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
肺癌手术后即刻护理措施

肺癌作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
手术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术后的即刻护理。
以下是肺癌手术后即刻护理措施的具体内容:一、术后生命体征监测1.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确保生命体征平稳。
2. 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口唇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 监测患者的尿量,确保尿量在正常范围内。
二、伤口护理1.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 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
4. 教育患者及家属正确护理伤口,避免抓挠。
三、呼吸道护理1.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分泌物。
2. 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促进痰液排出。
3. 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如有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
4. 对术后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调整呼吸机参数。
四、营养支持1. 术后早期给予患者半流质饮食,根据患者情况逐渐过渡到普食。
2.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3. 术后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以满足患者术后恢复的需要。
五、心理护理1.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
2.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等心理负担。
六、并发症预防及护理1. 预防肺部感染:鼓励患者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2. 预防压疮:定期为患者翻身,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观察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 预防深静脉血栓:指导患者进行下肢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4. 预防尿路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道通畅。
5. 预防电解质紊乱:定期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七、术后随访1. 指导患者定期复查,如胸部CT、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2. 教育患者及家属掌握肺癌的预防知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肺癌术后复发护理措施

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对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手术是治疗早期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术后复发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针对肺癌术后复发,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护理措施:一、心理护理1. 肺癌术后复发对患者及家属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此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其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安慰和鼓励。
2. 鼓励患者参加抗癌俱乐部或患者互助小组,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使其充分了解病情、治疗方案及预后,减轻心理负担。
二、生活习惯调整1. 戒烟:吸烟是肺癌的主要诱因之一,术后复发与吸烟密切相关。
患者应坚决戒烟,远离二手烟环境。
2.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等高危环境中会增加肺癌复发的风险。
患者应避免接触这些有害物质。
3. 保持健康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增强身体免疫力。
4. 适当锻炼: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提高身体免疫力。
三、治疗护理1. 定期复查: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的复查和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复发情况。
2. 化疗和放疗:针对复发患者,化疗和放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
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完成治疗,并关注其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等,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3. 靶向治疗:对于有特定分子异常的患者,靶向治疗可以精准治疗并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
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完成治疗,并关注其副作用。
4. 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在肺癌术后复发中也有一定作用。
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进行中医调理,如补益、疏肝理气、温经通络等。
四、康复护理1. 肺功能锻炼:肺功能锻炼有助于改善肺部通气及换气能力,减少并发症。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呼吸操、吹气球等肺功能锻炼。
2. 日常生活指导: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给予日常生活指导,如如何正确穿衣、进食、洗澡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肺癌术后的护理要点

