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家乡历史人物采访表

合集下载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中自己感兴趣的一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中自己感兴趣的一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中自己感兴趣的一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1889年,李大钊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

自幼父母双亡,靠祖父教养成人。

1913年,他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

当日本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李大钊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起草《警告全国父老书》,呼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保卫锦绣河山。

1916年回国后,李大钊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并参加《新青年》杂志编辑部的工作。

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

他发表的《青春》一文,号召青年“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令李大钊备受鼓舞,他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热情讴歌十月革命,他满怀信心地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在宣传十月革命过程中,李大钊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进而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1919年五四运动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

李大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准备了思想条件。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1920年初,李大钊等革命家就开始商议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

同年秋,他领导建立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在北方广大地区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的组织。

1922年至1924年,他受党的委托,奔走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做出重大贡献。

李大钊还领导北方党组织配合五卅运动,配合北伐胜利进军,开展反帝反军阀斗争,为大革命胜利推进做出卓越贡献。

近代史人物调查问卷模板

近代史人物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中国近代史人物的认知程度,我们特设计此问卷。

您的宝贵意见将对我们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学术研究,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A. 男B. 女2. 您的年龄:A. 18岁以下B. 18-25岁C. 26-35岁D. 36-45岁E. 46-55岁F. 56岁以上3. 您的最高学历:A. 高中及以下B. 大专C. 本科D. 硕士E. 博士4. 您所在的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二、近代史人物认知1. 您对中国近代史有哪些了解?(可多选)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洋务运动D. 戊戌变法E. 辛亥革命F. 五四运动G. 抗日战争H. 解放战争I.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2. 您认为以下哪位近代史人物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最大?(单选)A. 康有为B. 梁启超C. 孙中山D. 陈独秀E. 胡适F. 毛泽东G. 周恩来H. 邓小平I.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3. 您对以下近代史人物的历史功绩了解多少?(可多选)A. 鸦片战争:林则徐、琦善B. 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杨秀清C. 洋务运动:曾国藩、李鸿章D. 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E. 辛亥革命:孙中山、黄兴F. 五四运动:陈独秀、李大钊G. 抗日战争:蒋介石、毛泽东H. 解放战争:毛泽东、周恩来I.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4. 您认为以下哪位近代史人物的思想或理论对当代中国有何启示?(可多选)A. 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思想B. 孙中山:三民主义C. 陈独秀、李大钊:新文化运动D. 胡适:白话文运动E. 毛泽东:毛泽东思想F. 周恩来、邓小平:改革开放G.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三、近代史学习与传播1. 您是否关注近代史相关的书籍、电影、电视剧等作品?A. 经常关注B. 偶尔关注C. 很少关注D. 从不关注2. 您认为以下哪种方式最适合传播近代史知识?(可多选)A. 学校教育B. 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C. 互联网、社交媒体D. 研讨会、讲座等学术活动E.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3. 您认为以下哪种方式对提高公众对近代史人物的认知度最有帮助?(可多选)A. 编写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B. 制作纪录片、专题片C. 举办讲座、研讨会D.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E.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感谢您参与本次调查!祝您生活愉快!。

访谈:邓稼先

访谈:邓稼先

雨的凄冷
情的凄凉
景 情

由景生发出绵绵的真情,浓浓 的乡思,淡淡的乡愁,拨动着 我们的心弦!
雨网斜织 满纸离愁
难遣的家园之思, 难舍的文化恋慕。
别是许鹿希的痛苦上的,你是怎么看这个问 题的?
个性化阅读,个性化观点。 角度一、同情许鹿希,认为她牺牲很多。不管什么人应 该首先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再谈其他的贡献。 角度二、邓先生的工作是伟大的,值得牺牲。邓先生的 努力是舍小我而成就大我。 角度三、许鹿希痛并幸福着,虽然她牺牲很多,但是依 然觉得邓先生所做的事情非常有价值,这是因为他们心 中有爱。
在内容剪裁上,这篇访谈有别于一般科学家事迹的 采访,而是根据采访对象的身份特点,紧紧扣住与 “夫妻”相关的内容,有所侧重。选择蹬门的细节, 凸显科学家生活情趣的另一面,描述十分生动,典 型、细腻地表现出一个妻子对丈夫的深情。
答题小窍门之三:关注访谈文本的针对性, 了解典型细节和基本事实的关系。
文 问题四:虽然邓稼先先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本 也为我们国家做了很大的贡献,可是邓稼先 探 先生的成就似乎是建立在家庭的痛苦——特 讨
பைடு நூலகம்
• (1) • (2) • (3)
针对性 专题性 典型性
明 提问的技巧:1、选准切入点,抓 确
住关键,简明、集中、具体;2、 思路清晰,提问层次清楚;3、说 话要有艺术,从多角度多层次提问; 4、提问要得体,避免唐突、伤及 感情;5、及时调整采访提纲。
提问方法: 要么直接问,要么旁敲侧击。 ①趣问: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②直问: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③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④旁问:有意岔开,先谈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 松的气氛。 ⑤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 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 ⑥延伸: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 拓宽领域,避免片面性。 ⑦对比:访谈对象就某一问题在回答时的陈述不尽相 同,如果发现这样的疑点可以进行对比提问。也可以引 入一些其他人同一问题的观点进行对比提问。

