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下载(共23份)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套)精品教案汇总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古代文明的出现【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文明的出现,掌握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古巴比伦等文明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古代文明的发展原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尊重和理解,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教学内容】1. 古埃及文明:金字塔、法老的统治、宗教信仰等。
2. 古印度文明: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印度河流域文明等。
3. 古中国文明: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等。
4. 古巴比伦文明: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巴比伦城等。
【教学重点】1. 古埃及文明的金字塔和法老的统治。
2. 古印度文明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
3. 古中国文明的夏商周时期和儒家思想。
4. 古巴比伦文明的汉谟拉比法典和楔形文字。
【教学难点】1. 古代文明的发展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学生对不同文明特点的理解和比较。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明,文明是如何产生的。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了解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古巴比伦文明的特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古代文明的发展原因,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讲解古代文明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古代文明的理解。
第二章: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国家产生的背景,掌握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古中国等国家和社会变革的历史事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国家和社会变革的原因及其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和社会变革的认识,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革的过程。
【教学内容】1.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希腊神话等。
2. 古罗马的共和国制度、帝国制度、罗马法等。
3. 古印度的孔雀王朝、佛教的传播、种姓制度的变化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册)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册)第1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在如此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人类除了要面临各种凶猛野兽的威胁之外,气候的剧烈变化也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身处险恶的生存环境,人类又是如何一步步从野蛮迈向文明的呢?二、从野蛮走向文明1、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1)特点:当时实行族外群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血缘关系只能按母系计算;(2)原因:因为妇女繁衍、哺育后代;因为那时男子打猎,工具简陋,不能获得很多食物来充分保证全氏族成员的生活,地位较低,而妇女的采集工作等成为比打猎更可靠的生活资料来源,妇女在氏族里处于领导地位;今天的“姜"、“姚"等姓中都有女字,可能也与此有关。
2、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1)出现原因: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和发展。
(2)特点:男子成为农业的主要劳动者;妇女的劳动更多地限制在抚养子女、执帚持家、处理生活杂务的范围;养猪代表着财富,无“豕”(猪)不成家,氏族分化,家庭出现;“田”和“豕”代表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和发展。
(3)父系氏族公社后期贫富分化和阶级的出现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剩余产品出现。
生产工具、牲畜、.农产品甚至部分土地逐渐变为家庭私产。
私有制的出现导致贫富分化,阶级差别扩大,贫困的下层沦为奴隶。
为了减轻劳动强度,并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产品,人们不再杀死战俘,把他们变为奴隶。
随着贫富差别越来越大,矛盾加剧,奴隶主阶级为加强自己的统治,设置了一系列组织和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城墙等等。
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3、国家产生(1)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由于私有制的产生和阶级的出现。
(2)国家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呢?:我们能够看到,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
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意味着摆脱野蛮走向文明。
(3)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国家和地区。
东方: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
西方:希腊的克里特。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学案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学习目标】1、非洲南方古猿、人类起源三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原始社会的解体2、比较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不同,国家与氏族的不同。
3、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重点难点】1 、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
2 、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自主探究】(一)人类的出现1.目前,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从________ 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
南方古猿属于‚‛。
2.人类在距今年形成,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
3.填表4.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
即我们通常Array所说的、和。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的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5.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
随着和的进步,出现了氏族,两个或几个氏族又组成。
6.在原始氏族社会中,人类先后经历了氏族和氏族两个阶段。
7.在氏族社会里,由于的缘故,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地位。
8.在氏族社会里,男子在经济中占地位,婚姻关系相对,人们开始‚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二、【合作探究】1.人类是什么时间出现的?判断的依据的什么?2.为什么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3.‚完全形成的人‛划分为那几个阶段?结合中国的历史,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中国的古人类有那些?他们分别属于哪个阶段?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学习目标】1、掌握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漠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的制度。
2、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重点、难点】1、重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
2、难点: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自主探究】一、金字塔的国度1、位置:洲东北部,河定期泛滥,洪水退后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约公元前年,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
2、统一:约公元前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古代文明的出现1.1 教案内容:重点:了解古代文明的出现及其特点难点:分析古代文明对后世的影响1.2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明,文明是如何产生的。
2. 新课导入:介绍古代文明的出现背景。
3. 课堂讲解:讲解古代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古代文明的认识。
5.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现实生活中古代文明的影响。
