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5年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目录.doc

合集下载

2015执业药师大纲

2015执业药师大纲

(2)眼用液体制剂附加剂的种类和作用 5.眼用制剂 (3)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4)典型处方分析 (1)分类、特点与质量要求
6.植入剂
(2)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3)典型处方分析 (1)特点与质量要求
7.冲洗剂
(2)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3)典型处方分析 8.烧伤及严重创伤用外用制 剂 (1)分类、特点与质量要求
药学专业知识(一)
《药学专业知识 (一)》 主要考查药学类执业药师从事药品质量监管和药学服务工作 所必备的专业知识,用于评价执业药师对药学各专业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 基本技能的识记、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这部分的知识内容是药学学科的重要组 成部分,也是执业药师的执业技能的基础,体现了药师知识素养和业务水准。 根据执业药师相关职责,本科目要求在正确认识药物结构与构效关系的基础上,重 点掌握药物常用剂型的特点、质量要求和临床应用,药动学、药效学及药物体内过 程;熟悉与药品质量管理直接相关的国家药品标准和药典的通则等内容;并能够运 用药学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认识药物与疾病治疗的 客观规律。
(3)药物的典型官能团对生物活性的影响
(3)药物与作用靶标结合的化学本质
(4)共价键键合和非共价键键合类型
2
(5)药物的手性特征及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6)对映体、异构体之间生物活性的变化 (1)含芳环、烯烃、炔烃类、饱和烃类药物第 I 相生 物转化的规律
(2)含卤素的药物第 I 相生物转化的规律
(3)含氮原子(胺类、含硝基)药物第 I 相生物转化 的规律 1.药物结构与第 I 相生物转 化的规律 (4)含氧原子(醚类、醇类和羧酸类、酮类)药物第 I 相生物转化的规律
(6)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1)分类、特点与质量要求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对审核结果的判读
(三)处方调配
处方调配的内容
(1)能按照处方的记载正确准备药品
(2)通过通用名、商品名、别名、品牌名来确定药物
(3)识别合适的包装和贮存要求
(4)单剂量调配
(5)用法用量签及特别提示的准备和粘贴
(6)核查与发药
(四)药品管理和供应
1.药品管理
(1)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
(2)药品质量验收
(1)主要工作内容
(2)药学服务新进展
二、药品调剂和药品管理
(一)处方
1.处方的种类和结构
(1)处方的结构
(2)处方的种类
2.处方调剂操作规程
处方调剂的具体流程和具体要求
(二)处方审核
1.处方合法性审核
(1)处方规则,确认处方的完整性、判断典型处方的内容正确性,能从处方提供的信息中找出不足
(2)药品通用名
(3)两种浓度混和的换算
(4)摩尔浓度的换算
(5)等渗浓度的计算
3.抗生素及维生素计量单位的换算
(1)抗生素效价与质量的换算
(2)维生素类药常用单位与质量的换算
4.肠外营养的能量配比计算
糖、脂肪、氨基酸能量配比计算
三、用药教育与咨询
(一)药物信息咨询服务
1.信息咨询服务的开展
(1)临床常用信息服务的资料
(1)肝脏疾病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2)肝功能不全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7.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
(1)影响药物肾脏排泄量的因素
(2)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3)透析对药物的影响,透析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8.驾驶员用药
驾驶员应慎用的药物
五、药品的临床评价方法与应用
(一)治疗药物评
1.治疗药物的有效性评价

2015执业药师中药考试大纲

2015执业药师中药考试大纲

2015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药事管理与法规
2015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已经公布,环球医学网小编第一时间整理如下: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主要考查中药学类执业药师从事药品质量监管和药学服务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用于评价执业药师对中药学各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识记、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

这部分的专业知识是中药学学科的核心组成内容,也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体现执业药师的知识素养和业务水准。

根据执业药师相关职责,本科目要求在理解中药药性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掌握中药制剂与剂型的特点、质量要求和临床应用,常用中药的来源、产地与性状鉴别,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控制等内容;熟悉中药化学成分与质量控制成分及中药毒理;并能够运用有关中药学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认识中药与疾病治疗的客观规律。

2015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2015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中医
基础
理论。

