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练习题
高分子物理第1、2章习题答案

高分子物理答案详解(第三版)第1章高分子的链结构1.写出聚氯丁二烯的各种可能构型。
所谓构型(configuration),包括:旋光异构(全同、间同、无规立构),由不对称中心(或手性C原子)的存在而引起的;几何异构(顺、反异构),由主链上存在双键引起的;键接异构(头尾、头头、尾尾相连)。
聚氯丁二烯的各种可能构型有如下六种:2.构象与构型有何区别?聚丙烯分子链中碳—碳单键是可以旋转的,通过单键的内旋转是否可以使全同立构聚丙烯变为间同立构聚丙烯?为什么?答:(1)区别:构象是由于单键的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中原子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而构型则是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构象的改变不需打破化学键,而构型的改变必须断裂化学键。
(2)不能,碳-碳单键的旋转只能改变构象,却没有断裂化学键,所以不能改变构型,而全同立构聚丙烯与间同立构聚丙烯是不同的构型。
3.为什么等规立构聚丙乙烯分子链在晶体中呈31螺旋构象,而间规立构聚氯乙烯分子链在晶体中呈平面锯齿构象?答:(1)由于等规立构聚苯乙烯的两个苯环距离比其范德华半径总和小,产生排斥作用,使平面锯齿形(…ttt…)构象极不稳定,必须通过C-C键的旋转,形成31螺旋构象,才能满足晶体分子链构象能最低原则。
(2)由于间规聚氯乙烯的氯取代基分得较开,相互间距离比范德华半径大,所以平面锯齿形构象是能量最低的构象。
4.哪些参数可以表征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如何表征?答:(1)空间位阻参数(或称刚性因子),值愈大,柔顺性愈差;(2)特征比Cn,Cn值越小,链的柔顺性越好;(3)连段长度b,b值愈小,链愈柔顺。
5.聚乙烯分子链上没有侧基,内旋转位能不大,柔顺性好。
该聚合物为什么室温下为塑料而不是橡胶?答:这是由于聚乙烯分子对称性好,容易结晶,从而失去弹性,因而在室温下为塑料而不是橡胶。
6.从结构出发,简述下列各组聚合物的性能差异:(1)聚丙烯腈与碳纤维;(2)无规立构聚丙烯与等规立构聚丙烯;(3)顺式聚1,4-异戊二烯(天然橡胶)与反式聚1,4-异戊二烯(杜仲橡胶)。
第二章 练习题

第二章练习题(一)单选题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 [单选题] *○A.认识○B.探索○C.创造○D.实践2.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单选题] *○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3.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单选题]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4. 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是() [单选题] *○A.认识○B.发明○C.创新○D.实践5.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著作是() [单选题] *○A.《自然辩证法》○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D.《共产党宣言》6.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 [单选题] *○A.主体创造客体的活动○B.作为主体的人的日常活动○C.主体适应客观环境的活动○D.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7. 实践的主体是( ) [单选题] *○A.人○B.具有主体能力,从事现实实践活动的人○C.绝对精神○D.人的意识8.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的这段话是指() [单选题] *○A.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9.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段话的意思是() [单选题]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0.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
食品化学-总练习题

姓名学号班级分数第一章水简答题1、液态水密度最大值的温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15分)2、为什么冷冻食品不能反复解冻-冷冻?(15分)3、为什么说食品中最不稳定的水对食品的稳定性影响最大?(15分)4、为什么面粉不易发霉而馒头易发霉?(15分)5、黄瓜中含水量在90%以上,为什么切开后水不会流出来?(15分)开放题:联系生活实际,请出一道有关食物和水的简答题,并给出答案(25分)第二章碳水化合物一、判断是非,并给解释原因(40分)1. 糖浓度只有在70%以上才能抑菌,故通常利用高浓度的果糖来保存食品.(10分)2. 淀粉都能让碘液变色。
(10)3.淀粉的糊化温度是指淀粉开始糊化的温度。
(5分)4.方便米饭、方便面条制备中应用的的是淀粉的糊化原理。
(15分)二问答题1、简述控制美拉德反应的方法(10分)2. 人们平时爱吃的面包,表面都有一层鲜艳的金黄色,这样不仅增加其表观,而且使面包的品质更加香甜。
请问:(1)这层金黄色是通过什麽反应产生的?(4 分)(2)影响这层金黄色产生的因素有哪些?(6 分)3.为什么水果从未成熟到成熟是一个由硬变软的过程?(10分)4.为什么水少的米饭加热时间再长也难以煮熟。
(10分)三.论述题淀粉老化对食品加工和食品品质有何影响?怎样防止老化现象?(20分)第三章蛋白质论述题1.罗列蛋白质变性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常用的变性手段,阐述相关的变形机理(30分)2.总结不同食品蛋白质的功能性质特点, 及它们在食品中的重要作用(40分)3.结合蛋白质的表面性质,说明蛋白在动物性食品中产生的功能作用(30分)第四章脂质一、填空题(13分)1. 根据脂类组成,将脂类分为_____ __脂类、____ ___脂类和_______脂类。
2. 牛奶是典型的_______型乳化液,奶油是_______型乳化液。
