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液态成型及控制

合集下载

液态金属成形过程及控制

液态金属成形过程及控制

冒口。
冒口补缩原理
二、选择冒口位置的原则
1.冒口应就近设在铸件热节(hot spot)的上方或侧 旁; 2.冒口应尽量设在铸件最高、最厚的部位; 3.冒口不应设在铸件重要的、受力大的部位; 4.冒口不应选在应力集中处; 5.应尽量用一个冒口补缩几个热节或铸件; 6.冒口不应在加工面上。
金属液过滤器安放位置
泡沫陶瓷过滤器过滤机理
• • 1.“滤饼”机制 复杂的泡沫陶瓷结构,可以高效率 地机械挡渣,当金属液通过结构复 杂的泡沫陶瓷过滤器时,通过过滤 介质的机械分离作用,把大于过滤 器表面孔眼的夹杂物滤除,并使之 沉积在过滤器液态金属流入端,成 为过滤器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夹 杂物在过滤器表面上堆积数量的增 多,逐渐形成了一层“滤饼”,使 金属液流道进一步变细,因而新增 的过滤介质表面可以滤除更为细小 的夹杂物。与此同时,介质内部也 有过滤作用,在贯穿于陶瓷体的众 多小孔中,有的呈现微小狭缝,有 的存在死角,这些变化不同的区域 都是截获夹杂物的可能位置。
第一章
液态金属成形过程及控制
1.1 液态金属的充型及流动 1.2 浇注系统 1.3 凝固过程的工艺分析 1.4 冒口和冷铁
1.1液态金属的充型及流动
• 概述:充型+凝固→铸造成形→质量 一、液态金属充型的水力学特征及在浇注系统中的流动 水力学特征: ①粘性流动←粘度→合金成分,温度,结晶 ②流动的不稳定性 ③散体材料的“多孔管流动”
铸件
1.位置(4)-阶梯式
a)多直浇道式 b)用塞球法控制式 c)控制各 组元比例式 d)带缓冲直浇道 e)带反直浇道式
2.按各单元断面积的比例
• 收缩式:A直﹥ A横﹥ A内 • 扩张式: A直﹤ A横﹤ A内 • 半扩张式: A直﹤ A横﹥ A内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介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介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介绍篇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介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介绍目录简介 .................................................................. . (2)第一章 .................................................................. (2)培养目标 .................................................................. . (2)课程设置 .................................................................. . (2)培养特色 .................................................................. . (3)就业去向 .................................................................. . (3)培养要求 .................................................................. . (4)科目................................................................... .. (4)开设院校 .................................................................. (5)第二章 .................................................................. (7)历史沿革 .................................................................. . (7)发展趋势 .................................................................. . (7)存在问题 .................................................................. . (8)1.专业教学改革理论准备不足 .................................................................. . (8)2.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不明确 .................................................................. . (9)3.专业内涵不够明晰 .................................................................. .. (9)4.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缺乏层次 (9)5.拓宽口径与专业素质教育的关系尚未解决 ............................................ _第三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几点思考 .................................................................. ............ 错误!未定义书签.研究问题 .................................................................. ............................................ _1.明晰专业内涵,确定发展方向 ................................................................ _2.培养目标的定位 .................................................................. ...................... _3.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实践落脚点 ........................................................ _4.关注大学后教育问题 .................................................................. .............. _未来方向 .................................................................. ............................................ _简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研究热加工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宏观性能和表面形状,研究热加工过程中的相关工艺因素对材料的影响,解决成型工艺开发.成型设备.工艺优化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模具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模具制造中的材料.热处理.加工方法等问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第一章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基础.材料成型加工及其控制工程.模具.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设计制造等专业知识,能在机械.模具.材料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工艺与设备的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本专业分为四个培养模块: (一)焊接成型及控制: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掌握焊接成型的基础理论.金属材料的焊接.焊接检验.焊接方法及设备.焊接生产管理等全面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二)铸造成型及控制这是目前社会最需要人才的专业之一.主要有砂型铸造.压力铸造.精密铸造.金属型铸造.低压铸造.挤压铸造等专业技术及专业内新技术发展方向.(三)压力加工及控制分为锻造和冲压两大专业方向,在国民经济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四)模具设计与制造:掌握材料塑性成型加工的基础理论.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模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塑性加工生产管理等全面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课程设置由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包括焊接.铸造.压力加工.模具设计四个方面,每个方面之间差别较大.因而课程开设将依据学校的侧重点而异.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基础外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计算机应用.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金属学.材料冶金与成型工艺.材料成型设备及方法.材料成型微机应用.先进制造技术.检测技术与控制工程.技术经济.CAD/CAM基础.表面工程学.焊接冶金学.金属材料焊接.焊接方法与焊接设备.焊接检验.塑性成型理论.橡塑材料成型工艺学.橡塑成型模具.金属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技术等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知识等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机械热加工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综合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主要专业实验:包括材料冶金与成型工艺综合实验.材料成型设备方法综合实验.材料成型自动控制综合实验等.