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城水库
岳城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及措施介绍

工 而造 成河 道淤积 。 23 水 源污染 防治措施 . 采取 措施 防止任 何 污染物 质直接 或 间接地 进 人
少 噪音 ;各种 动力 机械设 备 暂时不 用 时应关 掉 或减
速。
( ) 强监 督 和管 理 : 定 施 工计 划 、 工 方 法 4加 制 施
河 道 、 源 , 种施工 用 的燃料 、 水 各 油料 、 学 品等做 到 化
境保 护 和 水 土保 持 , 是衡 量 一 个 国 家级 工 程 和 文 明工 地 综 合 素 质 的 重 要 标 准 。 简要 介 绍 了除 险 加 固 工程 中的 环 境 保
护 和 水 土保 持 措 施 。
关键 词 : 工 ; 染 ; 施 污 环境 ; 土保 护 水 中 图分 类 号 : V 2 ;V 9 . T 6 2 T 673 文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 04 7 2 (0 0 0 — 0 10 10 —3 82 1 )5 0 3— 3
作 者 简 介 : 文 军 (9 3 , , 理 工 程 师 , 要 从 事 水 利 工 程 建 设 王 1 7 一)男 助 主 管 理 工作 。
・
3 ・ 2
王 文 军 : 城水 库 除 险加 固工 程 环境 保 护 和水 土 保 持 管 理体 系及 措 施 介 绍 岳 库 除 险加 固工 程施 工期 间 ,将 严格 遵 守 国家有 关 环境保 护 的法 律 法规 和规 章 制度 。做 好 施 工 区 的环保 、 保工 作 。 水 防止 由于施 工造 成工 区 的环 境 污染 和水 土流 失 。 了实 现 上述 目标 , 城水 库建 为 岳
的含 油废 水 。 对施 工 废水 分别 进 行处 理 。 废水 经沉 淀
2 1 . . 0 0No5
岳城水库资料

岳城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8100k㎡,占漳河流域面积的99.4%,总库容13亿m3,水库于1959年开工,1960年拦洪,1961年蓄水,1970年全部建成。
水库的任务是防洪、灌溉、城市供水并结合发电。
通过水库调蓄,保证了下游广大平原地区和京广、京沪、京九铁路及京珠、京福等高速公路的安全;通过河北省民有渠、河南省漳南渠可灌溉农田220万亩;可部分解决邯郸、安阳两市工业及生活用水;并结合灌溉发电。
岳城水库- 枢纽建筑物土坝:包括一座主坝和四座副坝,全长6294.5m。
主副坝为碾压式均质土坝,加高扩建时用砂砾料在下游进行全断面压坡,最大坝高55.5m。
溢洪道:位于主副坝之间,基础以第三纪沙层为主,局部为粘土或砾岩,为开敞式陡槽型溢洪道。
进口闸共9孔,采用三级底流消能,最大泄量12820m3/s。
泄洪洞:为坝下埋管式,位于主坝左岸,坐落在第四纪胶结不良砾岩上。
由进水塔、洞身、出口消能段三部分组成,共9孔。
洞径6×6.7m,除右边孔用作电站输水外,其余8孔均用来泄洪,最大泄量3530m3/s,是我国最大的坝下埋管工程。
电站:位于泄洪洞消力池右侧,于泄洪洞右边孔内装设直径5m,长280m压力钢管引水发电,装机17000kw。
渠首建筑物:河北省民有渠闸及河南省漳南渠闸,位于泄洪洞消力池右边墙上,最大引水流量各100m3/s。
1987年至1991年岳城水库大坝进行了加高扩建,坝顶高程由原来的157.0m加高到159.5m,大坝加高采用砂砾料在下游断面压坡。
大坝加高的同时还加固了溢洪道工程,设计流量由11000 m3/s提高至12820m3/s,同时改建了泄洪洞工程。
目前,大副坝上游防渗墙工程基本完工。
岳城水库- 防洪标准岳城水库属国家大Ι型水库,其设计洪水标准为一千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二千年一遇,下游河道设计安全标准为三十年一遇。
岳城水库- 下游保护范围岳城水库保护着下游河北省清凉江以南,河南省安阳河、山东省马颊河以北的39个市(县)及重要的工矿地区,是华北粮棉基地的主要部分;保护农业耕地面积2732万亩,人口1416万人,对京广、京沪、京九等铁路及京福、京珠等高速公路的安全起着重要的屏障作用,岳城水库具有重要的地位。
岳城水库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一、工程概况岳城水库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交界处,是漳河干流出山口处的一座大型水库。
水库总库容13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8100平方千米,占漳河流域面积的99.4%。
