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网光伏电站损耗计算

合集下载

光伏pr值计算公式

光伏pr值计算公式

光伏pr值计算公式
光伏PR值,全称为光伏系统效率(Performance Ratio),是一个光伏系统评价质量的关键指标,是电站实际输出功率与理论输出功率的比值,反映整个电站扣除所有损耗后(包括辐照损失、线损、器件损耗、灰尘损耗、热损耗等)实际输入到电网电能的一个比例关系。

作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参数,其标准化计算公式普遍按照IEXXXX24的规定进行。

计算公式:PR=Yf/Yr=(Eout/P0)/(Hi/Gi,ref)
其中:
Yf:以额定功率在特定时段的发电小时数(h);
Yr:光伏方阵面特定时段的峰值日照时数(h),即折算成峰值日照条件下的日照时数;
Eout:光伏系统特定时段内的发电量(kWh);
P0:STC条件下的光伏系统的额定功率(单位:Kw);
Hi:光伏方阵面上特定时段内接收到的辐射量(kWh/㎡);
Gi,ref:定义P0的参考光强(1kW/㎡)。

浅谈光伏并网对地区电网线损的影响

浅谈光伏并网对地区电网线损的影响

浅谈光伏并网对地区电网线损的影响我国电力行业通过多年不懈努力,发展到今天,不管是其建设规模还是先进的电力技术,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改善了我国人们整体用电水平。

光伏产业作为目前我国大力发展并重点投资的能源产业,其快速的研究与投用对于减少传统化石能源损耗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

综合目前情况,本文对光伏电站并网相关问题进行了说明,并对光伏电站并网对配电网线损率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配电网线路损耗计算的方式及对光伏电站接入位置与光伏电站接入容量对光伏电站并网对配电网线损率影响,可为后期光伏产业的发展及利用提供技术参考及借鉴。

标签:光伏电站并网;配电网线损率影响电力工程作为我国整体经济建设最重要也是最基础能源,为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为了缓解能源危机,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需要加大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研究力度,增强智能电网的实际作用效果。

光伏电站并网方式的不同,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有所差异。

当选择集中型光伏电站作为主要的并网形式时,将会对原来的配电网线损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加上光伏电站工作时的发电功能具有动态变化性的特点,也会对配电网正常的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需要采取可靠的研究方法总结出光伏电站对配电网线损率影响的大致规律。

1配电网的线损率综合当前配电网结构,采取适当方式对配电线路进行分析并对其线损率进行有效计算与分析对开展光伏产业并网配电研究与减少线损具有一定价值。

实际实施中,对于线损的计算,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与分析。

同时,对以上所形成的各个节点进行编号,并定义为第一节点为电源母线,即可对各节点所得功率进行计算,相关人员在对配电网线损率进行计算中应对电网负荷功率进行考虑。

即当光伏电源接入后,原有线路功率将发生一定变化,且可能对配电网线损率的控制将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

而目前,现有光伏产业集中供电模式下,当配电网处于稳定工作状态时,电压会逐渐降低,而同时馈线传输功率减少,负荷电压逐渐提高使得馈线以外的电压出现了偏差。

光伏衰减率计算公式

光伏衰减率计算公式

光伏衰减率计算公式
光伏衰减率是指光伏发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所导致的发电量下降的速率。

光伏衰减率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确定:
1.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光伏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的实际发电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是每天、每月或每年的发电量,取决于我们想要计算的时间尺度。

2.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光伏系统在理想状态下的理论发电量。

理论发电量取决于光伏组件的额定功率以及光照条件。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光伏组件的额定功率乘以特定的年均光照强度来计算理论发电量。

3.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光伏衰减率:
光伏衰减率= (理论发电量- 实际发电量) / 理论发电量* 100%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光伏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的发电量损失率。

4. 最后,我们可以将计算出的光伏衰减率与其他光伏系统进行比较,以评估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光伏衰减率的计算公式只是一个简单的近似公式,实际的光伏系
统衰减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气候条件、组件老化、阴影、污染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能需要更加复杂的模型来考虑这些因素,以得到更准确的衰减率值。

总结起来,光伏衰减率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收集实际发电数据和理论发电量,然后通过简单的公式计算出来。

这个公式可以作为一个初步的评估工具,用于评估光伏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但是,由于实际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我们可能需要更加细致的模型来确定准确的衰减率值。

光伏转换能量损失计算公式

光伏转换能量损失计算公式

光伏转换能量损失计算公式光伏发电是利用光伏电池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然而,在光伏发电过程中,能量损失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了解光伏转换能量损失的计算公式对于优化光伏发电系统至关重要。

光伏转换能量损失主要包括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损失、电池内部电阻损失、温度效应损失和光伏组件之间的配接损失。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些损失的计算公式。

1. 光电转换效率损失。

光电转换效率是指光伏电池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效率。

然而,由于光伏电池的材料、制造工艺等因素,光电转换效率并不是100%。

光电转换效率损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光电转换效率损失 = (1 光电转换效率) ×光照强度。

