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生物接触氧化池
给排水行业污水处理常识

给排水行业污水处理常识简介污水处理是给排水行业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科学的污水处理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类健康。
本文将介绍排水行业中的污水处理常识,包括处理方法、技术、设备等内容,希望能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污水的分类在排水行业中,污水大体可以分为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两类。
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居民生活中的洗涤、使用厕所等活动产生的污水,而工业污水则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
污水处理方法1.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指利用物理方法对污水中的固体、液体进行分离,如过滤、沉淀等方式。
2.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指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污水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达到净化的目的。
3.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通过生物群落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污水处理技术1.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指利用生物膜(如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池等)中的微生物来降解污水中的有害物质。
2.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是将污水通过活性炭层,利用活性炭对有害物质的吸附作用来净化污水。
3.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通过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从水中分离出去,达到净化的效果。
污水处理设备1.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是集中处理污水的地方,通过一系列的处理设备将污水进行处理,最终达到排放标准。
2.曝气设备:曝气设备是生物处理过程中常见的设备,通过加氧等方法提供氧气,促进微生物降解有机物。
3.沉淀池:沉淀池通常用于物理处理过程中,通过沉淀作用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沉降至底部,达到分离的效果。
污水处理的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污水处理在排水行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未来,污水处理技术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同时还会不断探索新的处理方法,以实现更加环保、可持续的发展。
结语污水处理是排水行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科学的处理方法和专业的设备,才能将污水处理好,保护环境、保障人类健康。
希望本文对排水行业的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引发更多关于污水处理的讨论和研究。
生物接触氧化池

二段处理流程每一台接触氧化池的流态都属于完全混合型,结合在一起考虑又属于推流式。
原污水Leabharlann 处理水污泥第6页/共22页
生物接触氧化池
多段处理流程多段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流程由连续串联了3座或以上的接触氧化池组成的系统。
原污水
处理水
污泥
第7页/共22页
生物接触氧化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池体、填料、支架、曝气装置、进出水装置及排泥管道。
第21页/共22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2页/共22页
第20页/共22页
生物接触氧化池
问:曝气池的工作原理?答:经过除油后的污水从曝气池底部进入,由于泵型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将污水提升搅拌,同时吸入空气,使得污水和污泥与空气中的氧混合,并以回流窗流出,混合液到沉淀后进行泥水分离,经处理后的污水从池周围和溢流堰流出,而沉下来的污泥则顺着回流缝重新回到曝气区与污水混合达到下段循环处理污水。
第8页/共22页
生物接触氧化池
池体:接触氧化池的池体在平面上多呈圆形和矩形或方块形,用钢板焊接制成或用钢筋混凝土浇灌砌成。各部位的尺寸为:池内填料高度为3.0-3.5m;底部布气层高位0.6-0.7m;顶部稳定水层位0.5-0.6m,总高度约4.5-5.0m
第9页/共22页
生物接触氧化池
填料:填料是生物膜的载体,所以也称之为载体。填料是接触氧化处理工艺的关键部位,它直接影响处理效果,同时,它的费用在接触氧化系统的建设费用中占的比重较大,所以选定适宜的填料是具有经济和技术意义的。
一、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基本认识
生物接触氧化池