主要功能为防洪,兼有灌溉、发电、城市供水等综合效益,为不完全年调节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二、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队伍(1)项目经理部:负责工程项目的整体策划、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工程技术部:负责工程设计、技术监督、施工质量、安全、环保等工作。
(3)施工管理部:负责施工进度、成本、合同、物资、人力资源等管理工作。
(4)施工队:负责具体施工任务,包括土方、混凝土、钢筋、模板、电气、管道等工程。
2. 施工进度安排(1)前期准备阶段:从项目启动至工程开工,约需6个月。
(2)主体工程阶段:从工程开工至主体工程完工,约需36个月。
(3)附属工程阶段:从主体工程完工至全部工程完工,约需12个月。
三、施工方案设计1. 大坝施工(1)土方填筑:采用分层填筑、压实、防渗等技术,确保大坝质量。
(2)混凝土施工: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确保混凝土质量和施工进度。
(3)钢筋施工:采用绑扎、焊接、锚固等技术,确保钢筋质量。
2. 溢洪道施工(1)基础处理:对基础进行开挖、清基、换填、压实等处理。
(2)混凝土施工: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确保混凝土质量和施工进度。
(3)钢筋施工:采用绑扎、焊接、锚固等技术,确保钢筋质量。
3. 泄洪洞施工(1)基础处理:对基础进行开挖、清基、换填、压实等处理。
(2)混凝土施工: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确保混凝土质量和施工进度。
(3)钢筋施工:采用绑扎、焊接、锚固等技术,确保钢筋质量。
4. 水电站施工(1)基础处理:对基础进行开挖、清基、换填、压实等处理。
(2)混凝土施工: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确保混凝土质量和施工进度。
(3)钢筋施工:采用绑扎、焊接、锚固等技术,确保钢筋质量。
四、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1. 质量控制(1)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范。
岳城水库供水调度分析

3 3 编 制调度 程序 , 定调 度方 案 . 确
( ) 留库容 的选取 。根 据岳城 水库 向邯郸 和安 阳 1预 的工业及生活供水 目标 确定工 业及生活 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留库 容 为邯郸03× 0 安阳0 1 . 1 m , . 5×1 m ; 0 农业 预 留库容 按 照纯渠灌溉 面积的 7 %进 行确定 , .4×1 生 态 5 共0 6 0m ; 预 留库容 , 状供 水条 件 下 , 现 岳城 水 库供 生 态基 流 量按
() 4 政策约束条件。优 先满 足工业及生 活, 保证农 业
并兼顾生态用水 。
灌 区,19 年 以 来 已 经 连 续 8a引 水 总 量 不 到 98 300x1 m , 0 0 而近年来水库弃水 量却较 大 , 得水资 源 使
不 能 得 到 充 分 的 利 用 。本 文 针 对 以 上 问题 , 出 岳 城 水 提
条件下可以考虑适 当供给生态 用水 。按照各 用户供水保 证率的大小 , 定水 库 的供 水顺 序 即工业及 生 活、 业 、 确 农 生态。本次确定供水调度线 时 主要是考虑保 证工业及
生 活 用 水 , 出农 业 及 生 态 停 止 供 水 线 即 工 业 及 生 活 的 提
[ 中图分类号] S5 17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10 7 7 (0 0 1 —10 0 0 6— 15 2 1 ) 1 26— 2 法 对岳城水库的供水调度线进行探讨 分析 。
1 岳 城 水 库 供 水 情 况
岳 城 水 库 … 位 于 河北 省邯 郸 市 磁 县 与 河 南 省 安 阳 县 交界 处 , 漳卫 河 系漳 河 上 的 一 个 重 要 控 制 工 程 , 制 流 是 控
岳城水库

岳城水库工程简介岳城水库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与河南省安阳县交界处,是海河流域漳卫河系漳河上的一个控制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8100k㎡,占漳河流域面积的99.4%,总库容13亿m3,水库于1959年开工,1960年拦洪,1961年蓄水,1970年全部建成。
[编辑本段]任务水库的任务是防洪、灌溉、城市供水并结合发电。