最新2015年国家执业药师考试指南《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目录.doc

最新2015年国家执业药师考试指南《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目录.doc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指南《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目录第1章中医基础理论/001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001)一、整体观念 (001)二、辨证论治 (002)第二节阴阳学说 (002)一、阴阳的属性 (002)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003)三、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 (005)第三节五行学说 (006)一、五行与五行学说 (006)二、五行的生克乘侮 (007)三、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 (008)第四节藏象………………………………O10一、五脏的生理功能 (011)二、五脏之间的关系 (014)三、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016)四、六腑的生理功能 (019)五、奇恒之腑 (021)六、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022)第五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023)一、气 (023)二、血 (025)三、津液 (027)第六节经络 (028)一、经络与经络系统 (028)二、十二经脉 (029)三、奇经八脉 (030)四、经络的生理功能 (031)第七节体质 (032)一、体质的构成要素与分类 (032)二、体质学说的应用 (034)第八节病因 (034)一、六淫 (034)二、七情内伤 (037)三、饮食与劳逸失常 (037)四、痰饮 (038)五、瘀血 (039)第九节发病与病机 (040)一、发病 (040)二、邪正盛衰病机 (041)三、阴阳失调病机 (042)四、气血津液失调病机 (045)第十节预防与康复 (046)一、预防 (046)二、康复 (047)第2章中医诊断基础/049第一节中医诊断学概述 (049)一、主要内容 (049)二、基本原则 (049)第二节四诊 (050)一、望诊 (050)二、闻诊 (058)三、问诊 (060)四、切诊 (067)第三节辨证 (071)一、八纲辨证 (071)二、脏腑辨证 (074)三、气血津液辨证 (080)第3章常见病辨证论治/082第一节治则与治法 (082)一、治病求本 (082)二、扶正祛邪 (084)三、调整阴阳 (085)四、三因制宜 (085)第二节中医内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086)一、感冒 (086)二、咳嗽 (087)三、喘证 (088)四、胸痹 (089)五、不寐 (090)六、胃痛 (091)七、泄泻 (092)八、便秘 (093)九、中风 (094)十、头痛 (095)十一、眩晕 (096)十二、消渴 (097)十三、淋证 (098)十四、癃闭 (099)十五、阳痿 (100)十六、郁证 (101)十七、虚劳 (101)十八、痹证 (102)十九、中暑 (103)第三节中医外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104)一、疮疖 (104)二、乳癖 (105)三、痤疮 (105)四、瘾疹 (106)五、痔疮 (107)六、跌打损伤 (108)第四节中医妇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109)一、月经不调 (109)二、痛经 (111)三、崩漏 (111)四、带下过多 (112)五、绝经前后诸症 (113)第五节中医儿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114)一、积滞 (114)二、厌食 (115)第六节中医耳鼻咽喉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116)一、鼻渊 (116)二、口疮 (117)三、咽喉肿痛 (117)第4章民族医药基础知识/119第一节藏医药基础知识 (119)一、藏药的概念 (119)二、藏医基础知识 (119)三、藏药基础知识 (121)第二节蒙医药基础知识 (125)一、蒙药的概念 (125)二、蒙医基础知识 (125)三、蒙药基础知识 (126)第三节维吾尔医药基础知识 (128)一、维吾尔药的概念 (128)二、维吾尔医基础知识 (128)三、维吾尔药基础知识 (129)第5章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134 第一节血常规检查 (134)一、白细胞计数(WBC) (134)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134)三、红细胞计数(RBC) (136)四、血红蛋白(Hb) (136)五、血小板计数(P1T) (137)六、红细胞沉降率(ESR) (137)第二节尿常规检查 (138)一、尿液酸碱度(pH) (138)二、尿比重(SG) (138)四、尿葡萄糖(G1U) (139)五、尿胆红素(BI1) (140)六、尿隐血(B1D) (140)七、尿中白细胞(1EU) (140)八、尿沉渣管型 (141)九、尿沉渣结晶 (141)十、尿酮体 (142)十一、尿淀粉酶 (142)第三节粪常规检查 (142)一、粪外观 (142)二、粪隐血 (143)三、粪胆原 (143)四、粪便细胞显微镜检查 (143)第四节肝功能检查 (144)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1T) (144)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145)三、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 (145)四、血清碱性磷酸酶(A1P) (146)五、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 (146)六、血清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 (147)第五节肾功能检查 (148)一、血清尿素氮(BUN1 (148)二、血清肌酐(Cr) (148)第六节血液生化检查 (149)一、淀粉酶(AMS) (149)二、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 (149)三、心肌肌钙蛋白I(cTnI) (150)四、血尿酸(UA) (150)第七节糖、脂代谢检查 (150)糖代谢检查 (150)一、空腹血糖(FB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151)二、糖化血红蛋白(HbA1c) (152)脂代谢检查 (152)一、总胆固醇(TC) (152)二、三酰甘油(TG) (152)三、高密度脂蛋白(HD1) (153)四、低密度脂蛋白(1D1) (153)第八节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154)一、乙肝病毒标志物六项 (154)二、乙型病毒DNA (155)第6章中医药文献信息与咨询服务/156一、特点与来源 (156)二、传统文献 (158)三、现代信息 (162)第二节咨询服务和用药指导 (166)一、咨询服务方法 (166)二、咨询服务的对象和内容 (167)三、咨询技巧 (169)四、应用药品的特殊提示 (171)第7章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174第一节中药处方 (174)一、处方的意义 (174)二、处方格式 (174)三、处方的常用术语 (174)四、处方调剂的流程 (176)第二节处方审核 (176)一、处方审核的原则和要求 (176)二、处方审核的主要内容 (176)第三节处方调配与复核 (186)一、饮片处方调配 (186)二、中成药处方调配 (188)三、调配复核 (190)第四节发药 (190)一、中药发药流程与要求 (190)二、中药饮片用药指导内容与要点 (190)三、中成药用药指导内容与要点 (191)第五节中药汤剂 (191)一、中药汤剂沿革 (191)二、中药汤剂的煎煮 (191)第六节特殊中药处方的调剂 (193)一、特殊管理的中药 (193)二、有毒、小毒中药的用法用量及调剂 (195)第8章中药的贮藏与养护/199第一节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 (199)一、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199)二、中成药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200)第二节引起中药质量变异的因素 (201)一、自身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201)二、环境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201)第三节中药贮藏 (203)一、中药贮藏的环境要求 (203)二、中药饮片的贮藏要求 (204)三、中成药剂型与贮藏要求 (204)一、传统养护技术 (207)二、现代养护技术 (209)第9章中药的合理应用/212第一节合理用药概述 (212)一、基本概念 (212)二、目的与意义 (212)三、基本原则 (213)四、执业药师的作用 (213)五、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 (214)六、不合理用药的后果 (214)七、保证合理用药的主要措施 (214)第二节中成药的联合应用 (217)一、中成药的合理联用 (217)二、中成药联用的配伍禁忌 (218)第三节中西药的联合应用 (219)一、中西药联用的特点 (219)二、中西药联用的药物相互作用 (219)三、中西药联用的例举 (222)四、含西药组分的中成药品种及使用注意事项 (226)第10章特殊人群的中药应用/234第一节老年人的中药应用 (234)一、老年人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 (234)二、老年人合理服用滋补药的注意事项 (235)第二节妊娠期患者和哺乳期患者的中药应用 (236)一、妊娠期患者的中药应用 (236)二、哺乳期患者的中药应用 (236)第三节婴幼儿患者的中药应用 (236)一、婴幼儿患者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 (236)二、婴幼儿患者应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237)第四节肾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23"7一、肾功能不全者用药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238)二、常见对肾功能有影响的中药 (238)三、中药引起肾损伤的防治原则 (240)第五节肝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24}一、肝功能不全者用药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240)二、引起肝损伤的中药及其主要化学物质 (241)第11章中药不良反应/243第一节药物不良反应概述 (243)一、药物不良反应概念 (243)二、不良反应分类 (243)第二节中药不良反应常见的临床表现 (244)一、皮肤症状 (244)二、全身症状 (244)第三节引起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 (245)一、药物和使用的因素 (245)二、机体因素 (246)第四节医疗用毒性中药的中毒反应和基本救治原则 (247)一、乌头类药物 (247)二、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 (247)三、蟾酥及含蟾酥的中成药 (248)四、雄黄及含雄黄的中成药 (248)五、含朱砂、轻粉、红粉的中成药 (249)第五节常见中药品种的不良反应 (249)一、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 (249)二、中成药不良反应 (258)三、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261)第六节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 (266)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266)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监管系统 (267)三、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范围 (267)四、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程序 (268)五、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 (268)。