穿越70年的回忆——访黄河老战士郭国材

穿越70年的回忆——访黄河老战士郭国材

微风,花香,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如约来到郑州市顺河路一座普通的黄河职工家属院,采访一位耄耋老人———郭国材。

在河南省人民会堂举行的人民治黄60周年纪念大会上,他代表黄委会老同志发言,声音高亢,激情满怀,给人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在充满深情的回忆中,这位黄河老战士讲述的一件件艰苦卓绝的治河往事,如同一朵朵激流翻卷的浪花,把人们带回到了曾经那波澜壮阔的流金岁月。

战火中的青春岁月郭国材于1928年9月出生于山东省鄄城县临濮集。

1946年春,黄河归故,国共两党围绕堵口复堤问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为防范可能突然到来的黄河洪水,保卫在黄河故道内居住的解放区人民群众的家园,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成立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由此拉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治理黄河事业的序幕。

这一新生的治河机构驻地就在郭国材的家乡———鄄城县临濮集。

当时,18岁的郭国材与陈汉武、陈心章、许兆瞻3位同学被学校推荐到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参加工作。

这些满腔热忱的年轻人,成了人民治黄事业初创时期的第一批新生力量。

新成立的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是王化云,机构内设工务、秘书、材料、财务4个处,全部工作人员共40余人。

郭国材等被分配在工务处测量队,他们一边学习测量技术,一边学习文化知识。

测量培训结束后,郭国材留在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工务处工作。

当时正值内战爆发,由国民党政府主持的黄河花园口堵复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面对复杂多变的斗争形势,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经过上下思想发动,统筹部署,明确责任,组织沿河群众与治河员工迅速投入复堤整险的战斗中。

在炮火纷飞的环境中,郭国材和年轻的战友们每天步行上百里,沿河查看堤防,调查河床居民状况,参与编制复堤概算等工作。

上至河南封丘贯台,下至山东齐河红庙,他们的脚步踏遍了这一区域黄河沿岸的险工、险点,熟悉了这一带的河势变化情况,为此后完成更加艰巨的黄河防汛抢险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此期间,郭国材还被抽调到冀鲁豫总兵站参加支前工作,在晁八寨总兵站报到后,他被分配到动员科担任军事和通信联络组长,主要任务是将地方组织的担架、粮食等军需物资押送到部队,保障前线供给。

缅怀先烈寄哀思——蔡雄烈士后裔访谈

缅怀先烈寄哀思——蔡雄烈士后裔访谈

74缅怀先烈寄哀思——蔡雄烈士后裔访谈烈士墓感怀明人上山的路,总是艰难土路喧嚣,荆棘叫板如同祖辈的皱褶命运总是隐藏于旷野荒山叩头膜拜,鲜花敬献半是祈福,半是思念祖德若能庇阴于后人人间大地,恩重如山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前夕,烟雨蒙蒙,青山披黛,大地青葱。

在一个细雨蒙蒙的周末,我们英烈后人一行30多人前往瑞安场桥西岙山的蔡雄烈士墓,缅怀先烈,寄托哀思。

在海安镇东村老旧苍斑的蔡雄故居,在烈士纪念馆的蔡雄塑像前,我们仿佛再次看到了、听到了在那血雨腥风的年代里,革命先烈的铮铮硬骨、激昂斗志……蔡雄(1907—1927),字思牟,瑞安塘下海安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温州青年学生运动领导人。

他从小就勤勉好学,爱国爱乡,在温就读省立第十师范期间,接受马克思主义新思想。

1925年初加入共青团,后转为中共党员,担任共青团温州支部书记,组织学生与民众开展革命活动。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后,转入地下斗争,创办《照胆报》,揭露反动派罪行。