培养特色本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注重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就业去向材料成形学本专业具有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的授予权,学生可以选择进一步深造.学生毕业后进入钢铁企业.机械制造业.汽车及船舶制造业.金属及橡塑材料加工业等领域从事与焊接材料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等相关的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经营管理.贸易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与机械类专业有着类似的就业方向及成长路线.同时,由于就业方向单位多属重工单位,工作环境不是太理想,女生就业情况不如男生.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热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CAD/CAM基础.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主要专业实验:塑性成型工艺过程综合实验.铸造工艺过程综合实验.焊接工艺过程综合实验.材料性能及检证.CAD上机实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热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热加工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及各类热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和有关设备的设计方法,具有从事各类热加工工艺设备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热加工工艺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科目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热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CAD/CAM基础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主要专业实验:塑性成型工艺过程综合实验.铸造工艺过程综合实验.焊接工艺过程综合实验.材料性能及检证.CAD上机实验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相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开设院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一般开设在理工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或者机械学院.材料成型的四个分类差别较大,因而各大高校均只侧重于某一分类,例如哈工大侧重于焊接.北科大侧重于压力加工,西工大偏重于热加工和铸造,兰州理工大学偏重于液态成型等位居全国前列.篇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专业简介学科:工学门类:机械类专业名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热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热加工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的人才.毕业生凭借在多种材料成型方面的知识和扎实的机械学基础知识,可在汽车.家电.轻工.机械等多种行业中从事模具设计.制造.成型等生产工艺方面工作.同时,也可从事引进技术消化和新技术开发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相关的就业领域还有:电力系统.机械.冶金.化工行业及材料生产.制造企业和科研.设计机构等.专业信息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热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热加工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及各类热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和有关设备的设计方法,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各类热加工工艺及设备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热加工工艺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了解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热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CAD/CAM基础.实践教学: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修业年限:4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相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原专业名: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部分).热加工工艺及设备.铸造(部分).塑性成形工艺及设备.焊接工艺及设备(部分).就业数据综合介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材料科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当我们研制出一种功能材料以后,如果没有成型及控制方面的专业知识,就无法将其转化为切实可用的器件.性能再好的材料,如果没法使用,那和废品有何区别?可见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确实不容小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在我国发展时间比较长,学科建设也比较成熟.以前她作为机械系的一个方向,主要侧重于机械加工方面.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材料成型及控制已经远远超出机械加工范畴,逐渐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她包括材料加工的基础理论知识,对材料成型的形状控制.组织结构控制.性能控制和生产过程控制,模具计算机设计及制造,材料成型计算机仿真与控制,以及新材料.新产品工艺的开发等等.我们可以说该专业是一个接口,她一头联系着材料科学,一头联系着实际工业应用.正因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有着〝接口〞这么一个特点,该专业的学生要特别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动脑,多动手,细体会.他们不但需要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也要对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有较深刻的理解.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也必不可少.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而材料科学作为未来的支柱学科,发展就更快了.为了跟上时代步伐,该专业学生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及刻苦钻研精神,这才能保证自己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有较强综合素质,且愿意从事有关工程应用行业的考生不妨考虑该专业,这里是展示你智慧与创造能力的一个大舞台.现阶段,各高校正逐渐进行改革,力图将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融合在一起.你将有充足的时间参加实验工作,也可以根据需要在有关企业实习,这可以使你在学校里就培养出很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在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中,没有一成不变的公理,一切基础知识都是为了现实的应用,你尽可以用自己最大的创造力把所学到的知识与要解决的问题揉合在一起,用辛勤和汗水一步步铸就辉煌.那将是一种很美妙的感觉,就像一名将军指挥着千军万马在攻克一个个堡垒.在这里你将付出很多心血,但你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当你将一种新材料应用于现实,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时候,你体会到的成功喜悦是其他方面所不能比拟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将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与理论,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很强的生产设计.组织以及管理能力.在国内材料行业发展迅速这一趋势之下,该专业毕业生有很好的就业前景,可以胜任材料.机械.能源.电力.信息.环保.汽车.航空航天.轻工.冶金等诸多部门的工作.毕业于该专业的学生被称为多面手,因为他们掌握着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论在什么行业,这种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是做好工作的最基本的条件.有了它,再结合各个行业特有的知识及经验,就可以方便地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当然本科毕业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否攻读更高学位,这也是为将来向更深层次发展打好基础.专业教育发展史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主要是研究金属和塑料塑性成型的变形机理.成型工艺及相关过程的计算机辅助控制工程的一门学科.目前该专业的研究方向包括有热成型.冷成型,金属材料成型.有机塑料成型.复合材料成型等.材料成型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中国古代就利用铜合金铸造各种工具.武器和祭祀用品,考古学发掘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我国古代金属铸造成型技术的卓越体现.