肺癌术后的护理要点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疾病,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术后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肺癌术后护理的要点:1. 术后呼吸管理:- 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节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嗽训练,以预防肺炎和肺不张。
- 确保患者正确配戴氧气和输氧设备,并监测氧饱和度。
2. 疼痛管理:-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合理选择镇痛方法,如口服镇痛药物、镇痛注射或使用镇痛泵等。
-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调整镇痛方案,以保持患者的舒适度。
3. 导管管理:- 确保插管部位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导管贴固位置,防止感染和划痕。
- 定期护理导尿管、胃管和引流管等,保持通畅,预防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4. 患者的体位管理:- 根据手术方式和术后情况,合理调整患者的体位,以减轻呼吸道压力,促进康复。
- 鼓励患者早期起床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伤口裂开和血栓形成。
5. 饮食与营养:- 根据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和医嘱,科学合理地规划患者的饮食和营养状态。
- 鼓励患者多吃富含高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的食物,保持水分平衡。
- 定期观察患者的进食情况和排便情况,及时处理消化道问题。
6. 术后心理支持:- 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尊重患者的隐私和独立性。
- 鼓励患者主动参与恢复过程,积极面对疾病和治疗的挑战。
- 提供信息和教育,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肺癌术后护理和康复的重要性。
7. 术后随访:- 定期复诊和检查,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和复发征兆。
- 鼓励患者参加相关支持团体和康复项目,帮助他们重返社会、恢复工作和生活能力。
总结:肺癌术后的护理要点包括呼吸管理、疼痛管理、导管管理、患者的体位管理、饮食与营养、术后心理支持和术后随访等。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全面关心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促进其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针对性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后的干预效果

针对性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后的干预效果肺癌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肺癌的常见措施,但手术后的患者需要进行观察和护理,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其中最重要的是针对性护理,它可以在术后提供个体化、全面性的护理服务,提高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一、针对性护理的概念及意义针对性护理是指针对患者的特定护理问题和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达到个体化、全面化的护理服务。
其目的是消除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加快患者的康复过程。
针对性护理在肺癌术后的干预中意义重大,它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手术后的生理和心理障碍,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通过针对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康复率和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降低医疗费用和社会负担。
二、肺癌术后针对性护理的方法1. 合理饮食饮食对于肺癌患者的恢复极为重要,不同阶段的患者饮食要求也不同。
术后切忌暴饮暴食,应该以低盐、低脂、高蛋白质的食物为主。
注重水分的摄入,促进排泄,保持水平衡。
2. 注意个人卫生术后的患者肺功能较弱,不能承受过重的体力劳动,同时也不能忽视个人卫生的问题。
患者应该勤洗手、勤换衣,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防止皮肤感染。
在清洁上采用无菌或消毒的方式,预防交叉感染。
3. 有效控制疼痛与呼吸困难肺癌手术后疼痛和呼吸困难是非常常见的症状,可以通过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或支持性的呼吸治疗进行控制。
同时,还可以通过呼吸锻炼、肺康复运动等方法,帮助患者增强肺功能,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
此外,还需要及时监测血氧浓度,确保氧气供应,给患者提供呼气、吸氧治疗,预防术后并发症。
4. 心理干预与支持肺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容易出现波动,许多患者往往会感到抑郁和绝望。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心理干预和支持性疗法进行治疗。
通过心理咨询、谈心等方法,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其自我调节能力,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肺癌术后的常规护理

肺癌术后的常规护理1.术后监测:术后监测是在手术后的第一时间内进行的,主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此外,还需要密切关注病人术后出血、伤口感染、尿液排泄等情况。
2.疼痛管理:肺癌术后病人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因此需要及时进行疼痛评估,根据疼痛程度给予相应的止痛措施。
常用的止痛方法包括镇痛药物的应用和非药物疼痛缓解技术等。
3.呼吸护理:肺癌术后病人呼吸功能受影响,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护士应当密切关注病人呼吸状况,并帮助病人进行呼吸训练,如深呼吸、咳嗽训练等。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给予病人吸氧治疗,以保证病人呼吸通畅。
4.皮肤护理:手术后病人的皮肤容易受到创伤,因此需要进行特殊护理。