通过水库调蓄,保证了下游广大平原地区和京广、京沪、京九铁路及京珠、京福等高速公路的安全;通过河北省民有渠、河南省漳南渠可灌溉农田220万亩;可部分解决邯郸、安阳两市工业及生活用水;并结合灌溉发电。
[编辑本段]枢纽建筑物土坝:包括一座主坝和四座副坝,全长6294.5m。
主副坝为碾压式均质土坝,加高扩建时用砂砾料在下游进行全断面压坡,最大坝高55.5m。
溢洪道:位于主副坝之间,基础以第三纪沙层为主,局部为粘土或砾岩,为开敞式陡槽型溢洪道。
进口闸共9孔,采用三级底流消能,最大泄量12820m3/s。
泄洪洞:为坝下埋管式,位于主坝左岸,坐落在第四纪胶结不良砾岩上。
由进水塔、洞身、出口消能段三部分组成,共9孔。
洞径6×6.7m,除右边孔用作电站输水外,其余8孔均用来泄洪,最大泄量3530m3/s,是我国最大的坝下埋管工程。
电站:位于泄洪洞消力池右侧,于泄洪洞右边孔内装设直径5m,长280m压力钢管引水发电,装机17000kw。
渠首建筑物:河北省民有渠闸及河南省漳南渠闸,位于泄洪洞消力池右边墙上,最大引水流量各100m3/s。
1987年至1991年岳城水库大坝进行了加高扩建,坝顶高程由原来的157.0m加高到159.5m,大坝加高采用砂砾料在下游断面压坡。
大坝加高的同时还加固了溢洪道工程,设计流量由11000 m3/s提高至12820m3/s,同时改建了泄洪洞工程。
目前,大副坝上游防渗墙工程基本完工。
[编辑本段]防洪标准岳城水库属国家大Ι型水库,其设计洪水标准为一千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二千年一遇,下游河道设计安全标准为三十年一遇。
国家文物局关于邺城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漳河干流岳城水库至徐万仓段治理工程的批复

国家文物局关于邺城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漳河干流岳城水库至徐万仓段治理工程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
•【公布日期】2024.07.19
•【文号】文物考函〔2024〕982号
•【施行日期】2024.07.19
•【效力等级】行政许可批复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国家文物局关于邺城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漳河干流岳城水库
至徐万仓段治理工程的批复
文物考函〔2024〕982号河北省文物局:
《河北省文物局关于呈报邺城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漳河干流岳城水库至徐万仓段治理工程方案的请示》(冀文物字〔2024〕84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原则同意在邺城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实施漳河干流岳城水库至徐万仓段治理工程。
一、请你局组织专业考古研究单位在项目拟建区域开展必要的考古发掘工作,考古发掘项目需另行填报考古发掘申请书。
二、所报方案需进行以下修改:
(一)根据考古成果调整设计方案。
(二)补充开展项目对文物本体和文物赋存环境的影响分析。
补充说明西冀庄险工附近文化遗存与施工作业面的关系。
(三)进一步校核考古勘探工作报告。
三、修改完善后的项目方案和文物保护方案,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履行相应审批程序。
四、请你局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项目实施的全程监管,组织专业机构参与指导,确保文物安全。
项目实施中如有文物遗存等重要发现,应立即停止施工,并组织研究,提出调整方案。
此复。
国家文物局
2024年7月19日。
岳城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环境保护设计

本项 目的建设需要永久占地4 5m ,临时 占地1. h 2 .h 2 9 4 6m ,主要包括农 6 田、用材林和灌木林等 ,土地的占用造成当地土地资源的减少 , 对农业 生态造成一定 的不利影响 ,可通过采取合理调整土地资源 、妥善安置移 民以及对临时占地、渣场和料场进行复耕等防治措施予以减免或减轻。 本项 目的建设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该区域地表植被 的破坏 , 并不涉及 珍稀和濒危物种 ,工程涉及 区域 内也未发现大型野生动物的迁栖路线 , 不会破坏周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 其影响主要 为生物量的减少 。
23 水 土 流 失 影 响 .