进入工业时代以来,随着新材料的发展,材料成型技术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与成型技术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细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前身是金属铸造专业.解放初期,我国的金属材料专业是属于机械类的学科,金属成型属于机械工程专业.由于工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建国初期钢铁的冶炼水平和规模提高很快,相应促进了金属尤其是钢铁成型专业的发展.北京钢铁研究院(现北京科技大学).武汉钢铁研究院.沈阳机械工程学院是我国较早的一批金属成型研究的院校.其他各大高校中的机械工程专业也有金属铸造成型学科,这些专业为我国建国初期培养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50—60年代,在前苏联的帮助下,我国的工业迅速发展,相应的成型专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各类机床的制造需要大量的金属零件,而且这些零件的强度.硬度和尺寸要求不断提高,金属成型加工的水平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提高.90年代以来,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的教育引进了很多新的技术.CAD技术的发展在材料成型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冲模设计.塑模设计结合模具CAD/CAM技术使得材料成塑在国民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金属铸造.焊接.塑模.塑料加工等行业就业的人员已经超过1_万人.该行业的特点是传统技术含量低的成型行业和现代的高技术程控成型行业并存.我国的材料成型专业教育的特点也是如此,我国高等学校设有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中等技专也同样有这个专业.形成了该行业就业人员的一个梯队.目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已经成为材料到部件的一个重要过程,现代工业发展对部件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某种材料的应用不仅取决于材料本身的各种性能,还取决于它的可加工成型性能.因此,材料成型行业一直伴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不断前进.90年代,我国建成了一大批现代材料成型企业,使我国的材料深加工水平得到了提高,一些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提高.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生产的冲压.拉伸成型的零部件已出口日本电机株式会社所属公司.东芝株式会社所属公司.富士马达.山武仪表.川崎重工株式会社等企业.采用冷成型,热挤压工艺生产的铜制管件已出口美国.德国及澳洲等国家.我国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目前还有待进一步发展,计算机控制的成型技术在我国目前仍旧处于起步阶段,在该行业中我国的技术水平在国际上仍旧处于落后状态,而我国对这个领域的产品需求正在大幅度的上升,因次材料成型领域必定在未来几十年内获得长足的发展._世纪信息产业.材料产业.能源产业将成为国民生产的三大支柱产业,而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正是材料产业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将涉及到国民生产的各个领域.就业状况及趋势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成型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材料成型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凭借在多种材料成型方面的知识和扎实的机械学基础知识,可在汽车.家电.轻工.机械等多种行业中从事模具设计.制造.成型生产工艺等方面工作.同时,也可从事引进技术消化和新技术开发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相关的就业领域还有:电力系统.机械.冶金.化工行业以及材料生产.制造企业和科研.设计机构等.我国传统的材料成型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从整体来看,这些企业大多是技术含量低,人力密集,工作条件差.这些企业大多是与金属加工相关的行业,如铸造,机加工等.这使得人们普遍对这个行业有一种负面的成见.随着技术进步和材料成型领域的扩展,这种情况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观.我国很多传统的金属成型企业引进了大批国外的设备和技术,在模具生产,金属成型,金属冲压,拉伸成型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很多金属成型部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劲的竞争力.80年代末到90年代以来,我国的有机材料,复合材料成型技术发展很快,尤其计算机图形设计技术在成型过程中的应用,使得成型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例如以前需要多次成型然后进行焊接的部件,现在经电脑CAD设计,能够实现一次成型,其曲线,外观都更加完美.这一技术在汽车车体设计的应用最为突出.在塑料模具成型工艺中,激光技术的应用,使塑料制品在加工成型过程中在表面形成一种激光立体图案.这一工艺过程类似于CD.VCD碟片的生产过程.这一类产品有很多作用,在装饰,防伪,激光检测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可用于制作药品盒.音像制品盒.食品酒类包装盒盖等,使消费者易于识别真伪,这对于保护人民健康安全,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利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些企业的发展使该行业的就业者的收入情况得到了改观,在几十种行业的收入状况统计中,材料成型行业的职工收入水平正在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收入提高很快.纵观材料成型行业,可以看到它几乎渗透于工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有时甚至很难将某个产业中的成型技术部门单独划分出来,这一点也提醒了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除了基本课程如材料成塑与控制理论.塑压工艺.塑模设计.模具CAD/CAM技术等,还应该掌握有关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电子技术.电工技术.微机.数控技术方面的知识.我国目前在材料成型技术方面的发展使这一行业的产品正朝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在全国分布的特点是越往沿海地区,新型材料成型企业分布越多,轻型企业,技术密集型化工企业分布越多.总的来说,这些沿海地区的化工企业正迫不及待地在改进生产工艺,建设新的生产线.这正需要大量具有相应知识的高级人才.材料成型行业,在整个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它处于初级的环节.其他行业如汽车制造,家电,轻工等行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材料成型行业的进步.例如我国近年来汽车生产线的引进,为我国生产配套成型部件提供了大量的机会.而且由于这些新型产品对部分零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也从外部促进了成塑行业的技术水平迅速发展.可以看到,材料成型与控制行业不是一个独立产业,必须依靠其他行业需求的带动,但同时,成型行业技术的提高,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这个行业的技术要求相对比较单一,容易快速发展起来,我国〝入世〞以后,面临国外产品的冲击,我国会重点考虑这些能够迅速赶超的行业发展起来,从而进一步在其他高新技术行业站稳脚跟.因此,在未来_年中,材料成型行业将迎来它的一个蓬勃发展阶段,然后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业规模.院校分布部分西华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新疆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燕山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工业大学.沈阳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佳木斯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中原工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湘潭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西大学.大连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昌航空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东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长春工程学院.淮阴工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湖北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青海大学.篇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详细说明!!!说起我所学的〝材控〞专业,不仅是很多学生,就连不少老师都不熟悉,但说到铸.锻.焊,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了.〝材控〞专业就是由原来的铸造.锻压.焊接三个热加工专业合并而成的.这也是国家为了扩大本科生的专业口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进行专业调整的产物.然而,说到铸造,你想到的是否就是整天生活在尘土飞扬的车间里的翻砂工?说到锻压,你想到的是否就是长年拿着大锤的打铁匠?说到焊接,你想到的是否就。