护士应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对伤口进行清洁,更换干净的敷料,并定期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病人需保持伤口干燥,并避免皮肤摩擦和损伤。
5.饮食护理:肺癌术后病人的饮食需要注意,特别是在进食初期。
初期可给予病人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待病人恢复后逐渐加入固体食物。
饮食应当均衡,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以帮助病人提高免疫力和促进伤口愈合。
除了以上常规护理措施,还需注意以下几点:-心理护理:病人术后可能面临身体形象的改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需要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帮助病人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术后康复:术后恢复需要一个过程,护士可以指导病人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和生活指导,提醒病人遵循医嘱,定期复诊,以促进早日康复。
-家庭支持:术后病人需要家庭的支持和关心,家属应参与护理过程,关注病人的饮食、心理状态等,并与医护人员保持密切的沟通。
总之,肺癌术后的常规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护士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给予适当的护理措施,帮助病人早日康复。
同时,还需要重视心理护理和家庭支持,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肺癌术后病人的护理

肺癌术后病人的护理【观察要点】术前观察要点1、注意观察咳嗽、咳痰(痰的量、颜色、性质、气味)、咯血(量、次数、出血速度)、胸闷等情况。
2、其它同胸外科一般病人术前观察要点。
术后观察要点1、注意观察心电图的变化,定期测血氧饱和度。
2、全肺切除患者应注意气管是否居中及健侧呼吸音情况。
3、潜在并发症:出血、肺炎、肺不张、肺水肿、支气管瘘等。
4、其它同胸外科一般病人术后观察要点。
【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呼吸道护理。
如有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给予吸氧。
2、其它按胸外科一般病人术前护理常规。
术后护理1、饮食:术后6小时即可进流质,逐渐进半流和普食。
以进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饮食为原则,增强患者体质。
2、体位:术后可取斜坡卧位或半坐卧位。
3、胸腔闭式引流:上肺叶切除放置上、下两根引流管,下肺叶切除放置一根引流管,以充分引流胸膜腔内积气、积液。
4、全肺切除患者术后:(1)持续给氧。
(2)取半卧或禁止完全侧卧位。
(3)术后7—10日内严格卧床休息,并经常变换体位,活动肢体,防止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
(4)胸腔引流管一般呈钳闭状态,若发现气管向健侧偏移,应及时报告医生,开放引流,适当排放术侧胸液。
(5)应控制钠盐摄入量,防止肺水肿。
输液速度以20—30滴/分为宜。
5、休息与活动:手术当日需卧床休息。
术后第2日,病情允许可在床尾栓根粗绳,患者可借助绳子的拉力,练习自已坐起,以增加肺活量。
6、术后并发症护理:同相关疾病护理常规。
支气管瘘多发生于术后2周,取半卧位,向患側卧位,以防漏出液流向健侧,已拔除胸管者应重新置管。
7、其它按胸外科一般病人术后护理常规。
【健康教育】1、讲解空气污染、吸烟对肺部健康的危害,提倡环保。
2、40岁以上的人群定期进行胸部X线检查。
对久咳不止,咳血性痰者应提高警惕。
3、病情允许,出院后半个月遵医嘱开始放射治疗或化学药物治疗。
4、遵医师定期来院复查。
5、出现发热、胸闷、憋气、咳嗽、咯血、头痛等情况随时就诊。
肺癌手术治疗后护理措施的总结

肺癌手术治疗后护理措施的总结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患者来说,手术治疗通常是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
然而,手术后的护理同样至关重要,以确保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本文将总结肺癌手术治疗后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手术后的挑战。
## 1. 术后初期护理### 1.1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患者需要接受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率、血压、体温和呼吸频率。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并发症。
### 1.2 疼痛管理手术后的疼痛是常见的,医生会根据情况开具药物来缓解疼痛。
患者需要按照医嘱用药,同时及时向医护人员反馈疼痛情况,以便调整药物剂量。
### 1.3 恢复呼吸功能肺癌手术可能会影响呼吸功能,因此,患者需要积极参与呼吸康复训练,包括深呼吸和咳嗽练习,以防止肺部感染和塌陷。
## 2. 管理伤口和引流### 2.1 伤口护理保持手术伤口清洁和干燥至关重要。
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更换伤口敷料,并注意伤口是否出现红肿、渗液或感染迹象。
### 2.2 引流护理术后可能会有引流管用于排除多余的液体。
患者不应自行拔除引流管,而是应该由专业医护人员负责,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 3. 饮食和营养### 3.1 逐渐恢复饮食术后的患者可能会感到食欲不振,但逐渐增加摄入的食物是必要的。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建议适合的饮食,以确保足够的营养摄入。
### 3.2 避免刺激性食物某些食物,如辛辣、油腻或高纤维食物,可能会刺激术后的胃肠道,患者应该避免这些食物,以减轻不适。
## 4. 康复锻炼### 4.1 适度活动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增加体力活动,以帮助康复。
适度的散步和轻柔的体操可以改善循环和肺部功能。
## 5. 心理支持### 5.1 寻求心理咨询肺癌诊断和手术可能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患者可以考虑咨询心理医生或加入支持小组,以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 6. 随访和定期检查### 6.1 定期随访术后的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医生将根据随访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并确保疾病的控制和康复。
肺癌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案