工程建设 中因施 工将不可避免地损坏原地貌 、植被、水 面等水土保
持设施 ,主要包括工程挖填 、弃 ( )料、施工临时 占地以及移 民安置 取 区等 。工程建设 过程 中扰动原地貌面积共3 . h z 2 8m 。根据工程 占地地类 4 分析 .工程建设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2 .1m ̄ 2 h 。工程扰动地表产生 2
不利影 响。
关键 词 岳城水库 ;环境保护 中 图分 类号 T 文献 标识 码 A v
文章 编 号 17 —6 1( 1)9—0 50 63 97一2 0 2 08— 1 0 0
岳城水库 是一个防洪 、灌 溉为主 ,兼顾 供水 、发 电的综合利 用工 程, 总库容 1. L 3 工程等别属 I 3 4m , 0 等大 ( ) 1 型水库 。 20  ̄7 0 2 月岳城水库大坝经首次安全鉴定后认 为,大坝非常运用洪水 标准不足二千年一遇 ,现有建筑物存在较严重的工程质量 隐患 ,急需提 高防洪标准,并采取工程措施 消除工程质量隐患 ,确保水库安全 。 本文对项 目建设过程中带来 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 ,针对不利影 响采取相应 的环境保护措施 , 使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
岳城水库

岳城水库一、工程概况岳城水库位于河北省磁县与河南省安阳县交界的漳河干流出山口处,距河北省邯郸市区55公里,距河南省安阳市区25公里,下游距京广铁路桥15公里。
工程由大坝、泄洪洞、溢洪道、电站及引水渠首等建筑物组成。
是漳河上最大的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8100平方公里。
1957年北京院编制的海河流域规划,确定修建岳城水库。
1958年8月,河北省采用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方式开工建设,1959年春因设计变更停工。
1959年8月12日,河北省委第一书记林铁向周恩来总理提出兴建岳城水库报告,总理批示:“同意举办”。
8月29日,水电部以(59)水电计钱字265号文批复,“同意举办岳城水库工程”。
1959年10月1日工程正式开工。
岳城水库大坝在漳河主河槽上,有主坝、大副坝和一、二号副坝;泄洪洞设在主河槽右岸,由进水塔、坝下埋管及消力池组成;溢洪道位于主河道左岸主副坝连接处,由进口堰、泄水陡槽、消力池、海漫、导流墩组成;水电站位于泄洪洞消力池右侧,由引水管道、厂房、尾水渠组成;灌溉渠首位于消力池两侧,左侧为穿过溢洪道进入河北省的民有渠,右侧水电站出口下游为流入河南省的漳南渠。
1961年开始蓄水,1970年11月水库建成。
水库由北京院初步设计,设计总库容11.1亿立方米,1963年以后核实为10.9亿立方米。
1987~1992年大坝加高加固工程完成后,总库容达13亿立方米。
现由漳卫南局管理。
二、规划勘测1957年,北京院编制的海河流域规划,确定在漳河上修建岳城水库。
同年,该院在水库设计任务书中确定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库容5亿立方米。
1957年7~10月,该院对技术施工阶段及水库坝址进行地质勘探,8月完成初步设计外业勘测,1960年提出技术施工阶段简要勘探报告。
1958年春,根据河北省急需调控漳河洪水和解决下游供水要求,北京院即开始进行勘测设计工作,于同年7月提出《岳城水库初步设计要点报告》,9月提出《岳城水库设计任务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城水库一、工程概况岳城水库位于河北省磁县与河南省安阳县交界的漳河干流出山口处,距河北省邯郸市区55公里,距河南省安阳市区25公里,下游距京广铁路桥15公里。