概念生物接触氧化技术的实质之一是在池内充满填料,充氧的污水浸没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经过填料,在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通过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使得污水中的有机物去除,污水得到净化。另一项技术实质是采用与曝气池相同的曝气方法,向微生物提供其所需要的氧,并起到搅拌和混合作用,同样污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通过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使得污水中的有机物去除,污水得到净化。
生物接触氧化法(机理、运转和维护要点)

生物接触氧化技术是生物膜法的一种形式,是在生物滤池的基础上,从接触曝气法改良演化而来的,因此有人称为“浸没式滤池法”、“接触曝气法”等。
一、生物接触氧化法与其他方法比较,具有如下特点:优点1、BOD负荷高,MLSS量大,相对地说效率较高,并且对负荷的急剧变动适应性强。
2、处理时间短。
在处理水量相同的条件下,所需装置设备小,因而占地面积小。
3、维护管理方便,无污泥回流,没有活性污泥法中所容易产生的污泥膨胀。
4、易于培菌驯化,较长时期停运后,若再运转时生物膜恢复快。
5、剩余污泥量少。
缺点1、填料上的生物膜的量需视BOD负荷而异。
BOD负荷高,则生物膜数量多;反之亦然。
因此不能借助于运转条件的变化任意地调节生物量和装置的效能。
2、生物膜量随负荷增加而增加,负荷过高,则生物膜过厚,易于堵塞填料。
所以,必须要有负荷界限和必要的防堵塞冲洗措施。
3、大量产生后生动物(如轮虫类等)。
若生物膜瞬时大块地脱落,则易影响处理水水质。
4、组合状的接触填料会影响均匀地曝气与搅拌。
二、处理机理1、主要起作用的是生物膜好气性污水处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活性污泥法,一种是生物膜法。
从生物处理的基点——微生物转化有机物的功能来看,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微生物存在状态的不同。
在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以絮状结构悬浮在所需净化的污水中,经充分混合而成为混合液;在生物膜法中,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态附着在固体填料表面上与所需净化的污水接触。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在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生物膜固定和污水流动来说,相似于生物滤池法。
从污水充满曝气池和采用人工曝气看,它又相似于活性污泥法。
所以生物接触氧化法的特点介于生物滤池法和活性污泥法。
在生物接触氧化法中,微生物主要以生物膜状态固着在填料上,同时又有部分絮体或破碎生物膜悬浮于处理水中。
氧化池中生物膜的重量一般在6.2-14克/升之间,而活性污泥法中活性污泥重量一般在2-3克/升之间。
从微生物活性来看,生物膜的活性大于悬浮状微生物。
5.6生物接触氧化法与污水处理生物填料

生物接触氧化法与污水处理生物填料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其特点是在池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同浸没在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
生物接触氧化法中微生物所需的氧常通过鼓风曝气供给,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近填料壁的微生物由于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形成生物膜的新陈代谢,脱落的生物膜将随出水流出池外。
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以下特点:
1、由于填料比表面积大,池内充氧条件良好,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较高,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2、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完全混合,故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3、剩余污泥量少,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
污水处理生物填料的选择:
填料是一种比表面积较大的微生物载体,其特性对接触氧化池中生物固体量、氧的利用率、水流条件和废水与生物的接触情况等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影响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
根据在生物接触氧化池运行中不易堵塞,挂膜迅速,氧的利用率高,价格较处理效果很好。
推荐选择组合式纤维填料。
组合式纤维填料集软性和半软性填料之优点,克服了两者的弊端,在污水的生化处理过程中为较理想的产品。
它是有塑料环为骨架,负载着维纶丝,维纶丝紧固在塑料环上,在污水中丝束分布均匀,易生膜、换膜,又能有效切割气泡,提高氧的转移速率和利用率。
使水气生物膜得到充分交换,使水中的有机物得到高效处理。
感谢您的阅读,更多资讯请浏览:广州市绿烨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基本原理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基本原理1、生物接触氧化法的特点生物接触氧化法是生物膜法的一种形式。
