1915),邑人补筑长堤春柳,起于虹桥西岸,过街亭建于长堤中部。
“凤艒”:帝皇所乘绘有龙凤的小船。
“南
巡”: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扬州达12次。
“蝉嫣”:一脉相承。
扬州个园的楹联

扬州个园的楹联扬州个园的楹联个园,位于扬州市区东关街318号住宅之后。
原为寿芝园旧址。
寿芝园之叠石,相传为清初大画家石涛手笔。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两淮盐业总商黄玉筠改筑,园中多植竹,因竹叶形似“个”字,名个园。
1949年后曾4次进行整修。
个园以叠石精巧闻名。
园内假山,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之意境,由楼、台、厅、轩相连,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独具特色。
入园处,两边有方形花台,其上修竹青翠,竹丛中石笋参差。
正中为园门,上嵌“个园”石额。
进园门处,为湖石花坛,遍植月桂。
花坛对面有四面厅,原称桂花厅,单檐歇山顶。
厅北有池,临水叠石,曲折高低逶迤向东,偏东近水有清漪亭。
厅西北有湖石山一组。
山腹隧洞幽深,山下有碧池入洞,池上有石梁曲折通洞中。
洞内有石下垂,形如钟乳,盛夏入内,顿觉清凉。
山顶有鹤亭,亭畔有古柏临岩,苍翠如盖。
山西南植竹为林,满目青翠。
山东巅与七楹长楼抱山楼相连。
前东廊下嵌嘉庆二十三年(1818)刘凤诰撰《个园记》石刻5方。
楼有复道廊接园东之黄石山,黄石山拔地而起,夕照下如抹如染,宛如一幅秋山图画。
山北高处有方亭名拂云。
山中磴道上下盘旋,曲折迂回,变幻莫测。
中部一石室,有石榻横陈。
下至底层,南望有峭壁对耸,仰视见云天一线。
进入石室,顶上钟乳垂挂,中有石榻石桌。
石室外为一方洞天,四面峰石峻峭,有石桥凌空,古柏挺立,置身其中,如临深山幽谷。
谷南为山之中部,上有平台,新建住秋阁。
南面有峰峦突起,下有隧洞。
向南缘石径而上可通园东南之楼阁,今名丛书楼。
园西南有北向厅屋3间,名透风漏月。
厅南倚院墙朝北筑宣石山一组。
山石盘亘,其色如雪,石英含点闪闪发亮,远远看去,似积雪未消。
山后粉墙上开尺许圆洞24个,上下4排交错排列,风起呼啸有声,颇有隆冬意境。
山西端墙上辟有洞窗,园门处景色隐约可见。
个园假山,是扬州古园林叠石之代表作,为中国古典名园之一。
园中有宜雨轩、抱山楼、拂云亭、住秋阁。
近簇湖光帘不卷;远生花坞网初开。
扬州园林名胜楹联(网络搜集)

扬州园林名胜楹联(五十六副)瘦西湖大门天地本无私春花秋月尽我留连得闲便是主人且莫问平泉草木壬戌春日湖山信多丽杰阁幽亭凭谁点缀到处别开生面真不减清閟画图李圣和书长堤春柳佳气溢芳甸宿云澹野川癸亥深秋王板哉书听鹂馆绿印苔痕留鹤篆红流花韵爱莺簧陆润庠江波醮绿岸堪染山色迎人秀可餐阮元春草池塘吟榭戊午仲秋碧落青山飘古韵绿波春浪满前陂扬州张华父集杜牧韦庄诗句并篆年八十一以少胜多瑶草琪花荣四季即小观大方丈蓬莱见一斑壬戌春日扬州李圣和撰句并书湖上草堂莲出绿波桂生高岭桐间露落柳下风来武公秦子卿书白云初晴旧雨适至幽赏未已高谭转清汀州伊秉绶月观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板桥郑燮琴室琴室旧有此联久佚今补书之一水回环杨柳外画船来往藕花天戊午大寒魏之祯时客扬州寒竹风松亭癸亥年夏日江秋逼山翠日瘦抱松寒饭牛书钓鱼台浩歌向兰渚把钓待秋风刘海粟云山阁槛前春色长堤柳阁外秋声蜀岭松云山阁旧有此联魏家瑛所撰辛酉之秋补书李亚如疏峰馆千重碧树笼青苑一桁青山倒碧峰癸亥秋海陵许慎绿荫馆四面绿荫少红日三更画船穿藕花夏伊乔澄鲜水榭具体而微居然峭壁悬崖平沙阔水托根虽浅何妨虬枝铁杆密叶繁花壬戌暮春魏之祯撰并书于瘦西湖上之澄鲜水榭