第二章:古代埃及2.1 教案内容:重点:了解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和成就难点:分析古代埃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2.2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
2. 新课导入:介绍古代埃及的历史背景。
3. 课堂讲解:讲解古代埃及的文化、宗教、社会制度等方面。
4.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古代埃及的认识。
5.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古代埃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章:古代巴比伦3.1 教案内容:重点:了解古代巴比伦的历史、文化和成就难点:分析古代巴比伦文明对后世的影响3.2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巴比伦的文明成就。
2. 新课导入:介绍古代巴比伦的历史背景。
3. 课堂讲解:讲解古代巴比伦的文化、宗教、法律等方面。
4.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古代巴比伦的认识。
5.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古代巴比伦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第四章:古印度4.1 教案内容:重点:了解古印度的历史、文化和成就难点:分析古印度文明对后世的影响4.2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古印度的文明成就。
2. 新课导入:介绍古印度的历史背景。
3. 课堂讲解:讲解古印度的文化、宗教、社会制度等方面。
4.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古印度的认识。
5.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古印度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第五章:古中国5.1 教案内容:重点:了解古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成就难点:分析古中国文明对后世的影响5.2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古中国的文明成就。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古代文明的发展1.1 教案内容:古埃及文明1.2 教案内容:古巴比伦文明1.3 教案内容:古印度文明1.4 教案内容:古中国文明1.5 教学目标: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及其特点第二章:古代希腊罗马文明2.1 教案内容:古希腊文明2.2 教案内容:古希腊民主制度2.3 教案内容:古罗马法律2.4 教案内容:古罗马帝国的兴衰2.5 教学目标:掌握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发展及其影响第三章:中世纪的欧洲3.1 教案内容:基督教的传播与发展3.2 教案内容:欧洲封建制度的形成3.3 教案内容:中世纪欧洲的城市与贸易3.4 教案内容:中世纪欧洲的文化与艺术3.5 教学目标:了解中世纪欧洲的历史特点及其发展第四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4.1 教案内容:文艺复兴的起源与特点4.2 教案内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4.3 教案内容:宗教改革的背景与过程4.4 教案内容:宗教改革的影响4.5 教学目标:掌握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第五章:近代初期的欧洲5.1 教案内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5.2 教案内容:法国大革命5.3 教案内容:美国独立战争5.4 教案内容:近代欧洲的殖民扩张5.5 教学目标:了解近代初期欧洲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第六章:工业革命及其影响6.1 教案内容:工业革命的起源与进程6.2 教案内容:蒸汽机的发明与工业革命的发展6.3 教案内容:工业革命对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影响6.4 教案内容: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与发明6.5 教学目标: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对世界的影响第七章:殖民扩张与争夺7.1 教案内容: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策略7.2 教案内容:非洲与亚洲的殖民化过程7.3 教案内容:殖民主义的影响与遗留问题7.4 教案内容:反殖民主义运动与民族独立7.5 教学目标:分析殖民扩张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世界的长期影响第八章:世界大战与和平运动8.1 教案内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过程8.2 教案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战局8.3 教案内容:战争对人类社会的破坏与反思8.4 教案内容:战后的和平运动与国际合作8.5 教学目标:认识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以及对和平的追求第九章:冷战与两极格局9.1 教案内容:冷战政策的形成与主要事件9.2 教案内容: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与危机9.3 教案内容:第三世界的兴起与Non-Aligned Movement9.4 教案内容:冷战结束与两极格局的解体9.5 教学目标:分析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以及两极格局的变迁第十章:现代世界的挑战与变革10.1 教案内容: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一体化10.2 教案内容:信息技术革命与互联网的影响10.3 教案内容: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0.4 教案内容:人类面临的新的安全挑战10.5 教学目标:理解现代世界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以及人类社会的适应与变革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的发展及其特点。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古代文明的开端1.1 课程目标1. 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2. 掌握古代文明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1.2 教学内容1.3 教学过程1.4 课堂练习1.5 教学评价第二章:古代埃及文明2.1 课程目标2. 了解古代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就。
3. 掌握古埃及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遗产。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2.3 教学过程2.4 课堂练习2.5 教学评价第三章:古代希腊文明3.1 课程目标1. 了解古希腊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2. 掌握古希腊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遗产。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3.2 教学内容3.3 教学过程3.4 课堂练习3.5 教学评价第四章:古代罗马文明4.1 课程目标1. 了解古代罗马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就。
2. 掌握古罗马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遗产。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4.2 教学内容4.3 教学过程4.4 课堂练习4.5 教学评价第五章:中世纪的欧洲5.1 课程目标1. 了解中世纪欧洲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
2. 掌握中世纪欧洲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5.2 教学内容5.3 教学过程5.4 课堂练习5.5 教学评价第六章:亚洲的古代文明6.1 课程目标1. 了解亚洲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2. 掌握亚洲古代文明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6.2 教学内容6.3 教学过程6.4 课堂练习6.5 教学评价第七章:非洲的历史7.1 课程目标1. 了解非洲历史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2. 掌握非洲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7.2 教学内容7.3 教学过程7.4 课堂练习7.5 教学评价第八章:美洲的历史8.1 课程目标1. 了解美洲历史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精品教案教学设计)2018秋季最新编辑教案新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古代埃及一、课标内容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本节课讲述的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埃及,很多学生对古埃及比较感兴趣,便于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使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2.学习目标目标1:结合教材,识记古埃及地理位置,发展历程,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法老的地位等基本史实。