其中,光照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量。

2. 电池内部电阻损失。

电池内部电阻会导致光伏电池输出电压降低,从而造成能量损失。

电池内部电阻损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电池内部电阻损失 = I²R。

其中,I为光伏电池输出电流,R为电池内部电阻。

3. 温度效应损失。

温度对光伏电池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光伏电池的输出电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从而导致能量损失。

温度效应损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温度效应损失 = 光伏电池温度系数× (T T0)。

其中,T为光伏电池的工作温度,T0为标准温度,光伏电池温度系数是一个与光伏电池类型相关的参数。

4. 光伏组件之间的配接损失。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组件之间的配接损失也是一个重要的能量损失来源。

光伏组件之间的配接损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光伏组件之间的配接损失 = ∑(1 配接效率)。

其中,配接效率是指光伏组件之间的匹配效率。

综上所述,光伏转换能量损失的计算公式包括光电转换效率损失、电池内部电阻损失、温度效应损失和光伏组件之间的配接损失。

了解这些损失的计算公式有助于优化光伏发电系统,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减少能量损失,从而更好地利用太阳能资源。

希望本文能够对光伏发电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帮助。

光伏电站计算标准

光伏电站计算标准

光伏电站计算标准一、发电量计算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取决于电站的装机容量、日照时间、电池板转换效率等因素。

根据电站的装机容量,可以计算出每天的理论发电量。

公式如下:理论发电量(kWh)= 装机容量(kW)×日照时间(h)×电池板转换效率(%)二、效率计算光伏电站的效率是指实际发电量与理论发电量的比值。

公式如下:效率= 实际发电量(kWh)/ 理论发电量(kWh)×100%三、损耗计算光伏电站的损耗主要包括线路损耗、逆变器损耗、变压器损耗等。

根据电站的实际情况,可以计算出电站的损耗情况。

公式如下:损耗(%)= 损耗电量(kWh)/ 实际发电量(kWh)×100%四、功率因数计算光伏电站的功率因数是指实际功率与有功功率的比值。

公式如下:功率因数= 有功功率(kW)/ 实际功率(kW)×100%五、热耗率计算光伏电站的热耗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每千瓦时电能所产生的热量。

公式如下:热耗率(W/kWh)= 热耗量(W)/ 实际发电量(kWh)×100%六、耗电量计算光伏电站的耗电量是指电站运行所需要的电能。

公式如下:耗电量(kWh)= 实际发电量(kWh)+ 损耗电量(kWh)+ 加热耗电量(kWh)+ 其他用电量(kWh)七、运行费用计算光伏电站的运行费用包括人员工资、设备维护费用、其他运营费用等。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计算出电站的运行费用。

公式如下:运行费用(元/年)= 人员工资(元/年)+ 设备维护费用(元/年)+ 其他运营费用(元/年)八、投资回报率计算光伏电站的投资回报率是指投资成本与收益的比值。

公式如下:投资回报率= (收益总额- 投资总额)/ 投资总额×100%。

光伏电站系统效率计算

光伏电站系统效率计算

光伏电站系统效率(PR)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计算,以下为计算公式:
1. 系统效率(PR)定义:系统效率,来源于英文Performance Ratio(简称”PR”),其包括太阳能电池老化效率,交、直流低压系统损耗及其他设备老化效率,逆变器效率,变压器及电网损耗效率。

2. 系统效率(PR)计算方法:PR在IEC61724给出的定义如下:PRT=ET/(Pe*hT) PRT:在T时间段内的平均系统效率 ET:在T时间段内光伏电站内上网电量 Pe:光伏组件标称装机容量 hT:在T时间段内峰值辐照小时数。

举例进行说明:装机量Pe=1KW,组件方阵面接收到的总辐射量为1500kwh/m2,也就是说组件方阵面峰值日照数为1500h,假设全年上网电量为1250 kwh,可以得出:PRT=ET/(Pe*hT)=1250 kwh/(1KW*1500h)=83.33%。

此外,光伏系统的效率也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效率=实际输出电能/光能输入。

其中,实际输出电能是以千瓦时为单位的,光能输入是以千瓦时/平方米为单位的。

光伏系统的效率通常为10%~20%之间,高效的光伏系统效率可以达到25%以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准确的信息,建议查阅光伏电站系统效率相关的书籍、文献或咨询该领域专家。

有关光伏的20个计算公式 get!

有关光伏的20个计算公式 get!