3. 脂肪的主要晶型有三种:、、4. 油脂的三点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它们是油脂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5. 脂类化合物是指能溶于_______,不溶或微溶于_______的有机化合物。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及第二章练习题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及第二章练习题1 设想一个生产军用品和消费品的社会,我们把这些物品称为大炮和黄油。
画出大炮和黄油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解释为什么这条线是向外凸出的标出这个经济不可能实现的一点.标出可以实现但是无效率的一点(3)设想这个社会有两个政党,称为“鹰党”(想拥有强大军事力量)和“鸽党"(想有较小的军事力量)。
表示出“鹰党”会选择的一点和“鸽党”会选择的一点.(4)假设一个侵略成性的邻国减少了军事力量。
结果“鹰党”和“鸽党"都等量的减少了自己的大炮生产。
用黄油的生产来衡量,哪个党会得到更大的“和平红利”?并解释2 假设一个经济由甲、乙、丙三个工人组成。
每个工人每天工作10个小时,并可以提供两种服务:割草和洗汽车。
在一个小时内,甲可以割一块草地或洗一辆汽车;乙可以割一块草地或洗两辆汽车;丙可以割两块草地或洗一辆汽车.(1)计算在以下情况时,各能提供多少每种服务A 三个人把他们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割草B 三个人把他们所有的时间都用于洗汽车C 三个人分别把一半时间用于两种活动D 甲分别把一半时间用于两种活动,而乙只洗汽车,丙只割草(2)画出这个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用你对上一个问题的回答来确定图形上的A,B,C,D 点(3)哪一种配置是无效率的?3 下列几种情况时某种蘑菇的需求曲线的移动方向,左移?右移?还是不变?(1)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这种蘑菇会致癌(2)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了(3)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4)培育蘑菇个人的工资提高了4 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供给有何影响(1)生产X的技术有重大革新(2)在产品X的行业内,企业数目减少了(3)生产X的人工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了(4)预计产品X的价格会下降5 若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50-5P,供给函数为Q=—10+5P。
(1)求均衡价格P和均衡数量Q(2)假设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60-5P,求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3)假设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5+5P(4)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5)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6 假定下表是需求函数Q=500—100P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价格12345需求量400300200100(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P=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3)根据该需求函数或需求表作出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2章)综合练习 试题

介父从州今凶分市天水学校青云镇中心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2章>练习综合教一.选择题(40分) 〔七年级上1~2章〕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读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答复1~4题。
1.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A.大地是运动的B.大陆在不断漂移C.地球是一个球体D.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2.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了〔〕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大西洋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D.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3.三年的环球航行中,有两次从地南半球跨过赤道进入北半球,应是图中数码 (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读“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
答复4~6题。
4.甲地的经纬度是 ( )A.40°N、20°EB.40°N、20°WC.40°S、20°ED.40°S、20°W5.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既位于热带地区,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 )A.甲B.乙C.丙D.丁6.丁地位于丙地的 ( )A.正北方向B.正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南方向以下列图是地球上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局部表示黑夜),据图回7~8题。
7.A地的季节和此时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A.冬季昼短夜长B.冬季昼长夜短C.夏季昼短夜长D.夏季昼长夜短8.图示季节,以下现象在可能出现的是〔〕A.大地一片葱绿B.同学们穿着短袖衣衫上学C.雷雨天气经常发生D.正午房屋的影子在一年中最长读某校园及周边环境平面图,答复9~10题。
9.的花坛位于田径场的 (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10.教学楼东西向长度约为 ( )A.20米B.40米C.100米D.200米读等高线地形图,答复11~12题。