肺癌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案肺癌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针对肺癌患者的特殊需求,制定合理的康复护理方案,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套专门针对肺癌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案。
一、心理康复护理在面对肺癌诊断的阶段,许多患者会经历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恐惧等。
心理康复护理是帮助患者克服这些负面情绪,提高心理健康的关键措施。
1. 创造积极愉快的环境: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保持空气清新,干净整洁,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感。
2. 情感支持:护理人员应积极倾听患者的心声,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并鼓励患者与家人和朋友交流,分享病痛和心情。
3. 心理干预: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正确应对焦虑和抑郁情绪,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饮食康复护理饮食对于肺癌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合理的饮食康复护理方案可以提供患者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康复过程。
1. 轻食为主:由于肺癌治疗过程中常伴有胃口不佳、恶心、呕吐等症状,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提供易消化、乳清蛋白等高营养价值的轻食,保证患者摄取足够的能量。
2. 多种维生素摄入: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并帮助患者更好地对抗化疗带来的副作用。
3. 禁忌食物避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辛辣食品、煎炸食品等,以减少食管和胃部不适。
三、运动康复护理对于肺癌患者来说,适量的运动对于恢复体力、增加免疫力以及心理康复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散步锻炼: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散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摄入量,帮助患者更快恢复体力。
2. 呼吸锻炼:教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呼气操,增强呼吸肌肉力量,促进肺功能恢复。
3. 微弱肌肉锻炼: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微弱肌肉锻炼,如轻柔的瑜伽、普拉提等,帮助患者恢复力量和灵活性。
四、社交康复护理在肺癌康复过程中,建立积极的社交关系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增加生活满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发表时间:2018-08-16T15:43:03.14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3期作者:姜义辉[导读]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1610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180例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干预措施,并观察效果。
结果 180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
结论对肺癌术后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护理干预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and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in ICU. Method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180 cases of lung cancer in ICU from January 2014 to June 2016. 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nd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summarized and the effect was observed. Results all the 180 patients had satisfactory results. Conclusion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is conducive to the early recovery of patients. [Key words] intensive care unit;postoperative lung cancer;nursing intervention肺癌全名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在肺泡及支气管内发生的恶性肿瘤。
是当今社会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人类的健康与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1]。
手术治疗仍是治疗肺癌的一种方法。
肺癌手术范围较大,时间长,对全身尤其是呼吸、循环系统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做好肺癌患者术后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十分重要。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180例我院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患者,并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患者180例。
其中,男155例,女25例,年龄34~76岁。
术前支气管镜、CT、X 线检查均确诊为肺癌,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术。
1. 2 护理方法1. 2. 1 安置适当体位。
患者未清醒前取平卧位,患者清醒后血压正常,一般情况平稳,应改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及胸膜腔引流。
2~3 h给予变动体位一次,长时间躺卧同一体位,压迫伤口影响血液循环,易引起皮肤坏死。
1. 2. 2 向手术医生了解患者在术中及有关麻醉的情况和术后应该注意的事项。
包扎好胸带,以减少呼吸和咳嗽时的疼痛。
妥善安置引流管和引流瓶,保持引流通畅。
1. 2. 3 观察血容量情况。