工程由大坝、泄洪洞、溢洪道、电站及引水渠首等建筑物组成。
是漳河上最大的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8100平方公里。
1957年北京院编制的海河流域规划,确定修建岳城水库。
1958年8月,河北省采用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方式开工建设,1959年春因设计变更停工。
1959年8月12日,河北省委第一书记林铁向周恩来总理提出兴建岳城水库报告,总理批示:“同意举办”。
8月29日,水电部以(59)水电计钱字265号文批复,“同意举办岳城水库工程”。
1959年10月1日工程正式开工。
岳城水库大坝在漳河主河槽上,有主坝、大副坝和一、二号副坝;泄洪洞设在主河槽右岸,由进水塔、坝下埋管及消力池组成;溢洪道位于主河道左岸主副坝连接处,由进口堰、泄水陡槽、消力池、海漫、导流墩组成;水电站位于泄洪洞消力池右侧,由引水管道、厂房、尾水渠组成;灌溉渠首位于消力池两侧,左侧为穿过溢洪道进入河北省的民有渠,右侧水电站出口下游为流入河南省的漳南渠。
1961年开始蓄水,1970年11月水库建成。
水库由北京院初步设计,设计总库容11.1亿立方米,1963年以后核实为10.9亿立方米。
1987~1992年大坝加高加固工程完成后,总库容达13亿立方米。
现由漳卫南局管理。
二、规划勘测1957年,北京院编制的海河流域规划,确定在漳河上修建岳城水库。
同年,该院在水库设计任务书中确定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库容5亿立方米。
1957年7~10月,该院对技术施工阶段及水库坝址进行地质勘探,8月完成初步设计外业勘测,1960年提出技术施工阶段简要勘探报告。
1958年春,根据河北省急需调控漳河洪水和解决下游供水要求,北京院即开始进行勘测设计工作,于同年7月提出《岳城水库初步设计要点报告》,9月提出《岳城水库设计任务书》。
确定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最高水位140.00米(大沽高程,下同),死水位115.30米,总库容5亿立方米。
工程由大坝、泄洪洞、溢洪道、水电站及灌溉渠首工程组成。
大坝为均质土坝,采用水中倒土法。
10月,该院根据河北省提出的《漳河岳城水库设计任务书》编制了《岳城水库初步设计书》。
1959年,河北省政府决定扩大工程规模,10月北京院提出《岳城水库初步设计任务书》,确定防洪标准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总库容11.22亿立方米,设计水位152.10米,校核水位154.80米,汛期限制水位131.80米,死水位为120.00米。
水库由主坝、大副坝及一、二号小副坝、泄洪洞、溢洪道、水电站、渠首等组成。
确定灌溉面积200万亩,利用灌溉放水相机发电,年平均发电量4500万千瓦时。
1960年4月,北京院编写了《岳城水库初步设计补充文件》,8月,提出《溢洪道补充设计》。
根据岳城水库所处的重要位置以及防洪和灌溉的重要性,岳城水库主体工程由原定Ⅱ级建筑物改为Ⅰ级建筑物。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及建筑工程部科学技术局相继于1960年12月和1961年1月提出岳城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以河北省磁县9度为参考依据。