2015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四章 民族医药基础知识

2015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四章 民族医药基础知识

天星医考之《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四章民族医药基础知识第一节藏医药基础知识一、藏药的概念在藏族医学理论指导下配制和应用的药物称为藏药。

它主要来源于天然药物受其加工品。

藏药与国内其他少数民族药一样,是祖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藏医基础知识(一)五元学说五元即土、水、火、风、空五种物质元素。

土元“沉、稳、坚、黏”,功能持载和固定,是万物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水元“重、寒、湿、润”,功能湿润和聚拢,能使万物滋润和聚拢成形;火元“热、轻、锐、腻”,功能温和和熟腐,能使万物产生温热和促使成熟;风元“轻、动、糙、燥”,能使万物运动和保持干燥;空元,“空、虚”,能为万物运动和生长提供空间。

(二)三因学说三因即隆、赤巴、培根三种因素。

三因源于五元,“隆”与五元中的“风”相同;“赤巴”为“火”;“培根”,“培”为“水”,“根”为“土”,与水、火两元相同。

三因素依次大体相当于中医的气、火、津液。

(三)阴阳学说的内容、藏医的治疗方法阴与阳代表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相互关联而又矛盾的事物的现象。

阴阳学说是古代认识和分析事物的一种方法和说理工具。

治疗方法有平息法、补益法、消散法、汗法、油疗法、泻下法、药浴法、擦涂法、手术法、催吐法、滴鼻法、缓导泻法、峻导泻法、利尿法、罨敷法、金针穿刺法、放血疗法、火灸等18种。

三、藏药基础知识(一)藏药理论藏药以五元学说和味、性、效理论为指导,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1.藏药与五元2010X土元为药物生长之本源,水元为药物生长的湿能,火元为药物生长的热源,风元为药物生长的动力,空元为药物生长提供空间,五元缺一不可。

2.药物的六味、八性、十七效(1)六味:甘、酸、咸、苦、辛、涩。

A(淡?)土和水元生甘;火和土元生酸;火和水元生咸;水和风元生苦;火和风元生辛;土好风元生涩。

(2)八性:重、腻、凉、钝、轻、糙、热、丝。

[常考]土元:重、腻;水元:凉、钝;风元:轻、糙;火元:热、锐。

(3)十七效:柔、重、温、腻、稳、寒、钝、凉、软、稀、燥、干、热、轻、锐、糙、浮。

2015执业药师考试教材-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2015执业药师考试教材-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

邪正关系,能够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能更
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出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本质
(续表 1-1)
要 点
内 容
即疾病的简称,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理演变的异常病变过程,具有特
3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 1
第一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 第二节 阴阳学说...................... 2 第三节 五行学说...................... 3 第四节 藏象......................... 5 第五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8 第六节 经络........................ 10 第七节 体质........................ 12 第八节 病因........................ 13 第九节 发病与病机................... 15 第十节 预防与康复................... 18
第六章 中医药文献信息与咨询服务....111
第一节 中医药信息.................. 111 第二节 咨询服务和用药指导........... 115
第七章 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117
第一节 中药处方.................... 117 第二节 处方审核.................... 118 第三节 处方调配与复核.............. 124 第四节 发药....................... 127

2015执业药师考试教材-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2015执业药师考试教材-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第十章 心血管系统常见病............147
第一节 高血压........................ 147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52 第三节 血脂异常...................... 157 第四节 心力衰竭...................... 160 第五节 心房颤动...................... 163 第六节 深静脉血栓形成................ 164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以及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并具备药学服务相关的药事管理与法规知


识、人文知识及高尚的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


药师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忠于职守,以对药品质量负责、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为基本准则,还必