桂花厅李太白杜子美句桃花飞绿水野竹上青霄徐润芝书积翠轩甲子重阳秦石鼓文笔法作篆叠石通溪水当轩暗绿筠渔门王个簃年八十有八岁半青小院回廊春寂寂碧桃红杏水潺潺程十发花南水北之堂别业临青甸前轩枕大河杭人唐云林香榭名园依绿水仙塔俪云庄赖少其书后门癸亥年秋月院含白塔五亭湖光美景门对蜀冈翠障山色风姿潘慕如撰许虹生书大明寺天王殿弥勒像前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平山堂伊墨卿先生旧联过江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与众宾欢光绪戊寅秋日黔南袁韡重书山色湖光归一览欧公坡老峙千秋汪国祯原撰武中奇书晓起凭栏六代青山都到眼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朱公纯撰庚申春日尉天池书谷林堂东坡句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龙父书于谷林堂欧阳祠遗构溯欧阳公为文章道德之宗侑客传花也自徜徉诗酒名区冠淮海我从丰乐醉翁而至携云载鹤更教旷览江山清全椒薛时雨原题庚申春日李圣和书鉴真纪念馆陈列室赵朴初会长句鼓螺蜀冈羹墙南岳风月长屋花雨奈良癸亥三月曼翁书于大明寺观音山迷楼数重楼苑万顷江田碧荷映日紫竹浮烟千古迷人繁盛地十里春风一湾湖水白塔凌空绿杨垂岸九州耀眼艳阳天王冬龄书渔洋山人句绮罗何处空隋苑风景依然在蜀冈心饮翁魏之祯书锡福堂多福自求唯造福方能得福昊天可问缘顺天乃复胜天王板哉书时年七十又六山间明月小院清幽偶品香茗澄杂虑江上雄风神州奋发共挥彩笔绘宏图雪庐何瑞生永怡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许慎夕照亭唐李商隐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壬戌之秋雪松书紫竹林壬戌秋为紫竹林书松声竹声疏雨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宜人江轸光时年八十有三乍来顿远尘嚣静听松风真快意久坐莫嫌枯寂饱看竹色自清凉李昌集书史公祠史可法纪念馆清浙东朱武章题史公祠堂旧句时局类残棋杨柳城边悬落日衣冠复古处梅花冷艳伴孤忠公元一九七九年之秋李亚如补书骑鹤搂头难忘十日梅花岭畔共仰千秋史可法祠修缮竣工索题一九六四年秋郭沫若生有自来文信国死而后已武乡侯道光二十八年岁次戊申秋九月后学丹徒吴保庸敬题仪征吴熙载书乙巳仲春公去社已屋我来梅正花皖怀舒绍基敬撰个园丛书楼壬戌冬日时客扬州个园清气若兰虚怀当竹乐情在水静趣同山录此联句聊作补壁并请主人正腕海上志高书透风漏月潘慕如同志撰句春夏秋冬山光异趣风情雨露竹影多姿壬戌元月王冬龄书宜雨轩壬戌之冬为个园宜雨轩朝宜调琴暮宜鼓瑟旧雨适至新雨初来李亚如撰费新我书壬戌年十月中旬世无遗草真能隐山有名花转不孤八十五叟林散之抱山楼淮左古名都记十里珠帘二分明月园林今胜地看千竿寒翠四面烟岚李圣和撰并书扬州个园看山楼补壁二三星斗胸前落十万峰峦脚底青壬戌年隆冬濑水饭牛书壬戌元月峭壁削成开画障玉峰晴色上朱阑扬州张华父篆时年八十五住秋阁乾隆乙丑夏秋从夏雨声中入春在寒梅蕊上寻板桥郑燮安得素心人乐与数晨夕却疑尘世外别有一山川龙父书清漪亭何处箫声醉倚春风弄明月几痕波影斜撑老树护幽亭心饮翁魏之祯撰并书觅句廊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清袁枚句虹生书何园船厅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毓如李钟豫寄啸山庄月洞门一面楼台三面树二分池沼八分田板桥郑燮门厅近簇湖光帘不卷远生花坞网初开曼生陈鸿寿蝴蝶厅经纶诸葛真名士文赋三苏是大家铁保。
每日鉴赏扬州瘦西湖林香榭楹联欣赏