1964年,根据全国水利会议提出“水库保证标准,大型水库应达到千年一遇洪水,巨型水库还要提高”的原则,岳城水库决定增建溢洪道工程,校核标准按千年一遇洪水加上20%。
1965年,水库防洪标准仍定为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加20%校核。
总库容10.9亿立方米,设计水位151.90米,校核水位154.80米,汛限水位132.00米,死水位125.00米。
据此修改了各项工程设计。
1975年8月河南省大水后,为使水库防洪标准达到500年一遇,大坝加高1米。
1977年6月16日,国家地震局以(77)地鉴字第093号文提出:唐山地震后,岳城水库地震基本烈度鉴定为8度。
1986年8月,根据新的水文分析成果和运用方式,岳城水库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险库,在大(1)型水库中防洪标准偏低,急需采取措施提高防洪标准。
天津院编制出《岳城水库提高防洪标准补充初步设计》,水电部以水电水规字[1986]第64号文批准“岳城水库提高防洪标准补充初步设计”。
采用大坝加高方案,大坝加高2.5米,坝顶高程159.50米,增建三号小副坝,改建溢洪道、泄洪洞,将水库防洪标准提高至1000年一遇,总库容增至12.2亿立方米。
1991年4月,为使工程非常运用洪水标准接近近期水库运用洪水标准2000年一遇,水利部批准在溢洪道超泄条件下,将防浪墙加高加厚。
1992年7月,水利部水规字[1992]48号文批复:同意岳城水库近期非常运用洪水标准为2000年一遇。
其洪水位159.03米,防浪墙顶高程161.30米,总库容为13亿立方米。
三、工程设计(一)土坝工程:1、坝基地质情况坝基为厚层的第四纪及第三纪地层所覆盖,三迭纪砂页岩埋藏在地面以下70~130米。
主坝从桩号0+051~0+650米为左岸Ⅰ、Ⅱ级阶地,表层为厚约5~20米的次生黄土,黄土以下为厚约5~20米的砾岩,再以下为第三纪地层。
0+650~2+400米为河漫滩,地面最低高程为104.00米,表层为10~15米厚的第四纪沙卵石,以下为第三纪地层。
2+400~3+570米为右岸Ⅰ、Ⅱ级阶地。
从桩号2+400~2+970米为Ⅰ级阶地,表层为3~15米的次生黄土,以下为厚约15~25米的沙卵石层,再以下为第三纪地层。
2+970~3+400米为Ⅱ级阶地,表层为15~20米的次生黄土,以下为厚度5~8米的的胶结不良砂砾岩或砂卵石层,再以下为第三纪地层。
此外在第三纪残丘顶部有厚度不等的红土卵石层。
副坝坝基地面最低高程为128.00米,上复1~4米厚的第四纪薄层壤土,及一部分残积亚粘土和红土卵石,下部为第三纪地层。
2、坝基防渗措施河漫滩段由桩号0+642~2+400米,表层砂卵石层平均厚11米,采用截水槽防渗。
因当时大坝已填筑到148.00米高程,为了在截水槽开挖过程中不影响大坝的安全,确定截水槽中心线位于坝轴线上游225米处,距上游坝脚约80米。
截水槽底宽为8米,两侧边坡为1∶1.5,回填塑性指数大于10的壤土,土料的压实干么重为1.65吨/立方米,渗透系数为2×10-6厘米/秒。
截水槽与上游坝脚以碾压铺盖相接,铺盖厚度为6米。
由于截水槽下部的第三纪地层仍具有透水性,截水槽后仍有20~30%的剩余水头,因此截水槽的最大水力梯度小于6。
两岸阶地(0+140~0+642,2+400~3+440),上部为厚层黄土复盖,以下为砂卵石、砂砾岩或胶结程度不同的砾岩,对此强透水层采用灌浆帷幕防渗。
为满足灌浆帷幕有效厚度8米,允许水力梯度最大不超过6。
除砾岩段外,确定灌三排,排距3米,孔距2.5米,按梅花形布置。