须要有良好的人文道德素养,遵循和社会伦理规范。


二、专业知识
1. 药学专业知识 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治疗学和药事管理学是药师必备的专业理论基础,虽 然不同岗位的药师所要求的熟练掌握的知识有所不同,但提供药学服务的人员必须具有药学专业背景, 具备扎实的药学专业知识。 2. 医学专业知识
三、专业技能(表 1-2) 要 点
表 1-2 专业技能 内 容
调剂(通常包括审方、调配处方和发药) 是药师的基本工作,是指药师依据医师的处 调剂技能
方或医嘱,调配药品并进行用药交代,回答患者咨询的服务过程
第一节 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 75 第二节 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基本过程..... 76
第七章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解读.......77
第一节 血常规检查..................... 77 第二节 尿常规检查..................... 81 第三节 粪常规检查..................... 86 第四节 肝功能检查..................... 87 第五节 肾功能检查..................... 90 第六节 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 91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药一、药二、药综、药事)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药一、药二、药综、药事)

药学分支学科及知识 细目
二 药物
(一)药物理化 性质与药物活性
1.药物的溶解度、分 配系数和渗透性对药 效的影响
(2 ) 药学专业知识与执业药师专业知识结构的
关系 要点
(1 ) 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2 ) 药物溶解性、渗透性及生物药剂学分类
(3 ) 药物活性与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关系
的结 构与 药物 作用
类药物代谢的规律
(6 ) 酯和酰胺类药物第
I 相生物转化的规律
(三)药物结构 与药物代谢
(1 ) 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反应
(2 ) 与硫酸的结合反应
(3 ) 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
2.药物结构与第Ⅱ相生 物转化的规律
(4 ) 与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 (5 ) 乙酰化结合反应
-3-
(6 ) 甲基化结合反应
(1 ) 分类、特点与质量要求
I
相生物转化的规律
(2 ) 含卤素的药物第 I 相生物转化的规律
(3 ) 含氮原子(胺类、含硝基)药物第
I 相生物转化的规律
(4 ) 含氧原子(醚类、醇类和羧酸类、酮类)
药物第 I 相生物转化的规律
(5 ) 含硫原子的硫醚 S-脱烷基、硫醚
S-氧化反应、硫羰基化合物的氧化脱硫代谢、亚砜
1.药物结构与第 I 相生 物转化的规律
应用
(6 ) 增加溶解度和溶出速度的方法
(7 ) 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8 ) 典型处方分析
3.输液
(1 ) 分类、特点与质量要求 (2 ) 输液主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 ) 输液临床应用、注意事项及典型处方分