每日鉴赏扬州瘦西湖林香榭楹联欣赏“白塔晴云”位于江苏扬州瘦西湖北岸,五亭桥西侧,系扬州二十四景之一,包括“花南水北之堂”“积翠轩”“曲廊”“半亭”“林香榭”等建筑。
花南水北之堂左右有木栏回廊,依院墙而建,循西廊南行,尽处为林香榭,面南三楹。
三面设廊,皆有美人靠,可凭栏观景,乃瘦西湖最佳观景地之一。
檐下悬“林香榭”匾,“林香”二字或来自唐朝王翰诗句:“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
”南面檐柱挂楹联一副:名园依绿水;仙塔俪云庄。
此联集唐朝杜甫、马怀素诗句而得,当代书法家赖少其书。
上联出自唐代杜甫五律《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中的第一首:“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
”下联出自唐代马怀素五律《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御旗横日道,仙塔俨云庄。
”集句者改“俨”为“俪”,将白塔和云庄(就是这座庭院)拟人化,作为隔水相望的伉俪。
上联里的“名园”自然是指白塔晴云景区这组庭院,“绿水”则指庭院南侧碧波荡漾的瘦西湖。
一个“依”字,用拟人手法将两者之间的空间距离形象地表现出来,更将深厚情感充分表露出来。
下联中的“云庄”,原意是云雾遮护的村庄,这里指白塔晴云景区这组建筑。
“仙塔”则是湖对岸赫赫有名的白塔。
风和日丽之时,近赏庭院,遥望白塔,品味这名园仙塔的相映之美。
这副楹联是白塔晴云景区的代言之作,也点明林香榭是瘦西湖的观景佳地。
身在林香榭庭院,可赏五亭桥、白塔,加之蓝天碧水,一南一北,一高一低,形如伉俪,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拟人化的手法化静为动,将静景描绘得生动活泼,情深意切,饶有趣味。
这副楹联是白塔晴云景区的代言之作,也点明林香榭是瘦西湖的观景佳地。
身在林香榭庭院,可赏五亭桥、白塔,加之蓝天碧水,一南一北,一高一低,形如伉俪,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拟人化的手法化静为动,将静景描绘得生动活泼,情深意切,饶有趣味。
关于扬州的对联

关于扬州的对联
扬州,古称广陵,是江苏省的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城市。
扬州素有“东方小巴黎”之称,以其独特的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
扬州的对联是该地独特的文化遗产之一。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简洁明了、寓意深刻的特点而闻名。
扬州的对联通常以扬州方言为基础,充满了地方特色和韵味。
一副经典的扬州对联如下:
上联:烟雨江南柳,春风扬州梅
下联:酒香茶静客,诗韵画长廊
这副对联描绘了扬州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上联中的“烟雨江南柳”表达了扬州常见的江南雨景,江南的柳树随风摇曳,给人一种静谧、温柔的感觉。
而“春风扬州梅”则展示了扬州著名的扬州梅花,春风吹拂下,梅花盛开,给人一种清新、芬芳的感受。
下联中的“酒香茶静客”则揭示了扬州的文化氛围,这里有丰富的茶文化和酒文化,人们可以品味到香醇的茶香和独特的酒味。
而“诗韵画长廊”则表达了扬州的艺术氛围,这座城市孕育了众多文人雅士,他们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词和绘画作品,给人们带来了艺术享受。