目标2:观察教材古代埃及图片并结合地理知识,说出古代埃及文明形成的条件,认识尼罗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重点)目标3:梳理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重点)目标4:说出古埃及的主要文明成就;(重点)目标5:认识金字塔是法老统治的化身,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难点)四、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国吗?一提到埃及这个古老的国度,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生:金字塔、法老、木乃伊等。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国度,感受其伟大的文明。
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师:在正式进行本课学习前,我们先来了解下世界历史的分期。
教师根据PPT 图示进行讲解。
(1)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结合教材,识记古埃及地理位置,发展历程,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法老的地位等基本史实。
(2)合作探究出示任务:任务二【合作探究】观察教材“古代埃及”图片并结合地理知识,说出古代埃及文明形成的条件。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观察地图,进行合作探讨,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并梳理答案。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今中东地区),起初在尼罗河流域,直到国力强盛时候,才达到当今的埃及领土。
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1课《人类的形成》【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的形成过程,掌握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人类历史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重点】1. 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技能。
2. 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1. 早期人类的生产工具和狩猎技术。
2.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人类的形成过程。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工具和狩猎技术。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2课《古代埃及》【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文明成就和衰落原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图片,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重点】1. 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文明成就。
2. 古代埃及的衰落原因。
【教学难点】1. 古代埃及的农业生产和宗教信仰。
2. 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及其影响。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古埃及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文明成就。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文明成就和衰落原因。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古埃及的农业生产和宗教信仰。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古埃及的文明成就及其影响。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3课《古代希腊》【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希腊的地理环境、城邦制度和文化成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图片,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23套)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精品教案汇总第1课人类的形成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本课,全面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原始社会的解体等相关史实。
(2)通过思考与探究人类起源的问题,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创设历史情境,增强历史直观性。
(2)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学会以课本出发,以现有知识为依托,培养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相关重点问题的阐释和分析,认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衡量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难点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为什么残暴的奴隶社会会取代原始社会?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用《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导入:《圣经》中说,上帝首先创造了男人亚当,又用亚当的肋骨创造了女人夏娃。
提问:人类的出现果真如此吗?(生:听故事,讨论提出的问题。
)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学生自学,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预习导学”习题。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A、人类的出现1.三个基本阶段学生讨论中,出示有关古猿进化的图片和实物资料,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谈一谈:人类究竟是怎样出现的呢?(生:看图片,讨论探究)教师总结:讲清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基本阶段:(1)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2)“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从猿到人的过渡,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3)“完全形成的人”,指已经能够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动脑筋”中的问题:“请你判断一下他们谁说得对:(1)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2)我不太同意这种说法,因为很多人认为火的使用才是具有决定意义的。
”(生:发表意见,畅所欲言)教师小结: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直立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这就为古猿学习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大脑发育提供了可能。
正如恩格斯所说:“这就完成了从猿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而火的使用是古猿完成从猿到人的转变之后产生的,并非具有决定意义。
2.人种的起源提问:(1)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成几个阶段?现代人种的差异开始显现出来是哪一阶段?现代人种都有哪些?(2)有人认为白色人种是天然的优等民族,而有色人种是天然的劣等民族,这种理论正确吗?(生:讨论后,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教师总结:黄、白、黑三大人种是不同的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各人种在体质和智力上并无优劣之分。
人种的划分是人类起源后在迁徙过程中随着环境变化而逐步形成的。
B、氏族社会提问:(1)人类社会的历史开始后,人类最初经历的是什么社会?原始人类为什么过着群居生活?(启发学生从当时的生产工具、生活环境等方面考虑。
)(2)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很低,物质极为匮乏,人们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进入氏族社会时期。
(1)联系以前学过的河姆渡、半坡氏族的有关知识,讨论为什么人类首先进入母系氏族社会?(生:联系相关知识思考问题)教师总结:因为当时的婚姻状况使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同时妇女在食物采集和家务劳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女性在社会中占有主导地位,所以最先出现的氏族是母系氏族。
当时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都以集体为基础,妇女有崇高的地位。
(2)父系氏族社会又是怎样产生的呢?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适于男子的犁耕农业和畜牧业不断发展,使男子在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同时,婚姻制度的进步使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父系氏族最终取代了母系氏族。
(3)父系氏族社会和母系氏族社会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生:讨论,提出看法,说明理由)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后总结:共同点:(1)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2)都实行财产分配的公有制。