(4 ) 营养输液的种类、作用与典型处
方分析( 5)血浆代用液及典型处方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目录第1章执业药师与药学服务/001第一节药学服务的基本要求 (001)一、药学服务的内涵 (001)二、药学服务的对象 (001)三、执业药师与药学服务 (002)第二节药学服务的能力要求 (002)一、职业道德 (002)二、专业知识 (003)三、专业技能 (003)第三节药学服务内容 (006)一、药学服务的具体内容 (006)二、药学服务新进展 (009)第2章药品调剂和药品管理/010第一节处方 (010)一、处方的种类和结构 (010)二、处方调剂操作规程 (011)第二节处方审核 (012)一、处方合法性审核 (012)二、用药适宜性审核 (016)三、审核结果 (028)第三节处方调配 (029)一、按照处方的记载正确调配药品 (029)二、通过药品名称来确定药物 (029)三、识别合适的包装和贮存要求 (031)四、单剂量调配 (032)五、用法用量标签及特别提示签 (032)六、核查与发药 (032)第四节药品管理和供应 (033)一、药品管理 (033)二、需要特殊注意的药品的管理和使用 (038)第五节药学计算 (043)一、给药剂量的计算 (043)二、浓度的计算 (044)三、抗生素及维生素计量单位的换算 (046)四、肠外营养的能量配比计算 (047)第3章用药教育与咨询/048第一节药物信息咨询服务 (048)一、临床常用资料 (048)二、如何判断文献的真实可靠性 (055)三、咨询服务方法 (058)四、药物信息的管理 (058)第二节用药指导 (066)一、部分药品服用的适宜时间 (066)二、剂型的正确使用 (069)三、服用药品的特殊提示 (073)第三节疾病管理与健康教育 (077)一、帮助和促进患者的自我管理 (077)二、多重用药 (079)三、物质滥用与成瘾 (079)四、疾病预防和保健 (080)第4章用药安全/082第一节药物警戒 (082)一、概念 (082)二、药物警戒信号 (083)三、药物警戒的工作内容 (083)第二节药品不良反应 (084)一、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原则 (084)二、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 (084)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084)第三节药源性疾病 (086)一、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因素 (087)二、常见药源性疾病 (089)三、药源性疾病的诊断方法 (092)四、药源性疾病的治疗 (092)第四节用药错误 (093)一、用药错误的基本知识 (093)二、用药错误的防范 (095)第五节药品质量缺陷 (101)一、药品质量缺陷问题的分类 (101)二、药品质量缺陷的识别 (101)三、药品质量缺陷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102)四、药品质量缺陷问题的防范 (102)五、药品召回制度 (103)第六节特殊人群用药 (103)一、妊娠妇女用药 (103)二、哺乳期妇女用药 (106)三、新生儿用药 (108)四、儿童用药 (111)五、老年人用药 (115)六、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 (120)七、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 (124)八、驾驶员用药 (129)第5章药品的临床评价方法与应用/132一、治疗药物评价 (132)三、循证医学与药物治疗 (135)第6章药物治疗基础知识/137第一节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 (137)一、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137)二、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137)三、药物治疗的经济性 (137)四、药物治疗的规范性 (138)第二节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基本过程……1 38 一、识别和评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给予非处方药物信息 (138)二、治疗药物选择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138)三、给药方案制定和调整的基本步骤及方法 (138)第7章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解读/140第一节血常规检查 (140)一、红细胞计数 (140)二、血红蛋白 (141)三、白细胞计数 (142)四、白细胞分类计数 (143)五、血小板计数 (145)六、红细胞沉降率 (145)第二节尿常规检查 (146)一、尿液酸碱度 (146)二、尿比重 (147)三、尿蛋白 (147)四、尿隐血 (148)五、尿沉渣白细胞 (149)六、尿沉渣管型 (149)七、尿沉渣结晶 (149)八、尿葡萄糖 (150)九、尿酮体 (151)十、尿胆红素 (151)十一、尿肌酐 (151)十二、尿尿酸 (152)十三、尿淀粉酶 (152)第三节粪常规检查 (153)一、粪外观 (153)二、粪隐血 (153)三、粪胆原 (154)四、粪便细胞显微镜检查 (154)第四节肝功能检查 (154)一、丙氨酸氦基转移酶 (155)三、γ-谷氨酰转移酶 (156)四、碱性磷酸酶 (156)五、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 (157)六、胆红素 (158)第五节肾功能检查………………………1 59一、血清尿素氮 (159)二、血肌酐 (160)第六节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 (160)一、淀粉酶 (160)二、肌酸激酶 (161)三、血尿酸 (161)四、血糖 (162)五、糖化血红蛋白 (163)六、总胆固醇 (163)七、三酰甘油 (163)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64)九、高密度脂蛋白胆国醇 (164)十、凝血酶原时间 (165)十一、国际标准化比值 (165)第七节乙型肝炎血清免疫学检查 (166)一、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166)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166)三、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166)四、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 (167)五、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167)第8章常见病症的自我药疗/168第一节发热 (168)一、概述 (168)二、临床表现 (168)三、药物治疗 (169)四、用药与健康提示 (170)第二节疼痛 (170)一、常见疼痛的表现 (170)二、药物治疗 (173)三、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174)第三节视疲劳 (175)一、概述 (175)二、临床表现 (175)三、治疗 (175)四、患者教育 (176)第四节沙眼 (176)一、概述 (176)二、临床表现 (176)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177)第五节急性结膜炎 (177)一、概述 (177)二、临床表现 (178)三、药物治疗 (178)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179)第六节上感与流感 (179)一、概述 (179)二、临床表现 (180)三、抗感冒药的组方原则 (180)四、药物治疗 (180)五、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181)第七节鼻塞 (182)一、概述 (182)二、临床表现 (182)三、药物治疗 (183)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184)第八节过敏性鼻炎 (184)一、概述 (184)二、临床表现 (185)三、药物治疗 (185)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186)第九节咳嗽………………………………1 