扬州的对联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通过对联,人们可以了解到扬州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同时,对联也是扬州人民心灵交流的一种方式,让人们在寻找对联的过程中增进友谊和交流。
总之,扬州的对联是这座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无论是欣赏还是创作对联,都能感受到扬州的独特魅力和韵味。
江苏扬州瘦西湖小金山上风亭楹联

江苏扬州瘦西湖小金山上风亭楹联小金山原名长春岭,又称梅岭春深,是扬州瘦西湖风景区的制高点。
且处于瘦西湖湖水由西向南转折处,是个呈三角形的岛屿,也是瘦西湖主体建筑中轴线的终点。
摄影爱好者在五亭桥西首取景,能将五亭桥、钓鱼台和小金山风亭“三亭同线”同框,就因为它们同在一条中轴线上。
扬州历代多佳亭,小金山上有风亭一座,登亭远眺见蜀冈翠色隐约,俯视则可尽收一湖佳景。
风亭上悬挂对联一副:风月无边,到此胸怀何似;亭台依旧,羡他烟水全收。
对联由早年赴日本留学,并加入中国同盟会的王柏龄所撰,由擅漫画、篆刻并曾任金陵印社名誉社长的田原先生(笔名饭牛)所书。
上联登高远望,顿觉“风月无边”。
用移动的“风月”可感之物“无边”来衬托“胸怀”宽广。
下联鸟瞰全湖,用静止的“亭台”伫立“依旧”来观见“烟水”全收状态,对仗工稳,字句简单却韵味无穷。
此联妙在首字将“风“、”亭”二字分别嵌于上下联中。
全联构思精巧,动静结合,情由景发,情景交融,境界阔大,气度非凡。
放眼望去,只见风光旖旎,花木滴翠,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犹如一条玉带。
瘦西湖二十四景如粒粒珍珠镶嵌、交织于玉带之上,简直就是一幅秀色天然的立体山水画卷。
风亭还是让文人墨客对扬州月如痴如醉的赏月佳处。
朱自清先生称道此地是“瘦西湖看水最好,看月也颇得宜的地方。
”若是皓月当空,走进风亭,看山下波光树影,月影在水面上轻荡,微微的风吹起圈圈涟漪;远处彩灯摇曳,湖边琼宇楼阁,满眼青山绿水。
月辉长泻,湖水长流,沧海桑田,人事代谢,留不住英雄美人,留不住匆匆时光,唯有一轮明月,阴晴圆缺,留下悲欢离合的故事,供渔樵唱晚,村姑闲说。
再多的人间烦恼,都会随着轻拂的微风散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可法祠修缮竣工索题
一九六四年秋郭沫若
生有自来文信国
死而后已武乡侯
道光二十八年岁次戊申秋九月后学丹徒吴保庸敬题
仪征吴熙载书
乙巳仲春
公去社已屋
我来梅正花
皖怀舒绍基敬撰
个园
丛书楼
壬戌冬日时客扬州个园
清气若兰虚怀当竹
乐情在水静趣同山
录此联句聊作补壁并请主人正腕海上志高书
透风漏月
潘慕如同志撰句
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晴
壬戌之秋雪松书
紫竹林
壬戌秋为紫竹林书
松声竹声疏雨声声声自在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宜人
江轸光时年八十有三
乍来顿远尘嚣静听松风真快意
久坐莫嫌枯寂饱看竹色自清凉
李昌集书
史公祠
史可法纪念馆
清浙东朱武章题史公祠堂旧句
时局类残棋杨柳城边悬落日
衣冠复古处梅花冷艳伴孤忠
公元一九七九年之秋李亚如补书
骑鹤搂头难忘十日
戊午大寒魏之祯时客扬州
寒竹风松亭
癸亥年夏日
江秋逼山翠
日瘦抱松寒
饭牛书
钓鱼台
浩歌向兰渚
把钓待秋风
云山阁刘海粟
槛前春色长堤柳
阁外秋声蜀岭松
云山阁旧有此联魏家瑛所撰
辛酉之秋补书李亚如
疏峰馆
千重碧树笼青苑
一桁青山倒碧峰
癸亥秋海陵许慎
绿荫馆
四面绿荫少红日
三更画船穿藕花夏伊乔
澄鲜水榭