1927年5月18日被捕后,遭敌人严刑拷打,坚贞不屈,5月23日壮烈牺牲,年仅21岁。

蔡崇仁(蔡雄侄子,91岁,原瑞安海安小学校长,现居瑞安城区)讲述——在蔡雄家族中,我算有点文化,有关蔡雄的资料收集整理,我便较早参与。

其实解放后,父辈也很少提起三叔蔡雄,政记录整理/明人(蔡雄外甥孙)蔡雄遗照府方面也不知何时开始收集整理烈士资料。

1957年国家公布国家烈士名单时,三叔名列其中,编号108号。

领到了烈士纪念证书,我们家属才参与协助地方政府整理蔡雄烈士事迹资料。

作为烈士家属,我们蔡家最早由蔡雄大侄子蔡崇哲参与,也就是我的大哥。

我是大哥过辈后,大概在30余年前,才接手有关资料整理等工作。

现有的这份资料《留取丹心照汗青——蔡雄烈士》,是原瑞安市党史办主任陈培汉等人编写的……资料算是比较完整了,也很翔实。

只是资料里有关蔡雄家族情况却出了点差错。

蔡雄是两兄两妹,资料却误写为一兄一妹。

近代史采访

近代史采访

采访之白发老人的心声一、人物简介:李志龙:老一辈中共党员,湖北工程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退休教师,副教授,原任校办主任。

李志龙老师高中毕业后考取华师,学习心理学,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过后国家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转中文系学习,毕业后分配于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工作,直到退休,见证了学校从中师到大专再到本科的蜕变。

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学校党务机关任职。

他在学校工作期间兢兢业业,做了许多可敬可佩的事,退休之后,始终坚持思想与时俱进,把真正的工作做到学生当中来。

二、采访时间:2013年11月28日三、地点:文学院学生党支部四、采访内容(以问答形式):【问题一:当代部分大学生有的人入党是为了好找工作,有的人入党是应父母要求,也有的人入党是觉得“面子上好看”等等。

您怎么看当代部分大学生入党的功利性,如何能够端正入党动机?李老师(根据同期声整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过去闹革命的时候,很多入党的老党员、老干部在入党初期,也对中国共产党产生过怀疑,但经过党内的一系列磨练以及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的胜利,慢慢地使他们相信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但由于时代的变化,以及改革开放的实现,当代部分大学生入党动机复杂,功利性强,但我们却不能轻易否定他们,而要循循善诱,通过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及其他关于我党的知识,提高对党的认识,用活、用好马克思列宁主义,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实处。

而如何做到为人民服务,则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为人民服务,要有真才实学的本领。

作为大学生,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涉猎广泛,用科学文化武装头脑。

第二,为人民服务,要有真心实意的态度。

大学生无论在生活、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中,都要有良好、端正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第三,为人民服务,要有真抓实干的作风。

习总书记曾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要将学习马列主义和学习新党章的工作落到实处,务实真干,通过学习来改变现状。

抗战老兵段锦先口述访谈

抗战老兵段锦先口述访谈

抗战老兵段锦先口述访谈段锦先,男,中华人民共和国籍,江苏省苏州市人,抗战老兵。

参加抗战期间,曾在华东抗日游击队中担任干部职务,参与了多次战役和战斗,为保卫中国抗击日本侵略做出了突出贡献。

段锦先的口述访谈记录如下:问:您好,段先生,请问您是在抗战何时参军的?参军的原因是什么?答:我是1937年参军的,那时候日本军队侵略中国,战火随时可能蔓延到我们家乡。

家里人都希望有人能够去投身军队,为抗击日本侵略做出贡献。

我年纪还小,但是我也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决定参军保家卫国。

问:您加入的是哪支部队?在抗战期间,您参加了哪些战役和战斗?答:我当初加入的是华东抗日游击队,这是一个地下组织,为了应对日本的侵略,进行游击战。

抗战期间,我参加了很多次战役和战斗,最具代表性的是淞沪抗战和太行山大战。

我曾经在上海、南京等地与日军激烈交战,为保卫家园,保护人民财产做出了很多努力。

问:请问您在抗战期间最危险的时刻是什么?答:抗战期间,每时每刻都充满了危险。

我记得有一次,在淞沪会战中,我所在的游击队突袭了一个日军据点,打得日军不敢抬头。

但是在准备撤退的时候,我们被日军包围了,遭受了猛烈的炮火袭击。

当时我左脚中弹,还有几个战友牺牲了。

我很幸运能够活下来,但是那场战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问:您在战场上是如何保持勇敢和顽强的心态的?答:战场上的压力是巨大的,我相信大部分战友们都有过害怕和疲惫的时候。