87一、概述 (187)二、临床表现与分型 (187)三、药物治疗 (188)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188)第十节口腔溃疡 (189)一、概述 (189)二、临床表现 (189)三、药物治疗 (190)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190)第十一节消化不良 (191)一、概述 (191)二、临床表现与病因 (191)三、治疗原则 (191)四、药物治疗 (192)五、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193)第十二节腹泻 (193)一、概述 (193)二、临床表现 (194)三、药物治疗 (194)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195)一、便秘的病因 (196)二、临床表现 (196)三、药物治疗(非处方药和处方药) (197)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198)第十四节痔疮 (199)一、概述 (199)二、临床表现 (199)三、药物治疗 (199)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200)第十五节肠道寄生虫病 (201)一、概述 (201)二、临床表现 (202)三、药物治疗 (202)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203)第十六节营养不良 (203)一、营养不良的病因 (204)二、临床表现 (204)三、药物治疗 (204)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207)第十七节阴道炎 (208)一、概述 (208)二、临床表现 (208)三、药物治疗 (209)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210)第十八节痛经……………………………21 1一、概述 (211)二、药物治疗 (211)三、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211)第十九节痤疮 (212)一、概述 (212)二、临床表现 (212)三、药物治疗 (212)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213)第二十节荨麻疹 (213)一、概述 (213)二、临床表现 (214)三、药物治疗 (214)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215)第二十一节湿疹…………………………21 5一、概述 (215)二、临床表现 (215)三、药物治疗 (216)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216)一、概述 (216)二、临床表现 (217)三、药物治疗 (217)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217)第二十三节冻伤(疮) (217)一、概述 (217)二、临床表现 (218)三、药物治疗 (218)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218)第二十四节手足真菌感染 (219)一、概述 (219)二、临床表现与分型 (219)三、药物治疗 (219)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220)第二十五节昆虫叮咬 (222)一、概述 (222)二、临床表现 (222)三、药物治疗 (222)第9章呼吸系统常见疾病/223第一节肺炎 (223)一、概述 (223)二、临床表现与分类 (223)三、肺炎的药物治疗 (224)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229)第二节支气管哮喘 (229)一、概述 (229)二、临床表现与分期 (230)三、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230)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234)第三节慢性阻塞性肺病 (234)一、概述 (234)二、临床表现与分期 (234)三、治疗 (235)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236)第四节肺结核 (239)一、概述 (239)二、临床表现与分型 (240)三、治疗 (241)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242)第1 0章心血管系统常见病/244第一节高血压 (244)一、概述 (244)二、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 (244)四、治疗 (245)五、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251)第二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52)一、稳定型心绞痛 (252)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254)三、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259)第三节血脂异常 (260)一、血脂检查结果解读 (260)二、血脂异常的临床分型 (261)三、血脂异常的处理原则及药物选择 (261)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264)第四节心力衰竭 (265)一、概述 (265)二、临床表现与分级 (265)三、治疗 (266)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269)第五节心房颤动 (270)一、概述 (270)二、临床表现 (270)三、治疗 (270)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272)第六节深静脉血栓形成 (273)一、概述 (273)二、临床表现 (273)三、治疗 (273)三、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274)第11章神经系统常见疾病/275第一节缺血性脑血管病 (275)一、概述 (275)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275)三、缺血性脑卒中 (276)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278)第二节出血性脑血管病 (278)一、概述 (278)二、治疗 (279)三、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280)第三节癫痫 (280)一、概述 (280)二、临床表现 (281)三、抗癫痫药物的选择及治疗原则 (281)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283)第四节帕金森病 (283)一、概述 (283)三、治疗 (284)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286)第五节痴呆 (286)一、概述 (286)二、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 (286)三、治疗 (287)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289)第六节焦虑症 (290)一、概述 (290)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290)三、临床表现 (290)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290)五、焦虑症的治疗 (291)六、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293)第七节抑郁症 (294)一、概述 (294)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294)三、临床表现 (294)四、诊断 (295)五、治疗 (295)六、抗抑郁药的合理应用与药学监护 (298)七、患者教育 (299)第八节失眠症 (299)一、概述 (299)二、病因 (299)三、临床表现 (300)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300)五、治疗 (300)六、抗失眠药物的合理应用 (302)七、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303)第12章消化系统常见疾病/304第一节胃食管反流病 (304)一、概述 (304)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304)三、临床表现 (304)四、并发症 (305)五、诊断 (305)六、治疗 (305)七、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307)第二节消化性溃疡 (307)一、概述 (307)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307)三、临床表现 (308)五、诊断 (309)六、治疗 (309)七、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310)第三节胆石症和胆囊炎 (311)一、胆石症 (311)二、胆囊炎 (312)三、胆囊息肉 (313)第13章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314第一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314)一、概述 (314)二、分类与临床表现 (314)三、治疗 (315)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316)第二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316)一、概述 (316)二、临床表现 (317)三、药物治疗 (318)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319)第三节糖尿病 (319)一、概述 (319)二、临床表现 (320)三、糖尿病并发症 (320)四、诊断依据 (320)五、治疗 (320)六、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322)第四节骨质疏松症 (323)一、概述 (323)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323)三、药物治疗 (324)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326)第五节佝偻病 (328)一、概述 (328)二、维生素D缺乏的病因 (328)三、维生素D缺乏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328)四、佝偻病的药物防治 (328)五、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329)第六节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330)一、概述 (330)二、临床表现和分期 (330)三、治疗 (331)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333)第14章泌尿系统常见疾病/336第一节尿路感染 (336)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336)三、临床表现 (337)四、诊断 (337)五、治疗 (338)六、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339)第二节尿失禁 (339)一、概述 (339)二、诊断及分型 (339)三、处理原则及药物治疗 (340)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341)第三节下尿路症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341)一、概述 (341)二、临床表现 (341)三、治疗 (341)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343)第15章血液系统疾病/344第一节缺铁性贫血 (344)一、概述 (344)二、发病机制与病因 (344)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345)四、药物治疗 (345)五、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346)第二节巨幼细胞性贫血 (347)一、概述 (347)二、发病机制与病因 (347)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348)四、药物治疗 (348)五、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349)第16章恶性肿瘤/350第一节治疗原则与注意事项 (350)一、概述 (350)二、用药注意事项 (351)三、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 (352)四、患者教育 (354)第二节和缓医疗 (354)一、概述 (354)二、常见症状处理 (355)三、患者教育 (359)第17章常见骨关节疾病/360第一节类风湿关节炎 (360)一、概述 (360)二、临床表现 (360)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363)第二节骨性关节炎 (363)一、概述 (363)二、临床表现 (363)三、治疗 (363)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364)第1 8章病毒性疾病/366第一节病毒性肝炎 (366)一、概述 (366)二、病原及发病机制 (366)三、传染途径 (367)四、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367)五、药物治疗 (368)六、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370)第二节艾滋病 (370)一、概述 (370)二、发病机制与感染途径 (370)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371)四、药物治疗 (371)五、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372)第三节带状疱疹 (372)一、概述 (372)二、发病机制 (372)三、临床表现和诊断 (372)四、治疗 (373)五、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373)第四节单纯疱疹 (373)一、概述 (373)二、发病机制及感染途径 (373)三、临床表现与分型 (374)四、诊断 (374)五、治疗 (374)六、患者教育 (374)第19章妇科疾病与计划生育/375第一节围绝经期综合征 (375)一、概述 (375)二、发病机制 (375)三、临床表现及诊断 (376)四、治疗 (376)五、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378)第二节计划生育与避孕 (379)一、概述 (379)二、宫内节育器 (380)四、其他避孕方法 (382)五、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 (383)六、患者教育 (384)第20章中毒解救/385第一节一般救治措施 (385)一、基本概念 (385)二、一般救治措施 (385)第二节催眠药、镇静药、阿片类及其他常用药物中毒 (388)一、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 (388)二、苯二氮革类镇静催眠药中毒 (389)三、阿片类药物中毒 (390)四、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 (391)五、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中毒 (392)六、苯丙胺类物质中毒 (393)七、瘦肉精中毒 (393)八、急性乙醇中毒 (394)第三节有机磷、香豆素类杀鼠药、氟乙酰胺、氰化物、磷化锌以及各种重金属中毒 (395)一、有机磷中毒 (395)二、香豆素类杀鼠药 (397)三、氟乙酰胺中毒 (397)四、氰化物中毒 (397)五、磷化锌中毒 (398)六、重金属中毒 (398)第四节蛇咬伤中毒 (4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