11.图中甲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A.山顶B.鞍部C.陡崖D.山脊12.小河的流向大致为〔〕A.由东向西B.由西北向东南C.由南向北D.由东南向西北由于索马里海盗猖獗,中国等国家纷纷派HY舰到亚丁湾和阿拉伯海海域护航。
第1、2、3、4章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1、物质能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最高温度为(A)沸腾温度Tb (B)玻义耳温度TB (C)临界温度Tc2、当压缩因子Z<1时,表示该实际气体(A)易压缩(B)不易压缩(C)无法确定3、下列何种条件下真实气体可以液化()(A)Tr>1,Pr>1 (B)Tr>1,Pr<1 (C)Tr=1,Pr<1 (D)Tr<1,Pr=14、对理想气体,压缩因子Z=1。
能否说当气体的Z=1 时,该气体必定是理想气体。
答案:(不能,因为在实际气体的等温线与理想气体的等温线交点处,Z=1)5、当温度足够低时,任何实际气体的Z~P 曲线与理想气体的Z~P 曲线均交于两点。
试解释这种现象。
答案:(这是因为当温度足够低时,气体的玻义耳温度高于体系温度,Z~p 曲线出现极小值。
)6、从范德华方程出发并结合玻义耳温度定义,证明(1)在足够高的温度,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1 。
(2)在低温,低压下,Z<1 。
答案:(当T<=TB,Z>1)(3)当a=0 ,Z 随压力p 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答案:(当a=0,Z=1+bp/RT,恒温时,p 增加,Z 增大。
)7、下列说法何者正确?(1)临界压力是气体可被液化的最低压力。
(2)气体被液化的必要条件是气体温度小于波义耳温度(3)在临界点,饱和液体与饱和蒸气的密度相同。
(4)气体的临界状态与气体的性质无关。
答案:(3)8、气体A、B、C 都服从范德华方程,其范德华常数a和b的大小顺序为a(A)=a(B)>a(C);b(C)>b(B)>b(A)。
问三种气体临界温度的大小顺序。
答案:(T c(A)>T c(B)>T c(C))9、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式中b为常数,n为物质的量。
若该气体经一等温过程,压力自p1变至p2,则下列状态函数的变化,何者为零?(ΔU)第二章练习题1、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
(1)因Qp =ΔH,Qv=ΔU,所以Qp 和Qv 都是状态函数。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2章 练习 试题

轧东卡州北占业市传业学校八年级数学练习(第1、第2章)一填空(24分)1、△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 B,C,=5那么BC= 。
2、O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上一点,OA=3cm,那么OB=3、P为∠AOB的平分线上的一点,PD⊥OA PE⊥OB垂足为D和 E.假设PD=2cm,那么PE= 。
4、△ABC中AB=AC ,∠B=70°,那么∠C= 。
5、△ABC中AB=AC ,AD是角平分线,BD=2cm,那么BC= cm,AD BC6、Rt△ABC中,∠ACB=90°,AC=6,BC=8,那么中线CD= 。
7、梯形ABCD中,AD∥BC,AB=DC ,∠B=60°,那么∠C= 。
8、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向形外作正方形,假设S1=7,S2=10,那么S3= 。
9、如果x2=9,那么x= ,81的平方根是。
-=比较大小:10、化简:1.42_______,5___2.2.11、近似数0×104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
12、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5和12,那么第三边长为;△ABC中∠B=40°,那么当∠C= 时,△ABC是等腰三角形。
二、选择题:〔36分〕1、以下列图形中,成轴对称的是〔〕。
(B) (C) (D)2、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
〔A〕两条中线的交点;〔B〕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C〕两条高的交点;〔D〕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3、△ABC 中,B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 ,AB=3 cm,AC=4 cm,那么△ABD 的周长为〔 〕。
〔A 〕7 cm ; 〔B 〕5 cm ; 〔C 〕6 cm ; 〔D 〕11 cm ;4、△ABC 中,AB=AC ,∠A=40°,BD 是高,那么∠DBC=〔 〕。
〔A 〕40°; 〔B 〕20°; 〔C 〕70°; 〔D 〕35°。
数据库第一章第二章练习题

第一章认识数据管理技术1.数据管理技术发展阶段大致划分为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2.与人工管理和文件管理系统相比,数据库系统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数据具有较高的独立性、数据的安全性得到保证3.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4.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库的运行控制功能。
5.雇员号雇员名部门号工资:雇员号雇员名部门号工资001 张山02 1500010 王宏达01 1000096 马蔺02 800108 赵大04 1200在上述关系数据表,表中的列称为(字段),行称为( 记录),这个表中的关键字为( 雇员号)。
6 .在关系数据库中的二维表(关系)必须满足的若干条件中,下列表述哪个是错误的?(D )A.表中每一列数据类型必须相同B.表中不允许有重复的字段(数据项)C.表中不应有内容完全相同的行D.行和列的排列顺序是固定不变的2.1数据的分析与建模1.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
A.一对一联系B.一对多联系C.多对多联系D.多对一联系2.公司中有多个部门和多名职员,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职员,从职员到部门的联系类型是()。
A.多对多B.一对一C.多对一D.一对多答案C3.E-R模型属于()。