但是我们有共同的信念,那就是保家卫国,保护人民,不畏艰险。

战友之间的团结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战场上,我们相互扶持,互相鼓励,这种精神力量是很强大的。

我们也经常进行政治教育,坚定我们对抗日战争的信心和决心,这对于保持战斗力是非常重要的。

问:抗战结束后,您有何感触?答:抗战取得了胜利,这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和牺牲换来的。

我们为能够保卫祖国而自豪和骄傲,感到非常欣慰。

但是抗战对于我个人来说也付出了很多代价,身体上和精神上都受到了很大的折磨。

抗战结束后,我感到一种深深的空虚和苦闷,因为战争过去了,我们的青春和生命也消逝了很多。

近代史作业

近代史作业

关于近代史上家乡的历史人物班级:100704学号:100704124姓名:张永岗2012年4月17日星期二阎揆要(1904—1995),陕西省佳县人。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7年6月,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

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阎揆要- 生平概况阎揆要,一九二四年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

曾任国民第三军骑兵团营长。

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九二七年参加陕北清涧起义。

曾在西北军杨虎城部队任警卫团副团长、团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司令部科长、参谋处处长、军政处处长,冀鲁豫军区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军委一局局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西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西北野战军参谋长,第一野战军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军事科学院秘书长、副院长、顾问。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阎揆要- 大事年表1924年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

1926年夏任绥远国民军第三军骑兵团营长。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夏到陕西定边井岳秀部骑兵团任教官、干训队队长。

1927年10月参加清涧起义。

同年12月任西北工农革命军游击队参谋长。

后到国民党军高桂滋部从事兵运工作,任教导营区队长等职。

1932年起先后任杨虎城部靖卫团副团长、团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曾任中共陕西省委委员。

1939年4月起任八路军总司令部科长、参谋处处长、军政处处长。

1941年秋起任冀鲁豫军区参谋长,参与组织指挥反对日伪军“扫荡”作战和卫南、八公桥等战役战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家乡历史人物采访要点
系部——班级——姓名——学号——
要求:这是一项重要作业,也是提高同学们研究能力的重要尝试。

请同学们务必注意以下几点:A、务必在10月31日前将下述采访内容提交给学习委员,学习委员11月10日前打包提交给老师。

B、采访必须真实,凡是从网上抄袭者一律零分。

C、计分标准:本题占期末成绩共20分。

完成下述采访内容,达到字数要求14分,未达到字数要求酌情计分;采访图片3张以上计1分;采访录音20分钟以上5分。

D、湖南省内学生必须回家采访,省外过远者尽量回家采访,实在不能回家者,以电话采访(先问父母,要父母找到受访对象的电话,再采访),但必须有不少于2小时电话录音作为证明。

E、既要交书面稿,又要交电子稿。

历史人物姓名最高职位出生地
1、历史人物家庭背景(200字左右):
2、历史人物人生经历:
(1)读书情况(哪年在哪里学习,成绩如何,与近代历史上哪些名人是
同学等300字左右)
(2)家庭情况(富有?贫穷?书香门第?官员世家?父辈兄弟是干什么
的?300字左右)
(3)本人特点(聪明、坚毅、果敢、是否练武、思想倾向同情穷人还是富人,为人处世等300字左右)
(4)职位升迁的历程(何年在何地任何职等400字左右)
(5)社会关系:在其成功的道路上谁帮助其入学、投军,谁提携他,谁在困难时帮助他,帮助他的人与他及他的家庭有什么关系,近代湘军及
湘军有关的人员(如曾国藩、曾国荃、李鸿章、左宗棠、李续宾、李续宜、罗泽南、刘蓉、杨昌浚--------等)有没有给其直接或间接帮助,如何帮助详细说明,有没有受到近代上述人物的精神影响或其他间接影响(如开办学校、企业、招募军队等)。

(依照其人生经历的时间顺序进行详细叙述,就如写传记一样,800字以上)如将(4)与(5)合并写,则写1000字以上
3、受访对象:(历史名人的亲戚、家乡邻居、朋友)采访对象1亲戚姓名:电话:
采访对象2邻居姓名:电话:
采访对象3朋友姓名:电话:
4、采访照片:
5、采访录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