它是在生物滤池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生物膜固定和污水流动来说,相似于生物滤池法。
从污水充满曝气池和采用人工曝气看,它又相似于活性污泥法。
所以,生物接触氧化法兼有生物滤池法和活性污泥法的特点。
实践表明,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BOD负荷高,处理时间短,占地面积小,不需污泥回流,不产生污泥膨胀,运转比较灵活,维护管理方便等一系列优点,因此,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处理方法。
2、生物膜对废水的净化作用在生物接触氧化法中,微生物主要以生物膜的状态固着在填料上,同时又有部分絮体或碎裂生物膜悬浮于处理水中。
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的生物膜重量,比曝气池内悬浮活性污泥的重量大得多,一般生物膜重量为6000-14000mg/L,而氧化池中呈悬浮状的微生物(活性污泥)浓度一般为200-1000mg/L。
由此,可粗略地用生物膜重量表示生物接触氧化法中的微生物重量,用生物膜浓度表示微生物浓度。
附着在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对废水的净化作用:最初,稀疏的细菌附着于填料表面,随着细菌的繁殖逐渐形成很薄的生物膜。
在溶解氧和食料(有机物)都充足的条件下,微生物的繁殖十分迅速,生物膜逐渐加厚。
生物膜的厚度通常为1.5-2.0mm,其中外表面到1.5mm深处为好气菌,1.5mm深处到内表面与填料壁相接的部分为弱厌气菌。
废水中的溶解氧和有机物扩散到生物膜内为好气菌利用。
但是,当生物膜长到一定厚度时,溶解氧无法向生物膜内扩散,好气菌死亡、溶化,而内层的厌气菌得以繁殖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后,厌气菌在数量上亦开始下降,加上代谢气体的逸出,使内层生物膜出现许多空隙,附着力减弱,终于大块脱落。
在生物膜脱落的填料表面上,新的生物膜又重新生长发展。
实际上,新陈代谢过程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生物膜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同时存在着的,这样就使其去除有机物的能力保持在一个水平上。
3、流态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固定生物膜与一般的生物膜不同。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基本流程
生物膜的净化过程
生物滤池滤料上生物膜的构造
生物膜法的分类和特点
分类 生物膜法可分为充填式和浸没式 与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a.微生物相复杂,能去除难降解有机物 b.微生物量大,净化效果好 c.剩余污泥少 d.污泥密实,沉降性能好 e.耐冲击负荷,能处理低浓度污水 f.操作简便,运行费用低 g.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h.投资费用较大
回流对生物滤池的影响
.促使生物膜脱落 回流使水力负荷加大,冲刷作用增强,生物膜被冲刷脱落,即使有机负荷率较高也不会发生堵塞。 b.改善卫生状况 提高水力负荷率,可防止灰蝇生长和恶臭。 c.改善进水水质 回流水中含溶解氧和营养元素,能提高进水的溶解氧浓度,补充营养,稀释有毒物质,改善进水水质。 d.稳定进水 回流可缓冲原污水水质水量的变化,稳定进水。 e.增加滤床生物量 回流水含微生物,使滤池不断接种,生物量增加,去除效率得到提高。 f.回流的缺点:1回流使进水有机物浓度降低,传质速度和生物降解速度减小;2缩短污水和滤料的接触时间;3难降解物质积累;4冬天使水温下降。 g.回流的条件 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应考虑回流:1进水有机物浓度高时(BODB>200mg/L);2水量小无法维持最低水力负荷时;3污水中存在高浓度有毒物质时
污水的生物处理——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
概述 生物滤池 生物转盘 生物接触氧化 生物流化床 生物膜法的运行管理
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
生物膜法利用固着生长的微生物—生物膜的代谢作用去除有机物,有厌氧和好氧两种,主要适于处理溶解性有机物。污水同生物膜接触后,溶解性有机物和少量悬浮物被生物膜吸附并降解为稳定的无机物(CO2、H2O等) 1.生物膜的形成和结构 2.生物膜法基本流程 3.生物膜的净化过程 4.生物膜法的分类 系 统
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A/O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介绍1、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又称“淹没式生物滤池”、“接触曝气法”、“固着式活性污泥法”,其技术原理是在生物反应池内填充填料,已经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在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的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得以去除,污水得到净化。
注:(1)餐厅含油污水必须先经隔油池处理后(油≤30mg/L),才能进入污水处理系统。
(2) 医疗污水必须消毒后才能外排,普通生活污水处理可以省去消毒工艺。
2、工艺说明污水由化粪池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的格栅井,去除颗粒杂物后,进入调节池(若是新型的三格化粪池,第三格不含大型颗粒物,可以省去调节池和格栅井,直接从化粪池取水。