三种液态成形方法

三种液态成形方法

三种液态成形方法液态成形是工程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成形技术,用于制造各种金属或非金属零件。

它通过将材料加热至液态,并注入到模具中,随后冷却并固化成所需形状。

液态成形方法具有制造复杂零件、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原材料浪费等优点。

下面将介绍三种常用的液态成形方法:压铸、注射成型和热挤压。

1.压铸压铸是一种通过将液态金属或合金注入高温模具中,并以高压使其充分充实和冷却而形成所需零件的成形方法。

压铸适用于制造具有复杂形状和精密尺寸要求的铝、镁、锌等金属零件。

工艺流程:(1)准备模具:根据所需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制造金属模具。

(2)准备材料:根据所需零件的要求,选择适合的金属或合金,并将其加热至液态。

(3)充填模具:将液态金属或合金注入已加热的模具中。

(4)施加压力:通过驱动液压系统,施加高压使液态金属或合金充实模具腔体,并排除有害气体。

(5)冷却固化:等待足够时间,让液态金属或合金冷却并固化成所需形状。

(6)分离模具:打开模具并取出成品零件。

(7)修整和后处理:将零件上的余料切割掉,并进行必要的表面处理。

2.注射成型注射成型是一种通过将液态或半液态塑料材料注入模具中,并在成型温度下固化成所需形状的成形方法。

注射成型适用于制造塑料零件,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日用品等领域。

工艺流程:(1)准备模具:根据所需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制造塑料模具。

(2)准备材料:选择适合注射成型的塑料树脂,并将其加热至液态或半液态。

(3)充填模具:将液态或半液态塑料注入已加热的模具中。

(4)冷却固化:等待足够时间,让塑料在模具中冷却并固化成所需形状。

(5)分离模具:打开模具并取出成品零件。

(6)修整和后处理:将零件上的余料切割掉,并进行必要的表面处理。

3.热挤压热挤压是一种通过将液态金属在高温和高压下通过模孔挤压成型的成形方法。

热挤压适用于制造具有长直形截面或复杂截面的杆、管和型材等零件。

工艺流程:(1)准备模具:根据所需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制造高温合金模具。

液态模锻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液态模锻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液态模锻的原理方法和应用1. 液态模锻的原理液态模锻是一种先进的金属成形技术,主要利用金属在液态状态下的流动性来实现成形。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金属液态流动性:金属在液态状态下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可以在模具内部均匀流动,填充整个模腔。

•压力控制:通过施加一定的液态压力,使金属在模具中流动,并填充模腔。

压力的大小和施加方式对成形质量有重要影响。

•温度控制:液态模锻需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通常要求金属保持在其液态区域内,以保证成形过程的顺利进行。

•冷却控制:液态模锻后,还需要对成形件进行冷却处理,以获得所需的性能和形状。

2. 液态模锻的方法液态模锻的方法有多种,根据实际需求和成形材料的特性选择不同的方法。

下面给出几种常用的液态模锻方法:2.1 直接模锻法直接模锻法是最常用的液态模锻方法之一,其工艺流程简单,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

具体步骤如下:1.预热金属料:将金属料加热至其液态温度以上,使其达到液态状态。

2.填充模具:将液态金属料注入预热好的模具中,使其填充整个模腔。

3.施加压力:在金属料注入模具后,施加一定的液态压力,使金属料在模具内流动并填充模腔。

4.冷却处理:待金属料填充完毕后,进行冷却处理,以获得所需的性能和形状。

2.2 间接模锻法间接模锻法是液态模锻中的另一种常用方法,主要用于形状复杂的零件。

主要步骤如下:1.制备模具:根据所需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制备相应的模具。

模具可以分为上模和下模两个部分。

2.加热金属料:将金属料加热至其液态温度以上,使其达到液态状态。

3.填充模具:将液态金属料注入上模中,然后合上下模,使金属料填充整个模腔。

4.施加压力:在金属料填充完毕后,施加一定的液态压力,以保证金属料在模具中充分流动,并填充整个模腔。

5.冷却处理:待金属料填充完毕后,进行冷却处理,以获得所需的性能和形状。

2.3 复合模锻法复合模锻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液态模锻方法,主要用于特殊材料或特殊形状的零件。