具体而微居然峭壁悬崖平沙阔水
扬州园林名胜楹联
(五十六副)
瘦西湖
大门
天地本无私春花秋月尽我留连得闲便是主人且莫问平泉草木壬戌春日
湖山信多丽杰阁幽亭凭谁点缀到处别开生面真不减清閟画图李圣和书
长堤春柳
佳气溢芳甸
宿云澹野川癸亥深秋王板哉书
听鹂馆
绿印苔痕留鹤篆
红流花韵爱莺簧陆润庠
江波醮绿岸堪染
山色迎人秀可餐阮元
春草池塘吟榭
戊午仲秋
碧落青山飘古韵
春夏秋冬山光异趣
风情雨露竹影多姿
壬戌元月王冬龄书
宜雨轩
壬戌之冬为个园宜雨轩
朝宜调琴暮宜鼓瑟
旧雨适至新雨初来
李亚如撰费新我书
壬戌年十月中旬
世无遗草真能隐
山有名花转不孤
八十五叟林散之
抱山楼
淮左古名都记十里珠帘二分明月
园林今胜地看千竿寒翠四面烟岚
李圣和撰并书
扬州个园看山楼补壁
二三星斗胸前落
十万峰峦脚底青
壬戌年隆冬濑水饭牛书
十里春风一湾湖水白塔凌空绿杨垂岸九州耀眼艳阳天
王冬龄书
渔洋山人句
绮罗何处空隋苑
风景依然在蜀冈
心饮翁魏之祯书
锡福堂
多福自求唯造福方能得福
昊天可问缘顺天乃复胜天
王板哉书时年七十又六
山间明月小院清幽偶品香茗澄杂虑
江上雄风神州奋发共挥彩笔绘宏图
雪庐何瑞生
永怡堂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
许慎
夕照亭
唐李商隐句
毓如李钟豫
寄啸山庄月洞门
一面楼台三面树
二分池沼八分田
板桥郑燮
门厅
近簇湖光帘不卷
远生花坞网初开
曼生陈鸿寿
蝴蝶
经纶诸葛真名士厅
文赋三苏是大家
铁保
谷林堂
东坡句
深谷下窈窕
高林合扶疏
龙父书于谷林堂
欧阳祠
遗构溯欧阳公为文章道德之宗侑客传花也自徜徉诗酒
名区冠淮海我从丰乐醉翁而至携云载鹤更教旷览江山
清全椒薛时雨原题
鉴真纪念馆陈列室
赵朴初会长句
鼓螺蜀冈羹墙南岳
风月长屋花雨奈良
癸亥三月曼翁书于大明寺庚申春日李圣和书观音山
迷楼
数重楼苑万顷江田碧荷映日紫竹浮烟千古迷人繁盛地
托根虽浅何妨虬枝铁杆密叶繁花
壬戌暮春魏之祯撰并书于瘦西湖上之澄鲜水榭
桂花厅
李太白杜子美句
桃花飞绿水
野竹上青霄
徐润芝书
积翠轩
甲子重阳秦石鼓文笔法作篆
叠石通溪水
当轩暗绿筠
渔门王个簃年八十有八岁
半青
小院回廊春寂寂
碧桃红杏水潺潺
花南水北之堂
别业临青甸
前轩枕大河
林香榭
名园依绿水
仙塔俪云庄
后门
癸亥年秋月程十发
杭人唐云
壬戌元月
峭壁削成开画障
玉峰晴色上朱阑
扬州张华父篆时年八十五
住秋阁
乾隆乙丑夏
秋从夏雨声中入
春在寒梅蕊上寻板桥郑燮
安得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却疑尘世外别有一山川龙父书
清漪亭
何处箫声醉倚春风弄明月
几痕波影斜撑老树护幽亭
心饮翁魏之祯撰并书
觅句廊
月映竹成千个字
霜高梅孕一身花
清袁枚句虹生书
何园
船厅
月作主人梅作客
花为四壁船为家
赖少其书
院含白塔五亭湖光美景
门对蜀冈翠障山色风姿
潘慕如撰许虹生书
大明寺
天王殿弥勒像前
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平山堂
伊墨卿先生旧联
过江诸山到此堂下
太守之宴与众宾欢
光绪戊寅秋日黔南袁韡重书
山色湖光归一览
欧公坡老峙千秋
汪国祯原撰武中奇书
晓起凭栏六代青山都到眼
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
朱公纯撰庚申春日尉天池书
绿波春浪满前陂
扬州张华父集杜牧韦庄诗句并篆年八十一
以少胜多瑶草琪花荣四季
即小观大方丈蓬莱见一斑
壬戌春日扬州李圣和撰句并书
湖上草堂
莲出绿波桂生高岭
幽赏未已高谭转清汀州伊秉绶
月观
月来满地水
云起一天山板桥郑燮
琴室
琴室旧有此联久佚今补书之
一水回环杨柳外
画船来往藕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