【概述】光伏技术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重要形式,一直以其清洁、高效的特点备受关注。

在光伏发电领域,涉及到各种复杂的计算和分析,而计算公式作为解决问题的利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下面将共享20个与光伏相关的计算公式,希望对研究者和从业者有所帮助。

1. 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计算公式光电转换效率 = (光电输出功率 / 光照辐射强度)× 1002. 光伏电池板的填充因子(FF)计算公式FF = (最大功率点电压× 最大功率点电流) / (开路电压× 短路电流)3. 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计算公式光伏组件输出功率 = 光伏组件面积× 光照辐射强度× 光电转换效率4. 单个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计算公式单个光伏电池输出功率 = 光照辐射强度× 光电转换效率× 光伏电池面积5. 光伏组件的温度系数计算公式温度系数 =((Pm,NOCT - Pm,STC) / 25)×(T-25)6. 光伏组件的最大功率点(MPP)电压计算公式MPP电压 = 开路电压 - 填充因子× (开路电压 - 最小电压)7. 光伏组件的最大功率点(MPP)电流计算公式MPP电流 = 短路电流 + 填充因子× (开路电流 - 短路电流)8. 阵列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总发电量计算公式总发电量 = 光伏组件数量× 光伏组件额定输出功率× 光照总辐射量× 系统损耗率9. 光伏发电系统的平均日发电量计算公式平均日发电量 = 总发电量 / 天数10. 光伏逆变器输出电流计算公式输出电流 = 输出功率 / 输出电压11. 光伏逆变器效率计算公式逆变器效率 = AC输出功率 / DC输入功率12. 光伏组件的倾角优化计算公式最佳倾角 = (纬度 + 10度)× 0.8713. 光伏组件的阴影损耗计算公式阴影损耗 = (光伏组件面积× 阴影面积) / 光伏组件面积14. 光伏组件的直接太阳辐射计算公式直接太阳辐射 = 光照总辐射量 - 散射辐射 - 天空散射辐射15. 光伏组件的光伏组件的平均温度计算公式平均温度 = (开路温度 + 短路温度) / 216. 光伏组件的综合损耗计算公式综合损耗 = 发电损耗 + 线路损耗 + 逆变器损耗 + 装机容量损耗17. 光伏组件的阵列方位角优化计算公式最佳方位角 = 反时针90度18. 光伏组件的光照入射角修正计算公式光照入射角修正 = cosB19. 光伏组件的影子补偿计算公式影子补偿 =(Pm标称 - Pm最小) / Pm标称20. 光伏组件的系统综合效率计算公式系统综合效率 = (组件转换效率× 组件光损失× 系统电缆效率×逆变器效率) / 100【结语】以上是光伏领域涉及到的20个重要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对于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评估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光伏损失电量计算公式

光伏损失电量计算公式

光伏损失电量计算公式
组件衰减损耗修正系数主要指因组件组合、组件功率衰减、组件灰尘遮盖、充电效率等的损失,一般取0.8:
两段连续阴雨天之间的最短间隔天数需要补充的蓄电池容量的计算:补充的蓄电池容量(Ah)=安全系数×负载日平均耗电量(Ah)×最大连续阴雨天数
组件并联数的计算:
组件并联数=【补充的蓄电池容量+负载日平均耗电量×最短间隔天数】/组件平均日发电量×最短间隔天数
负载日平均耗电量=负载功率/负载工作电压×每天工作小时数
光伏方阵发电量的计算
年发电量=(kWh)=当地年总辐射能(KWH/㎡)×光伏方阵面积(㎡)×组件转换效率×修正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网光伏电站损耗计算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并网光伏电站损耗
一、光伏阵列损耗
1、失谐损耗
光伏组件功率“1+1小于2”.
因为光伏组件电流具有恒流性,组件串联后“就小不就大”,即“木桶效应”,所以必须选择电流一致性好的组件串联,选择电压一致性好的串组在并联。

2、光伏阵列的倾斜角
其倾斜角一般在10度~90度的范围计算而得,计算的输入数据不准,或计算方式不精确,均易导致受光效率下降。

同时还可能受到积尘、积雪等因素的影响。

3、遮蔽损耗
大型电站内的光伏阵列因限于地形、建筑等可能导致部分组件被遮挡。

在较长的电池组串中,如果某个电池被完全遮蔽,就没有了电压,但因其在组串内,还必须承载电流,本身有内阻,所以反而变成了负载,产生局部损耗和发热。

通常消除遮蔽损耗的方法是将一定长度的电池用旁路二极管分成几部分。

跨接在被遮蔽的组件二极管只将该部分旁路,这样可使电池串电压和电流按比例损失,不会损失更多的功率。

4、温度损耗
光伏组件的温度特性是,温度越高,电压越低。

一般,工作温度比参考温度每上升1度,光伏电池的电压就降低%。

二、最大功率跟踪损耗
MPPT最大功率跟踪,存在一个寻找最大功率的过程,再完美的算法也不可能达到100%的最优。

三、直流线缆线损
直流侧电流较大,损耗不可避免。

减少这种损耗的方法是增大电缆的截面积(减小电缆电阻),和增加组串电池的数量(升高直流电压)。

四、逆变器损耗
目前国内并网逆变器的效率一般为92~97%之间。

以元/度的电价计算,逆变器效率差2%,年发电量会减少%。

五、交流线缆损耗
与直流电缆损耗一样,解决方式也一样。

六、变压器损耗
目前普通变压器的效率一般为96%。

电站规模越大,其效率影响越大。

结论:提升整体电站的效率,是注重每个环节的损耗,除上述损耗外,还有光伏组件的表面清洁度,以及所选用的无功补偿的效率等等。

一般全站效率范围在70%~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