),进行均质均量,再经液位控制仪传递信号,由提升泵送至A级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酸化水解和硝化反硝化,降低有机物浓度,去除部分氨氮,然后入流O级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好氧生化反应,在此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通过生物氧化、吸附得以降解,出水自流至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后,沉淀池上清液流入消毒池,经投加氯片接触溶解,杀灭水中有害菌种后达标外排.由格栅截留下的杂物定期装入小车倾倒至垃圾场,二沉池中的污泥部分回流至A级生物处理池,另一部分污泥至污泥池进行污泥消化后定期抽吸外运,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再处理。
3、工艺设施(1)格栅井设置目的:在生活污水进入调节池前设置一道格栅,用以去除生活污水中的软性缠绕物、较大固颗粒杂物及飘浮物,从而保护后续工作水泵使用寿命并降低系统处理工作负荷。
设置特点:格栅井设置钢筋砼结构,格栅采用手动机械框式.若水量较大(〉200吨/天),宜采用机械格栅。
(2)调节池设置目的:生活污水经格栅处理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水量、水质的调节均化,保证后续生化处理系统水量、水质的均衡、稳定,且对污水中有机物起到一定的降解作用,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和处理效果。
设计特点:(3)调节池提升水泵设置目的:调节池内设置潜水排污泵,经均量,均质的污水提升至后级处理。
生物接触氧化池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生物接触氧化池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篇一:生物接触氧化池规范6.9.1 生物膜法适用于中小规模污水处理。
6.9.2 生物膜法处理污水可单独应用,也可与其他污水处理工艺组合应用。
6.9.3 污水进行生物膜法处理前,宜经沉淀处理。
当进水水质或水量波动较大时,应设调节池。
6.9.4 生物膜法的处理构筑物应根据当地气温和环境等条件,采取防冻、防臭和灭蝇等措施。
生物接触氧化池6.9.5 生物接触氧化池应根据进水水质和处理程度确定采用一段式或二段式。
生物接触氧化池平面形状宜为矩形,有效水深宜为3~5m。
生物接触氧化池不易少于两个,每池可分为两室。
6.9.6 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的填料可采用全池布置(底部进水、进气)、两侧布置(中心进水、底部进水)或单侧布置(侧部进气、上部进水),填料应分层安装。
6.9.7 生物接触氧化池应采用对微生物无毒害、易挂膜、质轻、高强度、抗老化、比表面积大和孔隙率高的填料。
6.9.8 宜根据生物接触氧化池填料的布置形式布置曝气装置。
底部全池曝气时,气水比宜为8:1。
6.9.9 生物接触氧化池进水应防止短流,出水宜采用堰式出水。
6.9.10 生物接触氧化池底部应设置排泥和放空设施。
6.9.11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容积负荷,宜根据实验资料确定,无实验资料时,33碳氧化宜为2.0~5.0kgBOD5/(m·d),碳氧化/硝化宜为0.2~2.0 kgBOD5/(m·d)。
篇二:废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题目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完成日期目录一、前言................................................................................................. . (3)1.1 制革工艺简介................................................................................................. (3)1.2 生物接触氧化法................................................................................................. .. (4)二、设计任务................................................................................................. .. (4)三、工艺流程选择................................................................................................. (5)3.1工艺流程图................................................................................................. .. (5)3.2工艺流程说明................................................................................................. . (5)四、设计说明................................................................................................. .. (6)五、工艺设备计算................................................................................................. (6)5.1生物接触氧化池池体的设计................................................................................................. . (7)5.1.1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有效容积(即填料体积)(V) (7)5.1.2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总面积(A)和池数(N) (7)5.1.3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池深(h)........................................................................................... . (7)5.1.4生物接触氧化池内有效停留时间(t) (8)5.2 