不同点:(1)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2)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社会时期,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3)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C、原始社会的解体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1)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2)国家与氏族组织相比有哪些不同特征?(3)为什么说残暴的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生:阅读教材,讨论问题)四、尝试练习,掌握新知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互动课堂”习题。
五、开放练习,拓展新知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习题。
人类的形式(三、四百万年前)⎩⎪⎪⎨⎪⎪⎧南方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氏族社会⎩⎪⎨⎪⎧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国家的产生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历史,包括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明古国的相关历史知识。
(2)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提高学生辩证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地图和相关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转换思维视角,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参加课堂讨论,鼓励独立思考和发表不同见解,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金字塔既是埃及国王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更是古代埃及人民用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一大世界奇迹。
重点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
难点(1)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2)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利用课文导言中狮身人面像的故事导入。
(生:听故事,初步领略亚非地区大河流域灿烂神奇的文明)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学生自学,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预习导学”习题。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A 、金字塔的国度用多媒体放映有关尼罗河风光、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的资料片。
组织讨论:多媒体列出:1.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2.金字塔是通过什么方式修建的?(生:畅所欲言,自由发挥;选派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最后总结:(1)古埃及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在利用和改造尼罗河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
(2)金字塔的建造,史书记载是依靠奴隶的集体劳动建造的,近来又有学者推断金字塔是外星人所为,要真正揭开金字塔建筑之谜,还需要人们的不懈努力和勤奋研究。
B、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出示教学挂图,讲清“新月沃地”的概念。
(生:看挂图)提问:两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和尼罗河相比,有什么共同点?(生:讨论)讲述两河流域人类文明的产生,着重介绍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和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
(生:听讲)适当介绍汉谟拉比法典被发现的经过。
讲清汉谟拉比制定法典的目的和法典本身的历史价值。
(生:听讲)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中的小字材料,根据法典的部分条款组织学生讨论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
(生:读课文内容,讨论交流)C、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结合图《古代印度》和插图《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讲清古代印度地理范围,印度河流域的自然条件。
(生:结合插图听讲)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及相关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种姓制度的知识信息。
(生:阅读课文内容)组织思考:1.种姓制度是怎样产生的?四个等级是否是造物主用不同方式创造的?2.不同等级间的权利、义务有什么不同?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什么?(生:思考,讨论,交流答案)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中“动脑筋”的问题,然后选派两位学生扮演吠舍与婆罗门,就种姓制度展开辩论。
(生:畅所欲言,展开辩论)布置学生课后撰写一篇有关印度种姓制度的300字左右的小论文。
四、尝试练习,掌握新知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互动课堂”习题。
五、开放练习,拓展新知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习题。
1.金字塔的国度(1)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和初步统一(2)埃及国王的陵墓——金字塔2.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1)两河流域南部早期奴隶制国家(2)古巴比伦王国(3)汉谟拉比法典3.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1)古代印度早期奴隶制小国(2)雅利安人入侵(3)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发展的基本概况,包括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
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适时的组织、引导、点拨,使学生能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状态,通过设问、分组交流讨论、比较对比等方法,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体验历史发展的过程,感悟历史的内在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古代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奴隶制得到高度发展,从而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进程能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重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难点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全面辩证地评价;古代罗马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把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复习提问:在亚洲的大河流域,出现了哪些文明古国?(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本节课我们把目光转向欧洲,探讨欧洲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
由此导入新课。
(生:回答提问)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学生自学,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预习导学”习题。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A、雅典城邦的繁荣1.爱琴文明出示《古希腊地图》,简要介绍古希腊的地理位置,点明亚非文明古国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是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海洋,是一种海洋文明。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4页小字内容,点明爱琴文明与希腊文明的渊源关系。
(生:看地图,思考亚非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不同之处,阅读教材小字内容)2.雅典城邦结合《古代希腊地图》,分析雅典城邦的特点与古代亚非奴隶制国家有何不同,原因何在?教师归纳:雅典工商业发达,对外贸易兴旺,这是因为雅典境内多山,气候湿润,不宜经营农业而适于种植经济作物,且邻近海洋多天然良港。
而亚非文明古国发源于大河流域,地形以平原为主,因此灌溉农业发达。
由此可见,地理环境对人类早期经济活动方式影响巨大,也可以说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人类早期不同的文明类型。
(生:阅读教材,结合地图,思考、讨论、交流)3.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盛出示《伯利克里头像》图,提问:(1)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归纳: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2)雅典繁荣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有何启示?(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伯利克里当政时期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是雅典走向繁荣的主要原因,他扩大公民权利,使奴隶主的统治基础得以扩大和巩固,他还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