材料成形测量与控制

材料成形测量与控制

第一章材料成型过程的测量检测与控制(1)1 材料成型的四大工艺分类:塑性成形轧制成形焊接成形液态成形塑性成形工艺:模型锻压成形模型冲压成形模型挤压成形自由锻造工艺;轧制成形工艺:热轧制成形工艺和冷轧制成形工艺;焊接成形工艺:电弧焊接成形工艺电阻焊接成形工艺电子束焊接成形工艺;激光焊接成形工艺钎焊接成形工艺摩擦焊接成形工艺等;液态成形工艺:按型模的种类分——金属型模液态成形工艺沙型模液态成形工艺敷层型模液态成形工艺;按液态成形过程是否加外加力分——重力浇铸成形工艺,压力浇铸成形工艺,离心浇铸成形工艺。

2 按被焊工件的接头类型不同,电阻焊接成形工艺可分为:点焊成形工艺缝焊成形工艺凸焊成形工艺闪光对焊成形工艺3 材料的热加工工程:利用热源对工件加热的材料成形工艺称为材料的热加工或材料热加工工程4 材料成形设备中的电气控制主电路的电路结构形式主要为:晶闸管整流器,晶闸管交流调压器,晶闸管逆变器三种。

5 材料成形工程中的大功率设备的阻感性负载对电网所造成的危害有哪些?其解决措施有哪些?电网冲击:在变压器,直流电动机及感应线圈等阻感性负载的过渡过程中的电流可以达到电路正常工作电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过大的电流会对电网带来很大的危害:轻则是配电线路中的过流继电器经常跳闸,重则使电网设备与用电设备本身的毁坏。

波形畸变与扰邻:在材料成型的电网电路中使用多台套阻感性负载晶闸管开关电路的情况,大量并联的阻感性负载晶闸管开关电路还会使电网电压的正弦波形波动变化不定,使得网内设备彼此干扰,即所谓的“扰邻”或“邻扰”,特别是计算机做控制的设备会没有规律的“失控”,严重时会使生产线不能工作。

解决措施:(1)加载滤波网络,在每台阻感性负载晶闸管开关电路中一般加载“滤波网络”,防止本台设备产生的干扰波形电流窜入电网,也可防止电网上的干扰波电流窜入本台设备的主电路或控制电路。

(2)“软启动”自动开关技术,电路中的阻感性负载晶闸管开关电路的容量太大,工作方式是频繁的“开”“关”过程,晶闸管中的交流调压过渡过程成为主要的工作方式,为此,使用以微机为控制平台的无过渡过程电流冲击的所谓“软启动”自动开关技术。

金属液态成形工艺概述

金属液态成形工艺概述
得毛坯或零件的金属材料加工成形方法。
铸造产品称为: 铸件、铸锭、铸坯、铸带等
一、金属液态成形工艺特点
1. 适应性强
铸件重量:几克 ~ 几百吨 铸件壁厚:0.5 毫米 ~ 1 米 铸件长度:几毫米 ~ 十几米 铸件材质:铁碳合金(鋳铁、鋳钢)、铝合金、铜合金、
镁合金、锌合金、钛合金、复合材料等
速箱体(灰口铸铁)
精密铸造件(不锈钢)
水轮机铸件(铜合金)
箱体(铝合金)
叶轮(钛合金)
一、金属液态成形工艺特点
1. 适应性强
铸件重量:几克 ~ 几百吨 铸件壁厚:0.5 毫米 ~ 1 米 铸件长度:几毫米 ~ 十几米 铸件材质:铁碳合金(鋳铁、鋳钢)、铝合金、铜合金、
镁合金、锌合金、钛合金、复合材料等
铸造方法几乎不受零件大小、形状和结构复杂程度的限制。
轧辊
异型件
装饰件
工艺品
一、金属液态成形工艺特点
2. 尺寸精度高
铸件比锻件、焊接件的尺寸精度高,更接近于零件的尺 寸,可节约大量的金属材料和机械加工工时。
一、金属液态成形工艺特点
2. 尺寸精度高
铸件比锻件、焊接件的尺寸精度高,更接近于零件的尺 寸,可节约大量的金属材料和机械加工工时。
形成的先进铸造技术
精密、优质化
精密成形与加工 近无缺陷成形
数字、网络化
数字造型 虚拟制造
网络制造
精确铸造成形 金属熔体的纯净化、致密化
铸造工艺CAD,铸造模具CAD/CAM一体化 铸造过程宏观模拟及工艺优化 铸件组织微观模拟及性能预测 分散网络化铸造系统
高效、智能化
快速制造 自动化制造系统
智能制造
快速原形及快速制模 铸造过程自动检测与控制,铸造机器人的应用

液态成形中铸件补缩原理及冒口设计

液态成形中铸件补缩原理及冒口设计
曲线4是阶梯式注入,合金液 先从底部进入,液流平稳可避免 飞溅,当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 再从上一层内浇口进入热合金液 ,这样就在铸型不同高度上逐层 引进热的合金液。它既可防止合 金液的飞溅和氧化,又能获得自 下而上顺序凝固的温度分布,但 是它的缺点是切割麻烦,金属消 耗量大。
(4)采用回转铸型法的浇注工艺。在某些情况下(如铸件形状复杂, 合金液易氧化等)必须采用底注式,但底注式又无法造成冒口补缩 所需的凝固顺序。
宽结晶温度范围的合金倾向于糊状凝固,结晶始点波 较快到达铸件断面中心,结晶骨架迅速布满整个断面, 使冒口的补缩通道受到阻碍,顺序凝固的原则就较难实 现。
顺序凝固原则容易使铸件不同部位存在较大的温差,使 铸件出现裂纹、残留应力和变形等缺陷倾向增大。