供气系统的设计................................................................................................. .. (8)5.2.1需氧量(Oa)........................................................................................ .. (8)5.2.2供气量(Qa)........................................................................................ .. (8)5.2.3布气器设计................................................................................................. . (9)5.3 二沉池的计算................................................................................................. . (10)5.3.1沉淀区表面积(A).......................................................................................... (10)5.3.2沉淀区有效水深(h2)......................................................................................... (10)5.3.3沉淀区有效容积(V).......................................................................................... (10)5.3.4沉淀池总长度(L)........................................................................................... (10)5.3.5沉淀区的总宽度(B)........................................................................................... .. (10)5.3.6污泥斗的容积(V).......................................................................................... ........ (11)5.3.7沉淀池的总高度(H).......................................................................................... (11)六、主要构筑物图................................................................................................. . (12)七、小结................................................................................................. .. (13)八、参考文献................................................................................................. (13)九、图纸附件................................................................................................. (13)一、前言1.1 制革工艺简介皮革工业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行业,由于其独特的卫生性能和力学性能,特别适合于穿、用等方面,备受人们青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生物接触氧化池一、概述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的实质之一是在池内充填填料,已充氧的污水将填料浸没全部,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
而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通过接触,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净化,因此,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又称为淹没式曝气生物滤池。
二、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接触氧化池是由池体、填料及支架、曝气装置、进出水装置以及排泥管道等部件所组成。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示意图见图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示意图(一)池体池体的作用除了进行净化污水外,还要考虑填料,布水、布气等设施的安装。