非全肺切除手术者,若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易发生血容量不足的表现、血压低、心率快、四肢湿冷等,应适当加快输液速度。
行全肺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损害大,应注意补液速度及量,防止急性肺水肿的发生。
1. 2. 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①术后24 h内,监测患者呼吸、脉搏、血压,每10~30分钟测量1次,并做详细记录。
平稳后改为1~2 h 测量1次,持续平稳24 h可改为2~3 h进行1次,逐渐改为常规监测。
定时测量体温,一般每6小时测量1次。
②观察患者神志、面色、末梢循环变化。
严格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及量。
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观察有無低血钠、低血钾等临床表现。
③密切观察心电监护,发现心律失常及时纠正,防止心力衰竭。
全肺切除术后、麻醉及手术中缺氧可提高血液循环中儿茶酚胺的浓度,增加心脏的应激性;高龄、有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容易诱发心律失常[2]。
1. 2. 5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给氧。
①患者未清醒前注意防止舌后坠和误吸呕吐物,用吸引器吸出咽部痰液和唾液。
注意患者有无痰多及堵塞呼吸道表现,以便及时处理,同时注意痰的形状。
②向患者说明深呼吸、有效咳嗽的意义。
鼓励患者定时做深呼吸运动,有效咳嗽排痰。
术后3 d内,护士应协助患者排痰,可预防肺不张和肺炎的发生,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排痰困难者可拍背助其排痰:叩击时五指并拢,掌呈杯形。
每次叩击有一定的空空响声,叩击者腕关节用力,自胸廓边缘向中央(由外向内)由下向上有节奏地依次叩击患者的背部,同时嘱患者深呼吸,目的是使粘附在气管壁的痰松动便于排出。
每一侧叩击1~3 min,120~180次/min,叩击力量要适中,以患者不会感到疼痛为宜。
叩击时用单层内衣保护胸廓部位,避免直接叩击引起皮肤发红。
排痰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情况以免发生窒息等。
③雾化吸入3次/d,20 min/次。
④严密观察动脉及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了解心肺功能、循环血量等。
根据血氧饱和度的数值调节吸氧的浓度及量。
持续给氧,氧流量为3~5 L/min。
1. 2. 6 密切观察胸腔闭式引流的量及颜色,并做好记录。
确定有无术后出血,引流液呈鲜红色,引流量>200 ml/h,持续3 h以上表示有休克倾向[3,4]。
患者表现面色苍白、冷汗、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呼吸困难、尿少等均可提示胸内有活动性或进行性出血,早发现,早确诊。
观察引流管水柱波动情况,了解引流是否通畅及肺复张情况。
1. 2. 7 减轻伤口疼痛。
手术伤口由于患者体位变动或者咳嗽引起疼痛或使疼痛加剧。
护士应指导患者掌握减轻疼痛以及有效的保护伤口的方法[5]。
①床上翻身。
术后早期,在不宜下床活动时,可适当进行一些床上活动,床上翻身可增强胃肠蠕动,改善呼吸功能,并有效的预防压疮的发生。
要使用有护栏的床,翻身时先将身体平稳地移至床栏的一侧。
依靠床栏的支撑,完成翻身动作。
翻身过程中要尽量保持伤口的稳定。
②伤口按压。
患者术后咳嗽或活动时都可能引起伤口疼痛。
妥善固定伤口,掌握伤口按压的方法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
指导患者把双手放在伤口的上下方或两侧,当患者咳嗽或活动时,轻轻按压伤口,使伤口处于相对固定的状态,避免因振动引起的伤口疼痛,也可以把一个小枕头放在伤口上,患者的手臂轻轻按压,将枕头相对固定在伤口上,再进行咳嗽或活动。
进行深呼吸锻炼时也可采用上述方法。
活动结束后减去按压。
③按照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并注意观察治疗、护理效果。
指导患者及时反馈疼痛的任何变化,鼓励患者积极配合与参与。
1. 2. 8 实施心理护理,积极消除疾病及环境对患者不良的心理影响。
根据患者的心理反应和需要,通过多途径探索患者的心理状态。
护士应仔细观察,针对不同的心理反应、情绪变化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6-8]。
1. 2. 9 加强营养,鼓励患者早期进食、水。
观察患者术后饮食状况是否受麻醉、胃肠功能的影响。
鼓励、协助患者早期离床活动,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并注意观察活动后有无头晕、气促等症状[9,10]。
2 结果180例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患者经过有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
3 小结肺癌切除术后对护理的要求较高,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早期协助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控制静脉输液的速度及量,保持引流管路通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在做好各种护理的同时,要加强心理护理,让患者了解手术,消除心理障碍,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丽霞东,马云超,贾雯雯,等.护理干预对肺癌诱导化疗外科切除术患者的临床作用研究.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4,52(33):2456-2458.[2]郭海燕. 有效预防肺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7):461.[3]牛玉苓,劉敏,王春霞.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3):240-241.[4]郑秀英,赵艳丽,杨秋月. 护理干预措施在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3):335-337.[5]赵英. 肺癌术后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6-27.[6]李瑞芳,龚兰娟,秦小友. 肺癌切除术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5):713-715.[7]王波兰. 探讨有效预防肺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医药前沿,2013(23):263.[8]侯清. 肺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四川医学,2012,33(1):87.[9]由德辉,智明,唐立民. 肺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6):169-170.[10]徐灵雪.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临床分析.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