2)同时凝固(contemporaneous solidification)的原则
合理地确定浇注系统和浇注工艺,不仅影响铸型内的温度场 分布和冒口的补缩效果,而且对防止其他各种缺陷(如气孔、夹 砂、冷隔、氧化夹渣、应力裂纹等)均有很大影响。因此,究竟 采用怎样的浇注系统和浇注工艺,必须根据铸件的结构特点, 合金的凝固特性以及铸件的技术要求综合地考虑,并且在生产 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改进,才能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对某一具体铸件而言,到底应该采取顺序凝固原则 还是同时凝固原则,还应当根据该铸件的合金特点,具 体铸件结构及其技术要求,以及可能出现的其它缺陷 (如残留应力、变形、裂纹)等综合考虑,找出矛盾的 主要方面,才能最后合理地加以确定。
5.2确定合理浇注系统及浇注工艺
要获得良好的补缩条件,得到健全的铸件,首先必须合 理地确定浇注系统,主要包括如何选择浇口在铸件上的引 入位置,确定浇口和冒口的相对位置,确定浇注系统的类 型等,这些对铸件凝固时的温度场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 (1)浇口从铸件厚实处引入以加强铸件的顺序凝固。

液态成形工艺知识点总结

液态成形工艺知识点总结

液态成形工艺知识点总结液态成形工艺的主要特点是能够将液态材料通过模具加工成所需的零件、产品,具有成形周期短、生产效率高、成形精度高、批量生产能力强等优点。

其成型材料包括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金属合金等,广泛应用于各种制造工艺中。

注塑成形是将热塑性塑料通过加热并加压的方式,使其溶解成为流动状态,然后通过注射机将其注入模具中进行成型。

注塑成形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预处理、注塑机操作、模具设计、成型工艺参数控制等多个方面。

在注塑成形工艺中,模具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成型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成型工艺参数的控制也非常重要,包括注塑温度、注射速度、模具温度、冷却时间等参数的控制都会影响到成型产品的质量。

压铸成形是将金属合金通过加热并加压的方式,使其溶解成为流动状态,然后通过压铸机将其注入模具中进行成型。

压铸成形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预处理、压铸机操作、模具设计、成型工艺参数控制等多个方面。

在压铸成形工艺中,原料的质量和成分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到成型产品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

同时,模具设计和成型工艺参数的控制也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成型产品的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吹塑成形是将热塑性塑料通过加热并加压的方式,使其溶解成为流动状态,然后通过气流将其吹入模具中进行成型。

吹塑成形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预处理、吹塑机操作、模具设计、成型工艺参数控制等多个方面。

在吹塑成形工艺中,原料的质量和成分控制同样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成型产品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

模具设计和成型工艺参数的控制也是影响成型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挤塑成形是将热塑性塑料通过加热并压力的方式,使其在挤出机中形成带状截面的坯料,然后通过挤出头模具进行成型。

挤塑成形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预处理、挤出机操作、模具设计、成型工艺参数控制等多个方面。

在挤塑成形工艺中,原料的质量和成分控制同样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成型产品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

同时,模具设计和成型工艺参数的控制也是影响成型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液态成型及控制压成形过程中流场、温度场等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得出电机鼠笼转子流变挤压铸造最佳工艺参数,最后采用挤压铸造法以AZ91D镁合金为基体制备了一种SiCp/AZ91D镁基复合材料, SiCp/AZ91D镁基复合材料经热处理后抗拉强度和伸7000系高强铝合金流变挤压铸造工艺,优化了工艺参数,对电机鼠笼转子流变挤长率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摘要:挤压铸造是一种对液态金属施加机械压力来保证其凝固结晶,获取高性能、高强铝合金流变挤压铸造的计算模型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低缺陷铸件的先进铸造工艺技术,首先文章从理论研究、设备制造、选用材料、生产工艺、主要零件等几大方面介绍了挤压铸造的发展历史,通过建立7000系关键词:液态成型;挤压铸造;液态模煅;引言挤压铸造( Squeeze Casting, SC) 又称液态模煅,是一种将一定量的液态金属注入模具型腔,然后施加较高的机械压力,使液态或半液态的金属在压力下低速充型、凝固和成形的技术。

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的发动机外壳等重要零部件毛坯的生产。

与其他铸造成形方法相比,挤压铸造技术具有选材范围宽、金属液利用率高(直接挤压铸造可达95%~98%)、铸件组织均匀致密、力学性能优良、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高等优点。

与塑性成形方法相比,挤压铸造技术具有变形力和成形能较小、无需多道工序加工、可制造形状复杂的零件等特点。

概言之,它是一种结合了铸造和塑性加工特点的短流程、高效、精确成形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家电、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生产高性能和高精度的零件[1]。