当池体容积较小时可采用圆形钢结构,池体容积较大时可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
池体的平面尺寸以满足布水、布气均匀,填料安装、维护管理方便为准。
池体的底壁须有支承填料的框架和进水进气管的支座。
池体厚度根据池的结构强度要求来计算。
高度则由填料、布水布气层、稳定水层以及超高的高度来计算。
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充氧设备的供气压力或提升高度。
各部位的尺寸一般为:池内填料高度为3.0~3.5m;底部布气层高为0.6~0.7m;顶部稳定水层0.5~0.6m,总高度约为4.5~5.0m。
(二)填料1.填料的要求填料是生物膜的载体,所以也称之为载体。
填料是接触氧化处理工艺的关键部位,它直接影响处理效果,同时,它的费用在接触氧化系统的建设费用中占的比重较大,约占55%~60%;同时载体填料直接关系到接触氧化法的经济效果,所以选定适宜的填料是具有经济和技术意义的。
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对填料的要求如下:(1)在水力特性方面,比表面积大、空隙率高、水流通畅、阻力小、流速均一;(2)要求形状规则、尺寸均一,表面粗糙度较大;填料表面电位高,附着性强;(3)化学与生物稳定性较强,经久耐用,不溶出有害物质,不导致产生二次污染; (4)在经济方面要考虑货源、价格,也要考虑便于运输与安装等。
2. 填料类型填料可分为悬挂式填料、悬浮式填料和固形块状填料三种类型。
(1)悬挂式填料悬挂式填料有四个品种,分别为半软性填料、组合填料、软性填料和弹性立体填料;(2)悬浮式填料常用的有空心柱状、空心球状、外形呈笼架、内装丝形或条形编织物以及海绵块状的软性悬浮式填料;(3)固形块状填料固形块状填料主要有蜂窝直管形块状填料和立体波纹块状填料两种。
目前常采用的填料是聚氯乙烯塑料、聚丙烯塑料、环氧玻璃钢等做成的蜂窝状和波纹板状填料。
近年来国内外都进行纤维状填料的研究,纤维状填料是用尼龙、维纶、晴纶、涤沦等化学纤维编结成束,呈绳状连接。
为安装检修方便,填料常以料框组装,带框放入池中。
当需要清洗检修时,可逐框轮替取出,池子无需停止工作。
3. 填料的性能(三)供气装置接触氧化池均匀地布气很重要,它对于发挥填料作用,提高氧化池工作效率有很大关系。
供气的作用有三个方面:(1)供氧。
对于生物接触氧化池,溶解氧一般控制在4~5mg/L左右。
(2)充分搅拌形成紊流,有利于均匀布水。
紊流愈甚,被处理水与生物膜的接触效率愈高,传质效率良好,从而处理效果也愈佳。
(3)防止填料堵塞,促进生物膜更新。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供气装置有三种,包括鼓风供气,表曝机、水力喷射供气装置。
1. 鼓风供气鼓风供气装置由鼓风机、输气管道和曝气器等部件组成。
布气管可布置在池子中心,中心曝气见下图1。
可布置在侧面,侧面曝气见图2。
也可布置在全池,全面曝气,即整个池底安装穿孔布气管,布气相互正交,形成如0.3m x 0.3m的方格。
图1 池中心供气方式图2 池侧面供气方式2.表曝表面机械曝气装置一般采用安装在的中心曝气型接触氧化池中,表面机械曝气供气形式。
表面机械曝气供气形式3. 水力喷射供气装置由循环泵、管道、导流筒和射流曝气器等部件组成。
氧化池内污水由循环泵实施强制循环,当有压污水经过射流曝气器时,在射流曝气器内形成负压,从环境中吸入空气,并在射流曝气器内产生气水混合,气水混合液在氧化池底释放,气泡上浮时实施充氧。
水力喷射供气装置对氧的利用率为15%左右,一般适用于低有机负荷的中小型污水处理站或对环境噪声有较高要求场所。
三、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形式接触氧化池按曝气装登的位置,分为直流式与分流式。
1.直流式直流式接触氧化池的特点是直接在填料底部曝气,在填料上产生上向流,生物膜受到气流的冲击、搅动,加速其脱落、更新,使生物膜经常保恃较高的活性,而且能够避免堵塞现象的产生。
此外,上升气流不断与填料撞击,使气泡反复切割,粒径减小,增加了气泡与污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氧的转移率。
国内多采用直流式的接触氧化池,下图为直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池示意图。
直流生物接触氧化池示意图2. 分流式分流式接触氧化池充氧与填料分置于单独的区间,使污水在充氧间与填料间循环流动,这种形式在国外多采用。
分流式接触氧化池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供氧状况良好。
但水流对生物膜冲刷力小,膜更新慢,易堵塞,下图所示的是分流式接触氧化池示意图。
分流式接触氧化池示意图四、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工艺流程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一般可分为:一段处理流程、二段处理流程、多段处理流程。
1) 一段处理流程也称一氧一沉法。
原水先经调节池,再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然后流入二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
处理后的上层水排放或作进一步处理,污泥从二次沉淀池定期排走。
这种流程虽然在氧化池中有时会引起短路,但全池填料上的生物膜厚度几乎相等,BOD负荷大体相同,具有完全混合型的特点,营养物(F)与活性微生物的重量(M)之比较低,微生物的生长处于下降阶段。
此时微生物的增殖不再受自身生理机能的限制,而是由污水中营养物质的量起主导作用。
2) 二段处理流程也称二氧二沉法。
采用二段法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生物氧化时间,提高生化处理效率,同时更适应原水水质的变化,使处理水质稳定。