A.概念模型B.数据模型C.现实模型D.机器模型答案A4.E-R模型不包括哪个图素?()。
A.实体集B.属性C.实体之间的联系D.关键字答案D5.建立E-R模型的步骤有()。
A.确定实体B.确定相关实体的属性C.确定实体之间的联系类型D.设计出E-R图所表示的概念模型答案ABCD6.常用的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为实体--联系模型:,简称为E-R模型模型。
7.实体集之间的联系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下列哪一项说法不符合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
【答案】AB
C.老细胞可以产生新细胞
D.细胞的作用既有独立性又有整体性
20.下列关于生命物质基础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碳 B.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只与氨基酸的种类、 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
C.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只有4种 D.DNA只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
18.下列有关N的物质是核酸、酶、果糖、 脂肪 B.花生种子脂肪含量较多,故用来作为检测脂肪的 材料 C.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 量 D.对蛋白质的检测可用斐林试剂,且要现配现用
7.下图所示为一种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问 该蛋白质分子包括几条肽链,多少个肽键(【答案)】C A.1、124 B.8、124 C.1、123 D.8、116
16.细胞中含有N元素的生物大分子是( 【答) 案】BC
A.核苷酸和糖原
B.胰岛素和核酸
C.DNA和胰高血糖素 D.血红蛋白和核苷酸
17.下列关于核酸的表述,正确的是( 【答)案】AC A.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B.所有生物的DNA都具有相同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 序
比d 管的颜色更_____深_______,两管中被检测的 物质是_还_原__糖____,图A 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
趋势的曲线是_____Ⅱ_______。
22.(18分)下图是真核生物体内某些元素和化合物的 构成示意图,已知M和N为大分子物质,A和B分别是 两者的组成单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A【.答案脂】肪A B.蛋白质 C.核酸 D.葡萄糖
10.下列糖类中属于单糖的是( ) A.蔗糖 B.核糖 C.糖原 D.淀粉
【答案】B
13.在第十一届全运会期间,某运动员午餐吃了 青椒炒肉丝和油饼,饭后吃了一个苹果和一个橘 子,2小时后,在他的血液中不可能发现的是 () A.果糖和葡萄糖 B.纤维素 C.氨基酸和核苷酸 D.脂肪酸 【答案】B
1、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
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
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
分别为( ) A.798、2和2 C.799、1和1
√B.798、12和10
D.799、11和9
2.(2010·昆明高一检测)在河北省“红心鸭 蛋”事件中,部分蛋鸭养殖户用加入“红 药”(主要成分是苏丹Ⅳ)的饲料喂蛋鸭而得 到“红心鸭蛋”,被染成红色的是蛋黄中的
C.葡萄糖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 体中 D.葡萄糖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 【答案】CD
21.(12分)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 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图A 中Ⅰ、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 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请回答: 取成熟到第X 天和第Y 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 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入5 mL 第X 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 mL 第Y 天的提取液, 如图B。
(1)X、Y元素的名称分别是__氮__、__磷______。 (2)M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它的 基本组成单位是__氨__基__酸______
(3)A的结构通式是_H_2_N_C_H__R_C_O_O_H_,连接A形成M的 化学键是_肽__键_______。 (4)化合物N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_磷__酸_______、 _五__碳_糖____和__碱__基____。 (5)M在细胞中承担多种功能,试举例说明它的两 种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在a、c 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a 试管呈蓝色,与a 管相比c 管的颜色更____浅________,两管中被检测的物 质是___淀__粉___,图A 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 线是__Ⅰ________。
(2)在 b、d 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斐林试剂,60 ℃左 右温度水溶加热后,b 试管呈砖红色,与b 管相
结构蛋白(头发、羽毛、肌肉)、催化 作用(绝大多数酶)、运输作用(血红 蛋白、载体)、调节作用(胰岛素、生 长激素)、免疫作用(抗体)(任答二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