1挤压铸造技术介绍挤压铸造成形方法根据工艺特点可以区分为直接法(Direct Squeeze Casting)和间接法(Indirect Squeeze Casting)[2]。

1.1直接挤压铸造法直接挤压铸造方法是压力直接施加于金属熔体的整个液面上,模具不设充型系统,所以金属液凝固速度快,所获得的铸件组织致密,理论上可以生产出接近100%致密的铸件,这种方法适合于生产形状简单、对称结构的铸件,如活塞、卡钳、气缸等。

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浇入到型腔内的金属熔液必须精确定量,否则由于熔液量的变动使铸件尺寸精度不稳定;要求铸件向冲头方向单向凝固以保证压力有效传递,使制品的形状受到了限制,成形形状复杂铸件存在一定困难。

1.2间接挤压铸造法间接挤压铸造方法是首先将模具合模形成封闭模腔,压力作用在模腔外充型系统的金属熔体上,将金属熔体送入封闭的模腔保压成形。

间接挤压铸造方法具有浇道长度短、截面大、充型速度低、保压时间长等优点,容易控制铸件尺寸,不需要配置精确的定量充型系统。

该方法可充分利用充型装置中液态金属的热容量,使铸件易于成形和在压力下对零件进行补缩,因此适合生产形状复杂、壁厚不均、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高的铸件。

但是这种施压方式不会在铸件内形成塑性变形组织,铸件的力学性能低于直接法生产的铸件[3]。

2挤压铸造成形技术研究现状最早提到挤压铸造技术是在1819年英国人JamesHollingrake的一项专利中。

其后,在英国有一种类似挤压铸造的方法,用于生产铸铁水槽。

1878年,前苏联著名冶金学家D. K. Chernov也提出了相似的概念。

然而,直到 20世纪30年代才出现关于挤压力对合金凝固行为影响的研究。

一般认为,1937年前苏联人V. M. Plyatskii出版专著《液态金属模锻》是挤压铸造技术完全确立的标志。

随着该书英文版《Extrusion Cast-ing》在西方的传播以及美国学者J. C. Benedyk 1970年在第6届国际压铸会议上的大力推荐,该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后得到了飞速发展。

在随后的50多年中,前苏联、美国、德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先后对这项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我国在1958年便开始开展挤压铸造技术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曾有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材料对象涉及Al合金,Zn合金,Mg合金,Cu合金,钢铁等,零件近300种。

进入90年代后,随着产品轻量化和高性能化的迫切需求,挤压铸造作为一种近净成形技术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1]。

3挤压铸造材料研究挤压铸造技术具有比较大的选材空间。

挤压铸造材料包括Al合金,Mg合金,Zn合金,Cu合金,铸铁,铸钢等。

此外,基于挤压铸造的工艺特点,挤压铸造金属基复合材料也备受青睐。

3.1铝合金材料挤压铸造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是铝合金材料,主要有Al-Si系合金、Al-Cu系合金、Al-Zn系合金、Al-Mg系合金等。

Al-Si 系合金是在挤压铸造铝合金中最早被重视的,这主要是由于这类合金具有极佳的铸造性能。

J. I. Lee等研究了一种成分为12% Si-3% Cu-0. 7% Mg (质量百分数)的适合于挤压铸造的铝合金,这种合金力学性能比常规铸造合金高出将近10%~20%[13]。

Al-Cu合金是一种高强度铸造铝合金,具体有Al-Cu-Mg,Al-Cu-Mn,Al-Cu-Si 3个合金系。

挤压铸造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这类合金的力学性能,此外通过优化合金化元素、添加微量元素可使得合金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

在高强韧铸造Al-Cu合金的发展中,A-U5GT的历史最为悠久,应用最为广泛[9]。

Al-Zn系铝合金是7XXX系列超高强铝合金,主要是作为变形铝合金得到应用,铸造Al-Zn合金应用并不广泛,但近年来利用挤压铸造技术研究7XXX系列变形铝合金获得了高度的关注[9]。

Al-Mg 系合金的研究相对较少。

J. H. Lee 等开展了针对 5083 ( Al-4. 7Mg-0. 7Mn) 合金的挤压铸造工艺、组织和性能的研究。

Skolianos 等研究了AA6061 合金在不同挤压压力下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3.2镁合金材料挤压铸造镁合金可以避免压铸镁合金存在气孔、蠕变性能低、难以热处理和焊接等问题。

郭志宏对AZ80镁合金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他确定了AZ80镁合金试样合理的挤压铸造工艺方案,得出了最佳工艺参数,加入Y使AZ80镁合金固液界面前沿的成分过冷增大,使铸态组织得到细化,-Mg17Al12相由网状分布变为断网分布,从而提高AZ80镁合金的力学性能等[14]。

Sevik等人研究了Sn对挤压铸造AM60(Mg-5.93Al-0.18Mn)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发现Sn可以有效细化晶界共晶相的尺寸,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9]。

3.3其他金属材料[9]铸造锌合金通常是Zn-Al系合金,该类合金的凝固温度范围宽,在常规铸造条件下容易形成缩松,导致材料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下降。