原水经调节池调节后,进入第一生物接触氧化池,然后流入中间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上层水继续进入第二接触氧化池,最后流入二次沉淀池,再次泥水分离,出水排放,沉淀池的污泥定期排出。
在二段法流程中,需控制第一段氧化池内微生物处于较高的F/M条件,当 F/M > 2.1时,微生物生长率可处于上升阶段,此时营养物远远超过微生物生长所需,微生物生长不受营养因素的影响,只受自身生理机能的限制,因而微生物繁殖很快,活力很强,吸附氧化有机物的能力较高,可以提高处理效率。
为了维持微生物能处于较高的F/M条件下,BOD负荷随之提高,处理水中有机物浓度也就必然要高一些,这样在第二阶段氧化池内,须根据需要控制适当的F/M 条件,一般在0.5左右,此时的微生物处于生长率下降阶段后的内源性呼吸阶段。
由此可见,二段法流程的微生物工作情况与推流式活性污泥法或活性污泥AB法相似。
一段法流程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投资较省,但对BOD的降解能力不如二段法。
二段法流程处理效果好,可以缩短生物氧化所需的总时间,但增加了处理装置和维护管理工作,投资也比一段法高。
一般来说,当有机负荷较低,水力负荷较大时,采用一段法为好。
当有机负荷较高时采用二段法或推流式更为恰当。
试验表明,二段法中的第一接触氧化池,与第二接触氧化池容积比宜选用7: 3为好。
在推流式流程中,既可按BOD变化的条件分格(第一格最大,以后逐渐减小);也可按水力负荷分格(每格为相等大小),一段、二段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流程示意图见下图。
一段、二段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流程示意图3) 多段处理流程上面所述一段、二段为两种基本流程,随着实践的变化,这两种流程可以随之变化。
例如,有将接触氧化池分格,不设中间沉淀池,按推流型运行,形成多段处理流程。
氧化池分格后,可使每格的微生物与负荷条件更相适应,利用微生物专性培养驯化,提高整的处理效率,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多段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流程示意图五、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主要特点生物接触氧化法与活性污泥法相比,两者的综合造价基本相同,但生物接触氧化法比活性污泥法有以下几个优点:(1)适用范围广;(2)处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高;(3)动力消耗低;(4)可间歇运行。
尽管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许多优点,是一种高效的生化处理工艺,但也存在着一些缺点:(1)生物膜的厚度随负荷的增高而增大,负荷过高则生物膜过厚,引起填料堵塞,故负荷不易过高,同时要有防堵塞的冲洗措施;(2)填料及支架等往往导致建设费用增加,更换填料时工作量大。
六、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设计生物接触氧化法是具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特点的一种新型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接触氧化装置与其他形式的生物处理装置一样,需要配置前处理工序(如粗、细格栅、隔油沉渣、调节中和及初沉池等)和后续处理工序(如沉淀、消毒、计量等),组成一个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
(一)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1)按平均废水量设计,填料体积按容积负荷计算。
设计负荷应由试验或参照相似污水的实际运行资料确定;(2)根据进水水质和处理要求采用一段或二段式,并且不少于两个系列;(3)污水在接触氧化池内有效停留时间不小于2h;(4)进入接触氧化池的废水BOD5浓度控制在100~300mg/L范围内,当大于300mg/L时,可考虑采用处理水回流稀释;(5)填料层总高一般取3m,分层设置,由填料品种确定,一般单层不宜超过1. 5m;(6) DO量一般应维持在2. 5~3.5mg/L之间,气水比约为15~20:1;(7)为保证布水、布气均匀,每格生物接触化池面积应在25m³以内;(8)容积负荷(二)计算1)生物接触氧化池容积生物接触氧化池容积计算采用公式1。
V=Q(S。
-Se)/Fv式中V一氧化池容积,m³;O一设计处理摸,m³/d ;s。
一进水BOD5浓度,mg/L;Se一出水BOD5浓度,rng/L;Fv一设计采用的填料容积负荷率,kgBOD5/ (m³• d)。
2)总面积A=V/Hv式中 H—填料高度,一般取3m。
3) 氧化池格数N=A/f式中 f—分格面积,当n≥2,每格面积f≤25㎡。
(三)工程实例一啤酒厂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水县 400m³/d, 设计水质COD为1500mg/L, BOD5 为900mg/L,SS为500mg/L。
设计出水水质要求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标准:COD≤150mg/L, BOD5≤60mg/L, SS≤150mg/L。
生物接触氧化池采用二段生物接触氧化,设计填料容积负荷率为2kgBOD5/ (m³•d )。
池内设组合软性填料,一、二氧化池填料容积分别为468m³和234m³,高度为3m。
一、二氧化池停留时间分别为4. 68h和2. 34h, 池总高度均为4.8m。
位于一、二氧化池间设中间沉淀池为矩形平流式沉淀池,设计表面负荷为7 m³/ (㎡•h),平面面积为1. 5m×10m=15m气池总高度为4. 8m,在1. 5m高度上设一个污泥斗,断面性状为梯形,污泥斗内设穿孔排泥管。