在砾岩中灌两排,排距为4米。
灌浆帷幕和截水槽全部截断了第四纪砂卵石和砾岩,为防止绕流,灌浆帷幕在两坝肩各伸入第三纪地层约20米左右。
帷幕嵌入第三地层一般为2米,根据耗浆情况最多嵌入5米,进水塔前嵌入第三纪地层为6米。
灌浆帷幕与上游坝脚以铺盖相连,桩号0+490~0+650,2+400~2+700辗压铺盖加天然铺盖厚度共为6米;0+100~0+414,2+700~3+440在天然铺盖上加筑2米厚的人工铺盖。
1974年和1975年于0+140~0+387,2+850~3+470范围内又加厚铺盖2米。
3、下游坝脚排水设备依基础的不同地质条件和上游不同的防渗措施,分别采用不同的排水布置。
河床段0+642~2+400米下游坝脚设有排水暗沟。
右岸Ⅰ、Ⅱ级阶地采用排水沟和减压井相结合的排水措施,在桩号3+110米设有长300米的横向排水沟。
左岸0+370~0+520米为泄洪洞段,坝体填筑在泄洪洞上,以不透水地基考虑,采用褥垫排水。
泄洪洞以北至0+170米,砾岩上部黄土较厚,利用泄洪洞消力池北边墙排水暗沟排水。
两岸坝肩,左岸桩号0+051~0+175米,右岸桩号3+400~3+525米,设厚度为4米的砂砾褥垫排水。
大副坝原设有排水暗沟及褥垫排水,因回填的砂砾料发生管涌流失,1977年已于坝脚另行开挖排水明沟。
并将原排水暗沟中的混凝土管用砂料加以填堵。
4、工程布置(1)土坝。
土坝坝顶高程155.50米,最大坝高51.5米。
主坝坝顶长3570米,副坝坝顶长2300米。
坝顶宽10米,坝顶上游侧设1.5米高的防浪墙。
坝顶公路路面宽8米。
主坝河床段上游防渗采用截水槽,下游坝脚设有排水沟。
上游坡由上到下为1∶2.75、1∶3、1∶4;在高程143.50米和118.5米处变坡。
下游坡由上到下为1∶2.5、1∶2.75、1∶3.5、1∶3.75;在高程143.50米、131.5米和118.5米马道处变坡。
泄洪洞顶段土坝断面受已成洞身长度的限制,下游坡在高程131.05米至118.5米之间改用了堆石棱体,边坡为1∶1.8,由坝顶至131.5米高程间边坡为1∶2.25、1∶3.25,在143.50米高程马道处变坡。
主坝两端上游防渗采用灌浆帷幕。
左岸泄洪洞以北坝基排水与静水池底板排水结合,采用排水暗管,排入二级静水池。
右岸排水沟内设有减压井,井距10~20米,透水混凝土滤水管内径30厘米,井深大部分穿透第四世砂砾石层。
由于灌浆帷幕防渗效果不如截水槽,浸润线较高;坝基黄土又未全部挖除,抗剪强度较低;因此黄土台地段坝坡较河床段稍缓。
主坝两坝肩基础上部为黄土,下部为第三纪地层,上游未进行防渗处理。
下游设有4米厚的砂砾褥垫排水。
副坝坝基为第三纪地层,透水性小,抗管涌梯度大,上游未进行防渗处理。
下游排水措施采用排水沟和砂砾褥垫排水相结合。
排水沟大部分深6米,砂砾褥垫厚2米。
上游坝坡由上到下为1∶2.75、1∶3.25,在高程143.50米处变坡。
下游坝坡为1∶2.5、1∶3.5、1∶4,在高程143.50米和133.50米马道处变坡。
主副坝上游采用干砌块石护坡。
块石粒径不小于45厘米。
块石以下第一层垫层粒径5~80毫米,厚50厘米;第二层垫层为砂砾,厚55厘米。
上游护坡总厚度1.5米。
下游护坡亦采用干砌块石,厚20厘米,下设50厘米砂砾垫层。
(2)泄洪洞及引水洞工程。
位于左岸Ⅱ级阶地的砂砾岩基础上,共9孔,孔口尺寸6×6.7米(宽×高)。
原设计两边孔为电站引水孔,后改为右侧9号孔为电站引水孔,下接引水钢管的廊道。
8孔泄洪,最大泄洪流量设计为4200立方米每秒,实际为3290立方米每秒。
泄洪洞及电站引水洞的首部为进水塔;中部为坝下无压涵洞。
泄洪洞尾部接静水池、尾水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