挤压铸造改善了凝固过程中的补缩条件,可以显著减少锌合金的缩松缺陷,并细化材料组织,从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

挤压铸造也可用于铜合金、钢等高熔点的金属材料,但由于模具材料和工艺的限制,研究相对较少。

3.4金属基复合材料挤压铸造是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之一,文献众多,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9]:(1)可以改善金属的流动性,为其填充增强体之间的间隙创造有利条件,从而获得无孔洞的组织。

(2)挤压铸造条件下熔融金属与增强体之间的接触时间短,有助于改善两者之间的界面复合状况。

(3)挤压铸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具有较大的自由度。

(4)挤压铸造法既可用于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锭坯,也可用于制造形状较复杂的零件。

(5)制备成本较低,容易实现工业生产。

采用挤压铸造技术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首先制备增强体预制件,然后将预制件放入模具中,液态金属浇入模具并在一定的压力下浸渗预制件,冷却凝固后获得复合材料;另一种是与搅拌铸造相结合,先采用搅拌的方法使增强体在金属熔体中分散均匀,再采用挤压铸造实现混合浆料凝固成形。

4挤压铸造工艺研究实验以AZ91D镁合金为基体采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一种SiCp/AZ91D镁基复合材料,挤压铸造后晶粒得到充分细化,平均尺寸减小到100μm以下。

SiCp/AZ91D 镁基复合材料经热处理后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其中抗拉强度最高达到233MPa,伸长率最高达到5.96%,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采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含I-phase的Mg-Zn-Nd合金,以AZ91D合金为基体,采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Mg-Zn-Y准晶增强的镁基复合材料,研究了挤压压力、浇注温度以及准晶中间合金含量对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强化机制进行了分析[15]。

4.1基于试验研究,针对特定工艺参数进行分析现有文献中对压力的研究较为广泛,通过检测A356铝合金熔体的氢含量,并对不同挤压压力下(40、60、80 MPa)凝固的挤压铸造试样进行了图像分析,测得试样不同部位的微观孔洞的尺寸和体积分数[7];同时对不同压力挤压铸造Mg-Al-Ca合金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提高压力降低了挤压铸造合金中第二相的比例及其孔隙率[8]。

4.2以实验样本为基础,使用现代优化算法进行工艺参数优化通过建立7000系高强铝合金流变挤压铸造的计算模型,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7000系高强铝合金流变挤压铸造工艺,优化了工艺参数;同时对电机鼠笼转子流变挤压成形过程中流场、温度场等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得出电机鼠笼转子流变挤压铸造最佳工艺参数为:浇注温度595℃、模具预热温度为220℃、挤压速度为0.3m/s,保压时间为28s[17];对ADC12铝合金汽车凸轮轴轴承盖的直接挤压铸造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确定了合适的成形方式并分析其充型及凝固过程,预测了成形的缺陷[18]。

5总结分三个方面阐述了挤压铸造工艺的常见研究方法,即通过实验对特定工艺参数进行分析;进行数值模拟,使用现代优化算法进行工艺参数优化;基于理论推导和经验公式计算工艺参数。

深入分析间接挤压铸造时,液态金属压力下结晶的物理冶金行为和力学过程,进一步完善挤压铸造基础理论。

对于大型复杂零件挤压铸造精确成形,需研制具有更优综合性能的新型材料,完善适合于金属材料挤压铸造技术的材料体系.参考文献[1] 张卫文.金属材料挤压铸造成形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11,30(7):24-32.[2] Jianxin D, Ming S. Method for Functional Design of Axiomatic Design Based on Connections[J]. 中国机械工程学报. 2011, 24(3): 364-371.[3] 闵好年.大型零件复合挤压铸造成形系统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4] 卜雷,张晶华,张增培.基于汽车拨叉件的挤压铸造模具设计[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04):74-76.[5] 赵鸿金,康永林,王朝辉,等.镁合金轴筒件直接挤压铸造的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5(10).[12] 李元元. 赵海东,邵明,等. 一种利用电磁力充型的间接挤压铸造方法及其装置:中国. 200910041401.0 [P]. 2009-07-21.[13] Lee J I,Han Y S,Lee H I,et al.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queeze Cast Al-Si-Cu-Mg Alloy [J].Korean Inst Met Mater, 1994,32 (10) : 1259-1268.[14] 郭志宏. AZ80镁合金挤压铸造工艺仿真与复合材料制备[D].太原:中北大学,2014.[15] 杨玲. Mg-Zn-RE准晶中间合金的制备及挤压铸造准晶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14.[16] 徐蕾. 7000系铝合金流变挤压铸造工艺及数值模拟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4.[17] 罗磊. 流变挤压铸造工艺数值模拟实验与分析[D].南昌:南昌大学,2013.[18] 袁玉红,杜建平,李春龙,等. 凸轮轴轴承盖挤压铸造工艺及数值模拟研究[J]. 铸造技术.2015,36(3):697-700.[19] Yang L J. The Effect of Solidification Time in Squeeze Casting of Aluminum and Zinc Alloys [J].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2007,192/193:114-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